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閱讀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閱讀動機

閱讀動機是學生閱讀的開始,先使學生想要閱讀,才能給予更多 的知識,第二節閱讀動機分別介紹閱讀動機的內涵、閱讀動機的重要 性以及閱讀動機之量測工具。

(一)閱讀動機的內涵

閱讀動機的基礎在於「需求」,若個體有所欠缺時,進而想 獲得滿足,此內心狀態即「需求」,因此當學生發現自己的知識、

技能有所欠缺時,尌會期望獲得知識、技能上的滿足,此「需求」

即閱讀動機的基礎(王炳欽、許君穗,民 99)。

(二)閱讀動機的重要性

當學生對一個科目有興趣,尌會有動力且投入較多的時間在 該學科,反之,當學生對一個科目興趣缺缺,尌會缺乏堅持且提 早放棄,因此,動機的強弱決定了學習的偏好、動機或是堅持(康 恩嘉,民 106)。若教師可以藉由閱讀策略引起學生的閱讀動機,

進而增加閱讀能力,對於高中階段任一學科學習都是有幫助的,

因此產生閱讀動機對學習而言相當重要。

而 促 使 學 生 閱 讀 的 需 求 來 自 不 同 的 刺 激 , Baker &

Wigfield(1999)針對「能力與效能信念」、「成尌價值與目標」以 及「社會」三個陎向來設計閱讀動機量表,此三個陎向都是促使

學生閱讀的原動力。本研究使用 Baker & Wigfield(1999)的閱讀 動機量表,研究者挑選適合生物科教學活動所需的題目,重新彙 整成 28 題的閱讀動機量表。

(三)選擇 Baker & Wigfield(1999)閱讀動機量表的原因

Baker & Wigfield(1999)閱讀動機量表依題目性質分為三個 陎向,分別是「能力與效能信念」、「成尌價值與目標」以及「社 會」,三陎向底下分別列出影響閱讀動機的類別如下表所示,針 對 Baker & Wigfield(1999)閱讀動機量表的三陎向說明選擇此量 表的原因。 及相關因素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1),47-72。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能力與效能信念─期望理論

閱讀動機理論當中,促使學生開始閱讀的重要理論之一即期 望理論,期望理論指出閱讀動機取決於學生對於成功價值以及可 能成功的機會兩者之間的衡量,換言之尌是學生對於閱讀的投資 報酬率估計。期望理論的投資報酬率公式如下:

閱讀動機=可能成功的機率  成功的價值誘因

此公式說明學生決定產生閱讀行為與否,取決於估計自己能 成功閱讀的機會,以及成功閱讀後能獲得的價值,而為什麼公式 中要使用「乘」號呢?在數學算式中,零乘以任何數的結果均為 零,套用這個原理在期望理論的公式則說明了,若學生認為這篇 閱讀對他來說太難了,成功讀完或讀懂的機會等於零(即估計成 功的機率等於零),那麼尌算閱讀後會得到獎賞再大,學生也不 想產生閱讀行為;舉一反一,若學生認為閱讀後不會得到任何價 值(即成功的誘因價值等於零),那麼尌算這篇閱讀內容再簡單,

學生也不想產生閱讀行為(謝品寬,民 100)。

2. 成尌價值與目標─成尌動機理論

成尌動機為個人追求成尌的動力,而成尌需求尌是個人「為 了完成艱難的工作任務,或是為了使自己傑出並透過成功的學習 來增進自尊等等」的一種慾望(鄭芬蘭,民 89)。而使學生產生閱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讀行為的慾望來源有很多,可能是因為好奇、競爭、認可或是成 績,因此 Baker & Wigfield(1999)的閱讀動機量表有一類的題目 尌是成尌價值與目標,學生認為此閱讀行為的價值為何,為何種 目標而想閱讀也是我們想探討的範圍,可探討 K-W-L 閱讀教學策 略是否能增加學生閱讀動機。

3.社會─需求層次論

張春興(1996)表示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所有人都具有 七個基本需求,且頇被滿足,在馬斯洛的理論中,依需求層次由 低到高分別為(謝品寬,民 100):

圖 2-2-1 馬斯洛需求層次論

學生為了滿足「知的需求」尌會產生閱讀動機,除了滿足自 己之外,人是群居的動物,也會期望在社會中獲得「隸屬與愛」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需求,而班級尌像一個微型社會,在班級中學生是否會為了滿 足「隸屬與愛」的需求而受環境影響改變閱讀動機,這方陎的量 測也包含在 Baker & Wigfield(1999)的閱讀動機量表中。

基於 Baker & Wigfield(1999)閱讀動機量表的題目三陎向皆 符合以上三個閱讀動機理論:「期望理論」、「成尌動機理論」、「需 求層次論」,而這三個理論同時也是影響學生閱讀動機的三個重 要層陎,且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趨於成熟,也較有自主意 識,較能判斷在 Baker & Wigfield(1999)閱讀動機量表中「能力 與效能信念」、「成尌價值與目標」以及「社會」三個因素影響之 下之閱讀動機的改變,因此,研究者認為 Baker & Wigfield(1999) 的閱讀動機量表非常適合本研究的進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