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訪談資料將完成逐字稿後進行分析,資料分析(data analysis)指有系統 第搜尋和組織訪談逐字稿、實地札記及其他資料,以增加對資料的理解、

呈現研究發現(Bogdan, Biklen, 2001)。

詮釋學者是藉由研究中提供資料的參與者之協助,以他們對資料之詮 釋為基礎來建構「現實」。由於本研究已經設定對象與主題,並且以半結 構的訪談進行,因此將針對收集的資料,以詮釋學的理念進行分析。

本研究受訪者與家屬的訪談及相關文件資料編碼如下表,表9 為受訪 案例與家屬的資料編碼與訪談說明,表10 是專業人員的資料編碼:

表 9:受訪者資料編碼

姓名 逐字稿 訪談日期 訪談摘 要

備註

案例A 缺 961025 AS 因受訪者無法回答,大部分

由家屬回答。影印參加又一 村課程。

案例A 與母親 AMI 961025 AMS 錄音不完整

案例B BI 961012 BS 影印參加又一村課程。

案例B 父親 BFI 961027 BFS 案例C CI 961116 CS 案例C 母親 CMI 961116 CMS 錄音不完整 案例D 與父親 DFI 961214 DFS

案例D DI 961214 DS 因受訪者無法回答,大部分 由家屬回答

案例E EI 961229 ES 病歷(EC)

案例F FI 961227 FS 病歷(FC)

案例G GI 961219 GS 個案報告(HNCR)病歷(GC)

案例H HI 961226 HS 病歷(HC)

案例H 母親 HMI 961226 HMS

說明:第一碼A-H 為案例代號,第二碼 M 為母親,F 為父親,C 病歷紀錄,

第三碼I 為訪談逐字稿、S 為訪談摘要,第四碼為頁次。

表 10:受訪專業人員編碼

姓名 逐字稿 訪談日期 訪談摘要 備註

SET1 SET1I 960816 SET1S 東區特教巡輔老師 SET2 SET2I 960802 SET2S 高中特教老師

SW1 SW1I 960726 SW1S 康復之友情障個管社工1 SW2 SW2I 960810 SW2S 康復之友情障個管社工2 HN HNI 960806 HNS 護理長(逐字稿不完整)

CPsy CPsyI 960914 CPsyS 兒童精神科醫師 SET3 缺 961207 SET3S 又一村特教老師 SET4 SET4I 970116 SET4S 私立高職特教組長

SET5 缺 970118 SET5 私立高職特教組長(僅短暫 電訪)

第一至四碼為專業人員代碼,接著第四或五碼 I 為訪談逐字稿、S 為訪談 摘要,最後數字代表逐字稿頁次。

部分受訪者因錄音問題,案例 A、SET3 缺少逐字稿(沒有錄到訪談 內容),訪談者在訪談時有寫札記,訪談後立刻寫訪談摘要,以彌補資料 的不足。

王文科(2000)、Maxwell(2001)建議透過專家意見、與參與者查證、研 究者自我提醒、豐富的資料、或列出對立假設、對立解釋等方式,還有三 角檢證,從資料、方法都以三角檢證的方式核對,透過這些技術讓研究效 度提高。

本研究針對受訪者的訪談內容錄音謄寫逐字稿、訪談摘要,參看受訪 個案病歷資料、又一村的上課紀錄、部分個案報告,從個人主觀記憶與陳 述及客觀資料的比對,及醫療人員的敘述,多方資料檢證,同時未避免研 究者個人對受訪資料的詮釋的偏誤,研究結果完成後請社工同儕進行peer review。另外,訪談專業人員、家長、從不同管道進行資料收集,訪談過 程發現8 位受訪個案對於訪談的參與情形差異很大,兩位已經出院的受訪 者比較可以針對問題廣泛回答,其他受訪個案的答覆需要研究者摘述後請 他確認,所以對於感受與看法的部分比較難以深入說明,有3 位是在父母 協助之下完成訪談,研究者將以家屬和醫療人員的說明補充分析與詮釋,

深究受訪個案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