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融合教育之相關研究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事業,而從目前特殊教育實施現況來看,發現仍有很多改 善的空間,其中融合教育更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在人員方面包含教師、家長、

行政人員、相關專業人員,在環境方面,除了軟硬體的設備外,更需要一個接納、

尊重的環境。因此本節就國內外學者針對融合教育所做之相關研究來加以探討及 分析。

壹、教育人員對融合教育之態度的相關研究

謝政隆(1998)以臺中縣市、彰化縣與南投縣所屬之國小教育人員為對象,探 討其對身心障礙學生以完全融合模式安置於普通班的態度與觀點。結果發現:就 實施完全融合對普通班教師具正面影響,持贊同態度,但整體同意度不高,同意 完全融合其普通學生可能對特殊學生有較正向的人際態度;不同背景的教育人員 認為完全融合對普通學生具有正面影響之同意度有顯著差異,特教教師優於普通 教師、有融合理念優於無融合理念;設有特教班之教師優於未設特教班之教師;

相關系所畢業、修過特教學分者優於未具相關特教背景之教師等。

王淑霞(2001)研究國中教育人員對於實施融合教育的態度,發現不同婚姻狀 況、教育程度與任教地區的國中教育人員在學校行政、教學合作、社會支持及整 體態度方面均無顯著差異。女性國中教育人員在學校行政方面較男性積極、30 歲 以下的國中教育人員在社會支持及整體態度方面較 51 歲以上的積極。不同特教 服務年資的國中教育人員在教學合作、社會支持及整體態度方面有差異情形。同 時發現學校行政人員和特教班教師在教學合作、社會支持及整體態度方面較普通 班教師積極。

林美香(2004)以臺灣中部地區國小教育人員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融合教育 的態度,結果發現有八成七的教育人員贊成可依學生的身心障礙程度及障礙類別 做妥善安置到普通班就讀;以輕度障礙學生被認為較適合安置到普通班,中、重

度則較不適合,而重度更不被認同適於就讀普通班。在障礙類別方面,依其適合 百分比高低順序為輕度障礙的身體病弱、學習障礙、肢體障礙、智能障礙、語言 障礙、發展性遲緩、聽覺障礙、視覺障礙。

陸昕宜(2005)以高雄縣國中普通班教師為研究對象,使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 究,探討其對於融合教育態度,結果發現高雄縣國中普通班教師的整體融合教育 態度趨於負向,不同性別、不同教學年資、不同職務、不同教學領域的教師對於 融合教育的看法有顯著差異。

彭慧玲(2001)以國小普通班教師為研究對象,以問卷及訪談方式調查其對融 合教育態度,研究結果為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專業知能重要程度的看法具 有正向反應而且同意程度頗高;女性教師知覺融合教育專業知能重要程度高於男 性,在「親師合作」和「專業合作」方面有顯著差異;有特教班任教經驗的教師 在「專業合作」之重要程度覺知高於無特教班任教經驗的教師;無擔任行政工作 的教師在「融合教育理念」之重要程度覺知高於有擔任行政工作的教師;任教年 資二十年以上的教師在「融合教育理念」之重要程度覺知高於任教未滿三年和三

~九年的教師;已修過特教二十或三十學分的教師在「課程與教學」之重要程度 覺知高於未曾選修特教學分但參加過特教研習的教師。

吳幸祝(2002)以問卷調查和質性訪談方式探討國小級任教師對自閉症學生 就讀普通班之意見,發現教師能接受輕度且無伴隨攻擊性或情緒障礙的自閉症學 生,但是對自己的特殊教育能力沒有把握,願意參加研習、進修,以增進特殊教 育知識及專業能力。

Davis(1994)探討國小教育人員對於實施融合教育的觀點,指出不同職務的國 小教育人員對融合教育均持贊成的態度,認為融合教育無論對學生的學業或生活 適應,均有正面的影響。

Belcher(1995)調查特殊教育人員對實施融合教育的態度,結果顯示多數的特 殊教育人員支持融合教育的實施,僅少數教育人員希望透過資源教室方案,進行

教育服務。

Praisner(2003)以 408 位國小校長為調查對象,探討其對重度障礙學生融合教 育之態度。其中 47.1%的校長其學校的身心障礙學生佔全校學生之 6%~10%,這 些身心障礙學生作各種不同程度之融合教育安置。結果發現:(一)有 21.1%的校 長表達明確的積極度,2.7%表達明確的消極態度,76.6%則呈現「無意見」之態 度。這些無意見,研究者認為應傾向於「支持」之態度;(二)校長對融合教育之 態度與其具有之特殊教育學分數、特殊教育在職訓練時數、參加特教研究時數、

與身心障礙學生之相處經驗等因素之相關達統計之顯著相關,其中與身心障礙學 生之相處經驗與校長對融合教育之態度具有最高之相關;(三)校長對不同障礙類 別的身心障礙學生,其融合教育之態度亦不同。

Avramidis, Bayliss & Burden(2000)以 81 位其學校實施融合教育之國小及國 中普通班教師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一)整體而言,教師對融合教育之態度傾 向積極;(二)情緒與行為異常學生之融合教育較其他障礙類別的學生,更易引起 教師之顧慮與壓力;(三)具有執行融合教育方案之經驗者,對融合教育之態度較 不曾執行之教師積極;(四)教師所受特殊教育之專業訓練程度高者,對融合教育 之態度愈積極;(五)多數教師對於自己之教學能夠符合身心障礙學生之個別化教 育需求未具信心;(六)具有充分訓練之教師較其他教師更具有因應學生個別化教 育計畫需求之信心;(七)教師自認為具有教學技巧及班級經營能力者,對融合教 育愈趨積極態度;(八)高品質之專業訓練計畫有助於教師習得因應學生個別需求 之教學技巧。

Mushoriwa(2001)以 400 位國小普通班教師為調查對象,探討國小教師對盲 生接受融合教育安置於普通班之態度,結果發現多數普通班教師對盲生之融合教 育持保留態度。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彙整如表 2-5。多數研究顯示,大部分的教育 人員對融合教育持正面態度,只有少部分持負面或保留態度(陸昕宜,2005;

Mushoriwa, 2001),而不同的背景變項在對融合教育態度達顯著相關,大都顯示女

表 2-5 教育人員對融合教育之態度的相關研究(續)

貳、家長對融合教育之態度的相關研究

黎慧欣(1996)探討融合教育的理念及教師與學生家長,對融合教育的「了解 程度」、「支持程度」、「覺知的困難」、「配合要件」與「實施模式」等態度與看法。

發現:普通教育教師與特殊教育教師對融合教育的了解程度有顯著差異。實施融 合教育的支持程度方面:四種身份人士認為適合安置於普通班級的障礙學生,以 輕度障礙且本身不致造成認知學習困難的類型為主,包括輕度智障、輕度聽障、

輕度肢障與弱視、顏面傷殘與身體病弱。

黃己娥、王天苗(1999)指出安置於啟智學校的大多數家長是滿意的,原因在 於學校的師資專業、老師接納度高、環境設備佳,而在家自學安置的家長則大多 數不滿意,因為效果不彰;對於子女被安置於比目前安置更為融合的環境方面,

多數家長都同意,但認為要有態度與師資的配合。

吳珮華(2005)以問卷調查南投縣國小普通班教師與身心障礙資源班家長,

發現就家長對資源方案的滿意度而言,家長對於資源方案的各向度都達滿意程 度,且對「安置與評量」的滿意度最高,而對資源方案各向度的需求度都達需求 程度。就家長與教師對資源方案的滿意度與需求度的差異而言,家長則在「行政 與措施」和「安置與評量」向度的滿意度顯著高於需求度。

Palmer, Arora & Nelson(2001)以 460 位就讀於一般學校啟智班之重度智能障 礙學生的家長為研究對象,探討他們對於融合教育之意見,結果發現家長認為自 己的子女非常不適合融合教育之比例明顯高於家長對融合教育理想之支持比例。

Cook & Swan(2001)以 65 個就讀於特殊學校之 5-15 歲的身心障礙學生之家 庭為對象,採取父母及家人訪談之方式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家人對融合教育之 主要擔心為:(一)普通學校學生人數較多,不如特殊學校較小,較有利於教師對 其子女之照顧;(二)普通班學生人數多,不利於教師對其子女之照顧;(三)擔心 校園環境及遊戲設施之安全性;(四)普通學校較忙碌,環境較複雜,可能減低其

子女之學習進步;(五)普通學校缺乏有經驗且受過專業訓練之特殊教育及醫療相 關人員所提供之服務;(六)其子女所獲得之資源將減少;(七)其子女可能受到嘲 笑與欺負;(八)其子女將被同儕疏離。

何淑玓(2003)調查融合班中障礙學生家長、普通學生家長和教師對融合教育 的態度,研究發現整體態度上,障礙學生家長偏正向,但有五成的家長認為重度 障礙學生不適合安置於普通班。普通學生家長則正負傾向互現。就整體融合教育 態度、安置態度、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差異比較,障礙學生家長都比教師和普 通學生家長正向。

錢得龍(2003)研究發現對於資源班教育現況,家長在「師資與教學」層面有 較多滿意,但在「鑑別與安置」與「行政與設施」層面較不滿意。

許明仁(2005)指出家長對於資源班的服務是滿意的,特別是在「教學現況」

方面。就「教學現況」層面而言,參與會議次數越多者滿意度越高,智能障礙家 長滿意度高於學習障礙家長及其他類家長。家長對資源班的具體服務需求為增加

方面。就「教學現況」層面而言,參與會議次數越多者滿意度越高,智能障礙家 長滿意度高於學習障礙家長及其他類家長。家長對資源班的具體服務需求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