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SQ3R策略相關學理與論述

SQ3R 策略是由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心理學家羅賓遜(F. P. Robinson)於 1946 年所提出之閱讀策略,分別為瀏覽(survey)、提問(question)、細讀(read)、

背誦(recite)、複習(review)等五個步驟,本節將探討 SQ3R 策略之意義及其理 論基礎。

壹、SQ3R 策略

一、SQ3R 策略的內涵

閱讀是一種建構文章意義的過程,主要的目的在於對文章的記憶和理解,為 達此目的,須賴有效閱讀策略的運用。老師在教學時,應按照閱讀的基本特性之 含義,給予適當的教學,學生才能學會在特殊的用途與不同的時機中使用適當的 閱讀策略。換言之,「策略性的閱讀」才是閱讀活動的真義,才能造成有意義的閱

讀學習(劉兆文、陳怡欣,1999)。

SQ3R 策略是由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心理學家羅賓遜(F. P. Robinson)於 1946 年所提出之閱讀策略;SQ3R 策略針對閱讀材料做深度理解,透過瀏覽

(survey)、提問(question)、細讀(read)、背誦(recite)、複習(review)等五 個步驟,激起學生對閱讀主題的興趣,因為學生在仔細閱讀前已對文本的封面、

標題、子標題……等進行瀏覽並自我提問,所以閱讀時會留意與當初提問有關的 內容,學生熟練這個閱讀方法後,也可以增加轉化和應用的部份(江宗瑾,2010)。

SQ3R 策略強調先瀏覽全文架構,而後細部閱讀,是一種「由大到小」的閱讀方 式,被認為是相當有效的閱讀方法,有助於理解全文及增加記憶保留率(符碧真,

2009)。

二、SQ3R 策略的步驟

SQ3R 策略實施步驟如下(王一鳴,2007;孟瑛如,1999;劉兆文、陳怡欣,

1999):

(一)「S」指的是瀏覽(survey)

閱讀者快速瀏覽書的封面、封底、標題、子標題、簡介、摘要,而在瀏覽正 文時可以注意標題、子標題、每章末尾的總結或圖表。在瀏覽階段所讀過的大部 分內容很快會被忘掉,但這無關緊要,因為瀏覽的目的是要獲取這本書的一般性 概念。

(二)「Q」指的是提問(question)

閱讀者要對每一個子標題提出問題;提問對學習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它能 使閱讀有更多目標,並能使閱讀者辨識文章中主要訊息及重點,並協助自己進行 文章內容的整合,使閱讀更具批評性和警覺性。透過自問自答,可促使讀者與閱 讀內容產生互動。剛開始在提問時可能會有些困難,或是有些牽強,但只要實踐

一段時間後便能得心應手。

(三)「3R」的第一個「R」是細讀(read)

閱讀者要精讀每個子標題的內容,並找出之前對每個子標題提問的答案。細 讀時並非像吸塵器一樣只是吸取他人的詞語,而應尋求詞語背後所蘊藏的主題思 想,並把作者的思想與自己的體驗以及邏輯觀念進行對比驗證。

(四)第二個「R」是背誦(recite)

閱讀一篇文章或是一本書不應以讀完而告終,因此閱讀者在讀完每一節後都 應進行背誦。背誦並非指一字不漏的背誦書中的內容,而是閱讀者以自己的話回 答每一個子標題所提出的問題,閱讀者在這個階段有週期性仔細思索他們已經讀 了什麼,與本文互動,而且回答他們的自我產生的詢問,有助於長期記憶。

(五)最後一個「R」是複習(review)

閱讀者練習試著盡其所能回憶他從文章每一節所記得的訊息。

上述的五個步驟中,「細讀」與「背誦」通常是聯結在一起的,細讀與背誦要 求學生仔細閱讀所有細節、同時熟記並能回答相關問題,若有必要需與相關資料 作比較及參考(孟瑛如,1999)。因此學生被鼓勵作筆記,記錄他們心中認定重要 的資訊(Huber, 2004),或可利用作重點、畫線、口頭複誦等閱讀技巧來幫助閱讀 者進行背誦記憶。

貳、SQ3R 策略的理論基礎

根據以上各學者對SQ3R 策略之討論,研究者認為 SQ3R 策略可以幫助學習 者與文本產生有意義的連結,並且透過瀏覽、提問、細讀、背誦、複習等五個步 驟,對加深文本內容的記憶也能有所助益。以下研究者將針對SQ3R 策略的相關 學理分述如下:

一、Ausubel 的意義學習論

Ausubel 認為有意義的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只能產生於在學生的先備 知識基礎上教他學習新的知識。唯有配合學生能力與經驗的教學,學生們才會產 生有意義的學習。學生學習新知識時的能力與經驗,就代表他的認知結構,配合 他的認知結構,教他新的知識,就會使他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張春興,1996)。

Kinnear(1994)曾經對有意義學習與機械式學習(rote learning)做一番的區 別與解釋:

(一)「有意義的學習」是一種主動(active)、深入(deep)或是建構(constructive)

的學習。係指學習者能知覺到新的學習內容和其大腦原有認知結構中的舊知識有 所關聯,並能主動將新舊知識連結,以整合成一個更加龐大的認知結構。

(二)「機械式學習」則是一種被動(passive)、表面(shallow)或是再生

(reproductive)的學習。係指學習者無法將新的學習內容與其舊經驗取得關聯,

於是偏重機械式練習、從事零碎知識的記憶,也就是用不求甚解的方式來「死記」。 在這樣學習方式下,記憶只能夠維持一小段時間,無法達到學後保留的效果。

由上述內容可知,Ausubel 的意義學習論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的主動 性,是故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考慮學習者的先備知識,使計畫學習的新知識能夠與 學習者本身的舊概念產生連結,並將計畫學習的新知識,提出一個清晰而具體的 架構,以引導學生進入新知識學習的準備。而教師在呈現新知識時,也必須隨時 引起學生注意,並考量學習者的認知能力與舊經驗,協助學生達到知識的內化,

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同時也要注意有意義的學習與機械式學習之差別,經由機械 式得來的知識不僅容易遺忘,即使是尚未忘記,所記下的知識也不能有效的應用 解決所面臨的問題。SQ3R 策略強調能幫助學生主動學習,故符合意義學習論之 精神。

二、訊息處理理論

早期心理學家採行為主義觀,只重視學習技巧的訓練,忽視學習者內在認知 歷程的探討。在1960 年以後,認知心理學興起,已由學習技巧轉向學習策略

(learning strategy)的探討。學習策略的理論主要基因於訊息處理理論,學習被 認為是「知識的建構」,不再認為學習是知識的「習得」,學習者扮演主動去建構 知識的學習角色,而非被動的吸收,並會利用學習策略來學習教材內容,以增加 學習的保留及回憶,所以學習策略此時強調的是各種記憶法及內在歷程變項,不 再受限於外在的機械式行為(趙貞怡,2003)。所以,學習是指學習者主動的去選 擇有關的訊息,並利用學習者既得知識來詮釋此一訊息的歷程。SQ3R 策略是一 種主動的閱讀策略,基於上述理念而在美國教育界被開發、推廣,並不斷探討研 究與修正(江宗瑾,2010;劉瑩、鄭玟玟,2009;Weinstein & Underwood, 1985)。

訊息處理(information-processing)理論認為學習是訊息處理的過程,該理論 解釋人類在環境中,如何經由感官的察覺、注意、辨識、轉換記憶等內在心理活 動,以吸收並運用知識的歷程(張春興,1996)。一般認知心理學家將訊息處理分 為三個彼此分離但又前後交流的階段來解釋,三個階段包含感官收錄(sensory register)、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三種形 式;感官收錄是一個短暫的記憶,是由環境刺激引起學習注意時所產生的,若學 習者對於刺激進一步加以注意處理,則產生短期記憶,當學習者進一步針對訊息 進行複習方式時,則產生長期記憶,長期記憶可以儲存大量而有系統的資訊,且 會針對這些資訊依一定的規則分類、組合和保存。相關階段分述如下:

(一)感官收錄(sensory register)

係指個體憑視、聽、嗅、味等感覺器官感應到外界刺激時所引起的短暫記憶。

感官收錄和其他階段記憶不同處,除了時間極短外,另一特色是記憶中仍保持著

刺激本身原來的形式,其作用是在供個體抉擇是否將進一步以之作為重要訊息來 處理。若決定給予進一步的處理,就加以注意(attention),並予以編碼轉換成另 一種形式,否則即予以放棄,形成感官收錄過的遺忘(forgetting)。感官的收錄是 選擇性的,個體在選擇時所根據的標準,可能與他的動機、需求以及經驗等因素 有關。

(二)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

係指感官收錄後再經注意而在時間上延續到20 秒以內的記憶。短期記憶對個 體的行為,具有兩種重要的作用:其一是對刺激表現出適當反應,當反應過後,

目的達到,短期記憶作用已盡,不再繼續做進一步的處理,記憶即流失,變成遺 忘。另一作用是如個體認為所處理的訊息是重要的,他便採用複習(rehearsal)

的方式,使之保持較長久的時間然後輸入長期記憶。故短期記憶在有限的時間內,

除接受從感官收錄進來的訊息,並適時做出反應外,另具有運作記憶(working memory)的功能。運作記憶是指個體對訊息性質的深一層認識和理解,理解後刻 意予以保留,是將之轉換成長期記憶的主要原因。

(三)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係指保持訊息長期不忘的永久記憶(permanent memory)。訊息的編碼過程對 於知識的吸收與日後知識的檢索提取具有相當之影響,所以許多學習策略便在協 助學生進行訊息的編碼;常見的一種方式是在進行新學習時,先將儲存在長期記 憶中的訊息提取出來,再與新輸入的訊息聯結起來(黃光雄,1994);或是複誦學 習內容,意義化學習材料,讓新訊息和舊知識銜接(張新仁,1990)。理論上長期 記憶和短期記憶除在時限上的不同外,另有兩點差異:

1. 短期記憶是限量記憶,而長期記憶是無限的。

2. 長期記憶中儲存的訊息或知識,在性質上與短期記憶中暫時儲存者不同,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