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語法化與詞彙化

3.2 語法化理論

3.2.2 語法化的機制與動因

3.2.2.3 語法化的動因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語言演變中的重要機制,也是語法化中重要的演變機制。若說重新分析是隱性發 生在語法結構中的變化,那麼類推泛化的發生就是相當於「證據」、並將重新分 析此一現象「現形」的證明。

3.2.2.3 語法化的動因

在討論了上述的語法化主要機制後,進一步要關注的是,為什麼會發生語法 化呢?在前述討論「語法化的機制與動因」時曾提到過往學者將「語法化」中的

「機制」及「原因」切開成兩部份討論,但觀察先前學者所提出有關語法化的原 因,如「詞義變化」、「句法位置的改變」等等,其實在重新分析的討論介紹中已 可以觀察出來,這些情形並不能算是語法化的「成因」,而是語法化已經發生的 現象。會導致這樣的誤差,可以參考 Hopper & Traugott(2003)中引用 Lass(1980)

的看法:「人們常以『原因』思考,甚至以帶有預測意味的『解釋』來思考。然 而,導致語言演變的現象是如此複雜,也許永遠都無法充份了解。」因此,在探 討「為什麼」的時候,Hopper & Traugott(2003)非常小心的避開了「原因」及

「解釋」,而是以「motivation(動因)」或「enabling factors(促使因素)」兩字 表示,並且這個動因(或促使因素)都是可能的、在統計上佔優勢的因素,而非 絕對性的因素。因此,本文亦採納「動因」的說法,並在本小節簡要說明語法化 的動因,在本小節中,所要介紹的動因大致有以下三項,為經濟性原則、語用推 理、主觀化。(沈家煊,1998、2001、2004;董秀芳,2000;Hopper & Traugott,

2003;高秀雪,2004;李青,2012)

(一) 經濟性原則

首先,語言中許多競爭的動因都是「簡單化(simplicity)」、最大經濟效益的 例子。交談時,雙方都想「花最少的力氣達到最好的溝通效果」,沈家煊(2004)

提到,早在 Zipf(1949)即提出了所謂的「省力原則」以及「盡力原則」,一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提高傳遞訊息項、一邊將句子簡單化,而溝通的成功就端賴這兩邊協調的平衡。

而在這樣求取平衡的溝通方式中,表達的慣性化(routinization)作用下詞語就 非常有可能在發音、構詞上產生變化,例如在發音上弱化、構詞或句法中省略,

因而產生了語法化現象,逐漸形成慣用語(idiomatization)的現象。

當然,經濟性原則並非毫無限制的運用,若是說者將句子或是表達的意思過 份簡化,那麼聽者接收訊息時就很有可能產生岐義,無法正確理解,所以經濟性 原則的運用可以以 Grice(1975)的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作為標準,

說者在傳遞訊息時盡可能的達到數量原則(maxim of quantity)及方式原則

(maxim of manner)的要求,刪除不必要的訊息、簡化必要的訊息,同時亦避 免模糊不清與模稜兩可,要求表達方式簡明、最有效果。而 Hopper & Traugott

(2003)也特別指出,部份學者認為語言是「目的」、「需求」導向的,但是事實 上每種語言中所表達的語法功能皆不同,且同樣的語法功能可以表現的形式更少 相同之處,因此「目的」並非語法化合理的動因,說者並非完全有意識的想要達 到經濟性原則,而是可能有意或無意的帶有目的。

(二) 語用推理

在我們的對話中,想要傳達的語意除了依賴詞彙或是「字面」意義外,非字 面訊息如語境、語氣、聲調也能傳遞訊息;在「字面」部份,除了詞彙、句子外,

句子與句子間的邏輯和推理,也是語意傳達的重點。在上述「經濟性原則」中的 合作原則中已經提及,說者會使用盡可能簡單的方式來表達,Hopper& Traugott

(2003)認為語法化的演變主要是來自於「數量原則」中的「第二數量原則」以 及「相關性」,從「不超過所必須說的」中試圖表達「更多」,此即會話中的「隱 涵」(implicatures)。在語法化初期,會話隱涵常在語法化初期階段產生語義化

(semanticized),即是「由語用推理所造成的一詞多義的現象」,也就是成為「多 義詞」的一部份,而在持續相同、反覆使用的推理過程中,新生的語法化才能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認可產生一定且持續的影響。

而在推理之外,語用推理還有兩個重要的推理過程,也是造成語法化的重要 手段:隱喻(metaphor)和轉喻(metonymy)。隱喻是從一個領域向另一個概念 域或認知域的結構映射(mapping),而映射是受到象似性及類推的關係所引發的。

常見的隱喻是由具體的來源映射到抽象的概念,和會話隱涵不同之處是隱喻經常 含有「字面上錯誤」的命題,例如 Hopper& Traugott(2003)引 Searle(1993)

的一個隱喻例子「Sally is a block of ice.」從字面上翻譯,我們會完全無法理解

「*Sally 是一塊冰」這句話,但事實上我們卻能藉由推理了解這句話實際上要傳 達的是「Sally 冷若冰山」,這就是隱喻藉由實際事物的特質映射到抽象事物的概 念。但並非所有的隱喻類型都能用於語法化,Hopper& Traugott(2003)引 Talmy

(1983, 1988, 2000)及 Sweetser(1988)的看法,認為只有特定類型的空間概念 才能普遍在語言中作語法項使用,例如「空間關係」即是隱喻中相當常見的,例 如高秀雪(2008)所舉的漢語「頭」一例,「頭」在人體上的空間位置十分突出,

因此亦發生了相同的現象,從表示實質意義的「頭」語法化成具有空間的表示,

如「村頭」、「裡頭」、「外頭」,接著其「空間」的意義繼續語法化成為具有「時 間」意義的表示,例如「頭幾天」,英文的「head」也有類似的語法化情形。

相對於隱喻透過映射的方式表現,轉喻則是利用非語言中相鄰的關係經過重 新分析、聯想而引起演變,例如 Hopper& Traugott(2003)所舉的拉丁語「臀部」

與法語「大腿」的例子,兩者即是因為身體部份的鄰近而有所演變。又如英語中

「while」原來表示「同時」,後來則變成具有連接條件子句的語法功能。最後,

關於隱喻和轉喻的不同及功能,Hopper& Traugott(2003)指出:「隱喻演變是以 某個不在語境中的事物來詳細說明另一個通常都較為複雜的事物。另一方面,轉 喻演變則是以語境中某個意義,縱使是隱晦的,來說明一個意義。……隱喻主要 涉及解決表達上的問題,而轉喻和會話意義的語義化則涉及解決表達說話者態度 方面的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三) 主觀化

在上述兩個原因的簡要介紹後,第三個常為學者們討論的語法化動因是「主 觀化」,無論是共時或是歷時的研究,「主觀化」都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動因。沈家 煊(2004)、高秀雪(2008)、李青(2012)皆指出說話者的「主觀意識」所造成 的主觀化也是促成語法化演變的動因。沈家煊認為「主觀化」是「語言為表現這 種主觀性而採用相應的結構形式或經歷相應的演變過程」,而在「主觀化」作用 下,表示客觀事態的詞語轉化成為表示說者主觀心態與意識,例如漢語中的「許」

一字就由表示「一點點」的量的語意概念,語法化成為表示「可能」、不太確定 的推測語意。高秀雪(2008)也提出了相似的看法,認為在對話中,說者在語用 上利用詞語的委婉或是其他方式來表示自己的看法,例如文中「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一句中,不直接說對方錯了,以便照顧對方的面子問題。Hopper&

Traugott(2003)在討論語用因素對於語法化的作用時,亦認為語法化的演變大 多與說者的主觀信念和態度上的語意轉變有關,在說者與聽者在溝通中的持續互 動下,說者一方面嘗試在將訊號簡單化、一方面則試圖提高訊息含量,而在這樣 的演變下,詞彙、句式往往需要在表達字面意義之外,進一步傳達說者的其他訊 息,如態度、情感等等,因而隱喻推理與轉喻推理的手段便應運而生,在句式上 則造成了重新分析與類推的現象,而在語法化的作用下,語義淡化、形態黏合以 及音韻磨損等等現象亦伴隨而生。

凌劍春(2009)觀察主觀化推動語法化的情形,歸納成三個方面來判斷,分 別是「由外在描述到內在評估」、「語義由命題功能轉變為言談功能」、「判斷內容 的介入」,語言在使用的過程中,此三方面的互動是造成語言中的詞語發生語法 化、進而主觀化、主觀化程度上升的原因。在「外在描述到內在評估」中,透過 隱喻,使語義從具體的認知域投射到抽象的認知域,進而能夠表達說者的想法,

例如 must 本來是表達必須要做的行動,在一再使用下,說者想要表示「必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義務」的強烈態度亦投射到 must 的語意中,英語中的情態動詞大多經歷這樣 的變化。「語義由命題功能轉變為言談功能」,原本表現命題功能的詞語,在語境、

句子間相互影響中逐漸具有話語標記的功能,例如 while 本來是表達同句子中的 兩件同時發生的事,而人們在使用 while 時藉助這樣的語意來表示目標事件發生 時伴隨的情況或條件,因此 while 就不再是單純表示「時間」的功能了。最後是

「判斷內容的介入」,例如從觀察 think 的語意就能非常清楚的觀察出這個現象,

過往 think 表示想、思考的語意,到後來 think 亦能傳達說者的建議或是態度,

例如「I think you should go」一句中,並不是真的「想要」聽者走,而是表示說 者「認為」聽者離開較好、建議聽者離開的語意。簡而言之,說者會將所要傳遞 的態度賦予在詞彙中,藉由一再使用與語境、語篇的配合,促成了語法化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