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面板背光模組的市場概況及影響

第四章 LED 應用市場分析

第一節 面板背光模組的市場概況及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第四章 LED 應用市場分析

第一節 面板背光模組的市場概況及影響

一般而言,可依尺寸分為中小尺寸面板及大尺寸面板。以 10 吋為分野,10 吋以下(不含 10 吋)為中小尺吋,10 吋以上(含 10 吋)為大尺寸面板6。中小 尺寸面板最先導入 LED 為背光源,隨著 LED 的發光效率提升,開始被用於大尺 寸面板。

一、 中小尺寸面板

目前 LED 於中小尺寸面板的滲透率已達 100%,主要應用市場包含手機、平 板電腦等手持裝置。由於市場趨近飽和,加上終端市場受到總體經濟下滑影響,

市場預估 LED 於中小尺寸面板的需求將逐年減緩(圖 14)。

6 「大尺寸 TFT-LCD 面板製造業基本資料」,台灣經濟研究院, 2012 年 10 月,頁 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圖 14 2011 年至 2015 年 LED 市場值預估 資料來源 : LEDinside,2011 年 8 月

總體市場面,手機的總出貨量年增率亦趨緩7。雖然智慧型手機逐漸取代功 能機,出貨量仍有機會成長,同時亦有平板電腦的新市場,但卻無法帶動 LED 於面板上的需求,主要原因為新背光技術的興起,將價值帶往供應鏈中能夠做到 垂直整合的廠商,可分為二個面向:(1) 目前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對於面板規 格的要求都相對高,包括 LED 背光、廣視角、高解析度、薄化玻璃等要求對廠 商形成一定的技術門檻,在此市場趨勢下,TFT-LCD 面板廠商開始調整自身產 品組合,積極投入應用於中小尺寸面板的產品8,一般稱為 inhouse。在 LED 方 面,面板廠除因上述理由積極開發符合終端品牌廠商需求的利基型產品外,也為 2009 年以來佈建的 inhouse LED 產能尋找出海口。以 A 公司為例,與面板廠的 合作,從原本的客戶關係轉變成競爭關係,彼此的互信基礎逐漸薄弱;(2) 2011 年以來,由於 Samsung 採用 AMOLED 面板的智慧型手機熱賣,帶動對於 AMOLED 面板的市場需求快速攀升。AMOLED 顯示技術具備色彩飽和度高、輕 薄、自發光等優勢,但 AMOLED 不需要背光模組,目前由 TFT-LCD 面板廠商 自行進行 AMOLED 面板研發,長遠而言,對 LED 背光將產生很大的衝擊。因

7 「全球手機出貨量預估」,台灣經濟研究院,2012 年 7 月,頁 7 表一

8 「TFT-LCD 面板零組件製造業訪談報導 -2012 年下半年面板零組件業景氣展望及發展趨勢」,

台灣經濟研究院,2012 年 9 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此,我們可歸納出一個結論,LED 於中小尺寸面板的應用上已進入衰退期,除了市 場成長限制外,還受到新技術進入的威脅。

二、 大尺寸面板

大尺寸面板的應用產品包含筆記型電腦及電視。受到總體經濟面上需求減少 的影響,此類應用產品的年增率趨近 0,索性 2011 年底起市場推出 Ultrabook 及 低價大尺寸電視等新產品,加強取代動能,讓市場能維持年成長率(圖 15)。

圖 15 大尺寸主要應用產品成長力道減緩 資料來源:MIC 2010 年 10 月

LED 搭載大尺寸面板仍具發展空間,主要原因為 LED 於電視面板的滲透率 還未飽和,預估 2012 年底可達 65%,2016 年可達 100%(圖 16)。因此,我們 可預估,LED 於大尺寸面板的需求已漸趨成熟期,且將於 2016 年開始達到飽和。

由圖 14 中還可觀察出,LED 於筆記型電腦的滲透率已近飽合,市場已不會有太 大變動,因此,我們僅針對電視市場對 LED 的影響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圖 16 大尺寸應用產品搭載 LED 背光滲透率 資料來源:MIC 2010 年 10 月

2012 年全球液晶電視的市占率仍以韓系業者為領導品牌,三星約占全球 18%,

LG 則為 13%。MIC 預估韓系品牌之市占將持續微幅提升,2015 年之市占率可望 接近 40%,日系及陸資品牌緊追其後。在日本市場,隨著當地市場持續衰退及日 系業者陸續退出電視事業,預估 2015 年日系品牌市將下滑至 25%。大陸市場方 面,陸資品牌的成長率顯著,配合大陸本土龐大的內需,2015 年陸資品牌市占 率可望接近 25%9(圖 17)。此趨勢對台灣 LED 廠商的影響,針對韓國、日本、

大陸依序分析如下:(1) 韓國本身的 LED 產業鏈完整,台灣在過去幾年競爭中,

LED 產值排名都是全球第二,不過已在 2011 年被韓國超越10,三星電子已將 LED 部門納入其策略事業之一。因此,台灣 LED 廠商在此供應鏈中常只能扮演 2nd source 的角色(1st source 為韓國國內廠商)。對 A 公司而言,與韓系 LED 廠商成 為 OEM 夥伴,為打入韓系供應鏈及取得主要供應商地位的方式。然而,由於出 海口不穩定,仍然常發生與前段所述,面臨被面板廠商大幅調節需求預估的壓力;

(2) 日本的 LED 產值為世界第一,與韓國類似的是,日本電視廠商對於供應鏈

9 MIC P5 2012 年影像顯示產業前瞻暨趨勢分析 2012.10

10 LED Inside 報導 2011 年 8 月 24 日 http://www.ledinside.com.tw/news/20110824-16607.htm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的布局也多以國內供應商為主。日本廠商的垂直整合能力不亞於韓國,例如,

Sharp 有完整的垂直供應鏈,從 LED、面板到電視組裝一應俱全,SONY 曾經利 用虛擬整合,與三星合資 S-LCD11以確保其面板供貨穩定。然而,與韓國不同的 是,日本廠商的決策速度慢,垂直整合後的龐大企業體系反而造成反應速度慢,

以 SONY 為例,部門間的合作效率不彰也造成成本高昂,難以與外界競爭 (Chang,2008)。於是,日系品牌為尋求低成本的供應鏈,開始與台灣廠商合作。

以 A 公司為例,2009 年 LED TV 量產之際,開始接受多家日系品牌委託,成為 其指定面板廠的 ODM LED 廠商。不過,從日系品牌陸續退出電視事業,及受到 國際競爭所面臨的轉型危機,不難推測出,日本廠商的謹慎作風,對於使用非日 系供應鏈仍然相當保守;(3) 大陸品牌雖具成長空間,但受限於保護政策,台灣 LED 廠商打入其供應鏈的方式,多需以合資或入股方式進行,此需靠兩岸政府 間的政策合作,才能有進一步商機。此外,對於陸資入股,也有 LED 廠商擔憂 技術外洩等問題。以 A 公司為例,與大陸大尺寸面板廠的合作,多年來都停留 在技術討論或少量試產階段,反而是中小尺寸面板,在成本可滿足大陸的超低價 需求下,帶來利基點。

11 SONY 已於 2012 年 Q2 將股權賣還給 Samsung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圖 17 全球液晶電視主要品牌市場佔有率 資料來源 MIC 2012 年 10 月

三、 小結

對 A 公司而言,LED 技術的提升並非困難,面板廠的向上垂直整合,才是出貨 驟減的主因。由於面板廠掌握出海口,可隨時調節 inhouse 供貨及外購的比例,使 得 LED 廠商收到的需求預估較實際訂單差距甚大,造成 LED 廠商的庫存週轉率低,

在每季降價的趨勢下,存貨成本也跟著上升。身為 LED 廠商,A 公司在供應鏈中可 扮演的角色僅為被動接收,面板廠商才能主導供應鏈。圖 18 中,面板廠的「顯示面 板」必須搭配驅動 IC、PCB、背光模組,才能製成最終的 LCD 模組,由於顯示面板 技術密集及資本密集的特色,在 LCD 模組中為進入門檻最高的一項零組件,面板廠 利用此優勢,長期扮演產業整合者的角色,掌握最終「LCD 模組」的規格,讓所有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應商包含 LED 所屬的「背光源模組」都必須遵照其所要求的規格及價格交貨。因此,

隨著 LED 進入衰退期,A 公司採取的做法為另闢市場,將原本應用於面板背光的 LED 產能轉移到生產 LED 照明。

圖 18 大尺寸 TFT-LCD 面板產業關聯圖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整理,2008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