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變革影響因素、困難、挑戰及展望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三節 變革影響因素、困難、挑戰及展望

本節茲先就學校變革中的抗力、動力等影響因素作論述,接著說明目前新 世紀高中變革所遭遇的困難與挑戰,進而描述學校成員對未來學校革新的期許 與展望。

壹、影響因素

新世紀高中在發展特色課程中,難免會有人支持、有人不以為意,這些成 員的態度均會影響學校變革的進展,故以下茲就學校變革的動力因素和抗力因 素作說明,並進一步敘述新世紀高中因應成員的抗力所採取的對應措施:

一、動力因素

綜合文獻和研究現場蒐集資料的結果,發現成員願意投入學校特色課程發 展的原因,主要可分為外部因素及內部因素,如下所述:

(一)外部因素

課程審查

期初評鑑

期中評鑑

期末評鑑

123

根據文獻探討發現,要驅動學校進行變革,可能會受到社會的變遷與趨勢、

科技技術的革新與進步、政策法令的修訂與頒布等影響而採取革新行動,然而,

研究者認為社會趨勢廣泛地涵蓋有科技技術革新之內涵,故變革的動力因素茲 就社會的變遷與趨勢以及政策法令的修訂與頒布作探析:

1.社會的變遷與趨勢

隨著全球化、少子化及數位化時代的來臨,社會型態已不同往昔,學校現 場不能僅是固守過去的教育方式,而是須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作些轉變,方能 順應社會的變遷趨勢,維繫學校及學生的競爭力。

以前社會的型態也許是出口加工業,那現在看到的都是需要有創意、需要有管理 能力等等,當人生的越來越少的時候,你會希望他每一個人都要比以前更優 秀,…這都是我們有的共識。(訪 A2_20130401-11)

這個跟科技裡面的環境都不一樣嘛,本來教學就是要調整,對啊!其實就是這樣。

(訪 T3_20130430-03)

有鑑於此,新世紀高中目前已有學科從國際化、電腦輔助教學等趨勢來設 計特色課程,以有效培育國家未來的人才,可見勢不可擋的社會趨勢已漸挑起 新世紀高中成員變革之心。

2.政策法令的頒布與實施

2014 年十二年國教即將正式實施,儘管目前政策規劃尚未周詳,但教育主 管機關已釋出未來將實施免試入學和特色招生雙向入學管道之消息,此政策方 針對於新世紀高中一直以來持有菁英高中的辦學模式來說,可謂是相當大的衝 擊。誠如 T5 老師所表示:

因為十二年國教中間有一個東西,就是你要特色招生,還是要免試嘛,…如果你 要免試,ok,你可以不要動嘛,…但是你就很難維持現在的狀態…,顯然超過一 半 的 老 師 認 為 說 , 他 可 能 不 太 希 望 是 這 個 樣 子 , 所 以 你 就 會 改 變 。( 訪 T5_20130409-08)

因此,新世紀高中的成員開始意識到政策對於學校的衝力。為了要維繫既 有 的 學 校 生 態 , 新 世 紀 高 中 勢 必 要 朝 向 規 劃 特 色 招 生 計 畫 之 路 前 進 ( 訪

124

A1_20130322-02;訪 A3_20130411-09;訪 T6_20130514-14)。然而,要申請特 生招生計畫便須發展學校特色課程,正好讓新世紀高中過去未將校本課程落實 之憾,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機會與平台,就如同 A2 主任所指出十二年國教的 頒布與實施,影響著學校成員變革的驅動力:

十二年國教如果它有些什麼好的事情的話,那我覺得讓學校來做特色課程這件事 情,它的效果已經看到了,就是學校老師真的來做特色課程了。(訪 A2_20130401-06)

由此可見,教育主管單位的教育政策若具有革新教育的性質,則學校方面 勢必也會受到影響而採取必要的變革因應措施。不過,倘若政策革新能有助於 學生學習,又可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儘管會打亂學校的平靜,也都算是好的 變革動因。

(二)內部因素

由第二章文獻的蒐集可得知組織變革內部的動力因素包括領導者的推動、

成員期待需求與價值的變化、組織運作方式的變化、組織文化與氣氛的轉變以 及組織效能的影響,但根據研究者蒐集研究現場資料的結果,學校成員改變的 內部動因仍不脫離這幾項目,而研究者僅將文獻作為論述的參考,並依據研究 場域的實際情況,將組織變革的內部動力因素調整為下列幾點:

1.職務與責任使然

新世紀高中的校長在遴選校長時,即有傳遞其接任校長後的計畫與期待,

後來所幸順利當選新世紀高中的新任校長,當然便要將此理念付諸於實行,所 以行政人員不可免地即要承擔與推動學校特色課程的事宜(訪 A1_20130322-05;

訪 A2_20130401-10;訪 A3_20130411-06)。

此外,在學科教師方面,除了被邀請與自願加入特色課程推動小組的成員 外,有些小組成員是被學科指派進來參與學校特色課程的研發任務,如 T2 老 師說:

因為我被指派,不是被推派,…因為我是下個年度的科主席,所以我們這屆的科 主席就覺得我應該去了解一下。(訪 T2_20130501-01)

125

不過,T2 老師表示加入學校變革行動原初因素雖為職務指派,但是後來卻 也覺得實際參與行動有助於其更瞭解學校課程發展的革新動向,對於學生學習 及學科規劃課程均有莫大的助益。

是故,儘管學校有些成員加入課程改革行動起始原因是由於職務和責任的 使然,但經過多次參與和交流下,成員的變革動因也不僅侷限於此,漸漸地也 引出成員參與革新的其他動因。

2.使命與期望的驅力

由於十二年國教推動議題備受各界關注,大眾與外界對於菁英高中的質疑,

讓同屬菁英高中的新世紀高中腹背受敵, T5 老師和 T6 老師就指出外界對於新 世紀高中的批評為:

我們很不高興外面的人一直在講○○高中的老師跟學校,因為你們收了一群好學 生,你們什麼事都不用做,然後你們就有這麼好的名聲。(訪 T5_20130409-04)

譬如說你想要特招,比例這麼高,別人就會質疑你,…你為什麼可以這麼高,那 這 個 時 候 我 們 拿 出 什 麼 來 說 服 大 家 … , 那 你 還 是 繼 續 來 ○ ○ 高 中 。( 訪 T6_20130514-11)

因此,這樣的評論讓新世紀高中非常不平,其認為如此的觀點將否定一個 學校存在的功能。故為了向外界證明新世紀高中的價值,便引起成員做出一些 改 變 及 產 生 行 動 的 意 念 ( 訪 A1_20130322-05 ; 訪 A3_20130411-07 ; 訪 T3_20130430-03)。而如果行政人員或教師又是過去新世紀高中的校友,這份維 繫學校價值與生態的使命和期待就會更強烈(觀 20130322;觀 20130429)。

除此之外,學校成員不辭勞苦地貢獻於學校課程的改革中,尚有出於對學 校的熱愛與使命(訪 T3_20130430-04),希望能將對學校的喜愛付諸貢獻與行 動,就像 T6 老師所描述:

大家真的就是一直共同為○○高中努力啦!或許是被校長邀請來的老師,其實都 有一點使命感,因為我們剛開始去的時候,沒有加班費耶,也不能補休假,通通 都沒有,就一個便當。(訪 T6_20130514-19)

3.立基於學生學習的著想

126

在研究者訪談現場教師的變革意願因素時,多數的老師都指出主要原因是 因為他們期待能建構出一套適合新世紀高中學生學習的課程,讓學生們不但具 備學科專業知能,同時亦能具備生活的能力,使其得以多元學習、適性發展

( 訪 T3_20130430-14 ; 訪 T4_20130516-07 ; 訪 T5_20130409-05 ; 訪 T6_20130514-16)。所以,要將這樣的想望付諸實踐,便須在制度上付出努力,

如 T1 老師所說的:

就是我們相信學生可以更好,我們也期待學生要更好,那並不是個人的期待或用 嘴巴說說就好,它必須要在制度上面,進行一些改變,那這個改變它是很緩慢的,

它必須要有一個起點,那我就把特色課程當成是這樣的起點…(訪 T1_20130429-15)

爰此,可知教師對於變革的思考是立基於學生學習的著想,而校長在引導 新世紀高中進行變革時,也巧妙地將變革方向與教師變革動因結合,有助於成 員更加認同與擁護學校變革的進行。

4.專業成長的促進

在新世紀高中成員研發特色課程的歷程中,不但有行政協助及經費支援,

亦有大學端教授專家進場檢視課程的規劃與實施成效,對於教師專業發展可說 是相當有幫助,故有些教師看到發展課程的益處,便驅使其投身學校課程改革 的行列,誠如 T3 老師所述:

我是覺得如果這個機會,學校又有提供經費,可以讓我們數學科很多老師可以參 與、可以 run 一下這 個,也鍛鍊大家的 專業 能力啊,這樣也不 錯啊 !(訪 T3_20130430-04)

是以,根據研究者的觀察(觀 20130430;觀 20130514;觀 20130516),持 有此動因的教師通常皆具有教學熱忱與試驗精神,不會因為教育現狀的安逸而 滿足,反而是會透過更多教學方法與教育理念的嘗試,期望給予學生更佳的教 育環境。爰此,若排除各項現實因素的阻礙,研究者認為持有此類型動因的教 師,其課程改革的動力較能永久維繫。

二、抗力因素

由第二章的文獻歸結出組織方面的抗力因素有組織既有文化傳統的抵制、

127

非正式組織的抗衡、資源的限制及激勵系統的缺乏,另一方面在個人的抗力因 素則有慣性與惰性的反彈、選擇性知覺、未知的恐懼、權力與利益的威脅以及 變革時機的不當等因素。然而,根據研究者進入新世紀高中訪談與觀察的結果,

發現研究現場成員的抗拒並非完全如文獻所分析。因此,以下僅就研究者所蒐 集到的資料,對學校進行課程改革所產生的抗力因素作探討:

(一)組織因素

組織層面的抗力因素包含非正式組織的抗衡、資源的限制、激勵系統的缺 乏,分述如下:

1.非正式組織的抗衡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非正式組織正是如此。雖然非正式組織可以增進正式 組織的應變適應能力或是使其作為不致發生偏差,同時卻也有可能抵制正式組 織的革新、抑制成員的創造力及減少成員對組織的貢獻。在新世紀高中發展特 色課程的歷程中,不免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如 T6 老師提到當其奮力奉獻變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非正式組織正是如此。雖然非正式組織可以增進正式 組織的應變適應能力或是使其作為不致發生偏差,同時卻也有可能抵制正式組 織的革新、抑制成員的創造力及減少成員對組織的貢獻。在新世紀高中發展特 色課程的歷程中,不免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如 T6 老師提到當其奮力奉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