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科技產業區位評選因素探討

在文檔中 碩 士 論 文 中 華 大 學 (頁 35-4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高科技產業之相關研究

2.3.2 高科技產業區位評選因素探討

二十世紀末,資訊及通訊科技的發展促使了全球化經濟的形成,全球化 經濟的特徵為世界相互依存並超越國家領域之意識,在「生產」、「金融」、「物 流」及「貿易」等層面上作廣大的延伸【45】。因此利用高科技中心(High Technology City, HTC)來促進高科技產業的進展,乃著眼於技術進步將帶動 地區經濟成長【52】。

由於科學園區之區位選擇提供高科技優良的產業研發環境,因此高科技 產業之區位選擇因素與科學園區之選址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聯。近年來,由 於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各類型高科技產業之型態、生命週期、創新政策不 盡相同,傳統之產業區位理論已無法滿足目前高科技產業區域發展之需求,

因此高科技產業區位應從地區環境特質、固有產業特性、實質建設、政府政 策等不同構面加以探討。國內外目前已有學者對於高科技產業進行相關研 究,並提出許多關於區位選擇之因素,本研究彙整相關學者之文獻如表 2.6 所示。

表2.6 高科技產業區位選擇因素彙整表

年份 研究學者 影響高科技產業區位選擇之因素

1976 Keeble l.失業率 2.政府輔導措施 3.工業結構 4.居住喜好 5.

市場可及性

1980 Bollinger et al. 1.技術勞工的獲得 2.競爭力低的地區 3.風險資金的 提供 4.大學

1980 Browning, Jon E

1.自然條件 2.道路條件 3.運輸系統 4.地區發展因素 5.相關產業 6.市場佔有率 7.勞力 8.都市計畫 9.產業 政策 10.勞工工資 11.公共設施 12.距離市區遠近 13.土地成本 14.社區因素 15.勞動力供給 16.租稅 1981 Oakey l.勞力 2.技術能力 3.資訊取得 4.運輸 5.空間關聯 6.

聚集經濟

1982 Glasmeieretl et al. 1.勞動力 2.機場 3.國防支出 4.大學 1982 Joint Economic Congree

Survey

1.技術勞工和專業人員的獲得 2.勞動成本 3.稅賦 4.

學術機構 5.運輸成本 6.市場可及性

1982 美國國會經濟聯合委員 會

1.技術勞工的可獲得性 2.專業工作者的可獲得性 3.

勞工成本 4 聯合委員會稅賦 5.學術機構 6.生活成本 7.運輸成本 8.市場可及性

1983 日本通產省 1.高速公路系統 2.勞動力 3.工業聚集 4.都市聚集 5.

大學研究機構 6.自然環境

表2.6 高科技產業區位選擇因素彙整表(續)

年份 研究學者 影響高科技產業區位選擇之因素

1983 加州柏克萊分校 1.安全費用 2.通達機場的方便 3.專門技術人員 4.學 校

1984 Bednarz

1.與機場之接近性 2.良好之高速公路可及性 3.未來 擴張之空間 4.專業與技術勞工 5.勞工費用 6.與大都 市中心之接近性

1985 Christy & Ironside

1.整體商業環境 2. 駐居該地之資金企業家 3.市場可 及性 4.勞工技術可利用性 5.政策穩定性 6.省的稅制 環境 7.財務上的服務

1985 李淳一 1.低勞工成本 2.市場可及性 3.材料供給 4.失業率

1986 KelIy

1.大學及研究機構 2.勞動力 3.廠商組織結構 4.政府 政策 5.既有產業結構 6.資產之取得 7.生活環境 8.

市場與機場可及性 9.資金之取得

1986 Markusen et al.

1.工資 2.加入工會比率 3.失業率 4.氣候指標 5.房價 6.教育設施指標 7.公路密度 8.機場可及性 9.五百大 企業區位 10.大學及研究機構 11 國防經費 12.種族 比率

1987 Herrin & Pernia

1.與主要消費者之接近性 2.道路可及性 3.電力可依 賴度 4.電話(電傳)服務 5.合適地點的可獲得性 6.合 適建築物的可獲得性 7.擴張空問

1990 李宗哲 1.租稅優惠 2.國內設施 3.大學、研究所 4.高品質勞 工 5.生活品質 6.上下游廠商 7.交通便利

1990 施鴻志

1.交通便利 2.治安 3.技術勞力 4.地價 5.未來擴建 6.公共設施 7.勞工薪資 8.非技術勞力 9.關連廠商 10.政府優惠

1990 解鴻年 1.鄉鎮歲收 2.金融機構數目 3.醫療層級 4.圖書館面 積 5.研究機構家數 6.都市化面積 7.工業區面積 1990 莊瑞慈 1.土地 2.資金 3.原料 4.勞力 5.市場 6.交通 7.研發

環境 8 生活機能 9.政府政策

1994 郭百琪

1.都市人口數 2.運輸業活動 3.文化休閒設施 4.醫療 設施 5.物價 6.服務業家數 7.商業人口數 8.教育設 施 9.犯罪率 10.技術人力 11.金融業家數 12.大學及 專科家數 13.圖書館數

1997 呂清松

1.交通運輸 2.自動化通關作業 3.公共設施充足 4.廢 水與廢物處理方便 5.租稅獎勵 6.廠房出租便宜 7.易 於僱用技術人員與非技術人員

2000 鍾懿萍

1.動力資源取得容易 2.地方交通便利 3.公共設施設 備完善 4.易於雇用技術人力 5.地價低廉 6.未來擴廠 空間 7.健全資訊網路 8.勞工薪資便宜 9.附近有關聯 廠商

資料來源:【39】

以下針對近年來高科技產業相關研究進行彙整與說明,藉此找出相關準 則,作為本研究層級架構之依據。

一、都市環境效果

施鴻志、謝鴻年、古宜靈【17】於「高科技產業區位發展之探討」

中指出,高科技產業通常位於研究與發展(R&D)密集之處,藉由技術 擴散來改善產業本質,而為了降低投資風險並提高產業發展,高研發性 之環境便成為高科技產業發展之首要條件,其中藉由強化都市基盤設施 與規模,有利於目前科技產業之發展。

Cox【44】以美國發展科學園區三十年經驗指出,研究設施之成長 以及科技園區之成功,皆仰賴於科學家與工程師之支援,而吸引相關人 才前來的主要因素即為生活環境,包括優良的居住地區與休閒環境、充 足的文化設施與活動、完善的教育機構和適度的氣候,其中特別注重其 下一代之教育。其次,良好的文化環境與居住氣候有助於企業家之研究 開發,亦促進工作機會之創造。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都市規模是廠商群聚之主要原因,都市化地區 通常包含不同類型之產業,進而創造都市化經濟,帶動產業往都市化地 區聚集。另外,由於在SoC 產業任職之技術人員所受教育程度提高,所 以會要求生活品質之舒適性,若提供良好且便捷舒適的居住環境、氣候 與文化機能,便可以吸引和鼓勵優良企業與高素質人才繼續投資,加速 高科技產業升級。

二、產業環境效果

施鴻志【14】於「台灣地區科技廠商區位特性調查分析」中指出,

便利性交通為高科技產業最重視之區位因素。另外,McCann 和 Shefer

【54】在運輸設施、企業區位、聚集經濟與區域發展之關係中指出,資 訊密集之高科技產業,運輸設施為區域內部之間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陳秀山、張可云【26】於「區域經濟理論」一書中提到,在大多數 企業中,與採購市場及銷售市場之聯繫,會牽涉到開闢市業務之資訊和 連絡,以及運輸成本與市場潛力。

良好的產業環境為廠商聚集的重要原因,解鴻年【14】於「台灣地 區科技廠商區位特性之研究」中指出,科技廠商可依製程創新廠商與產 品創新廠商做分類,兩者對於區位之選擇存在極大差異。因製程創新廠 商就其產品生命週期來說,享有規模經濟與標準化之產品,因此偏向製 程之改善。一般所認定高科科技廠商多屬於產品創新廠商,此類廠商發 展重點在於建構本身生產作業之特性,如SoC 產業即為如此,又因規模 較小、資訊較為不足,故偏向同類活動群聚之地區,而這類人才大多屬 於高等教育收入者,因此設廠位址之環境成了相當重要的關鍵因素。

Taylor【64】於高科技產業與科技園區發展之研究中指出,科技園 區發展而言,區位因素將不再是唯一列入考量之因素,資金提供之來源 亦成為評估之重要準則。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產業環境影響進駐廠商之決策包含運輸設施、

市場潛力、同類活動群聚、資金提供等部份。由於高科技產業會與同類 相關上下游產業、創投公司產生群聚效應,所以高科技廠商之聚集、市 場發展、與其設廠之產業環境存在相當大的關係;針對新興產業特質,

經過許多研究學者之討論,取得資金難易程度成為產業能否在短時間內 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現今SoC 產品發展初期之際,廠商在投資 與財務發展上,皆具有高度風險性,大多需要金融機構快速的融資管道 予以協助。

三、研發環境效果

Markusen【53】對於高科技產業區位影響因素之研究中,將大學及 研究機構列為五大要素之ㄧ,他認為高科技產業之研究與發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經費佔企業成本之比例相當高。而 Cox【44】學 者則指出,研究環境對於園區之成長主要有以下三項影響:

(一) 群聚效應(Herd Effect)

即大型支援服務組織進入某一地區時,將可為該地區營造較具 吸引力之研究環境,以吸引小型研發設施形成群聚效應。

(二) 跟隨效應(Folllow The Leader)

即主要研究設施決定於某一地區時,其它相關研究設施則會傾 向跟隨。

(三) 衍生效應(Spin-Off)

即主要研發設施產生衍生效果,帶動相關聯研發設施落實於地 區,進而形成群聚效應。

Hackler【46】於通訊設備研究結果中指出,擁有通訊能力之城市,

其科技產業會呈現正向成長,而地方政府如欲吸引高科技廠商投資,可 提供更加良好的通訊環境。

蕭真美【32】於「兩岸科技產業之交流合作」研究中指出,我國高 科技發展受限於市場規模因素,企業難以進行長期之研發工作,故必須 藉助政府之研發補助、租稅優惠與資金融通等外力,以降低企業的營運 成本。

研發環境部分,考量到系統單晶片產品屬於高度之技術密集,且IC 設計產業之技術變動快速,仰賴科技研究發展,故臨近具有技術能力之 大學院校與研究機構以及相關軟體之研發支出,成為研發環境優劣之重 要指標。

四、人力資源效果

郭百琪【25】在對科技產業區域投資指標之研究中,針對科技廠商 所做的調查顯示,產業總 R&D 支出、研究發展機構、技術人力及薪資 水準為台灣科技類廠商評估區域投資決策最重要的考量指標。

Oakey【56】指出勞力、產業空間關聯、聚集經濟、資訊取得、運 輸及人力資源之取得,為決定高科技廠商區位與競爭力之影響因子,尤 其以取得所需之技術人才最為重要。李敏慧【7】更提出「易於雇用到技 術人力、易於雇用到非技術人力、熟練員工」等等為重要之影響因素。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在產業與區域政策中,將成為經濟、科技和人 力發展之科技園區,必須具備高度研發能力並極具創意與彈性,尤其是 以人力資源最為不可或缺,低品質之勞工供應是無法迎合科技產業之適

在文檔中 碩 士 論 文 中 華 大 學 (頁 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