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S-P 表的原理與相關實證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S-P 表的原理與相關實證研究

壹、S-P 表的的意義

S-P 表(student-problem chart)是由日本學者佐藤隆博(Takahiro Sato)於 1970 年代提出,又稱為學生問題表,是一種根據學童作答反應「圖形化」

分析的方法,目的在於藉由這些圖形化資料而獲得學生學習的診斷資料,

進一步當做老師進行補救教學之參考(陳明終,1991;余民寧,2002;林清 文,2006;林原宏,2007)。

作為認知診斷評量的工具,S-P 表理論關心的是學生在測驗上的作答 反應組型。余民寧(2002)指出藉由差異係數(disparity index)、同質性係數 (homogeneity index)、試題注意係數(item caution index)及學生注意係數 (student caution index)等四項指標,可以作為判斷學生異常反應組型之根 據。藉此四指標可以提供教師診斷資料,據以施行補救教學。

S-P 表是一種無母數統計方法,適合進行小樣本數的資料分析。本研究 之分數單元教學後的成就測驗題數共 20 題,小數單元教學後的成就測驗題 數共 17 題,研究對象合計 53 人,屬於小樣本數,故適合運用 S-P 表進行 資料分析。

貳、S-P 表的製作

一、S-P 的計算方法

對於一個資料矩陣,假設共有 N(i=1,2,…,N)個學生和 M(j=1,2,…,M) 道二元計分試題,令矩陣 Y=(

y )

ij NxM為 N 位學生在 M 道試題上的反應矩

表 2-5-1 學生原始得分表

(二)先視得分高低將原始表重新排列,如表 2-5-2 所示。縱軸係將學生總 分自高至低,由上而下排列,得分較高者,將之排列於表格的上端;

若遇上分數相同的,則依得分相同的每位學生之未答對各試題的答對 學生總人數之和為根據,自小至大、由上而下排列;若每位學生之未 答對各試題的答對學生總人數之和相等,則排列順序不拘。

表 2-5-2 中,得分同為 5 分的有編號 10114、10101、10113、10106,

其未答對各試題的答對學生總人數之和分別為 6+7+4+8+5=30,8+9

+6+7+4=34,8+6+10+8+5=37,11+7+10+4+8=40,排列順序 依所計算的總數作比較,故排列順序依編號 10114、10101、10113、10106。

又,2-5-2 表中總分同為 6 分,編號為 10110 與 10102 的部分,其未 答對各試題的答對學生總人數之和分別為:8+9+6+4=27,8+10+4

學生 試題

總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0101 0 1 1 0 0 0 1 0 1 1 5 10102 0 1 1 1 1 1 0 0 1 0 6 10103 0 1 0 0 0 0 1 0 1 0 3 10104 1 1 1 1 0 1 1 0 1 0 7 10105 1 1 1 1 1 1 1 0 1 1 9 10106 1 1 0 1 1 0 0 0 0 1 5 10107 1 1 1 1 1 1 1 1 1 1 10 10108 1 0 0 0 0 0 1 0 0 0 2 10109 0 1 1 1 1 1 1 1 1 0 8 10110 0 1 1 0 0 1 1 0 1 1 6 10111 1 1 0 0 1 0 0 1 0 0 4 10112 0 0 1 0 0 0 0 0 0 0 1 10113 0 1 1 1 0 1 0 1 0 0 5 10114 1 1 1 1 0 0 1 0 0 0 5 10115 1 0 1 1 0 0 1 0 0 0 4 總分 8 12 11 9 6 7 10 4 8 5 80

+5=27,此兩位學生之未答對各試題的答對學生總人數之和均為 27,其 排列方式不拘,唯在本表中,研究者是以編號較大者,排於上方。

表 2-5-2 將學生總分排序後的表

學生 試題

總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0107 1 1 1 1 1 1 1 1 1 1 10 10105 1 1 1 1 1 1 1 0 1 1 9 10109 0 1 1 1 1 1 1 1 1 0 8 10104 1 1 1 1 0 1 1 0 1 0 7 10110 0 1 1 0 0 1 1 0 1 1 6 10102 0 1 1 1 1 1 0 0 1 0 6 10114 1 1 1 1 0 0 1 0 0 0 5 10101 0 1 1 0 0 0 1 0 1 1 5 10113 0 1 1 1 0 1 0 1 0 0 5 10106 1 1 0 1 1 0 0 0 0 1 5 10115 1 0 1 1 0 0 1 0 0 0 4 10111 1 1 0 0 1 0 0 1 0 0 4 10103 0 1 0 0 0 0 1 0 1 0 3 10108 1 0 0 0 0 0 1 0 0 0 2 10112 0 0 1 0 0 0 0 0 0 0 1 總分 8 12 11 9 6 7 10 4 8 5 80

利用表 2-5-2,再依試題答對人數從高至低,由左而右排列,排列後 如表 2-5-3 所示。若答題正確的人數相同時,則排列方式依照答對人數相 同的試題之未答對各試題的學生總分之和為排列依據。如表 2-5-3 中,編 號 1 與 9 的試題,答對人數皆為 8 人,其答對人數相同的試題與未答對各 試題的學生總分之和分別為:8+6+6+5+5+3+1=34、5+5+5+4+4

+2+1=26,故試題 9 排列於表格左方。

表 2-5-3 試題總分排序表

學生 試題

總分 2 3 7 4 9 1 6 5 10 8

10107 1 1 1 1 1 1 1 1 1 1 10 10105 1 1 1 1 1 1 1 1 1 0 9 10109 1 1 1 1 1 0 1 1 0 1 8 10104 1 1 1 1 1 1 1 0 0 0 7 10110 1 1 1 0 1 0 1 0 1 0 6 10102 1 1 0 1 1 0 1 1 0 0 6 10114 1 1 1 1 0 1 0 0 0 0 5 10101 1 1 1 0 1 0 0 0 1 0 5 10113 1 1 0 1 0 0 1 0 0 1 5 10106 1 0 0 1 0 1 0 1 1 0 5 10115 0 1 1 1 0 1 0 0 0 0 4 10111 1 0 0 0 0 1 0 1 0 1 4 10103 1 0 1 0 1 0 0 0 0 0 3 10108 0 0 1 0 0 1 0 0 0 0 2 10112 0 1 0 0 0 0 0 0 0 0 1 總分 12 11 10 9 8 8 7 6 5 4 80

(三)畫出 S 曲線和 P 曲線,如表 2-5-4 所示。學生得分的累加曲線即為 S 曲線,用來區分學生作答正確與錯誤的分界線,其畫法是依據每位學 生的答對題數劃出區分線,再將各區分線以直線互相連接起來。試題 答題正確人數的累加分布曲線即為 P 曲線,用來區分試題答題正確 或錯誤的分布曲線,其畫法是根據每個試題的答題正確人數畫出區分 線,再將各區分線互相連結。

表 2-5-4 S-P 表完成圖(註:粗線為 S 曲線,虛線為 P 曲線)

出下列判斷標準,提供老師參考:(余民寧,2002)

(1)當 0≦CSi(或 CPj)<.50 時,即表示該學生或試題的反應組型,發生不 尋常情形尚不嚴重,尚在誤差許可範圍內,故不予標記顯示,表示其 正常程度。

(2)當 0.5≦CSi(或 CPj)<.75 時,即表示該學生或試題的反應組型的異常情 況已很嚴重,應予注意,此時,以一個星號(*)來標記。

(3)當 CSi(或 CPj)≧0.75 時,即表示該學生或試題的反應組型的異常情況 已非常嚴重,應特別注意,此時,以二個星號(**)來標記。

叄、S-P 表的分析應用

(一)「完美量尺」(perfect scale)的反應組型與不尋常或異常的反應組型 當試題與學生的作答反應組型均正常的情形下,S 曲線以左或 P 曲線 以上的部份均出現「1」,S 曲線以右或 P 曲線以下的部份均出現「0」,此 情況稱為「完美量尺」(perfect scale)的反應組型(Guttman, 1994),此時,S 曲線與 P 曲線會重疊在一起。

事實上,根據學生作答反應情形,幾乎無法出現此種完美狀況,亦即 在該得「0」的區域出現少數「1」的情形;該得「1」的區域出現少數「0」

的情形之不尋常的反應組型

本研究中,研究者欲探討的是學生的學習成效,是故學生學習成效的 分析極為重要。根據學生的注意係數和學生的得分百分比做分析,以學生 注意係數為縱軸,得分百分比為橫軸,可以產生ㄧ學生診斷分析圖。如圖 2-5-1 所示。

終,1991;余民寧,2002;林清文,2006)。茲將關於運用 S-P 表之相關探 討臚列如下:

之功用外,連帶的鼓勵了教師有意願改進學習評鑑之方式。另外,陳騰祥 (1988)以田野調查法及個案研究法,發現中小學教師在接受 S-P 表分析後所 提出的診斷分析訊息後,教師對於命題技術改進的態度上是積極的。接著,

陳騰祥(1989)又運用 S-P 表分析學習輔導課程之效果,提供教師教學參考之 用。

Harnisch(1987)運用 S-P 表的套裝軟體(student-problem package, SPP)分 析 5945 位學生的學生在科學相關知識研究之基本能力測驗情形,並將學生 之測驗結果以圖表顯示後,再為其分類。將 S-P 表適合進行小樣本數分析 的限制,擴展到地區型的大規模測驗。

呂秋文(1987)運用 S-P 表分析高中學生在數學科上的學習情形,觀察 S-P 表的各項指標係數之變化與學生測驗情形,作為教師改進教學方式與補 救教學之用。

何英奇(1989)發現微電腦化 S-P 表具有診斷學生學習情形及診斷試題 品質之功能,可做為教師補救教學與教師命題改進的依據,廣受國中生與 中小學教師喜愛。

Switzer and Connell(1989) 的研究也指出,教師能輕易操作 SPP 並藉由 S-P 表功能,瞭解課堂測驗的試題品質,且深入分析整體與個別學生的學習 情況。

Lin and Chen (2006a)嘗試使用 S-P 表來測試六年級學生數學等量公里 的概念理解情形,發現使用 S-P 表分析後可以呈現試題注意係數與學生注 意係數兩個部份,前者可以作為教師篩選題目的依據,後者則可以作為教 師實施補救教學的參考。

洪珮芬(2009)為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童於數學科線對稱概念的學習情 形,利用學生施測結果進行 van Hiele 層次與 S-P 表分析,從分析資料中瞭 解各類型學生達到線對稱概念層次之人數比例,從中獲得學童學習線對稱 概念的情形並以為依據進行補救教學。

黃桂君、吳裕益(2001)以 S-P 表為診斷分析模式架構之主軸,對聽障 組與普通組學童分數減法之計算能力進行診斷,發現「S-P 表診斷分析模式」

可以藉由歸類聽障組與普通組學生的演算法則,而達到學習診斷的目的。

林原宏、朱芹儀(2007)利用 S-P 表探討五年級學童於分數加法的知識

結構,研究結果發現學生注意係數高者,概念之間的次序性及關聯性較低,

顯示分數加減法概念間的結構較弱,顯示學童在面對同一類型之試題時,

可使用的解題策略較少。

林嬌霞(2012)應用 S-P 表了解學童在分數及小數的表徵上概念轉換之 學習情形,結果發現:運用 S-P 表有助於了解學童的學習狀況,診斷學童 的學習類型。並提出補救教學建議。

張志傑、林原宏(2013) 研究者認為教學者教學的歷程應包含後續低成 就學童之補救教學,故先利用 S-P 表篩選出低成就學童,再整合電子白板 進行時間加減概念的補救教學活動,最後再一次利用 S-P 表診斷這些低成 就學童的學習狀況,發現學童經由電子白板之補救教學後,學習進步狀況 明顯。

綜上所述,S-P 表的應用於科學、數學等學科皆有相關研究,S-P 表可 有效的顯示出國小學童在測驗答題上的表現類型,並幫助教師診斷出學習 上需要注意的學生,作為教師教學補救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