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閱讀教學的內涵、方法及策略

本節探討閱讀教學的內涵、方法及策略,故分成閱讀的意義、閱讀教學的意 涵及閱讀教學的方法與策略等三部分。

一、閱讀的意義

洪蘭說:「城鄉差距再大,如果你可以打開書,就會打開一個世界。」她還說 閱讀是心靈的捕手,是教育的靈魂,唯有透過閱讀,才有終身學習的可能。幽默 大師林語堂則認為,閱讀一本書就像是聽見作者的聲音,或許如跨越千年之久,

作者仍向你呢喃;或許於同一時代但不同地區、語言及文化,有心人將跟你傾訴,

既安靜又清晰(林基興,2005)。

閱讀,指的是人的心智和文本之間的互動關係。傳統的閱讀,反映的是由文 本傳遞訊息給人的概念,即是「由下而上」的閱讀架構。而此種想法缺乏了人的 心智可以利用先備知識來解讀文字符號的觀點。研究顯示,每個人的先備知識不 同,在解讀同樣訊息符號時所得的結果並不會完全相同(許淑芬,2008)。因此,

閱讀其實是一個「追求意義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人們根據其過去經驗,在腦海 中形成與文本相關連的意義圖像,達到追求意義的目的。

閱讀是一段歷程,而閱讀的歷程則可以分為認字和理解兩部分,在認字與理 解的過程中,讀者從「覺知」自己讀得如何,到可以告訴自己該如何做,以至於

於學習閱讀中漸漸培養出讀得更好的「自我監督」能力及對閱讀所產生的興趣(李 連珠,1992;李燕妮,2007;柯華葳,2006);而E. D. Gagné 在1985年亦將閱讀 歷程分為字義理解、推論理解及理解監控三個部份(引自岳修平譯,1998;原著 Gagné, Yekovich & Yekovich, 1993/1998)。綜合以上諸位學者的看法,研究者將 閱讀歷程的重要成分整理如下:

(一)認字

認字(literacy)就是解碼過程。閱讀是一種文字辨認或是將文字轉化為口語 語言的歷程,也就是認字。而認字則是將文章中的字,一個一個唸出來,並找出 它的意義。由學習一個一個的國字,到形成組字知識,並使用它來認字,在閱讀 當時並未先決定某一個字的意義,而是在閱讀中使字義更明確,因此它是一種解 碼且連續的學習過程。在這過程中,兒童不只學到字,更透過所認識的字,產生 認字的知識與認字的方法,這些知識與方法可以幫助他們辨認更多的字。如果將 閱讀認定是從認字、解碼的過程中獲得其意義,且只有在文字上的閱讀才屬於閱 讀的範圍,此種說法雖是將閱讀的定義限制在純粹字形與字音的轉換過程,然而 此過程不僅是閱讀歷程的基礎,也是閱讀時所需具備的語言技能。

(二)理解

理解(understanding)即是意義的獲得,閱讀不僅僅是由文字表面上取得意義,

而且還是一種建構意義的過程。閱讀者運用已具備的概念去建構新意義,以致獲 知資訊的過程,且還能將其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如看電視節目、廣告招牌等,只 要是試著去了解生活當中經由語言文字或符號所表達之意義,均可稱之為閱讀。

相較於之前所提到閱讀之狹義的定義,此種看法對閱讀的定義則較廣,它認為閱 讀其實是一項獲得訊息和解決問題的活動,而活動得越頻繁,人的能力及適應力 也就會越來越強。

理解分為字面理解及推論理解,所謂字面理解即是將不同的字或詞的意義依

適當關係聯結而形成命題;至於推理理解則是將文章加以統整、摘要及要求精緻 化的過程。

理解還包括斷詞及背景知識兩部分,斷詞所指即是分析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知道哪幾個字放在一起會成為意義的單位。而這種組字成詞的能力便稱之為「斷 詞」。讀者需要具備與文章相關的知識,才能將詞句合理的斷開,進而了解文章的 意義;背景知識是認字與理解過程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一旦斷詞後,讀者 還必須將字詞組成合理的敘述,如果沒有具備足夠的字彙知識和背景知識,是很 難進行下一步閱讀活動的。

(三)監控理解

監控理解(monitoring of understand)是在閱讀過程中,促進閱讀理解很重要 的能力。「監控理解」即是指在閱讀過程當中,讀者對自己理解狀況的評估。例如 讀一段文章之後,停下來問自己:「我讀到了什麼?」「這是不是作者所要表達的?」

進而發覺自己不懂的地方,甚至是文章寫得不明白的地方。其中包括訂定目標、

選擇策略、檢核目標達成度及進行補救等歷程。

為了助於理解,在閱讀過程中,除了要有豐富的字彙和背景知識之外,還須 具備以下條件,這些皆屬於閱讀的「監控理解」:

1.讀者必須覺知自己在閱讀歷程中的哪個階段發生什麼困難,和該如何解決 所遭遇的困難,促使自己讀得懂、且能理解。

2.要在文本中找出文章意思。

3.知道如何澄清與摘要文本的訊息。

4.要有閱讀動機。

另外,M. J. Adler 和 C. V. Doren 於 1940年在『如何閱讀一本』中,提到閱 讀是向一位缺席的老師學習,並且將閱讀分成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及 主題閱讀四個層次,其中基礎閱讀只要求看懂字句的意義;而檢視閱讀是有系統

的略讀與粗讀;至於分析閱讀意指讀者在精讀過程中提出疑問與作者對話;最後 的主題閱讀著重在比較同類書之異同,並且對其加以歸納結論,而真正的閱讀則 是必須落實在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之上。他們認為閱讀即是一種學習,讀者在閱 讀時會使用許多技巧,如有效的記憶力、豐富的想像力以及敏捷的分析反應力等,

來幫助學習(引自張惠卿編譯,1985;原著 Adler & Doren, 1940/1985)。

許淑芬(2008)和潘麗珠(2004)則認為閱讀的材料不應僅僅是書本而已,

它應該是多元且多樣的,只要是有符號、有意義的東西都可以閱讀,舉凡從一個 人的姿勢、服裝,到一幅畫、一部電影等,都可以透過閱讀來了解它們的意義。

張惠如(2008)給閱讀下的定義是:閱讀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負責溝通作者、

讀物及讀者的工作。讀者可透過眼睛、耳朵、手及嘴巴的吸收,再加上腦的综合 作用,來實現讀的意義與價值;讀者還可從理解的過程中訓練思考及辨析的能力。

綜合上述學者對閱讀的看法可知,閱讀是個複雜的心智活動,讀者運用先備 知識及理解策略評論的能力,將作者所欲表達的旨意轉化,建構出個人的意義。

而這些個人意義,日後將成為讀者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所涵蓋的範圍應包括三個 部份:其一是讀者對文本的認知與解析。其二是讀者對文本的理解、思考和歸納。

其三是讀者對文章整體的詮釋和批判。

二、閱讀教學的意涵

處在這個知識爆炸、科技一日千里、資訊飛躍的時代裡,學習是終身的工作,

而唯有不斷的充實自己,才能夠掌握時代的脈動。知識的獲得及更新是學習的動 力,閱讀則是吸收知識的最佳途徑。因此,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 體驗閱讀的樂趣,成為語文教育中重要的一環。閱讀是興趣,更是應具備的能力;

閱讀教學需要熱情,也要有方法;良好的閱讀教學技法,可讓感情釋放、知識豐 盈,帶給學生多元的能力。

(一)閱讀教學之意義

何謂閱讀教學?從字面上來解釋,閱讀教學就是閱讀指導,也就是指導學生 從事閱讀指定文本的教學活動。它是訓練學生閱讀能力、提升語文程度的途徑,

也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指標(梁滿修,2004;張惠如,2008)。陳聿駿(2010)

則是將閱讀教學視為是讀者、作者及教師三方之間的互動過程,教師以自身的專 業能力及價值觀為基礎,選擇適合的讀本,視需要可加以重新編排或修改,再根 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程度、閱讀認知能力、興趣、習慣及需求與之互動,並輔以適 切的教學策略,協助學生推理及思考,進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對於國小階段的學生而言,因為在國小教育中,所有科目都必須仰賴語文,

假若語文能力不佳,那麼在學習其他科目的時候勢必會產生很大的挫折感,因此 閱讀教學這時所扮演的角色就不只僅是提升語文能力而已,它還有著火車頭的功 能,對國小學童整體的學習有牽引的效用(陳聿駿,2010)。閱讀教學在近年的國 小教育中屢受重視,九年一貫的課綱中也列出了三階段的閱讀能力指標,期望學 生能夠透過學習,逐一達到應有的能力,而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則必須對閱 讀的內涵、文本的內容以及閱讀的模式有相當程度的熟悉,並且應用適當的教學 策略,方能達成閱讀教學的目標。

田本娜(1995)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畫的指導學生閱讀、讓學 生了解閱讀的方法,並且提升其閱讀能力、養成閱讀習慣的一種過程,同時在閱 讀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自我閱讀實踐活動為主軸。

R. E. Mayer (2001)認為一個有效的閱讀教學,必須達到指導學生如何閱讀、

引導閱讀的技巧及促進閱讀效果等目標,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學習效 能(引自陳聿駿,2010)。

馮永敏(2003)則認為閱讀教學內容應包含認讀、理解和鑑賞三個層面。認 讀:認讀語言文字材料;理解:理解詞語、句子、篇章表達的方法,如主旨、取

材、結構、不同文體寫作方法等。鑑賞:對文章的思想內容、表現形式、文體特 點等進行評價品味。

張文彬(2007)的研究中,指出閱讀教學即是以學生的背景知識為基礎,運 用符合學生程度的教學媒材,並結合多樣化教學活動及策略,同時輔以豐富的教 學環境,在透過教師有計畫的掌控教學流程及時時檢視學生的學習情形中,達到 培養學生閱讀習慣,進而提升學生閱讀成效的計畫性教學活動。

張文彬(2007)的研究中,指出閱讀教學即是以學生的背景知識為基礎,運 用符合學生程度的教學媒材,並結合多樣化教學活動及策略,同時輔以豐富的教 學環境,在透過教師有計畫的掌控教學流程及時時檢視學生的學習情形中,達到 培養學生閱讀習慣,進而提升學生閱讀成效的計畫性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