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連鎖餐飲業特性

本節將針對研究問題探討相關文獻,說明連鎖餐飲業特性及訓練 店訓練模式之實務做法。

一、連鎖餐飲業之定義及發展趨勢

連鎖店在營運上有著相同或類似商品或服務、類似的設計與裝潢 和統一的採購作業。從經營層面來看,連鎖體系也應具備四個一致要 件,分別為經營理念一致、企業識別一致、商品服務一致及管理制度 一致(經濟部商業司,2016)。連鎖店在經營型態上可分為直營和加盟 兩類,其定義為:

(一) 直營連鎖:連鎖總部擁有所有連鎖店之所有權及經營權。

(二) 加盟連鎖:加盟總部(或業主)與加盟者簽訂契約,取得總 部授權使用商標、商品、經營模式與技術,並應付出一定代 價之金錢、自主權。而在加盟連鎖的型態則可依照經營型態 和授權經營範圍不同進行區分。按經營型態可分為特許加盟

(Franchise Chain [FC])、委託加盟(Authorized Chain [AC])

及自願加盟(Voluntary Chain [VC])。按授權經營範圍可分為 單店加盟及區域加盟(Master Franchise [MF])。

根據統計顯示,我國餐飲業之家數自 2011 年有 106,287 家,成長 至 2015 年有 124,124 家;光是五年成長率就達 16.78%。如圖 2-1:

圖 2-1 我國 2011 年~2015 年餐飲業之營利事業家數

資料來源:整理自經濟部商業司(2017)。2016 商業服務業年鑑。p.194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11)於 2011 年 3 月頒布之「中華民國行業 標準分類」第 9 次修訂之定義,「餐飲業」係指「從事調理餐食或飲料 提供現場立即消費之餐飲服務之行業」。故餐飲業必須達成讓顧客現場 立即消費的需求,於是餐飲業需滿足快速、即時且一致化的品質及服 務,視為較困難的任務。

目前連鎖產業的模式應用在批發、零售、餐飲、物流四大業別為 主,且不同於一般製造業,不僅是商品買賣,其中更牽涉到更多無形 服務(經濟部商業司,2016)。

106,287

109,816

113,413

117,307

124,124

95,000 100,000 105,000 110,000 115,000 120,000 125,000 130,00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餐飲業(單位:家)

餐飲業(單位:家)

二、連鎖餐飲業特性

餐飲業係以滿足最基本的飲食生理需求而產生的(經濟部商業 司,2016),也是相當具有服務業特性的行業(余鑑、于俊傑、廖珮 妏,2008)。餐飲業與顧客有高度接觸,與其他產業相較,並非只是單 純地供給產品,而是需要藉由服務人員與顧客的互動過程,帶給顧客 除餐飲之外最重要的服務(朱惠玲、丁彥宇、蘇雅雯、姚育樺、金至 涵,2008)。而自 2011 年起餐飲業從業人數就有二十萬人,而至 2014 年就已經突破三十萬人,可見得需求及市場躍增。如圖 2-2。

圖 2-2 我國 2011 年~2015 年餐飲業從業人數

資料來源:整理自台灣趨勢研究(2016)。產業分析:餐飲業發展趨勢。

http://www.twtrend.com/share_cont.php?id=51

根據經濟部商業司(2001)所歸納,餐飲業特性包含產業關聯性 大、營業有明顯的尖峰時段、商品為腐敗性高的產品、座位可視為是 商品的一部分、店址地區的適中性、產銷會在同一時地進行,且時限 極短、勞力密集等特性。然而經過時代變遷,目前餐飲業者連鎖體系 根據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統計,連鎖餐館品牌數至 2016 年有 820 個,

較 2012 年增加 297 個品牌,其中餐廳類共增加 190 個品牌;按照營業 據點觀察,連鎖餐館店數至 2016 年共有 23,941 家,較 2012 年增加 1,035 家,其中餐廳類共增加 1,548 家,包含火鍋店增加 590 家、西式 餐廳增加 377 家及日韓餐廳增加 277 家(經濟部統計處,2017)。

206,022

283,770 295,126 309,285 321,103

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餐飲業從業人數(單位:人)

餐飲業從業人數(單位:人)

三、訓練模式

訓練為一系列有規劃、有系統的活動,是為了增進員工的知識與 技能,改善員工工作績效所舉辦的活動(蔡維奇,2000)。訓練也是提 升人力資源質與量的重要手段,而企業則是希望藉由員工素質的提 升,強化其競爭力(趙惠文,2002)。

對餐飲服務業而言,服務水平的維持,要靠基層服務人員(張勝 鄉,2009)。因此,基層服務人員的學習與成長,就要依靠標準化服務 規範以及好的訓練規劃來執行教育訓練。

一般實施教育訓練的系統,可稱為訓練模式,依機構需求進行評 估規劃,且牽涉組織教育訓練的實施內容及評鑑。而一般企業教育訓 練體系可分為階層別訓練、職能別或專業別訓練、課程別訓練以及新 人訓練。發展訓練體系時,也必須依據組織的經營理念、方針與目標 設計訓練模式,以下說明兩種較常見的訓練規劃模式。

(一) ISO 10015 訓練流程

ISO 10015 是 1999 年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頒佈,此系統為「ISO 10015 品質管理-

訓練指南」,希望提供一套科學方法,透過「訓練」(training)

品質保證標準,協助企業進行員工職能分析、訓練需求及訓練成 效。然而,這也是一個支持組織學習過程的流程管理工具,從教 育訓練的分析(analysis)、計畫(plan)、執行(do)、評估

(evaluate)循環中,強調持續不斷的改善,焦點更是在組織需求 分析、找出訓練需求及建構訓練流程。

表 2-1 ISO 10015 訓練流程

階段 流程

第一階段 界定訓練需求(Defining training needs)

第二階段 設計規劃訓練(Design and planning training)

第三階段 提供訓練(Providing for training)

第四階段 評估訓練成效(Evaluating training outcome)

資料來源:吳瓊治(2008)。如何運用 ISO10015 提升教育訓練品質。品質月刊,(3),p.72-76。

ISO 10015 將訓練定義為「訓練需求」、「訓練設計與規 劃」、「訓練提供」及「訓練結果評估」(吳瓊治,2008)。

1. 訓練需求分析:訓練的第一步就是訓練需求分析。經過需 求分析,才能了解需要什麼樣的訓練?那些人需要訓練?

2. 訓練設計與規劃:針對落差缺口設計及規劃彌補落差的方 案,並定義評估訓練成效方案及監控訓練流程的做法。包 含訓練資源評選、規劃工作進度及選擇合適的訓練提供 者。企業在進行年度訓練計畫時,可依據以下項目編製教 育訓練計畫表:(1)訓練類別及訓練課程名稱、(2)訓練內容 及重點、(3)訓練日期及時數、(4)訓練對象及人數、(5)訓練 場所、(6)講師、(7)評定的課程、(8)訓練預算、(9)教育訓練 工作進度表。

3. 提供訓練:提供訓練方案時,主要專注於提供講師與學員 必要的協助,並監控訓練傳授與接收的品質。

4. 訓練結果評估:訓練成效就是受訓者將訓練所獲取的新知 識、新技能應用在工作上,且持續不斷的提升。

(二) 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TTQS])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自 2005 年參酌「ISO 9000」系列之人力 資源發展指引「ISO 10015」、英國人力資本投資促進方案

(Investors in People [IIP]),並加入國際間對於訓練成果之重視與 高階人員參與之要求,制定「訓練品質評核系統」,並於 2007 年 開始推動。其後為促使能與國際同步,結合政府「職能基準」政 策,故於 2014 年更名為「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從專注訓練 流程品質,昇華至促進人才發展與 投資,以強化人才價值,提升 國家競爭力。透過 TTQS 訓練品質管理迴圈之五項評核項目:計 畫(plan)、設計(design)、執行(do)、查核(review)與成 果(outcome),協助組織將散於各部門訓練表單、片段程序或訓 練流程,施以系統化的管理,建立一套完整且系統化的策略性人 力資源發展體系。

圖 2-3 TTQS 訓練品質管理迴圈

資料來源: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TTQS 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發展手冊。

(三) 連鎖餐飲業訓練模式

由於服務業的作業與製造業規範不同,服務業的標準化作業 流程,除須考量產品及服務設計外,還需要隨著市場與消費者的 轉變而進行調整,其標準是有生命的,會隨著環境的演化而演 進,如同知識管理的循環。王一芝(2014)在遠見雜誌的採訪中 也曾表示,鼎泰豐早先的老師傅也是靠經驗及感覺在製作小籠 包,但在拓展海外店面時,發現靠目視及手感無法技轉,就把每 一個步驟問清楚,建立了標準規格,自此之後徹底執行標準化,

使得品質口感一致化。

連鎖餐飲業其產業特性與其他產業不同,基層員工的訓練多 半都會有職前訓練、在職訓練及少部分的課室訓練(張勝鄉,

2009)。黎沖森(2014)在經理人雜誌中訪談麥當勞(中國)有限 公司高級副總裁時也提到,麥當勞培訓體系主要分成崗位培訓、

領導力培訓和專業培訓三大部分。

在一項針對連鎖餐飲業基層員工訓練方式研究中指出,餐飲 產業基層員工訓練包含三大範疇:「對組織的認識」、「工作專業知 識」及「實體服務技能」(朱惠玲等人,2008)。

圖 2-4 餐飲訓練主題範疇訓練概念圖

資料來源:朱惠玲、丁彥宇、蘇雅雯、姚育樺、金至涵(2008)。連鎖餐飲業基層員工訓練 方式研究。東海學報,49,p.184。

為使員工、工作及組織三者間達到最佳契合,同時達成組織 經營目標及員工發展目標,須以職能模式去規劃與執行訓練發展 工作(何語瑄,2005)。對產業景氣趨勢劇變以及競爭激烈的餐 飲服務業而言,連鎖餐飲業者要快速拓展品牌及業務範疇不斷擴 充的情況下,需要有效的訓練模式來達到服務一致性及作業標準 化,一般多使用 3E 訓練方式:10%教育(education)、20%體驗

(exposure)、70%經驗(experience)來進行員工訓練。

為有效增進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工作績效以達成組織 目標,故企業組織會提供相關知識、技術、態度與能力發展等訓 練活動,在本研究中,最重要的傳遞者就是訓練員。在多數文獻 中皆針對訓練講師、老師或是談到師徒制、導師制度進行訓練成 效分析探討,而僅有非常少數有談及訓練員。

在鄒莉菁(2003)的研究中,特別針對性質相似的訓練指導 員進行研究分析,其指出訓練指導員是在被組織指派的情況下,

教導或分享新進員工或資歷較淺的同儕有關執行工作上知識及技 巧。而在連鎖餐飲業中,則將訓練傳遞的角色稱為「訓練員」。 莊麒穎(2013)在連鎖餐飲業員工訓練溝通之研究中,針對連鎖 速食業者進行質性訪談,其研究中也提其訓練員負責新進人員的 訓練及後續追蹤,因此可以看得出來,訓練的傳遞與訓練員的訓 練成效有著重要關係。

員工在組織中的能力、動機與態度不盡相同,但所擔任的工

員工在組織中的能力、動機與態度不盡相同,但所擔任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