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離職傾向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離開組織的成本及繼續留在組織的義務,而由此發展出衡量組織承諾的三個 構面:

1. 情感性承諾:個體對組織的情感性連結、認同及涉入。若員工對組 織的情感性連結越強烈,就越會想要繼續留在組織。

2. 持續性承諾:基於離開組織的成本考量,而想要保有或擁有其在組 織中的身分或地位的一種承諾程度,當知覺離開的成本愈高就愈增 加持續性承諾;當知覺離開的成本愈低就愈減少持續性承諾。

3. 規範性承諾:規範性承諾是一種內部規範性壓力,造成個體知覺自 己有必須留在組織義務(Wiener , 1982)。規範性壓力的培養可以經 由事先獎酬,或提供職務時的高成本(如高的在職訓練成本)來建 立。

第三節 離職傾向

一、離職傾向( Turnover Intention)的定義

離職行為的英文名詞是「Turnover」,為翻轉、轉換,意思為轉變方向(Change Direction)或改變狀況(Change Condition)。國內外研究對「Turnover」的說法大致 可分為廣義與狹義定義, Butler and Skipper(1983)採用廣義定義,認為「Turnover」

意味個人在工作處境中的位置的變化(Position Change)。黃英忠(1991)認為廣義的 離職即勞動移動(Labor Turnover)包括地區之間的移動、職業之間的移動及產業之 間的移動,也意含某一特元組織員工的流入及流出。Mobley (1977)認為狹義的離 職僅指員工由組織內部往外部的勞力外移或移出,離職過程就是一種退出模式 (Withdrawal Model)。而離職傾向或稱離職意圖,許多學者從不同觀點探討此主 題,綜述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 Porter & Steers(1973)認為離職傾向是當員工經歷了不滿足以後的 下一個退縮行為。

(二)、 Caplan & Jones(1975)認為離職傾向乃是指個人意欲離開其目前工 作崗位,另尋其他工作機會之傾向強度。

(三)、 Mobley(1977)指出,在整個退縮決策過程中,離職傾向是跟在幾個 其他步驟(如離職念頭、尋找工作機會、評估比較其他工作機會)之後,

是實際離職行為前的最後一個步驟。

(四)、 Mobley , Horner & Hollingsworth(1978)認為離職傾向是工作不滿足、

離職念頭、尋找其他工作傾向與找到其他工作可能性之總合表現。

(五)、 樊景立(1978)認為離職傾向乃是指個人想要離開目前這個工作,另 外尋找其他工作機會之傾向強度。

(六)、 Willliams & Hazer(1986)認為離職傾向是工作者對離開他們工作的 傾向、願望和計畫。

(七)、 Hinshaw et. al ,(1987)認為離職傾向是組織成員知覺在未來某不特 定時點,將永遠離開所服務職位之程度。

(八)、 Tett and Meyer(1993) 認為離職傾向是一種意識到和考慮到,而任 其自由意志離開組織。

(九)、 Thatcher , Stepina & Boyle(2003) 認為離職傾向是工作者在特定組 織工作一段時間後,經過一番考慮,蓄意想離開組織。

(十)、 蔡玉琴等(2005) 認為離職傾向是員工在組織中工作一段時間後,

個人經過一番考慮,自願脫離原組織意願的程度。

(十一)、 徐輔潔等(2007) 認為離職傾向是對工作不滿意、離職念頭、尋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其他工作傾向與找到其他工作之可能性的一個綜合作用結果。

(十二)、 劉莉玲(2009) 認為離職傾向是指員工意欲離開目前工作,另尋其 他工作機會傾向強度。

小結:由上述的定義可看出,離職傾向只是一種另尋其他工作機會傾向或程 度而已,尚未真正離開組織,其會在實際離職行為產生以前,對離職前的相關問 題(如產生離職念頭、尋找工作機會、評估比較其他工作機會)做一可行且令人滿 足的總體性評估衡量後,方產生實際離職行為,亦即永遠離開所服務之組織或職 位。

另外, Mobley et al .(1979)、 Price & Mueller(1981)、Michaels & Spector ( 1982)、 Jeffery et. al, . (1989)等學者均認為離職傾向是判斷員工離職行為的最佳 指標,當一名員工離職傾向越高時,其離職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性越高(唐大鈞,

2001)。因此,本研究乃根據文獻探討選擇離職傾向作為本研究之變項以作深入 之研究。

二、離職的類型

Price(1977)提及離職的類型一般區分為自願(voluntary)與非自願(involuntary)。

而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定義,自願離職是指因為個人主動的行為而跨越組織的 界限;而非自願離職則多是導因於組織的因素造成的,不是因為個人主動,包括 開除、臨時解僱、退休及死亡等,也有可能是女性因結婚而離職。

(一)、 Price 認為在離職的議題上,自願離職的研究較常見,主要是因為 大部分的離職是自願的、自願離職的理論的形成較早、自願離職是經理 人們所關心的三項因素。

(二)、 Abelson(1987) 。則將離職行為分為 4 種(如圖 2-6 ),包括:

1、 個人因組織因素而自願離開。

資料來源:Abelson, M. A. (August 1987) “Examination of Avoidable & Unavoidabl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2(3), p.383.

圖 2-6 Abelson 離職行為模式 三、離職傾向的理論模式

有關離職的模型相當多,各學者從不同的觀點與不同的研究範圍提出各自的 看法。以下列舉出具代表性的模型。

(一)、 March & Simon (1958)離職可能性與容易性認知模式

March & Simon 的離職可能性與容易性認知模式(1958)March &Simon 提出 2 個模式:

1、 影響認知離職可能性的主要因素(如圖 2 -7) 此模式認為影響離職 的二個因素是工作滿意度與對於內部工作調動的認知。工作滿意度 是受到工作與自我印象相符、對工作關係的可預測性、工作與其他 角色的協調性的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影響離職容易性的主要因素(如圖 2-8 )此模式認為對於離職容易程 度的認知是受到個人的特徵(包括性別、年齡、社會地位、年資、

專業化等等);企業活動水準(例如企業的聲望)及對於其他組織選 擇。

資料來源:Mobley, William H.(1982) “Employee turnover: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Reading, MA : Addison-Wesley Pub, c1982, p.116

圖 2-7 March & Simon Model 影響認知離職可能性的主要因素 工作與自我印象

相符

對離職可能性的 認知

對組織內調職可 能性的認知

對工作感到滿意 組織的大小

工作與其他角色 的協調性 工作關係的可預

測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資料來源:Mobley, William H.(1982) “Employee turnover: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Reading, MA : Addison-Wesley Pub, c1982, p.117

圖 2-8 March & Simon Model 影響認知離職容易性的主要因素

(二)、 Price(1977)的工作滿意度離職模式

Price(1977)發展出工作滿意度離職模式,此模式是從結構、經濟、社會 心理等層面切入,包括薪資、整合、工具性溝通、正式溝通、集中化等五項 工作滿意度的前置變項。此模式說明了工作滿意度的前置變項與工作滿意度 及自願性離職之間的因果關係。其中,集中化與工作滿意度呈現負相關,其 餘四個變項皆與工作滿意度呈現正相關。經由這五個前置變項,使得個人獲 得不同層次的工作滿意度,再加上外在機會的互動,因而產生自願性離職,

如圖 2-9 所示:

其他組織選擇可 能性數量的認知

個人的能見度

對離職容易性的 認知

參與者的 個人特質 組織可見性的數

量 企業活動的

狀況

尋找工作的 習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資料來源:Price (1977)

圖 2-9 Price 工作滿足模式 (三)、 Mobley(1977)的離職決策過程模式

Mobtey(1977)在其論文中討論有關離職過程,說明了工作滿意度與員工 離職問可能存在的關係,員工對現有的評估中,因其結果的不同而產生滿足 或不滿足的情緒狀態,當不滿足的情緒高漲時,除了採取怠工、曠職等較消 極的方式外,也可能導致離職的念頭產生。

一旦有了離職的念頭,員工會開始針對找尋新工作的預期效益及離職的 成本之間進行評估,在評估之後,若發現離職的損失大於找尋新工作的預期 效益,則員工就會重新評估現有的工作,改變工作態度,放棄離職的念頭或 是以其他方式表達不滿。

反之若評估後找尋新工作的預期效益大於離職的損失,則尋找工作的意 願提高,實際尋找工作的行為會增加。即使在找尋到其他的就業機會,員工 仍然會將新的工作機會與現有的工作一一比較,如果比較的結果不利現有的 工作,則將產生離職的傾向,最後導致離職的行為。詳見圖 2-10。

工作滿足前置變項

-薪資 -整合 -工具性溝通 -正式溝通

機會

工作滿足 自願性離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資料來源 : Mobley, William H.(1982) “Employee turnover: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Reading, MA : Addison-Wesley Pub, c1982, p.123

圖 2-10 Mobley 離職中介模式

以上所描述的乃是一種主觀的理性決策過程。員工亦可能在非理性的情 況下,因為一時的衝動行為進而造成離職或留職。經由模式可得到:離職行 為的表現取決於離職意願的強弱,當員工離職意願較強時,會比較容易表現 出離職行為,反之員工離職意願較低時,比較不容易表現出離職行為。

(四)、 Mobley , Horner & Hollingsworth ( 1978)離職行為簡單模式 Mobley , Horner & Hollingsworth ( 1978)提出另一個簡單的模式,如圖

離職的評估

離職的想法

找工作的期待效用及離職 成本的評估

尋找其他工作的意圖

離職或留任 離職或留任傾向

對現在工作與其他工作的比較 對其他工作的評估

尋找其他工作

對工作的滿意或不滿意 其他形式的退出如曠職與怠工

高可見度的替代選擇,可能會刺激評估 或是選擇離開就業市場

與工作無關的因素如配偶的調職等

(e)衝動的行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離職行為的歷程。在此模型中,尋找工作意圖與找到其他工作的可能性,此 兩個中介變項為其模式的特殊處。個人的年資和年齡與工作滿意度有顯著正 相關;個人的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念頭、尋找工作意圖、離職傾向有顯著的負 相關。再者,個人離職行為的表現,決定離職意願的強弱。

資料來源:Mobley, Homer & Hollingsworth (1978), p.410.

圖 2-11 員工離職行為簡單模式

(五)、 Mobley(1979)離職延伸模式

Mobley, Griffeth , & Meglino 等人於整理相關文獻後,提出一個延伸的 模式(如圖 2-12),倒推回去說明各種離職的影響因子。離職的過程模式,包 括與離職過程有關的組織、環境、個人的變項。此模式提出有四個與離職傾 向及隨後的離職行為有關的面向,包括:

1、 對工作的滿意與不滿意。

2、 對組織內部其他的工作角色的期待效用。

找到其他工作的可能性 工作滿足

離職念頭

年資和年齡

尋找工作意願

離職傾向 離職行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對組織外部其他的工作角色的期待效用。

4、 非工作的價值與偶發事件。

如果從員工的角度來看有五個主要的類別應該加以評價或診斷:

1、 工作滿意度。

2、 對組織外另外一項工作的期待與評估。

3、 對組織內另外一項工作的期待與評估。

4、 刻板非工作活動的價值與角色與工作行為的關係。

5、 離職行為的傾向。

資料來源 : Mobley, William H. (1982) “Employee turnover: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Reading, MA : Addison-Wesley Pub, c1982, p.126

資料來源 : Mobley, William H. (1982) “Employee turnover: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Reading, MA : Addison-Wesley Pub, c1982, p.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