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英語學習態度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英語學習態度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態度(attitudes)是近代心理學中最受重視的且突出的重要觀念之一,它是經 由後天環境營造所逐漸形成,會左右個人在特殊情境中的行為舉止(吳瓊汝,

1998)。態度深刻地影響個人對週遭人、事、物的直接反應,是一種內在的心理狀 態,個體採取行動時的指標。態度除了會受不好的經驗影響,也會隨著美好和快 樂的體驗而來,態度的傾向雖然可以從外顯行為去推測,但其中的內涵並不侷限 於外顯行為的展現,仍包含了認知與情意兩個層面。本節旨在整理英語學習態度 之理論與其相關研究,以下分就態度的意涵、學習態度的測量方式和英語學習態 度的相關研究進行分析整理。

壹、態度的意涵 一、態度的意義

態度一詞是由拉丁文「aptitudo」演變而來,乃指合適(fitness)或使適應

(adaptedness)。態度是社會化的產物,一個人對某些事物、情境和他人如何反應 等,深受態度的影響。近代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態度是一種穩定的心智狀況,代表 對一些理念、物體或人的看法(洪蘭譯,2001)。而除了表現於外的態度行為之外,

李明昌(1997)進一步說明態度是一種心中的內隱行為,是較為抽象的名詞,隨 著學者的觀點不同會有不同的見解與定義。故態度是指個人對其生活環境問題的 看法或意見,是可以改變的,是可以學習的,而教育就是一種可以用來改變學習 態度的方法(潘詩婷,2002)。此外,郭生玉(1999)特別提及態度是指個體對人 對事所持有的一種積極或消極的反應傾向,正確或偏差而不正確的了解和反應,

以及具有持久而有一致性的行為傾向,而非只是行為的本身。

二、態度的特徵

(一)態度是個人內在的心理歷程

態度是一種假設構念,不能直接觀察,只能從當事人的動作表情或是言 語表達等外顯行為推測,是一種內在的心理作用。

(二)態度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

態度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一蹴可幾,乃是需要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然 而一旦形成某種特定態度後將難以改變。

(三)態度具有方向性、強弱度及多面性

態度的每一層面(認知、情感、行動)都有正反兩面,也就是積極與消 極的態度;而各層面的組成種類與其差異情形,若以強弱代表其深度,則多 面性可代表態度的幅度。一個學習態度積極的學生,常具有強烈的成就動機 與適度的抱負水準。

(四)態度的產生必有其對象

態度並非自發性的,它的產生必有其特定的對象,而此一對象必須是個 人能夠知覺或想像的,包括具體的人(親屬、朋友)、經歷的事物(考試、活 動),也可以是抽象的觀念或象徵(宗教信仰、婚姻制度等)。

三、態度的成分

態度常被視為認知上的想法、情感上的感覺及意圖行為三要素結合而成,此 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是故,不僅可從個人的外顯行為直接推測態度,亦可間接由 其認知與情感方面來判斷其態度。張春興(1994)也指出,態度內涵中,除了行 為的成分外,尚包括情感與認知;只是這三種成分的多寡隨著個體、年齡、性別、

性格等而有所不同。又因態度中含有情感與認知兩種成份,故在對人對事的表現 上,也就出現積極與消極的態度之分。因此,培養學生對求學一事的積極態度,

一直以來都是學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另外,Rosenberg and Hovland 在 1960 年根據 Bloom 對教學目標的看法,亦將態度的層面分成認知、情感及行為三種成分(引 自張春興、汪榮才,1977):

(一)認知性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指對態度對象的瞭解或所持有的 信念、知識。由評價的信念所構成,表現於有思想或理智的個人對事 物瞭解的情形,並有善惡、好壞、利害的屬性。

(二)情感性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指對態度對象的感覺或喜好的情 緒反應,並有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緒。

(三)行為性成分(behavior component):指對態度對象的反應或行動傾向,

是一種可觀察覺知的實際行為反應。

換句話說,態度是指人對其生活環境中的問題、政策、團體的看法或意見(周 文欽、賴保禎、歐滄和,2003),這種內在的心理傾向,會對外在事物做出評價性 的反應,所以態度並不單只強調外在的行為表現,也是一種心中的內隱行為(李 明昌,1997)。

Rosenberg 和 Hovland 提出「態度概念圖解」,藉此說明態度成分之間的關係:

可測量的自變項 中介變項 可測量的依變項

圖 2-3-1 態度概念圖

(資料來源:張春興、汪榮才,1976:437)

貳、學習態度的測量

學習態度的意義多由態度的定義延伸而來,可透過態度的成份內容、特性、

形成與改變的理論基礎來探究(李介麟,2007)。許多研究中發現,若學習者能擁 有良好的學習態度,確實能促使其行為有正向積極的改變。由於態度是一種心理 歷程,無法直接進行觀察,唯有從個體所表現的語句、表達的文字、抒發的表情 及傳達的動作等外在行為加以判斷。葛樹人(1996)指出,態度測量的方法包括 直接觀察、面談、自我陳式量表或問卷,甚至是投射測驗法等。在心理學上最早 出現的態度量表為 Bogardus 於 1925 年所編製的 Bogardus Social Distance Scale,

用來測量人們對不同種族和宗教團體的接受程度。但對量表法的發展具有貢獻且 應用最多者,當推 Thurstone 所創立之等距量表法(method of equal-appearing

交感神經的反應、情 感的語言表現 情感

(affective) 刺激(stimulus)

個體、情境、社會 問題、社會群體及 其他態度的對象

態度

(attitude) 認知 (cognitive)

知覺的反應、信念的 語言陳述

外顯的反應、與行為 有關的語言陳述 行為

(behavior)

intervals)及 Likert 所設計之總和評定量表法(method of summated ratings)(黃雁 祥,2010)。而根據郭生玉(1990)和王文科與王智弘(2005)的研究,歸納出態 度的主要測量方法有下列幾種:

一、觀察法

現今態度的主要測量以觀察法的使用較為普遍,此種方法通常是基於「行為 是態度的具體表現」的假設和「行為與態度應為一致」的前提下,由研究者來觀 察行為者的行為表現並加以記錄而測得其態度。其優點是較易取得第一手資料,

在金錢與設備的花費上也較為經濟,但其缺點是時間較長,觀察者容易喪失客觀 性因此產生偽造答案的情況。

二、自陳量表法

自陳量表是一種問卷式的人格測驗,量表中列有許多陳述性的題目,受試者 可以按照題目中的敘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陳述(張春興,1994)。自陳量表中,一 般以 Thurstone 的等距量表和 Likert 的總和評定量表的使用最多,尤其 Likert 的總 和 評 定 量 表 更 是 被 廣 泛 使 用 於 問 卷 調 查 中 。 另 一 種 Guttman 的 累 積 量 表

(cumulative scale)因為編制不易,較少人會採用(Aiken, 1982)。

(一)Thurstone 等距量表

此量表由 Thurstone 和他同事 Chave 於 1929 年首先創用,編製步驟乃先 組合許多陳述句,皆代表某一對象的態度,並由一群評定者個別將這些陳述 句分類,而評定者所給予每個陳述句的喜好程度中位數就是該陳述的量表 值,再計算題目的Q值,選擇Q值愈小者,且量表能作等距分布,並涵蓋 11 個等級的項目編成正式量表(黃安邦譯,1992;賴保禎、周文欽、林世華,

1996)。其基本假設為對每一題目之反應視為個人態度的表現,用不同的問題 來代表對不同事物喜好及贊同的程度,其編製過程較為複雜,須經由評審員 來評審內容以保持客觀性。

(二)Likert 總和評定量表

此量表是由 Likert 於 1932 年所設計出來,為目前最常用的一種量表。此 量表基本假定為:每一個態度項目皆具有同等量值,不同受試者對同一項目

的反應有強弱之差異。因此,需要編擬許多積極與消極的態度敘述句,在量 表中分為五個等級來表達受試者之態度的好惡或程度,受測者依自己的意見 來選定等級,然後給予分數,其在題目上所得分數的總和,即代表其對該態 度對象所具有之喜好程度,總分愈高表示對該對象愈有好感或愈同意。編製 量表的過程較簡單也較不費時,量表同質性高,受試者可以表達其情感的強 度,具有較大的變異性(郭生玉,1985)。據此,本研究的量表在填答方式上,

採 Likert 總和評定量表形式。

(三)Guttman 量表

此量表假定所有量表中的題目具有單向性,因此受試者贊同某一態度的 敘述,在其下的量表題目也會表示贊同。而此種情況在認知測驗中較有可能,

但在態度量表中較不可能發生,所以使用的情況愈來愈少(郭生玉,1985)。

參、英語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

以下針對英語學習態度相關之實徵研究就以下之文獻整理:

表 2-3-1

英語學習態度相關研究整理摘要表 研究者 研究對象

與研究方法 研究工具 研究結果

李佳容 (1999)

小學學生

實驗研究法

國小學童英語學習 態度量表

1.實驗組學童在英語學習的總態 度較控制組學童積極

2.接受「創造性英語教學策略」之 後,不同英語學習經驗之學童在 英語習的總態度較實驗前積極 潘詩婷

(2002)

國小學生

問卷調查法

國小學童英語態度 量表

1.國小女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比 男生好

2.私立小學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 比公立小學學生好

3.高家庭社經地位學生的英語學 習態度比低家庭社經地位學生 好

蘇滿莉 (2002)

高職學生

問卷調查法

職業取向學生與學 院取向學生英語學 習動機、策略及態度 問卷

1.職業取向學生及學院取向學生 在英語學習態度和動機方面有 顯著差異。大多數的學院取向學 生學習英文是為了大學入學考 試,並且喜歡聽講英語,在英文 課時也會專心聽講

2.學習態度、動機及策略在職校兩 種不同取向學生之英語學習當 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學習態度、動機及策略在職校兩 種不同取向學生之英語學習當 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