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退休理財規劃

壹、 退休理財規劃的定義

退休,乃是指一個人因年長、服務達到既有年資或因個人生涯規 劃等因素,結束主要的工作階段,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而退休的理 財規劃,便是指由個人依據自己及家庭收入與支出後所訂定的理財計 劃,包含子女教育基金、購屋計劃、退休生活規劃等,經過定時的檢 視及修正所規劃適合自己的一套理財歷程(吳錦文和張語涵,2013)。

在過去的年代,「養兒防老」一直是國人退休理財規劃的其中一種 選項,在內政部1986 年所做的調查顯示,在父母生活資金來源中,有 高達三分之二都來自於子女的奉養,僅有四分之一來自退休金;但在 2000 年時,來自子女奉養的比例已不到退休後收入的一半,來自社會 安全體系及個人儲蓄的比重則往上升(邱顯比,2005)。而在衛生福利 部(2006、2010、2014、2018)所進行的《中華民國老人狀況調查》(如 表2-3-1)也發現臺灣 65 歲以上人口之收入,以子女奉養為來源者,

在2009 年時所占百分比為 42%,而 2017 年時僅佔 24.34%,比例上有 逐漸降低之趨勢;而依靠退休金及儲蓄所得為來源者在2009 年時兩者 相加所占百分比約為31.01%,而 2017 年該項調查因應年金改革增加 各項退休年金及國民年金調查選項後,退休金、儲蓄所得及年金所得 三項相加之所占百分比為45.82%,不論其重要性或百分比,其比例均 有逐漸上升之趨勢。

貳、 退休理財規劃的內涵

對於退休理財規劃,邱顯比(2005)參考世界銀行於 1994 年提出 的老年經濟保障建議,認為退休理財應包含社會保險、企業退休制度 及個人退休安排三部分,才能讓退休生活享有高品質的水準。在溫騰

表2-3-1

以上各年度其單位為重要度(註:重要度=(1×主要的比率+1/2×次要的比率)×100):

以下各年度其單位為百分比

階段、第二階段為準備退休階段、第三階段為退休階段(如圖2-2),

表2-3-2

異,對於風險的承受度也有所不同。以年齡來說,通常年齡漸長,對

肆、 年金改革、理財信念與退休理財規劃的相關研究

在國內,針對教師與年金改革的相關研究,由於法令通過未久,

因此相關研究亦為數不多,其中大多數的論文探討年金改革與生涯規 劃或工作滿意度及組織承諾等相關研究,或是研究教師及公務人員退 休制度之興革等,僅有少部分的研究探討年金改革與教師理財行為及 退休規劃之關係。

在賴宗岱(2018)的研究中,發現臺中清水區的國小教師年改前 理財行為的投資重點以金融機構存款及保險最多;財務規劃年金改革 前以增加財富收入為主,但年金改革後大部分希望能以退休理財規劃 為主要目的。而在朱曉芳(2018)以高雄市國中教師為對象的研究中 發現在理財工具方面,年金改革後女性以儲蓄型保單、外幣存款及房 地產為主要理財工具的人數顯著大於男性。其次結果也顯示年齡愈大 愈傾向風險較高的理財工具,而已婚者對於房地產的投資顯著高於未 婚者。再者,結果顯示教學年資越長者越傾向風險較高的共同基金,

而家庭年收入愈高者愈傾向高風險的股票投資。從其研究結果顯示,

整體而言,在年金改革後這些教師更願意選擇較高風險的理財工具。

而在黃照娥(2018)針對雲嘉地區的特殊教育教師為對象的研究 中則發現,多數特教教師對於年金改革條例認知程度較低且其理財習 慣偏向保守。但在蕭依均(2014)的研究中則發現高雄地區國小教師 曾經採用的理財計畫,都是非常集中於家庭生活收、支預算計畫及儲 蓄和借貸計畫以及風險管理計畫等三項,顯示高雄地區國小教師的理 財規畫相對是較為保守,而面對未來在退休金減少的情況下,理財規 劃態度也是轉趨保守的。

綜上幾位研究者的研究可以發現,對於不同年代及不同對象進行 之研究,其研究結果有相當的差異性,其中在曾建榮(2014)的研究

中發現女性教師對於自己未來退休時,擔憂退撫基金倒閉而領不到退 休金的情形顯著高於男性教師。在蕭依均(2014)的研究中,教師理 財規劃是較為保守的,但當時國內的年金改革相關法令尚未明朗化,

也可能影響到研究對象因當時法令之不確定性而未有相關理財規劃之 定案;但在黃照娥(2018)的研究中,亦發現研究對象之理財習慣亦 偏向保守,不過因其研究對象之母群體僅限於特教教師,所回收之有 效問卷份數亦不多(75 份);而在朱曉芳(2018)的研究中卻發現在年 金改革後這些教師更願意選擇較高風險的理財工具;賴宗岱(2018)

也發現年金改革後教師的財務規劃偏向以退休理財為重心,以此看來,

年金改革對於教師之理財規劃相當值得探究。

而在國內學者對於教師退休理財規劃的相關研究,發現教師對於 退休理財規劃之行為與觀念偏向保守穩健,投資工具多採用銀行存款、

定期存款及保險(曾建榮,2014;廖秋香,2014;賴宗岱,2018);而 從白憶晶(2010)和蘇珮嫻(2015)研究中發現教師之退休理財規劃 是以退休金為退休生活主要經濟來源。

從國外學者的研究可以發現,退休理財規劃受到人口變項因素、

個人自我效能、人格特質、理財認知、退休信念與經濟生活水準影響

(Palací, Jiménez ,& Topa, 2018;Topa, Lunceford ,& Boyatzis, 2018),

而在Mahdzan、Mohd-Any 和 Chan(2017)與 Bač ová和 Baláž (2017)

的研究中則可以發現,具有較高理財認知者,其持有高風險資產比例 較高,對於退休理財規劃也具有比較積極的態度。

此外,從白憶晶(2010)、廖秋香(2014)及曾建榮(2014)的研 究中也發現,教師之退休理財規劃會因教師的個人背景變項不同而有 顯著差異。而部分研究者以教師課稅或退休制度改革前後作為研究變 項,希望探討課稅或退休制度改革對教師退休理財規劃之影響,廖秋

香(2014)的研究中發現教師在課稅後會「更加謹慎理財」和「更加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Literacy, Risk Aversion and Expectations on Retirement Planning and Portfolio Allocation in Malaysia.

針對 270 位馬來西亞的工作者進行調查研

Bačová&

Baláž

(2017)

Financial planning for retirement in young adults: Interaction of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knowledge, and beliefs.

研究者針對具有金融專業背景(145 人)與非

續表2-3-4 Boyatzis

(2018)

Financial Planning for Retirement: A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

以社會心理學之視角探討影響工作者退休

Jiménez&

Topa

(2018)

Too soon to worry?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financial planning for retirement among Spanish aged workers.

研究者對西班牙 269 位 45-62 歲之間的工作

續表2-3-4

續表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