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馬克思主義中對於”黑格爾-馬克思關係”之討論:一個歷史與理論的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馬克思主義中對於”黑格爾-馬克思關係”之討論:一個歷史與理論的研究"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黑格爾關係」的討論 孫善豪 若依循歷史進程,則「馬克思-黑格爾」關係展現了極為分歧而多樣的面貌。在馬克思 那裡,黑格爾表現為「形式可取、而地位可議」的東西;在恩格斯那裡,則──因為問題 被轉移成「究竟是唯心的或唯物的辯証?」──反過來,成為「形式可取、而內容可議」 的東西。到了伯恩施坦與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問題進一步成了:既然馬克思主義是唯物辯 証,那麼這種辯証究竟是科學的或反科學的?」出於康德所謂理性的「旨趣」(Interesse) 的差異1,伯恩施坦和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對此問題有著全然相反的答案──但是,雖然他 們對「科學」的認定南轅北轍,他們「都肯定科學」則一。然而當「科學」不再能保證西 歐會發生社會主義革命的時候,「科學」作為「人對自然」的旁觀或直觀態度,卻又被黑 格爾導向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質疑了:辯証不能存在於這種「人對自然」的態度中,反 而只能存在於「人對人的」、「歷史的」、「社會的」、「實踐的」或「社會的」態度中。這種 立場,再一次被反黑格爾的馬克思主義者質疑;真正的區分不在「自然/社會」,而是要 拉回到馬克思原本意義的「嚴格的理論/非理論(意識型態)」的區別。 如果撇開歷史進程的束縛,則「馬克思-黑格爾」關係大可以展現不同面貌。費徹 (I. Fetscher) 就曾得出一個「律則」:「辯証唯物主義愈是僵化成世界觀、愈是體系化,就愈 是會強調與黑格爾的差異、甚至與他的對立;反之,那些從馬克思早年著作和他的無產階 級學說出發的思想家,如盧卡奇、柯希和馬庫色,則都毫不避諱地強調了他們與黑格爾間 的親近關係。」2 換言之,馬克思主義是否成為某種僵固的教條,與它和黑格爾之間的親 屬性恰成反比。但是,這個似乎超越歷史限制的「律則」,也許在六、七○年代「西方馬 克思主義」高漲的年代是適用的;一旦拉大歷史的視野、把它放回歷史之中,卻也就立刻 顯出了它的侷限:伯恩施坦正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僵化歸疚於「黑格爾矛盾辯証的殘餘」, 而為了把人的行動從這種僵化中解放出來──這也是盧卡奇、柯希和馬庫色等等所努力的 標的──,他呼籲擺脫黑格爾。反之,當列寧出現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教條派」的時候, 他同時強調了馬克思與黑格爾之間的親屬性。 拉大了歷史的跨距後,「黑格爾的」和「反(或非)黑格爾的」馬克思主義之間,也許本 身反倒表現出了一種鮮被普遍注意的親近性:它們很多都理所當然地、亦即未經深究和反 省地,就把馬克思主義視作兩個部分的結合:一是「普遍理論」,一是「應用理論」或「特 殊理論」。例如伯恩施坦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就是由「純粹學說」(包括歷史唯物論、階 級鬥爭學說等等作為「理論中的固定組成部分」)和「應用學說」(例如對各別歷史事件的 主張)3 組成的。這個區別,在史達林的「欽定版」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裡出現為「辯 証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在盧卡奇的《歷史與階級意識》裡出現為「方法」和「馬

1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A654/B682.康德在這裡依理性的兩種旨趣而區分了兩種自然科 學:一種求同,一種求異。依此區分,則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對「科學」的理解毋寧是「求同」,而

伯恩施坦對「科學」的理解則是「求異」。

2

I. Fetscher, Karl Marx und Marxismus, München, 1967, S.137f.

3

(2)

馬克思主義中的黑格爾2 克思的研究結論」、在阿圖色那裡則出現為「普遍性Ⅱ」和「普遍性Ⅲ」。而哈伯瑪斯雖然 反對恩格斯式的把「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 區分為一方面科學、另方面科學結果的『技 術性』應用的關係」,4 但是這並沒有妨礙哈伯瑪斯自己把歷史唯物主義區分為普遍的「歷 史演化理論」(它和革命理論、革命策略相聯)和補充它的「部分理論」:「資本主義發展 的理論」。5 在這樣的區分下,發生「黑格爾本籍」問題的地方,無疑地都在於前者,也就是在於「普 遍理論」(純粹學說、辯証唯物論、方法... 等等)。例如伯恩施坦在「唯物史觀」裡看到 了黑格爾的套用、盧卡奇在方法的每一個細節裡都辨認得出黑格爾的蹤跡、阿圖色也認為 黑格爾的「歷程」是馬克思的「普遍性Ⅱ」等等。問題只在是否承認這個「本籍」、以及 承認或否認之後,各自依據某種立場而對此贊成或反對而已。換言之,有四種可能: 一是承認黑格爾本籍,並予之以正面評價。這是當前詮釋馬克思的主流,包括了列寧、 (早年的)盧卡奇、柯希、馬庫色等──雖然他們各自的立場以及對黑格爾的理解都不盡 相同,而且即使贊成黑格爾本籍,也必定都以某種方式「倒轉」了它﹑或把它「唯物化」。 二是承認黑格爾本籍,但予之以負面評價。例如伯恩施坦。 三是否認黑格爾本籍,但予之以正面評價。例如第二國際的領袖們、阿圖色、史達林主 義、寇累提等(雖然他們否認和贊成的理由不一)。 四是否認黑格爾本籍,但予之以負面評價。這其實是黑格爾主義者的立場,在此暫不討 論。6 以圖示之; 對於這個關係的評價 正面評價 負面評價 馬克思-黑格爾之 繼承關係 I) II) 列寧(正統派) 有繼承關係 --- 伯恩施坦(修正主義) 盧卡奇、馬庫色… (西方馬克思主義) III) IV) 第二國際領袖 (考茨基、盧笙葆) 無繼承關係 --- (黑格爾主義) 德拉-孚帕、寇列提 (受康德影響) ---阿圖色、內格理

4 Habermas,

Theorie und Praxis, S.395.

5 Habermas,

Zur Rekonstraktion des Historischen Materialismus, Frankfurt/M, 1982, S.144.

6 關於這一立場,cf. G.Göhler,

(3)

馬克思主義中的黑格爾3 (結構主義) 這四(或三種)種立場,毋寧都各自能找到一些馬克思的原典來支持──因為馬克思對 黑格爾本來就是又批判又繼承的──,但也正因為「都」能找到支持,所以也都各對彼此 缺乏說服力。也就是說:當它們必須指出對方的理解為誤的時候,都因為對方可以有原典 的支持而束手無策。這個情況,尤其發生在第一種可能的情況,也就是目前主流的馬克思 詮釋:一旦馬克思被理解成一個黑格爾主義者,隨之而來的任務就是去解釋:馬克思究竟 如何「倒轉」了黑格爾?正是在這個問題上,主流詮釋莫衷一是。這種莫衷一是不僅顯出 了它們對「倒轉」的理解有著各自的(非馬克思本人的)立場,而且也不能不啟人疑竇: 究竟能不能在馬克思主義裡承認「黑格爾本籍」。 如果這種混亂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狀況要得到一個解決,那麼解決的契機 或許在於它們所共同分享的那個「普遍理論/特殊(應用)理論」的區分,以及,一個經常 被忽略的線索:馬克思對黑格爾、對政治經濟學的「批判」。 簡單地說,這裡必須決定的是: 第一,「普遍理論/特殊(應用)理論」的區分究竟是什麼性質的區分?它們之間究竟是 如何聯繫起來的?更具體地說:如果馬克思要建立一個普遍理論,那麼為什麼他要從資本 主義這個特定的歷史階段著手?這個著手是不是有它的必然性?或者反過來:研究資本主 義這個特定的歷史階段,在什麼意義上可以把它普遍化成為一個「普遍理論」﹖ 第二,馬克思究竟在什麼意義下「批判」了黑格爾?「批判」並不是一個任意的字眼、 不是一個任由人們填充的空格,反而,至少對於像馬克思這樣銖錙必較的思考者來說,它 顯然有著哲學上的精確意義。但是這個意義是什麼呢?這卻是歷來研究馬克思的人很少注 意的。 如果能對這兩個問題做出合適的解答,那麼也許馬克思對黑格爾欲拒還迎的曖昧態度就 可以得到一個適切的理解了。 參考書目 列寧,《列寧全集》,北京,1963。 張君勱,《辯証唯物主義駁論》,收入,中國民主社會黨印贈,《張君勱先生九秩誕辰紀念 集》,台北,1976。

Althusser, Louis, Für Marx, Frankfurt/M, 1968.

Althusser, Louis/E.Balibar, Reading Capital, London, 1979.

Althusser, Louis,Montesquieu, Rousseau, Marx: Politics and History, London, 1982. Anderson, Perry, Considerations on Western Marxism, London, 1976.

Bernstein, Eduard, Zur 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Sozialismus, Gesammelte Abhandlung, Berlin/Bern, 1901.

Bernstein, Eduard,Die Voraussetzungen des Sozialismus und die Aufgabe der Sozialdemokratie,

Hamburg, 1969.

(4)

馬克思主義中的黑格爾4

Colletti, Lucio,Bernstein und der Marxismus der Zweiten Internationale, Frankfurt/M,1968. Colletti, Lucio, From Rousseau to Lenin,London, 1972.

Colletti, Lucio, Marxism and Hegel, London, 1973.

Colletti, Lucio, „Introduction to Karl Marx Early Writings”, London, 1975. Colletti, Lucio, Marxismus und Dialektik, Frankfurt/M, 1977.

Colletti, Lucio, „A Political and Philosophical Interview”, in Western Marxism: A Critical Reader, London, 1978.

Della-Volpe, Galvano, Logic as a Positive Science, London, 1970. Fetscher, Iring,Karl Marx und Marxismus, München, 1967.

Göhler, Gerhard,Die Reduktion der Dialektik durch Marx, Stuttgart, 1980. Gustafson, Bo, Marxismus und Revisionismus, Frankfurt/M, 1976.

Habermas, Jürgen, Theorie und Praxis, Frankfurt/M, 1982.

Habermas, Jürgen, Zur Rekonstraktion des Historischen Materialismus, Frankfurt/M, 1982. Haug,W. F., Pluraler Marxismus, Berlin, 1985.

Huster, Ernst-Ulrich, „Theorie und Praxis des Demokratischen Sozialismus“, in Franz Neumann(Hrsg.), Handbuch Polutischer Theorien und Ideologien, Hamburg, 1977. Jowtschuk, M. T., „Engels, Plechanow und die russische revolutionäre Bewegung am Ende des

19. Jahrhundert“, in M. Klein u. H. Ley (Hrsg.), Friedrich Engels und moderne Probleme der Philosophie des Marxismus, Berlin, 1971.

Kant, Immanuel,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Klein, M, u. H. Ley (Hrsg.), Friedrich Engels und moderne Probleme der Philosophie des Marxismus, Berlin, 1971.

Köhnke, K. C., Entstehung und Aufstieg des Neukantianismus, Frankfurt/M, 1986. Kolakowski, Lescek, Die Hauptströmungen des Marxismus, 3Bd., München, 1978. Korsch, Karl,Marxismus und Philosophie, Frankfurt/M, Köln.1975.

Korsch, Karl,Karl Marx, Hamburg, 1981.

Lenin, Ü ber Hegelsche Dialektik, Ausgewählte Texte,Leipzig, 1986.

Leonhard, Wolfgang, Eurokommunismus: Herausforderung für Ost und West, München, 1978. Lukács, György,Geschichte und Klassenbewußtsein, Neuwied/Berlin, 1968.

Lutz-Bachmann, Matthias, Geschichte und Subjekt, Freiburg, 1988.

Luxemburg, Rosa,Sozialreform oder Revolution, in Gesammelte Werke, Bd.1/1, Berlin, 1974. Marcuse, Herbert, Reason and Revolution, New York, 1954.

Marcuse, Herbert,Die Gesellschaftslehre des sowjetischen Marxismus, Darmstadt, 1964. Marx, Karl u. F. Engels, Marx Engels Werke, Berlin, 1967ff, 簡寫為MEW, 其後阿拉伯數字

為卷數,逗號後為頁數。

Merleau-Ponty, Maurice,Humanismus und Terror, Frankfurt/M, 1966. Negri, Antonio,Die wilde Anomalie, Berlin, 1981.

Negri, Antonio, Marx beyond Marx: Lessons on the Grundrisse, New York, 1991.

Neumann, Franz (Hrsg.), Handbuch Polutischer Theorien und Ideologien, Hamburg, 1977. Rosdolsky,Roman,Zur Entstehungsgeschichte des Marxschen > Kapital<, Frankfurt/M,1968. Sandkühler, H.J. u. R.de la Vega (Hrsg.) Marxismus und Ethik, Frankfurt/M, 1970.

Sartre, J.-P.,Kritik der dialektischen Vernunft, Hamburg,1967.

Schmidt, Alfred, Der Begriff der Natur in der Lehre von Marx, Frankfurt/M,1978. Stalin, Ü ber dialektischen und historischen Materialismus, Frankfurt/M, 1959. Timpanaro, Sebastiano, On Materialism, London, 1975.

Vorländer, Karl, Kant und Marx, Tübingen, 191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實在論 多瑪士 觀念論 經驗主義 馬克思 存在主義 語言分析 邏輯經驗

《中邊分別論》「真實品」的三性思想之探討.

而諾貝爾之所以會成立諾貝爾 獎,其實與他的發明和理念有很 大的關係。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炸 藥的研究,也因此積累了不計其數

但 Van Hiele 的幾何思考層次理論,主要值基於平面幾何系統的研究,Gutiérrez(1992)後 來延伸 Van Hiele 的幾何思考層次理論,並以 Van

(A)《論語》 :由孔子群弟子編纂,詳記孔子周遊列國的言行事蹟 (B)《史記》 :司馬遷奉武帝之命修撰,以事為綱,推論歷代興亡

中國 歷史 歷史 地理 生活與 社會.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義)與。 zm 且(對象)的意思。清辨在他的《中論》註解書裡'相當一致地都採用了。立而且的意 思,而月稱則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