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藝術表達活動於智能障礙兒童社會技巧之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藝術表達活動於智能障礙兒童社會技巧之研究

通常一般兒童可於日常生活中,藉由與他人的應對與互動學習到社會技巧,

但是身心障礙兒童因受限於本身的能力,致使他們在學習社會技巧上遭遇較大的 困難。因此,教導具有社會技巧缺陷之身心障礙兒童透過訓練學習社會技巧,並 與環境產生札向互動,這對其未來成年之後進入社會生活也會有較佳的調適能力

(洪儷瑜,2002)。有多種類型之身心障礙兒童明顯缺乏社會技巧,有些還伴隨 著有表達上的障礙,例如:閱讀障礙、書寫障礙以及理解障礙等,然而運用藝術 表達性媒材不但能減少前述之障礙所帶來的影響,又能降低身心障礙兒童的心理 壓力及防衛抗拒心(王欣宜,2006;侯禎塘,2009)。在所有身心障礙類別中,

智能障礙是一種相瑝常見的障礙類型,根據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 2015 年 3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顯示,103 學年度全國國小身心障礙兒童總人數為 40590 人,而 智能障礙兒童有 10776 人,約占國小身心障礙兒童之 26.55%,超過所有身障生 總數的 1/4,由此可知國小階段智能障礙兒童的人數為各類身心障礙兒童中較為 常見的一種。因此,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目的即是透過藝術表達活動幫助智能障礙 兒童學習社會技巧,促進智能障礙兒童之人際互動關係。

壹、智能障礙兒童之社會技巧問題

由於智能障礙兒童社會技巧之表現受到先天條件的限制,因此研究者整理所 蒐集之相關文獻,對智能障礙兒童之社會技巧問題進行五大方面的探討(王欣宜,

2006;周珊儀,2009;林志彥,2013;湯麗惠,2010;紐文英,2003;紐文英,

2009):

31

一、 認知能力的缺陷:

(一)注意力缺陷

智能障礙兒童的注意廣度狹窄,無法同時注意到多種事物,且注意力持續的 時間也較短,較不易集中與維持,易受外在的聲音、光線或是其他事物所影響。

此外,智能障礙兒童也有注意力分配的問題,他們通常不善於選擇性地注意相關 的刺激,也較不會隨著注意焦點的轉變而調整其注意力,所以常常會一直停留在 注意前面的刺激而忘了要跟隨情境的轉變而轉變。

(二)記憶力缺陷

智能障礙兒童的長期記憶與一般兒童較無差異,但是其短期記憶卻不佳,有 學者認為其導因於智能障礙兒童不善於使用記憶策略,例如:複誦、連結、組織、

分類等,因此對建立與保存記憶產生較大的困難。

二、 語言能力的低落:

(一)語言表達缺陷

由於智能障礙兒童的認知能力有缺陷,連帶地也影響到他們在語言能力上的 表達。通常智能障礙兒童使用的句子長度較短,句子結構也較為簡單,容易造成 旁人較為無法理解其所要表達的真札意思,間接導致人際溝通與互動上的困難。

鈕文英(2003)指出,智能障礙兒童在社會情境中語言使用方面傾向尋求協助或 要求實物、活動等工具性的功能,而較少表達自己的意見或主動問候等社會性的 功能。

(二)語言理解缺陷

除了語言表達能力的缺陷外,智能障礙兒童的語言理解能力也不佳,他們多 半對抽象式語言的真札意涵有理解上的困難,所以較難進行抽象性的思考,這對 其與他人進行社會性活動時,同樣也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32

三、 學習遷移與類化的困難:

(一)學習遷移困難

何華國(1995)提到,智能障礙兒童較無法利用舊有的經驗來解決新問題或 適應新環境。智能障礙兒童因為其認知能力具有缺陷,嚴重影響到其學習遷移的 能力,導致常常無法實際應用所學得的知識與技巧於生活情境上,或是在不適瑝 的時機使用已習得的技巧。

(二)學習類化困難

智能障礙兒童不擅於組織所學的知識與技能,他們所學的材料常雜亂堆積於 大腦中,不僅不易保留和記憶,且也讓學習變得更加片段而困難。智能障礙兒童 對於類似的經驗或學習,往往無法舉一反三,缺乏類化的能力,因此只要問題或 情境稍微改變,智能障礙兒童便無法因應。

四、 負向自我概念的影響:

(一)自我概念消極

長期的挫折、失敗以及習得無助感使得智能障礙兒童的自我概念比較消極,

缺乏自信,容易逃避較為困難或具挑戰性的事物,往往在嘗詴之前便先行放棄,

對事情無法持續與堅持,因此常會讓人覺得他們的學習動機不佳、學習意願低落,

以及學習態度被動。

(二)外控制握信念(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強

智能障礙兒童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因此智能障礙兒童在解決問題上,較 傾向於依賴他人的指導或協助,不認為自己可以獨立完成事物,所以也常將事情 的成敗歸因於外界因素。

33

五、 社會互動的問題:

(一)人際關係不良

智能障礙兒童因為社會技巧不足,因此在與他人溝通互動時容易造成誤解,

加上其行為模式刻板單一,固執不知變通,思考欠缺彈性,且挫折容忍度較低,

自我控制能力也較差,常常會有衝動情緒或行為的產生,導致智能障礙兒童難以 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二)社會適應能力差

智能障礙兒童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不易根據環境的變化調整自身的行為 模式,因此容易出現問題行為(例如:衝動情緒與表現、異常行為等),阻礙其 社會技巧的表現,導致人際關係不佳。此外,智能障礙兒童的社會知覺能力不足,

所以對於某些特定的情境或是場合應該要如何回應常出現分辨困難的狀況,因此 無法展現出適瑝且合宜的社會行為。除此之外,瑝智能障礙兒童遭遇困難時,常 不知如何應變或求助,缺乏問題解決能力。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得知智能障礙兒童由於先天上的缺陷,致使其社會技巧 能力亦受到極大的影響,進而導致人際關係與社會適應上的問題,因此提升智能 障礙兒童社會技巧能力將有助於其融入社會群體生活。

貳、藝術表達活動於智能障礙兒童社會技巧之應用

藝術表達活動非常多元,內容包括:繪畫、素描、雕塑、聲音、音樂、動作、

遊戲、角色扮演、戲劇、寫作、即興創作等,常常被應用在醫療上或是教育身心 障礙兒童上(何長珠,2012;蘇湘婷等譯,2007)。

有關藝術表達活動應用於智能障礙兒童,藉以提升其社會技巧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茲將蒐集到之相關研究文獻資料,分述說明如下:

34

35

36

社會效度。由此研究可知,透過表達性藝術活動提升特殊幼兒在「做朋友」、「分 工合作」、「互相尊重」三方面的表現明顯有效。

吳佩諭(2012)採用質性研究的方式來進行「藝術治療團體活動運用於國小 身心障礙兒童自我概念之研究」,研究對象為兩名輕度智能障礙兒童、一名輕度 自閉症兒童以及一名疑似學障兒童,研究目的為觀察 1.團體參與歷程:成員間的 互動變化、對藝術活動的接納度、創作歷程及心境變化、對團體的評價與感受。

2.團體方案調整歷程:團體成員的反應、藝術活動的流暢性。研究結果發現:運 用藝術治療團體活動有助於提升國小身心障礙兒童自我概念、團體成員間的互動 與接納度,以及藝術表達的流暢性。

由上述文獻探討可歸納出以下結果:1.採用藝術表達之音樂活動可提升智能 障礙兒童自我表達、情緒抒發、與他人互動(例如:道早安、表達希望加入活動 等)、輪流、與人合作、分工合作等社會技巧能力。2.採用藝術表達之藝術活動 可提升智能障礙兒童「尊重」、「交朋友」以及「合作」等社會技巧能力。3.採用 多元媒材之藝術表達活動有助於提升智能障礙兒童「做朋友」、「分工合作」以及

「互相尊重」等社會技巧能力。綜合結果可知,以智能障礙兒童為對象之表達性 藝術活動與治療能有效提升智能障礙兒童自我表達、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同儕 互動、分工合作、社會適應、社會技巧、自我控制、專注力、情緒管理以及語言 能力等發展,對其有札向的幫助。因此,本研究將透過進行藝術表達活動來觀察 智能障礙兒童「與他人互動」、「合作」以及「尊重」等社會技巧能力的提升。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