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腦輸入工具的比較…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目的在探討與本研究相關之理論基礎與實徵研究。全章共 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現有之電腦輸入工具對身心障礙者的幫助;第二 節主要就現行電腦中文輸入法的類型、方式做分析比較;第三節則探討 身心障礙者鍵盤輸入教學。

第一節 電腦輸入工具的比較

電腦只是工具,人才是主導者。使用者需主動將資訊輸入電腦,電 腦才能在接收指令後,透過電腦輸出工具將使用者所需的資料輸出。然 而,人們如何有效地把訊息傳達給電腦,則需透過適切的媒介物來傳遞,

因此電腦輸入工具在訊息傳遞的過程中也佔了極重要的角色。過去以鍵 盤為主要的輸入工具,為了因應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到目前已發展出各 式各樣的電腦輸入工具。每一種輸入工具,都具備其特色,讓使用者在 眾多輸入工具中可找尋適合自身使用的輸入方式,如此才更是符合人因 工程以物適人的法則(許晉嘉,2004)。電腦輸入工具大致上可分為三種 類型:鍵盤、滑鼠,以及其他特殊輸入工具。以下針對這三種輸入工具 類型,分別說明如下:

一、鍵盤

Christopher Sholes 發明了 QWERTY 鍵盤(即標準鍵盤)後,目前的 電腦鍵盤仍擔綱最主要的電腦中文輸入工具。其輸入方式為使用者需先 熟悉注音符號或其他輸入法的拆字解碼原則,在進行輸入時按壓鍵盤上 的鍵碼後,鍵盤會傳訊息回輸入系統,再依輸入系統的辨識,呈現出對 應的中文字。

10

鍵盤是電腦的標準配備之一,在取得上有其便利性,加上使用鍵盤 輸入也是目前最成熟、簡便且普遍的方式(曾士熊,1997;戴俊 芬,1996)。 此輸入方式具有輸入直接快速、準確,且適合輸入大量文字使用之優點。

然而,標準鍵盤的輸入方式長久以來也造成許多使用者的困擾(Young, Leung, & Ho, 2001)。如使用者利用鍵盤輸入中文必須學習一套適合自己 的中文輸入法,並且要熟悉鍵盤的位置與指法。許晉嘉(2005)指出,

在運用鍵盤輸入中文時,每個字依據拆碼原則會分成三到四個按壓鍵盤 的動作,整篇文章下來,敲擊的按鍵不計其數,且按壓按鍵皆要以每隻 手指完成,再加上打字習慣和姿勢不正確,即可能對手部造成傷害。此 外,鍵盤的鍵與鍵之間間隔相當接近,需要較靈敏的手部操作動作才能 完成輸入,對於肢體障礙者或手部功能較不佳的身心障礙者而言,無法 輕易完成精細的鍵盤輸入工作。

雖然標準鍵盤可以讓所有人使用,但對於某些使用者或身心障礙者 而言,使用標準鍵盤進行中文輸入並不容易,因此,對標準鍵盤進行適 度的調整,以增加使用者輸入的能力是必要的。身心障礙者可利用一些 簡單的輔具來協助鍵盤輸入,這類輔具包括鍵盤護框、防水護框、替代 性標籤、按鍵鎖以及使用軟體來調適標準鍵盤(吳亭芳、侯嘉怡、陳明 聰,1999)。微軟作業系統中的協助工具,即可用相黏鍵、切換鍵等功能 來調整標準鍵盤。

如利用輔具和軟體對標準鍵盤進行調整後,仍無法讓身心障礙者有 效地使用標準鍵盤,則可以考慮使用替代性鍵盤來做為電腦輸入工具。

這類的替代性鍵盤包括了擴大鍵盤、迷你鍵盤、減敏感鍵盤、摩斯電碼 鍵盤、或視窗鍵盤模擬軟體等。

現今的電腦強調多功能的應用,如單靠鍵盤輸入已經無法滿足使用 者的需求。所以滑鼠的產生,將可配合圖像化的介面,以達到指標性的 操作方式(王映嵐,2006)。

11

二、滑鼠

世界上的第一個滑鼠於 1968 年由美國史丹佛大學 Douglas Englebart 博士所發明。滑鼠的設計目的,即為了用來代替鍵盤繁瑣的指令,從而 使電腦的操作更加簡便。滑鼠的輸入方式主要是使用者將滑鼠游標移動 至螢幕上的目標物件,以手指按壓滑鼠按鍵,經由點選動作將訊息傳至 電腦。電腦使用者可透過滑鼠進行文字的輸入工作,如利用滑鼠及微軟 中文作業系統中的螢幕小鍵盤進行中文輸入(洪全慶,2001)。

Fogleman 與 Brogums(1995)的研究統計指出,使用者使用滑鼠時 間佔總電腦使用時間的 2/3 以上。目前電腦主要是以鍵盤和滑鼠進行操 控,因此,現今滑鼠也成為一般電腦的標準配備,取得上亦相當便利。

滑鼠的優點除了取得便利外,其還能幫助使用者減少文字指令的輸入工 作,並完成大部分的電腦操作。然由於滑鼠不像鍵盤只有單純的按鍵動 作,其還具有滑鼠移動指標的處理,因此,滑鼠的操控對於肢體障礙者 而言,需要更高的手眼協調、視動統合功能,故比使用鍵盤輸入有更多 的困難(王華沛,1997)。

透過替代性滑鼠,則可減少某些身心障礙者較繁雜的點選工作,提 供較人性化的控制。替代性滑鼠有:軌跡球、搖桿、開關滑鼠、單鍵滑 鼠、吹氣式滑鼠,以及電子式點選設備等。

為了滿足感官、肢體動作、認知或其他身體機能缺損的使用者使用 電腦輸入工具的需求,就必須藉助特別的電腦輔具或進行設備調整。調 整電腦設備的原則是由簡至繁,如對標準鍵盤進行適度的調整,或使用 替代性鍵盤與替代性滑鼠後都無法滿足使用者需求,最後則是考慮使用 其他特殊輸入設備(Anson, 1994; Male, 1997)。

三、其他特殊輸入工具

微軟的 Bill Gates 認為下一代電腦趨勢為具人性之人機界面電腦系 統(引自王駿發,1999)。因此電腦輸入工具的發展也應更加多樣化和人

12

性化。身心障礙者在使用上述電腦輸入工具時,如無法有效進行輸入,

使用者則可依其優勢能力選擇其他適合自己的特殊輸入工具。其他特殊 輸入工具則包括語音辨識系統、手寫辨識系統、光學文字辨識系統等。

(一)語音辨識系統

1960 年代,人們開始將電腦運用於語音辨識領域中(黃嘉尉,2007)。 語音辨識系統可以讓使用者直接以說話的方式輸入中文,甚至可操控電 腦(吳亭芳、陳明聰、陳麗如,2003)。使用語音辨識工具前,使用者需 花費數分鐘的時間來訓練電腦辨識使用者的說話方式,藉此可以改善語 音辨識的正確性。微軟作業系統已內建了語音辨識工具,語音辨識工具 能聽寫文字到 Office 程式;使用者也能用語音選取功能表、工具列、對 話方塊及工作窗格項目。

使用語音辨識系統進行中文輸入的優點在於,語音辨識乃是一種直 覺性的輸入方式,學習的負擔較其他輸入方式小。因此,對於手部功能 不佳或有書寫困難的使用者而言,只要有口語能力,將不需學習鍵盤輸 入技巧,直接以口述方式即可達到鍵盤輸入的效果,對於口語能力優於 書寫能力者而言恰可補償其弱勢(吳亭芳等人,2003)。但使用 語音辨識 系統進行中文輸入時仍有其限制,如使用者發音不標準,或對於文字的 正確讀音不了解,都會影響輸入的效果。環境因素也是影響輸入的限制 之一,在公開場合中使用者可能不方便使用語音輸入,或環境太過吵雜 也會影響電腦進行語音的辨識。又中文同音字及同音異義詞相當多,如:

「辨識」和「便是」,「全力」、「權利」和「權力」等,使得語音辨識率 降低。此外,中文語詞數量之多,加上特定的專有名詞及翻譯名詞,語 音辨識系統必須建立大量的詞庫,才得以進行輸入,以至於電腦裡沒有 的詞語便無法做語音輸入。

(二)手寫辨識系統

現今電子產品有越來越輕薄短小的趨勢,在使用空間上並不適合鍵

13

盤與滑鼠的使用(Young et al., 2001),手寫辨識系統則可取代傳統鍵盤 及滑鼠的輸入方式。手寫辨識系統是讓使用者透過手寫方式進行文字輸 入。使用者利用光筆或電子筆在數位化書寫板上寫字,電腦會記錄其筆 順、方向、長度等訊息,再由電腦辨識後轉換為對應的中文碼(施瓊斐,

2002;曾士熊,1997;黃耀輝,1998b)。在微軟系統中,則內建了手寫 辨識軟體,使用者可藉著書寫代替鍵入,將文字輸入任何 Microsoft Office 程式中。使用的方式則可搭配手寫輸入裝置來書寫,或者也可使 用滑鼠來書寫。

此種輸入工具的最大優點即使用者不必經過特殊訓練,也不需記憶 拆碼字根,只要使用最自然地書寫方式,就可進行文字輸入。然一般人 進行書寫中文字的速度是每分鐘 10 至 20 個字,故此輸入法僅適用於少 量中文輸入,不適用於做大量文字輸入(廖明德,無日期)。另外,手寫 輸入常因使用者書寫的筆順、筆劃長短,以及字體工整度而影響辨識率

(曾士熊,1997;黃耀輝,1998a)。

(三)光學文字辨識系統

光學文字辨識系統是利用連接於電腦的掃描器大量掃描原稿方式,

將原本的圖像文字,整篇一次辨識成可供編輯的文字(吳亭芳、侯嘉怡、

陳明聰,1999)。換言之 ,光學文字辨識主要利用個人電腦及掃描器,將 印刷在紙上的中文文字作文字辨識,並把圖像文字轉換成電腦所能認識 的電子訊號,文件重製後,就可重新編排出版。此輸入方式的適用大量 文章等印刷資料的輸入,不需自行輸入,但其缺點是任意書寫的文字無 法辨識,辨識的文字需為印刷體字,不同字體將會有不同的辨識率。且 在經過光學文字辨識輸入後,仍要進行校正與比對的工作。此外,利用 光學辨識系統進行輸入,使用者只能被動的進行檔案備份修改的動作,

無法隨心所欲的表達己意。

鍵盤、滑鼠、語音辨識系統、手寫辨識系統,以及光學文字辨識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