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生節能減碳教學效果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生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生節能減碳教學效果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生為例"

Copied!
27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葉國樑 博士. 曾治乾 博士. 國中生節能減碳教學效果之研究~ 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 研 究 生:唐 孝 蘭. 撰. 中 華 民 國 一零一 年 六 月.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博士論文 國中生節能減碳教學效果之研究 —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發展一套針對國中學生之節能減碳教學介入課程,並探 討該介入課程之成效。本研究採取方便取樣(convenience sampling),以 台北市北安國中 100 學年度九年級學生為對象,選取四個班級為實驗組 (127 人) ,四個班級為對照組(134 人) ,再以台北市弘道國中 100 學年 度九年級學生,選取四個班級為校外對照組(139 人),此外,為瞭解台 北市與其他縣市是否有差異性,選取新竹市立育賢國中 100 學年度九年 級四個班級,作為他縣市之校外對照組(119 人) ,實驗組接受本研究設 計之節能減碳教學課程,共計八節課。本研究採問卷調查進行前後測, 比較四組間的差異,以及教學介入之前後測的不同,並以變異數分析等 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一、 節能減碳教學介入後,能夠增進實驗組節能減碳知識、增強節能減 碳正向態度、提升環境敏感度、提高節能減碳之行為意圖,並達到 顯著效果。 二、 實驗組研究對象節能減碳行為意圖,與態度、環境敏感度間,存在 i.

(3) 不等程度之正相關,表示節能減碳態度越積極、環境敏感度越正 向,其節能減碳行為意圖也越強烈。 三、 實驗組對於節能減碳教學內容、課程喜愛程度及授課教師滿意度, 都給予高度正向的肯定。 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顯示「節能減碳教學」介入課程具有不錯的 教學成效。因此,建議教育單位可參考運用本研究之介入課程,將節能 減碳議題融入現行教科書內容,有系統地推行學校節能減碳教育。 關鍵字:國中生、節能減碳、全球暖化. ii.

(4)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global warming and carbon reduction through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 An example of the junior high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 Doctoral Thesis By Hsiao-Lan Ta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reate and evaluate the efffectiveness of global warming and carbon reduction intervention curriculums among junior high students. This study used convenience sampling to select 8 classes (4 classes for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 classes for control group) in ninth grade of Beian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to conduct the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cluded 8 classes 251 students in Beian Junior High School, 4 classes 139 students in Taipei Municipal Hongdao Junior High School, and 4 classes, 119 students in Yu-hsien Junior High School in Hsinchu City. The intervention used self-compiled teaching modules in eight topics.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t pre-test and post-test.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was conducted. The main research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knowledge, attitude,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and behavior inten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fter education intervention. (2)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attitude and environment sensitivity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behavior inten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he subjects’ attitude and environment sensitivity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ir behavior inten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3)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satisfactions with global warming and iii.

(5) carbon reduction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conclusion,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global warming and carbon reduction intervention program was effective. It is encouraging to see the sign of behavior change in energy use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Suggestions drawn from this study will be provided to edit the new version of health education textbook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wan. Key words: junior high student, global warming , carbon reduction. iv.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8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9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9 第五節 名詞界定 ......................................................................................................... 10 第六節 研究限制 .........................................................................................................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3. 第一節 全球暖化 ......................................................................................................... 13 第二節 能源教育 ......................................................................................................... 38 第三節 綠色經濟 ......................................................................................................... 52 第四節 節能減碳教育 ................................................................................................. 74. 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四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研究方法 ...................................................................................... 113 研究設計 ....................................................................................................... 113 研究對象 ....................................................................................................... 114 研究工具 ....................................................................................................... 115 研究步驟 ....................................................................................................... 139 資料處理與分析 ........................................................................................... 143. 結果與討論 .................................................................................. 151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之分布 ............................................................... 151 研究對象節能減碳知識、態度、環境敏感度、行為意圖之分布 ........... 154 研究對象節能減碳知識、態度、環境敏感度、行為意圖前後測之比較 165 節能減碳教學效果評價 ............................................................................... 169 研究對象節能減碳行為意圖之影響因素 ................................................... 191 教學介入過程評價 ....................................................................................... 196. 第七節 綜合討論 ....................................................................................................... 1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213 v.

(7) 第一節 結論 ............................................................................................................... 213 第二節 建議 ............................................................................................................... 214. 參考文獻…………………………………………………………………...217 附錄………………………………………………………………………...242 附錄一 問卷內容效度考驗專家名單 ........................................................................ 242 附錄二 專家審查說明函 ............................................................................................ 243 附錄三 「國中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問卷 ........................ 252 附錄四 學習單 ............................................................................................................ 259 附錄五 焦點團體訪談大綱 ........................................................................................ 261 附錄六 深度訪談大綱 ................................................................................................ 262 附錄七 教學回饋表 .................................................................................................... 263 附錄八 教師省思日誌 ................................................................................................ 264. vi.

(8) 表目錄 表 2-2-1 全球暖化的影響 ............................................................................. 21 表 2-1-2 溫室氣體種類 ................................................................................. 22 表 2-1-3 京都議定書內容 ............................................................................. 24 表 2-1-4 溫室氣體管制 ................................................................................. 27 表 2-1-5 各國溫室氣體減量法 ..................................................................... 27 表 2-1-6 氣候變遷表現指標 ......................................................................... 30 表 2-4-1 國外環境及節能減碳之相關研究 ................................................. 76 表 2-4-2 國內有關環境及節能減碳教育的相關研究 ................................. 79 表 2-4-3 KEEP 教學四大主題與次主題分列表 ........................................... 98 表 3-1-1 研究設計 ....................................................................................... 114 表 3-3-1 節能減碳教學單元與概念對應表 ............................................... 117 表 3-3-2 節能減碳教學大綱 ....................................................................... 119 表 3-3-3 節能減碳單元一教案 ................................................................... 121 表 3-3-4 節能減碳單元二教案 ................................................................... 121 表 3-3-5 節能減碳單元三教案 ................................................................... 122 vii.

(9) 表 3-3-6 節能減碳單元一教案 ................................................................... 123 表 3-3-7 節能減碳單元五教案 ................................................................... 124 表 3-3-8 節能減碳單元六教案 ................................................................... 124 表 3-3-9 節能減碳單元七教案 ................................................................... 125 表 3-3-10 節能減碳單元八教案 ................................................................. 126 表 3-3-11 節能減碳知識雙向細目表 ......................................................... 130 表 3-3-12 節能減碳態度雙向細目表 ......................................................... 131 表 3-3-13 節能減碳環境敏感度雙向細目表 ............................................. 132 表 3-3-14 節能減碳行為意圖雙向細目表 ................................................. 132 表 3-3-15 個人基本資料 ............................................................................. 133 表 3-3-16 專家內容效度(n=6) ............................................................. 133 表 3-3-17 節能減碳知識各題難度及鑑別度 ............................................. 135 表 3-3-18 節能減碳知識量表 ..................................................................... 136 表 3-3-19 節能減碳知識量表題目 ............................................................. 137 表 3-3-20 各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N=77) .................................. 139 表 3-4-1 各組實施前測時間表 ................................................................... 140. viii.

(10) 表 3-4-2 實驗組教學介入時間表 ............................................................... 140 表 3-4-3 各組實施後測時間表 ................................................................... 141 表 3-5-1 節能減碳行為意圖及其影響因素之譯碼方式與意義 ............... 144 表 3-5-2 社會人口學變項的譯碼方式與意義 ........................................... 145 表 3-5-3 考驗研究假設之統計方法 ........................................................... 147 表 3-5-4 質性資料譯碼方式及意涵 ........................................................... 149 表 4-1-1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分布情形 ........................................... 151 表 4-2-1 實驗組、對照組、校外對照組及市外對照組前測之分布情形 ...... 155 表 4-2-2 研究對象知識前測 LSD 多重比較 ............................................. 156 表 4-2-3 研究對象節能減碳知識各題之答對率(N=519) .................. 156 表 4-2-4 研究對象節能減碳態度各題之分布(N=519) ...................... 158 表 4-2-5 研究對象節能減碳環境敏感度各題之分布(N=519) .......... 161 表 4-2-6 研究對象節能減碳行為意圖各題之分布(N=519) .............. 163 表 4-3-1 各組前後測人數 ........................................................................... 166 表 4-3-2 各組變項前後測之分布情形 ....................................................... 167 表 4-3-3 實驗組各變項前後測之比較(n=125) ..................................... 168. ix.

(11) 表 4-3-4 校內對照組各變項前後測之比較(n=132)............................. 168 表 4-3-6 市外對照組各變項前後測之比較(n=117)............................. 169 表 4-4-1 重複量數之檢定分析 ................................................................... 170 表 4-4-2 LSD 多重比較................................................................................ 171 表 4-4-3 各組在各變項前後測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71 表 4-4-4 知識 LSD 多重比較...................................................................... 172 表 4-4-5 態度 LSD 多重比較...................................................................... 173 表 4-4-6 環境敏感度 LSD 多重比較 ......................................................... 174 表 4-4-7 行為意圖 LSD 多重比較.............................................................. 175 表 4-4-8 實驗組節能減碳知識成對樣本統計量(n=125) ..................... 176 表 4-4-9 實驗組節能減碳知識成對樣本檢定(n=125) ......................... 179 表 4-4-10 實驗組節能減碳態度成對樣本統計量(n=125) ................... 181 表 4-4-11 實驗組節能減碳態度成對樣本檢定(n=125) ....................... 183 表 4-4-12 實驗組節能減碳環境敏感度成對樣本統計量(n=125) ....... 184 表 4-4-13 實驗組節能減碳環境敏感度成對樣本檢定(n=125) ........... 186 表 4-4-14 實驗組節能減碳行為意圖成對樣本統計量(n=125) ........... 187. x.

(12) 表 4-4-15 實驗組節能減碳行為意圖成對樣本檢定(n=125) ............... 188 表 4-4-16 各教學單元與分量表之對應題號 ............................................. 189 表 4-5-1 研究對象前測行為意圖與知識、態度、環境敏感度之相關(n=519) 192 表 4-5-2 研究對象前測行為意圖與各預測變項之多元共線性診斷(n=519) ... 193 表 4-5-3 研究對象前測各預測變項與行為意圖之迴歸係數(n=519) .............. 194 表 4-5-4 實驗組後測行為意圖與知識、態度、環境敏感度之相關(n=125) ..... 195 表 4-5-5 實驗組後測行為意圖與各預測變項與之多元共線性診斷(n=125) ..... 195 表 4-5-6 實驗組後測各預測變項與行為意圖之迴歸係數(n=125) ..... 196 表 4-6-1 實驗組對於課程內容評價 ........................................................... 197 表 4-6-2 實驗組對於課程喜好度評價 ....................................................... 197 表 4-6-3 實驗組對授課教師滿意度評價 ................................................... 198. xi.

(13) 圖目錄 圖 2-1-1 全球氣候變遷對健康衝擊之直接與間接效應架構圖。 ............. 34 圖 2-3-1 台灣的產品碳標籤 ......................................................................... 69 圖 2-4-1 能源教育目標(程金保,2008) ................................................. 91 圖 2-4-2 節能減碳課程發展步驟(黃月純,2009) ................................. 95 圖 3-1-1 研究架構 ....................................................................................... 113 圖 3-3-1 節能減碳教學概念圖 ................................................................... 116 圖 3-3-2 課程設計架構 ............................................................................... 118 圖 4-4-1 實驗組節能減碳知識前後測分數直方圖 ................................... 177 圖 4-4-2 實驗組節能減碳知識前後測分數直方圖 ................................... 177 圖 4-4-3 實驗組節能減碳態度前後測分數直方圖 ................................... 182 圖 4-4-4 實驗組節能減碳態度前後測分數直方圖 ................................... 182 圖 4-4-5 實驗組節能減碳環境敏感度前後測分數直方圖 ....................... 185 圖 4-4-6 實驗組節能減碳行為意圖前後測分數直方圖 ........................... 188. xii.

(14) 第一章. 緒論. 人類為發展科技文明,過度耗費自然資源,大量使用煤炭、石油、 天然氣等化石燃料能源,引發許多嚴重的環境問題,尤其是全球暖化議 題,更讓科學家視為亟需解決的當務之急。隨著全球溫度日益升高,人 類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以遏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否則未來將會造成嚴重 極端氣候與生態失衡,更為人類永續生存帶來重大的危機與隱憂。因此, 「節能減碳」乃當前國際間重要核心議題,也是人類與地球共存共榮永 續發展之關鍵,為了提升節能減碳素養,進而落實節能減碳行為,根本 之道應從教育層面著手,將節能減碳教育與正式學校教育課程融合,培 養學生節能減碳環境素養,建立正向節能減碳態度,將節能減碳觀念內 化成為個人的生活習慣。 本研究旨在發展一套適用於國中學生之節能減碳教學課程,並探討 此課程之成效。本章緒論共分為六節,經由闡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呈現 研究主題,並界定研究中相關重要名詞及說明研究限制。此六節分別為: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 研究假設、第五節名詞界定、第六節研究限制,分別闡述如下。. 1.

(15)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全球暖化形成極端氣候,威脅人類的生命財產,僅管全球達成共識 催生了京都議定書的制訂,但全球暖化以及連帶引發的極端氣候問題仍 持續惡化,預估全球海平面將在本世紀末上升1-2公尺,比聯合國IPCC在 2007年的預測還要多四倍左右。2011年初,澳洲東北部昆士蘭,遭遇世 紀大洪患,12月降雨量創下150年來新高,整個昆士蘭一半以上的面積泡 在水裡,彷彿淹出一個巨大的內陸海,多達20萬人受災,經濟損失高達 300億台幣;2011年2月,紐西蘭第二大城基督城發生規模6.3強震,摧毀 許多建築和車輛,是歷來最嚴重天災之一;2011年3月,日本東北地區發 生芮氏規模9.0強震並引發大海嘯,福島核電廠遭受重創、輻射外洩,核 安危機擴大。回顧2010年,世界各地陸續出現極端氣候,溫帶與寒帶的 北半球國家氣溫飆高、西歐國家冬季酷寒、高緯度的俄國也出現酷暑。 氣候異常,天災不斷,層出不窮的氣候災難,除了帶來生命財產的威脅, 也造成農作物歉收,糧食價格飆漲,嚴重影響民眾日常生活,甚至引發 社會的不安。 二氧化碳排放量升高,除了對全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浩劫,將可 能導致人類的傷亡。最近的14年,發生了人類史上最熱的10年,由於海 洋的溫度急速上升,形成更多威力更強大的熱帶暴風和颶風;而降雨模 式的改變使得水災和旱災的情況愈來愈嚴重;氣溫的升高造成全球傳染 2.

(16) 性疾病的爆發,導致許多野生動物瀕臨絕種的危機。人類應該了解,如 果沒有其他大自然的各種生命,人類的永續發展也不會實現的,因為人 類只是大自然生態圈的一分子而已。所以,人類必須盡力維護「生命支 持系統」的正常運作以提供生態系服務,並且保護所有的大自然生命和 生態系,再藉由深層價值觀的改變,以及同時從政治、社會、文化等層 面著手,來解決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議題,希望人類與全地球生命都能 永續的生存並發展下去(王從恕,2010)。因此,近年來全球暖化議題 已受到國內外政府、企業與相關環保組織的高度重視。 皮尤全球氣候變遷中心( Pew Center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在(氣 候變遷 101)(Climate Change 101 )報告裡提到,全球均溫「在人類歷史上 一直都有自然的起伏。例如北半球的氣候,曾經從十一到十五世紀相當 暖和的期間,轉變為十七至十九世紀中葉的較低溫時期。不過研究二十 世紀末地球氣溫快速上升的科學家說,目前的情形無法用自然溫度變化 來解釋。」人類是新加入的因素,燒煤、燒油等化石燃料,濫砍森林、 大規模養牛、從事農業和工業化活動,使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排 放量暴增。而世界各國憂心的「全球暖化」現象,不僅導致地球氣溫的 上升,也會造成各種惡劣的環境影響,如氣候極端的變異(如異常嚴重 或頻繁的颱風或乾旱)、生態系統失衡、海平面的上升、海岸線的鹽化、 水文及水資源的破壞及糧食的生產的破壞等等,這些氣候變遷對環境的 3.

(17) 惡劣影響,自然就對人類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所 造成的健康影響包括嚴重氣候變異(如水災、颱風、颶風、乾旱)及高 溫氣候導致的身體傷害及死亡;微生物盛行致使食物及飲水中毒;宿主 -病媒-病原關係變異導致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如登革熱、新型流感、 血吸蟲病、瘧疾)的盛行;因過敏原的增加而增加的過敏症;因惡化的 空氣汙染導致的呼吸道及心臟疾病;因為糧食生產減少造成的營養不 良、疾病、及饑餓問題等等。 台灣雖然是一個面積相對較小的地區,但大量消費與大量生產商品 的後果,二氧化碳的總排放量卻是全球第 22 名,占了全球排放量的 1%; 據估計,台灣產業製造與販賣商品,每賺進一美元,就向大氣排放 0.52 公斤的二氧化碳(蘇建霖,2007)。全球暖化的問題勢必越來越嚴重, 台灣將來也勢必要投入到過去一、二十年來已經在世界許多國家興起的 「抗全球暖化運動」,而台灣在投入這個全球運動之前,社會迫切需要 有關全球暖化的啟蒙及教育工作,台灣民眾、產業及政府需要培養不盲 目追求消費、不迷信經濟成長、愛護地球、有深刻環境保護意識的「地 球公民」素養。(陳美霞,2009) 前任美國副總統高爾在全世界各地,展開有關「全球暖化的議題」 的巡迴演講,以輕鬆自然以及實事求是的態度,向民眾說明地球目前所 面臨的緊急危機,由於受到高爾演講的感動,環保人士蘿莉大衛和電影 4.

(18) 製片羅倫斯班德,將演講內容拍成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更清楚廣 泛地傳達給社會大眾,喚起世人對全球暖化議題的重視,瞭解到這將是 人類與生態環境共存共榮的最大挑戰。氣候的災難不再是危言聳聽,而 是不爭的事實,電影「明天過後」和「不願面對的真相」已經做了最好 的預言,電影中「明天過後」的情節,也許是未來人類必須得面對的真 相。全球暖化帶來許多環境上的改變,像是海平面上升、冰河後退等現 象,它會造成生物絕種的危機,這些氣溫上升和氣候變化、水災、旱災、 流行性傳染病大量散播以及致命熱浪,災情之嚴重是我們從來沒有經歷 過的,而且完全是人類自己造成的,我們應該儘快採取防範措施,避免 全球暖化繼續惡化。環保行動不可能單打獨鬥,必須透過整合各界的力 量,例如:學校、社區、義工團體,共同正視目前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才能發揮挽救地球危機的作用。因應地球永續發展,必須從日常生活方 面著手,舉手之勞作環保的行為是一個最快、最好的方法。節能減碳、 資源回收等多樣化的環保主題活動,可促進社區民眾及社群參與,共同 投入環保回收、愛家園活動。 因此,唯有透過環保教育的推動,將環境保護節能減碳觀念內化, 體認地球永續發展是每一個地球人的義務與責任,才能讓地球生生不 息、後代子孫綿延不絕。環境與節能減碳永續教育的推動就是一種教育 改革:就教學的內涵而言,環境保護議題是最近國內外所關注的焦點, 5.

(19) 如果學校教學能作適度回應,正可表現課程的國際觀點與現代性;對學 生的認知學習而言,環境與節能減碳永續教育除了具獨特的概念架構, 更具跨科際連結的知識體系,擁有一個整體性與豐富性的內涵;對學生 的情意學習而言,藉由對環境的關心,關懷社會中的弱勢族群與自然環 境中的弱勢物種,進而整個地球環境生態,可成為高尚的人格情操;對 學生的行為學習能力而言,環境與節能減碳永續教育,重視日常生活中 具體呈現的現象或問題,經由生活中議題的探討與解決,達成生活能力 的落實與實踐;最後對學校與教師而言,環境與節能減碳永續教育之內 涵觀念仍持續發展,需要學校與教師主動關切與合作學習,因而藉由科 際整合與教學自主,提升教育體制內的活力。 國內關於環境與節能減碳永續發展教育的發展方面,經由我國國民 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的教育改革,將環境與永續發展教育的理念、目標、 內涵、教學與評量融入於國民中小學的課程綱要,著實是推動學校環境 與永續發展教育的重要機會。九年一貫課程除了七大學習領域之外,明 訂「環境教育」為重大議題之一,必須適度融入各個學習領域,而且「健 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原本就和環境與永續發展教育關係密切,因為「健 康與體育」領域強調的,不只是「人自己之生長發育」、同時也關懷學 生在「人與人、社會、文化之互動」及「人與自然、面對事物時如何做 決定」二個層面的學習,其課程目標中清楚標識出「培養營造健康社區 6.

(20) 與環境的責任感和能力」、「培養增進人際關係與互動能力」、「培養 擬定健康策略與實踐能力」、「培養運用健康資訊、產品和服務能力」 的重要,這些領域課程目標與環境永續教育的最終目標-「培養成為負 責任的環境公民」完全一致。 就目前教學實務層面而言,雖然教育部研訂「全國教育各領域課程 綱要」中,將節能減碳議題納入正式課程,含括了七大學習領域中的自 然與生活科技、社會科、健康與體育等三大學習領域,及六大議題之環 境教育。但為因應節能減碳教育的急迫性,關於節能減碳課程的安排與 內容陳述上,仍有許多值得改進之處,如:課程規劃、內容分析、篇幅 比例等,各版本教科書在節能減碳行動的解釋說明上也有明顯差異。而 國中節能減碳之課程,主要編排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社會領域及健 康與體育三大領域中,在課程內容規劃方面,以自然領域最多,社會領 域其次,健康與體育領域則是缺乏一個完整單元,有系統地將節能減碳 概念教導學生,再加上國中生對於全球暖化與節能減碳仍存在許多迷 思,因此,配合現行健康教學課程,發展一套統整性的節能減碳教學課 程實為當務之急。 本研究目的為調查國中學生節能減碳環境永續知識、態度、環境敏 感度與行為意圖,參考現行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及 100 年新課程綱要之分段能力指標,關於節能減碳環境永續教育之內涵, 7.

(21) 編擬出一套節能減碳相關議題教學,進行實驗教學介入。由於目前國中 健康課程現行教科書,並沒有節能減碳單元,節能減碳概念分散於各個 教學單元中,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建構一套完整的課程教學,以落實校園 節能減碳教育之推動,希冀日後可作為國內國中階段節能減碳環境教育 教學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依據現行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及 100 年新課程綱要,並參考國內外有關節能減碳環境教育課程,發展出一套 針對國中學生關於節能減碳教學課程,分析此教學之成效,並探討國中 學生在節能減碳知識、態度、環境敏感度與行為意圖方面之差異,同時 觀察學生上課的反應、參與度及課堂氣氛的情形。希望能提供國中學生 一系列完整的節能減碳環境教學,以落實推動學校節能減碳教育,並將 節能減碳價值觀內化為全民行動,一起邁向低碳生活,有效地遏抑全球 暖化危機,讓地球永續經營生生不息。 本研究目的有下列二項: 一、探討節能減碳教學介入,對於國中學生節能減碳知識、態度、環境 敏感度,與行為意圖之教學效果。 二、提出本研究之教學心得,研究結果作為日後節能減碳環境教育推廣. 8.

(22) 之參考。.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問題如下: 一、 教學介入前研究對象節能減碳知識、態度、環境敏感度與行為意圖 為何? 二、 教學介入後研究對象節能減碳知識、態度、環境敏感度與行為意圖 前後測間是否有所差異? 三、節能減碳教學是否能有效增進研究對象節能減碳知識、態度、環境 敏感度與行為意圖? 四、研究對象節能減碳知識、態度與環境敏感度,與節能減碳行為意圖 之相關性為何? 五、研究對象之節能減碳知識、態度與環境敏感度,對節能減碳行為意 圖的影響力為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針對上述的待答問題,提出以下幾項研究假設,這些研究假設以虛 無假設形式表示,且在顯著水準α=0.05 情形下進行統計考驗,分述如 下: 一、實驗組、對照組、校外對照組及市外對照組前測之節能減碳知識、 9.

(23) 態度、環境敏感度與行為意圖間沒有顯著差異。 二、實驗組、對照組、校外對照組及市外對照組前測、後測之間,研究 對象在節能減碳知識、態度、環境敏感度與行為意圖上,無顯著差 異。 三、實驗組、對照組、校外對照組及市外對照組前後測之節能減碳知識、 態度、環境敏感度及節能減碳行為意圖,不因組別不同而有顯著差 異。 四、研究對象節能減碳行為意圖與知識、態度、環境敏感度間無顯著相 關。 五、研究對象節能減碳知識、態度、環境敏感度對節能減碳行為意圖沒 有顯著解釋力。. 第五節. 名詞界定. 為使研究所使用的名詞意義明確,茲將重要名詞加以界定如下: 一、節能減碳 節能減碳包括「能源節約」與「溫室氣體減量(其中以二氧化碳減量 佔大部分)」兩大部分;加強能源管理減少能源之損失和浪費,提高能源 使用效率,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及使用再生能源,藉以減少溫室氣體 排放,以緩和全球暖化問題。節能是方法,減碳是目的,因而簡稱為「節 能減碳」(陳偉羣,2009;黃月純,2009;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2008; 10.

(24)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2008)。 二、節能減碳行為意圖 依據 Ajzen & Fishbein(1980)的看法,意圖是指個人從事某行為的 主觀機率或可能,應用於研究上,是指個人對於未來從事節能減碳行為 可能性的主觀判斷。 三、節能減碳知識 指對有關節能減碳的正確認識程度。本研究根據文獻資料(王從恕、 2010;林姵君,2010;黃月純,2009),主要包括:「全球暖化原因」、 「全球暖化之影響」、「暖化與健康之關係」、「節約能源」、「節能 減碳之重要性」、「如何落實節能減碳」等六方面進行探討。 四、節能減碳態度 態度是指個體對人、事及周圍世界所持的一種持久性與一致性之傾 向(張春興,1996)。「環境態度」為對環境中之特殊情況、整個環境 或環境直接有關的人或物之信仰的組合。這些組合包括整體的評估:贊 成或反對、喜好或厭惡(李永展,1991)。「節能減碳態度」是指個人 對於節能減碳行為致力支持的程度。 五、環境敏感度 指個人對於環境的感受性,及所能容忍的程度。環境敏感度不只是 一種對環境的移情作用,而且是一種基於個體以前的生活經驗,產生對 11.

(25) 環境相關事物學習的興趣、關心環境並以行動去保護它的傾向。(林姵 君,2010).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對象僅為台北市某所國中九年級學生,研究結果無法推論至 其他地區的國中生,但是可以做為其他地區相關研究的參考。 二、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調查係採自我填答方式進行,故受試者回答的瞭解程度或信 念確立,可能受到學生個別差異的影響無法掌握,此外,受試者是否有 依照實際情形作答、填答時的認真程度、或者作答情形是否受到其當時 的情緒、身體狀況、情境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可能會對研究結果有 所影響。 三、研究內容 節能減碳的涵蓋範圍很廣,而影響個人節能減碳行為的因素也很 多。因此,本研究以探討節能減碳行為意圖為主,並依文獻探討的結果, 設計關於「全球暖化原因」、「全球暖化之影響」、「暖化與健康之關 係」、「節約能源」、「節能減碳之重要性」、「如何落實節能減碳」 等主題進行教學,故研究範圍僅限於教學之內容。. 12.

(2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歸納及整理與研究主題相關之文獻,以做為本研究的概念 架構與理論基礎。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全球暖化、第二節能源教育、 第三節綠色經濟、第四節節能減碳教育。. 第一節. 全球暖化. 暖化現象已對地球各地造成嚴重的傷害,同時也喚起了國際間前所 未有的重視。2007 年初,由全球一百一十多國的兩千多位科學家所組成 的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 公布了第四份報告,因為人類排放過量的二氧化碳等氣 體,造成全球暖化,使得冰河及極地冰帽融化、洋流和氣候改變及海平 面升高。預估世界各國若不能在 2015 年前阻止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突 破 450 ppm ,屆時可能會有數十億人口因水源枯竭面臨缺水危機,甚至 因極端氣候造成的巨大天災而被迫成為無家可歸的環境難民,同時還會 有三成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由此可見問題的嚴重性與迫切性,如果我 們不立即採收行動做有效的改變,大災難即將在這個世紀末發生。 過去 50 年來,全球平均氣溫以相當快的速度持續上升,導致全球氣 候的巨變,自 1978 至今,北極冰圈以每十年約百分之九的速度縮小,超. 13.

(27) 級暴風雨造成嚴重水災,旱災和森林火災頻傳,2003 年的歐洲熱浪造成 3 萬人喪生,並在印度造成 1 千 5 百人喪命,珊瑚礁及高山草原等生態棲 息地遭到嚴重破壞,許多動植物將面臨絕種的危機(吳瓊治,2010)。 當今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確實已造成許多物種瀕臨滅絕。在大眾媒體 中最常見也備受關注的例子,就是北極熊的生存問題。由於全球暖化造 成北極冰冠的融化,進而使北極熊的棲地減少與捕食困難,現在已發現 北極熊體重減輕,甚至有大熊啃食小熊的情況出現。因此,當今氣候變 遷和全球暖化的情況下,第二個應永續的對象,就是「大自然」本身(包 括:地球、生物多樣性、生態系)。就如生態學者認為,「對大自然的 干擾,不只是不必要、不理性,也是一種粗暴和罪惡的行為,人類應該 對此負起責任。……人類必須輕而無痕的居住在易受傷害的自然環境 中。」 美國馬賽科學研究學會( Sigma Xi )應聯合國之邀,也自組國際氣候 科學家小組,並在 2007 年 2 月提出「迎戰氣候變遷」報告(Confronting Climate Change)。報告中說,即使地球平均溫僅略微上升,像 1750 年迄 今才高出攝氏 0.8 度,卻已「伴隨著水災、旱災、熱浪和野火事件顯著增 加…也出現了夏季北極海的冰大幅減少,格陵蘭冰原的融冰大為增多, 西南極冰原不穩跡象頻傳,以及眾多動植物物種分布的地理和緯度範圍 有所變動。」馬賽科學研究學會的報告說,由於我們無法完全停止排放 14.

(28) 二氧化碳,若排放量增加的速率僅在中等預測範圍內,「那麼到 2100 年 所累積的暖化結果,將比工業革命前的情況多出攝氏 3 至 5 度。」這就 可能引發前所未見大規模的海平面上升、乾旱及水患,讓眾多人類棲息 地變得再也不適合居住,而這只是中等程度的預測,很多氣候學家認為 地球還會更熱。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於 2001 年公佈的第三次評估報告指出:在 1901-2000 年,全球的暖化趨勢約上升了 0.6±0.2℃(IPCC, 2001);而 2007 年公佈的第四次評估報告更認為:光是 1956-2005 年,全球的暖化趨勢 就上升了 0.65±0.15℃(IPCC, 2007),顯示 20 世紀主要的暖化現象發生在 過去五、六十年間。全球隨著氣溫平均值上升面臨了越來越多的威脅: 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增加,強度也增強了(中國的雹暴、美國的超級颶風 及緬甸的熱帶氣旋)、水旱災或森林火災不斷(歐洲的世紀洪水)、地震、 海嘯機率大增(2004 年南亞海嘯、2008 年中國四川地震、2009 年海地強 震、2011 日本強震及海嘯)、冰河融化、海平面上升、傳染病散播等。反 觀臺灣,近百年平均溫度增加了 1.3℃,為全球平均值的 2 倍,近 30 年 增溫速度更是百年趨勢的 2-3 倍;臺灣最高峰玉山,也成了氣候變遷的受 害者,不僅夏季植物提早開花,冷杉、鐵杉也異常開花並大量死亡,愈 來愈多中低海拔的生物正往高海拔遷移(李育豪,2007;洪志誠,2003; 15.

(29) 張靜安,2008;蕭富元,2007a)。 在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下,台灣應該優先考慮兩個迫切需要解決的 議題:第一個是如何因應 2009 年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的減碳要求,第二 個是在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下,如何因應未來台灣將出現更多的極端氣 候可能造成的災害,和山坡地抗災能力薄弱的議題。台灣雖然地狹人稠, 但台灣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卻是相當可觀,而人均排放量更是名列前 茅,過去十五年的增加比例是世界第一(李名揚,2008)。雖然台灣並 不直接參與減碳協議的簽署,但台灣必將受到減碳的要求和壓力,因為 台灣若不改進自身工業生產過程以達到減碳目標,極有可能遭受國際經 貿的制裁。所以,台灣應及早綠化工業生產過程,並開發非污染能源, 以因應減碳的要求和壓力。第二個議題,是極端氣候對台灣可能造成的 災害,可以預見台灣未來將出現更多的極端氣候,尤其是降雨不均問題, 例如:乾旱季的增長,水災、土石流等。 2009 年丹麥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雖然並非所有議題 都有一致的共識,但世界主要二氧化碳排放國―美國和中國已釋出減碳 善意。希望能在後續的氣候變遷會議中簽署新的減碳協議,順利取代即 將於 2012 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繼續完成減碳、保護森林,以及協助開 發中國家兼顧減碳與經濟發展等目標。在全球已經暖化的當今,我們這 一代必須盡一切的努力,去避免在未來的 50-100 年內產生劇烈的氣候改 16.

(30) 變,影響和危及下一代的權益。 一、暖化之成因與影響 IPCC 的報告顯示,引起全球溫度上升的主要原因,90%的可能性是 各種人為活動排放溫室氣體所造成,其中二氧化碳是影響很大的溫室氣 體之一,二氧化碳的濃度從工業革命前的 280ppm 快速增加到目前的 380ppm,比工業革命之前高出了 35%(邱淑慧譯,2007;蕭富元,2007a; 顧洋,2008;IPCC, 2007)。二氧化碳對全球暖化的貢獻度占 64%,目前 全球平均溫度的變化,幾乎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同步上升(臺灣環境 保護聯盟,2008) ,因此「節能減碳」為目前降低全球暖化最直接的做法。 溫室效應的原理是因太陽輻射出來的短波輻射能夠穿過大氣層抵達 地球表面,這些能量約有 30%會被大氣層反射出去,20%被大氣層吸收, 其餘的 50%提供地球熱能。地球的水和土地吸收了太陽能量後,會緩慢 的把一部份熱能以長波幅射釋放出來;長波幅射遇到大氣層中的溫室氣 體,就會被吸收、截留在大氣層內,使得地球保持溫暖。地球如果沒有 溫室氣體,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大概為零下 18℃,溫室氣體的存在,使 得全球平均溫度在 15℃左右,如果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的濃度漸漸升 高,大氣層中的溫度也會逐漸升高,造成地球越來越溫暖(倪宏坤,2006; 葉欣誠,2006) 。從氣候歷史來看,近百年全球平均溫度上升的速度大約 是五千年前到一萬年前的 30 倍,科學家預估若照這樣的速度持續增加下 17.

(31) 去,到了 2100 年,全球平均地面氣溫將比 1990 年增加 1.4-5.8℃(IPCC, 2007),屆時暖化將引起嚴重的環境災難。事實上,目前全球暖化已導致 全球的乾早、熱浪、水患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增加,造成的環境衝擊 有日益嚴重的趨勢。 每一種溫室氣體造成的暖化效應並不相同,國際間以全球暖化潛勢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代表該氣體相對二氧化碳(CO2 GWP﹦1) 而言,其暖化強度的比例,當 GWP 值越高,即意味著該氣體對全球氣 溫所造成的暖化程度越高。雖然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對 溫室效應的影響最顯著,且存在於大氣中的時間(生命週期)較長,但 由於二氧化碳的含量最多,相對對全球升溫的影響也最大,約是所有溫 室氣體總貢獻的 64%(葉欣誠,2006) 。 權威的「看守世界雜誌」 ( World Watch Magazine I Worldwatch Institute ) 專業報告指出:畜牧業直接及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排放 量半以上,80%的亞馬遜雨林是因為開墾牧場或種種飼養動物的穀類(如 大豆)而消失,這些穀類可以養活 20 億的人口,卻只提供少數人口的口腹 享受。畜牧業消耗了全球超過 1 /3 穀物及 70%的淡水資源,是造成糧食 短缺、飢荒、海洋河川污染和水資源枯竭的主因。肉類從生產、運輸、 保存和烹煮,過程都是高耗能與高排碳的行業。IPCC 的主席帕喬里 ( Rajendra Pachauri )指出,「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估計,肉品生產直接 18.

(32) 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約占全球總量的 18%,交通運輸的排放量只占了 13%,牛羊打嗝與排氣會釋出大量甲烷,其溫室效應高達等量二氧化碳的 23 倍。」世界關懷農業組織( 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 CIWF )呼 籲各國政府在協商(京都議定書)的同時,也要針對減少肉類生產與消耗量 訂定明確目標。該組織指出,過去四十年來,全球肉類消費量直線上升, 嚴重威脅人體健康與地球生態環境。全球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糧食用於飼 料大,獲取 1 公斤的牛肉需要消耗 10 公斤的飼料與 10 萬公升的水,全 球農場牲畜每天至少製造 130 億噸的廢棄物,汙染土壤與河川,加劇全 球暖化。「科學世界」(Science World) 2002 年 1 月 21 日報導:大氣中的 沼氣吸熱量,每分子比二氧化碳多 21 倍,是最厲害的溫室氣體。據美國 國家環境保護局指出,世界各地有 13 億頭牛幾乎不斷在打嗝(美國就有 1 億),牲畜釋放的沼氣是全球溫室氣體主要來源之一,一頭牛平均每天排 放 600 公升沼氣。 IPCC(1996)將全球氣候改變所導致的環境問題與影響,分為以下三 方面: (一)物理系統的改變:冰河收縮、久凍結地帶融化、河流和湖泊會較 遲結冰,並提早融化等。 (二)生物系統的改變:中高緯度會有較長的生長季節、動植物的生長 區會向極化和高度的移動、某些動植物的族群會減少、樹木會提早開花、 19.

(33) 昆蟲的蔓延、生物多樣化減少等。 (三)人類系統的改變: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農作物收成會減少、很多 地區的用水供應會減少、更多人患上瘧疾和霍亂、某些地區泛濫的情況 會變得更嚴重、需要更多能源來作冷卻、海平面上升可能會影響沿海城 市等。這些環境災難中,沿海低窪地區及島嶼國家受到的衝擊特別顯著, 最明顯的案例是在 1999 年太平洋上提布亞塔拉瓦和阿布努亞兩個小 島,由於暖化造成的海水上升,使其消失在大海中(孫維廷、洪志誠, 2005);島嶼國家吐瓦魯也已面臨沒有淡水可以飲用。政府氣候變遷研究 小組(IPCC)2001 年的報告書中估計,到 2100 年全球平均氣溫將使南北 兩極冰山融化、海平面將上升 15-90 公分,若持續惡化將使得低窪島嶼 國家,如吐瓦魯、吉里巴斯等國沒入太平洋中,北極熊、企鵝的棲地遭 到破壞而有滅絕的危機,歐洲阿爾卑斯山冰河融化,歐洲地中海沿海地 區因為夏季熱浪幾乎無法居住,乾旱區擴大造成非洲和南亞等地的旱災 更嚴重,而其他自然生態系統遭到嚴重改變,極端氣候條件頻仍(IPCC, 2001)。. 20.

(34) 表 2-2-1 全球暖化的影響 項目. 影響層面 造成水供應系統的改變,還有水質的改變,並使乾旱、洪. 水資源 水的發生頻率增加。 農業. 使農作物產量改變,還有增加灌溉用水的需求。 因海平面升高使得低窪的島嶼及沿海城市受到洪水侵襲,. 海平面及沿海地區 海灘也因此縮減,還會影響漁獲。 會改變森林的組成及所在的位置或導致有些森林消失,甚 森林 至乾旱引貣的火災,減少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及物種。 生物多樣性. 因生物適合的棲息地的減少,使得動植物物種的滅絕。 會造成延長熱浪及乾旱,還有颶風、颱風、龍捲風以及暴. 極端天氣 風的增強。 食物及水的供應受到影響,使疾病的傳播容易,因為熱及 疾病與健康 疾病所產生的生病和死亡人數增加。 因疾病和生活環境惡化使人口死亡和遷徙增加,並造成因 人口 環境問題產生的死亡增加。 資料來源:臺灣環境資訊中心網站(2008). 二、國際溫室氣體管制 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是地球溫暖化的元兇,為使全球暖化趨緩,減 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實是當務之急(台灣環 境保護聯盟,2008;黃啟峰,2007)。 1992 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召開「地球高峰會議」,通過了「聯合國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其主要目的是限制人類製造的溫室效應 氣體總量,使其不至於影響全球氣候(工業技術研究院,2008a),會中所 21.

(35) 提出因應全球暖化的兩項主要策略:減緩和調適。「減緩」是指減少溫 室氣體排放或把它吸收貯存,以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調適」 則是指發展可以降低全球暖化負面影響,甚至開發其正面效益的方法(顧 洋,2008)。1997 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於12月1 日至11日,在日本京都舉行,共有149個國家,通過一項具法律約束力的 「京都議定書」(黃啟峰,2007),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約束的形 式,限制已開發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是第一次全世界共同以行動 宣示對抗全球暖化的決心(鐘丁茂,2005)。 會中通過具有管制效力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明定針對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 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等六種氣體進行削減(工業技術研究院, 2008b);2005年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也象徵先進國家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 決心(羅新衡、高紹惠,2007)。 表 2-1-2 溫室氣體種類 目前「京都議定書」 管制6種人為溫室氣. 人為活動. 體 CO2. 燃燒石化燃料(例如石油、煤、天然氣)、土地利用 變更、工業製程. CH4. 碳氫化合物燃料、畜牧業、農耕. N2O. 燃燒石化燃料、污水處理、化學工業製程、農耕. 22.

(36) 目前「京都議定書」 管制6種人為溫室氣. 人為活動. 體 HFCs. 冷凍冷藏、半導體製程. PFCs. 半導體製程. SF6. 半導體製程、重工業、電力業、鋁鎂合金、平面 顯示器產業 資料來源: IPCC 4th Assessment Report. 「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議定書的全文共28 條及A、B 兩個 附件,主要內容為:(一)減量時程與目標:公約附件一國家及摩洛哥 與列支敦斯登,應於2008 至2012 年間達成減量目標,同時採差異性削 減目標之方式:歐洲聯盟及東歐各國8%、美國7%、日本、加拿大、匈牙 利、波蘭6%,另冰島、澳洲、挪威則各增加10%、8%、1%。(二)管制 六種溫室氣體:其中CO2、CH4、N2O管制基準年為1990年,而HFCs、PFCs 與SF6為1995 年。且制定「共同執行」、「清潔發展機制」、及「排放 交易」等三種彈性機制,森林吸收溫室氣體之功能納入減量計算,即1990 年以後所進行之植林、再植林及砍伐森林所造成之溫室氣體吸收或排放 之淨值,可計算於減量之中。京都議定書中一項新的特點是允許進行國 際合作計畫,來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承諾。同時將達成減量目 標的期間由固定的一個年度,擴大為一個五年的期間,讓各國可以選擇 23.

(37) 在最便利與最具經濟效益的期間內執行。 京都議定書內容概要如下: 表 2-1-3 京都議定書內容. 資料來源: IPCC 4th Assessment Report. 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代表低碳經濟時代來臨,主 要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對各國能源配比與產業結構造成直接衝擊, 影響各國經濟發展甚至損及國際競爭力,為了因應與減少京都議定書帶 來的衝擊,各國採取的政策有:選擇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少的能源,或開 發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利用徵收碳稅來約束能源的使用量及二氧 化碳的排放量,或通過造林及加強森林管理措施,以增強陸地碳吸收量。 此外,也有透過共同執行(Joint Implementation, JI)、排放權交易(Emission 24.

(38) Trade, ET)或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等國際 合作,達到減緩地球暖化的速率(孫維廷、洪志誠,2005)。 以經濟學的觀點,碳交易政策稱作「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是透過界定污染的「排放總量」和「排放權」 ,市場機制會把減少 污染的成本降到最低,這個概念在上個世紀的 60 年代被提出,在 90 年 代美國治理酸雨的時候首次被採用,結果成效斐然,為防治污染開闢出 一條新的道路。有鑑於酸雨的經驗,世界各國也想導入市場機制來對抗 全球暖化,於是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不僅規範各國在一定時程內, 需要減少的碳排放量,同時還包含了一個「排放交易」的條款,國際「碳 市場」應運而生。 美國受制於國內巨大的保守政治勢力,遲遲無法簽訂京都協議書, 在這個背景之下,西北大學的桑德(Richard Sandor)教授在 2003 年推動成 立了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和其他受京都議定書規範的國家(如歐洲各國) 的情況不一樣,美國的芝加哥氣候交易完全是由企業推動、企業自願參 與,設定共同的減排目標。在全盛時期時,總共有 450 個大型企業參與, 其中包括 IBM、杜邦、福特汽車等知名大公司,這些企業承諾在 2003 到 2006 年間(第一期)減少 4%的碳排放,在 2007 到 2010 年間(第二期)繼續 減少 6%的碳排放,如果把這些參與企業的排放總量加總,比一個德國總 排放量還要多。中國也正在研擬碳交易的可行性,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和 25.

(39) 天津市政府及中國石油公司(PetroChina)合資成立了天津氣候交易所 (Tianjin Climate Exchange)為中國市場鋪路,中國各地的「環境交易所」 也如雨後春筍般地掛牌成立。台灣則因為國際地位特殊,在這個風潮中 完全缺席,爭議多時的「溫室氣體減量法」 ,如今仍尚未通過立法。其實, 碳交易不過是諸多減碳政策之一,並非解決全球暖化的唯一解藥。 2009年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第15 次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達成了 「哥本哈根協議(Copenhagen Accord)」,其內容包括:(1)將全球的升溫 控制在2℃以內,附件一國家須在2010 年1 月底前提報2020 年以前各自 減碳目標,非附件一國家則繳交減量行動;(2)承諾由氣候基金資助減少 森林退化;(3)成立哥本哈根綠色氣候基金,簽署協議的已開發國家於2010 年至2012年間,投入300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對抗氣候變遷,到2020 年 時每年共同提供1000億美元的資助;(4)建立技術機制(Technology Mechanism)加速技術發展與移轉,以支持氣候變化的減緩與調適;(5)指 出調適對高脆弱度國家的重要性,已開發國家並有責任協助開發中國家 的調適工作。哥本哈根協議雖未訂定2013年後已開發國家具體減量目標 或指出2020年、2050年全球應執行之減量目標,但已就其他主要歧見形 成共識,為極重要的後續行動基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9;張楊乾, 2009;趙家緯,2009)。 對於溫室氣體管制規範,各國提出減碳政策,主要歸類為四大項目, 26.

(40) 研究者整理歸納如下表: 表 2-1-4 溫室氣體管制 政策. 工具. 案例. 簽訂國際公約. 京都議定書. 制訂國內減碳法規. 台灣,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 法令規章  英國,課徵氣候變遷稅  法國,課徵碳稅. 綠色租稅. 經濟工具. 美國,生質柴油與燃料酒精給予每 潔淨能源補貼 加侖10%租稅抵減 排放交易,歐盟氣候變遷交易所, 溫室氣體交易 進行買賣. 技術發展. 減碳新技術. 碳捕捉、碳封存. 同時,許多國家制訂了溫室氣體減量法,如下表: 表 2-1-5 各國溫室氣體減量法 國家 日本. 法令名稱. 重點內容  原則性立法,沒有訂定明確減量. 地球溫暖化 對策推進法. 目標  各級政府應制定抑制計畫與公布 措施成效,並可設置地球溫暖化 防止活動推動中心及人員. 瑞士.  訂定明確減量目標,並區分兩階. CO2減量法. 段實施  第一階段:自願措施;第二階段: 實施碳稅 27.

(41) 國家 英國. 法令名稱. 重點內容  訂定長期(2050)目標,政府負減量. 氣候變遷法. 責任  每五年一期,分期達成 台灣. 溫室氣體減量法.  原則性立法,沒有訂定明確減量 目標  區分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能 力建構;第二階段:總量管制與 交易制度  明定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責任  規範一定規模新設污染源責任 資料來源:李堅明 (2007). 為要達成京都議定書所規範之減量目標,各國優先推動國家整體策 略之調整,確立各級政府責任之分工,調整各部門政策措施(再生能源及 節約能源),優先建立國家級溫室氣體統計、登錄及監督系統(行政院環 境保護署,2006);目前國際上所指溫室氣體的抑制排放目標,大多是針 對二氧化碳來進行(羅新衡、高紹惠,2007)。其實自1990年代以來,各國 即開始積極節約能源的使用或尋求替代能源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林明 賢,2006);其中推廣綠色能源最有力為德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特別 是風力發電、太陽能與生質能(廖惠珠,2006;臺灣環境保護聯盟,2008); 英國製定「氣候變遷稅」並立法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臺灣環境保護聯 盟,2008);歐盟各國積極推動各項提升能源效率措施,並有共識盡量使 28.

(42) 用風力發電、太陽能及省電燈泡,400 個節能團體共同形成「歐洲能源 網」,希望能將節能減碳工作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北歐國家徵收碳稅(行 政院環境保護署,2006;高紹惠,2009;翁鳳英,2008;臺灣環境保護 聯盟,2008);2007年6月世界八大國(G8)也達成共識,希望於2050年CO2 排放量能減少為現在的1/2(林明賢,2006)。各國為能有效減緩全球暖化 及呼應京都議定書的要求,大都採用以下的重點策略:(1)節約能源使用; (2)提高能源使用率及加強能源效率管理;(3)使用低碳能源;(4)使用再生 能源;(5)加強節能減碳新技術的研發及應用,包括:使用CO2之吸收、貯 存、中和技術;(6)產業、能源結構調整及價格策略配合;(7)推動節能減 碳教育、宣導及獎勵。上述各國的重要策略就是以「節能減碳」為主軸, 因而「全球暖化」議題就轉成「節能減碳」議題。 三、國內之因應措施 環保組織看守德國協會(German Watch)2010 年 12 月在坎昆舉行的氣 候會議中,公佈主要碳排放國抗暖表現的排名。台灣在五十七個主要的 碳排放國之中,排名倒數第十四名,勉強沒有進到「表現極差 (Very Poor) 」的組別裏,而若是和 2008 年的排名相較,則依舊退步了十五名, 抗暖表現連續兩年被該組織評為「差 (Poor) 」。會議中全球抗暖表現最 差的主要碳排國家,依舊是產油大國沙烏地阿拉伯,中國大陸排倒數第 五、美國排倒數第七、俄羅斯排倒數第十三名。至於碳排放量全球第一 29.

(43) 的中國大陸,則依舊名列倒數前十名,不過中國大陸在政策的表現上卻 令人驚豔。歐洲氣候行動連線(CAN Europe)總裁杜維(Matthias Duwe)指 出,中國大陸在國家政策和再生能源立法進度都有改善,已形成一股強 大的趨勢。在哥本哈根會議失敗後, 各國在氣候政策的表現反有長足進 步,呈現各國的國內減碳政策,超越國際減碳談判進度的情況。 (台灣環 境保護聯盟,2011) 表 2-1-6 氣候變遷表現指標 2011. 2010. 2009. 排名. 分數. 排名. 分數. 排名. 分數. 臺灣. 47. 50.15. 47. 47.5. 32. 51.5. 新加坡. 32. 54.97. 40. 48.8. 38. 49.5. 南韓. 34. 54.54. 41. 48.7. 41. 48.1. 日本. 38. 53.09. 35. 50.9. 43. 47.1. 中國. 56. 44.90. 52. 46.6. 49. 45.9. 印度. 10. 64.11. 9. 63.1. 7. 62.1. 印尼. 21. 59.73. 23. 54.9. 27. 53.8. 馬來西亞. 53. 47.10. 50. 46.9. 52. 44.3. 泰國. 19. 59.83. 26. 54.6. 35. 50.2. 評分標準:溫室氣體排放量改變趨勢 50%; 年排放量 30%; 氣候變遷政策 20%。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Germanwatch + CAN-Europe) (台灣環境保護聯 盟,2011). 台灣排名沒有進步,與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高不下關係最大,政府如 果繼續通過煉鋼廠等耗能產業,二氧化碳將會持續成長。以火力發電廠 30.

(44) 為例,台中火力電廠(5500MW)繼續蟬連全球電廠 CO2 排放第一名,麥 寮電廠從 2008 年起就以晉升為第五名,甚至兩廠的排放量仍在不斷增加 中,短短不到四年,台中火力電廠由年排放不及 3800 萬噸增加到近 4000 萬噸,麥寮電廠也由 2900 萬噸增加至約 3000 萬噸。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2011) 。台灣的碳排放量約佔全球百分之一,1990~2006 年的碳排放量的 增長率,更高達 133%,是全球碳排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2009 年 12 月 哥本哈根會議後,行政院政務委員梁啟源邀各部會協商訂出「我國 2020 年二氧化碳排放基線(Business As Usual,BAU)排放量、減量措施。其中 最受矚目的是,政府將國光石化、六輕五期增加的排碳量納入模擬計算, 到 2020 年我國的排碳量將達到 467 百萬噸,比 2005 年的 257 百萬噸, 增加了 210 百萬噸,足足成長 82%。然而政府已宣示我國溫室氣體減量 目標與期程,2020 年應回到 2005 年;2025 年回到 2000 的排放量水準。 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建議開發中國家承諾幅度應較 基線排放量減少 15%到 30%之間,我國向國際社會承諾,2020 年的溫室 氣體排放量較預測的基線排放量減少至少 30%;而為了開發國光石化、 六輕五期,則進一步承諾至少減到 45%。目前國人年平均碳排放佔全球 第十七、總排放量佔全球第 22,要如何能一方面發展高排碳產業,一方 面又能達成減量目標?確實是一件相當值得思考的議題。 雖然台灣並非國際氣候協議的簽約國,但為因應 2005 年生效的「京 31.

(45) 都議定書」 ,政府對外宣示願意善盡共同保護地球環境之責任,減緩全球 氣候變遷,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對內則回應 2005 年全國能源會議及社會 大眾之期待,並使國內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具有法源依據,落實依法行政, 研擬「溫室氣體減量法」 。此法立法原則係依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精神,承擔共同但差異的責任,確保國家永續發展,並重點規範政府機 關權責、溫室氣體減量對策及教育宣導、政府間跨部會推動溫室氣體減 量機制、減量執行模式及執行工具等,作為國內整合決策機制及參與國 際合作之橋樑,藉此降低決策的相對不確定性。 由於目前台灣的溫室氣體並不算是法定污染物,不受「空氣污染防 治法」的管制,立法院現正審議的「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是以溫室 氣體的減量與氣候變遷的調適為主。目前「溫減法」已通過立院衛環委 員會的審議,並保留部份條文交由黨團協商時討論,主要的爭議點有三 點:一、沒有設立減量目標。目前在立院主要審議的「行政院共識版」 裏,並沒有把減量的基準年及目標年放進去。第二、排放額度是否應有 償取得。政府在給各企業的排放額度時,是要依過去排放量來算,排愈 多就給愈多;還是留一定比例的額度拍賣或配售,強制要求企業減碳。 以目前的規劃,可能朝無償配額,或以最多不超過 5%的有償配額。第三、 抵換機制國內外比例。當企業未來沒有辦法達到減碳目標時,根據「溫 減法」企業是可以去買碳匯(Carbon credit)的。但是要到對岸去買,或到 32.

(46) 國際市場去買,還是跟台灣自己減量有成的企業買,法案裏則設有一定 的比例。 四、暖化對健康的影響 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健康影響,包括嚴重氣候變異( 如水 災、颱風、颶風、乾旱);高溫氣候導致的身體傷害及死亡;微生物盛行 造成食物及飲水中毒;宿主—病媒—病原關係變異導致新興及再浮現傳 染病( 如登革熱、新型流感、血吸蟲病、瘧疾)的盛行;因過敏原的增加 而增加的過敏症;因惡化的空氣汙染導致的呼吸道及心臟疾病;因為糧 食生產減少造成的營養不良、疾病、及饑餓問題等等(陳美霞,2009)。 全球氣候變遷對於人類健康有直接與間接的衝擊(如下圖)。直接的衝 擊以氣候發生極端變化為主,像是溫度的劇烈變化、降雨量的驟變、海 平面升高等,層出不窮的極端天候現象所導致的天然災害對健康造成之 衝擊。間接的衝擊則是改變了水、空氣、食物的品質,以及生態系統、 農業、工業、住宅、經濟的改變等等所衍生的健康問題;另一方面全球 氣候變遷也會改變現有的環境、社會與健康體系,進而直接或間接影響 人類的健康。這些影響現在看來似乎不大,然而在氣候變遷下的未來, 全球暖化效應將對人類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 (林若婷、詹長權,2009). 33.

(47) 圖 2-1-1 全球氣候變遷對健康衝擊之直接與間接效應架構圖。 (摘自:2007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第四次氣候變遷評估第二工作組報告」 第八章:人類健康,p.396). 根據 I P C C 第四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氣候變遷已經 對人類產生的健康衝擊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改變傳染性疾病的傳染途徑 與分布的區域;(二)改變花粉季節的時間與空間;(三)因熱浪肆虐所導致 的死亡人數增加。根據預測資料指出,隨著全球氣候的持續增暖,對人 類的健康衝擊與嚴重影響勢必會持續擴大。 上升的溫度會加速病原體成熟與其在寄主體內複製繁殖的速率、增 加特定區域寄主的密度、提高人類被叮咬的機會,導致較高傳染病流行 的機率,例如瘧疾、登革熱、腦炎等疾病的大規模蔓延。全球氣候變遷 相關的傳染性疾病,被研究最多就屬病媒傳染病中的登革熱與瘧疾,而 登革熱又是目前全世界最重要的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高溫與暴雨也 會增加登革熱的盛行率,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登革熱傳播盛 34.

(48) 行的區域,許多研究報導都指出,登革熱的時空分布與氣候息息相關, 例如氣象條件與埃及斑蚊分布密度之間的關係。一般來說,高溫與充沛 的雨量都會增加登革熱傳播的機會,但是在乾旱的環境下,特別要注意 的是民眾經常會使用容器儲水,反而提供登革熱病媒蚊最佳的繁殖場 所,病媒孳生源隨著暖化而擴張,終將導致登革熱問題隨著全球變遷而 惡化,研究估計若全球暖化持續惡化,在 2080 年時全球將有 60 億人口 處在登革熱感染的高風險下,相較若氣候沒有持續改變的情況,屆時只 有 35 億人口處在感染高風險之下。。 以瘧疾來說,在非洲的研究發現每升高攝氏 0.1 度,蚊子的繁殖速率 增加十倍,而且溫度與瘧疾盛行率有高度相關,過去不曾出現瘧蚊的較 高海拔地區,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使得瘧蚊可能存活繁殖,研究估計在 2080 年時,在這些新的地區可能造成高達 2.6-3.2 億的人口感染瘧疾。瘧 疾的分布與傳播,短期隨氣候季節的溫度高低變動,長期則與抗藥性及 愛滋病感染相關,原本介於惡性瘧原蟲流行邊緣的區域,會因為全球暖 化而帶來更大的瘧疾風險。其他媒介傳染病則也多受到氣候因子影響, 特別是下大雨或洪水之後改變了人類-病原-囓齒動物之間接觸的關 係,例如過去中南美洲與南亞都發現,每當洪水之後常伴隨著鉤端螺旋 體病例出現。另外,中國的研究也指出,血吸蟲症的分布也與溫度上升 有關,在全球暖化之後,血吸蟲宿主能夠生長的最低溫度區域逐漸往北 35.

(49) 方發展,額外使得兩千多萬人口受到感染血吸蟲症的威脅。 除了氣候暖化導致瘧疾和登革熱增加,透過水患與乾旱影響,也可 能提高其他傳染病的傳播、分布與發生率。水患多指颶風與洪水,在衛 生條件比較差且傳染病高發病的地區,大多是低收入國家,通常在洪水 事件發生後會伴隨腹瀉疾病率的上升,例如霍亂、隱孢子蟲症、傷寒等 腹瀉疾病。高溫乾旱則會造成牲畜死亡、糧食欠收,進而導致食物缺乏、 饑餓和營養不良。在營養缺乏的情形下抵抗力也會降低,進而使人們對 傳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陳健仁以暖化所造成的強降雨作解釋,指上 游奔騰而下的洪水與土石流,很容易就造成水質混濁無法飲用、而原本 特定地區的污染物,也會隨水源蔓延到其他區域,使得飲用水遭微生物 污染的機率增加。陳健仁也拿印度鄰國孟加拉為例,大水肆虐過後竟使 E 型肝炎的流行率由 12%上升至 30%,近而導致許多孕婦流產。他也認為 在八八水災過後,部份災民就因為接觸到不乾淨的水源,進而感染了類 鼻疽菌,也就是驟雨導致水源污染的實例。 此外,人類的健康狀態也會影響人類對氣候變遷的因應能力,例如 愛滋病感染者的免疫力較低,未來像非洲與亞洲這些愛滋病流行區,將 更容易受到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傳染病的威脅。另一個因為乾旱造成的傳 染病空間分布上的改變,便是農作與牲畜死亡,使得人們不得不遷徙流 動,因此改變了愛滋病的傳播與分布。陳健仁也以愛滋病毒的傳統途徑 36.

(50) 作剖析,他指愛滋病原只存在於非洲叢林,但因氣候變化導致非洲長期 的乾旱,促使鄉村人口到都市謀生;其中因有部份人從事性工作,也讓 愛滋病隨著國際性交易的路徑,傳播到全球。陳健仁指出,到 2006 年為 止,全球已有 3,950 萬人死於愛滋病,這或許也可以說與暖化有關;他也 認為,因天氣變暖和而更活躍的住宅區囓齒類動物,甚或是未來因暖化 被迫離鄉的環境難民,可能都將成為新型傳染病散播的溫床。中研院環 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教授也表示,台灣夜溫增加非常明顯,也讓 蚊蟲的活動力逐年增加。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生石富元則指出, 雖然災難在過去三十年顯著的增加,與環境的過度開發及民眾集中居住 在易受害的地方有關;強調氣候變遷所導致的災難風險,仍是不可忽略 的。(低碳生活部落格,2011) 全球暖化導致氣候異常高溫,而熱浪所造成的罹病與死亡,對於特 定族群而言具有相當大的健康危害,過去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夏天高溫 的天氣與較高的罹病率(morbidity)與死亡率(mortality)有關,在 1980 年的 熱浪侵襲下,推估有 1700 個病例因此死亡。1995 年發生在芝加哥長達五 天的高溫與前一年同期正常溫度下造成了死亡個案增加達 85%、住院數 增加了 11%,尤其是原本就有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的病 人,而且這些健康危害跟熱浪有直接關連;從 1999 到 2003 這五年期間, 美國平均每年因熱浪死亡的人數將近 700 人,共造成 3442 人的死亡。至 37.

(51) 今,熱浪在美國已經成為氣候因素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原因,比起颶風、 龍捲風、雷擊、洪水、地震的總和還多(陳炳仁、陳亮恭,2009) 。此外, 空氣汙染會對呼吸道造成傷害,包括地表臭氧濃度的上升會加重呼吸道 疾病的惡化。當空氣中的煙霧量增加時,因呼吸道疾病求診與住院的頻 率都會增加,空氣中的過敏原與懸浮粒子濃度越高,急診室因氣喘或慢 性阻塞性肺病加重而求診的數量越多。 日益嚴重的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改變了氣候型態,也促使各種傳染病 的流行,嚴重威脅到我們人類的健康。而台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的氣溫, 適合多種傳染性病原體生存,若再加上全球暖化與天然災害的發生,非 常容易造成重大傳染病的流行,使得台灣在面對全球暖化所造成的傳染 病流行與防疫政策的實施更具挑戰性。由於暖化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已 造成部份國家國民營養下降、食品中毒率增加、傳染病擴散更快等,若 從公共衛生的角度,政府與醫界應該更重視暖化的議題。. 第二節. 能源教育. 工業革命興起,蒸汽機、內燃機帶動了各種機械的創造與革新,為 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運用了大量的能源,相對的也造成大量的汙染。工業 革命至今,成本的計算,只把取得天然物資(如開採礦物)的費用列入, 忽略了其所使用的最大資本是天然物資,如礦物的本身,以及自然界生.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Learning elements of the knowledge contexts at junior secondary level in the TEKLA Curriculum Guide was enriched to give students a broad and balanced. foundation on

Cumulative emissions of CO2 largely determine global mean surface warming by the late 21 st century and beyond.. Cumulative emissions of CO2 largely determine global mean surface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demonstrated the curricula of the global warming, energy-saving and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