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啟示

第二節 研究啟示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與研究主體進行實際接觸,整個研究的過程與結果,帶 給研究者一些啟示,在此提供給讀者參考:

壹、啟示

一、信心與正向思考的重要性 從研究主體的生涯面貌與生涯自我效能,可以發現因為研究主體個人的信心

程度較高,也充滿自信。因此在面對生涯衝突與困境時,可以肯定自己的選擇,

堅持自己的想法與決定。不會隨父母的期望或社會價值觀起舞,發揮堅持的精 神,邁向自己選擇的未來方向。正面思考讓研究主體在面對生涯議題時,能給予 自我口語的說服,告訴自己要有信心,一定會成功,也會更積極主動的持續生涯 探索的行動,也是在人生奮鬥中最好的利器。

二、 家庭與重要他人的角色

由研究主體的生涯發展面貌,看出家庭帶給他的影響。父母對於孩子的態度 與看法,往往會影響著孩子怎樣看待自己,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信心程 度及認同感,野會影響孩子日後對自己的觀感。負面的態度,將會帶給孩子害怕 與父母互動,因而逃避與父母的互動,造成孩子有問題不會去尋求父母的協助,

也很容易發生意外。

三、 升學制度的限制

台灣的升學制度,是否真的符合所有的學生。對於有某一學科專才的學生,

是否會因為這樣的制度,無法發揮所長而被埋沒,也限制了在生涯選擇上的範 圍。進而無法依照自己的專長與能力發展,把自己侷限在狹隘的選擇框架中,更 會因為害怕面對可能的失敗,只選擇或是逃避選擇某一個生涯領域。

四、 身心障礙資優生鑑定的重要性

特殊教育法(2009)第41條提到「各級主管機關及學校對於身心障礙及社經 文化地位不利之資賦優異學生,應加強鑑定與輔導,並視需要調整評量工具及程 序」,但在法令的條文中,並未明確告知該如何調整評量工具,以及程序,也未 訂出ㄧ個鑑定標準。而在ㄧ般資優的鑑定程序中,最常使用教師的觀察與標準化 測驗,這些適用於ㄧ般學生的方法,不一定適合身心障礙學生,因此可能會低估

ADHD資優學生的潛能。而ADHD資優生更可能因在班上的成就或行為表現,於 教師觀察那關就被判出局。因此若能有適當的鑑定程序與標準,增加他們被鑑定 的機會,獲得適性的教育,以發揮他們的潛能,改善在其他領域的表現,使得他 們未來的發展及生涯的選擇不會受限。

貳、 建議

一、 因為研究主體的獨特性,因此在個案的選擇上範圍較小,只能針對一位個 案進行訪談與觀察。而未來的研究,可以試著探討兩位以上個案,透過分

析,加以比較不同個案所呈現的生涯面貌,以及在影響的因素上有何差異。

二、 質性研究採小樣本進行深入訪談與觀察,著重樣本的特殊性而非建立普遍 通則,並不重視推論的問題,因此本研究的結果也不應視為具有普遍性。

在未來研究上,可以透過量化的研究,探討身心障礙資優生的生涯發展概 況,或生涯自我效能,及其影響因素。

三、 本研究僅以一位個案作為本研究的主體,因而有數量與推論上的限制,無 法將研究結果廣泛的推論或解釋,如果對本研究有興趣者,可以再以不同 個案進行研究,擴充本質性研究的應用性。

四、 本研究是針對ADHD資優生作探討,未來的研究可以針對其他障礙類別的資 優生進行研究。看不同障礙類別的資優生,在生涯發展與生涯自我效能是 否有不同。

五、 本研究受到研究主體參與基測考試時間上的限制,整個訪談資料的蒐集過 程約四個月,資料提供者的找尋,也是從熟識的人。而質性研究強調長期 的涉入,因此在未來的研究,可以增加訪談資料蒐集的時間,進行更長期 與深入的探討,才不會使得某些資料上的不足,以增加資料的可信度。

六、 針對ADHD資優可以發展出其他相關的研究,像是親子關係的研究、人際互 動研究、手足關係的研究以及人格發展的研究,這些影響其生涯發展的因 素,值得深入的探討,作進一步的研究。

第三節 研究者的省思

在統整訪談資料的過程中,突然發現我和小齊有相同的心路歷程,在對自己 充滿信心:認為我一定可以完成我想要的論文。以及強烈的沮喪感:我覺得我做 得不夠好、指導教授一定很後悔收我這個學生中不斷的循環著。就像小齊在學習 與生涯上充滿了信心,但又會因為被ADHD困擾,而對於某些科目產生了克服不 了,乾脆放棄的自我沮喪感中,也會在生涯選擇上對於某些領域沒有信心而受限 制。

就如同小齊不肯面對可能的失敗一樣,我也是如此,親朋好友不斷的問:「論 文寫完了沒,要畢業了沒」,以及論文怎麼修正都無法滿意的挫折。就像小齊面 對國文跟英文的學習一樣,會很容易放棄。我也是一樣,對於畢業與論文的壓力,

讓我深深感受到無力感,好幾次都會告訴自己,是不是要放棄在兩年內畢業。

但我發現了質性研究的力量,他使我從小齊的生涯發展過程中看到自己的 樣貌,並且向他學習對自己維持信心的方法,告訴自己沒有自信的人,一定不會 成功,既然決定了就不要後悔,下定決心就要堅持。非常感謝他,讓我在完成論 文的過程中重新找回了自信。我也希望閱讀此論文的人,能跟我有同樣的感受。

小齊的生涯發展還再繼續,他的故事也還再延續著,希望今後我能有機會陪伴他 完成他生命的故事,在他的人生旅程上多聽聽他說話,多瞭解他。也希望能成為 他和父母之間的橋梁,打破他們之前的藩籬。我無法透過言語來表達我完成這份

論文後的感動與心情,所以我想藉著未來的日子,與他一起對話和成長,讓我們 的故事可以延續著...。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于曉平(2006)。高中數理資優女生性別角色、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發展之關聯 及角色楷模課程實驗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吳昆壽(1999)。資優障礙學生教育現況與問題調查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7,1-32。

吳昆壽(2006)。資優教育概論。台北:心理。

吳敏綺(2001)。國民小學女性主任自我概念、角色壓力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佩庭(2007)。當ADHD資優生與資優班教師相遇時─獨立研究課程之行動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美華(1992)。資賦優異障礙兒童。資優教育季刊,44,25-28。

李詠秋(2001)。原住民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生涯自我效能與其生涯阻礙因素 之關係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新竹市。

李翠玲(1991)。傑出肢體障礙人士生涯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特殊教育研 究學刊,7,197-209。

周新富(2007)。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孟瑛如(2008,8月21日)。水怪啟示:做最好的自己。中國時報,A14版。

林宏熾(1997)。身心障礙者的終生轉銜與生涯規劃。特殊教育季刊,64,5-11。

林宏熾(1998)。身心障礙者生涯與轉銜教育。特教園丁,14(3),1-16。

林宏熾(2003)。身心障礙者生涯規劃與轉銜教育。台北:五南。

林幸台(1992)。生技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台北:五南。

林幸台(1993)。高一資賦優異學生生涯發展歷程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9,

191-214。

林幸台(2001)。身心障礙者生涯發展與轉銜服務。中等教育,52(5),26-37。

林幸台(2002)。資優學生的生涯輔導。輔導通訊,69,14-18。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2003)。生涯輔導。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蔚芳(1990)。青少年生涯發展問題的輔導。諮商與輔導,53,33-36。

花敬凱(2000)。自我效能理論對資優障礙學生生涯發展的啟示。資優教育季刊,

75,19-25。

花敬凱(2004)。ADHD資優兒童:有效的鑑定與教育介入。資優教育季刊,91,

8-16。

邱卉綺(2005)。高中生生涯決定困難、生涯自我效能與焦慮憂鬱情緒之相關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市。

金樹人(1988)。生計發展與輔導。台北:天馬文化。

孫志麟(1991)。自我效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雙月刊,

22,47-54。

高敏惠(1995)。成功聽障人士生涯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特殊教育研就學 刊,12,217-233。

張玉佩(2008)。身心障礙資優生鑑定的相關議題。資優教育季刊,106,24-30。

張春興(2007)。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添洲(1997)。青少年生涯發展探討。輔導通訊,49,24-26。

張靖卿(1995)。資優障礙者的鑑定與教育。資優教育季刊,56,22-25。

許淑穗(1998)。生涯自我效能、個人變項、與環境因素對大學生生涯選擇的影 響-生涯選擇之路徑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彰化縣。

許淑穗、張德榮(1999)。生涯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對大學生生涯選擇影響之 徑路分析。長榮學報,3(1),117-137。

郭玟嬨(2003)。科技大學學生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工作價值觀與未來進路調查 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長益(1993)。台北地區中學資優學生生涯發展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

刊,9,215-232。

陳昭儀(1992)。矛盾的學習者─談談「有學習障礙的資優生」。中等教育,43,

23-35。

陳貞夙(1998)。生涯團體輔導對犯罪青少年生涯信念、生涯自我效能輔導效果 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蓓蓉(2008)。臺北市高中生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困難之 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蓓蓉(2008)。臺北市高中生生涯自我概念、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困難之 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