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英語學習動機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動機對一個學習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要了解、引導並 啟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本研究將重心放在英語學習動機上,並逐一詳細探討。本節 所探討之內容:壹、學習動機的定義;貳、學習動機之分類;參、學習動機之相關理 論;肆、英語學習動機的相關實徵研究。

壹、學習動機的定義

蔡淑美(2010)根據辭海(中華書局,2007)的解釋,動機為「動作之機倪也」;

指出廣義來說動機為當意志有所決定時,相關的意識要素,狹義是指對目的有決意的 動作。影響語言學習的因素很多,其中動機(motivation)是很重要因素之一。動機 是行動力,也是行為的指針,能使行為在發動之後,朝著一個方向或目標持續前進。

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係是典型的相輔相成的關係,絕非一種單向的關係(徐玉婷,

2004)。張蕊玲(1999)指出:動機可以增強行為的方式促進學習,而所學到的知識 反過來又可以增強學習的動機。動機,是學生關於學習的目標和方向。Krashen(1982)

指出學生學習動機會影響他們學習結果。張春興(2006)表示:動機是指引起各體活 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某目標進行的內在歷程。

學習和動機兩者都是行為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學習讓人得到新的知識及技 巧,動機則是提供了推動力。換句話說,較有動機的人會有較高的成就感。研究顯示 動機會直接影響學生使用外語學習策略的頻率(Bacon, 1990)、與他人使用目標語交 談的意願(Ely, 1986)。然而,沒有動機就沒有學習,不少研究指出,學習動機在第

二外語教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學習動機是影響語言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Gardner &

Lambert, 1972;Guo & Okita, 2001;Oxford & Shearin, 1994;Wen, 1997)。葉重新(2005)

認為:學習動機是學習的原動力,若有強烈的學習動機,較容易有高度挫折忍受力及 克服困境的意志力。在求學的過程中,強烈的學習動機較有追求成功的毅力,遇到困 境時較能專心思考並如何積極去解決問題;換句話說,若缺乏學習動機,即使在怎麼 聰明,遇到困境時,會以逃避、退縮、消極的心態面對。總而言之,如何激發學習者 學習動機,是身為教育工作者教學時及讓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因素。

本節將重心放在英語學習動機,在此將學習者對英語學習動機的分類及理論敘述 如下,之後再探討英語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

貳、學習動機之分類

動機對外語學習非常重要,須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是什麼。學習外語之動機定義 是渴望學習語言的程度和參與這活動之滿足經驗,內容須包含為達目標之努力、學習 語言之渴望及學習語言任務之滿足(Gardner, 1985)。Gardner(1985)認為;因為個 人具有強烈的學習意願及滿足的學習經驗,進而能願意投入語言學習活動,而能將動 機視為學習語言時個人努力奮鬥學習的指標。Gardner(1985)指出語言學習動機之 概念為目標、達成目標的欲望、語言學習的正面態度及努力四大部份。換句話說,引 導及激發學習者想要達成目標、付諸努力學習外語及能享受語言學習任務之動機。

綜合以上學者之觀點,英語學習動機係指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所產生的內在心 裡力量,以及受到外在刺激,引導學習者朝向某個特定目標及方向努力,並堅定且持 續不斷。

根據本研究之主題,將與本研究英語學習動機相關之分類提出如下,並詳細解釋 及敘述。

最常被引用及廣泛討論及研究語言學習動機的種類是:一、Robert Gardner(1985)

的融合性動機(integrative motivation)與工具性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二、

Deci and Ryan (1985 ) 的內在動機 ( intrinsic motivation)與外在動機 ( extrinsic motivation);三、Brophy(1987)的普遍型學習動機(general motivation to learn)與 偏重型學習動機(specific motivation to learn)。

一、融合性動機(integrative motivation)與工具性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

Gardner(1985)指出學習語言的目的是嚮往所學語言的文化,希望因此而

接觸不同文化與人們,進而渴望成為所學語言團體中的一份子並了解該語言的社 會、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及生活方式;同時也希望能被目標語言的人民所接納與 認同,這樣的語言學習方式是一種發自個人內心、真誠的為個人興趣所反映出來 的情形。

另一方面,工具性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係指學習語言之目的是為 了功利價值,換句話說,學習者為了達成某一些現實目標,對學習語言的實際利 益之反應,希望目標語言的學習對個人生涯規劃是有幫助,並期待能成為謀生工 具。例如,想加薪、升官、考試需求、接受較高等的教育或求得更優、更好的職 位(Ely, 1986)。具有融入性動機的學習者展現較高的動機強度,進而進入成功 率較高的語言學習(Gardner & Lambert, 1972)。

Ely(1986)發現學習外語的欲望有可能不是融合動機或工具動機其中之一,

因此 Ely 試著找出學習動機類型,諸如學習第二語言之理由;也試圖尋找動機向 度,諸如為了追求目標所付出的努力及堅持(徐玉婷,2004)。本研究所探討之 英語學習動機,採用徐玉婷(2004)所編制之「英語學習動機量表」,她加入了 Gardner(1985)與 Ely(1986)的觀點,理由是此兩學者之觀點與本研究相符合。

徐玉婷(2004)指出,Ely(1986)所提到的動機向度係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

實際上所付出之努力,這可分為(一)學校課程與(二)課外學習兩部份;(一)

學校課程係指學習者對學校英語課程過程中所付出之努力,(二)課外學習係指 學習者在學校英語課程以外,還能持續性對英語付出心力。

學習外語時很少單獨只靠融合性或只依賴工具性動機,大多數的狀況皆為兩 種動機之混合。綜合上述,可明瞭擁有融合性或工具性動機是學習外語時之兩大 助力(徐玉婷,2004)。然而,要展現融合性動機的前提是,在多元文化的情境 裡,結合生活中與目標語言有力即性的反應、接觸與互動。可惜的是融入性動機 很少出現在像台灣一樣的單一文化情境及外語學習的情況中;而 Deci and Ryan 在 1985 年所提出的內在動機及外在動機理論較常被運用於語言學習動機上

(Clement & Kruidenier, 1983)。

(二)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與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所謂的「內在動機」係指個體為了選擇從事某項活動之目的是為了這個活動 的本身,而這個活動的本身是有趣、令人滿意的,是因為自我內在的驅動力而去 做的,及個體行為的發生,是出於自發性的原因;而這些常會引導從事活動的個 體在執行整個活動時完全的投入,達到忘我的境界;例如,學習者的好奇心及好 勝心(Deci & Ryan, 1985;張春興,2006)。

另一方面,所謂的「外在動機」係指個體行為的發生是為了獲得外在的報酬 或為避免受到外在的懲罰(Deci & Ryan, 1985;張春興,2003)。例如,分數、獎 狀、獎品、獎學金、點名、考試測驗或罰寫等誘因影響。

(三)普遍型學習動機(general motivation to learn)與偏重型學習動機(specific motivation to learn)

Brophy(1987)指出所謂的「普遍型學習動機」,係指個體在求知的動機、

態度、興趣或習慣,到意志及價值觀等心理因素方面,融合而成一致的系統,而 這系統為個體之獨特性格;換句話說,學習者對所有學習科目或活動均有濃厚的 學習興趣且產生學習動機。另一方面,所謂「偏重型學習動機」是只對某些科目 有學習動機,這大多數是學習者在求學過程中,因成敗經驗或師生關係的影響進 而養成的習慣(胡金枝,1994)。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所知,學習動機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扮演學習重要及 成敗得主要角色。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是學習內在驅力,更是學習者學習之重要變 項之一。除此之外,身為教育工作者來說,引導及激發學習者之學習動機是目標 也是一種方式之一。換句話說,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教室教學活動設計及教學方式 時,若能提升、吸引或激發學習者學習動機,引發學習者之學習欲望,並能保持 內在學習動力之持續性,自動自發且願意學習,並不怕困難,有所堅持,才是真 正成功的學習歷程,相信對學習務必有所助益。

本研究指在探討臺北市萬華區英語學習動機、英語學習態度與英語學習策略 之間關係,因此所指的是學習動機為普遍型之學習動機。

參、學習動機之相關理論

與動機相關的理論很多,本部份僅著重在探討與本研究相關的動機理論,包含自 我效能理論、成就動機理論、期望-價值模式理論、成敗歸因理論與 Pintrich 等學者 之動機理論,來說明本研究所指的學習動機之基礎。

一、自我效能理論

Bandura(1977)提出有關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觀點,說明個人對工作時 的投入是來自於本身能力及有效性所做的覺知判斷,而覺知的判斷事會影響個人行為 之選擇、持續狀況及努力程度。有此可知,自我效能為個人在某一個領域中,對自我 完成工作能力之信念(陳彥廷,2007)。張春興(1994)認為 Bandura 的自我效能是

依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對某一特殊或事物,經過無數次成功失敗的歷練後,確信自己 對處理該項工作,具有高度效能。程炳林(1991)提到 Bandura 採社會學的觀點,認 為無論行為的改變是否源自於認知或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他認為認知之歷 程才是最主要的媒介;而這歷程中,知覺的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則是影 響個體行為改變的重要因素。

Bialystok(1977)從社會認知的觀點上探究個人(person)、行為(behavior)與 環境(environment)等三個面向,此稱為三元交互作用(triadic reciprocality),是行 為經由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所產生,並非由其中一個面向所形成。

Bialystok(1977)從社會認知的觀點上探究個人(person)、行為(behavior)與 環境(environment)等三個面向,此稱為三元交互作用(triadic reciprocality),是行 為經由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所產生,並非由其中一個面向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