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跨文化溝通教材設計

第一節 跨文化溝通教材編寫綱要

為使學習者了解不同文化在語言表達上之差異以利跨文化溝通,並同時填補 現存文獻之不足,本研究根據學者論點及訪談分析結果,以真實性、適當性、多 樣性及開放性等原則為編製跨文化溝通教材之主要依據。以下呈現教材之編寫綱 要,說明教材之設計理念。

一、適用對象:

本教材以所學詞彙量達 2500 個之進階級學習者為使用對象,亦即對應於《歐 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CEFR)已具 有 B1 級程度者。此一架構為語言學習、教學及評量提供共同之參考基準,其對 於語言能力指標的描述詳盡且嚴謹,與 ACTFL、CLB 同為國際公認的三種重要 外語能力指標。在語言能力的分級上,CEFR 首先以 A、B、C 三個等第區分,

續將每個等第再細分為兩個等級,共為三等六級,分別為 A1 入門級、A2 基礎級、

B1 進階級、B2 高階級、C1 流利級及 C2 精通級。其中,B1 級的口語表達能力 指標如下:

1. 能合理流利地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直接描述。

2. 能描述自己的夢想、希望及期望。

3. 能描述真實或是想像的事件。

4. 能發展簡單論點以供理解。

5. 能簡短說明理由及解釋自己的意見、計畫及活動。

跨文化溝通教材設計研究—以拒絕和請求言語行為為主題

86

6. 能針對日常生活的主題,進行簡短、演練過的事項宣布或演說。

7. 能簡短說明理由,解釋自己的看法、計畫及行為。

8. 能回應簡易的後續提問。

根據上述分級標準,本教材以 B1 級學習者為教材使用對象的原因有兩個:

1. 進階級學習者已具備基本的聽、說溝通能力,與華語母語者之溝通往來的機 會亦日益增多,因為不了解華人文化而產生誤解的情況卻也隨之增加。因此,對 此一階段的學習者而言,除頇持續提升程度,更重要的是學習影響華語表達模式 之文化規約,以免因缺乏瞭解而產生語用失誤,引起溝通雙方的不愉快。對此,

舒兆民(2002)亦根據其研究結果指出,因為文化差異所導致之語言表達模式的 不同,為進入中級程度之學習者的一大學習難點。換言之,在教材中提供真實的 情境及對話,展現出語言表達在文化上的適當性,有助於解決進階級程度之學習 者日後將面臨的學習困難及溝通障礙。

2. 由訪談結果觀之,包括拒絕與請求言語行為之施行,不論在行為難度低或高 的情境中,部分受訪者的表達方式與華語不符,其中亦包含中高級以上程度者,

顯示學習者對於制約語言表達模式之相關文化的了解不足,以致產生上述結果。

此外,在目前缺乏相關教材的情況下,如同數位受訪學習者所言,對於隱含在語 言背後之文化因素,唯有在生活中逐漸累積經驗方得以知悉。因而,若於學習者 進入高階級時便提供適合其程度之教材以供學習,有利於掌握目的語文化並進而 培養跨文化溝通意識與能力。

二、教材數量:一冊,共 12 課。

三、教學時間:共三個月,每週上課 15 個課時,每課時為 50 分鐘。

四、教學目標:本教材教學目標之訂定係根據第二章第一節的文獻回顧中,由張 紅玲(2007)及黃雅英(2015)所界定之跨文化溝通能力內涵。

1. 認知層面:透過教材中的對話與短文,幫助學習者了解華語拒絕他人及提出 請求時所採用的語言表達形式、運作策略及內在文化因素。

2. 情意層面:在學習過程中,藉由反思母語文化、小組討論和跨文化情境體驗,

第五章 跨文化溝通教材設計

87

使學習者能察覺自我面對異文化的態度,進而以開放、欣賞的態度尊重及理解不 同文化間的差異性,建立起文化沒有對錯優劣的觀念。

3. 技能層面:在現實生活的人際互動中,當面對不同文化背景者時能夠結合認 知與情意層面所學,在溝通過程中運用策略且隨時加以調整,並能排除對文化的 既定印象。

五、教學方法:

華語跨文化溝通教學係以培養學習者具備跨文化溝通能力為目標,關注的焦 點在於瞭解語言表達的差異源自於文化,因此,黃雅英(2015)主張,包括任務 導向教學法、文化回應教學法等大部分的教學法,由於具備尊重多元文化、以小 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語言與文化差異的探討,並採有意義的系統性思考方式增進對 語言文化的認知等三項要素,因而都適用於教學中。換言之,以開放、有彈性的 教學方式取付特定的教學法更符合教學所需,此外,教師的文化素養、態度及引 導方式也是跨文化溝通教學是否能達到成效的另一要件。

六、教材詞彙:

本教材以「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於 2016 年 2 月 17 日更新之「華 語八千詞表」中,高階級詞彙內容(共計 2490 個)作為設計教材的生詞及語法 之參考依據。此外,為求提供學習者完整之學習內容,少數列為 CEFR 流利級之 詞彙,例如「恭敬」、「母語」等,本教材亦一併納入詞彙學習範圍,但每課不超 過 3 個。在整體設計上,一方面鞏固學習者已具備之華語能力,另一方面由既有 基礎延伸學習深度與廣度,協助其提升程度至高階級。

七、主題編排:

在跨文化溝通中,語言表達模式的差異往往是產生溝通障礙的主要原因,王 得杏(1990)在其研究中揭示了學習者在跨文化溝通中的語用困難表現在稱呼、

問候、介紹、寒暄、告別、請求、詢問、提議和道歉等言語行為上。鄧炎昌、劉 潤清(2006)亦指出,包括打招呼和告別、稱呼、祝賀和讚揚及一些社交禮儀等 日常對話最能顯現出文化的獨特性。此外,從學習需求來看,抱怨、拒絕、感謝、

結束話題、讚美和道歉等言語行為是學習者表明希望學習的內容(舒兆民,2004);

跨文化溝通教材設計研究—以拒絕和請求言語行為為主題

88

而由馮勝利、廖灝翔及王秋雨編著之《什麼時候說什麼話》教材中,則以問候、

感謝、請求、拒絕等言語行為作為學習主題,本研究僅列舉拒絕和請求言語行為 作為教材編寫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