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本研究在完成所有問卷測驗後,即檢查問卷填答資料,逐一檢查與確認其 填答內容,填答選項全部一致者、一頁以上或五題以上未填答者,均視為無效 問卷,並予以剔除,確認與保留有效問卷進行電腦資料輸入,將資料輸入 SPSS 統計套裝軟體中、並應用此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工作後,再列出問卷基本資料及 各題之次數分配表,校對所輸入的資料是否有誤。經過檢核後,對於發現有問 題之資料,找出原始問卷進行核對,並將輸入錯誤處進行修正。本研究的最低 顯著水準定為.05,即整個研究結論所可能造成的第一類型錯誤機率為 5%。

本研究將有效問卷加以編碼後,以 SPS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使用 之統計分析方法說明如下:

壹、 描述性統計

為瞭解大學校院學生事務處公共關係之現況,首先描述研究對象之個人因 素的基本資料,了解填答者每一題目的意見分布情形,依反應於各變項的累積 次數,計算填答總人數的百分比。另外,分別就受試者在「對單位重要性」、「單 位實際狀況」之得分,計算各整體與各向度的平均數和標準差,以瞭解大學校 院學生事務處公共關係之現況。

貳、 成對樣本 t 檢定

以成對樣本 t 檢定考驗各題項不同個人因素的學生事務人員在「對單位重 要性」、「單位實際狀況」之差異情形;不同學校因素的學生事務人員在「對單 位重要性」、「單位實際狀況」之差異情形。

- 100 -

參、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探討不同個人因素(性別、年齡、學 務工作年資、現職、最高學歷、最高學位專攻領域、現任服務單位)及學校環 境變項(學校類型、學校地區、單位主管身分別、單位人數),知覺公共關係對 其單位重要性是否有差異,以及對單位實際狀況符合程度認知是否有差異。

肆、 重要-表現程度交叉分析法(IPA)

本研究採用之重要-表現程度交叉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IPA),則是修正自 Martilla 和 James(1977)所提出的「重視程度─績效水準分 析」。Sampson 和 Showalter(1999)說明,重視程度─績效水準分析是一種藉由 分析消費者對於品質屬性的重視程度與企業對於消費者的績效表現水準做衡 量,將屬性的重要程度與績效水準相關性優先排序的分析工具,近年來,有相 當數量的學術研究引用 IPA 模式,試圖解決教育現場所面臨之問題與作為行政 決策之依據(引自蔡志賢,2012)。

本研究將探討全國大學校院學務人員知覺學務處公共關係之重要性與實際 狀況,並以 IPA 分析法建構一組四個象限的二維座標來檢視學務處公共關係的 現況,進一步提出大學校院學生事務處推動公共關係活動的實際建議與策略。

交叉矩陣圖以 X 軸表示學務人員知覺公共關係對其單位重要性, Y 軸表示學務 人員知覺其單位實際狀況。繪出四個象限的 IPA 交叉矩陣圖(如圖 3-6-1),各 象限所代表之意義,說明如下:

象限Ⅰ:表示學務人員知覺學務處公共關係重要性高,且公共關係實際狀 況符合程度亦高,落在此象限之公共關係要項屬於應「繼續保持

(Keep Up the Good Work)」的項目。

象限Ⅱ:表示學務人員知覺學務處公共關係重要性低,但公共關係實際狀

- 101 -

況符合程度高,落在此象限內之公共關係要項屬於「過度投入

(Possible Overkill)」的項目。

象限Ⅲ:表示學務人員知覺學務處公共關係重要性與公共關係實際狀況符 合程度皆低,顯示此象限內之公共關係要項屬於「低度優先(Low Priority)」的項目。

象限Ⅳ:表示學務人員知覺學務處公共關係重要性程度高,但公共關係實 際狀況符合程度低,顯示落於此象限內之公共關係要項為「優先 改善(Concentrate Here)」的項目。

圖 3-6-1 重要性─實際狀況符合程度圖

伍、 質性研究取向分析

本研究於「大學校院學生事務處公共關係問卷」中,設計三題開放性問題 以蒐集大學學務人員對於學務處公共關係之看法,並依據問卷填答結果進行整 理、歸納,編寫出研究結果及提出結論與建議。

平均數線

平 均 數

X

: 重 要

Y 軸:實際狀況

象限Ⅰ 繼續保持 象限Ⅱ

過度投入

象限Ⅳ 優先改善 象限Ⅲ

低度優先

- 102 -

- 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