• 沒有找到結果。

英語學習動機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英語學習動機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動機(motivation)是行為的原始動力,也是行為的指引,它能趨使個體行為 在觸發後,朝著特定的方向或目標持續不斷地執行運作。而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 係則是相輔相成的,絕非單向的零互動關係(徐玉婷,2004)。學生的學習動機是

一段既複雜又繁複交錯的心理歷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受到個人目標、信念、

自我概念、環境、他人期望、社會價值等因素所影響(McCown, Driscoll & Roop, 1996)。動機能使學習者變得專注、主動並建立學習目標和方向,它可以引導個體 察覺該做些什麼以及如何去做,也可以使個體的行為組織成為某種型態(李咏吟、

單文經,1997)。本研究重點將放在英語學習動機的探討,以下分就學習動機的定 義與分類、學習動機的理論和學習動機的相關研究進行分析整理。

壹、學習動機的定義 一、動機的意義

動機是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激勵人們行動的潛在動力;是一種促使個體進行 各種行為的內在動力,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 向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歷程(張春興,1996)。Brown(1989)認為動機具備個人 從事某一行動的本能、衝動、情緒,這種動力發自於內在,而表現的強度則受環 境所制約。Bacon(1990)研究顯示,動機會直接影響學生使用外語學習策略的 頻率。Gardner and Lambert(1972)則認為,若是個人能夠擁有高度的學習動機,

學習願望和學習經驗也會隨之增強,個人從中獲得成就感之後,自然而然願意投 入第二語言的學習。而曹嘉秀和林惠賢(1998)認為,針對英語科而言,英語學 習動機乃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產生的內在驅力,能使人改變舊有的習慣及態 度且引導學習行為朝著一個方向或目標持續地運作。因此,動機乃是人類最為複 雜的心理特質之一,不僅是心理學上的研究重點,在教育學上更是佔有舉足輕重 的地位,可謂是主要核心,不容輕易忽視。

二、動機的分類

學習動機是影響英語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個人對動機的看法也不一,針 對學習動機抑或是英語學習動機,國內外學者已有許多相關研究,以下簡單分就 常見的英語學習動機的分類進行探討。(一)Deci and Ryan(1985)提出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與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二)Brophy(1987)

提出普遍型學習動機(general motivation to learn)與偏重型學習動機(specific motivation to learn);(三)Gardner(1985)提出工具性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

與融合性動機(integrative motivation);(四)Huerta(1979)提出原級動機(primary motivation)與次級動機(secondary motivation)。

(一)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此種分類是由 Dcei and Ryan(1985)所提出,所謂內在動機是指個體從 事某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活動本身有趣,是為了自我內在驅力去做,也是所有 動機中自主性最強的,具有此類學習動機的學習者其學習會較為長久。而外 在動機是指外在事物具有誘因,個體行為的發生是希望能夠獲得他希望得到 的報酬或是避免受到外在的懲罰,但若外在誘因消失時,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可能減弱或消失(林寶山,2003)。

(二)普遍型學習動機與偏重型學習動機

此種分類是由 Brophy(1987)所提出,所謂普遍型學習動機是指學習者 全面認真學習,不限於某些特定科目,這類學習者對於所有學習活動都有學 習動機,對於求知讀書的興趣、態度、習慣,甚至是價值觀與意志等心理因 素,都連成一致性的系統。而擁有偏重型學習動機的學習者則只對某些學科 有學習動機,其求學經驗的成敗或是師生互動的好壞都會影響到對某些科目 有所偏好或學習意願的高低。

(三)工具性動機與融合性動機

此種動機分類是由 Gardner(1985)所提出,所謂工具性動機是指學習 者的學習目的是為了功利與價值,藉此獲取更好的職業、升官、加薪或得到 高分等;而融合性動機是指學習者學習的目的是渴望成為團體中的一份子,

希望藉此被接納與認同,研究亦發現,融合性動機學習者的學習成就比工具 性動機學習者來的佳(Engin, 2009;Yang, 1999)。

(四)原級動機與次級動機

此類動機分類是由 Huerta(1979)所提出,所謂原級動機是指學習者為 了求知而學習、為個人心智成長而學習,其不斷改進所學並持續學習,不在 乎所犯的錯誤或是外在表現;而次級動機是指學習者在乎周遭他人的評價,

其學習動機背後隱藏的是表現目的。

貳、學習動機的理論 一、成敗歸因理論

個人對自己或別人行為發生的原因所做的推論或解釋,稱之為歸因。歸因理 論的起源是由 Heider 於 1958 年提出的歸因理論及 Rotter 於 1966 年所提出的控制 信念理論(葉重新,1999)。後來成敗歸因理論以 Weiner(1985)的理論較為完 整,其認為與成就有關的因果歸因包括能力、努力、工作難度、運氣、心情、疲 勞、生病及他人等八類,八類歸因又分為三個向度:(一) 內外在向度:如能力、

努力及身心狀況為內在向度,而運氣、他人干擾及工作難度為外在向度;(二)穩 定性向度:如能力及工作難度較不會隨時變動,而努力、運氣及情緒較易變動;(三)

可控性向度:如努力、注意等可由個人意向控制,而能力、工作難度、運氣、身 心狀況則非個人意向所能控制;此外,Weiner(1985)又將能力、努力、工作難 度、運氣等四項歸結為個人本身行動成功或失敗的主要因素;Weiner 也發現不同 成就動機的人,對成功或失敗的解讀方式不同,求成型的人會將成功歸於個人因 素,將失敗歸因為努力因素,而避敗型的人將失敗歸因為能力因素,將成功歸因 於外在因素而無法肯定自我。

由上述得知,成敗歸因理論強調個人的成就行為受到歸因歷程的影響,而個 人過去的成敗經驗及個人的成就需求,會影響個人對成敗的歸因本質,也會因為 歸因的向度不同而影響個人未來對成敗的期望及個人行為的表現與選擇。因此,

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時與其將失敗歸因於能力不足,不如用心檢討自己是否有努力 過,若一味將失敗歸因於能力,容易造成自我否定而失去了繼續學習的動機。

二、成就動機理論

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的研究始於 McClelland and Atkinson 兩位 學者。他們把人類追求成就的內在心理傾向,稱之為成就動機。成就動機促動追 求成就的行為,事實上是由兩中方向相反的心理需求相互作用之後產生的結果。

一是成就需求(need to achieve);另一個是避免失敗需求(need to avoid failure)。

只有再前一需求的力量大於後一需求時,個人追求成就的行為才會顯現。換句話 說,成就動機指個人在主動參與事關成敗的活動時,不畏失敗威脅,自願全力以 赴,以期達成目標並獲致成功經驗的內在心理歷程(張春興,2003)。McClelland

(1961)曾對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加以修訂。此測 驗是利用編造技術讓受試者創造某些東西,像是利用畫畫的方式來編造故事,讓 受試者投射(project)自我的成就價值與信念在他們詮釋的圖片上。再者主題統 覺測驗的編造技術,常用在測量成就動機上。這樣投射測驗反應了佛洛伊德的觀

點:動機在空想作品中(fantasy)無意識地表達出來。

另一方面,McClelland 在一系列的研究中發現,有高成就動機的人通常在朝 成功目標邁進之時,常從事適度的冒險來抵達人生目標與工作期望,此外他們通 常較能延宕滿足。Atkinson(1964)指出個體在從事選擇工作時,個人的成就動 機受到自己成就需求、成功的預期、外在誘因等綜合因素所影響。而且同時會產 生「追求成功」與「避免失敗」兩種心理。追求成功與避免失敗兩種心理交互作 用之下,最後變為成就動機。另外 Atkinson 主張成就動機會影響個人的成就行為 以及表現。成就動機的要義即在強調個人動機的強弱,將取決於個人對成敗經驗 的預測,這將與個人過去的生活經驗和發展過程有密切關係。因此,教師如能清 楚掌握學習者的個性,就能依其成就傾向與失敗傾向的差別給予個別輔導,並設 計適合學習者經驗與能力的教材,從中培養學習者克服困難的決心與信心。

三、自我效能論

自我效能論是 Bandura(1986)以社會學習理論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所謂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個人根據以往經驗,對某一特定的工作或事物,經 過多次成敗的歷練之後,確認自己對處理該項工作,具有高度效能(張春興,

1997)。Bandura 認為自我效能是表現和成就的媒介,也就是說學習者會認為採取 某些活動之後便會產生一定的結果,這些期待就是所謂的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tion)。Bandura 的理論,其實是行為主義動機理論的演化。他認為人類的 行為是習得的,這種習得的行為不只是個人受增強作用的影響,其中還受個人主 觀知覺成分的影響。Bandura 採社會學習的觀點,認為不管行為的改變是始於認 知或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認知歷程才是最主要的媒介。而在認知的歷程 中,知覺的自我效能(perceivedself-efficacy)則是影響個體行為改變的重要因素

(程炳林,1991)。

Bandura and Schunk(1981)認為影響自我效能有四方面:(一)過去成就表 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個體過去成就表現是效能期望( efficacy expectation)的最可靠來源,假如個體過去有重複經歷成功的經驗,他會發展出 較強的效能期望,雖然會因為偶然的失敗而降低期望,但是若個體發現偶然的失 敗可以用努力來克服, 則日後他會發展出自我激勵的堅持(self- motivated persistence)。(二)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自我效能的層次並非完全仰 賴個體過去的成敗經驗,有許多期望是來自於替代經驗。當觀察到他人能順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