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ADHD 學童之相關研究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探討共分七節,第一節 ADHD 學童之相關研究,第二節資優學童之 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 ADHD 資優學生之相關研究,第四節探討 ADHD 兒童家長 之相關研究,第五節探討資優學童家長之相關研究,第六節 ADHD 資優學童家長 之相關研究,第七節親職壓力,希望經由本章理論與實證研究的探討,以作為本 研究的立論基礎。

第一節 ADHD 學童之相關研究 壹、

疾病名稱及研究

早在 1860 年的時候,有一位霍夫曼醫生(Dr. Henrich Hoffman)描述了一位煩躁 的病患。接著在 1902 年,一位喬治醫生研究 24 個 ADHD 的病患,認為是意志力 方面出了問題。到了 1920 到 1940 年間,名稱變成「動不停症候群」或「器質性驅 動」。到了 1936 年拉德利醫生(by Dr. William Bradley)發現安非他明類興奮劑對於這 樣的孩子有一些效果。到了 1950 年代,名稱變成「輕微腦傷」或是「輕微腦功能 失調」。到了 1968 年,名稱又變成「兒童期過動反應症」(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 冊第二版)。到了 1980 年代,美國醫學精神病學會將「注意力缺陷症」分為過動與 無過動兩種(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1987 又將名稱改為「注意力缺陷過 動症」。到 1994 年,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分為三 類。

1994 年美國醫學精神病學會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分為三種(精神疾病診斷 與統計手冊第四版)。包含以注意缺失為主的類型(predominately inattentive type, ADHD-PI) 、 以 過 動 及 衝 動 為 主 的 類 型 (predominately hyperactive-impulsive type, ADHD-HI)以及最常見的混合型(combined type, ADHD-C)( Gilbert,2000;洪儷瑜,1998;

楊坤堂,1999)。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總計名稱有:動不停症候群、器質性驅動、輕微腦傷、輕微腦功能失調、兒 童期過動反應症、注意力缺陷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總計 7 種,而在台灣社會 中俗稱過動症或過動兒。以下將各時期對 ADHD 疾病不同名稱列表呈現。

表 二–1 各時期 ADHD 名稱表

年代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動不停症候群

器質性驅動

輕微腦傷 輕微腦功能失調

兒童期過動反應症

注意力缺陷症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貳、

疾病特徵

過動症(ADHD)是一個腦部發展的疾病,疾病的出現通常在七歲前就出現 (Barkley,1995;Barkley,1998;Momastra,1976)。這是一種目前仍然無法完確定 病因的疾病,各家說法均不相同,目前為止有遺傳、基因組合、腦傷、腦功能失 調、腦部代謝不正常、環境毒素、醫療副作用、社會環境、教養方式及心理因素 (Momastra,1976;洪儷瑜,1998;楊坤堂,1999)。過動症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

只能依賴藥物以及行為治療和家庭學校工作場所配合來減低病患的狀況(Barkley,

1995;Gilbert,2000;張景盛、陳素月、藍宜亭、黃俊英,2010)。病患家長或是家 屬對照顧病患有相當大的壓力負擔(G.Amen,2011;Fowler,2001;何善欣,2000;

梨人 a,2004;梨人 b,2004;臧汝芬,2009)。病患的預後也不好,成年後有染上 酒精、藥癮、工作不穩、家庭婚姻狀況不佳的危機(Barkley,1995;Lauth & Schlottke,

2003),平均世界各國的調查研究,發病的病患男女比例約為五比一,粗估患病率 約為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八左右。(Barkley,1998; Gilbert,2000;宋維村、侯育銘,

1986;楊坤堂,1999)。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症狀包括行為抑制困難、無法集中注意力、記憶力有缺陷等幾個大方向 (Momastra,1976)。此病的特徵是病患外表不會有任何病徵,病童剛開始接觸看起 來活潑熱情,許多過動症的孩子長相清秀,若只看照片完全無法辨認,只有在與 病童直接接觸後,才會開始感受到孩子似乎有點不同。有的病童則是嚴重的控制 力不足或是嚴重衝動,曾經有過動症病童為了喝水就直接將燒開的熱水往口中倒,

導致口腔嚴重灼傷的醫學案例。在各種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書籍中,各家的說法都 相當類似。美國麻塞諸塞州立大學醫學中心心理系主任暨精神神經學教授巴克利 博士(Barkley)著有一本注意力缺陷臨床工作手冊,書中對 ADHD 病症以條列式列出 了主要特徵。

1. 抑制功能缺陷、控制衝動及延後滿足的能力都有缺損。

2. 許多跟情境無關的動作、也沒辦法依情境調整動作。

3. 維持注意力或對持續一件事有困難。

4. 難以記住要做的事或是人家交代的一件事。

5. 不會有自己覺得該怎麼做還有遵從規範的發展都落後。

6. 情緒容易激動、動機和警覺性都低於同齡的孩子。

7. 在真正長時間要完成一件事時,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力和彈性都會變 得不好。

8. 在工作表現上時好時壞,課業上也是,讓人對病患的表現沒有基準。

除了以上幾項,其他的發展特徵還有:

1. 主要病徵在兒童早期就會出現。

2. 症狀會因為情境讀不同而有變異性。

3. 病程漫長,有的會持續終生,有的到成年期後衝動的部分會消失。

參、

學習

ADHD 兒童在與學習相關的測驗上,調查結果各有不同。國外文獻顯示 ADHD 兒童平均智商低於一般兒童 7-15 分,並且學業成就也較低(楊坤堂,1999)。在黃惠 鈴等人的研究中發現,ADHD 兒童魏氏智力全量表平均低於一般學童 20 分,國語 及數學成就測驗平均低於一般學童 24-56 分,ADHD 兒童智力在智能障礙及臨界的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比例高於一般學童 16 倍,反應速度及正確率也都較低(黃惠鈴、王雅琴、郭乃文、

蔡淑貞,1994);但值得注意的是在 23 位實驗組 ADHD 兒童中有 2 位平均智商高於 130,2 位平均智商落在 120-130,有四分之一的 ADHD 兒童智能不足,從這份文獻 可以知道,在 ADHD 兒童中,確實有高智商或稱資賦優異兒童。在國內學者的研 究中發現,ADHD 兒童的魏氏三版的測驗平均智商為全量表 88,語文量表為 88,

作業量表為 90,約 80%之受試者,三項量表智商皆等於或小於 100(胡永崇,2006)。

而研究也顯示 ADHD 兒童的以魏氏智力量表測驗,平均低於一般學童 12 分,而語 文又比作業差距大了 2 分。國外學者指出只有 3%的 ADHD 學生沒有共病現象,11%

有一種共病紀錄,12%有兩種共病紀錄,18%有三種,高達 56%的 ADHD 學生有四 種以上的共病紀錄(Jensen,2003)。徐瑞君(2008)指出 ADHD 兒童有識字、閱讀、拼 音學習障礙的部份較一般學童高。陳季翎(2009)認為 ADHD 學生的學業表現落在 班上的最後五分之一。以下將多位學者 ADHD 兒童在學習方面的研究結果列長條 圖呈現。

圖 二-1 一般兒童與 ADHD 兒童平均智商比較

一般兒童, 100

國外文獻, 90

黃惠玲等, 80

胡永崇, 88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100

平均智商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圖 二-2 一般兒童與 ADHD 學習障礙數量比較

從表中可看出,在平均智商方面,ADHD 兒童的平均智商和一般兒童相較,

低了大約 15 分;而在學習障礙數量則比一般學童多了四項以上的障礙。

在學習環境上,ADHD 學童在一對一的教學環境中會有較好的學習效果(何善 欣,2000)。過動症學童難以專心、上課動來動去不能專心以及安靜的聽講、對時 間的感覺能力差、安排及組織的能力也不佳,還有早期出現主要病徵的影響,使 得 ADHD 學童的學業成績始終不理想(Barkley,1995;洪儷瑜,1998;犁人 a,2004)。

隨著學習階段的晉級,學校給學生的自主空間逐漸增加,ADHD 學童的學習狀況 也逐漸邁入更惡劣的困境裡(蔡明富,2011)。ADHD 學童不只上特殊學校的比例較 高,中輟成為幫派份子及飆車族的比例都偏高,(宋維村、侯育銘,1986),沒有繼 續升上大學比例也較高(Lauth & Schlottke,2003;G.Amen,2011)。台灣的研究顯示 ADHD 成人通常有比較多的心理問題,教育程度較一般人低,成就也比一般人差,

25%的 ADHD 學生沒有完成高中學業,只有 12%的 ADHD 學生進入大學(楊坤堂,

1999)。

一般兒童, 0

國外文獻, 4

黃惠玲等, 4

徐瑞君, 3

Jensen, 4

0 1 2 3 4 5

障礙數量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在國小階段常出現的狀況是教師發現 ADHD 兒童無法坐在位子上聽課、無法 聽從教導、沒辦法好好做完一件事、習慣性拖延、記性很差、常找不到東西、常 弄丟東西、愛說話愛插嘴、愛做什麼就做什麼完全不顧慮他人、愛生氣、一直發 出噪音、說不得錯不得,一有挫折就發脾氣(G.Amen,2011;Fowler,2001;臧汝 芬,2009)。ADHD 兒童就像人家常說的「屁股長蟲」,除了不能好好的坐在位子上,

除此之外 ADHD 兒童還有一種無法克制的「想動」衝動,會不停的動來動去(Jensen,

2003;洪儷瑜,1998)。學生手裡或是身體會不停的以一種奇怪的姿勢扭動,或是 玩鉛筆或是玩衛生紙或是腳踢來踢去(楊琬琳,2013)。在專心度方面,ADHD 學童 簡直不能專心(劉昱志,2013)。ADHD 學童非常喜歡的老師可以短暫的集中注意力,

其他的科目 ADHD 學童可以說常常有聽沒有到,以致於學習效果差(梨人 a,2004;

楊坤堂,1999)。但在筆者教學過程的實際觀察中發現,除了老師的因素外,ADHD 學童對喜愛的科目也會有較長的注意力。

除了課堂上的學習成效不好外,ADHD 學童回家練習的作業也因為無法專心、

抗拒,導致回家作業幾乎是每天都沒有完成(何善欣,2000)。筆者觀察到 ADHD 學 童通常較喜歡體育課,但也常常因為無法聽從老師的指示而表現不佳。ADHD 學 童在課堂練習、回家作業及評量中會出現許多因沒有集中注意力而發生的失誤(孟 瑛如、陳季翎、謝瓊慧,2013)。ADHD 學童很容易迷上電動玩具或線上遊戲,電 玩中的聲光效果以及立即的反應對 ADHD 學童比對一般學童更有吸引力。(林士堯,

2013;梨人 a,2004;張景盛、陳素月、藍宜亭、黃俊英,2010)。

到了國中階段,由於國中課程相較於國小需要更多的專注力,複雜程度也提 高許多,並且因為國中教師多半不再以要求學生覆誦的方式來加強記憶,更加注 重講授式教學及抽象思考的能力,對於難以專心的 ADHD 學生是在他們的弱點上 教學(陳鈺弦、李宏鎰,2011;臧汝芬,2011),國中教師無法配合 ADHD 學生調整 授課步調、受進度影響也無法每 10 分鐘休息一下、課程內容難以提供以聽覺、視 覺、觸覺、多元感官為主的強化教學課程、作業也難以用多元化練習、更沒有時 間讓 ADHD 學生在課堂中發問(G.Amen,2011)。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國中階段 ADHD 學生的學習比起一般學生會更困難(Lauth、Schlottke,2003)。

ADHD 學生除了本身障礙的影響學習成效,國小學業的基礎也多半不扎實,而國 中班級人數較多,老師也採取比較開放的管理方式,較不會去提醒分心的學生,

使得 ADHD 學生更常分心,更難跟上班級的學習進度(梨人 b,2004)。再加上由於

使得 ADHD 學生更常分心,更難跟上班級的學習進度(梨人 b,2004)。再加上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