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轉型領導行為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校長遴選制度實施後,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心理契約 的相關探討,因此,本章將有關文獻分四部份探討,以「轉型領導之理論 與相關研究」探討校長轉型領導行為的層面與包含的因素,作為編製「校 長轉型領導行為調查問卷」來瞭解校長領行為的情形;以及「心理契約之 理論與相關研究」之探討,有關心理契約之發展,以及心理契約之特性與 功能,以編製「國民中學教職人員心理契約調查問卷」來瞭解學校教職人 員心理契約情形,進而探討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心理契約之相關情形。

本章分三節探討,第一節探討轉型領導行為之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二 節探討心理契約之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轉型領導行為與心理契約 相關之研究。茲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轉型領導行為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林明地(2000)分析我國於1970~1999年有關校長領導影響的實證研 究,結果發現:校長領導影響學校的人員、組織運作過程與結果,當校長 領導實際有所不同時,學校人員的行為、態度,甚至價值,以及學校的過 程與結果,就有可能顯著不同。李明來(2001)在「校長遴選制度對國小 校長領導風格的影響研究」中,亦明確的指出校長遴選制度實施所面臨的 一些問題。我國國民中小學實施校長遴選制度後,對校園文化產生了劇變,

因此,為了要深入瞭解遴選制度實施後,校長領導行為的現況,對有關校 長領導行為理論與研究的探討是非常重要的,茲將領導行為之定義及其理 論發展與影響探討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領導的定義

領導(Leadership)是一種影響力,它影響人們朝群體目標邁進的一種過 程。在組織行為的學術探討中,有關領導的定義迄無定論,它是人與人相 互的影響力,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藉由溝通以達成特定目標的一種行為。

學者因研究途徑的不同而對領導有許多不同的觀點,也就是說對於不同的 作者而言,領導就會有不同的意義,因此「有多少人試圖去定義領導這個 概念,幾乎就會有多少種對領導的定義產生」(Robbins, 1994)。

研究者對校長領導行為的定義為:「校長在團體的情境中,發揮其影 響力,激發和導引組織成員,並滿足成員需求及達成共同目標的領導行為」。 二、領導理論的發展

領導理論的發展,從歷史歷程觀之,大致可區分為四個時期(Yukl, 1989):

(一)特質論時期(1900-1940年):其特色是針對領導者的人格特質加 以探討。

(二)行為論時期(約自二次大戰至1960年):其研究重點在於探討領 導者所表現之外顯行為。

(三)情境論時期(六○年代後期):其特點係將領導時之情境變項列 入考量,此情境因素包括了領導者與部屬的特徵、任務的性質以及群體特 性結構等。

(四)轉型領導時期(1980年以後):強調領導者個人如何影響組織成 員在態度及想法上產生改變,促使部屬建立對組織使命與目標的承諾,提 昇其對組織的參與及投入的動機,進一步增進其工作績效的領導方式。

而Bryman(轉引自張慶勳,1996)綜其研究,將領導理論之發展趨勢做 了整理(如表2-1)。其中也說明了轉型領導屬於「新型領導」的研究途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2-1 領導理論與研究的發展趨勢

時期 領導理論與研究途徑 研究主題

1940 年代以前 特質論的途徑 領導能力是天生的 1940年代晚期至

1960 年代晚期 領導型態的途徑 領導效能與領導者行為的關聯

1940年代晚期至

1960年代晚期 權變領導的途徑 領導有賴於所有因素的結合;

有效的領導受情境的因素影響 1980 年代以後 新型領導的途徑

(包含魅力的領導) 具有遠景的領導者

資料來源: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頁23),

張慶勳,1996,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高雄市。

廖裕月(1998)認為從1980年開始至今,為新型式領導研究取向,包 括轉型領導、特質魅力領導、遠景領導及文化領導等,與前三項領導研究 不同之處在於強調領導者所具有的遠景與魅力行為,其領導功能在於能對 成員產生轉化的影響,不再侷限對於一般事務的管理,而是在於組織文化 意象的創造。因此,有些學者認為新的領導是一種符號式的領導型態。

Bryman(1992)分析歸納出「新型領導」的主要特徵:

1.強調對組織具有的遠景及使命感,不僅是作計畫。

2.強調組織的遠景具有激發部屬的特性,不僅是權責的分配。

3.激發並提昇部屬工作動機,不僅是予以控制及解決問題。

4.創造變遷與改革的契機,不僅是依往例行事及維持組織的平衡。

5.授權部屬而不僅是權力維持。

6.營造及激發部屬對組織的參與、投入,不僅是使部屬服從。

7.激發部屬能作額外的努力,不僅是強調部屬做份內的工作。

8.強調領導者直覺組織成員之間的需求,並給予關心,不僅是對待組織成 員的公平與合理性。

9.對環境採取積極主動、未雨綢繆的態度,不僅是被動的回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轉型領導之涵義

經由前述領導理論的演進可以發現,轉型領導是1980年代之後,在行 政界興起的一股重要領導理念,並造成了巨大的迴響與認同,而此種領導 目前有多種的名稱,例如相關的有:轉型領導(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魅力領導(charismatic leadership )、激發領導(inspirational leader)或願 景領導(visionary leadership)等。其共同點多為具有遠見、強調革新、鼓 勵員工努力提昇工作動機,以完成共同目標等。黃柏勳(2004)指轉型領 導理論(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的出現,一部分是因為社會 急速變遷,傳統的領導型態無法滿足動態變化的組織需求,而轉型領導強 調革新與追求卓越,就順勢成為領導學重要的研究途徑(蔡培村、武文瑛,

2004)。轉型領導的概念是由J.M. Burns於1978年提出,其以Maslow 的需 求層次論對「轉型領導」做詮釋,認為「轉型領導」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 影響過程,並且是為了改革社會系統及組織的一種力量。由此看來,轉型 領導須注重滿足組織成員高層次需求,如自我實現的滿足,鼓勵成員自發 性、主動性的投入,進而激發成員與組織榮辱與共的使命感與責任心等。

張德銳(1998)指出在當前學校環境劇烈變化且學校成員要求校園民 主化的呼聲日益強烈的情況下,轉型領導是校長比較適宜採用的領導方 式,由此可見未來轉型領導在教育組織發展上,必有其一定的地位。因此 在目前社會與外在環境動盪不安,組織面對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領導者必 須展現出轉型領導行為,才能在學校校務發展與外部環境變動中取得較佳 之成效。

為求客觀、清楚與簡單明瞭,研究者將國內外學者對轉型領導的定義,

如表2-2所示,並從中進行歸納與整理。其說明如下:

Bennis 與Nanus

(1985)

Yukl(1994)

認為轉型領導係指領導者影響組織成員,改變其態度及預期假 設,並建立其對組織任務、目標的承諾,強調領導者應給予成員 自主的能力,改變組織文化與組織結構,並與組織的管理策略配 合,進而達到組織目標的一種歷程。

Waddell(1996)

是領導者能與部屬共同創造專業氣氛與態度,透過專業發展的途 徑,決策的分享,提升自我價值,進而創造一個尊重、接納、友 善、支持的成長與學習的學習環境。

Robbins(1998)

是指領導者發揮個人魅力,激發成員將組織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

Yukl(2001)

對轉型領導再提出新解釋:運用「轉型領導」的組織氣氛中,成 員從領導人身上感受到信任與讚美。成員對領導人尊敬且表現較 佳的工作效率。而領導人本身具備領導魅力與願景實現的能力並 以感召部屬持續投入組織任務中。因此,領導人得運用鼓舞的方 式,塑造成員的認知與調解團體的衝突,並達成組織共同目標。

Cheng(2002)

領導者不只在特定的組織情境下採用特定的領導行為,還企圖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2-2 國內外學者對轉型領導定義彙整表(續)

研究者 轉型領導的定義 王世璋(2006)

轉型領導為領導者藉由個人魅力及建立願景,運用各種激勵策 略,引導部屬做知性成長,提高工作動機及轉化觀念,增進其工 作動機及激發潛能,以完成組織目標的一種領導方式。

吳育綺(2007)

領導者具有前瞻性的遠景及個人獨特的魅力行為,並運用適當的 激勵策略,以激發學校教職員工的工作動機、提升教師的教學專 業成長,並運用支持性與參與性領導來滿足學校成員需求,並塑 造學校願景,以達成學校成員自我實現與學校任務之雙重目標。

林志興(2007)

轉型領導是領導者藉由個人魅力、專業權、參照權提昇部屬工作 動機層次且關懷、激勵部屬,啟發其才智、重視部屬參與權,領 導者能身先士卒,使部屬願意全心投入為學校願景共同合作並重 視團隊合作的績效,進而達成組織目標的一種領導行為。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對轉型領導的相關研究,「轉型領導」指學校 領導者透過建立共同願景、發揮個人魅力影響、鼓舞激勵、激發心智、主 動關懷、滿足成員需求與學習成長等互動歷程,重視參照權與專業權等激 勵策略,激發成員信心及額外的努力,以獲得成員的信賴、支持與承諾,

彼此提高期望與價值,真心分享,全心投入,並實現自我理想與目標的達 成,是一種高附加價值的領導行為。亦即領導者對組織成員的態度與意念,

促使成員建立對組織願景、目標之承諾,進而帶動組織革新的一種領導行 為。領導者藉著獨特魅力與影響,運用各種激勵策略,給予個別關懷,與 成員產生良好互動,鼓舞工作士氣,協助成員專業成長,以提昇其工作動

促使成員建立對組織願景、目標之承諾,進而帶動組織革新的一種領導行 為。領導者藉著獨特魅力與影響,運用各種激勵策略,給予個別關懷,與 成員產生良好互動,鼓舞工作士氣,協助成員專業成長,以提昇其工作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