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Easley、Kiefer、O’Hara、Preman 的知情交易機率模型

第四章 知情交易的觀測 ── 知情交易機率模型

第一節 Easley、Kiefer、O’Hara、Preman 的知情交易機率模型

1990 年代,Easley 等教授在觀察倫敦證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 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股票時,他們發現,有大半以上 的股票交易頻率非常低245,而這些低交易頻率股票多半有一個共同特徵:非常高 的買賣價差(bid-ask spread)。為何產生這個現象?他們推測,這類低交易頻率股 票若有交易產生時,交易者手上多半握有私有資訊,此類知情交易會讓交易對手 造市者在相對不知情的情況下,產生高額損失,故造市者會提高買賣價差以反映 交易這類股票的風險來保護自己(亦即前節所述的流動性與買賣價差問題)。為 了研究股票交易頻率、買賣價差與交易者從事知情交易行為間的關係,Easley 等 教授遂新建立了一套研究「知情交易機率」(Probability of Informed Trading, PIN)

的模型,也開啟了後續以知情交易機率為觀測知情交易方法的濫觴。

Easley 等教授的研究命題為:不同交易頻率的股票間,買賣價差是否有所不 同?如果有,則前述買賣價差之所以不同,是否可以由交易時所面對之知情交易 風險不同來解釋?他們將問題拆成三個部分來研究:其一,各檔股票在每日交易

245 David Easley et al., Liquidity, Information, and Infrequently Traded Stocks, 51 J.FIN. 1405, 1405 (1996).(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其中 50%的股票只佔了 1.5%的交易量,且高達 1000 檔股票 每日成交筆數不到一筆,甚至有一檔股票已經 11 年未被交易過;而紐約證券交易所中,一 檔股票幾天甚至幾個禮拜未被交易的情況也很平常。)

83

活動中,知情交易的機率是否彼此有所差異?而知情交易是否能解釋買賣價差的 表現?其二,研究各檔股票成交量規模的不同是否能解釋前項研究結果所得出之 差異。其三,以迴歸分析來研究知情交易機率跟買賣價差間之關係246

第一項 研究方法與模型

為了觀測知情交易的機率,有別於前人使用股價作為觀測目標,Easley 等教 授選擇以觀測交易量作為其研究方法247。他們認為,造市者在每天做完撮合交易

(也就是作為其他市場參與者的交易對手)的工作以後,能夠藉由每日間買入、

賣出委託單流量(order flow)的差異,搭配當天所揭露的市場消息的整理,來觀 察出知情交易人、不知情交易人每日中單位時間內到達市場的數量,亦即到達率

(arrival rate)。依照過去觀察每日到達率累積的經驗所建立的模型,能進一步被 應用於隔天造市者接到新的買入或賣出委託單的時候,使他們得以推測是否有新 資訊到達市場,以及該資訊的性質(好?壞?中性?)。據此,造市者得以相應 地調整買賣價差,避開因知情交易所可能遭受的風險。

對於造市者來說,每日市場參與者的到達率可由其所下買賣單(buy/sell order)

狀況得知(已知),而建立機率模型就可以推算出未知的新事件是否發生、其性 質、機率各為何(未知)248。最後,藉由已知的到達率、新事件發生機率,就可 以設定出一個知情交易機率的推算公式。此即知情交易機率的模型基礎,其設定 如下249

246 Id. at 1414 -15.

247 Id. at 1407.

248 Id. at 1410.

249 Id. at 1408 - 14.

84 場次數的機率分布以獨立的卜瓦松分配250(Poisson Process)來描述。當沒有新

85

者之到達率無顯著差異。See David Easley et al., supra note 245, at 1409.

252 Id. at 1410. 同理,

造市者接到買單時,事件為好消息的後天條件機率 = (𝑃𝑔 (ε+μ)) / (ε+𝑃𝑔μ) 造市者接到買單時,事件為壞消息的後天條件機率 = 𝑃𝑏ε / (ε+𝑃𝑔μ)

造市者接到買單時,沒有事件發生的後天條件機率 = 𝑃𝑛ε / (ε+𝑃𝑔μ)。

86

87 買賣價差(bid-ask spread,設為 S)的式子:

S = 𝜇𝑃𝑔 情交易的機率(PI,probability of informed trading)設定為:

PI = 𝜇 (1 − 𝑃𝑛)

88

ε 時,需建立最大概似函數(most likelihood function)260,即須將上式(10)的

258 於買賣單的觀測上,該研究採用之觀測方法為 Lee 及 Ready 教授所發展的方法,以交易出 價高於買價、賣價報價之中點者定義為買單;反之,其出價低於中點者為賣單。Id. at 1416,另參見 Charles M. C. Lee and Mark J. Ready, Inferring Trade Direction from Intraday Data, 46J.FIN. 733 - 46 (1991)。

89

機率函數式連乘,表示於下式。其中,I 為交易日的樣本數:

L(M∣α、δ、μ、ε) = ∏𝐼𝑖=1𝐿(α、δ、μ、ε ∣ 𝑂𝑏𝑖, 𝑂𝑠𝑖)261 (11)

最後,只要再對參數α、δ、μ、ε 微分後,即可求 α、δ、μ、ε 之解,得出事 件發生的機率,以及知情交易、不知情交易的到達率;而將前開數字帶回上式(8)

以後,就可以求得知情交易的機率 PI。

第二款 知情交易機率對買賣價差的解釋力模型

該研究之所以發展出新的變數 ── 知情交易機率,就是希望提供市場參與 者在觀察知情交易與市場流動性、買賣價差之間之互動關係,因此在成功建立知 情交易機率的計算模型後,下一步就是檢驗所計算出來的知情交易機率是否對買 賣價差有解釋力,其與流動性的解釋力相較起來又是如何?其檢驗方式是透過迴 歸模型的建立:

作者先將前式(9)簡化成:

S = PI * (𝑉𝑔 – 𝑉𝑏) (11)

之後,其經過代數改寫轉化成迴歸式的寫法262,讓買賣價差(S)為解釋對 象,並以知情交易機率(PI)、加入的流動性 Vol(成交量)為解釋變數,寫成迴 歸式如下:

S = β0+ β1∗ 𝑉 ∗ 𝑃𝐼 + β2∗ 𝑉𝑜𝑙 + 𝜂 (12)

的指紋開始追查;醫生看診, 從病人的症狀, 推測那一種病最易產生此症狀…等等,皆是最

大概似估算法的運用。此方法用於該研究之簡單說明為:如果參數α、δ、μ、ε 告訴造市者

在一個特定的好消息機率、及知情不知情交易人比例的情況下,其觀察到每天特定期間內 有a1, a2, a3,…張買單、b1, b2, b3,…張賣單到達市場,那在累積這些觀察結果後,造市者 就可以去反推,如果隔天在一段時間內買單出現 ai 張、賣單出現 bi 張時,其 α、δ、μ、ε

最大機率各為多少(亦即市場知情交易、事件發生的情況)。

261 David Easley et al., supra note 245, at 1414.

262 Id. at 1425. 將 S = PI * (𝑉𝑔 - 𝑉𝑏) 改寫成 S = β1* V * PI。

90

上式中,式右的解釋變數 PI、Vol,以及式左的解釋對象 S 皆已得知。透過 迴歸分析,可進行三組觀察測試:其一,在迴歸模型下同時計算β1、β2,並觀察 R 平方值(R-square),即可觀察知情交易、流動性同時對買賣價差之解釋力。其 二,令β1為 0,計算β2並觀察 R 平方值,單獨觀察流動性對買賣價差之解釋力。

最後,令β2為 0,計算β1並觀察 R 平方值,單獨觀察知情交易機率對買賣價差之 解釋力263

263 Id. at 1427.

91

第二項 研究樣本與數據

作者以 1990 年於紐約證交所交易的股票為範圍264,並依據其當年度的成交 量大小(亦即交易頻率高低),以 30 支股票分為一組共十組,讓第一組為交易頻 率最高者,後按交易頻率的遞減依次做分組排序,並以第一組(高交易頻率)、 第五組(中交易頻率)及第八組(低交易頻率)共 90 支股票,作為比較分析的 樣本。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刪除價格水準所造成的影響,在選擇樣本時,作者將 樣本股票於 1990.10.01 ~ 1990.12.23 期間內的平均收盤價做比對,讓股票能在相 同價格水準上(約 24 美元)依成交量規模來區分組別。此外,作者將委託價高 於買賣報價的中間值之交易視為買股交易,將委託價低於買賣報價的中間值之交 易視為賣股交易。

第三項 研究結果

圖 8 該研究實證結果265

264 作者的樣本不包括特別股、選擇權或權證、股票基金及 ADR。See id. at 1415.

265 Id. at 1418.

92 到達率平均值μ 於第一組、第五組、第八組依次是 0.132、0.030、0.016,不知情 交易人到達率平均值ε 則依次為 0.176、0.024、0.010,其差異在統計上均為顯著,

故可得知交易量越高的股票,無論是知情交易人或不知情交易人的到達率都越高

93

研究結果的最後一個部分,要處理的是該文的研究問題:交易量(交易頻率)

不同的股票其買賣價差也有所不同,其現象背後的理由除了上一節所提到的流動 性的因素外,是否能進一步由作者於該文中所建立的模型 ── 知情交易機率(風 險)的不同來得到解釋?根據 90 支被選取的樣本股票的迴歸分析結果顯示,買 賣價差與知情交易機率之間具有正向關係,而買賣價差則與流動性之間具有負向 關係,其結果具統計上的顯著性。此外,實證結果亦顯示,知情交易機率對買賣 價差具單獨的解釋力(R 平方值 = 0.4134),且比流動性對買賣價差的解釋力

(R 平方值 = 0.0402)優良許多271

第四項 研究結論

總結該研究所得的證據,作者主張272,其一,高成交量的股票,其發生知情 交易的機率較低。進步探究,雖然高成交量的股票其新事件發生的頻率較高,且 知情交易人的到達率也較高,但其所生風險會因不知情交易人的到達率也提高

(使市場深度也跟著提升),而被部分抵銷(暗示不知情交易人的重要性)。其二,

低成交量的股票具有較高的知情交易風險,也為其較高的買賣價差提供合理解釋,

此結論並支持 Amihud 及 Mendleson 教授 1986 年研究273的主張。此外,由於低 成交量股票的交易較多源於知情交易人,可推知私有資訊(private information)

在交易時所扮演的重要地位。但也因為知情交易人相對地多,進而形成造市者將 買賣價差擴大,使不知情交易人進入市場誘因減低,知情交易風險無法被抵銷的 循環。其三、透過迴歸分析,知情交易的機率(風險)成為解釋買賣價差產生原 因的重要經濟因子。

其四,在政策上,作者認為該研究解釋了為何低交易頻率的股票幾乎無法透 過電子化交易(screen trading)來進行買賣,因為交易者將風險反映在買賣價差 上,使得利用限價委託單(limit order)來交易者(不知情交易人)卻步。要解決

271 Id. at 1427.

272 Id. at 1428 - 29.

273 Amihud, Y. and H. Mendeson, Asset pricing and the bid-ask spread, 17J.FIN.ECON. 223 - 49 (1986).

94

此問題,則必須讓這類低交易頻率股票之交易型態轉為造市者交易系統,以減少 交易成本。最後,對於這些低交易頻率的股票來說,作者亦建議若欲減少知情交 易人對市場造成的影響,提高交易系統的透明度是必要的,如此才能讓不知情交 易人願意進入市場。亦即,應將低交易頻率與高交易頻率股票的交易機制各自獨 立區分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