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語法化與詞彙化

3.1 語言的演變現象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第三章 語法化與詞彙化

本章呈現語法化與詞彙化理論的基礎與主張及漢語語法化、詞彙化理論。

3.1先以討論語言中的演變現象開始,說明語法化現象為語言在使用中常見 的演變過程,也是語言中詞彙獲得新語意與語法功能的方式;在3.1的討論後,

3.2介紹語法化的定義、機制與動因,並整理副詞相關的語法化研究,同時亦針 對漢語中所發生的「詞彙化」相關文獻進行梳理。

3.1 語言的演變現象

未有文字或符號產生的時候,人們藉著有目的的由發音器官發出聲音作告知、

警示等不同用途,隨著時間發展,不同的聲音演變成表示不同的意義,進而與後 來發展出的文字搭配而成,形成語言系統的開端。除了聲音與文字之外,語言中 的語法也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建構而成,成為語言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語法規 範著人們的語言行為:從說話者的角度而言,語法為話語的生成提供了依據,而 從聽者的角度而言,語法是理解話語意思的規則,因此我們可以說,語法提供了 人們製造以及解讀語言信號的規範。(周一民,2006;張有軍,2009)。

語言作為一種人類行為,本身即是富有創造力的,石毓智(2001)稱之為「開 放性」。此一創造力的來源,一者來自於每個使用者的習慣,如語言使用中的篇 章話語因素的制約,人們認知與互動的影響等,另一者則是社會上的發展與變化,

語言亦受到客觀世界現有的規範所約束,包括語言系統中的語法、詞彙、語音三 者間的制衡,因而語法和語言也隨著社會變動而有所發展,同時兩者之間更是相 互影響的,語法並不是一個先驗性的系統,其生長與發展端賴人們的應用。相對 於「開放性」而言,亦有其「相對的獨立性」。例如在語言中,語法的各個構成 部份各司其職,但彼此相互關聯、制約,如果在某一語言中的一個語法現象發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了變化,也必然引起相關的語法結構連鎖反應,而研究者若在共時的狀態下觀察,

常不易觀察出語法的相對獨立性,但若是歷時觀察,則可以看出各語法單位的演 變。也就是說在語言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可以觀察到每個語言均有一個由其特性 逐漸建構起的語法格局,而一個新興的語法化現象若是能符合此格局,則較有可 能發展起來,反之則否。語言在不斷的使用之下建構了語法、形成系統化的規範 之外,卻也會因為不斷的使用而造成變化,表現出語言的另一面──不規則性。

簡而言之,語言不僅是一個符號系統,還是一個規則的結構體,更是一個會變動 的結構體。(白兆麟,1991;石毓智,2001;石毓智、李訥,2001;陸儉明、沈 陽,2003;胡曉慧,2008;錢乃榮,2008)。

根據張麗麗(2013)譯介的Hopper & Traugott《語法化》中提到關於語法的 起源開端,德國哲學家及人文學者洪堡德(Wilhelm von Humboldt)提出了四個 階段來解釋語法的產生,第一個階段是表達「物品」,但是物品間的關係需由聽 者判斷,尚無詞語可以表示,可視為是「語用」或「以言談為主的階段」;第二 個階段可視為是「句法的階段」,在敘述物品的順序逐漸固定下來後,某些位於 固定位子的詞彙語意即開始發生了虛實之間的變化,因此逐漸有些字的形式

(Formal)意義開始顯著;接著是這些字開始鬆散的附著在實質意義的詞語上,

稱之為「附詞化階段」;而發展到最後,則形成了詞綴與詞根之分,同時具有實 質語意及語法意義,而這些詞根與詞綴的黏著(agglutinative)配對,Hopper &

Traugott(2003)認為或許可將之視為是「形態的(morphological)」,其所扮演 的語法功能歷經使用後,實質的意義消失,亦經常伴隨著語音磨損的現象。

相較於印歐語言可以觀察到這些詞根與詞綴的黏著(agglutinative)配對,

漢語中卻較難見到這種情形,原因是漢語和印歐語系的語言系統不同。但是有關 漢語詞綴演化的現象,還是有不少學者關注並致力於有關漢語詞綴以及其語法化 的問題,如刁晏斌(2006)《現代漢語史》中提及湯志祥已注意到了漢語詞綴的 問題,並將漢語詞綴分為「純詞綴」、「準詞綴」和「類詞綴」三種類型,雖然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晏斌認為其劃分的範圍及定義有所模糊之處,但他亦認為漢語的某些詞出現了詞 綴化的傾向,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又如竺家寧(2009)在規範「詞綴造詞」一項 中,指出「虛詞素」通常泛化或者虛化,逐漸不擔負實質的詞彙意義,只擔負標 誌詞性的功能,或帶著一個泛化的、模糊的義類概念,這就是詞綴的出現。另外,

竺家寧也針對詞綴的基本特性進行定義:第一是詞義虛化或泛化;第二是構詞力、

衍生力強大,可以利用它組合成大量的新詞語;第三是位置固定,一般最常見的 就是前綴與後綴。

而在對漢語詞綴的研究之外,針對漢語特性下的語法化研究,更進一步如石 毓智(2001)、石毓智、李訥(2001)、吳福祥(2005a、2005b)等人,指出了漢 語與其他語言的不同之處。吳福祥(2005a)指出漢語附著形式通常不是演變成 為屈折詞綴,而是同毗鄰的詞項融合成一個新詞彙項,原來的附著形式成為新詞 彙項的一個詞內語素,也就是說漢語語法詞或附著形式的後續演化是詞彙化而非 其他語言常發生的形態化,相較於原先的「實詞 >語法詞>附詞>屈折詞綴」

這個概念,其認為「實義詞>語法詞/附著詞>詞內語素」的推論更接近漢語的 真實情形,這種由實義詞逐步變化為詞內語素過程的「詞彙化」也是許多研究者 注意的重點,例如石毓智(2001)提及郭紹虞(1979)、朱德熙(1982)均已注 意到「漢語複合詞組合成份之間的結構關係基本上是和句法結構一致的」,在這 個特性下,漢語在演變的過程中很容易「詞彙化」而非「形態化」;又如董秀芳

(2009)對「詞彙化」研究中,對此一現象所下的定義是「非詞彙性的(non-lexical)

成分變為詞彙性的(lexical)成分或者詞彙性較低的成分變為詞彙性較高的成分」,

因此可知道漢語複合詞的構詞特性與句法特性,確實也和語法化有著相當程度的 關連。因此,漢語如同所有語言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語法化除了是一個漢語 演變中必然的情形,其後的發展──包括詞綴演變、「詞彙化」等均是值得注意的 現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