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而在瞭解了團隊中的文化、角色、互動以及衝突之後,本節將從個人層面分析個人 認同與團體的關係。

一、從自我概念到認同

Carron,Hausenbla 和 Estabrooks (2003) 指出,自我概念 (self-concept) 可以說是運動 員認同的理論基礎,且自我概念與認同 (identity) 頗為相似,但後者較偏重於多面向自

我概念的整合描述,Fox (1997) 也主張,認同是個人的價值觀 (value)、信念 (belief)、

自我知覺 (self perception) 及行為 (behavior) 的整合,進而構成了一個持續、調和與可 辨識的自我 (引自何篤光、吳政隆,2014) 。從 Cooley 與 Mead 對自我概念的解釋可知,

個 人 在 與 他 人 的 互 動 過 程 中 , 會 自 我 覺 察 (self-awareness) 或 自 我 意 識 (self-consciousness) 到自己是由許多的角色所組成 (引自涂馨友,2014)。Adams 與 Marshall 也指出自我認同是個人內在與社會文化脈絡互動下,所形成的自我知覺 (引自 涂馨友,2014)。當前有關「自我認同」概念的界定,多採用 Erikson 的論述,即個體藉 由實地的探索及實踐,認清自己在各種社會脈絡中的特定角色,知道自己的需要、愛惡 與動機,據此建立生活的理想與目標,以及在自己理想的引導下追尋既定的目標,藉以 呈現自我價值與重要性 (林雅容,2009;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

因此,McCall,Simmons (1978) 和 Fox (2002) 表示,在特定社會情境中,某些人會 選擇性地表現出,代表自我角色的特徵與行為,即為角色認同 (role identity)。然而,

個人所知覺到的眾多角色之間,皆有不同的重要性高低順序排列,即所謂的角色顯要性 (role identity salience);若某人知覺到運動員的角色極其重要,或對運動員抱持較高的角 色認同時,則會提高運動參與行為的可能性 (引自何篤光、吳政隆,2014)。因此,Curry 和 Weaner (1987) 認為角色的認同程度與實際行為的產生,應具有程度的關聯性 (引自 何篤光、吳政隆,2014)。

有關學者對「認同」的定義,彙整歸納分述如下:

(一)「認同」是一種行為與心理的傾向

趨向於楷模的行為表現認同是表現於行為的傾向,如認同是「想成為某人的傾向」, 可解釋成一個人想尋求和另一個人在某方面有相似的傾向。同時認同也是一心理傾向,

此傾向會使其在思想、感覺、態度及行動上模擬他人,這種對他人的整個人格所產生的 全面性、持久性的模仿學習即為認同作用 (張春興,1987) 。

(二)「認同」是一種心理過程

認同是一種為增強和其認同對象一致性的過程。是一種心理過程,藉由此過程,個 體的行為使他去堅定他和另一個人相似的知覺。在社會心理學上的認同,是將自己和其 他個體或參考團體緊密聯繫在一起,並採取他們的目標和價值,及設想其分享他人或團 體的經驗之過程 (張春興,1987) 。而認同的對象可以只限於對某一個人,也可以擴大 為團體。

(三)「認同」是一種價值內化的過程

認同於某一對象的過程,會將該對象的思想、價值等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價值,

如 Parsons 指出認同是接受一套價值模式,並將此價值模式內化到個人心中的學習過程 (朱龍祥,1997)。

(四)「認同」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

Bandura (1969) 指出,認同是一個人將其思想、感情與行動採取所認定的對象的形 式展現出來。亦是一種社會化程序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在個人社會化程序中,選擇他人 的行為,內化於自己的行為體系中。

整理自我概念和認同的文獻可知,其實自我概念與認同頗為相似,但認同較偏重於 整合各個面向對自我概念的描述。而經過歸納整理各學者的論點之後,可以將認同分為 四個階段,認同一開始只是想成為某人的傾向,再來則會將這種傾向提升為增強自己與 其認同對象的一致性,接著會內化該對象的思想和價值,最後用所認定對象的行為模式 展現出來。

二、團體認同

Tajfel 和 Turner (1986) 的社會認同理論 (Social Identity Theory) 認為,個人的自我 概念(self-concept) 不僅反映了個人獨特的特質,亦包含了其所屬的社會團體的特質。陳 彥君 (2013) 指出 Ashforth,Mael,Dutton 和 Foreman 及 Wetten 等學者認為的團體認同,

是指團體成員對於身為團體一份子的知覺,並以其團體身分來進行自我定義;也可以說 是個人在比較其個人特質與團體特質之間的相似程度後,產生一致趨同的結果。當個人 對於一個團體的認同愈高時,他愈會將團體的價值觀、規範、目標和利益納為自我的一 部分。Hogg (2003) 和 Tajfel 以及 Turner (1986) 等學者則認為,經由上述的過程後,自 我認知會從「我」提升為「我們」(引自陳彥君,2013) 。因此,個人會自發地為團體而 付出,並致力於團體的利益。

個人之所以對一個團體產生認同,主要是出自於兩個基本動機:自我拉抬

(self-enhancement) 和降低不確定性 (uncertainty-reduction) 。陳彥君 (2013) 指出前者是 因為個人想要看到一個更好的自己,提升自我的尊嚴;如果一個團體的特質有助於提高 個人的自我評價,基於自我提升動機,他會對團體產生較高度的認同 (Janssen & Huang,

2008) ;後者則是想要透過對某些東西的依附,減少因為變動造成的不確定感。此外,

認同也可以滿足許多的個人需求,包括:安全感、連結 (affiliation) 和人生意義的需求 (Pratt,1998) 。

團體認同可以說是團體成員對於身為團體一份子的知覺,並以其團體身分來進行自 我定義後,產生一致的結果。當個人對於一個團體的認同愈高時,他愈會將團體的價值 觀、規範、目標和利益納為自我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他的自我認知會從「我」提升為

「我們」。因此,個人會自發地為團體而付出,並致力於團體的利益。

而個人之所以對一個團體產生認同,主要是來自我拉抬和降低不確定性兩個基本動 機。前者是因為個人想要看到一個更好的自己,如果一個團體的特質有助於提高個人的 自我評價,他會對團體產生較高度的認同。後者則是想要透過對某些東西的依附,減少 因為變動造成的不確定感。此外,認同也可以滿足許多像是安全感、連結和人生意義等 的個人需求。

三、 Marcia 的認同狀態與 Berzonsky 認同的處理策略

Marcia 將自我認同與危機的觀念,落實至實徵研究的層次,採用「危機」和「承諾」

兩個心理向度說明自我認同的狀態:「危機」係指當個人生活中重要的計畫、價值和信 念受到質疑和檢驗時,主動去做決定所感受的焦慮或困惑心態;而「承諾」係指個人自 己對未來的方向與價值導向所感到的明確程度,能夠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正在做 什麼,以及自己所相信的是什麼,而顯現投入「危機」的精神。換言之,「危機」是一 種尋求答案的時期,而「承諾」是一種引導有意義的目標行為的憑據 (陳坤虎、雷庚玲、

吳英璋,2005) 。過去以 Marcia 自我認同狀態為基礎的研究多重視自我認同狀態與個體 不同發展面向間的關聯,探究自我認同發展和個體適應性之間的關係 (廖小雯、程景琳,

2012) 。根據 Marcia 的定義,自我認同分為四個狀態,詳如表 2-2:

表 2-2

Marcia 自我認同狀態

Berzonsky 以社會認知觀點提出認同處理策略,歸納出三種處理認同問題的取向,

包括:1.訊息取向 (information-oriented):個體在面對認同議題及個人議題時,傾向採取 主動尋求、處理、評估及使用與自我相關的訊息。在承諾之前,會探索不同的選擇。2.

規範取向 (normative-oriented):個體面對認同議題時,多順從社會與家庭的期望。當外 界的訊息威脅到他們的核心價值時及信念系統時,他們傾向對訊息採取封閉態度。3.擴 散/逃避取向 (diffuse/avoidant-oriented):個體逃避面對關於個人的問題及決定,他們較 不具內省能力且對個人感受不具開放性,容易受情緒影響,且常逃避因應問題。不過當 運動員時需要做出選擇與決定時,因生、心理與內、外在環境影響,加上每個人的特質 與環境不相同,會面臨的阻礙與難題也不盡相同 (引自涂馨友,2014)。

Marcia 所提出的觀點中表示,「危機」其實是一種尋求答案的時期,而「承諾」是 一種引導有意義的目標行為的憑據。Berzonsky 的認同處理策略則包含三個處理問題的 取向,訊息取向表示個體多傾向採取主動尋求、處理、評估及使用與自我相關的訊息;

規範取向則多順從社會與家庭的期望,當外界的訊息威脅到他們的核心價值時及信念時,

他們傾向對訊息採取封閉態度;而擴散/逃避取向容易受情緒影響,進而逃避面對關於個 人的問題及決定,此外,也較不具內省能力且對個人感受不具開放性。

四、運動員認同

對於運動員來說,也有所謂的運動員認同 (athletic identity),Brewer,Raalte,與 Linder (1993) 認為運動員認同是指一個人認為自己是運動員的程度,以及察覺自己像一位運動 員角色扮演的心理傾向。胡凱揚、周嘉琪、王聖文 (2014) 整理 Andson,Cychosz

和 Franke,Brewer,Cornelius,Faulkner,Sparkes,及 Lamont-Mills,Christensenc 和

Harrison,Sailes,Rotich,Bimper 還有 Tasiemski,Brewer 等學者的理論,認為個體是否能夠對 於自我角色認同,認同程度的高低會影響到個體的認知、情意甚至行為上的改變。當運 認同狀態 特徵

認同達成 個體經過思考與探索之後,為自己在眾多選擇中做出決定。

提早定向 個 體 未 經 歷 主 動 探 求 的 歷 程,但已接受重要他人安排的決定。

認同尋求 個體正在經歷做決定與選擇的過程,但尚未做出承諾。

認同混淆 個體既沒有針對自我認同相關議題進行思考與探索,也沒有形成特定承諾。

動員擁有高度的運動員認同時,較能專心且長時間地投入運動的從事與訓練,以促進運 動的表現與相關目標達成的可能性。

由此可知,人藉由探索及實踐,不只能幫助自己更加認識在各種社會脈絡中的特 定角色,知道自己的需要、好惡與動機,據此建立理想與目標,並在追求目標實踐理想 的過程中,呈現自我價值與重要性。當球員越是能認同自身的運動員角色,便較能專心 且長時間的從事運動和投入訓練,如此一來更能促進運動表現和達成所設定目標的可能 性。個體對於自我角色認同程度的高低可能會影響到個體對於該活動的專注與投入,亦 可能會影響到個體是否能將其內化而產生熱情。而自我認同是從傾向、模仿、到內化後

由此可知,人藉由探索及實踐,不只能幫助自己更加認識在各種社會脈絡中的特 定角色,知道自己的需要、好惡與動機,據此建立理想與目標,並在追求目標實踐理想 的過程中,呈現自我價值與重要性。當球員越是能認同自身的運動員角色,便較能專心 且長時間的從事運動和投入訓練,如此一來更能促進運動表現和達成所設定目標的可能 性。個體對於自我角色認同程度的高低可能會影響到個體對於該活動的專注與投入,亦 可能會影響到個體是否能將其內化而產生熱情。而自我認同是從傾向、模仿、到內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