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之研究"

Copied!
1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臺灣社會在經濟自由化與政治民主化的影響下,許多的外籍 勞工被政府引進,加上政府開放兩岸交流及南下政策,越來越多的臺灣 人民到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工作,使得彼此間的接觸愈漸頻繁。同樣 地,也有許多的外籍人士來臺謀職或定居,造成跨國婚姻增加的趨勢。 因此,在社會人口結構改變的趨勢下,社會大眾開始重視這方面的問題, 特別是新移民及其子女的相關議題。 根據內政部(2008)的統計資料發現,自1998年後新移民每年結婚登記 的人數超過兩萬人,帄均每四對結婚登記中即有一對是跨國聯姻;新移 民子女的出生人數也愈來愈多,帄均每十名新生兒中就有一名是新移民 子女。若以此數據推估,未來當這些學生進到學校後,每班帄均可能會 有三到四名的新移民子女就讀。由此可知,新移民及其子女已經成為臺 灣人口結構上的新群體,佔人口結構中的重要一環,攸關著臺灣未來的 人口素質。 根據教育部(2008)的統計資料顯示,新移民子女進入臺灣教育體系的 比率自2004年至2008年已由1.6%激增到3.8%。隨著比率的增加,有關新 移民子女的學業成就及學校適應問題便成為近年關注的主題。依據過去 多數研究的發現均呈現為較負面的結果,如新移民子女的學習成就較為 低落(林怡萱,2006;林清文,2007;林璣萍,2003;侯松茂,2007; 夏曉鵑,2002;許殷誠,2005;張敏華;2005;盧秀芳,2004) 、新移民 子女在學校表現多有語言表達或常規遵守的困難(王文瑛、李瑞金、邱 方晞、謝玉英,2005;莫黎黎、賴佩玲,2004;陳金蓮,2004;楊艾俐, 2003;鍾重發,2004) 、新移民子女在學校有被標籤化的現象(李維純, 2007;周秀潔,2004;許殷誠,2005) 、新移民家庭環境給予子女的文化 學習刺激較不足,會在主流社會中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王宏仁,1999; 夏曉鵑,1997;張貴英,1996;陳庭芸,2002) 。由上述文獻可見,新移 民子女在生活環境及學校適應上產生許多困難,在其生活的環境裡形成 1.

(2) 了所謂的「弱勢族群」。 然在古今中外歷史中,卻不難發現仍有傑出人士是出自於雙親不同 國籍的文化殊異家庭,如母親為日本人的鄭成功(1624-1662),父親為法 國人的波蘭音樂家蕭邦(Fryderyk Chopin,1810-1849),父親為非洲肯亞人 的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甚至素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美國 「英特爾科學獎」(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所公布之2008年決選40 人名單中,即有9人為華裔學生。上述的成功人士雖生長在文化殊異的家 庭環境裡,卻不因其成長背景而阻礙未來的發展。 美國於1994年的Javits資優教育法修正案中,即明訂對於少數族群或 文化殊異的資優者應給予鑑定或學習上的輔導;至於國內亦在1997年修 訂的特殊教育法之第29條第2項中明訂「各級學校對於身心障礙及社經文 化地位不利之資賦優異學生,應加強鑑定與輔導。」顯示此類社經文化 不利資優學生的潛能發揮,已是國家教育政策未來應重視之發展方向。 且Delcourt、Loyd、Cornell與Goldberg(1994)之研究指出,若能讓文化殊 異的資優兒童提早接觸資優方案,其學業成就及學校適應上與各族群的 差異會明顯縮小。因此,及早發現新移民子女資優生之學校適應問題, 並給予其適當的輔導,為未來教育政策上之重要發展方向。 根據96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教育部,2007)顯示,臺灣地區資 優班包含一般智能、學術性向(語文班、數理班及人文社會班) 、藝能性 向(美術班、舞蹈班及音樂班) 、民俗班及體育班等不同的資優班類別, 自國小到高中階段共有2,084班,學生總人數有50,859人,佔全體學生人 數之1.6%;其中國小階段資優班學生人數最多的前五個縣市,依次為高 雄市、臺北市、臺北縣、臺南縣及桃園縣。就現有的全國特殊教育通報 網中,目前僅有「學前及國教階段身心障礙類外籍人士子女」此項統計 資料,而未有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的相關統計資料。因此現有資優班中, 究竟有多少學生為新移民子女?而其在各類資優班的出現率為何?均有 待深入調查與瞭解。 此外,研究者於進行本研究前曾針對三位新移民子女資優生進行前 2.

(3) 導性研究,蒐集其相關背景及訪談其資優班任課教師,發現三位新移民 子女資優生皆有程度不同的學校適應問題,如:同儕互動不佳、較不喜 歡遵守學校規範及自我概念低落等,其中以同儕互動問題最為嚴重,常 會有不知道如何交朋友、會因為小事就跟同儕吵架及班上幾乎沒有要好 的朋友等同儕互動的問題產生。因此,研究者期望透過本研究來瞭解新 移民子女資優生的學校適應情形,並且釐清在學校環境中何種適應問題 為新移民子女資優生最常見之問題,以提供實際教育現場教育工作者參 考作為輔導策略擬定之依據。 回顧國內有關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的研究,研究對象均針對新移民子 女進行,且多數研究焦點放在語文學習(吳宜鐓,2005;陳湘淇,2004)、 學業成就(吳孟娟,2005;柯淑慧,2004;陳湘淇,2004) 、親子學習(張 家齊,2005;陳宜亨,2005) 、行為表現(姜臺珠,2007;鄭秀慧,2007) 與學校適應(向芳誼,2006;吳柏姍,2004;吳韶雯,2007;林璣萍, 2003;周秀潔,2004;許殷誠,2005;陳伶姿,2006;陳金蓮,2004; 陳宜亨,2005;陳聖源,2006;侯松茂,2007;蔡瑞全,2006;謝紹文, 2007)等方面;研究主題當中以學校適應最多,研究結果也最為分歧, 如新移民子女與一般子女的學校適應是沒有差異的(周秀潔,2004;陳 伶姿,2006;陳湘淇,2004) 、新移民子女有學校適應困難的現象產生(林 璣萍,2003;陳金蓮,2004;蔡瑞全,2006;盧秀芳,2004) 、適應不良 多發生在低年級,但其適應問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消瀰(吳柏姍,2004; 侯松茂,2007;許殷誠,2005) ,但也有正向的研究結果,如新移民子女 的學校適應處於良好的狀態(陳聖源,2006;謝紹文,2007)或是處於 中上的狀態(向芳誼,2006;吳韶雯,2007) ,其中Richard和Miller(1995) 指出性別、年級、學業成就及家庭環境可以顯著預測學生的學校適應, 故多數研究也以此作為檢核之標準;而以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為研究對象 之主題,則至今尚未有人進行探討。 因此,本研究將針對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的學校適應問題進行研究, 從國小新移民子女人數最多的前五縣市(臺北縣、桃園縣、臺中縣、臺 3.

(4) 北市及彰化縣)及國小資優生人數最多的前五縣市(高雄市、臺北市、 臺北縣、臺南縣及桃園縣) ,以交集方式選出臺北縣、臺北市及桃園縣此 三縣市為研究範圍進行普查,以瞭解國小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的出現率及 就讀狀況;其次,透過研究者自編之問卷,以學生自陳方式填寫,參照 其問卷分數探討國小階段新移民子女資優生與一般家庭資優生之學校適 應是否存在差異;最後,針對問卷結果選出自陳學校適應上有弱勢現象 或適應情況優於一般資優生之新移民子女資優生進行深度訪談,以期提 出具體建議作為資優教育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有三: 一、調查臺北縣、臺北市及桃園縣新移民子女就讀國小各類資優班的比 率與狀況。 二、探討新移民子女資優生與一般資家庭優生在學校適應上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在學校適應上的問題及其輔導策略。.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根據上節所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研究目的一之待答問題 1-1 新移民子女就讀國小資優班的男、女生人數及總人數各為多少? 1-2 新移民子女就讀國小資優班的類型及各年級人數為多少? 1-3 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父母親國籍及家庭所屬之社經地位分別為何? 二、研究目的二之待答問題 2-1 新移民子女資優生與一般家庭資優生在「我的學校適應」問卷中 是否有差異? 根據問題 2-1 的研究假設如下: 2-1-1 在相同的性別及年齡下,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在「我的學校適應」 問卷總得分及學習方面、同儕互動、師生關係、行為規範及自 我概念等五個向度中得分顯著低於一般家庭資優生。 4.

(5) 2-2 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在「我的學校適應」問卷中顯著低於一般家庭 資優生的項目為何? 三、研究目的三之待答問題 3-1 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就讀資優班類型、家庭文化背景及家庭社 經地位)的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在「我的學校適應」問卷中是否有 差異? 根據性別之研究假設如下: 3-1-1 女性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在「我的學校適應」問卷總得分及學習 方面、同儕互動、師生關係、行為規範及自我概念等五個向度 中得分顯著高於男性新移民子女資優生。 根據資優類型之研究假設如下: 3-1-2 就讀一般智能類資優班的新移民子女在「我的學校適應」問卷 總得分及學習方面、同儕互動、師生關係、行為規範及自我概 念等五個向度中得分顯著高於就讀藝術才能類資優班的新移 民子女。 根據家庭文化背景之研究假設如下: 3-1-3 父或母來自中國大陸之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在「我的學校適應」 問卷總得分及學習方面、同儕互動、師生關係、行為規範及自 我概念等五個向度中得分顯著高於父或母來自非中國大陸之 新移民子女資優生。 根據家庭社經地位之研究假設如下: 3-1-4 高社經地位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在「我的學校適應」問卷總得分 與學習方面、同儕互動、師生關係、行為規範及自我概念等五 個向度中之得分均顯著高於中社經地位新移民子女資優生。 3-1-5 高社經地位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在「我的學校適應」問卷總得分 與學習方面、同儕互動、師生關係、行為規範及自我概念等五 個向度中得分均顯著高於低社經地位新移民子女資優生。 3-1-6 中社經地位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在「我的學校適應」問卷總得分 5.

(6) 與學習方面、同儕互動、師生關係、行為規範及自我概念等五 個向度中得分均顯著高於低社經地位新移民子女資優生。 3-2 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的學校適應問題為何? 3-3 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學校適應輔導策略為何?.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新移民子女 新移民子女泛指外籍(含中國大陸籍)男性或女性與本國人士通婚 後所生之子女,其子女為有戶籍登記的臺灣合法公民,又稱「新住民子 女」、「外籍配偶子女(或大陸配偶子女)」及「新臺灣之子」。本研究所 稱之新移民子女,需符合上述定義且於九十七學年度就讀於臺北縣、臺 北市及桃園縣內公私立國民小學三、四、五、六年級學生。 二、資優生 依據特殊教育法(2004)第四條所稱之資賦優異學生,係指在一般智 能、學術性向、藝術才能、創造能力、領導能力及其他特殊才能等領域 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者。本研究所指一般資優生需符合身心障礙及資 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2006)中所訂定之準則,且經相關鑑定流程合格錄 取,於九十七學年度就讀於臺北縣、臺北市及桃園縣內公私立國民小學 三、四、五、六年級資優班學生,其資優班安置類型為一般智能類、學 術性向類(英文資優班)及藝術才能類(美術班、舞蹈班及音樂班)之 資優班學生。 三、一般家庭資優生 本研究所稱之一般家庭資優生,除需符合上述「資優生」之條件外, 其身份需排除新移民子女之同性別、同年級配對資優班學生。 四、新移民子女資優生 本研究所稱之新移民子女資優生需符合上述「新移民子女」及「資 優生」條件之學生。 五、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社經地位係指個人家庭背景中的社會經濟地位。本研究所稱之 6.

(7) 家庭社經地位是依據林生傳(2005)修訂自 Hollingshead(1957)所設計之 「兩因素的社會地位指數」(two-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將父母親 的教育程度與職業水準分為五個等級,並將兩者的分數加權換算為分 數,分數越高代表家庭社經地位越高,且依據該分數再區分為低、中、 高三個等級。 六、學校適應 學校適應係指學生在學校環境中,所表現的行為和環境取得均衡和 諧的程度。本研究所稱之學校適應係以研究者參考國內評量國小新移民 子女(向芳誼,2006;教育部,2005;蔡瑞全,2006)及國小資優生(吳 靖儀,2007;陳文香,2006;蔡明富、吳武典,2001;蔡明富、薛育青、 黃明雅和朱怡勳,2005;盧雪梅,1989)之學校適應的相關量表,自編 為「我的學校適應」問卷。量表包含學習方面、同儕互動、師生關係、 行為規範及自我概念等五個分量表。總得分愈高,代表受試者的學校適 應愈佳;分量表得分愈高,代表受試者在該向度之適應愈佳。. 7.

(8) 8.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的學校適應問題。本章 依此研究目的將此章分為三節加以探討,第一節探討學校適應的意涵及 相關研究;第二節探討新移民子女現況及其學校適應;第三節探討文化 殊異資優生的相關研究,以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學校適應的意涵及相關研究. 本節重點於描述學校適應的意涵及其相關之研究。共分為三個部分 說明,第一部分為描述學校適應的定義,並界定何謂學校適應;第二部 分為說明學校適應的評量方式及其相關量表;第三部分為探討學校適應 相關研究。 壹、學校適應的定義 一、適應的意涵 多年來, 「適應」這一詞對研究此概念的心理學者而言,總因其所好 而有許多的詮釋。從 1859 年 Darwin 在其生物進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 中提到適應(adaptation)一詞,用來說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natural selection and survival of the fittest)的觀點,意指生物為了生存必頇做適度 的改變以配合客觀的環境。後來 Hettena(1979)將此概念應用於心理學的 領域,把「適應」視為個體為求生存與其環境取得和諧的一種狀態,並 將「adaptation」改為「adjustment」 ;因其認為「adjustment」跟「adaptation」 相較之下更強調個體的主動性,個體不但能改變本身以配合環境的要 求,也能運用技巧來增加自己與環境的和諧關係。 對於「適應」的定義,因學者各持之理論、觀點來探討,故在學界 難有共同一致的看法,研究者將其歸納如下: (一)強調為一種交互作用的和諧歷程 Patty 與 Johnson 於 1953 年即明確的指出適應即生活適應的歷程,強 調歷程觀的適應,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人生是為了適應的連續歷程(引 自羅婉麗,2001)。Arkoff(1968)認為適應是指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此交互作用是一種雙向的歷程(two-way process),個人與環境相互影響與 9.

(10) 忍受,因個人接受環境壓力的影響,引發各種不同的行為,同時環境也 因為個人的作為而產生改變,以求達成雙方所要求的帄衡狀態。 Piaget(1980)認為適應指個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 歷程,並以「同化」(assimilation)和「調適」(accommodation)兩種概念說 明人類心理適應的歷程。 「同化」是指個體將新經驗納入舊有的認知基模 中;而「調適」是指個體既有的基模無法同化新經驗時,個體主動修改 基模以符合環境要求的心理歷程。當同化與調適作用達到帄衡狀態時, 即是適應。Maslow(1970)強調適應是一種和諧狀態,當個人與環境間建 立了美滿關係,即為適應。Hughes(1996)認為適應是指個體不停的調整 自己去適合本身的內在需求與外在的真實性,為一種進行性與調適的歷 程。 張春興、林清山(1981)認為適應是指一個人對自己、對別人、對環 境事物的反應,乃是一種主動與被動的因應行為。簡茂發(1986)認為適應 是成就,也是一種歷程,是個人為滿足心理、生理及社會基本需求,而 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困難,朝向自我實現的歷程中,力求與環境的和諧, 並從中得到滿足。朱敬先(1995)指出適應是一種動態的、有彈性的歷程交 互作用,不僅是單向的,而是雙向或多向的歷程。李坤崇(1995)將適應界 定為個體與內在和外在環境的持續互動中,為滿足內在需求和外在壓 力,而採取適切因應行為,以獲致和諧的狀態,此種狀態是雙向、動態 的歷程。吳新華(1996)更進一步指出適應具有多種涵義,但簡單來說只有 兩種,積極的適應是指個體一面企圖改變環境的條件,一面調整自我需 求,使個體與環境間處在最和諧的狀態下;消極的適應則是個體被動的 順應環境。楊淑媖(2001)指出適應是指個體在環境中,一面調整自我的需 求,一面改變環境的條件使自己能夠和環境相協調,達成和諧狀態;無 論是個體因為迫於環境因素調整,或是個體為求更加發展機會而做改 變,其目的接是個體在與環境和諧相處下,能有更佳的表現及發展機會。 胡金枝(2007)則把適應歸納為個體如何去因應各種不同環境的歷程,也是 個體其適應能力良窳的結果。 10.

(11) (二)強調為一種技能或方法 Hollander 於 1967 年指出適應是人類依照自己的經驗,適應社會變 遷所產生的品質或技能(引自羅婉麗,2001)。而 Calhoun 與 Acocellau 於 1978 年將適應定義為是一種解決困擾的方法(引自吳新華,1993)。 Kaplan 與 Stein(1984)將適應定義為個體藉著各種能力、策略,以應付或 超越生活挑戰。 (三)強調為一種心理健康的表徵 Coan(1983)主張適應是心理健康的表徵,一個適應良好的人不僅心 理健康能夠與別人和睦相處,還能隨著環境的改變調整自己,以達到更 高層次的目標。王振孙(2000)指出適應是一個連續的歷程,此歷程包含個 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及人境和諧的結果,在交互作用的歷程中,個體採 取適當的因應行為,改變自己與環境,以達成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 (四)強調為一種壓力與因應行為 Lazarus(1976)指出適應是一種成功或適當的因應行為,能夠協助個 體完成環境對他的要求,或是克服個人內在的壓力。Rathus 與 Nevid(1995) 認為適應是人們對壓力做出回應與對付壓力的一種因應行為。歐慧敏 (1996)將適應界定為個體於內在心理狀態和外在環境不斷互動下,為滿足 內在需求與外在壓力而採取的因應行為,以達成完美的和諧關係。 綜上所述,雖然對於適應一詞的定義與解釋,不同的學者間有不同 的見解,但可以依其重點歸納,研究者將其區分為以下四類: (一)一種 交互作用的和諧歷程、(二)一種技能或方法、(三)一種心理健康的表 徵及(四)一種壓力與因應行為。因此,研究者認為適應是一種個體與 環境的交互作用,為了因應環境壓力所產生出的因應策略,最終達成和 諧的狀態便可視為適應。 二、學校適應的界定 承上所探討的「適應」的意義,可發現適應是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 用。關於學校適應的定義,也是強調個體(學生)與環境(學校)的交 互作用,其內容會因學者所持的觀點不同而有內容上的差別,如 11.

(12) Youngman 於 1979 年提出學校生活適應並沒有一定的定義,故在探討這 個概念和評量學生學校適應時,往往依特定之教育階段或不同學校型態 而有不同之重點,所採取之評量指標亦有所差異(引自盧雪梅,1989)。 Baker 及 Siryk(1984)認為學校適應是指在學校的教育環境中,學生對教 育需求不同的向度,包括學習環境的融入情形、自己的努力表現、課業 的學習成效、對學習目標和課業學習的態度。此外,Elias、Ubriaco、Reese、 Gara、Rothbaum 與 Haviland(1992)的研究指出,學生將趕上學業功課、 維持友誼、與教師維持良好關係視為充分的學校適應,且進一步指出兒 童在學校適應中,必頇學習及適應相關的社會任務,如適應學校一些新 的安排、與同儕和教師建立及發展友誼、適應教師的教導以及發生衝突 時做出適當的處理,都是學生必頇學習的課題。Spencer(1999)指出學校 適應不良者在學習動機、學業成就、學習持續性、學校參與、學習準備 度和學業競爭上皆是較差的。 在國內學者部分,林清江(1978)首先提出學校適應的概念,指出學校 是生活環境的一部分,有其特殊的行為規範與價值體系,將學校適應的 範圍界定為舉凡個人在學校生活與學校環境產生的一系列互動關係。李 坤崇(1992)主張個人在學習歷程中與環境互動所產生的調適狀態可以稱 為學校適應。何慧玥(1993)提出學校適應應包括人際關係、課堂適應、溝 通技能、社會支持、自我概念和正向的心理獨立六個部分。吳新華(1996) 認為學校適應是指兒童處於學校環境中,能安逸地生活、有效地學習, 並與老師、同學間建立和諧的關係。張春興(1999)認為評定學生的學校適 應情形是否良好,應參照以下三個標準來評斷:學業成就是否達到自己 能力的水準、行為規範是否達到學校既定的標準、社會關係與情緒人格 是否能與同儕相處友愛、合群。王振孙(2000)則認為學校適應應屬學校中 的生活適應,並與學習適應部分重疊。綜上所述,學校適應屬學校中的 生活適應,且因不同學者所持觀點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釋。故研究者將 學校適應定義為:在學校環境裡於學習方面(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 、同 儕互動、師生關係、行為規範及自我概念等五個面向的適應情形。 12.

(13) 貳、學校適應的評量及其相關量表 一般來說,要瞭解學生的學校適應行為可以藉由學校適應的評量, 但由於學校適應的界定會因學者所持觀點不同而產生歧異,所以在評量 學生學校適應時,通常會依據不同的教育階段或不同的學生類型,而產 生出不同的評量重點。如徐慕蓮(1987)以學業成就、學習適應、常規適應、 同儕適應、師生關係及自理能力等指標來評量學校適應。盧雪梅(1989) 以學業成就、生理發展和生活適應為指標評定學校適應。莊明貞(1984)、 謝文全和郭丁熒(1989)和黃玉枝(1991)皆以學生的師生關係、同儕關係、 勤學適應及常規適應等四項做為學校適應行為的指標。蔡明富、吳武典 (2001)以學生師生關係、同儕關係、勤學適應、常規適應及自我接納等五 項做為學校適應的內涵及評量指標。許天威、蕭金土、吳訓生、林和茵 和陳亭予(2002)則以校園適應狀況、學業學習適應狀況、生涯就業準備適 應狀況、對學校支援系統之看法與人際情境適應狀況等作為調查學生學 校適應狀況的依據。蔡明富等人(2005)以學習適應問題、行為適應問題、 人際關係問題、知覺適應問題、學校環境問題及生理狀況問題等作為資 優生學校適應問卷。 本研究對象為國小新移民子女資優生,至今仍未有相關量表,故研 究者整理國內針對國小階段新移民子女及資優生學校適應之相關量表 (如表 2-1),並以此作為研究者自編之「國小資優生學校適應問卷」評 量向度依據。. 13.

(14) 表 2-1 國小新移民子女及資優生學校適應相關量表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編製者 量表名稱. 評量向度. 評分方式. 國小新移民子女部分 教育部 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 教育部 學習及生活 (2005) 習及生活意向調查. (2005) 意向調查表. 向芳誼 臺北市國民小學東南亞新 向芳誼 學校適應之 (2006) 移民子女學校適應之研究 (2006) 調查問卷 蔡瑞全 台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 吳佳蓉 學校生活適 (2006) 女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 (2002) 應量表. 師生溝通、同儕相 Likert 式 5 點量 處、上課互動、團 表,由學生自陳作 體適應、環境適應 答 學業成就、人際關 Likert 式 5 點量 係、常規適應、自 表,由導師勾選作 我概念. 答. 學習適應、師生關 Likert 式 4 點量 係、同儕關係、自 表,由學生自陳作 我適應. 答. 國小資優生部分 盧雪梅 (1989). 臺北市國民小學提早入學 資賦優異兒童學校生活適 應之研究. 蔡明富 國小資優學生學校、生活 吳武典 壓力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 (2001) 究. 盧雪梅 學校生活適 (1989) 應評定量表 吳武典 莊明貞 學生在校生 黃玉貞 活狀況問卷 (1997). 蔡明富. 蔡明富. 薛育青. 薛育青. 黃明雅 朱怡勳. 國小資優學生學校與家庭 適應問題之研究. (2005). 黃明雅 朱怡勳. 對校與學習之態 採 第 三 人 稱 方 度、師生關係、退 式,讓學生選出 縮焦慮、自信. 勤學適應、常規適 Likert 式 4 點量 應、師生關係、同 表,由學生自陳作 儕關係、自我接納 答 學習適應、行為適. 資優學生生 應、人際關係、知 活狀況問卷 覺 適 應 、 學 校 環 境、生理狀況. (2005). 陳文香 國小提早入學資優生生活 陳文香 國小學生生 個人適應、學校適 (2006) 適應之調查研究. 吳靖儀 (2007). 桃園縣國小未足齡提早入 學資賦優異兒童學校適應 之研究. (2006) 活適應問卷 應、人際適應. 吳靖儀 學校適應問 (2007) 卷. 符合自己情形者. 身體狀況、生活自 理、課業學習、同 儕關係、自我概念. 開放式的問題填 答,由學生自行填 答 採用「是」、「否」 兩個選項,請學生 自行勾選 Likert 四點量表, 讓學生、導師、學 校行政人員勾選 作答.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所述,國內有上述幾種的學校適應量表用於國民小學階段的新 移民子女或資優生使用,作答方式多數都採用學生自陳的方式進行,僅 14.

(15) 有少數由導師或行政人員填寫;評量的向度大多都以學習動機、學業成 就、同儕關係、師生互動、行為規範及自我概念等為範疇。由於工具的 選用需視研究目的而定,因此本研究因應研究對象為新移民子女資優生 的特殊需求,分別從學習方面(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 、同儕互動、師生 關係、行為規範及自我概念五個面向評估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學校適應, 作為研究者自編之「國小資優生學校適應問卷」所參考向度,同時也採 用學生自陳方式進行,藉由問卷結果輔以深度訪談,作為瞭解新移民子 女資優生學校適應的依據。 參、學校適應相關研究 學校適應對於學生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學生一天中有三分之一的時 間在學校中學習,若學校適應良好其學習成效必能事半功倍;反之,適 應不良不但造成本身學習上的困難,同時也對老師及同儕產生困擾。對 於資優生而言,學校適應產生困擾,可能導致有低成就的狀況出現(胡 金枝,2002;陳美芳,2000;蔡典謨,2001;蔡明富和吳武典,2001; Roeper, 1995)。Richard 和 Miller(1995)指出性別、年級、學業成就及家 庭環境可以顯著預測學生的學校適應。因此以下研究者將分別就智力、 性別、年級及家庭環境等四項因素與學校適應關係進行探討,並將相關 研究描述如下。 一、智力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 Terman(1947)早期研究指出資優學生的生活適應較一般學生優秀, 其後,也有許多研究(吳武典,1979;林幸台,1983;蔡明富和吳武典, 2001;Bracken, 1980)顯示資優學生擁有較佳的生活適應,但也有研究 (David, 2004; Kaplan, 1983)指出資優生有明顯的適應問題。關於資優生與 一般學生的學校適應差異情況,黃玉枝(1991)研究指出國中資優生在勤學 適應、師生關係、同儕關係均優於普通學生;常規適應方面則無顯著差 異。李坤崇(1992)的研究結果中指出學校適應與智力有正相關,亦即智力 越高的學生其學習適應情況越佳。黃玉真(1994)發現國中資優學生的常規 適應、勤學適應、師生關係適應均優於普通學生;而同儕關係適應及自 15.

(16) 我接納適應,兩者間沒有差異。黃佩儀(2004)針對168位資優生,結果發 現資優生的學習適應情形優於一般學生。另外,在國外相關的研究部分, Beer(1991)研究指出資優生的適應情形大致上比智能中等或較差的同儕 要好。Preuss和Duhow(2004)發現資優生有較高的學業適應,在社會和學 業適應也較積極、正向,包括在與教師互動上,比普通生有較好的適應, 同時教師也認為資優生有較佳的學業表現及社會適應。由上述研究可發 現,智力高低會影響學生在學校的適應,不論是國中或國小的資優生, 學校適應皆優於普通生,智力越高的國中、小學生,學習適應也愈佳。 二、性別與學校適應的關係之研究 過去的研究指出,兒童在調適方面會有性別的不同(Work, Cowen, Parker, & Wyman, 1990),研究顯示女生在學業上有較好的適應(Preuss & Duhow, 2004)。Elias等人(1992)研究550位六到八年級的學生,發現男生 在學業和社會的領域表現出較低的知覺能力,同時在許多方面有適應的 困難。多數研究結果(黃玉枝,1991;李坤崇,1992;黃玉真,1994) 指出國小女生的學習適應明顯優於男生。陳英豪、汪榮才和李坤崇(1993) 也發現國小女生的學習適應最佳,其次為國中女生,而國中男生的學習 適應最差。吳新華(1994)同時指出學生在對學習的意願方面,六年級女生 優於男生。陳佳祺(2000)發現國中女生在學校適應及人際適應方面,比男 生有更好的表現。李宛真(2003)研究高雄市國中生學習適應,發現在性別 上有顯著差異,女生的學習適應優於男生。黃佩儀(2004)研究發現國中女 性資優生在學習方法及學習習慣之適應優於國中男性資優生。由上述研 究可發現,男女生在學校適應上是不同的,在國中及國小的相關研究結 果發現,不論是在學業、常規、人際或是學習適應等方面,女生優於男 生,顯示女生在學校適應比男生好。 三、年級與學校適應的關係之研究 關於年級與學習適應的相關研究,李坤崇(1992)發現國小四年級學童 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和學習適應總分顯著優於五、六年級。 陳英豪、汪榮才和李坤崇(1993)以全國國中、國小為研究對象,發現到國 16.

(17) 中、國小學生的學習適應隨著年級增加而逐漸退步。李坤崇(1994a)研究 國小四年級到國中三年級的學生學習適應,發現年級越低,學習適應越 好。李坤崇(1994b)研究國中生學習適應的狀況,發現一年級學生優於二、 三年級的學生。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結果,黃玉真(1994)認為國中一、二年 級學生的學校適應並沒有顯著差異。吳新華(1994)研究國小四到六年級學 童,在班級適應方面,四年級學生優於六年級學生,在對於學校的感受、 對教師的態度、對測驗的適應及對學習的意願方面,四年級的學生優於 六年級。曾肇文(1996)則提出六年級學生對教師的態度較差,在「測驗的 適應」和「學習的意願」方面,四年級優於五、六年級。王振孙(2000) 指出不同的年級的國中生在學習適應上無顯著的差異。鄭燿男(2002)以台 南市國小學生為對象,研究指出四年級學生的學習適應顯著高於五年級 學生。由上述研究可發現,不論是國中及國小學生,年級越低,學校適 應表現越好;對學校感受、常規適應、學習適應、測驗適應等方面,年 級越高,適應越差。 四、家庭環境與學校適應的關係之研究 關 於 家 庭 環 境 與 學 校 適 應 的 關 係 研 究 , Robinson 、 Weinberg 、 Redden、Remey及Remey(1998)調查國小5000多位小學一年級學生,發現 高學業成就的學生,不但在學業上優秀,在社會適應上也很好,他們來 自於有較高教育水準的和經濟較好的家庭。此外,Weiss和Fabtuzzo(2001) 研究結果指出,家庭的特徵型態,如:家庭的穩定性、安全性和兒童的 學校適應有顯著關係。Robinson等人(2002)研究進一步提出父母對於孩子 的養育態度和個人本身的資源有助於孩子最理想的發展,孩子也會在學 業和社會領域上發揮出他們的才能。Preuss和Duhow(2004)指出父母的職 業名聲、教育程度與學校適應有關;若父母有較高的職業名聲、較高的 教育程度的話,兒童在學校適應上會較好;反之,兒童的學校適應會較 差。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結果,如Hess與Copeland(2001)研究發現單親、父 母教育程度和學校適應沒有顯著的相關。 在國內,多數研究(李坤崇,1994a;陳英豪、汪榮才和李坤崇,1993; 17.

(18) 王振孙,2000;李宛真,2003)指出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學生與學習適 應有顯著差異,且研究結果顯示高社經地位的學生在學習適應上顯著高 於中、低家庭社經地位的學生。李坤崇(1994a)更進一步的指出高、中家 庭社經地位學生的學習適應顯著優於低家庭社經地位學生;高家庭社經 地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適應總分顯著優於中家庭社經地位學生。由 上述研究可發現,家庭環境與學校適應有密切的關係,父母的教育程度、 學業成就與社經地位越高、經濟較好的家庭、家庭結構越穩定的話,學 生的學校適應會越好。 本節主要在於探討學校適應的意涵及其相關研究,綜合上述國內外 文獻所述,研究者認為學生在學校有許多方面需要適應,包括適應學校 的安排、適應教師的權力、與教師建立良好的關係、與同儕建立友誼等。 而透過相關研究量表內涵因素所述可知,在學校適應中共同的因素為同 儕關係、師生關係,其他則有自我接納、常規適應、學習適應等指標。 此外,在學校適應的研究中指出不同的智力、性別、年級和家庭環境因 素,對學生的學校適應有一定程度影響,唯針對資優生其內在不同智力、 性別、年級和家庭環境等因素進行研究,目前也未有相關研究,多為資 優生與普通生相較之研究。 雖然目前國內有不少探討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的研究(向芳誼, 2006;吳柏姍,2004;吳韶雯,2007;林璣萍,2003;周秀潔,2004; 許殷誠,民94;陳伶姿,2006;陳金蓮,2004;陳宜亨,2005;陳聖源, 2006;侯松茂,2007;蔡瑞全,2006),也有部分研究針對資優生做學 校適應的研究(吳靖儀,2007;胡金枝,2007;陳文香,2006;蔡明富、 吳武典,2001;蔡明富、薛育青、黃明雅和朱怡勳,2005),卻尚無針 對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的學校適應問題作探討。因此,本研究以國小新移 民子女資優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分析結果瞭解其學 校適應問題,藉以提出具體建議作為資優教育和未來研究的參考。. 18.

(19) 第二節. 新移民子女現況及其學校適應. 本節重點於探討新移民子女現況及其學校適應的相關研究,有關於 新移民子女的教育及學業成就等問題,近年來隨著人數的增加,而一一 浮上檯面,引起民間及政府有關單位所關注。故本節共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說明新移民子女之現況;第二部分為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的 相關研究。 壹、新移民子女現況 我國外籍配偶起因於 1970 年代末期至 1980 年代初期,部分退伍老 兵面臨擇偶的困境,少數東南亞歸國華僑媒介印尼、菲律賓及馬來西亞 等國女子來臺,其中以華僑貧困婦女佔多數,這些婦女來臺最早的已超 過二十年(夏曉鵑,1997) 。早期來臺的外籍女子很多是誤以為來臺工作, 沒料到竟被強迫相親結婚,在男方不知女方背景下,彼此缺乏感情基礎, 再加上文化、語言的隔閡,因此經常發生外籍配偶逃婚的事件。此外, 部分外籍配偶是藉由偷渡的方式進入臺灣,因此延伸出許多社會及法律 上的問題。近年來由於經濟自由化與政治民主化的影響下,許多的外籍 勞工被政府引進,加上政府開放兩岸交流及南下政策,越來越多的臺灣 人民到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工作,加上許多的外籍人士來臺謀職或定 居,造成跨國婚姻增加的趨勢,外籍配偶人口逐年增加增加,然而這些 新移民在語言、文化、價值觀與主流社會存有重大的差異,又隨著下一 代的誕生成長,其子女進入到教育體制後延伸出學校適應、語文學習及 常規遵孚等種種議題,逐漸由新移民的問題轉移到其子女的相關適應問 題。 從新移民子女人數方面來看,由內政部戶政司(2008)所公布的資料所 示(如表 2-2) ,從 1998 年的 13,904 人,占當年度嬰兒出生數的 5.12%; 到 2007 年的 20,905 人,占當年度嬰兒出生數的 10.23%。近十年新生兒 出生數逐年遞減,新移民子女卻持續增加,雖從 2004 年有減緩的趨勢產 生,但新移民子女在這十年間已佔了嬰兒出生數的 10.02%,共 243,209 人,其中還不包含父親為外籍人士之嬰兒,也就是說未來當這些小孩進 19.

(20) 入小學就讀時,帄均每十位學生就有一位是新移民子女。 表 2-2 臺閩地區近年新生兒生母國籍 生母國籍(地區) 中國大陸、港澳地區. 本國籍. 年別 N. 嬰兒出生總數. 或外國籍 %. N. %. N. %. 1998. 257,546. 94.88. 13,904. 5.12. 271,450. 100.00. 1999. 266,505. 93.95. 17,156. 6.05. 283,661. 100.00. 2000. 282,073. 92.39. 23,239. 7.61. 305,312. 100.00. 2001. 232,608. 89.34. 27,746. 10.66. 260,354. 100.00. 2002. 216,697. 87.54. 30,833. 12.46. 247,530. 100.00. 2003. 196,722. 86.63. 30,348. 13.37. 227,070. 100.00. 2004. 187,753. 86.75. 28,666. 13.25. 216,419. 100.00. 2005. 179,345. 87.12. 26,509. 12.88. 205,854. 100.00. 2006. 180,556. 88.31. 23,903. 11.69. 204,459. 100.00. 2007. 183,509. 89.77. 20,905. 10.23. 204,414. 100.00. 合計. 2,183,314. 89.98. 243,209. 10.02. 2,426,523. 100.00. 註:1.生母原屬中國大陸、港澳地區或外國籍已定居設戶籍者,列入本國籍統計。 2.1997 年以前未有是項統計。 資料來源:內政部(2008). 觀察現今國民教育階段新移民子女學生數,根據教育部(2008)的統計 資料中顯示(如表 2-3),從 93 學年度至 96 學年度這四個學年度來看, 國中、小學生數自 284 萬 460 人降為 270 萬 7,254 人,新移民子女學生 數卻自 4 萬 6,411 人成長為 10 萬 3,600 人,所占比率自 1.63%上升至 3.83%,成長逾 1.3 倍。以國小學生數觀察,93 學年為 188 萬 3,533 人, 至 96 學年減為 175 萬 3,930 人,減幅為 6.88%,惟新移民子女學生數卻 自 4 萬 907 人增為 9 萬 958 人,比率亦自 2.17%劇升至 5.19%。此數據顯 示新移民子女學生數呈現逐年增加,同時,此現象也呼應著上述新移民 新生兒比率。. 20.

(21) 表2-3 各學年度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 國民小學階段. 學. 國民中學階段. 年 總學生數 新移民子女 %. 總. 總學生數 新移民子女 %. 計. 總學生數 新移民子女 %. 93. 1,883,533. 40,907. 2.17. 956,927. 5,504. 0.58. 2,840,460. 46,411. 1.63. 94. 1,831,913. 53,334. 2.91. 951,236. 6,924. 0.73. 2,783,149. 60,258. 2.71. 95. 1,798,436. 70,979. 3.94. 952,642. 9,369. 0.98. 2,751,078. 80,166. 2.91. 96. 1,753,930. 90,958. 5.19. 956,324. 12,624. 1.33. 2,707,254. 103,600. 3.83.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8). 96 學年度依照地區來觀察全臺灣新移民子女之人數,根據教育部 (2008)的統計資料顯示(表 2-4) ,國小部分有 42.8%集中於北部地區,國 中部分則有 49.75%,共計 43.65%的國中、小新移民子女集中於北部地 區,人數是 4 萬 5,220 人;若從各縣市的分佈情形來觀看,依序為臺北 縣(15,204 人)、桃園縣(10,129 人)、臺中縣(6,081 人)、臺北市(5,880 人) 及彰化縣(5,769 人)這五個縣市為新移民子女人數最多的前五名。 表 2-4 各地區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 地區別. 國 N. 小. 國 %. N. 中. 總 %. N. 計 %. 北部地區. 38,930. 42.80. 6,290. 49.75. 45,220. 43.65. 中部地區. 25,059. 27.55. 2,859. 22.62. 27,918. 26.95. 南部地區. 24,718. 27.18. 3,071. 24.29. 27,789. 26.82. 東部地區. 1,712. 1.88. 294. 2.33. 2,006. 1.94. 金馬地區. 539. 0.59. 128. 1.01. 667. 0.64. 90,958. 100.00. 12,642. 100.00. 103,600. 100.00. 總. 計. 註:上述地區含括縣市如下所述: 1.北部地區:臺北縣、宜蘭縣、桃園縣、新竹縣、基隆市、新竹市、臺北市; 2.中部地區:苗栗縣、臺中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臺中市; 3.南部地區:嘉義縣、臺南縣、高雄縣、屏東縣、澎湖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 4.東部地區:花蓮縣、臺東縣; 5.金馬地區:金門縣、連江縣。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8). 21.

(22) 若以性別來看,根據教育部(2008)統計資料顯示(如表 2-5)的性別 分佈,男性為 5 萬 3,495 人,佔 51.64%;女性為 5 萬 105 人,佔 48.36%, 其結果與人口性別結構相當,不因其教育階段而有所變化。 表 2-5 不同性別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 性別. 國. 小. N % 男 47,073 51.75 女 43,885 48.36 總計 90,958 100.00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8). 國 中 N % 6,422 50.80 6,220 49.20 12,642 100.00. 總. 計. N 53,495 50,105 103,600. % 100.00 100.00 100.00. 根據教育部(2008)統計資料顯示(如表 2-6)近 8 成 2 的國中、小新 移民之父親或母親原生國籍來自中國大陸、越南及印尼。以國小分析,9 萬 958 位新移民子女中,其父或母之原生國籍以來自中國大陸者最多, 計 3 萬 2,999 人,占 36.28%,其次為越南籍 2 萬 4,268 人,占 26.68%, 再其次為印尼籍 1 萬 8,694 人,占 20.55%,三者合占 83.51%。 表 2-6 各國籍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 國籍別. 國. 小. N 中國大陸 32,999 越 南 24,268 印 尼 18,694 菲 律 賓 4,230 泰 國 2,860 緬 甸 1 698 柬 埔 寨 1,795 馬來西亞 1,231 日 本 726 南 韓 500 美 國 534 新 加 坡 152 加 拿 大 124 其 他 1,147 總 計 12,642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8). 國 % 36.28 26.68 20.55 4.65 3.14 1.87 1.97 1.35 0.80 0.55 0.59 0.17 0.14 1.26 100.00. N 4,553 1,031 3,131 854 730 464 45 576 335 228 114 74 25 452 90,958 22. 中 % 36.01 8.16 24.77 6.76 5.77 3.67 0.36 4.56 2.65 1.80 1.14 0.59 0.20 3.58 100.00. 總 N 37,552 25,299 21,825 5.084 3,590 2,162 1,840 1,807 1,061 728 678 226 149 1,599 103,600. 計 % 36.25 24.42 21.07 4.91 3.47 2.09 1.78 1.74 1.02 0.70 0.65 0.22 0.14 1.54 100.00.

(23) 綜上所述,新移民子女人數自 1998 年起呈逐年遽增,雖至 2004 年 呈漸緩的趨勢,但其比率仍達 10%,且隨著其進到國教階段,在其背景 部分,國小學童其父或母的國籍近 8 成集中於中國大陸、越南及印尼這 三個國家;有高達 4 成 2 的新移民子女集中在北部地區,其中新移民子 女人數最多的前五個縣市為臺北縣、桃園縣、臺中縣、臺北市及彰化縣。 由上述資料中,研究者認為要瞭解新移民子女之學校適應情況,可由北 部地區著手進行研究,再與資優班學生數進行交集取出最具有新移民子 女及資優學生代表性的縣市進行調查研究。 貳、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 一、國外相關研究 美國的社會人口是由多種族所組成,種族議題一直是美國歷史與社 會中重要的議題,對於「跨種族婚姻(intermarriage)子女」的相關研究, 主要集中在族群或族群身份認同(identity)的研究。McRoy與Freeman(1986) 指出跨族群婚姻子女因其雙種族(biracial)、雙文化(bicultural)背景,使得 其族群的發展較單一種族或文化的子女複雜,尤其當父母雙方種族或文 化背景在社會脈絡中具有不同地位與評價時,如美國社會中的黑白通 婚、臺灣社會中的東南亞外籍配偶家庭等。同樣地,在心理發展、社會 適應或學校適應上,一般社會也認為跨族群婚姻子女具有較多的「潛在 危機」 ,這些危機可能來自於對社會看待跨族群婚姻方式的回應,也可能 來自於父母的心理問題或跨族群婚姻中較多的衝突(Johnson & Nagoshi, 1986; Yogev & Jamshy, 1983)。然而,這些「潛在危機」在實徵研究的結 果上未必獲得有力的支持。 Yogev與Jamshy(1983)研究以色列學校中跨族群婚姻子女(猶太與亞 洲人混血兒)的學校適應,發現跨族群婚姻子女在學校滿意度、學科能 力與計畫以及社會活動的參與上,整體表現結果並非完全弱勢,其影響 因素主要是受到父親教育程度或家庭社經地位。Johnson 與Nagoshi(1986) 在利用夏威夷家庭認知研究(The Hawaii Family Study of Cognition, HFSC) 為研究工具,比較夏威夷地區跨族群(跨文化)婚姻子女與同族群婚姻子女 23.

(24) 的適應與人格特質,發現跨族群婚姻子女在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的測驗 分數上,與同族群婚姻子女僅有內容上的差異,甚至在人際關係的測驗 分數優於同族群婚姻子女。Stephan 與Stephan(1991)比較夏威夷與新墨西 哥兩個地區大學中,跨族群婚姻子女與同族群婚姻子女的人格特質、適 應問題與人際關係,發現兩個不同族群背景的學生之間並無差異存在。 一般認為雙文化(雙族群)社會化背景所可能造成的消極影響,在研究 中無法獲得證明,甚至跨族群婚姻子女在群體間的互動關係上比同族群 婚姻子女較有彈性,由於在雙文化背景的成長環境下,跨族群婚姻子女 在社會環境中,較能與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產生有效的良性互動。 二、國內相關研究 外籍新娘、外籍配偶、新移民女性等名詞,在近幾年大量的在媒體 報章雜誌與政策關注之中,學術研究的成果(含期刊、學位論文等)在 短短的幾年內也相當的豐富,可見臺灣社會對於此一群體的關心與重 視。檢視目前的研究成果與相關文獻,大部分的研究以外籍配偶本身的 生活適應、婚姻適應、識字運動,以及跨國婚姻遷徙為主題(王宏仁, 2001;吳美雲,2001;夏曉鵑,2002;蕭昭娟,2000;顏錦珠,2002), 並漸漸將研究焦點由外籍配偶本身轉向家庭生活、母職經驗以及外籍配 偶子女的生活與學校適應(向芳誼,2006;吳柏姍,2004;吳韶雯,2007; 林璣萍,2003;周秀潔,2004;許殷誠,2005;陳伶姿,2006;陳金蓮, 2004;陳湘淇,2004;陳聖源,2006;侯松茂,2007;蔡瑞全,2006)。 同時,也有研究指出本身居於社經地位較弱勢的人,較容易產生跨 國婚姻,其家庭環境給予子女的文化學習刺激是較不足的,相對的在主 流社會中處於不利的地位(王宏仁,1999;夏曉鵑,1997;張貴英,1996; 陳庭芸,2002)。張敏華(2004)針對1994年至2004年報紙中新移民的相關 報導,發現媒體多引用誇張的數據或標籤化的框架,強化大家的對新移 民家庭偏差刻板印象。而夏曉鵑(2005)進一步指出新移民子女就學產生的 適應不良等問題,其反映的可能是整體教育、社會環境對弱勢文化者的 不友善,而非其人口素質的低落。 24.

(25) 雖然在國內新移民子女的學校適應已有多數研究,但其結果卻是分 歧的(如表2-7) ,如新移民子女與一般子女的學校適應是沒有差異的(周 秀潔,2004;陳伶姿,2006;陳湘淇,2004) 、新移民子女有學校適應困 難的現象產生(林璣萍,2003;陳金蓮,2004;蔡瑞全,2006;盧秀芳, 2004) 、適應不良多發生在低年級,但其適應問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消瀰 (吳柏姍,2004;侯松茂,2007;許殷誠,2005) ,但也有正向的研究結 果,如新移民子女的學校適應處於良好的狀態(陳聖源,2006;謝紹文, 2007)或是處於中上的狀態(向芳誼,2006;吳韶雯,2007)。 表2-7 國內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相關研究 研究者. 研究對象. 林璣萍 319位國小新移民 (2003) 子女 吳柏姍 1位帅稚園新移民 (2004) 子女. 研究結果. 新移民子女有整體學習及適應上 √. 許殷誠 9位國小新移民子 (2005) 女導師. 子女學校適應的原因 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 √. 與一般學生比較並無顯著差異 家庭社經地位低落是影響新移民. √. 子女學校生活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教養態度是影響孩子學習. √. 表現的主要因素 √. (2006) 新移民子女 (2006) 女. 氛的複合作用 家庭社經地位低落是影響新移民. 向芳誼 196位國小東南亞 陳伶姿 2位國小新移民子. 學校適應問題源於家庭經濟與氣. √. (2004) 子女及本國籍子女 (2004) 其父母、導師. 改善之情形 √. 陳湘淇 100位國小新移民 盧秀芳 3名新移民子女及. 隨入學時間越長,其學校適應有. √. (2004) 女導師 (2004) 女. 的弱勢,原因來自於語文、社經 地位及父母親背景. 周秀潔 6位國小新移民子 陳金蓮 4位國小新移民子. 備註. 有困難 無差異 良好. 重要因素 √. (2006) 移民子女 25. 表現較佳 家庭文化資本是影響學校適應的. √. 陳聖源 2 位國小東南亞新. 新移民子女學業成就及常規適應. 二位新移民子女在同儕互動方面 適應良好,與一般學童並無差異.

(26) 表2-7 國內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相關研究(續) 研究者 蔡瑞全 (2006).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國小高年級外籍與大陸籍配偶子. 504位國小新移民 子女及本國籍子. √. 女之學校適應現況顯著落後於本. 女. 國籍配偶子女 性別、服務年資、現任職務、學. 吳韶雯 695位國小新移民. √. (2007) 子女導師 侯松茂 (2007). 校規模會影響國小教師對新移民 子女學校適應狀況之知覺. 9位新移民子女班 級導師及4位學校. 備註. 有困難 無差異 良好. 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校適應與一般. √. 學生並無不同. 輔導人員. 謝紹文 361 名國中新移民. √. (2007) 子女.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跟家庭結構在 學校適應上有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回顧近年新移民子女的研究,多為針對單一縣市進行研究,針對全 國的新移民子女進行研究方面,唯有教育部委託嘉義大學(2004)的「外籍 配偶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學習表現與學校輔導措施現況調查」專案研 究、教育部(2005)的「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結果」 專案報告及賴翠媛(2006)的「新移民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之學業表現及接 受學校相關輔導措施之調查研究」此三項研究。其研究結果同時指出了 以下兩項結論: (一)新移民子女的學業成就普遍較一般學生低,且北部 地區顯著高於南部地區,並受家庭社經地位影響,隨之年級越高其落後 情形越嚴重; (二)在學校適應上,新移民子女的生活適應狀況普遍良好, 並不因為不同地區、母親國籍與家庭社經地位而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國內關於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相關研究結果十分分歧, 多數研究結果都認為新移民子女與一般學生的學校適應有內容上的差 異,且多數都因其家庭環境背景因素而產生學校適應上的差異;但有部 分研究認為新移民子女若能發揮其多元文化的背景,在其環境中會產生 有良好的適應。但其研究對象皆以普通班的新移民子女為主,針對新移 26.

(27) 民子女資優生作為研究對象尚未出現過。因此,本研究以新移民子女資 優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分析結果瞭解其學校適應問 題,藉以提出具體的建議,以作為資優教育與未來研究的參考。. 27.

(28) 第三節. 文化殊異資優生的探討. 本研究對象為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回顧國內外的文獻,並沒有任何 一位學者針對此議題進行研究,研究者盼從文化殊異(cultural diversity) 的角度來探討,期以藉此瞭解新移民子女資優生。故本節將依序介紹文 化殊異資優生的特質及文化殊異資優生的相關研究。 壹、文化殊異資優生的特質 「文化殊異」常被認為是那些在種族身份、語言、價值觀、宗教信 仰 及 社 會 化 等 方 面 為 少 數 族 群 或 和 主 流 不 同 的 族 群 。 Gallagher 與 Kinney(1974)曾指出來自不同種族背景的資優兒童,在許多方面都與一般 資優兒童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這些學生都有一些共通的心理特質, 如:能操作在其所屬文化群族中重要的表徵系統、能進行邏輯性的思考、 能運用類比進行推理、能將所學運用於實際狀況及有良好的問題解決能 力。Frasier(1991)認為要瞭解這些文化殊異資優生,必頇界定這些來自不 同文化族群的兒童,會展現哪些與資賦優異相關的特質,並瞭解他們以 何種方式展現其特質。Clark(2002)指出文化殊異資優生,會因其種族的 認知風格而有所不同的展現。 一、國外相關研究 基於探討文化殊異資優生的特質,需從其文化背景來觀看,故研究 者閱讀文獻後,將各研究結果所列出針對美國不同族裔資優生之特質做 介紹(Baldwin, 1989; Chen, 1989; Davidson, 1992; Ewing & Yong, 1992; Ford, 1994; Frasier, 1989; Maker & Schiever, 1989; Montgomery, 1989; Kitano, 1989; Pfeiffer,1989)。 (一)美國印地安人(American Indian) 研究者指出印地安人的團隊合作精神極佳,善於思考,並能有效的 與人溝通;因為家庭教育的因素,所以從小就被教導要有責任感、服從 領導跟遵孚紀律。所以印地安美國資優生通常具有良好的直覺能力、記 憶力與空間能力,對於自然探索能力有極高的知覺,且在視覺藝術上有 很高的天賦。 28.

(29) (二)非裔美國人(African-American) 研究者指出非裔美國人多數來自低社經的家庭,因其資源較匱乏, 故能善用資源、自給自足,並喜歡與人親近,當學習的活動中包含肢體 活動時,他們的學習速度與記憶力均能改善,其自我概念與學業自尊心 會因其社經地位而有所差異,但能力較佳的學生,較容易被其他同儕所 接納。研究者也發現,多數的非裔美國資優生善於運用語言,想像力與 幽默感也相當豐富。 (三)亞裔美國人(Asian-American) 研究指出多數的亞裔美國學生,在校都是模範生、高成就者,許多 適合資優學生的服務策略,也是用於這些學生,但也有部分學生是來自 於低社經的家庭。雖然來自於不同社經地位的家庭,但仍有一些共同的 學習特質,如:重視家庭、尊敬師長、高度的自治能力及較強的問題解 決能力,研究同時也指出亞裔美國資優生的家庭多半很重視學業成績, 因此有高度的服從力、動機及自律能力,也善於在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 運用直覺。 (四)西班牙裔美國人(Hispanic-American) 研究指出西班牙裔美國人在學習能力上擁有學習第二外語的優 勢,也十分合群,與同儕能夠順利的溝通相處,且多半西班牙裔擁有強 烈的文化信仰。因此,多數的西班牙裔美國資優生展現出一定的成熟度 及責任感,對於其家庭與文化歷史十分尊重,勇於嘗試新的點子。 二、國內相關研究 國內部分,在文化殊異學生的學習特質上,郭靜姿、張蘭畹、林秋 妹、王曼娜、盧冠每(1999)針對原住民學生及僑生利用訪談法及觀察評量 法,得知原住民學生在舞蹈及體育方面表現優異,數學、邏輯、語言及 理解能力較弱;僑生在視覺空間及肢體動作表現較佳,語言及理解能力 較弱;至於適應部分,原住民學生多能快速適應環境,僑生則有適應問 題的存在。胡宗光(2001)以城市248位、山地鄉249位國小原住民為研究對 象研究其創造潛能,研究發現城鄉原住民挑戰心與好奇心皆較明顯,想 29.

(30) 像力皆弱;在創造思考方面,具有明顯創造力特質的城、鄉原住民與城 市一般學生僅於開放性有差異。探討文化殊異資優生部分,僅有廖永堃 (2002)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原住民資優生在多元才能量表上的表現, 在自然探究、身體律動、視覺藝術及領導能力較佳,數學邏輯能力較弱。 回顧國內文化殊異資優生的相關研究,均針對原住民族群為主要研究對 象,尚未有相關研究以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為研究對象,關於新移民子女 資優生的特質仍需要有相關研究支持。 綜上所述,要探討文化殊異資優生的特質,必頇從其文化背景去瞭 解,從文獻中發現某些種族展現出的特質,似乎與其他種族明顯不同, 這些特質上的差異,是各族群當中社會化方式、文化與生態不同所造成 的結果。因此在學校適應部分,若文化殊異資優生能發揮其多元文化的 背景,在其環境中便能產生良好的適應;但也有部分研究指出,多數的 文化殊異資優生因其文化背景或低社經環境,而受到同儕的歧視與欺負 (Chen,1989; Davidson,1992; Ford,1994; Kitano,1989;Pfeiffer,1989)。唯針對 文化殊異資優生的學校適應國內尚未有相關研究,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的 學校適應如何?還需進一步研究證實,因此研究者期能透過本研究的問 卷調查及深度訪談分析結果,瞭解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並 假設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的學校適應與一般資優生有程度上差異,並透過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得知,藉以提出具體的建議,以作為資優教育與未來 研究的參考 貳、文化殊異資優生的相關研究 一、國外相關研究 美國被稱為「民族大熔爐(melting pot)」,在其歷史的演進中充雜著 許多不同的文化與種族。Baldwin(1985)研究文化殊異學生的相關研究 後,指出大部分都著重於探討這些學生的缺陷而非優勢;因此在1990年 代後漸漸出現對於文化殊異資優生的研究,其研究方向大致上可以從政 策施行及教育與鑑定方案等兩大面向探討,以下將就這兩個方向依序介 紹。 30.

(31) (一)政策施行 美國聯邦政府目前對於資優教育上的努力,起於1988年的「Jarits資 優學生教育法」(Jacob K. Javits Gifted and talent Students Education Act)。 在1993年由聯邦政府教育部提出一份報告,名為「國家卓越性:一個發 展美國才能的案例」(National Excellence: A Case for Developing America`s Talent),這份報告指出「美國資優學生的教育,正面臨寧靜的危機(a quiet crisis)」(引自Ross, 1993)。這項危機起因對美國資優學生所受的教育 品質不夠重視,且花在全國學生的每100元美元中,僅有0.2美元用於資 優學生,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具有傑出能力的弱勢和少數族群學 生,更缺乏學習機會。於是「Javits資優學生教育法」在1994年進行修正 案,其中將針對無法透過傳統評量方式鑑定出來的資優學生(含社經不 利者、身心障礙者、英文能力不佳者及文化背景不利者)的教育服務問 題,列為主要的重點項目之一。 (二) 教育與鑑定方案 Frasier(1987)指出在鑑定資優黑人學生時,若能在提名與篩選階段 中,除了老師的觀察外,加入社區負責人、同儕,甚至是學生自己的意 見,將使得鑑定的進行更順利。Reyes、Fletcher與Paez(1996)發現經由替 代性鑑定進入方案就讀的學生,其表現與透過傳統方式進入的學生並無 差異。Delcourt等人(1994)的研究指出若能讓少數民族學生,能從2歲起接 受資優方案,其學業成就的差異與各群族相較會明顯縮小。Kaplan、 Rodriguez與Siegel(2002)建議,在進行篩選時,應採用課程活動,而非測 驗工具來評量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實際參與,而非只用量化指標來測量 學生的成果,這樣的篩選歷程,必頇包括與口語能力有關的活動,以鼓 勵學生進行自我表達。Kaplan等人(2002)更進一步指出透過高層次思考討 論、開放式問題、對行為後果之預測、提問技巧與問題解決策略以及各 種類型的創造力活動做為篩選程序,可以讓於原本被排除在外的文化殊 異學生有機會被納入鑑定程序。Ford(2003)即指出美國除亞裔學生外,有 將近50%的西班牙裔、黑人及印地安人等少數族群的資優生未被發掘。 31.

(32) Ford、Moore與Milner(2005)研究指出透過改良式的資優教育方案,對於 文化殊異資優生無論在適應上或學業成就上都有良好的幫助。Briggs、 Reis與Sullian(2008)研究探討七個針對文化、語言及族群殊異(Culturally, Lingustically, & Ethnically Diverse, CLED)資優生方案評估,指出調整過後 的鑑定對於這些資優生是有幫助的、建立一個特殊群族資優方案系統是 有必要的及透過這些方案可以有效的提昇這類學生的學業成就及適應。 二、國內相關研究 國內雖有學者指出對文化殊異資優生提出應給與相關的輔導及教育 方案,如盧台華(1996)認為對家境清寒與缺乏文化刺激具有資優特質的學 生,無法在早期獲得學習機會,使得學習起步較晚,而無法達到鑑定的 資優標準;也可能因受教機會的不均等及教育資源的缺乏,而造成潛能 的埋沒,因此提供適當的資優輔導方案甚為必要。吳武典(2006)更指出資 優教育的熱門話題是多元智能、文化殊異、資優低成就、殘障者資優、 生態系統、分殊化方案,以及教育改革運動中資優教育的角色等,其中 身心障礙及文化殊異學生的資優教育更有待重視。 但國內相關文化殊異資優生研究僅有少數幾篇,且多數研究對象為 原住民,如孟瑛如(1996)調查桃竹苗地區的山地國小,發現資優兒童的出 現率較帄地少。張英鵬(2001)調查臺灣地區原住民特殊兒童,發現受調查 的學校中有127名資優生。但以上都是區域性,缺乏一個較全面性的統計 資料,直到廖永堃(2002)針對國內進行全國高中職以下設有資優班之學校 進行普查,調查原住民學生就讀資優班之情形,研究結果指出原住民資 優生有712名,僅佔全體資優學生1.75%,且多數安置於體育資優班。 綜上所述,國外有許多的針對文化殊異資優生的研究及資優教育方 案,且研究結果指出若能有效的調整鑑定的內容,或是提早將文化殊異 資優生安置至相關的資優教育方案,都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成就表現及 學校適應。反觀國內,近年來雖有許多教育方案用於新移民子女,如: 新移民子女補救教學、新移民子女課後輔導方案及新移民子女生活輔導 計劃等,卻沒有一項是針對新移民子女資優生所設計的資優教育方案, 32.

(33) 因此,本研究以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查及深度訪 談分析結果瞭解其學校適應問題,藉以提出具體的建議,以作為資優教 育與未來研究的參考。. 33.

(34) 34.

(35) 第三章 第一節. 研究方法. 研究設計與架構.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國小新移民子女就讀資優班狀況及探討新 移民子女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故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中的問卷及 訪談調查法進行研究,本研究設計包括三個部分,說明如下: 一、調查臺北縣、臺北市及桃園縣新移民子女就讀國小資優班人數 透過問卷以普查方式調查臺北縣、臺北市及桃園縣設有資優班之 國小,藉以瞭解該校新移民子女就讀各類資優班之人數、性別、父母 親國籍及家庭社經地位背景等資料。 二、調查國小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及其同儕的學校適應情形 透過研究者自編之「我的學校適應」問卷,針對新移民子女資優 生及其資優班同儕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填寫,以瞭解新移民子女資優 生與一般家庭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的異同,及探討新移民子女資優生 學校適應問題。 三、深度訪談調查 訪談調查主要目的在深入瞭解新移民子女資優生所面臨的學校 適應問題。由學校適應問卷結果,挑選出在學校適應問題上有弱勢現 象或適應情況優於一般家庭資優生之新移民子女資優生進行深度訪 談,期以補助量化資料的不足。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背 景. 1.資優班類別 2.年齡. 效標變項. 3.性別. 優班之學校調查新. ●學習方面. 類別. 針對臺北縣、臺北 市及桃園縣設有資. 學校適應向度. 調查 結果. 新移民子女資優生 一般家庭資優生. ●同儕互動 自評. 移民子女就讀情形. ●師生關係. 新移民子女資. ●行為規範. 優生及其導師. ●自我概念.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5. 深度訪談.

(3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針對臺北縣、臺北市及桃 園縣設有資優班之國小;第二部分為填寫「我的學校適應」問卷之樣 本;第三部分為新移民子女資優生與其任課教師之訪談樣本,之分述 如下: 一、調查臺北縣、臺北市及桃園縣新移民子女就讀國小資優班人數 本研究主要對象為國小新移民子女資優生,故在研究對象的選 取將針對國小階段資優班學生人數最多的縣市及新移民子女學生就 學人數最多的縣市進行調查。根據教育部(2007)統計資料顯示,國小 新移民子女學生就學人數最多的前五名縣市為臺北縣、桃園縣、臺中 縣、臺北市及彰化縣;且根據全國特殊教育通報網(2008)統計資料顯 示國小資優班學生人數最多的前五名縣市分別為高雄市、臺北市、臺 北縣、臺南縣及桃園縣;為求研究的精確性,故取其交集產生以下三 個縣市:臺北縣、臺北市及桃園縣。因此,本研究將針對臺北縣、臺 北市及桃園縣設有資優班之學校進行普查,總計共 67 校(如表 3-1) 為第一階段問卷發放的對象,因有 5 校設有兩類以上之資優班,故實 際發出有效問卷共 72 份,回收率為 100%。 表 3-1 新移民子女就讀資優班狀況調查表寄發狀況 臺北縣. 臺北市. 桃園縣. 合計. N. %. N. %. N. %. N. %. 美術班. 6. 33.33. 2. 4.44. 2. 22.22. 10. 13.89. 音樂班. 4. 22.22. 4. 8.89. 3. 33.33. 11. 15.28. 舞蹈班. 2. 11.11. 2. 4.44. 2. 22.22. 6. 8.33. 藝術才能類. 12. 66.67. 8. 17.78. 7. 77.78. 27. 37.50. 一般智能類. 6. 33.33. 37. 82.22. 0. 0.00. 43. 59.72. 英語資優類. 0. 0.00. 0. 0.00. 2. 22.22. 2. 2.78. 18. 100.00. 45. 100.00. 9. 100.00. 72. 100.00. 總. 計. 註:1.臺北縣、臺北市內各有 2 所學校及桃園縣內有 1 所學校設有兩類以上的資優班。 2.回收率為 100% 36.

(37) 二、填寫「我的學校適應」問卷之樣本 本部分以就讀臺北縣、臺北市及桃園縣國小三、四、五、六年 級之一般性向、語文性向和藝術才能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及透過配對 選取之同齡、同性別資優班同儕為研究對象。以立意取樣方式來確定 研究對象,由前述調查研究發現該校有新移民子女資優生後,先以電 話方式與特教組長或資優班教師取得聯繫後,並得到校方同意,隨後 寄發家長同意書(如附件一)徵求家長同意及個案意願作為實驗組, 再請其資優班教師協助選取符合同性別及同齡身份之資優生同儕作 為對照組,若該班有若干位同學符合資格,則選取家庭社經地位相近 者,一同填寫「我的學校適應」問卷,作為填答「我的學校適應」問 卷之研究對象。 三、新移民子女資優生與其任課教師之訪談樣本 未避免量化資料之不足,針對「我的學校適應」問卷結果分為 高分組(得分為前 27%者)及低分組(得分為後 27%者) ,從兩組中 各挑選出 2 位新移民子女資優生作為訪談對象。為能充分瞭解不同性 別及不同資優類型可能產生不同的學校適應問題,盡可能針對不同性 別及資優班類型進行個案之選取;除了個案外,也訪談其資優班任課 教師,瞭解其在校適應真實情形,並透過任課教師實際處理個案學校 適應問題之經驗,作為未來研擬輔導策略之依據。四位受訪者及其教 師背景資料如表 3-2 所示。 表 3-2 受訪者基本背景資料 新移民子女 資優生. 性別. 社經 地位. 資優班類別 教師. 與學生 接觸時間. 教師. 資優班. 年資 教學年資. S1(高分組). 男. 高. 美術類. T1. 1 年 8 個月. 32. 11. S2(高分組). 男. 低. 一般智能類. T2. 8 個月. 3. 3. S3(低分組). 男. 低. 一般智能類. T3. 1 年 8 個月. 28. 24. S4(低分組). 女. 中. 音樂類. T4. 8 個月. 19. 9. 37.

(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國小新移民子女就讀資優班狀況及探討新 移民子女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其研究方法包含問卷調查法及訪問調 查法,綜括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如下: 一、新移民子女就讀資優班狀況調查表 本項問卷主要目的在瞭解國小新移民子女就讀資優班的學生數 及其相關背景資料,包含學校基本資料與學生概況調查兩部分。第一 部分由學校特教組長填寫,第二部分則請學校特教組長轉交給學生導 師,由學生導師依照學生情形填寫,調查表詳細內容如附錄二。茲將 問卷的內容說明如下: (一)學校基本資料 內容包括學校名稱、資優班類別、資優班學生人數及新移民子女 資優學生人數等資料,以瞭解新移民子女資優生人數佔全體資優生人 數之比率情形。 (二)學生概況調查 內容包括學生的姓名、性別、年級、就讀資優班類型、父母親國 籍、教育程度及職業等各項資料,以瞭解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的基本資 料及家庭社經地位背景。家庭社經地位(Social-Economic Status)的認 定係參考林生傳(2005)修訂自 Hollingshead 於 1957 年所設計之「兩因 素的社會地位指數」(two-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的計算方式, 以學生父母社經地位中相對較高之一方為準,而計算方式是先將教育 程度及職業類別劃分為五個等級(如表 3-3) ,對照與其教育程度及職 業類別之指數,再分別將教育指數乘以「4」 ,職業指數乘以「7」 ,兩 者加權所得極為社經地位指數。最高分為 55 分,最低分為 11 分,指 數越高代表家庭社經地位越高。依據該指數可再區分為低、中、高三 個等級,如 11-29 分為低社經地位,30-40 分為中社經地位,41-55 分 為高社經地位。 38.

(39) 表 3-3 家庭社經地位等級對照表 等級指數. 教育程度. 職業類別. 1. 國小或以下. 半技術、非技術性工人. 2. 國中. 技術性工人. 3. 高中、高職. 半專業人員、一般公務人員. 4. 大學、學院或專科. 中級專業人員、中級行政人員. 5. 研究所或以上. 高級專業人員、高級行政人員. 二、「我的學校適應」問卷 本量表主要目的在瞭解國小新移民子女資優生的學校適應狀 況,避免受詴者對「新移民子女」或「資優生」等字眼感到敏感,並 考量其通用性及親切感,故將問卷名稱定為「我的學校適應」問卷。 以下將分項說明「我的學校適應」問卷的編製過程。 (一)蒐集相關問卷資料 本問卷係由研究者參考國內評量國小新移民子女(向芳誼, 2006;教育部,2005;蔡瑞全;2006)及國小資優生(吳靖儀,2007; 陳文香,2006;蔡明富、吳武典,2001;蔡明富、薛育青、黃明雅和 朱怡勳,2005;盧雪梅,1989)學校適應的相關量表自編而成。 (二)量表架構 此量表分為下列五個分量表: 1.學習方面-包含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及學業成就; 2.同儕互動-包含與同儕互動情形及社交技巧; 3.師生關係-包含與師長相處情形及對於師長的態度; 4.行為規範-包含對於班級常規遵守及服從指導; 5.自我概念-包含對自我的評價、情緒控制及自我接納。 (三)量表內容 依據量表內容,參考相關文獻,經研究者與指導教授、碩士班研 究所同學及現職國小資優班教師討論後修正,編擬而成「我的學校適 應」問卷之向度內容,共 90 題,詳細內容如附錄三。 39.

(40) (四)量表形式與計分 本量表採李克特式(Likert type)四點量表方式計分,由學生根據個 人經驗或感受符合的程度在「總是如此」到「從不如此」中勾選。在 正向計分題中,勾選「從不如此」者給 1 分,勾選「偶爾如此」者給 2 分,勾選「經常如此」者給 3 分,勾選「總是如此」者給 4 分。反 向題與上述計分程序完全相反,依此類推。本量表共有五個分量表, 計算分量表與總量表的得分情形,得分越高,表示其學校適應能力越 佳。 (五)建立雙向細目檢核表及專家審題 量表初稿完成後,即著手編製預詴問卷,並建立其雙向細目檢 核表(如附錄四),檢核方式由研究者與兩位主修資優教育之碩士班 研究生一同檢核該題是否符合該向度。雙向細目表建立完成後,函請 指導教授盧台華博士及本論文之口詴委員吳武典教授及賴翠媛教授 針對本問卷進行審題並給與修改意見,請其撥冗填答「專家意見調 查」,針對研究量表內容,加以檢核鑑定,提供其寶貴意見,作為預 詴問卷修題的重要參考。 (六)項目分析 經過專家選題後,原 90 題減為 85 題,並針對原題的文字描述 與出現次序稍作調整與修飾,並於各題加上注音符號,編成預詴問卷 (如附錄五) 。預詴樣本為臺北市士東國小三、四、五、六年級一般 智能資優班學生及臺北縣埔墘國小五年級舞蹈資優班學生,總計共 83 位為預詴對象,並將所得資料進行項目分析。 根據表 3-4 所示之初詴項目分析結果,研究者依據下列選題原則 選取符合之題目為正式問卷: 1.該題決斷值(CR 值)在 3.0 以上; 2.該題與其所屬之分量表總分相關在.35 以上,且達相關; 3.若將該題刪除後,內部一致性係數(Cronbach α) 會降低;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拉丁美洲發展銀行(CAF)針對南美洲國家 1,200 位民眾之 調查報告指出,厄國將近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為提高幼稚園教育質素及更有效照顧學生個別差異,政府在二零 零零年施政報告內宣布由 2001/2002

為提高幼稚園教育質素及更有效照顧學生個別差異,政府在二零 零零年施政報告內宣布由 2001/2002

Tuskegee 是美國南方的一個地方,美國聯邦政府從 1932 年至 1972

Tuskegee 是美國南方的一個地方,美國聯邦政府從 1932 年至 1972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製作了一系列網上教學資源供教師參考,鼓勵

美國沒有專屬的國家青少年工作機關部門,也沒有明確的青少年政策,因此青少 年工作的推動分散在不同的各個行政單位。美國聯邦層級的青少年事務,主要是 由衛生部(Federal Depar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