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程發展模式有「目標模式」、「歷程模式」、「情境模式」與「寫實模 式」(黃政傑,1991、劉玉玲,2003)。目標模式強調「目標取向」的理念,要 求課程發展人員從建立課程目標出發,再選擇與組織課程,最後為評鑑。歷程模 式認為從課程內容和教學活動的課程設計開始,依循課程發展人員價值觀的程序 原則進行課程設計,著重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賦予學生自由、創 造的機會,產生各種學習結果。情境模式根源於文化分析,又稱為情境分析模 式,主張從文化選擇的角度來詮釋課程,並進行課程設計,提供學生瞭解社會文 化價值、詮釋架構和符號系統的機會,改良及轉變學生的經驗。寫實模式忠實地 呈現課程發展活動期間真正發生的情況,故又稱為「自然模式」,包含課程的立 場、慎思過程及設計。(黃政傑,1991;黃光雄、蔡清田,2005;劉玉玲,

2003)

本研究為探究個案高中家政科特色課程發展的歷程、動機與經驗,故選擇自 然模式作為研究的理論視角。自然模式的課程發展是強調課程立場、課程慎思與

14

課程設計三階段的課程發展歷程,最為貼近本個案高中課程發展的真實概況,故 透過自然模式的三階段課程發展,了解其特色課程發展歷程中,學校行政與教師 社群互動的脈絡,如何進行立場分享、在情境中如何慎思,考量那些因素與方案 後,如何選擇與決策成為課程設計。

Walker(1990:223)指出「選擇」是解決課程實際問題最好的行動。受限 於學校環境與設備,考量學生特質與能力,將正式課程的課程綱要轉化至課室裡 實際運作的教導課程,課程發展的實踐過程中,選擇是必經途徑。其中,「課程 決定」就是一種選擇的藝術,在選擇的過程中,充滿調解衝突觀點的爭鬥、競 技、辯論與抉擇(甄曉蘭,2004)。課程決定是課程發展的最主要核心工作,需 要考量情境的獨特性,課程決定採取「課程慎思」有助於產出高品質的課程(黃 政傑,1999)。故本節將敘述自然模式三階段的課程發展歷程,與強調問題解決 與實踐的課程慎思。

自然模式的課程發展,是由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Walker所提出的,包含課程 的立場(platform)、慎思過程(deliberation)及設計(design)三個階段,如圖 2-1.。

自然模式貼近實際情境,忠實地呈現課程發展樣貌。Walker(引自黃政傑,

1991:164)提出此一模式的主要理由,在於課程發展長期以來受到Tyler目標模 式所支配,而目標模式無法彰顯傳統教育實際的最主要特色。換言之,目標模式 要求課程發展宜先立目標,由課程目標指引課程發展的種種活動。但是Walker發 現課程發展團隊事實上並不會遵從著Tyler目標模式的基本原理,而是在課程發展 初期,由不同人員、不同勢力藉由討論與分享,彼此碰觸一些信念(beliefs):

包含內容、學生、學生需求、學生如何學習、學校、課室、教學、社會與社會需 求,也會分享一些意象(images),例如優秀的教學、優良的內容與方法、可依 循的教學流程典範。課程發展團隊會花很多時間在陳述與修飾這些信念與意象,

而這些即為Walker所謂的立場(Walker & Soltis,2009:62)。課程立場包含了 實然的觀念(信念、假定、價值、目標、理論)及應然的識見(意象、程序),

這些將指引課程發展團隊進一步行動(黃政傑,1991;王文科,2002)。

15

2-1. 自然模式三階段課程發展

資料來源:修改自王文科(2002:254)

課程發展的目標只是眾多課程立場中的一項。自然模式並不會在課程發展開 始之際,強調課程目標的重要性,因為課程發展並不一定會在開始就觸及目標,

而只是分享與表達意圖,但是通常課程發展最後的結果與這些目標很接近。

Schwab(引自黃光雄、蔡清田,2005)認為課程發展的目的,是盡可能忠實地呈 現實際課程設計過程的現象,以彌補目標模式的課程設計,一直偏重課程目標,

無法彰顯教育歷程的複雜現象之憾。

Walker認為慎思的原則在於尋求各種課程決策的可辯性(defensibility)與合 理性(justifiability)(黃政傑,1991)。慎思視手段和目的為互動的,同時考 慮,是不可分割的,是一種依存的關係(黃政傑,1991);首先課程發展團隊採 取一系列的動作,將目的及手段相關的事實辨認出來,並把這些事實放置在具體 的情境中,找出確認的決定點,慎思也必須在這個「決定點」上形成各種可能的 變通方案,並分析與討論各種方案的優缺點,進而必須仔細衡量,作出決策的選 擇(李子建、黃顯華,1996)。

換言之,課程慎思並非憑空來做,而是根基於課程立場。將立場(信念、假

16

定、價值、目標、理論、意象、程序)應用到實際情況中的慎思過程。Walker認 為課程慎思的核心工作,是為各種選擇與決策的辯護。課程發展團隊會發現「立 場」本身存有矛盾的現象,此時必須解決這些矛盾問題,澄清立場,所以慎思過 程會是一個爭論、澄清、接受、拒絕、改變、適應與衡量的過程。由於課程發展 有許多傳統和情境上的限制,慎思過程經常是非常複雜、混亂又費時的階段,但 卻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階段。課程發展團隊必須澄清問題從這混亂中走出來,

改變與適應,誠如Eisner所說的:「團體深思熟慮的『無效率』可能是比效率更 有效能,是似非而是的言論」(王文科,2002:255),這樣的混亂才有其價 值。有時課程發展者無法單憑這些立場,做成明智的決策與選擇,此時便需要尋 找額外的資料,從實證的角度來肯定自己的信念。所以額外的實證資料,在選擇

(接受、拒絕)、辯護(爭論、澄清)上也有其重要性(黃政傑,1991)。

自然模式的最終階段是設計,也就是課程設計,在課程慎思階段後,所產生 各種課程選擇的決策即為設計。課程設計可分為外顯設計(explicit design)及內 隱設計(implicit design)。外顯設計係指先經過事前思考和考量各種變通方案的 決策,內隱設計則指課程發展團隊自動採取的某些決策,未顧及考慮變通的決策

(黃政傑,1991)。實踐於教室層級的課程,係經由立場分享、課程慎思後的設 計。

Walker(1975,引自李子建、黃顯華,1996:162)曾研究一個美術計劃的 實際課程發展工作,他發現課程發展團隊很少依循泰勒倡導的「目標、選擇、組 織與評鑑」四個步驟,其課程制訂課程計畫的特點為:

1、在開始階段,該課程計劃沒有訂定目標,而目標只在其餘階段提供引導和參 考的作用。

2、課程發展工作主要由教授美術的老師和專家主持,而學生、其他科目教師及 行政人員的參與極少。

3、課程計劃的設計以實用推理(practical reason)或慎思為主,通常的工作涉及 辨別、形成和陳述問題,思考和表達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以及對不同方案 的利弊進行辯論。

4、課程計劃所依據的資料,經常來自小組成員的普遍經驗;

5、在課程計劃的慎思裡,有關社會的資料很少採用;

6、大部分的慎思論斷沒有訴諸任何三個傳統的課程決定因素,即學生、學科內

17

容及社會,反而這些論斷訴諸計劃的操作或推行計劃時出現的事件。

由校外專家、行政主管或大學教授主導的課程計畫,教師僅能被動配合,扮 演忠實執行者的角色。學科課程計畫由授課教師主導,因為老師熟悉學科教材,

終日與學生為伍,了解學生,某種程度教師也能代表學生,所以較能發展出在地 與紮根的課程。但是授課教師進行課程決定的慎思時,真的能完全拋開學生、學 科內容與社會這些因素,不將其納為考量嗎?還是這些考量的慎思論斷並沒有透 過教師的外顯言行表達出來或被觀察到呢?

學者Schwab 有不同看法,他於 1970 年提出以慎思為主的課程可以實踐匡正 理論流弊,故又於1983 年提出課程發展的四項共同要素:教師、學生、內容與 環境,認為課程發展應該平衝與兼顧這四種要素。綜觀國內近期研究,簡良平

(2003)發現學校整體課程規劃的課程決定,行政主導居多的團體慎思,其慎思 會顧及學科內容、學生與社會。黃繼仁(2003)提出小學國語文教師的個人慎 思,考量學科內容層次的轉換、因應不同學生的特質、易受課程政策、學校行 政、教師同儕、家長等影響。林淑媛(2008)探究國中國文教師在進行讀寫課程 設計的個人慎思歷程中,發現教師在構思時會考慮學生、環境、教材這些因素,

但並不會同時考量。所以,課程發展的四項共同要素,為影響課程決定的關鍵因 素。

學者Schubert(1986,引自黃繼仁,2005:66) 指出1960、70年代,美國課 程領域發展,過度依賴理論且盛行目標模式。在這樣的風氣之下,導致課程領域 的發展逐漸產生危機,衍生下列的問題:教育研究者脫離真實的教育情境、其他 領域專家(學科專家)介入課程改革的工作、流於課程論述與枝節的批評卻不解 決問題、擺盪於知識潮流的裝飾與虛假解決的循環。Walker的研究認為課程計畫 一開始沒有訂立明確目標,只是將目標作為參考與引導之用,這樣的看法與國內 學者黃政傑所提出的類似,黃政傑(1991:164)指出完全擺脫目標模式,傳統 的教育實際可能會犯錯,可能會誤導學生的教育,但目標模式也可能忽視或扭曲 課程發展的重要層面。他認為如能把傳統的教育實際描述出來,也許能藉以澄清 課程發展歷程。

由表2-1看出目標模式少了課程目標,學習經驗與評鑑便失去了依據,但在自 然模式中,目標只是課程發展的立場之一。評鑑在目標模式中,主要是作為評估

由表2-1看出目標模式少了課程目標,學習經驗與評鑑便失去了依據,但在自 然模式中,目標只是課程發展的立場之一。評鑑在目標模式中,主要是作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