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認知診斷模式

為了了解教學成效,教師在教學過程,會進行診斷測驗以了解學習者的學習 狀況,而傳統測驗的結果只是測驗分數,雖可以將學生的能力在團體中所佔的相 對位置表示出來,卻無法顯示學生精熟哪些認知概念或是技能,幫助學生或老師 更加了解分數的意涵,讓學習過程進行的更有效率(Sheehan, 1997)。學者Nichols (1994)亦指出傳統評量理論無法提供有效的訊息,教師在進行診斷評量時,就無 法真正知道哪些是學習者學習錯誤的地方,於是他提倡應將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與心理計量學(psychometrics)兩者結合,發展出新的診斷評量方法,協助 教師得到充分的資料,幫助學習者學習。這種新的診斷評量方法,Nichols將它 稱為認知診斷評量(cognitively diagnostic assessment, CDA) (涂金堂,2003)。而認 知診斷模式能將受試者的認知變量做量化的分析,以了解受試者的認知概念的狀 態,讓測驗評量不只是一個分數,反而能根據受試者在測驗的表現,瞭解受試者 具備了哪些技能列表或認知屬性(Junker & Sijtsma,2001)。

隨著科技的發達、電腦輔助軟硬體的進步,過去幾年來,國外研究開發多種 不同的認知診斷模式(cognitive diagnostic models, CDMs)。例如:Fischer(1973, 1974)提出的線性邏輯測驗模式(linear logistic test model, LLTM)。Tatsoka(1983)提 出規則空間模式(rule space model, RSM)。Adams, Wilson, & Wang;Reckase(1997) 提出多維度補償模式(multidimensional compensatory IRT models)。Embretson (1997)提出多成份潛在特質模式( multicomponent latent trait model, MLTM)。而每 個模式均有其適用的時機,研究者需根據自己的需求採用適當的模式。本研究將 採G–DINA模式來進行研究,而G–DINA模式是DINA模式的一般化模型,於2011 年由de la Torre所提出,底下將透過DINA模式來介紹G–DINA模式。

在2001年Junker & Sijtsma的研究開啟了DINA模式(The deterministic inputs, noisy “and” gate model)廣泛的被應用,此模式依據受試者答對與否,認定受試者 是否具備試題所測量的認知屬性,若缺少任一個認知屬性則會答錯,但是在實際

的答題的情形,受試者具備試題應有的認知屬性,但可能會因粗心(slip)而答錯,

對會被歸類於猜測而答對的機率。但是在實際教學現場,受試者i若具備試題j的 測參數(guess)」 (de la Torre & Douglas, 2004)。

DINA模式將答對試題的受試者分為兩種群體:一為完全具備答對該試題的

其中,

δ

j0:試題j的截距。

δ

jk:試題j對αk的主要影響。

δ

jkk':試題j對αk與αk '的交互影響。

δ

j12…K j*:試題j由αk到αk'的交互影響。

這些參數在模式上的意義如下

δ

0:表示答對機率的底線,即不具備任何答題所需概念時的答對機率。

δ

k:表示精熟單一概念αk時,所能影響的答對機率。

δ

kk':表示1個階層的交互作用效果,即同時具備概念αk及αk'時,所能影 響的答對機率。

δ

12…K*:表示精熟全部概念時,所能影響的答對機率。

以測量試題有3個概念為例,假設答對該題所需概念的矩陣為(1, 1, 1),則受 試者的概念認知狀態為{(0, 0, 0), (1, 0, 0), (0, 1, 0), (0, 0, 1), (1, 1, 0), (1, 0, 1), (0, 1, 1), (1, 1, 1)}這八種,但是DINA模式會將受試者分為{(1, 1, 1)}及{(0, 0, 0), (1, 0, 0), (0, 1, 0), (0, 0, 1), (1, 1, 0), (1, 0, 1), (0, 1, 1)}兩種群體。即{(1, 1, 1)}群體是DINA模 式視為具備所有認知屬性而答對題目的一群,{(0, 0, 0), (1, 0, 0), (0, 1, 0), (0, 0, 1), (1, 1, 0), (1, 0, 1), (0, 1, 1)}等7種認知狀態DINA模式視為不完全具備所有認知屬 性而答對題目的另一群,但G-DINA模式將後者視為7種不同的認知屬性。以 G-DINA模式來看,當δj0與δj12…K j*不為0,而δjk與δjkk'均為0時,就是DINA模式。

因此,DINA為G-DINA的其中一種特殊情形,而G-DINA為一般化模式。

因為DINA模式因為只考慮兩個參數「粗心參數(slip)」及「猜測參數(guess)」, 所以較為簡單且易於解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測驗均適用,以本研究而言,將受

試者資料使用de la Torre以Ox(Doornik, 2003)程式編寫的DINA模式程式碼,進 行分析,得到猜測參數(g)情形如表2-2為測驗試題數與g值範圍的雙向細目表。

表 2-2 測驗試題數與 g 值範圍的雙向細目表 g值範圍

0.8~1 0.7~0.8 測驗試題數 5 2

測驗題共13題,經由DINA模式分析,有高達7題答對視為猜對機率超過0.7,而 且檢視這些題目,亦發現難易度指數0.8以上的試題,其g值大多數也都是0.8以 上。若將「難度較低而受試者答對就認為是用猜的」,這是較不合理的認定,教 學現場也不會這麼做,是否表示DINA模式較不適用?那麼改採G-DINA模式來解 釋,是否就較為合理?底下將由第j道試題含蓋α1, α2, α3三個概念,來討論DINA 模式的g值及對應的G-DINA模式的值。

以DINA而言,受試者不完全具備α1, α2, α3的概念而答對該試題的g值為

g

j=P(Yij=1|α1, α2, α3不全為1)

以G-DINA而言,受試者不完全具備α1, α2, α3的概念而答對該試題有下列7種 機率值,如下

p

1=P(Yij=1|α1=0, α2=0, α3=0)

p

2=P(Yij=1|α1=1, α2=0, α3=0)

p

3=P(Yij=1|α1=0, α2=1, α3=0)

p

4=P(Yij=1|α1=0, α2=0, α3=1)

p

5=P(Yij=1|α1=1, α2=1, α3=0)

p

6=P(Yij=1|α1=1, α2=0, α3=1)

p

7=P(Yij=1|α1=0, α2=1, α3=1)

有時受試者未必具備該題的所有概念,就可以答對該題,例如 p5即受試者具備

α

1,

α

2, 但不具備 α3的概念而答對的機率,將 DINA 模式的猜對,換成 G-DINA 的這

7 種答對機率來說明,更能讓人信服,本研究將採用 G-DINA 模式進行研究。

由於 G-DINA 為 de le Torre 於 2011 年所提出的模式,目前國內已有研究者 從事有關數學單元或概念的研究。黃楷智(2011)對國中生進行二次函數的研究,

利用動態幾何系統 GeoGebra 教學後,利用 G-DINA 模式診斷不同學業能力學生

(高、中、低)三種層次在哪些概念、技能達到精熟,是否有顯著差異。吳毓文 (2011)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進行時間概念的研究,以了解國小二年級學童對於時鐘 概念的理解情形、不同年齡對時間概念理解是否有差異以及學童分群後各群間的 差異情形。

本研究將利用 G-DINA 模式診斷出學生學習平面方程式的概念組型,討論全 體學生對各概念屬性的精熟情形,亦希望能了解不同性別對於平面方程式各屬性 的精熟情形是否有顯者差異,以及實務上,高二均會面臨需教不同類組(社會組、

自然組)學生的情形,對於這兩類組學習各屬性的精熟度,是否有顯著差異,亦 為本研究範圍。下節中將介紹不同性別與不同類組的學生,在學習數學單元或相 關概念時之差異情形。

第四節 不同性別與不同類組的學生在數學學習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