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親情與自然的支撐力

迎接兒童的浩瀚世界裡,除了約束和困境之外,父母的愛和廣闊自然世界的 內涵,是支持兒童面對約束和困境的一股力量。在研究文本裡,陳致元一方面以 人生中無可避免的現實問題,訴說著人生的不自由處境,另一方面又以親情與大 自然寬廣的胸襟所蘊藏的愛與美,闡述兒童進入的世界尚有溫柔支柱的存在。

壹、親情的擁抱

父母以愛構築出家的意象,以種種不同愛的形式傳遞給兒童,在兒童降臨世 上時以張開雙臂的歡迎式,猶如以無限包容接納的心迎接兒童的到來,又好似要 以自身的心力把廣闊世界的一切都送給他,吳晟曾在詩句中提及孩子是爸爸生命 中最沉重也最甜蜜的負荷, 123 父母將兒童種植在家的苗圃裡,以愛灌溉之,讓兒 童的生命之根有駐紮的基礎,有生長所需的養分。

《小魚散步》中,小魚的家是爸爸媽媽和她三人共組的小世界,媽媽因為工 作關係,陪伴小魚的時間較少,小魚裙子口袋破了沒人幫她縫補,爸爸在家並沒 有和小魚有太多的互動,看似彼此在各方交流都不緊密的一家人,其實父母愛小 魚的心早以融在日常生活的細節裡。爸爸在媽媽忙於工作時,照顧小魚、做晚飯 給小魚吃,以「幫爸爸」這樣尊重、貼心的口吻

跟小魚說話,以及當他收到小魚買回來的雞蛋和 送他採自路邊的野花時,他臉上滿足的表情和將 收到的花插在胸前貼著心的口袋上(圖 3-2-1),從 這些互動行為裡可以看出,父親對小魚的愛不在 直接的肢體接觸和言語表達,而是在平時的日常 細節裡。媽媽雖然工作忙碌無法陪伴,但是從

圖 3-2-1 《小魚散步》跨頁 16 右

123 吳晟,〈負荷〉 , 《向孩子說》(台北:洪範,1985 年),頁 1~3。

小魚模仿媽媽時興奮的神情(圖 3-2-2),以及驕傲的態度(圖 3-2-3)和模仿時 的語彙內容說:「哈囉老闆/ 我要買一斤雞蛋/ 不是普通的雞蛋/ 是做蛋炒飯 的雞蛋/ 晚餐/ 我想做蛋炒飯/ 給我先生和小孩吃」 124 、「老公/ 我今天不加班 了/ 帶了一位新朋友/ 要介紹給小魚」 125 表示媽媽平時對小魚和小魚爸爸的態 度就是如此充滿著愛的氣息。

圖 3-2-2 《小魚散步》跨頁 6 右 圖 3-2-3 《小魚散步》跨頁 9

《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裡小熊的家庭因為家中經濟支助—爸爸,經商 失敗,又找不到工作,而聖誕節在他們的傳統裡是一定要有禮物的節日,父母親 因為無法買禮物給孩子而神情凝重(圖 3-2-4)。在愁雲密布的憂慮底下,小熊的 父母沒有把這份擔憂傳染給孩子們,而是帶著孩子們以現有的能力和資源,全家 人合作完成聖誕節的佈置,爸爸外出撿拾樹枝製做一顆象徵長青與希望的聖誕 樹,媽媽用小熊穿不下的舊衣服製作聖誕飾品,熊哥哥和熊姐姐協助佈置窗戶,

依然希望聖誕老公公可以看見他們家。小熊父母將對孩子們的愛包裹在他們為孩 子們的設想與付出。此外,愛還表現在小熊爸爸過馬路時握著小熊的手上,愛還 出現在爸爸媽媽沒錢為孩子買聖誕禮物時的失落表情,以及沒錢仍要為孩子準備 佈置聖誕節的自製飾品中,愛在小熊一家人共進晚餐的時刻,愛在小熊一家人收 到自己遺失的物品之聖誕禮物時,臉上的喜悅和滿足(圖 3-2-5)、在熊哥哥認為 破洞後補起來的風箏像新的一樣之心情、在熊姊姊飛舞的肢體、在熊媽媽「捧著

124 陳致元,《小魚散步》,跨頁 9 右。

125 同上註,跨頁 15 左。

鈕扣,就像那是珠寶似的。」 126 的舉動,和爸爸立即將帽子戴在頭上的動作和驚 訝的情緒,愛在熊爸爸和熊媽媽玩笑式的以「聖誕小小孩」解釋聖誕樹下留下的 小腳印,不揭露小熊為大家準備聖誕禮物心意的智慧與幽默中。

圖 3-2-4 《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

跨頁 3 右

圖 3-2-5 《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

跨頁 17 右 

Guji­Guji  裡的鴨媽媽,一身白色羽毛、蹼形雙腳、細長的脖子、質地堅硬 的嘴巴,在他的鴨巢裡有四顆蛋,他認為他的孩子有四個。當他的孩子還是蛋時,

四顆中有三顆蛋長得差不多大,一顆比其他三顆大的多;三顆差不多大的蛋孵化 出來的孩子,外觀上都有蹼形雙腳、細長的脖子、質地堅硬的嘴巴,從那最大顆 的蛋孵化出來的孩子,外觀卻為青灰色的皮膚、長條尾巴、四隻腳、有牙齒、身 材高壯,和其他三隻小鴨長的極不一樣,他叫 Guji  Guji。Guji  Guji 其實是隻小 鱷魚,Guji  Guji 的鴨媽媽不同於安徒生筆下醜小鴨的鴨媽媽,Guji  Guji 的鴨媽 媽以均等不偏頗的方式教育他每個孩子,教游泳時四個孩子一起教、陪四個孩子 一起睡、講睡前故事時四個孩子一起聽,不管孩子們長得如何、學習情況快或慢 以及好或不好,鴨媽媽都一樣愛他們。圖像裡以橘黃色溫暖的色調用於鴨群和  Guji Guji 的嘴上和共處時的四周,以及家人間柔軟貼近的肢體語言(圖 3-2-6), 補充說明了鴨媽媽為孩子們營造的是一個均等和互信互愛的家庭氣氛。

126 陳致元,《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跨頁 14 左。

圖 3-2-6 Guji­Guji 跨頁 5

世上的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習如何為人父為人母,因此不一定都知道 以何種方式愛他們的孩子最合適,小魚父母少許的陪伴時間和 Guji  Guji 的鴨媽 媽以鴨子的習性教養 Guji  Guji 等,其實都不一定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但 是父母為每位兒童所提供之專屬的愛,這份心意就是兒童在初始的人生階段裡最 寶貴的資產,是漫漫人生路上永久的溫柔鄉。

貳、自然的環抱

這個世界的一花一草一木、風吹草動、生長與凋零、光明與黑暗、時光流轉、

人造物或自然物…等等,有形無形、或動或靜的存在與變幻,不管兒童是否有發 覺或接受與否、不論與其是否有互動,它們依然存在。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 不言。」大自然存在的各種景像無所不美,不需要言語告知,不需要經過比較與 評論,它傳達的是一種自在的美、一種自覺的領悟,

是一種生命的真諦。 127

《想念》故事中,在小姐的童年回憶裡,家鄉屏 東廣大的地面上站立著一棵棵的椰子樹、一大片蘆葦 草,一畝畝綠油油的稻田,田間有彎著腰辛勤插秧的 農夫伯伯,寬闊的天空上漂浮著朵朵白雲、遠處有和

圖 3-2-7 《想念》跨頁 6 右

127 蔣勳,《美的覺醒:蔣勳和你談眼、耳、鼻、舌、身》(台北:遠流,2006 年) ,頁 296-9。莊 子之語原文出自《莊子.知北遊》。

緩起伏的山巒,跟隨著兒童追逐奔跑的小狗(圖 3-2-7,3-2-8),水源豐沛的蜿蜒 溪流清澈透淨, 溪裡一支支浮出水面的 蓮葉和一條條悠遊來去的小魚(圖 3-2-9)。黃土地之上這些有形的自然景物,有些靜靜的存在著,有些默默的在變 化,有些浩瀚無盡,有些渺小細微,有的瞬息萬變,有的恆常存在,這樣天寬地 闊、色彩鮮明、高低層次井然有序的景象是大自然的面貌,梭羅說:「任何自然 界的事物,其社會通常是快樂而溫柔的,即使是憤世嫉俗和最憂鬱的人。生活在 自然界而具有五官的人,便不可能有很深的憂慮。」 128 自然的事物看似以不同於 人類的語言行為與兒童共同存在著,但是,只要身處在它的懷抱裡都應該可以解 讀到它所傳播的生之喜樂。

圖 3-2-8 《想念》跨頁 8 右 圖 3-2-9 《想念》跨頁 11

另外,書裡在一頁頁的轉換中,農村景象的光線從明亮逐漸轉成昏黃,顯示 著 「光源」 的存在與變化,也隱含了流動的 「時間」 性在其中 (圖 3-2-10,3-2-11)。 路旁一片片傾斜的草浪,以及一株株飄飛的種子則說明著空氣的流動—「風」的 存在。這些隱形的自然現象與兒童的日常生活互相伴隨著,刺激著兒童運用自己 的各種感官去感受。並且,無形的光影變化除了說明著時間的流動之外,也帶出 無形的光來自有形的太陽,在這有形無形、可見不可見的轉換之間,讓兒童從直 觀的表面現象超越出來,運用抽象的思維能力,感受自己存在的自由。

128 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著,康樂意譯,《湖濱散記》(Walden)(台北:萬象,1998 年),

頁 68。

圖 3-2-10 《想念》跨頁 13 圖 3-2-11 《想念》跨頁 14 右

身處在都市的兒童,自小接觸的自然景物雖然較鄉村中的兒童少,不過不論 多或少,自然景物和現象都在兒童生活四周存在著。《小魚散步》中的小魚居住 於較為都市化的的環境裡,家的生活空間裹在公寓大樓的樓層中,裹在由鐵窗圍 著的窗子裡;遊戲空間則是由一面面的水泥牆面、一間間裝設鐵窗的住家、一層 層向上堆疊的屋子和一根根電線桿包圍的巷弄,生活環境觸目所及以水泥、鋼鐵 等堅硬打造的人為景觀為主(圖 3-2-12,3-2-13),相較於《想念》中農村自然景 象,這樣都市叢林中景物的內容、線條和色彩上均顯得較為有限與單調。

圖 3-2-12 《小魚散步》蝴蝶頁 圖 3-2-13 《小魚散步》跨頁 2

然而,仔細觀看,小魚家中客廳的地板可見午後從屋外穿入的「陽光」及傢 俱的「影子」好似為樸素的地板上點淡妝,走出屋外可見小貓咪、小狗、小雞的 行蹤,讓堅硬沉靜的水泥或柏油路面活潑柔軟起來。一旁可見豎立的大樹,樹下 可見散落地面的落葉,地面上還躺著許多陽光被不同形體阻擋所形成之多樣的影 子造型(圖 3-2-13,3-2-14,3-2-15),牆角處可見立在水泥縫隙中開著色澤較其 他景物鮮豔的小紅花,抬頭仰望可見高樓頂端還有更高的朵朵白雲和藍天。這些

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有形無形的自然景物或現象,不論多或少,不論顯而易見 或隱晦不明,在人為開發所建造出的都市叢林中,不卑不亢、恰如其分,以其自 然的特性綻放他們自己生存狀態的美,在兒童的生活四周如隱隨形的常相左右。

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有形無形的自然景物或現象,不論多或少,不論顯而易見 或隱晦不明,在人為開發所建造出的都市叢林中,不卑不亢、恰如其分,以其自 然的特性綻放他們自己生存狀態的美,在兒童的生活四周如隱隨形的常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