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藝術教師的歷程描述-當我們踏上藝術教育的旅程

本節對於三位藝術教師的學習歷程、工作歷程、教職資歷與教學動能進行 描述,依據研究者對於訪談教師的認識,透過深度訪談進行堆疊、覺察與再發 現。教師的學習歷程體現出美感素養與藝術學養的基礎架構;教師的工作經歷 包含教職時期與非教職時期的歷程,能夠檢視藝術家、教學者之間的平衡和擺 盪;最後是教師的教學動能,針對藝術教師的心路歷程進行分析,在教學現場 的想法、決策思維、溝通基調、情感思緒等理解教學動機,以此作為探討中等 學校藝術教師在科技藝術專業學養、美感經驗、教學信念等內涵與教學實踐的 價值思維,以及如何轉化為科技藝術專業素養的基礎。

分別闡述三位訪談藝術教師的背景,依據研究者與其相識的時間作為排序,

對應訪談大綱之子題,依序描述如下: 才去唸了 new media art,就是北藝大的新媒所。(訪 T1,20190425_00)

新媒體藝術、科技藝術是非常有魅力的創作形式,亦有許多錄像、多媒材、

跨領域的知名藝術家在北藝大發展卓越才華,這是一個充滿吸引力的魔法世界,

在關渡的半山腰上,什麼奇幻的藝術事件都可以發生,沒有框架、沒有限制,也 沒有規則,創作能量不間斷地被激發,像大海和藍天一般,遙遠而沒有邊界;如 季風和洋流一般,隨風蕩漾、變換多端,無限擴大的創作想法沒有極限,對於我 們來說,沒有什麼比作為一位獨立且有意識的創作家來得快樂,也許有瓶頸、困 境,也可能因為趕作業而熬夜,但這不會使我們停下輕快的腳步、關上發現美的 眼睛,與同儕的良性交流更使我們往高處的視野展望未來,藝術家與藝術家之間 的對話堆疊也產生新可能性,像一篇有起承轉合的交響樂章,於我跟林老師來說,

這裡不只是母校,更是讓我們走往科技藝術創作旅程的起點,啟發感官中的所有 喜悅與痛快。因為快樂、因為熱忱、因為夢想、因為更高尚的藝術價值,讓我們 在生命圖像中染上彩色的能量。

為什麼讀?很純粹,就是喜歡嘗試新媒材,我大學時就是一直在玩軟體,

用軟體做新作品,傳統美術的東西其實對我來說都不是難題,我會想去嘗 試動畫、互動藝術類的東西,我是社會組,這些東西對我是比較難的,當 我要加入程式和機械,就是要跟同學學,這是一個 cooperation 的關係,

很感謝我同學一直願意跟我有這樣對話關係,雖然他後來不能幫我了,但 我也一直在學習我跟藝術創作之間的關係。(訪 T1,20190425_00)

借鑑傳統藝術語彙,延伸出當代科技藝術新樣貌,是我與林老師在教職現 場持續積極挑戰的目標,相互對話下,催生出新的關係、新的藝術。

我們都一樣喜歡教書、喜歡小孩。一開始當然會害怕,但後來會有很多火 花出現,妳也能感受的到,其實我們都是很少數的人,同學大部分都是走 創作,所以我覺得這是我的管道,我認識很多藝術家,去看展覽再去轉化 成我的教學。很無奈的是時間會越來越少,後來發現我其實可以把步調放 慢一點,有很多緩衝時間可以給自己,例如這段時間我全心全意做作品、

這段時間我放心力在教學,但這段時間會拉比較長,可能是在寒暑假,還 是很難,或是降低我的標準,我會看、我懂得去看,去體察這些很新的東 西,但是我沒有辦法花那麼多時間做到,但是我會去對話,把這些東西轉 化成我可以做到的,透過文字、圖像、紀錄或設計圖,然後去完成我以後 想做的創作。(訪 T1,20190425_08)

〔角色的拉扯:創作 vs.教學〕

成為純創作的藝術家並非我們人生最大的志向,同在北藝大這藝術搖籃中,

因為喜歡小孩、喜歡教學,選擇修習師資培育課程,卻在這之中不斷地在尋找創 作與教學的連結,這是我們同世代的重大課題,當我們因為喜歡而走入藝術教育 殿堂時,卻發覺教育學程跟系所的藝術課程有著多方抽離、甚至抵觸的地方,也 或許是教學資歷尚淺,但進入教職現場後,明顯地感受到無奈與不足。

我覺得我們的角色會非常重要,從一個創作者變成教育者,這之間有很多 對話關係是拉開的,又因為是北藝大的關係,兩者之間,創作又大於教學,

如果是師大可能是反過來,所以當我進到教育體制內後,我就會去思考兩 者的關係,再去思考我可以怎麼做。(訪 T1,20190425_07)

近十年來,在北藝大的電影與新媒體學院中的動畫系、新媒體藝術系所、

電影創作系所學生,每年不超過十人修習教育學程,這樣的狀況是普遍的。也許 有人是為了求職或父母期望而修師培課程;也許有人是真心熱愛教學而修師培,

這樣的學術養成路徑是當今藝術教師較缺乏的,美術系的美術老師養成依然是大 宗,所以林老師認為「我們的角色很重要」,當我們選擇成為具備科技藝術專業 知能的藝術領域教師時,就該去省思傳統美術與科技藝術之間的關係,呼應教育 部普通型高級中學推動之新媒體藝術加深加廣課程,這是我們應該主動站出來改 變的,是我們本來就在視覺藝術課程中進行科技藝術的嘗試,而不是新課綱如此 推動,才開始有行動。但礙於科技藝術在該領域中,只是微小的一部分,往往會 流於形式,技術很容易就被教導為制式化的,而當我們對藝術領域的「素養」進 行詮釋時,科技可以帶給學生的是什麼?有何定位?它可以是一個好的引起動機、

一個有趣的媒介或是新穎的工具,但絕不是止於材料包的技術訓練,而是要加入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的等核心大面向去綜觀整體教學,在 創作與教學之間,傳遞更深的情意層面。

走入教職後,回顧大學端的師培,我覺得有很大的問題,以前都是理論嘛,

這是很不足的,也許有些策略跟方法,但可能都蠻變動、新穎的。缺少直 接圖象式的連結到第一現場的老師,甚至學弟妹回來看我的課,我也忘記 他們到底有沒有回饋,我想問老師,他們看這個有用嗎?可能他們看完就 沒了,可能他們也沒有實踐或不想走這條路之類的,這是我覺得蠻無奈的。

(訪 T1,20190425_05)

反思與回顧大學端的師資培育課程與制度,教育理論背景、創作能量與藝 術教育教材教法是被劃分的,缺少直接圖象的連結,學子只能自行調適至尋到切 合的吸收方式,且取得有效融合的方法。

我也有看到第一現場的老師就是去加科登記,比如說是第二專長,「喔,美 術嘛,就是教小孩畫畫,這很簡單啊!」我如果是另一個學科的老師我也 可以這樣教,但可能缺少了一些更具感知性的情意部分,為何這樣修幾個 學分就可以拿另一張證書?我也覺得是很大的問題,可是他進到學校後是 可以教的,但我會不懂如何去跟他們好好地溝通,會變成壓力,因為當我 看到是這樣子…他可能想這個課程只是要做這樣,為何要花這麼大的力氣?

我覺得這樣就是看不到更深層、更重要的東西。(訪 T1,20190425_05)

藝術創作與教學,在平衡上是可以有討論的空間,被培養成純創作的藝術 家,卻在師資培育中迷失「如何教導下一代的藝術家」的策略可能是年輕藝術教 師面臨的窘境。然而又衍生出另一個議題,第二專長學分班所培育出的加科登記 教師,藝術領域依然被歸類於非考科的藝能科,少子化風暴造成教師聘任遇缺不 補的問題,他科教師被配課去上視覺藝術及藝術生活課是常見的現象,但未掌握 該領域核心的部分,教學內容可能大多只是操作型的技術層面。專科專業化課程 是現今須面對的議題,因應新課綱的扎實的素養養成目標,應該要更嚴格把關加 科登記資格,產生問題意識。

二、傅老師-藝術教育是要花時間不斷累積的

表 25 傅老師基本資料

編號 T2 大學學歷 1. 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美術系學士

年齡 42 歲

暱稱 傅老師 研究所學歷 2. 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美術系研究所 碩士班美術教育與 美術行政暨管理組

現職 工作

1. 臺北市立中山 女高美術科專任 教師

2. 美術學科中心

3. 國立臺灣師範

上課,傅老師也讓我看見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新力量,在普通型高中裡,早在 108 新課綱正式提出新媒體藝術的加深加廣課程之前,傅老師就已經積極地開創新的 跨領域課程,使我看見中山學子的藝術動能與向心力,藝術教師的自發性為原點,

追求真善美的藝術教育實踐是過程,為了達到高層次教育理想,一路上雖是看不 見終點的,但彼此努力的歷程使路程一點也不遠,持續收穫美好與喜悅。科技藝 術是新技術、新方向、新議題,但它是可以透過藝術教師的轉化,進而讓學生由 淺入深地理解,這是傅老師認為教師要了解、磨練、研發與創新的。

我覺得在學科中心主要是可以透過別的老師,就是他們做的科技藝術的教材 或教學活動,從別的老師那邊可以學到或吸收到一些科技藝術用在教學的經 驗,或著是可以知道一些簡單好用的網路資源,這大概是從學科中心,我覺 得能夠最直接受用的收穫,從別的老師那邊得到的一些分享。當然學科中心 也有辦這類的研習。(訪 T2,20190418_03)

〔心路歷程:課綱與教科書編撰〕

傅老師的求學歷程是一路從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士、碩士、博士來堆

傅老師的求學歷程是一路從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士、碩士、博士來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