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數學解題教學

解題是所有數學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視為數學課程的核心,是所有數 學教學的主要目標,在國小階段需紮實的幫助學生發展解題能力,讓數學學習得 以開展(陳竹村、林淑君、陳俊瑜,2002;NCTM, 1989, 2000)。九十學年度起所 實施的九年一貫暫行綱要課程延續八十二年版的課程精神,重視以問題解決為導 向的數學教學,培養學生能在問題情境中去形成解決問題所需的數學概念、態度 和能力(王瑞慶,2002)。以下介紹以解題為導向的數學教學之相關理論與解題歷 程,以及林宜城所提出的「發展解題能力教學模式」:

一、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數學教學

在瞭解以解題為導向之數學教學前,需先對「問題」以及「解題」進行瞭解。

(一)「問題」的本質

所謂的「問題」是個體面對需要解決但是沒有明顯答案,也無既有的運算程 序、解決策略(solving strategy)之一種情境或是個體從已知的條件狀態欲到達目 標時,因缺乏立即通往正確答案之路徑而處的一種情境,在生活中問題到處都會 發生,也常需要加以解決(劉湘川、許天維、林原宏,1993 ;Krulik & Rudnick, 1989;

Mayer, 1992)。在中小學階段,學生學習數學時所面對的「問題」是起點和目標都 很明確,而學生主要的工作,就是使用各種可能的方法,依自己目前所擁有的數 學知識與技能,想出一條可以從起點到達目標的路徑(曹博盛,1996)。

數 學 問 題 一 般 可 分 為 例 行 性 問 題 ( routine problems ) 和 非 例 行 性 問 題

(nonroutine problems)。例行性問題是我們熟悉解法的題目,或需要加以熟練計算 技能的題目,數學課本或習作上的例題大多屬於此類;非例行性問題則是指看到 題目後無法立即知道解題路徑的題目,解題者必須針對其所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技 能,加以搜尋,檢查與綜合並檢視是否有能適當地應用到其所面臨的新情境(黃 敏晃,1991)。但題目是否為例行題或非例行題,要視解題者而定。即使是簡單的 題目,只要學生尚未學習解法,對學生而言該題便屬於非例行性的問題。

數學文字題的解題向來是國小數學教學的主體,因為文字題的情境提供了數 學概念或運算與生活的聯繫,使得數學具有解決生活問題的意義(吳昭容、黃一 蘋,2003)。不管是用何種方式呈現的文字問題,都能夠讓學生進行解題活動且幫 助他們增進解題能力,但並非所有的文字題都屬同樣的難度,均使用相同的策略,

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整合不同難度的文字問題,就能協助兒童的概念和技能的 發展(Fennenma, Carpenter, & Peterson,引自端木容,1997)。故教師在選擇文字 題時,應選擇具備足夠的挑戰性,能引導兒童至較複雜的解題行為的問題。

(二)「解題」的意義

「解題」是「解決問題」的簡寫,是指人們針對沒有答案、解題策略及運算 程序的情境所提出的問題,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與理解來解決問題或滿足問題 之要求直到獲得解答的一種歷程(劉湘川等人,1993;Krulik & Rudnick, 1989; Mayer, 1992 )。解題者對他所面臨的問題,可憑其自然的推理能力,先前學過的知識或 獲得的能力,或由此問題之組織安排而加以瞭解並解決,但解題者對此問題之解 決暫時沒有直接而滿意的方法,對於在此問題情境中感到困惑。換言之,解題就 是解題者如何把自己從困境中解脫出來的過程(黃敏晃,1991)。

而在解題的前面加上數學兩字,表示所牽涉到全是數學問題,或在解題時需 要使用數學的知識或方法。數學解題的目的是要訓練、培養學童在面對數學問題,

特別是非例行性問題,能融合題目的已知條件和本身已有的數學知識概念,嘗試 運用各種思考方式與技能去探索各種可能的解決途經,以獲得有效解答(王瑞慶,

2002)。因此,解題教學的要點須重視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唯有透過解題進行不斷

省思的歷程,才能經由省思賦予學習意義,同時任何學科都脫離不了生活,只有 能在生活中印證的才能更直接影響兒童的思考。

以往以教師為中心、重視快速與正確演算能力的傳統教學忽略兒童的理解,

致使部分兒童無法理解題意,只能將題目中的數字任意地進行加減乘除運算,或 是勉強以一些關鍵字為線索進行解題。但關鍵字經常是有侷限性的,不保證適用 於所有情境,結果使這些無法理解題意的兒童視解決文字題為畏途(吳昭容、黃 一蘋,2003)。因此,為了讓兒童對解題產生理解,通常教師會布置一個簡易的問 題情境,以便兒童從他已具備的概念性知識出發,建構自己的解題歷程。並主張 教師應該退居為布題者,把解題活動還給學生,選擇適當的問題,適當的時間、

適當的學生及適當的解題策略進行發表及合理性討論,以促進學生概念的形成與 發展(陳竹村等人,2002)。

(三)解題歷程之相關理論

自從 Deway 提出問題解決的六階段論後,數學解題歷程的研究受到許多學者 重視(陳淑琳,2001),國內研究者常就 Polya、Lester、Schoenfeld 和 Mayer 的解 題歷程加以介紹比較(王瑞慶,2002;涂金堂,1996;涂金堂,1999;劉湘川等 人,1993),在此綜合文獻加以整理:

數學家 George Polya 不但強調解題在數學學習的重要性並在「如何解題」

(1985)一書中提出數學解題之步驟,此四步驟成為後繼解題歷程研究的基礎。

(1) 瞭解問題(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問題在問什麼?已知、未知、

條件各是什麼?

(2) 擬訂計畫(making a plan):擬定解題的輔助方法、策略和執行步驟。

(3) 實行計畫(carrying out the plan):實行所擬定的計畫。

(4) 回顧解答(looking back):校核答案之合理性及用不同方法求解答或 將此法應用到別的問題上去。

而 Lester(1980, 1985)認為影響解題表現的因子有問題本身、解題者、解題 歷程及解題環境,並將解題歷程分為六階段:

(1) 問題的知覺(the problem awareness):對問題刺激產生感受。

(2) 問題的理解(the problem comprehension):能理解問題所提供的訊息。

(3) 目標分析(goal analysis):針對欲達成之目標進行分析。

(4) 計畫發展(the plan development):依據目標發展計畫。

(5) 計畫執行(the plan implementation):實際執行所擬定的計畫。

(6) 執行程序和答案的評估(the procedures and solution evaluation):對 於計畫執行的過程與結果加以檢核。

Schoenfeld(1985)認為當學生會的認知技能或策略有數十種或數百種,甚至 數千種時,解題成功與否,常繫於學生能否瞭解控制機能以及如何抉擇,並提出 影響解題行為的四個因素即:一為認知資源(resource)指個人所擁有數學知識、

一為啟發策略(heuristics)為解決非例行性問題的策略和技巧、另一為控制力

(control)是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能力,指個人在解題過程中能夠進行計 畫、監控、評估和決策的能力,最後為信仰系統(belief system)則是個人對數學 的觀點。Schoenfeld 將解題歷程分為六個階段:

(1) 閱讀(read):閱讀題目,複述題目中的重要條件。

(2) 分析(analyze):瞭解題目陳述,能有系統的重新陳述。

(3) 探索(explore):尋找解題路徑。

(4) 計畫(plan):依尋獲之路徑規劃解題步驟。

(5) 執行(implement):逐一執行解題步驟。

(6) 驗證(verify):檢驗答案之合理性。

Mayer ( 1992 ) 從 認 知 心 理 學 觀 點 , 將 解 題 歷 程 分 為 問 題 表 徵 ( problem representation)及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兩個步驟,每步驟又包含兩個子步 驟 , 問 題 表 徵 包 含 問 題 轉 譯 ( problem translation ) 和 問 題 整 合 ( problem intergration);問題解決分為解答的計畫與監控(solution planning and monitoring)

和解答的實施(solution execution)。

(1) 問題轉譯:將題目的陳述句轉譯為內在表徵,理解語句間的關係。此 步驟需要良好的語文知識和事實知識。

(2) 問題整合:將問題所提供的資料整合成連貫一致的表徵。此步驟需要 基模知識(schematic knowledge)。

(3) 解題計畫及監控:能運用數學語句、方程式或必須的運算列式來表示 問題,擁有解題計畫並能加以監控。此步驟需要策略知識。

(4) 解題執行:正確有效的執行解題計畫,利用演算法則進行單純或連續 的計算。此步驟需要程序性知識。

以上多位學者對於解題的歷程多以 Polya 理論為基礎加以增刪或修改,其共同 的特點均認為在面對問題時,需先對題目加以理解、詮釋,再依自身所擁有的數 學知識、能力,擬訂計畫、解決問題,並對解題的結果加以檢核、評估。而這些 學者對解題所持的論點為往後的數學解題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數學解題的建構式教學模式

建構式的教學並非是一種教學法,而是只要運用建構主義的精神於教學中便 可稱之(施淑娟,1999;陳淑敏,2001)。八十二年版數學課程編輯小組提出的建 構式教學流程(劉好、許天維,1995)以及張靜嚳(1996)的問題雙環教學模式 便可作為數學解題建構教學模式的舉例:

1. 八十二年版數學課程編輯小組提出的建構式數學解題教學流程

編輯小組認為學生需經過解題、反省、討論與觀摩等過程,來學習數學知識,

並提出一活動基本流程,來反應教師賦予教學活動時應考慮的問題、引導的方向,

提供學生發表機會、引發學生討論,在討論中重視學生間的溝通問題及解題方法 的澄清。活動流程進行的一般原則是由教師布題,透過學生進行解題活動、教師 行間巡視,檢查學生難度或決定要討論哪些學生的解題方式,學生完成解題活動,

教師決定是否選擇學生發表(劉好、許天維,1995)(如圖 2-1-1):

圖 2-1-1 教師對一個問題的教學流程

2. 張靜嚳之問題雙環教學模式

張靜嚳根據社會建構論與 NCTM 的標準,提出以問題中心教學再加雙環(學 習環和教學環)而成的。雙環的目的在強化問題中心教學的功能並避免教師誤用 和迷失。學習環是借用 Ernest(1991)的知識創造環概念,認為知識是人類社會的

張靜嚳根據社會建構論與 NCTM 的標準,提出以問題中心教學再加雙環(學 習環和教學環)而成的。雙環的目的在強化問題中心教學的功能並避免教師誤用 和迷失。學習環是借用 Ernest(1991)的知識創造環概念,認為知識是人類社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