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資訊能力的定義與內涵

本節共分成兩部分,分別從文獻瞭解「資訊能力的定義」及「九年一貫資訊教 育能力指標」的定義及其內涵,進而歸納出本研究所欲提升的國小學童資訊能力的 依據與指標。

壹、 資訊能力的定義

資訊能力的範圍十分廣泛,在我國資訊教育白皮書中提到,中小學資訊教育是 培養中小學學生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態度與行為的教育。而其中所指的資訊科技應 用能力,則含涵蓋軟體應用、硬體應用及網路應用能力(教育部,2008)。而學者 Csapo 亦指出構成資訊能力之條件相當多樣化,可包括軟硬體的基本認識、電腦系

23

統、倫理道德等必需之技能(引自賴霖歆,2011)。此外,鄧育泙(2003)更明白 指出運用資訊的基本能力,不僅是知道如何蒐集及應用資訊,更應是對資訊科技的 範疇、內涵和發展具有相當的認識,且能有效地使用電腦的軟硬體設施進行資訊的 搜尋、處理、建檔及傳遞等作業,進而將此能力進一步運用於生活、工作與學習中。

而郭秀珍(2007)則將資訊能力定義範圍更加擴大,除了蒐集與分析資訊技巧之外,

更應實際應用於解決問題等行為表現。戴建耘(2006)亦指出 U 世代的學校應給 予學生具備的資訊應用核心能力有下列七項,分別為電腦基本操作應用能力、正確 的輸入指法與英文打字、基本中文看打與聽打能力、辦公文書編輯能力、資料處理 能力、網路資源應用能力及多媒體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資訊能力泛指資訊應用能力,包含了電腦軟硬體的應用能力、網 際網路應用能力、資訊搜尋與處理能力、文書處理與編輯能力、多媒體應用能力,

甚至可以擴及利用資訊科技進行問題解決的實際能力。

貳、 九年一貫資訊教育能力指標

教育為人類進步的基石,各個先進國家莫不致力於教育的改革,使其教育制度 更加完善,我國政府為提升國民之素質及國家競爭力,早於民國九十二年公布九年 一貫課程綱要,並力求因應新時代脈絡的變革,陸續對課程綱要提出修訂;在綱要 中列出了欲培養學生的十項基本能力,並將課程分為七大學習領域及七項重大議題

(教育部,2009),而資訊教育則是政府所規劃與重視的重大議題。

九年一貫資訊教育課程綱要指出,在資訊化的社會中,培養每個國民具備資訊知 識與應用能力,已成為各國教育發展的重點;因此,培養學生具備資訊科技的能力 也成為現代教育主要重點。而資訊教育的主要目標在導引學生瞭解資訊及網路科技 與日常生活的關係,進而培養學生具備網路瀏覽與搜尋、資料擷取、應用及分析資 料的能力,並運用資訊科技進行邏輯思維,以有效解決日常生活與學習的問題,進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