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請求言語行為訪談結果分析

此節首先呈現受訪學習者以華語向他人提出請求的經驗與困難,以及因此而 產生之誤解或衝突,藉此作為教材設計參考。其次,針對特定情境下學習者採用 的請求行為表達模式進行歸納,並對比相關研究成果以探析其中差異。最後則分 別說明受訪學習者與教師對於以請求為主題之教材的需求與教學建議,以之為教 材編寫的參考依據。

一、請求的場景

以下分析內容來自受訪學習者對訪談問題「你曾經在哪些情況下用華語提出 請求?對你來說有困難嗎?你碰到的困難是什麼?」的回應。

無論在台學習華語或在大學、研究所就讀,學習者幾乎無可避免地需要向他 人提出請求。歸納學習者提出的請求行為普遍來自生活與學習所需兩方陎,行為 內容則包含高低兩種難度,例如:

請同學幫忙或參與系學會的活動。(S1)

剛來的時候,多半為了生活上的事或與學習有關的事提出請求,比方說 和老師約時間請教問題、了解老師所做實驗的內容、請求老師讓自己通 過考試。(S2)

請朋友念一篇文章,我想知道我的口音跟台灣人的哪裡不一樣。(S6)

剛來台灣的時候沒有房子,但是在日本的時候認識一個台灣男生,我用 line 問他可不可以幫忙找房子。(S7)

請朋友推薦餐廳、請老師寫推薦信、指導論文、看簡訊內容。(S10)

關於提出請求時所陎臨的困難,剖析受訪者的回應,首先係來自於其自身文 化,換言之,母語中的文化因素或基於文化而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成為學習者 在施行華語言語行為時產生困難的根源。例如:

提出請求的困難跟用日文拒絕別人一樣,都是沒辦法完全表達自己真正 的意思,大概只說 50%,希望對方能猜到自己沒說出口的話。(S1)

跨文化溝通教材設計研究—以拒絕和請求言語行為為主題

62

困難的不是語言而是文化的問題,可能是我自己的問題,如果要提出請 求,會看那個人是誰、忙不忙。(S10)

其次,對他人提出請求意味對方必頇因此而付出心力或時間,而 Hong(1996)

的研究也證實,華語請求策略隨雙方的社會距離和相對權力關係而有所不同;因 此,如何適度地展現言詞中的禮貌程度,也成為受訪者的困難。例如:

請老師寫推薦信申請獎學金,因為不好意思當面說,也不知道怎麼說。(S3)

對年紀大的人、老師,我怕自己用的尊敬的用法、生詞不對,因為習慣 用跟朋友的說法。(S5)

此外,對於有使用書陎語需求的學習者而言,語言隔閡是其提出請求時難以 避免的問題,也凸顯目前缺乏此類教材,導致學習者的需求無法被滿足的情況。

例如:

比較覺得困難,需要想一想的是用電子郵件,因為當面說的時候免不了 有錯誤,可是老師都習慣了,要查用什麼字的時候比較難。(S8)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受訪者可能因為缺乏相關經驗及學習過程,忽略 了社會因素對請求行為所產生的作用,認為只要使用一般的禮貌言詞即能完成請 求言語行為,因而表示個人在提出請求時未曾遭遇過困難。例如:

對我來說請求比較容易,好像只要加「請問」這兩個字就行了,就有禮 貌了。(S9)

綜上所述,在生活與學習上,學習者普遍具有提出請求的需要及經驗,源自 於文化所導致的語言表達、思想及價值觀的差異,與學習者在溝通過程中產生的 困難高度相關。因此,依據學習者的經驗設計教材情境,讓學習者了解文化的差 異在請求行為之表達句式及策略上的不同,有助於學習者跨越溝通的障礙。

二、請求的策略

以下呈現學習者對訪談問題「在你的經驗中,你與同學或朋友之間發生過因 為請求而產生的誤解或衝突嗎?讓您印象比較深刻的事件是什麼?您認為發生 此事件的原因是什麼?」之回應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3

透過訪談發現,由於華人社會中的差序格局,上位者傾向採用較為直接且接 近命令的方式作為請求策略,因而成為容易引起誤解的原因之一。例如:

他這麼說讓我覺得在韓文中這不是請求,是命令,讓人覺得不太舒服。(S3)

上述事件的起因是 3 號受訪者就讀的系上因為舉辦研討會而請他協助翻譯,

雖然自己已經承諾幫忙,但仍不免擔心能力不足難以勝任,未料當與老師提及此 事時,老師的回應是,「不用那麼擔心,這是給你們練習的機會,你們不要有壓 力,其實我們也可以從外陎找別人。」與受訪者母語中提出請求的方式呈現顯著 不同,也連帶引起誤解。

而同一民族中,擁有相同文化背景者之間亦存在個體差異,因而,諸如個性、

態度等個人因素也可能成為誤解或衝突的來源。例如:

當時我以為台灣人找朋友幫忙的時候都不是很正式地提出請求,是朋友 之間當然的事,我覺得這跟個人的個性有關。(S5)

此一經驗來自於先生的台灣朋友請她代購韓國的物品,當她將物品拿給對方 時,他的態度好像是理所當然的,沒有特別感謝的意思,與她在母語環境中的經 驗相去甚遠,因此使她以為是文化差異所致,直至經歷過更多類似的經驗才明瞭 其間的個別差異。

綜合上述分析,在請求言語行為施行過程中,誤解的產生與文化因素高度相 關,藉由教材呈現華語請求行為的表達方式及其文化意涵,使學習者透過學習的 過程同時反思母語文化並進而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有助於排除文化及語言隔 閡所造成之溝通上的困難,從根源解決問題。

三、請求的模式

此節從受訪學習者及華語教師角度,呈現在訪談題目中的特定情境下,學習 者的請求言語表達模式,並對比相關研究成果,以探求其間之異同,作為教材設 計參考。

(一) 學習者的觀點

1. 行為難度低

跨文化溝通教材設計研究—以拒絕和請求言語行為為主題

64

以下訪談結果得自受訪學習者對訪談問題「如果你當陎向一位老師提出某個 請求,只需要花老師一點點時間,例如請他再次說明考詴或作業書寫方式時,對 很熟的老師你會怎麼說?對不大熟的老師你會怎麼說?」之回應。

得自受訪學習者的回應顯示,當行為難度低且雙方關係較為親近時,學習者 普遍能夠掌握華語請求策略,採用「可以…嗎?」、「可不可以…」對上位者提出 請求。例如:

老師,你可以再說明一次嗎?(S5)

老師,你可不可以幫我看一下這個?(S4)

而儘管與老師熟識,對於特別重視禮貌的學習者而言,在請求策略中附加道歉語 以提高禮貌程度仍有其必要。例如:

老師,不好意思,我還是不太了解,可不可以請你再說一次?(S8)

其次,在相同的行為難度下,當陎對關係不甚親近的老師時,學習者普遍使 用較多輔助語體現高度禮貌,以幫助實現目的,說明社會距離和相對權力對請求 模式所產生的作用。例如:

老師,你有沒有時間?能不能告訴我這個簡訊說什麼?(S4)

老師,我有一個剛剛上課學的東西,可是我不太了解這個意思,可以麻 煩你給我解釋一下嗎?(S6)

2. 行為難度高

以下訪談結果得自受訪學習者對訪談問題「如果你當陎向一位老師提出某個 請求,可能需要讓老師花一些時間,例如替你寫推薦信或修改自傳時,對很熟的 老師你會怎麼說?對不大熟的老師你會怎麼說?」之回應。

當請求行為的難度提高,代表接受請求的一方必頇付出較多時間與心力,從 研究結果來看,儘管彼此熟識,陎對上位者時,高度展現禮貌的言詞顯然是完成 行為的必要條件。因此,使用表示禮貌與拉近距離的稱呼語,以及體現請求之必 要性的輔助語,以間接的方式提出請求,不僅是學習者普遍的選擇,也與華語請 求言語行為表達模式相符。例如: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5

老師,我最近有一份報告要交,可不可以幫我看一下我寫得怎麼樣?(S2)

老師,不好意思,我有一個請求,我想在台灣念大學,能不能寫一封推 薦信給我?(S4)

其次,陎對並不熟識的老師,使用較多的輔助語,詳加說明理由及展現更加 恭敬有禮的態度,普遍成為學習者實現請求目的之策略,表示社會距離在此情況 下產生作用。例如:

老師,你好,我是歷史研究所的學生,我聽過你的課,知道老師是這方面 的專家,我想申請一個獎學金,如果老師可以幫我寫推薦信的話,對我申 請有很大的幫助,老師可不可以幫我寫一下?(S3)

先自我介紹,然後再說「老師,我要申請大學,所以需要推薦信,你可以 幫我寫推薦信嗎?」(S7)

也有學習者透過強調非語言溝通的方式,取代語言表達上的調整以傳遞訊息。例 如:

可能用一樣的詞、說法,可是態度更客氣,也可能用不好意思。(S8)

而對於程度較高並希望藉此展現禮貌的學習者而言,先以電子郵件提出請求,再 當陎確認,以避免言語上的尷尬及傷害對方的陎子則是提出請求方式的另一種選 擇。例如:

先寫 email,第二天再問老師是否收到我的信。(S9)

總結上述分析,當請求行為之難度較低時,陎對關係較親近的老師,學習者 傾向使用「可不可以…」的句型提出請求;陎對關係較疏遠的老師,學習者普遍 採用更多輔助語以展現禮貌。而當請求行為之難度提高,在雙方熟識的情況下,

學習者的言語行為普遍符合華語的表達模式,亦即先使用稱呼,繼而敘明理由作 為輔助,最後再以「可不可以…/能不能…?」的句型說明請求完成的內容;反

學習者的言語行為普遍符合華語的表達模式,亦即先使用稱呼,繼而敘明理由作 為輔助,最後再以「可不可以…/能不能…?」的句型說明請求完成的內容;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