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評量調整的相關研究

陳明聰、張靖卿(2004)針對特教行政人員、國高中特教教師與倡導人士 等,以自編之「身心障礙學生評量方式調整意見調查表」探討國內特教實務工 作者對提供身心障礙學生評量調整方式之態度及其相關問題的看法,研究結果 發現,對身障學生評量調整權益的看法方面,九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有必 要擬定相關的措施,且認為提供身心障礙學生評量調整措施並不會損及普通學 生的權益;對評量調整範圍的看法方面,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認為「作答反應方 式」、「試題呈現方式」、「施測情境安排」和「測驗時限調整」是可行的;

在如何執行評量調整之看法方面,九成以上的受訪者覺得應該把評量調整方式 納入個別化教育計畫,且申請的調整方式應是學生平時學習評量時即已獲准使 用的;對使用評量調整所得之成績如何處理的看法,七成五的受訪者表示在其 成績單上應加註說明,五成受訪者表示使用測驗調整後仍需給予加分;對目前 特殊教育專業人員的素質與培育的看法上,大部分的受訪者覺得目前國內特教 專業人員對評量調整的專業素養是不夠的;大部分的受訪者認為,目前實施評 量調整最大的困難是「大眾對評量調整的認知不足」。

李佩蓉(2007)以自編之「國中小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考試調 整方式」探討南部三縣市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考試調整方式之看法、實 施情形及所遭遇的困難,研究發現,國中小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考試調 整的態度是積極與正向的,但實施考試調整方式的整體實施率並不高,多數普 通班教師表示曾遭遇過困難,感到困難的前五個項目為1.允許使用替代的作答 方式;2.允許口頭回答;3.允許拿試卷回家考試;4.將試題預錄於錄音帶或光 碟;5.有普通班教師在旁協助。

洪靜怡(2008)以自編之「國小普通班教師對學習障礙學生實施評量調整 之問卷」探討臺中市、臺中縣、彰化縣和南投縣之普通班教師對學習障礙學生

實施評量調整之現狀、態度及所遭遇的困難,研究結果發現,國小普通班教師 對學習障礙學生評量調整之態度是積極與正向的,教師衡酌的方式或徵詢意見 的對象依百分比高低依序為「參酌家長意見」、「和其他普通班教師討論」、

「和資源班教師討論」、「根據IEP內容」;以「國語」和「數學」兩個科目 的實施百分比較高;試題版本的選擇以「在普通班做答原班考卷,但有教師在 旁給予適當、及時之提示與協助」之百分比最高;若選擇資源班另出考題,所 佔原班成績之比例以「50%」居多;但對各項評量調整方式之實施率並不高;

多數普通班教師表示曾遭遇過困難,在「評量調整制度」之面向上,最感困難 者為「學障生之障礙特徵並不明顯,難以決定適合的評量調整方式」,而在「評 量調整方式」之面向上,最感困難者為「將評量分成數日進行」。

莊虹姿(2008)以「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評量調整問 卷」探討臺灣地區國小資源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評量調整的現況,研究 結果顯示,資源班教師對實施評量調整的態度是支持且正向的,實施態度會因 年齡、任教區域與有無任教普通班年資有差異,但僅進半數學校或資源班針對 評量調整訂定相關辦法;在決定評量調整方式的過程主要以「和其他普通班教 師討論」、「和另一名資源班教師討論」以及「參酌家長意見」為主;主要在

「語文領域」和「數學領域」兩種科目實施評量調整;資源班教師實施評量調 整頻率為「經常如此」,以調整「評量情境」方式實施頻率最高,「學生反應 方式」頻率最低;試題內容調整與實施方式以「在資源班作答原班考卷,但有 資源班教師在旁給予適當、及時之提示與協助」為主。

林怡秀(2008)以自編之「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數學課程與教學 調整問卷」來探討中部地區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對數學課程與教學調整方式之 實施程度、重要程度,將數學課程教學調整方式分為課程內容調整、教學策略 調整、教學環境調整及教學評量調整四個向度,研究結果指出,資源班教師數 學課程與教學調整之實施程度除教學策略調整向度介於「不常做到」與「經常 做到」程度之間,其餘皆達「經常做到」程度,其排序為:課程內容調整、教

學評量調整、教學環境調整;在重要程度方面,四個向度皆達「經常做到」程 度,其排序為:課程內容調整、教學評量調整、教學環境調整。在教學評量調 整向度中,「評量時能給予學生個別協助」為教師最常使用者;「能提供實物 操作機會給學生」是資源班教師認為在數學評量方式的調整中最為重要者,「能 分析學生在所屬各環境所需之能力而使用生態評量」是此向度中教師認為最不 重要者。

謝昕潔(2009)以自編之「國民中學學習障礙學生評量調整措施調查表」

探討台中地區國民中學實施學習障礙學生評量調整措施之情形,由資源班教師 的角度,了解評量調整措施現況、所面臨之困境,以及教師對評量調整之態度。

研究結果顯示,教師獲得評量調整資訊的來源依百分比高低為:「修習課程學 分」、「特教研習」、「論文、書籍、期刊」、「校內教師經驗分享」、「網 路資訊」;最常實施評量調整的時機為「教學」;決定評量調整的方式以「資 源班教師決定」所佔比例最高;將學生所需的評量調整記錄於IEP中的教師佔 67.3%。

顏品宜(2009)採自編之「國小普通班教師為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評量調整 問卷」探討臺中縣國小普通班教師為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評量調整的現況及所遭 遇的困難,研究結論顯示,國小普通班教師為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評量調整的情 形,以「偶爾做到」的教師最多,「總是做到」的教師最少;在各項評量調整 措施的實施上,以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作答的實施百分比最高,用點字試卷的 實施百分比最低;國小普通班教師為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評量調整遭遇中等程度 的困難,其中,以「行政支持」層面遭遇的困難程度最高,「教師心態」層面 遭遇的困難程度最低,所遭遇的困難愈多,為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評量調整的程 度愈低。

朱坤昱(2010)以自編「國民小學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課程與 教學調整問卷」探討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課程與

需求學生實施課程與教學調整方式之實施率並不高,四個向度由高至低排序 為:調整教學情境、調整教學策略、調整教學評量、調整課程內容;在重要程 度方面,四個向度皆達「重要」程度以上,由高至低排序為:調整教學情境、

調整教學策略、調整課程內容、調整教學評量;國小普通班教師對特殊學生實 施課程與教學調整,雖有意願為特殊學生做些改變,但礙於教學時間與人力資 源不足,並要兼顧一般學生學習,感到有困難;普通班教師對於學校行政方面 最大的困擾就是行政資源與經費不足的問題,加上學校往往欠缺完善的特殊設 備或輔具,造成普通班教師對於部分特殊需求學生在班上學習無法得到適宜的 協助。

白孟巧(2010)結合單一受試研究之「多重處理設計」與「跨受試多探試 設計」方種方法對三名六年級的學習障礙學生進行研究,探討評量調整措施對 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評量表現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接受報讀服務後,以 認字能力較差的學習障礙學生在閱讀理解評量表現成效較為顯著;當閱讀理解 評量內容同時呈現文字與圖畫時,以閱讀理解能力較差,認字能力尚可的學習 障礙學生的表現成效較為顯著。

楊心茹(2011)以自編之「國民中學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對學校實施評量調 整認知之調查問卷」探討新北市國民中學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對學校實施評量調 整的認知狀況,將家長對學校實施評量調整認知問卷分成五個向度:評量調整 的意涵、評量調整的內容、評量調整的實施原則、家長參與評量調整的權益及 家長參與評量調整的角色。,研究結果顯示,整體而言,大部分家長對評量調 整的認知情形是了解的,其中以「評量調整的意涵」最佳,其次依序為「評量 調整內容」、「評量調整的實施原則」、「家長參與評量調整的權益」及「家 長參與評量調整的角色」;以大專以上教育程度、家庭收入7萬以上、子女障 礙類別為感官障礙之學生家長對評量調整有比較清處的認知。

從以上國內對評量調整的研究中可看出,除了白孟巧(2010)以單一受試 研究方式探討評量調整措施對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以外,研究主要採用

問卷的方式調查特教行政人員(特教科長與業務主辦人員)及特教教師(國高 中階段)與倡導人士(陳明聰、張靖卿,2004)、國中小普通班教師(朱坤昱,

2010;李佩蓉,2007;洪靜怡,2008;顏品宜,2009)、國中小資源班教師(林 怡秀,2008;莊虹姿,2008;謝昕潔,2009)、國中身心障礙學生家長(楊心 茹,2011)等對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評量調整的看法與建議。

貳、國外研究

Jayanthi等人(1996)調查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評量調整的看法,

普通班教師認為最容易執行的評量調整依序為「使用黑白考卷」、「提供額外

普通班教師認為最容易執行的評量調整依序為「使用黑白考卷」、「提供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