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傳教士描寫漢語聲調的模式

4.2 傳教士漢語方言資料的聲調記錄比較

4.3.3 語法書模式

而傳教士的聲調描述,其特點為:一、是以作者母語書寫的文本,且講求 目標語與自身母語的對照。二、主要描述發音原則,只有少數例字注音。三、

學習聲調的過程獨立,並不與認字結合。四、應用方法是外求的,需要配合前 輩或當地人的幫忙學聲調。筆者將其稱之為「語法書模式」,以《華語官話語法》

為代表。

首先關於第一點,是以作者母語或教會共同語書寫的文本,且講求目標語 與自身母語的對照,不論是耶穌會士衛匡國的《中國文法》抑或是道明會士萬 濟國的《華語官話語法》皆是如此;對官話的描寫是這樣,對其他方言(福建 話)的描寫亦同,《漳州語法》就是明顯的例子。必須特別說明的是,儘管萬濟 國的《華語官話語法》跟衛匡國的《中國文法》都是語法書,然就兩書結構來 看,《華語官話語法》依循著內布利加的西班牙文法書模式,全書共十六章:

第一章 總論漢語戒律

第二章 漢語語音

第三章 名詞和代名詞的格

第四章 名詞、形容詞以及名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

第五章 抽象動名詞、表示少和重複的詞,行業名稱以及詞性 第六章 代名詞

第七章 嘆詞、連詞、否定詞、疑問詞、條件詞 第八章 動詞

第九章 被動詞和被動句 第十章 陳述句與副詞

第十一章 構句方式(主動句、被動句)

第十二章 數詞和量詞 第十三章 各種語氣小詞 第十四章 官話用語

第十五章 如何稱呼官員及親屬,以及其他人 第十六章 拜見和邀請時的專門用詞

當然萬濟國對漢語語法的描寫還很簡單,真正屬於句法分析的內容很少,主要 在解釋漢語詞法,然而《華語官話語法》作為一本語法書是無庸置疑的。而《中 國文法》只有三章:

第一章 第一節 漢語音節總數

第二節 以拉丁文解釋漢語子音 第三節 五個聲調如何發音 第二章 第一節 名詞及其變格 第二節 論代詞

第三節 論動詞變位 第三章 第一節 介詞

第二節 副詞 第三節 嘆詞

第四節 不常用的連詞81

第五節 名詞的原級、比較級和最高級 第六節 附錄(代詞)82

第七節 論數詞以及與之連用的量詞

內文敘述的部分相當簡略,但極大的篇幅為三張表所佔據:其一為首章論述語 音的字表,列出三百多個字,實際上是一張音節表;其二為漢字部首表,每部 首旁有注音與釋意;其三為 318 個無聲調的漢字音節,衛氏對應迪亞茲書中的 相應音節所做的注音。統計起來,字表的部分約佔了全書快二分之一,因此,

與其將《中國文法》依其書名劃入「語法書模式」的作品,以其呈現的內涵而 論,反倒比較吻合「詞彙表模式」。

其次是第二點,主要描述發音原則,只有少數例字注音,而且全文中沒有 出現漢字。這點可與第三點—學習聲調的過程獨立,並不與認字結合—互相對 照。由於創作語法書的傳教士以道明會士為多,由此可以知道,相對於耶穌會 士以書面的、文言的漢語學習為主,道明會士的漢語學習以口語為主。

最後第四點,應用方法是外求的,需要配合前輩或當地人的幫忙學聲調,

因為拉丁文法模式並沒有為聲調分析或發音提供方法。以《漳州語法—倫敦手 稿本》為例,它解釋陰平調為「較高或較尖的聲音」,而上聲發音為「有些輕蔑 就好像生氣一樣」(Van der Loon, 1967: 109),看起來很難理解這樣的解釋怎麼 傳達聲調真正的發音法,然而據 Klöter(2007: 113),書中所舉的例子是由母語者 背誦,然後由學習者模仿。

81 意指大都見於文言古語,應用於書面文字。

82 列出口語中的三個單數人稱代詞「我、你、他」,然後說明表示領屬關係的「的」之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