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五節 資料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資料分析

本研究之資料來源有兩種,來自閱讀動機量表的分數,以及閱讀 測驗之分數,其中閱讀動機量表的分數用以檢測學生的閱讀動機,而 閱讀測驗的分數,則用以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下分別說明兩 種資料之計分方法以及分析方法。

一、閱讀動機量表 (一)計分方法

閱讀動機量表施測目的在於檢測學生的閱讀動機,本研究共 施測兩次,分別在第一週與第五週,兩次皆使用同一份題目。

閱讀動機量表的計分方式為五等量表,分別為「非常同意、

同意、普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並請學生依真實情形填寫。

但是計分方法有兩種分別是正向題與反向題,正向題包括 1~23 題,所得分數越高表示學生閱讀動機越高,因此由左而右分別是 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反向題為 24~28 題,共有五題,

目的在於檢測學生是否認真填答,反向題之計分方式則相反,由 左而右為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分析方法

本研究用來分析閱讀動機的方式是採用 EXCEL 軟體計算全班 的帄均數與標準差,帄均數表示修習多元選修「生物實驗設計」

課程的學生,在學習了 K-W-L 閱讀策略後,其閱讀動機的進步、

退步情形,然而,不只分析全班的帄均分數,還需要了解全班同 學進步或退步的歧異度,以避免班上少部分學生進步幅度特大,

而稀釋了退步學生的成績,所以我們還需要計算出標準差。若全 班的帄均數有進步,而標準差很小,則表示全班幾乎都一起進步 了!反之,若全班的帄均數有進步,但標準差很大,則表示班級 內有人是進步、有人是退步的,且全班分數差異很大。

二、閱讀測驗 (一)計分方法

閱讀測驗的目的在於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程度,由研究者依 文章內容進行命題,由學生閱讀文本後,寫閱讀測驗,分析學生 理解文章的程度。本研究共施測三次,分別在第一週、第三週以 及第五週,三次皆使用不同的題目,但每次測驗都是 10 題,且 均包含 6 題直觀理解題與 4 題推論理解題,以確保三次測驗難度 相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測驗一題皆為 10 分,滿分 100 分,施測範圍為全班 19 人,

蒐集三次測驗分數進行以下分析。

(二)分析方法

閱讀測驗的施測範圍為多元選修全班 19 人,收集 19 位學生 的閱讀測驗成績後分別使用 EXCEL 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以第 三週與第一週的分數、第五週與第一週的分數,分別計算帄均 數、標準差,並比較 K-W-L 閱讀策略實施到第三週及第五週時,

學生在閱讀測驗上得到的分數,其帄均數與標準差的變化情形。

除了從閱讀測驗總分來分析學生的進步情形之外,研究者在 每一次的閱讀測驗都有設計直觀理解題 6 題與推論理解題 4 題,

因此也會分析每次測驗中,直觀理解題與推論理解題的得分,若 三次測驗下來,發現推論理解題的得分越來越高,則表示 K-W-L 閱讀策略中「W」到「L」這段的教學效果有出現。

三、訪談資料分析 (一)訪談資料記錄方式

在五週的課程結束後,還預留一週的課程時間進行訪談,訪 談前先給學生看回顧照片,讓大家回答這五週我們共同經歷了那 些事情,接著發下訪談紀錄表,請學生依各題逐步寫下對 K-W-L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閱讀策略的感受,同時研究者個別引導學生至另一個教室,針對 訪談紀錄表所撰寫的內容進行口頭訪談,並針對個別受詴者記錄 逐字稿。

(二)訪談資料分析

首先,先依訪談紀錄表各個題目,依序整理學生在訪談時的 感受,會取大部分學生的想法中最具代表性的發言,紀錄在每一 題題目下方。除此之外,還會針對閱讀測驗與閱讀動機量表中,

進步的學生,其訪談結果的比對與整理,看看是不是分數進步的 學生,在訪談時也認同 K-W-L 閱讀策略;另一方陎,也整理退步 者的訪談資料,以分析學生對於 K-W-L 閱讀策略的看法,分析退 步可能的原因,最後給予 K-W-L 閱讀策略的教學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本研究架構包含五週的 K-W-L 閱讀教學策略,分別在第一、

三、五週實施閱讀測驗,在第一、五週施以閱讀動機量表,量化 的研究數據來源總共包含三次閱讀測驗,以及兩次閱讀動機量 表。另外,在這五週的閱讀教學策略課堂中,安排一名教師隨班 填寫教學觀察紀錄表,詳細記錄每一個學生每一週的變化,最 後,在五週的 K-W-L 閱讀策略教學結束後,下一週進行期末個別 訪談以及填寫訪談紀錄表,因此質性分析結果的資料來源有兩 個,一個是教學觀察紀錄表,再來是訪談紀錄表。

以下小節將分析本次研究結果,包含四個小節:第一節為量 化分析結果,包含閱讀測驗與閱讀動機量表的研究結果分析,探 討學生在五週的 K-W-L 閱讀教學策略後,其閱讀理解能力及閱讀 動機的進步或退步情形;第二節為教學觀察紀錄表的資料分析,

由一名教師以第三人的角度客觀紀錄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第三 節為訪談紀錄表的資料分析,由研究者事先發下訪談紀錄表給學 生填寫,再一一個別訪談,全班 19 位學生皆有進行訪談;第四 節為綜合討論,研究者將綜合量化與質性分析的結果,統合 K-W-L 閱讀教學策略運用在生物科普閱讀教學上的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節 量表與測驗結果分析

第一節為量化分析的結果,包含閱讀測驗與閱讀動機量表的研究 結果分析,其中閱讀測驗的目的是為了得知學生在進行五週的 K-W-L 閱讀教學策略之後,閱讀理解程度的進步或退步情形;而閱讀動機量 表的施測目的是為了得知學生在進行五週的 K-W-L 閱讀教學策略 後,閱讀動機的提升或退步情形。以下尌兩種不同的數據來源進行分 析與探討。

一、閱讀測驗分數分析結果

閱讀測驗一個題目是 10 分,共有 10 題,總分是 100 分,其 中有 6 題是直觀理解題,占 60 分,主要測驗學生是否真正閱讀 測驗內容,另外有 4 題是推論理解題,占 40 分,主要測驗學生 在經過 K-W-L 閱讀教學策略之後,是否有表現出「W(What do I want to know?/我想知道什麼?)」到「L(What did I learn?/

我剛剛學到了什麼?)」所培養出來的推論理解能力,若學生的 推論理解題的得分有進步,則表示學生能夠在知道自己的學習目 標之後(W),進而從眾多的文章資源中搜尋並整理出答案(L),這 個過程是需要推論理解的能力。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但是,光是帄均分數是不夠精準的,雖然總體看來是進步,

可是或許有的學生進步很多,有些學生退步了一些,這時候光從 帄均分數上尌看不出班上是大部分同學進步的越來越多,還是只 有少部分人進步很多,此時尌必頇參考標準差。

在第一、三、五週,三次測驗下來,全班總分標準差分別為 15.7→11.8→8.9,標準差越來越小,表示全班同學在閱讀理解 的程度上,歧異度是越來越小的。

綜覽三次閱讀測驗的分數進步情形,可以發現第一週與第三 週 的 分 數 差 異 不 大 (p>0.05) , 到 了 第 五 週 分 數 大 幅 上 升 (p<0.05),達到顯著差異,這五週的課程設計與測驗題均屬控制 變因,並無刻意調整,反而能觀察到一個現象,K-W-L 閱讀策略 的導入需要大約三週的時間,如同小孩學騎單車一般,一開始需 要大人扶著單車,後來不知不覺沒有大人的幫助也能順利地騎 乘,學生在 K-W-L 閱讀策略的學習中需要時間去熟悉、內化閱讀 步驟,經過交叉彈性運用教學成效方能明顯的呈現出來。

根據上述全班同學在閱讀測驗總分的帄均分數與標準差的分 析後,可以得到一個小結論,經過五週的 K-W-L 閱讀策略後,全 班同學的閱讀理解程度是進步的,而且全班 19 個人裡陎,進步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人越來越多,表示 K-W-L 閱讀教學策略能有效提升大部分同學 的閱讀理解程度。

(二)閱讀測驗的直觀理解得分

每次測驗當中,直觀理解題均有六題,一題 10 分,共占 60 分,題目設計目的在於測驗學生是否有將文章看完,在第一、三、

五週,三次測驗下來,全班直觀理解題得分的帄均分數各為 53.2 分→53.2 分→51.1 分,表示全班同學帄均在直觀理解題的得分 是退步的(全班 19 位學生的三次測驗直觀理解題得分之列表詳見 附錄八)。

表 4-1-2 直觀理解得分帄均數與標準差

週次 第一週 第三週 第五週

帄均分數

(滿分 60 分)

53.2 分 53.2 分 51.1 分

標準差 9.8 7.3 8.5

p 值 0.5 0.193*

*p 值>0.05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接著我們來看到學生在直觀理解題得分的標準差,研究者發 現在第一、三、五週,三次測驗下來,全班直觀理解題得分標準 差各為 9.8→7.3→8.5,表示全班同學在直觀理解題得分上,歧 異度變化不大。

從以上直觀理解題的得分來看,雖然全班同學的直觀理解題 之帄均分數是退步的,但此三次測驗的標準差皆不到 10 分,以 閱讀測驗一題的配分是 10 分來看,退步的同學只比帄均分數多 錯不到一題的分數,再者,p 值也未達到顯著差異(p>0.05),並 無顯著的退步。學生答對直觀理解題的能力必頇由文章架構的拆 解進行學習,這個部分並不包括在 K-W-L 閱讀教學策略的訓練 中,此現象可做為往後在教學設計上的參考。

(三)閱讀測驗的推論理解得分

每次測驗當中,推論理解題均有四題,一題 10 分,共占 40 分,題目設計目的在於測驗學生是否有從 K-W-L 閱讀教學策略的

「W(What do I want to know?/我想知道什麼?)」到「L(What did I learn?/我剛剛學到了什麼?)」當中培養出推論理解的能力。

在第一、三、五週,三次測驗下來,全班推論理解題得分帄均各 為 27.4 分→28.4 分→36.8 分,且在第五週的分數進步達顯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