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科技藝術專業素養之多重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科技藝術專業素養之多重個案研究"

Copied!
18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 碩士論文. 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科技藝術專業素養之多重個案研究. Cases Study on the Technological Art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Art Teachers at Secondary Schools Levels. 指導教授:陳瓊花教授. 研究生:鄭伊晴撰 中 華 民 國 一○八 年 八 月.

(2) 謝 誌. 感謝指導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陳瓊花老師用心地指導,我有時 太過粗心,被老師叮嚀過數次,謝謝老師總是微笑,溫柔地指正我的缺失,畢業 後我也永遠不會忘記老師期許我們的話語: 「每天都是寫作日。」身為藝術教師、 藝術家、研究者,養成每天都要創作一些事物的精神,我今後也會這麼活著,再 去幫助更多學子。 感謝口試委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邱誌勇老師的細心指導,老師就 像大哥哥一樣,親切又細膩地幫我修正論文,上了老師一學年的課程,學到做人 處事的不同形式,也得到很多科技藝術與教育連結的建議。每個人看世界的角度 不一樣,而誌勇老師的書寫視角一直是我想學習的,謝謝老師給我很多幫助。 感謝口試委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退休教授,林珮淳老 師的指導,老師會舉出指導畢業的學生經歷及臺灣大環境現況,來給我建議,清 楚點出成為一位教導科技藝術專業的教師所需要注意的事項,讓我前行時有依循 的方向。 感謝訪談對象-林老師、傅老師、艾老師(M 老師)願意擔任我的研究核 心角色,老師們都是我成長路上的貴人。感謝到口試現場協助並支持我的孟明、 詠雯、鈴惠、弘期、俐璇,以及在學術研究上,給予我建議的趙惠鈴老師、林仁 傑老師、李明芬老師、湯香櫻老師、羅美蘭老師、林大偉老師、徐敏珍老師、曉 鵑老師、潔雯老師、藍斯洛老師、嘉宏學長、錦秀學姐、雨致學姐、惠敏學姐、 文采學姐、茜瑩學姐、沛容學姐、庭軒學姐、世珍學姐、采虹學姐、家豪學長、 吾青學姐、月卿學姐、小批、欣薇、廷浩、凱中、伯陽、資振、朝安大哥,有些 人幫助我整理訪談錄音檔、有些人是我的學習目標、精神指標及專家小組、有些 人幫助我考取師大、有些人是曾經的訪談對象,但因為時間等因素而沒能深入接 觸。 感謝我的父母,栽培四個孩子長大真的很不容易,我很努力地達到一個孝順 的女兒應有的責任,做到一個人在臺北,減少不必要的開銷、堅持自己花的錢要 自己賺,以及薪水一部分要給家用,節儉已是我的生活常態,但其實他們並未少 給我一分錢,也未苦到我,七年來每天打電話回家是我的日常,我一直能感受到 自己是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的。 在師大就讀的這三年,我得到許多貴人的幫助,遇到了許多可能,也碰到了 許多不可能。在教育現場、藝術領域當中,有熱忱想改變的人們有很多,但也有 更多繁瑣的阻礙在前方,這是我一邊兼課、一邊打工、一邊讀碩士、一邊備考所 i.

(3) 體悟到的,我很感謝在二十五歲這一年能產出一本學術貢獻,且取得正式教師職 務,這是我離鄉到臺北前,完全無法想像的生活。一個人在臺北,痛苦過、悲傷 過,也無聲地大哭過,更努力地抗爭過,有些事卻無能為力。以前在某校兼課時, 遇到了很重大的事件,我未能保護好學生,也使自己遍體麟傷,我被該校主任以 不公正的方式對待,而加害者毫髮無傷,目前仍在該校任教,我想這是我十分支 持嚴格把關及再篩檢教師聘任方式的主要原因,不適任教師之處理應更周妥。對 此,我要感謝任賢的建議、鼓勵與支持,讓我知道應該去哪裡求助,歷經師大學 輔中心-樊雪春老師的諮商陪伴,我在身心最糟的狀況下,很不可思議地將論文 完成。感謝曾陪伴過我的人,萣豐哥、俊男、涴均、珊珊、修橋、厚雅、岱瑾、 小斐,謝謝他們對我的包容。以及臺科大的弟弟們-威震、奕堃、竣生、博宇、 軒慕、坤璟,工科的世界真的很不一樣,離開舒適圈讓我大開眼界,再回來審視 教育、資訊科技與藝術領域連結的科技藝術專才教育,讓我有更深的體悟。 我期許自己成為良善的教師,能幫助該領域的教育現場,有些正向的改變。 願所有幫助我的人都能夠幸福快樂。在人生的路上,我有很多不足,奮力地想做 到最好,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我會努力地活出自我,用真心去微笑。. ii.

(4)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科技藝術專業素養之內涵與實踐,為了 解藝術教師如何將自身的科技藝術專業學養、美感經驗、教學信念等素養轉化成 具體的教學實踐。研究方法採用個案研究法,透過文獻分析、深度訪談、非參與 觀察及文件分析來解構藝術教師於教學場域中的理念與行為。本研究立意選取三 名任教於臺北市大專院校、高中及國中之現職藝術教師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三 個研究問題:一、藝術教師在教學場域中表現出何種可觀察到的科技藝術專業素 養?有何具體行為與思維?二、藝術教師如何透過課程設計、教學策略與學生學 習評量,展現出這些行為?其特質為何?三、探討個案藝術教師之學習背景及其 以科技藝術教育專業發展為職志之學習歷程。 根據本研究之探究結果,歸納如下結論: 一、中等學校藝術教師具備知識、技能、情意等全面性的專業核心素養, 包含教學策略性、自發性、反省性、合作性、情感性、開放性、經驗性、道德性 之多元面向,以達豐富教學經驗之意義延伸。 二、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的科技藝術專業素養的具體實踐涵蓋課程設計、教 學策略、學生學習評量等,以融入自我創作、社會議題、國際時事為基調,強調 科技藝術教學形式並非以技術面養成為主軸。 三、依循藝術領域課程綱要,中等學校藝術教師有具體的指標性學習目標、 內容與表現,教師可參照該標準,擷取所需,並以素養導向教學設計檢核表來檢 視自我課程的完善性,對於現職教師十分有幫助。 四、科技藝術教育擁有其與時俱進之獨特性,有利於融入時事議題於教學 中,能更有效地深化學生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及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等全方位的 素養。. 關鍵字: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科技藝術、專業素養、個案研究 iii.

(5)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echnological art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art teachers at secondary schools level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art teachers can transform their own studies of technological art, aesthetic experience, teaching beliefs and relative qualities into 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 The research method emploies cases stud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in-depth interview, 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to deconstruct the ideas and behaviors of art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field. The study intentionally sample three current art teachers who teach at university, senior high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as cases. Three main research questions: in terms of 1.What kind of observable competency of technological art profession is taught by art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field? What specific behaviors and thoughts? 2. How art teachers demonstrate these behaviors through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student learning assessments? What is its trait? 3. Explore the learning background of cases and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art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se studies, three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below: First of all, the art teachers of secondary schools have comprehensive co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uch as knowledge, skills and affection, including the multi-faceted orientation of teaching strategy, spontaneous, reflective, cooperative, affective, open, empirical and moral. Extend the meaning of the rich teaching experience. Secondary, the technological art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art teachers in secondary schools covers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strategies, student learning assessment, etc., based on self-creation, social issues, and international current affairs, emphasizing that the 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ing is not based on technical aspects. Thirdly, following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the art area, the art teachers in secondary schools have specific index learning objectives, content and performance. Teachers can refer to the standard to learn the needs, and review the self-curricular perfection with the literacy-oriented instructional design checklist. It is helpful for teachers. Tourthly, technological art education has its uniqueness of the times, in favor of covering current issues in teaching more effectively deepen students' art conservation and aesthetic qualities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media literacy a full range of literacy. iv.

(6) Keywords: secondary school art teachers, technological art,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case study. v.

(7) 目. 次.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科技藝術與教育研究 ...........................................................................11 第二節 教師專業素養理論探究 .......................................................................32 第三節 藝術教師質性研究相關文獻分析.......................................................36 第四節 相關研究分析之總結 ...........................................................................3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實施流程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範疇 ....................................................................................4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45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5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信實度................................................................................58 第肆章 結果與分析 ................................................................................................. 61 第一節 藝術教師的歷程描述-當我們踏上藝術教育的旅程 .....................61 第二節 藝術教師的科技藝術專業素養思維 ..................................................72 第三節 藝術教師的科技藝術教學實踐 ...........................................................78 第四節 非參與式觀察 ........................................................................................91 第五節 科技藝術課程的學生回饋與教師反思 ..............................................97 第六節 本章小結 ................................................................................................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2 第一節 結論.......................................................................................................102 第二節 建議.......................................................................................................106 vi.

(8) 參考文獻.................................................................................................................. 111 一、中文部分...........................................................................................111 二、英文部分...........................................................................................116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17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 .....................................................................................................118 附錄三 訪談大綱 2 .....................................................................................................120 附錄四 錄音檔使用授權書 .......................................................................................122 附錄五 教室觀察表之觀察指引 ...............................................................................123 附錄六 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素養導向教學設計檢核表 .....................................124 附錄七 臺灣中等學校科技藝術相關科別一覽表 ..................................................125 附錄八 有開設科技藝術相關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之臺灣大專院校一覽表 130 附錄九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相關科系課程地圖 .....................................137 附錄十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相關科系課程地圖 .....................................146. vii.

(9) 表. 次. 表 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之核心素養 .........................................14 表 2: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 ........................16 表 3: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加深加廣選修課程-新媒體藝術 ....................17 表 4: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時間分配級科目組合 ........................19 表 5: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之科技藝術相關學習重點 ................19 表 6: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 ........................22 表 7: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群之類群科歸屬表 .....................................22 表 8:藝術與科技專業科目之學習表現 ..........................................................23 表 9:藝術與科技專業科目之學習內容 ..........................................................23 表 10:職前階段:因應課程基準及新課綱相關措施 ...................................25 表 11:科技藝術教育相關論文研究結果分析 ...............................................28 表 12:教師專業素養理論之相關研究分析 ....................................................35 表 13:國內藝術類科教師質性研究之相關研究分析 ...................................37 表 14:正式個案研究對象資訊 ........................................................................45 表 15:訪談大綱 1 ..............................................................................................50 表 16:訪談大綱 2 ..............................................................................................52 表 17:教室觀察表之觀察指引 ........................................................................54 表 18: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素養導向教學設計檢核表 ...............................54 表 19:訪談時間與代碼表 .................................................................................56 表 20:逐字稿轉換為轉錄稿之範例 ................................................................57 表 21:編碼分析範例表 .....................................................................................57 表 22:副編碼的定義 .........................................................................................58 表 23:訪談大綱之檢測專家小組名單 ............................................................60 表 24:林老師基本資料 .....................................................................................62 表 25:傅老師基本資料 .....................................................................................65 表 26:艾老師基本資料 .....................................................................................69 表 27:林老師《性別議題融入甘比亞動畫展》課程之對應課綱 ..............86 表 28:臺灣中等學校科技藝術相關科別 ......................................................125 表 29 有開設科技藝術相關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之臺灣大專院校 ......130. viii.

(10) 圖. 次. 圖 1:在職階段:辦理第二專長及增能學分班辦理流程.............................25 圖 2:研究架構圖 ...............................................................................................40 圖 3:研究流程圖 ...............................................................................................42 圖 4:林老師《性別議題融入甘比亞動畫展》課程簡報-教師作品 ........80 圖 5:林老師《性別議題融入甘比亞動畫展》課程簡報-藝術家作品....81 圖 6:林老師《性別議題融入甘比亞動畫展》課程簡報-引起動機 ........82 圖 7:林老師《性別議題融入甘比亞動畫展》課程簡報-範例與學生實作 ...............................................................................................................................84 圖 8:傅老師 VR 體驗之美術課程 ...................................................................89 圖 9:傅老師電子音樂盒課程-學生作品......................................................90 圖 10:艾老師動畫電影與漫畫敘事學習單與講義精選 ...............................91 圖 11:林老師-教學情境 .................................................................................93 圖 12:傅老師-教學情境 .................................................................................95 圖 13:艾老師-教學情境 .................................................................................96. ix.

(11) 第壹章 緒論. 本研究以「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科技藝術專業素養之多重個案研究」為題, 探討中等學校藝術教師在科技藝術專業學養、美感經驗、教學信念等內涵與教 學實踐的價值思維,以及如何轉化為科技藝術專業素養。 本章共分為四個節次,擬就本研究對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科技藝術專業素養 之內涵與實踐的緣起背景動機,提出說明。第一節統整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 節說明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闡述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則針對本研究之 相關名詞進行界定與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節次說明本研究所處的教育大脈絡下之定位,繼而闡述研究者想從事本 研究的起心動念。. 一、 研究背景. 科技藝術與教育在全球興起了不可忽視的新浪潮,文化創意產業、社會經 濟體系、政策走向、文化推廣活動、藝術創作結構等皆受到重大的影響,這些 後設媒體盛宴是現代社會的重要面向。科技藝術教育已蓬勃發展,產生眾多正 能量與不確定因素,在這之中,藝術家持續在數位符碼中嘗試突破大眾科技文 化素養理解能力,且藝術教育工作者也在教學場域中,發展出各種結果尚未明 朗的藝術跨領域實驗課程,科技藝術創作家、專才教師、研究學者及推廣者等, 為迎接大數據時代的衝擊,在當今的文化脈絡下,提出科技藝術與教育的溝通 性、社會接納性、傳播性及不可或缺性,亦即臺灣數位文化與科技早已位為顯 學,當代藝術與資訊科技的連結,掀起了全面性的觀念革命。 首先,藉由回顧科技與藝術的發展過程,來展望該領域的教育必要性及前 瞻性:回溯文藝復興時期,各領域的專業才開始被劃界分嶺,在此之前如哲學 家、僧侶、科學家或藝術家之身分常為一人所擁有,如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除了擁有自然科學學科知識,同時也具備了藝術創作技法。. 1.

(12) 到了工業革命時期,科技技術與科學學科知能相互激盪並深化研究與創意,藝 術便漸漸地不受到重視,直到 Snow, C. P.在《兩種文化》一書中提及:「人文藝 術與科學已邁向了兩條分歧的道路。」 (Snow, C. P.,1998) 。因應科技發展的突 飛猛進,科技與藝術在 1870 年到 1930 年間重新有了結合的走向,如幾何學影響 了抽象藝術的發展等,電子器材的發明,帶來的攝影、錄像技術亦讓藝術家衍 生開拓出新興多元的藝術創作樣貌,同時激發科技不可預測性中的未知領域。 其中具代表性者為發起人 George Maciunasm 於 1960 年代將影音技術與藝術結合 的 Fluxus 團體,1962 年該團體在 Wiesbaden 美術館舉辦的「國際新音樂節」 (Internationale Festspiele Neuester Musik),此後漸漸地聚集起一群人,開始以 Fluxus 為標誌,在美洲、歐洲各區舉辦展示活動,打破舊有藝術形式框架,突 破界線,產生跨領域、媒體與互動的藝術實驗。當代藝術發展至此,當眾多藝 術家重新解構、詮釋視覺性與觀看機制等構面時,不容忽視的是歷史學家 Arthur Schlesinger 曾說過的「科學與技術徹底改變了生活,但記憶、傳統和神話限定了 我們的反應。」 (轉引自談麗,2015)。當藝術與科技融合轉向至後現代的數位 語言時,人們更需回歸思考現實情境中的本質與意義,研究者認為科技藝術應 具備更具體接近現實的特質。 爾後關注至臺灣科技藝術教育推廣現況,該領域發展雖晚於歐美、日本、 韓國等國,但近十餘年來,在政府機構、民間企業與教育團體的推展下,學習 各國成立科技藝術機構及設立獎項,更辦理數位藝術節與多媒體設計科、多媒 體動畫科及電影電視科等師資培育課程,以培養臺灣新一代年輕科技藝術專才 新銳藝術家,效仿美國 MIT 媒體藝術實驗室、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加拿大 SAT 科技藝術中心、荷蘭 V2 動態媒體藝術中心、東京 teamLab 數位美術館、英 國「特納獎」(Turner Prize)、K.T.科技與人文藝術獎等,臺灣政府亦於 2002 年 委任國立臺灣美術館執行了「數位藝術創作計畫」 、設置「數位創意發展中心」、 「DigiArk 數位藝術方舟-數位創意資源中心」、2009 年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 會進駐擔任營運團隊的臺北數位藝術中心、2002 年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 家政策「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下,每年舉辦的臺北數位藝術節等, 以及令一般民眾認為入門門檻較容易的動畫領域包含:2012 年新北市政府文化 局成立的新北市動畫故事館(府中 15)、2003 年國家電影資料館(現國家電影 中心)每年開辦的臺中國際動畫影展、2011 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動畫學系首辦 的關渡動畫節等,由各縣市政府及大專院校支持的科技藝術節皆維持每年舉辦 活動,且發展創客基地、中華科技藝術教育專區、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 等場域,使得「日常生活」和「藝術」的分界模糊,成為「生活即是藝術」的. 2.

(13) 狀態。這場由科技藝術帶領的藝術運動已在彼此之間蓬勃發展,不得不迫使人 們重新思考「人」與「機械科技」的互動關係。因應此類人才需求大增,為培 育臺灣新銳人才科技之藝術創意經濟與國際接軌,科技藝術推廣工作坊、藝術 教師增能研討會不斷地舉辦,透過國、內外的學術交流以予新時代的交流與突 破。在《臺灣科技藝術發展政策灰皮書》一書寫道:2000 年左右,科技藝術教 育的拓荒工程漸漸開始起步,多由求學歸國的教師將國際經驗帶回臺灣,為國 內科技藝術教育掀起新的面貌,面對科技藝術的教學場域,教師、學生及教學 資源宜達到適切的平衡,在彼此共同創建的教學脈絡下,使教學目標、教室情 境、學習鷹架及多元評量有完善的規劃及標準(駱麗真,2013) 。教育政策與各 館校機構該如何孕育該產業成長,推廣出適切的搖籃,為一重大議題。 目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重視的核心素養問題,是各教育機構不斷地想論 述並定位清楚的,所提出的九大核心素養中包含「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與「藝 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為本研究欲深入探討與解構分析的大面向,迎接新時代所 需的能力為何?目前,藝術教師在教學場域中表現出何種可觀察到的科技藝術 專業素養與行為?藝術教師如何透過課程設計、教學策略與學生學習評量,展 現出這些行為?其特質為何?而藝術教師又對臺灣科技藝術教育現況有何想法 及建議? 教育現場如何善用此能力以提升創新科技與文化內容之未來人才潛能?而 若未具備上述能力,是否將成為數位溝通時代的邊緣人?研究者希望藉由本研 究能協助輪廓下一代的新科技藝術教育樣貌,嘗試有效的詮釋與傳達。. 二、 研究動機. 普通、綜合及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皆在一般科目當中提及藝術與科技連結 運用的加深加廣課程構面,特別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普通型高級中等學 校群科課程綱要》藝術領域將新媒體藝術列為加深加廣選修課程,以及《十二 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群科課程綱要》藝術群之學習重點與內 容提出「藝術與科技」,並於目前持續編撰稀有科目的教科書內涵和執行規準, 為當今政策推動的重點之一,本研究欲藉由分析該領域新課綱推動之蘊意及與 藝術教師之深度訪談,理解編撰新課綱的負責教師之觀點及教育第一現場,擁 有科技藝術專才背景的合格藝術教師,目前所實施的相關課程及自身具備的科 技藝術素養是什麼樣的形狀。是否能夠普應未來課程教學所需的構面?而倘若 現職藝術教師該領域的專業素養不足,那又需要培育怎麼樣的教師才能被歸類 3.

(14) 為「適合」?藝術教師願意大膽地教導新科目並增能是教育突破的關鍵。 而國民中學和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的「視覺藝術課」 、 「美術課」及「藝術 生活課」的教學內容亦在藝術教育刻板印象中,被學生、家長及前輩教師窄化 為傳統的「拿筆畫畫在紙上」,當藝術教師嘗試突破跨領域的不同藝術形式時, 難免遭致質疑與反對。因此研究者認為由基本觀念的改變至意圖嘗試擁抱日新 月異的藝術新寵兒,為改變的第一步。本段提出兩個研究動機角度,分述說明 如下: (一)科技領域的重要性-藝術教師專業素養發展觀念的改變 美國未來學家 John Naisbitt 和 Patricia Aburdene 在著作《2000 年大趨勢》中 說道:二十一世紀人類最可喜的突破,不是科技造成的,而要歸因於越來越多 人體認到「生而為人的意義」 。因應與時俱進的教育改革需求及社會變遷大洪流, 在與科技共存的現今,須思考「人性」的面向,科技素養儼然成為現代國民應 建立的基本價值觀(John Naisbitt、Patricia Aburdene,1990)。為與國際接軌,隨 著歐美澳等國家皆已獨立設立科技領域,臺灣亦為了強化新一代學子的競爭力, 於現行十二年國民教育新課綱中獨立設立科技領域,讓每一個學生在適性的教 育環境下,培養新時代所需的「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回歸以人為本的意識, 不是科技走在前端,人們必須去適應,而是更人性化地與其相輔相成,重視「本 質」的學習。 1950 年代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人口數大幅成長,各國對於教師的需求大 增,重視「量」的培育,而漸漸至 1960 年代中期,轉向教師「質」的注重,關 注如何提升教師的專業領域素質,1980 年代後,教師專業化成長是各國教育改 革的趨勢,期望培育高品質教師,不僅具備知識、技能,更需擁有道德、理想、 終身學習、不斷自我進步與追求自我專業(吳俊憲,2007) 。教育場域不斷地提 及素養的重要性,隨著教育部積極辦理資訊科技、生活科技領域教師進修及專 業發展增能工作坊,期許教師在課程設計及專業能力上有所成長,而藝術領域 教師亦受到重大衝擊,如 2018 年臺北數位藝術節「超機體」 (trans-robotics)所 展示的「機器人科技涉及藝術創作而產生自我超越」概念,於松山文創園區展 現庫卡機器手臂畫火星的過程、由 AI 人工智慧編寫劇本所拍攝而成的電影等, 當機械科技的專業能力突破至人類無法輕易達到的高層次時,藝術家及藝術教 師角色是否可被取代? 再者,從眾多科技藝術展覽中,人們不斷反思「自己」 、 「科技」與「藝術」. 4.

(15) 的關係,如 2019 年三月於國立臺灣美術館開展的「後數位人類紀-國際科技藝 術展」 ,由邱誌勇與 Iury Lech 兩位策展人共同合作規劃,展現藝術家對當代數位 符碼及後語言的人文意識覺察,策展人邱誌勇提到本次展覽概括「後數位」與 「人類紀」兩大當代重要概念。前者指人在與科技關係的新潮流下所進行的藝 術創作及藝術如何更關切人類的真實生活情況;後者則描繪現今大數據時代使 人們的生活經驗藉由科技呈現新風貌,其已以各種形式存在於普遍人類生活環 境中,高度影響了行為與思維方式(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科技逐漸取代人 力、觀者感知的轉化、以及如何面對換化為數位的記憶,為此展覽三大討論面 向。 進一步連結至科技藝術教育現場,科技藝術的學習早在當代藝術教育中占 了十分重要的位子,在中等學校藝術領域各版本教科書中皆有一至二個單元介 紹此類主題,大多數學校的科技藝術教學活動皆為「動畫實際操作」 ,研究者曾 實施動畫課程之行動研究,發現學生在活潑的動畫課程中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嘗試欣賞及探索動畫創作的內涵,從手繪動畫角色循序漸進至拍攝實物動畫, 提升學生「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的積極態度,以 團隊合作的方式昇華同儕、師生的互動與溝通表達能力,更能促進良性競爭、 增強團隊精神,並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計畫實踐的能力,以多元、宏觀的視野, 嘗試新興的藝術創作手法,啟發學生前瞻性的思維(鄭伊晴,2018) 。研究者身 為中等學校藝術教師,致力於發展科技藝術創新課程,但在幾年的教職生涯中 發現,中等教育的科技藝術活動似乎僅限於簡易的動畫創作,因課程時數及學 校資源、設備等限制,較難有進一步的教學深化,研究者想藉由本研究探討中 等學校藝術教師科技藝術專業素養之內涵與實踐,以了解藝術教師如何將自身 的科技藝術專業學養、美感經驗、教學信念等素養轉化成具體的教學實踐。解 構該領域素養如何想?如何教?如何做?以達積極探索、發展科技藝術教育新 力量之展望。 (二)藝術教師的進修-科技藝術教育發展的流轉 教師的專業能力為課程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為了解教學現場教師未來擔 任科技領域課程的專業及意願,教育部國教署已調查領有科技領域相關教師證, 而為從舊課程銜接到新課程所需進行增能進修的教師人數。師資培育之大學自 2017 年起陸續開設「增能學分班」供教師修習,以補足學校內所需的科技領域 教師(教育部,2017) 。根據上述說明,各領域教師面臨了重大的挑戰,對於資. 5.

(16) 深中等學校藝術教師而言,專長大多為國畫創作、西畫創作、雕塑創作等狹義 稱為「純美術」的領域,藝術與科技領域的融合被視為較難悉知、掌控的,甚 至部分教師視其為「異端」 。對於此,研究者並非主觀批評臺灣科技藝術界先驅 教師,僅以自身經歷嚴格地審視此領域相較於國外,在臺灣教育現況的發展環 境竟是如此困頓,教師專業化發展連結至跨領域合作進修,達到教師的全人素 養談何容易?培育一位專才教師不被科技所取代,需要什麼樣的具體實踐能力? 又需花費多少年的時間與精力?又有什麼樣的支持與限制?本研究嘗試透過多 重個案研究之方式釐清以上分述之大哉問,除了藝術家不斷地以創作作品作為 嘗試科技與藝術結合之途徑,在教育現場也不斷地構築適切課程,以提升學生 媒體素養及藝術涵養,達成良善的溝通形式。包含知識、技能、情意多元面向, 知道數位材料的正確運用方式及內化自身的思維,進而產生批判性的詮釋。有 鑒於此,活化課程內容涵義並使學生突破新概念的美感、美學定位即為科技藝 術教學場域欲描繪的理想未來藍圖。 而多數具備科技藝術創作背景的專業人士,職涯選擇上通常以遊戲、動畫、 廣告、多媒體等產業公司為主,相較於選擇從事教師工作,不僅可發揮所長, 並伴隨著較高的薪資報酬,本研究亦欲理解藝術教師選擇教育為職志的學經歷 程,在教學過程中的不斷實驗、嘗試錯誤、反省、修正教學方法的經驗累積、 專業領域課程與師資培育專科課程等社會環境下,導致對於該領域教學價值觀 的內在教學信念與省思,又是如何銜接於當今社會需求?此為本研究欲探究的 文化新構面。 未來科技藝術將會創造融合人文、社會、科學等素養的無限產值,培育專 職教師以達將此領域向下扎根之目的,打破當今教育現場的窘境: 「缺乏跨領域 整合的教師人才」與「無系統化的跨領域教學研發機制」 ,科技與藝術跨領域的 教學課程、教材教法及學習評量、分析各教育階段學生美感素養的表現與問題、 結合教學案例分享與資源等途徑,為近年臺灣科技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指標 意義(教育部,2018) 。探討科技與藝術於教育之理論與實踐達到適切整合,以 強化現職藝術教師教學能力、提供科技藝術領域多元新課程革新,更奠定學生 媒體素養的養成基礎。根據以上論述,研究者萌生探究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科技 藝術專業素養內涵與實踐之想法,希望透過深度訪談、非參與觀察、文件分析 等方式理解該主題的核心價值。. 6.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科技藝術專業素養之內涵與實踐,以了 解藝術教師如何將自身的科技藝術專業學養、美感經驗、教學信念等素養轉化 成具體的教學實踐。提出三個核心研究目的,茲說明分述如下: (一)探討藝術教師在教學場域中所展現的具體科技藝術專業素養。 (二)探討藝術教師的課程內容、教學信念內涵、實際操作所展現的科技 藝術專業學養。 (三)探討個案藝術教師選擇科技藝術教育專業發展為畢生職志之因素。. 二、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欲針對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科技藝術專業素養進 一步提出下列問題作探討: (一)藝術教師在教學場域中表現出何種可觀察到的科技藝術專業素養? 有何具體行為與思維? (二)藝術教師如何透過課程設計、教學策略與學生學習評量,展現出這 些行為?其特質為何? (三)探討個案藝術教師之學習背景及其以科技藝術教育專業發展為職志 之學習歷程。.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範圍. 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臺北市公立普通型中等學校現職藝術教師,以解構其 7.

(18) 於教職現場的理念與實踐,理解藝術教師自身的科技專業學養、美感經驗、教 學信念等素養。探討的是在臺灣科技藝術教育體制與脈絡下,個案與不同層面 的社會結構之間的互動,身兼藝術家、研究者及教師等多重身分,其專業知能、 專業素養、教學成效及自我價值觀等,捕捉詮釋觀點,歸結藝術教師科技藝術 專業素養培育過程至創造美感經驗並活化藝術課程的學經歷程。. 二、 研究限制. 以研究對象、研究場域、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等四面向說明本研究之研究 限制: (一)研究對象 質性研究的取樣重點是「樣本一般都很少,甚至是只有一個,但必須是有 深度的立意取樣」(胡幼慧,1996)。本研究採用立意取樣,選定三名任教於臺 北市公立普通型中等學校現職藝術教師為個案訪談對象 (男性一名、女性二名) , 三位個案皆具碩士以上學歷,並有大專院校兼任講師之經驗。分別畢業於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之美術及科技藝術相關 系所,且有參與過教科書編撰、藝術領域新課綱制定、科技藝術課程研發分享、 研討會發表或科技藝術創作經驗,個案身兼教師、藝術家、研究者等多重角色, 對於十二歲至二十二歲之青少年有具體的教學心得。本研究主要係探究個案教 師從事藝術教育工作所應具備之知識、技能、情意等多元面向之科技藝術專業 素養,針對普通型學校的「視覺藝術科」、「美術科」、「藝術生活科」進行的課 程教學、師生互動、教師本身的學習歷程及對於臺灣科技藝術教育現況、新課 綱之想法,訪談對象未涵蓋私立學校及技職型學校之藝術教師,且無涉及該校 行政職務,無法進一步詮釋分層互動等事項。 影響研究結果的因素與「世代」息息相關,個案教師年齡介於三十歲至四 十五歲之間,歷經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籌備、實驗至正式上路的長期歷程, 而 研究者本身亦為該領域之藝術教師,涵蓋的藝術教師經驗內涵將拉大至二十三 歲到四十五歲,從中承襲時代洪流至新的身分認同與教育力量,期盼使本研究 更具說服力。 (二)研究場域 8.

(19) 本研究涉及之場域設定為臺灣北部公立普通型中等學校,如推論至其他私 立學校、綜合型學校、技職型學校或其他縣市,應考量個別環境的條件差異。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中的個案研究為研究取徑,個案研究法乃是對真實 情況的一種描繪,在自然情境下,對於特定個案加以認真地考察,進行整體性 的觀察、建構與分析。礙於研究者資源與時間之限制,僅能針對少數研究對象 進行深入微觀的探究,其研究結果根據為研究對象的個人經驗之獨特性而有所 不同,亦因研究者個人主觀意識或價值觀產生侷限性,難以去脈絡化地描繪知 識與意義,解讀人、事、物的互動特性。每個人都有主觀的立場,絕對的客觀 是不存在的,本研究目的不在於形成理論通則或教學規準,其結論僅是三位研 究對象學習歷程與思維的研究發現,對於他者可能因不同文化背景產生差異性, 因而類推以上限制。 (四)研究工具 藝術教育改革概括廣大多元的教學內涵,本研究僅透過研究者的研究觀點 和研究階段能涉及到的相關文獻、專業知能、教學經驗等部分面向進行研究工 具設計,以質化訪談為主要方式,篩選出臺北市具研究熱忱,且有參與過教科 書編撰、藝術與科技新課綱制定、研討會發表或科技藝術創作經驗之教師,非 以量化問卷調查進行全臺灣科技藝術專業背景之藝術教師的素養研究,為本研 究之最大限制。.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科技藝術. 「科技藝術」的定義需由「科技」(technology)為始,意即應用技術、工 業技術,科學和技術連在一起,統稱為「科技」 。二者既有密切關係,又有重大 區別:科學解決理論問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科技藝術早在 1960 年代工業文 9.

(20) 明的發展之下漸漸構築雛形,無以計數的新材料被發明,生活消費模式改變, 使極想打破框架限制的藝術家得以非傳統性媒材作創作,此材料本身潛藏突變 性、非預期性,為創作提供更多驚喜,也帶動了與觀眾互動形式的開端(林書 民,2000)。Walther(2000)指出,數位的科技藝術是一種過度的、隨機的藝術 型態,它永遠處於變遷成其他人事物的過程中。其特徵必須涵蓋數位工具的獨 特性,即是透過位元所建構的儲存、傳遞、存在、演化。以及在此過程中所建 立的系統、組織與網路系統;不僅具有互動性、虛擬性與智慧性,也具不定性, 能產生具自我演化的生質特性(轉引自曾鈺涓,2010) 。鑒於上述特質,本研究 所指的「科技藝術」廣義定義為運用科技、媒體、網路等多元媒材進行跨領域 之藝術創作。. 二、教師專業素養. 大前研一(2006)認為專業(professional)與專家(specialist)不同。專業 的語源是「profess」,有自稱、斷言、告白之意,帶有「在神面前發誓就職」意 味,自古以來,醫師、律師、工程師等,而真正的專業將擁有更高尚的專業知 識、技能和道德觀念。美國教育協會(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在 1948 年 界定專業的內涵:屬於高度心智活動、具特殊的知識領域、具有專門的職業訓 練、會持續不斷地自我深造進修、具有社會服務性質、應為終身事業、具有一 套自訂標準,應有其專業組織(張鈿富,1996)。 饒見維(2003)提出教師專業素養包含教師的品德、教育精神、學科知識 與專業能力、溝通表達技巧、教學評量能力、輔導學生能力、態度與價值觀等; 且教師無論接受多少職前訓練,在任教過程中應持續學習以調整或提升專業素 養。至於,鄭育惠(2012)更進一步指出教師專業素養為教師素質的具體表現, 熟知相關領域專業知能、發揮教學效能、研發新教案、進修等,即達成個人專 業素養與專業成長的正向發展,包含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究 發展與進修、敬業教學信念與態度等層面。 基於以上,本研究所指之「教師專業素養」包含教育知識、學科知能、教 學策略、輔導修養、態度與倫理等面向,並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核心素養 從學生為學習主體的觀點出發,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與十二年國 教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基本理念相連結,建構「自主行動」、「溝通互 動」及「社會參與」等三大面向於其中,以引導學生終身學習,進而習得日常 生活中,問題解決的能力。 10.

(21)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為達到本研究建構並理解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科技藝術專業素養之內涵,本 章節針對科技藝術教育、教師專業素養、藝術教師質性研究進行文獻探討分析, 以建構本研究主題與內涵之基礎理論根據。全章節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科技藝 術與教育研究;第二節為教師專業素養理論探究;第三節為藝術教師質性研究相 關文獻分析;第四節則為相關研究對本研究之啟發。. 第一節. 科技藝術與教育研究. 本節次分析解構科技藝術的重要性與臺灣科技藝術教育發展。針對臺灣科 技藝術發展現況,綜觀法規並提出其定位,更審視臺灣中、高等教育機構的科技 藝術相關科系與師資培育學校對於此領域的突破與願景,進而分析科技藝術教育 相關研究。. 一、科技藝術的內涵. 藝術與科技的時代性整合,隨著科技數位化的普及與新媒體的創新發展, 藝術家應用科技媒材進行錄像、影音、互動裝置或舞蹈表演等創作,加入使用科 技儀器,使科技藝術衍生為重要的表現形態,除仰賴科學、程式等元素,更不斷 挑戰與人類社會社群做深度連結,使藝術擁有生命力,形成生活意識與價值。林 珮淳、吳佩芬(2002)提出科技與藝術結合的作品名稱包含媒體藝術(Madia Arts) 、 新媒體(New Madia Arts)、科技藝術(Technological Arts),而以「數位藝術」一 詞統稱之。此外,許素珠(2017)也提出「科技藝術創作不只是項藝術,更是項 研究,也是項創意產業」,且鼓勵「互動科技與藝術應積極從實驗室與美術館走 入生活空間,讓更多民眾賞析、娛樂」,感受「科技藝術多元的創意」及「橘色 人文科技的美感」 。 更完整的科技使命:綠色科技象徵的是環境,致力於節能減 碳,改善生活環境;而橘色科技表達的是人文,藉其色溫顯現生命活力,關懷的 是如何追求幸福健康的生活(王駿發,2011)。以此作為科技藝術中的「科技」 本質,若把科技理解為服務人們追求生活價值的工具,科技和人文、藝術之間的 關係就更容易聯想了。進而論述科技藝術,混合了上述不同形式與樣貌的藝術作 11.

(22) 品創作,以連結人類日常,達到理想生活之目標,廣義地定義其為涉及視覺、多 媒體動畫、遊戲、廣播、裝置、網際網路、戲劇、舞蹈、建築、劇場、雕塑、生 技與時尚等領域之複合型藝術,作品含有廣泛的抽象或純觀念性的表現形式。. 二、科技藝術教育的發展. 新大數據時代來臨,人們有機會以多元形式傳遞及體驗豐富的多重感官訊 息,網際網路、資訊媒體成為藝術家呈現作品的廣大美術館,同時也是直接把藝 術創作傳遞給大眾的最佳媒介。因應國際科技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 為深化臺灣科技藝術之內涵、擬定具前瞻性且符合社會環境快速變遷之科技藝術 教育發展脈絡,研究者藉由分析相關教育法規之內容來開展、探討該領域的重要 性。 (一) 臺灣科技藝術教育發展的相關法規-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 術領域內容於 107 年 10 月發佈,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培養 具備務實致用及終身學習能力之人才,達全人教育的精神。包含國民中小學教育 階段的音樂、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以及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的音樂、美術、藝 術生活等必修科目,更加入了加深加廣之選修課程,包括表演創作、多媒體音樂、 基本設計、新媒體藝術等四科,具體描述與科技連結之藝術領域課程的學習重點, 為啟迪學生藝術潛能與建立良善共生的溝通方式,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 綱要總綱》的核心理念下,達到全人教育、昇華至理想生活樣態,藝術學習是培 養文化與美感素養的重要關鍵。普通教育是邁向專業藝術教育的穩定基礎,從 2006 年至 2009 年編撰的《藝術教育白皮書》起,各界藝術教育工作者不斷地提 出科技的重要性,歷經漫長的實驗過程與學術激盪,終於在新課綱中正式規劃加 深加廣課程,藝術領航人才之培育漸漸地落實於普遍藝術教育中,是為與國際接 軌之一大進步。研究者歸納與科技藝術相關的中等學校課綱內涵,以進一步探究 研究主題,內容說明如下:. 12.

(23) 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之核心素養 表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之核心素養 總綱 總綱核心素養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項目說明. 核心 素養 面向 A.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合宜的人性觀與. 自主. 自我觀,同時透過選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 行動. 劃生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我精進,追 求至善。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思辨分析、推理批判的系統思考與 後設思考素養,並能行動與反思,以有效處理 及 解決生活、生命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具備規劃及執行計畫的能力,並試探與發展多元專 業知能、充實生活經驗,發揮創新精神,以因應社 會變遷、增進個人的彈性適應力。. B.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理、肢體及藝術等. 溝通. 各種符號進行表達、溝通及互動的能力,並能了解. 互動. 與同理他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之能力,培養相關 倫理及媒體識讀的素養,俾能分析、思辨、批判人 與科技、資訊及媒體之關係。.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具備藝術感知、創作與鑑賞能力,體會藝術文化之 美,透過生活美學的省思,豐富美感體驗,培養對 美善的人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分享的態度與能 力。. C.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的素養,從個人小我到社會公民,循. 社會. 序漸進,養成社會責任感及公民意識,主動關注公. 參與. 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關懷自然生態與人類 永續發展,而展現知善、樂善與行善的品德。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際情懷及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 係,並發展與人溝通協調、包容異己、社會參與及 13.

(24) 服務等團隊合作的素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重與欣賞多元文 化,積極關心全球議題及國際情勢,且能順應時代 脈動與社會需要,發展國際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觀 與世界和平的胸懷。. 2.課程總目標 藝術領域課程旨在培育學生具備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以及面對未來、開 展不同生涯所需終身學習的素養。其目標如下: (1)增進對藝術領域及科目的相 關知識與技能之覺察、探究、理解,以及表達的能力。 (2)發展善用多元媒介與 形式,從事藝術與生活創作和展現的素養,以傳達思想與情感。 (3)提升對藝術 與文化的審美感知、理解、分析,以及判斷的能力,以增進美善生活。 (4)培養 主動參加藝術與文化活動的興趣和習慣,體會生命與藝術文化的關係與價值。(5) 傳承文化與創新藝術,增進人與自己、他人、環境之多元、同理關懷與永續發展。 3.課程發展 課程發展核心標準分為(1)素養導向、 (2)漸進發展、 (3)銜接連貫、 (4) 統整原則、 (5)均衡組合、 (6)多元適性等六大指標,課程應確保學生藝術學習 之核心素養,學生的藝術學習應扣合當個學習階段歷程,引起其興趣,以達將藝 術運用於生活環境、生涯發展與職涯探索。且在規劃時注重順序性、連貫性,漸 進式地加深加廣,強化美感經驗。 延續第一學習階段的生活課程,第二學習階段主要為充實藝術的基本認 知;第三學習階段強調藝術知能之應用;第四學習階段逐漸培養議題思考與建構 價值觀;第五學習階段則兼衡社會公民的藝術素養以及專業藝術職涯之發展(教 育部,2018)。更由師生共構學校本位藝術課程,橫向及縱向地跨領域發展教學 廣度與深度,進而外擴附近社區、教學機構等,活化藝術教學與精進學生學習, 並依據學校教育願景,發展多元適性的學校本位藝術領域特色課程,鼓勵教師進 行課程實驗與創新,並分享課程實踐成果,發展在地化特色課程。 議題導向課程亦為重點內涵,適時融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教育 等相關議題。國民中學階段,在領域課程架構下,依學校實際條件,彈性採取領 域或分科教學;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在領域課程架構下,以分科教學為原則, 14.

(25) 並透過跨領域/科目專題或實作及探索等課程,強化跨領域/科目的藝術課程。此 外,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加深加廣選修課程皆屬於跨領域/科目專題實作,亦可 作為校訂必修與多元選修開設參考(教育部,2018)。 4.中等學校藝術領域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 國民中學藝術領域課程包含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普通型高級中等 學校分為必修與選修,基本的音樂、美術、藝術生活必修 10 學分,而選修的加 深加廣課程包括表演創作(2)、多媒體音樂(2)、基本設計(1)、新媒體藝術(1),共 6 學分,此選修課程由各校自行規劃設計,採非強制開課的方式進行,尊重學校 本位課程發展。於新課綱中,與科技藝術相關之課程時數僅佔據 1 學分(新媒體 藝術),且並非各校皆需要執行,科技藝術至今仍僅歸類為藝術領域中的一小部 分,但已為臺灣藝術教育中的一大步。為確實落實藝術領域核心素養與時代接軌, 研究者認為各校應採正向積極態度發展藝術與科技創新課程,若能重視數位科技 的前瞻性,致力於開拓科技藝術領域之教師增能工作坊、研習或學生創客課程、 館校合作等資源,將能發展下一代主人翁的無限潛能,教師願以宏觀角度,主動 學習新事物,且樂意理解、配合推廣新課綱的新媒體藝術學習內涵是主要關鍵。 表 2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 國民中學.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第四學習階段. 第五學習階段. 七. 八. 藝術領域(3):. 九. 十 必修. 音樂. 十一. 十二. 音樂、 美術、 藝術生活 (10 學分). 視覺藝術. 加深. 表演創作(2)、. 表演藝術. 加廣. 多媒體音樂(2)、. 選修. 基本設計(1)、 新媒體藝術(1) (6 學分). 國民中學除實施領域教學外,亦得實 1.部定必修三科目共 10 學分,每科目 施分科教學;各科目可在不同年級、 至少開設 2 學分。在減少每週授課科目 學期彈性開設,並得連排,但領域各 之原則下,各科目可在不同年級、學期 科目學習總節數應予維持,不得減少。 彈性開設,並得連排。 15.

(26) 2.藝術生活科包含以下三類:視覺應 用、音樂應用與表演藝術。 5.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加深加廣選修課程-新媒體藝術 研究者提取加深加廣課程中的「新媒體藝術」課程為本研究欲深入解構的 面向,該領域主要從表現、鑑賞與實踐三個學習構面出發,帶領學生認識當代的 數位文化,從後現代藝術的多元面向,分析與詮釋新媒體藝術的創作美學,並嘗 試讓學生以數位硬體與軟體操作,進而完成跨學科之藝術創作。數位科技在藝術 創作中不僅只是工具,而是思考與呈現藝術意念及創作方式的「媒體」 (教育部, 2018)。特以此培育學生的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符號運 用與溝通表達等核心素養中的溝通互動能力,進而延伸發展社會參與和自主學習 等正向品格。 表 3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加深加廣選修課程-新媒體藝術 學習階. 學習. 關鍵. 段. 構面. 內涵. 表現. 第 五 學 習. 學習內容. 數位. 新 1-V-1. 新 E-V-1. 創作. 能選擇並運用數位及影. 數位創作過程與體驗、. 音媒介,傳達藝術思. 數位硬體與軟體操作。. 維。. 新 E-V-2. 跨域. 新 1-V-2. 數位藝術案例分析。. 整合. 能以新媒體藝術知能, 完成跨學科之藝術創. 階. 段:十至 十 二 年 級. 學習表現. 作。 鑑賞. 多元. 新 2-V-1. 新 A-V-1. 審美. 能多面向地分析與詮釋. 新媒體美學特質、多元. 新媒體藝術創作,並進. 感 官經驗。. 行審美判斷。. 新 A-V-2. 互動. 新 2-V-2. 互動作品體驗。. 回饋. 能參與新媒體藝術展 演,進行作品的互動體 驗與感知回饋。 16.

(27) 實踐. 發表. 新 3-V-1. 新 P-V-1. 展演. 能透過新媒體藝術創. 網路創作發表。. 作,以靜態或動態之形. 新 P-V-2. 式進行發表展演。. 行動媒體、數位文創。. 生活. 新 3-V-2. 應用. 能活用數位工具及新媒 體藝術知能,提升數位 生活的藝術美感。.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 術領域強調核心素養具體內涵,強調藝術學習不以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藝 術學習與生活、文化的結合,透過表現、鑑賞與實踐,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教 育部,2018)。其中,透過總綱分析及訪談要點延伸至未來發展方向,研究者體 悟到全球視野及自發性的重要,再者,科技媒介本身便能引起學生極高學習動機 的教學方式,教師如何凸顯不單只是「技能」學習的科技藝術課程、如何彰顯教 學者自身科技藝術專業素養內涵,為本研究的必要之處。 (二)臺灣科技藝術教育發展的相關法規-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 1.課程發展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之課程發展依循(1)適切性、 (2)普遍性、 (3)聯結 性、 (4)議題性、 (5)未來性等五大重點,教學時數以彈性安排為主,可視實際 教學階段及學生個體差異調正,且掌握該領域不同專業的特質,審視共同普遍核 心知能,以單一科目、跨科目、跨領域或跨學程的方式進行規劃。而連結學生的 性向與學習經驗、學校本位特質、地區的獨特性以及全球化的趨勢,加入議題性 思考討論至課堂中,以增加探索性之與社會文化接軌的學習內容。關注學生素養 的培育,昇華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的多元面向。 2.時間分配級科目組合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內容於 108 年 3 月發佈,與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有所異同的是課務的彈性配置,音樂、 17.

(28) 美術、藝術生活(視覺應用、 音樂應用、 表演藝術)共三學門,但僅須依據各 學校本位發展規劃,於第一學年取 4 學分進行課程。 表 4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時間分配級科目組合 課程類別. 領域/科目及學分數. 建議授課年段與學分配置 第一學年. 名稱. 名稱. 學分 一. 二. 部定 一. 藝 音樂. 4. (2). 必修 般. 術. 備註.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一. 一. 二. 二. 1.藝術領域 包括「音 樂」、「美. 科目 科. 術」 、 「藝術. 目. 生活」三科. 美術. 目。. (2). 2. 各校自 「音 樂 」 、 「 美 術」 、 「藝術. 藝術生活. (2). 生 活」三. (視覺應. 科目中 選. 用、 音樂. 擇二科目. 應用、 表. 共 4 學. 演藝術). 分,科目組 合視學校 課務彈性 配置。. 3.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之科技藝術相關學習重點 表 5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之科技藝術相關學習重點 科別 學習. 關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構面. 內涵. 美術 表現. 視覺. 美 1-V-1. 美 E-V-1. 探索. 能比較、分析、應. 形式原理、平面與立體構成原. 用及運用藝術知. 理、色彩與造形、空間性表現、. 18.

(29) 媒介. 能,多元視覺符. 時間性表現、視覺設計、生活議. 技能. 號、數位及影音媒. 題創作。. 體等媒材與技法進. 美 E-V-2. 行特定主題或跨領. 繪畫性媒材、數位性媒材、立體. 域藝術創作,以傳. 性媒材、複合性媒材及複製性媒. 創作 展現. 達意義與內涵 ,並 材、影音媒體與表現技法。 展現創新思維。. 鑑賞. 審美. 美 2-V-1. 美 A-V-1. 感知. 能探討與分析藝術. 藝術概念、藝術批判與賞析、臺. 產物的創作目的、. 灣美術、傳統藝術、數位藝術與. 審美. 主題、形式、內容、 美學。. 理解. 文化脈絡與意涵,. 美 A-V-2. 在地與全球化的特. 公共藝術、文化資產、視覺與大. 性,各種符號的性. 眾文化、數位文化、藝術與性別、. 別意涵及權力關. 生態藝術(自然、海洋等)。. 係,並能表達對美 感與生命價值的多 元觀點。 實踐. 藝術. 美 3-V-1. 美 P-V-1. 參與. 能透過多元藝文活. 藝術慶典、在地與各族群藝文活. 生活. 動的主動參與,展. 動、藝文場域、藝文時事、藝文. 應用. 現對在地及世界文. 政策、各類美術工作者與團體相. 化的探索與關懷,. 關工作的特性與種類。. 並能活用設計思考. 美 P-V-2. 及藝術知能,表達. 綠色設計、通用設計、生活美學、. 對各項議題的關懷. 文創產業、主題藝術活動參與與. 及省思。. 文化平權(含文化近用權)。. 19.

(30) 藝術 表現. 應用. 藝 1-V-1. 藝 E-V-1. 生活. 基礎. 能運用設計思考,. 基本設計、色彩原理、設計與多. (視. 加強對生活中各類. 媒體。. 覺應. 藝術型態觀察、探. 藝 E-V-2. 用). 索及表達的能力,. 室內設計與空間規劃、建築與景. 並了解生活中各類. 觀設計。. 藝術型態創作原 則、組合要素及表 現方法。 鑑賞. 審美. 藝 2-V-1. 藝 A-V-1. 感知. 能培養對各類藝術. 公共藝術、電影藝術。. 之美感意識與鑑. 藝 A-V-2. 賞的素養,並了解. 設計與性別的關係、綠建築、國. 審美. 藝術發展與社會、. 內外生活文化表現-節慶藝術。. 理解. 歷史及文化的互動 關係。. 實踐. 藝術. 藝 3-V-1. 藝 P-V-1. 參與. 能主動參與多元的. 文化與文創產業以及文化平權. 藝術活動,認識文. (含文化近用權)。. 化資產,豐富藝術. 藝 P-V-2. 生活. 生活,連結區域文. 藝文場域。. 應用. 化與全球的議題, 尊重不同國家與族 群的文化權。. 由上述內容分析,研究者得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綜合型高 級中等學校》中並無特別提出藝術與科技連結的課程設計內涵,僅於音樂、美術、 藝術生活(視覺應用、 音樂應用、 表演藝術)當中的「美術」 、 「藝術生活(視 覺應用)」中少部分提及,且無具體表現示例,保留十分彈性的空間給予各校及 教師來詮釋課程應涵蓋的面向。. 20.

(31) (三)臺灣科技藝術教育發展的相關法規-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於 2018 年 12 月剛發佈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群 科課程綱要》藝術領域之研修,係依據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目標:「涵養核 心素養,形塑現代公民;強化基礎知識,導向終身學習;培養專業技能,符應產 業需求;陶冶道德品格,提升個人價值」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要 旨,以「自發」 、 「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培養具備務實致用及終身學習能力 之人才,達全人教育的精神。藝術群培養學生具備藝術創作、展演製作、創意思 考和解決問題之知識與實務技能,並能對應產業發展趨勢,務求課程發展與產業 實況接軌,將所學知能應用於藝術創作、展演製作、多媒體、影視媒體、文創設 計及藝術經紀等職場,以利學生就業競爭力與未來繼續進修深造(教育部, 2018)。 1.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與藝術群之類群科歸屬 表 6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時間分配及科目組合 領域 學校. 科目名稱及學分數. 第五學習階段. 名稱. 必修. 十. 藝術 技術型. 音樂. 高級中. 美術. 術」 、 「藝術生活」三科目部定. 等學校. 藝術生活(視覺應. 必修,每科目至多開設 2 學. 用、音樂應用、表. 分。各校自「音樂」 、 「美術」、. 演藝術). 「藝術生活」三科目選擇二科. 4 學分. 十一. 十二. 藝術領域包括「音樂」、「美. 目共 4 學分,科目組合視學校 課務配置,建議於第一學年開 課。 藝術與設計類設有設計群與藝術群等二群。所謂群,係指以相同屬性科別 形成之專業群集。藝術群之類群科歸屬表如下: 表7.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群之類群科歸屬表. 類別. 藝術與設計類. 群別. 藝術群 21.

(32) 適用科. 戲劇科、音樂科、舞蹈科、美術科、影劇科、西樂科、國樂科、電. 別. 影電視科、 表演藝術科、多媒體動畫科、時尚工藝科、劇場藝術 科。 其他依規定設立之新科別. 其中,在藝術群學習領域中,與科技藝術相關之「藝術與科技」專業科目 學習重點內容如下: 2.學習表現: 表 8 藝術與科技專業科目之學習表現 藝術-專-藝科-1. 了解二十世紀後藝術及科技之發展與變革,具備專業之基 礎知識,透過科技與藝術之相互作用,展現系統思考及溝 通表達能力。. 藝術-專-藝科-2. 了解藝術與科技展現形式、語言與符號表達之素養,透過 作品賞析進而展現解析作品能力,並能進行溝通協調及解 決專業上問題。. 藝術-專-藝科-3. 建立藝術與科技基礎創作之基礎能力,展現自我精進、系 統思考、規劃執行之能力。. 藝術-專-藝科-4. 能思辨勞動法令規章與相關議題,省思自我的社會責任。. 3.學習內容: 表 9 藝術與科技專業科目之學習內容 主題. 學習內容. A.藝術與科技基. 藝術-專-藝科-A-a. 藝術與科技的發展. 本概念. 藝術-專-藝科-A-b. 藝術創作的科技媒材. B.科技藝術的表. 藝術-專-藝科-B-a. 互動藝術. 現語言. 藝術-專-藝科-B-b. 聲音藝術. 藝術-專-藝科-B-c. 數位演出藝術. 藝術-專-藝科-B-d. 電腦動畫藝術. 藝術-專-藝科-B-e. 混合藝術. 藝術-專-藝科-B-f. 動力藝術 22.

(33) C.科技藝術的創. 藝術-專-藝科-C-a. 數位社群. 作觀念. 藝術-專-藝科-C-b. 科技藝術創作平台(含科技藝術節慶與 文化平權以及文化近用權. D.科技藝術的創. 藝術-專-藝科-D-a. 科技藝術創作技術. 作. 藝術-專-藝科-D-b. 科技藝術作品表現. 4.教學注意事項: 依據教育部提出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群科課程 綱要》藝術領域內容,科技藝術課程規劃設計應之注意事項應涵蓋以下條例: 1. 需以科技藝術作品作為教學之主要教材,並透過賞析與討論來讓學生了 解科技藝術發展與現況,教材編選須著重其時代性,須隨時代變化而增減內容。 2. 教學可以小組討論方式進行,並結合美術館、藝術節、作品參觀、專家 講座來增添教學豐富度,因部分科技藝術作品之現場性,須親身經歷才可體會, 課程中可安排校外參觀或以作業形式讓學生與作品對話。 3. 教學內容可帶入簡單程式語言,以模組晶片或電路來加入作品應用。 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術型高中稀有科目教科用書編撰-藝術群 依據 108 年 1 月 25 日群科課程工作圈及國教署召開「108 年度十二年國民 基本育技術型高中稀有科目教科用書編撰第一次研商會議」,決議藝術群針對群 共同必修科目編撰教科用書。「藝術與科技」科目召集人傅斌暉老師運用自身於 中山女高的跨領域科技藝術課程之教學經驗,致力於開創藝術與科技教科書依循 方向,供臺灣中等學校藝術教師使用。 (四)臺灣中、高等教育機構的科技藝術相關科系與師資培育學校 依據研究者分析、整理之中、高等教育機構的科技藝術相關科系與師資培 育學校一覽表(附錄七、八),說明如下: 1.普通型、綜合型與技職型高級中等學校科技藝術相關科別 如附錄七的表格所示,全臺灣共有 127 所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設有科技. 23.

(34) 藝術相關科別(公立學校共 64 所,私立學校共 63 所) ,包含美術資優班(32 班)、 圖文傳播科(4 班)、廣告設計科(45 班)、廣告設計學程(6 班)、美工科(13 班)、多媒體設計科(24 班)、設計科技學程(2 班)、多媒體設計學程(5 班)、 多媒體技術科(1 班)、多媒體製作學程(2 班)、多媒體應用科(3 班) 、多媒體 動畫科(9 班)、電視電影科(3 所)、電腦繪圖學程(1 所)及電腦平面動畫學 程(1 班)。由此表可得知,公、私立學校皆積極地拓展藝術與科技的新課綱創 新方向。但尚有眾多表中未呈現之學校亦蓬勃發展科技藝術課程,如臺北市立中 山女高、新北市立竹圍高中等校,雖無設立藝術相關科別,但在藝術科、資訊科 及他科教師的協同帶領下,依教育部推行之高瞻計畫和跨領域美感實驗課程開發 計畫等,持續將藝術與科技融入課程當中,運用科技藝術互動學習課程,開展動 態教育新思潮。 2.有開設科技藝術相關師資培育課程之大專院校 我國自 1929 年訂定國家課程規範後,歷經數次中小學課程標準修訂,期 盼課程的修訂能達到與時俱進的目標。2011 年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核定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 ,2014 年公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 指引》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建議書》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 要》(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a、2014b;教育部,2014)。 因應新課綱實施教育部規劃師資配套措施,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提出整 體師資培育的流程與課程架構,針對師資生遴選機制、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師 資格考試、教育實習、核發教師證書到教師進修等多層面培育歷程,加深加廣師 資培育大學端之課程,並盤點在職教師名額,辦理教師增能和開辦第二專長學分 班,其中與本研究相關之新課綱領域為「科技領域」,包含「生活科技」與「資 訊科技」二科目,在國中階段部定課程每週 2 節,高中部定必修 4 學分,並納入 加深加廣選修課程 8 學分,以此為基礎課程,深化科技領域人才,更期望與藝術 領域進行跨領域合作發展。 表 10 職前階段:因應課程基準及新課綱相關措施 師培教授. 1. 補助各師培大學成立教授社群。 2. 領域教學研究中心籌組各學科領域跨校教授社群。 3. 鼓勵師培教授至中等以下學校進行教學研究活動。. 師資生. 1. 補助各師培大學辦理新課綱師資生工作坊、共學社群。. 24.

(35) 2. 鼓勵師培大學建立師資生教學實務能力檢核機制。 教授+師資生. 1. 領域教學研究中心轉型,推動學科領域教材教法研究。 2. 持續推動教材教法專書出版及辦理教材教法國際學術 研討會。. 圖 1 在職階段:辦理第二專長及增能學分班辦理流程 臺灣科技藝術教育發展引薦外國之先例,逐步於 2000 年前後建構在地化 美學,中等及高等教育機構於此時期紛紛設立相關系所與整併,各大學的媒體實 驗室也在教師的帶領下有突破性發展。讓學生得到多元的指導並在共享學習、共 享創意的環境裡發揮自我與創意美學。 根據上表、圖顯示,新課綱當中提及新領域的師資培育需求,科技藝術雖 非獨立領域,但因應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藝術領域亦將產生新氣象,教育部、 科技部與各大教育機構不斷地辦理科技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教師增能工作坊等, 如 2018 年第四屆科技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 系與臺灣科技藝術學會共同主辦,是臺灣在科技藝術學術研究領域的指標性會議, 透過各界先進激盪新教育思維,突破限制以發展科技藝術新能量。 研究者整理出有開設科技藝術相關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之臺灣大專院 校一覽表(附錄八) ,全臺共有 21 所大專院校開設科技藝術相關師資培育課程(公 立 13 所,私立 8 所) ,科技藝術相關之師資培育科目有:中等-美術科、高中- 25.

(36) 藝術生活科-視覺應用藝術、設計群-廣告設計科、設計群-美工科、設計群- 多媒體設計科、設計群-多媒體應用科、設計群-電視電影科、藝術群-多媒體 動畫科,由此表可得知科技藝術相關的設計群及藝術群師資培育大學十分稀少, 如表中未列出的實踐大學、世新大學、義守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元智大學等校 亦設有多媒體動畫系、視覺傳達設計系、設計與管理學分學程、資訊媒體系等, 卻紛紛於 2000 年左右停辦。直至今日,師資培育管道的短缺,導致科技藝術專 才教師供不應求。 (五)科技藝術教育相關研究 為了解前人種下的科技藝術教育種子,研究者透過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 值系統尋求近十年與本研究相關之論文研究,且於網路平臺搜尋期刊文章,檢索 核心文字為「數位藝術」 、 「科技藝術」 、 「電腦繪圖」 、 「動畫」 、 「多媒體」 、 「藝術 教育」,依上述關鍵字,研究者逐一仔細篩選,保留科技、藝術與教育相關之研 究,共選擇十四份研究作為理論分析,如表 11 所示。分為科技藝術課程之優點 及科技藝術課程之建議,二部分以說明相關科技藝術教育研究對本研究之啟發。 1.相關研究分析 研究發現科技藝術教育相關文獻以國小生為研究對象之課程行動研究居 多,而以藝術教師為研究對象的個案研究十分稀少,根據研究者篩選出的文章僅 有許惠惠(2010)的「數位藝術實驗室學習社群特質及其藝術教育意義之個案研 究-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數位藝術實驗室為例」 、安赫莉斯.索拉、克利斯蒂娜. 莫雷諾(2012)的「藝術與科技學習化身研究計畫」、吳孟蓉(2010)的「探索 跨領域教育中師生互動之因素與其影響-以科技藝術工作坊為例」 、林莉庭(2009) 的「高中教師發展新興科技學校本位課程對教師專業成長及學生科技學習影響之 分析」、鐘生官(2006)的「數位說故事在統整藝術教育之應用」等篇。 研究者認為以藝術教師之觀點探討科技藝術教育脈絡及檢視教師自身科 技藝術專業素養之前人研究較為匱乏,本研究盼能提供學術貢獻,增添此領域相 關研究的豐富度。該領域的教育相關研究方法包含行動研究、問卷調查、深度訪 談、文獻分析等,以課程之行動研究占大多數,而本研究為深度理解教師思維、 生命歷程、教學信念、課程實踐、未來展望等個人獨特經驗,因採用個案研究法 進行,除半結構式深度訪談外,更輔以非參與觀察、文件分析方式獲得更完善的.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Student learning profile It is to provide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the secondary school leavers’ participation and specialties during senior secondary years, in

Prize-presentation Ceremony cum Sharing Sessions of the Junior Secondary History e-Reading Award Scheme 2019 and Highlights of learning & teaching strategies in History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Peter Senge教授,於1990年 出版「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 務」(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Prize-presentation Ceremony cum Sharing Sessions of the Junior Secondary History e-Reading Award Scheme 2019 and Highlights of learning & teaching strategies in History

This glossary provides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ose English term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enriched Technology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Curriculum (Secondary

Prize-presentation Ceremony cum Sharing Sessions of the Junior Secondary History e-Reading Award Scheme 2019 and Highlights of learning & teaching strategies in History

Student learning profile It is to provide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the secondary school leavers’ participation and specialties during senior secondary year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