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反思歷史唯物論:「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介入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反思歷史唯物論:「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介入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博士學位論文. 反思歷史唯物論: 政 治. 大. 立 「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介入. ‧ 國. 學 ‧. Rethinking Historical Materialism:. Nat. n. al. er. io. sit. y. The Intervention of “Uneven and Combined Development”. Ch. engchi. 指導教授:萬毓澤 研究生:張又升. i n U. v. 博士 撰. 中華民國 108 年 7 月. DOI:10.6814/NCCU201900884.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884.

(3) 謝辭. 這本論文能夠完成,有賴許多師長與朋友的幫助。謝謝萬毓澤老師擔任指導 教授,在我書寫的這段期間告知重要材料,並適時給予鼓勵與建議,本文部分章 節正是延續老師曾經寫過的題目而來。謝謝葉浩、張其賢、洪世謙和陳宜中四位 老師擔任口委,在口試時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友善的批評,這些提問在未來的 漫漫長路上還會遇到,我也會在適當時機深入處理。謝謝王遠義老師雖然無法擔 任口委,卻花了不少時間親自在電話中勉勵我,分享學思歷程。 另外,謝謝已故孫善豪老師帶我們細讀馬克思和康德,儘管日後許多看法已. 政 治 大 表達焦慮,因為大學上了老師開的後結構主義課程,才沿著各種有趣而重要的論 立. 與老師不同,卻總是得到充分的聆聽與對話。謝謝論文難產時,林淑芬老師聽我. ‧ 國. 學. 著走到今天,儘管現在並不直接處理歐陸思想家的作品,卻仍保持濃厚興趣。謝 謝郭立民老師當初認真備課、清楚講課,讓思想啟蒙甚晚的我在剛上大學時第一 次被政治哲學的威力震懾到,儘管現在並未繼續相關研究,未來還是希望能持續. ‧. 接觸。謝謝林志宏老師開拓我的史學視野,讓我借書,同時謝謝易澄介紹中研院. sit. y. Nat. 史語所工讀機會。謝謝林碧炤老師贈書,在校園巧遇閒談國關理論真是意外又開. io. er. 心。謝謝小依和 Jason 哥幫忙下載資料、名釤讓我在休學時使用圖書館資料庫和 借書、翊夫告知口試相關訊息,也謝謝服役時明珠姐的體貼照顧。. al. n. v i n Ch 還要謝謝在我讀書之餘一起品酒談心的老朋友士堯,以及一起做音樂、辦活 engchi U 動、實踐台灣聲音藝術的夥伴,仲其、大旺、阿瑋、小二、世揚、欣蓮、宗昀、 噗塔、Jared、丁丁、阿德、大頭、巫巫、阿豬、啟光、婉玉、郁齡和 fish 等, 如果不是你們,我大概不會那麼晚畢業(笑)!不過就算時間重來,愚鈍如我想 必還是原路再走一回,沒有絲毫後悔。謝謝廣瀨與我暢談對第四國際的關注,也 謝謝曾經參與薩爾瓦多游擊隊的 Bob Ostertag 跟我重構 70 年代美國世界體系分 析學派盛行時的場景,認識兩位前輩是在學院外活動的一大收穫。謝謝簡妙如老 師一起喝清酒、吃拉麵,討論台灣獨立音樂場景的狀況。謝謝前女友在我寫論文 備感壓力時的包容與忍讓,祝妳幸福,夢想成真。感恩家貓 Mars 主子在書堆上 跑跳睡覺、翻肚討摸。還有許多有待感謝的人事物,感恩的心~OK 感恩~ 最後,謝謝爸媽對我的無盡疼愛與照顧,願您們永遠健康,笑口常開。. DOI:10.6814/NCCU201900884.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884.

(5) 摘要. 歷史唯物論是馬克思主義核心成分。生產方式和社會形構組織了生產力、生 產關係與統治關係等重要概念,以此分類社會結構、解釋社會轉型和指引社會發 展的可能方向。然而,這樣的歷史理論多少忽視了社會外在影響或複數社會並存 與互動的事實,即「國際」或人類實踐的水平向度。由托洛茨基提出的「不平衡 與綜合發展」既根源於這個傳統,又改造了這個傳統;在羅森堡的詮釋和問題意 識下,我們可以關注並補足上述缺失,儘管這個規律有待更多開發與應用。. 政 治 大. 本文從歷史唯物論的原則出發,以馬克思對分工的討論、世界體系分析、格. 立. 申克洪對工業化進程的思考和卡林對演化理論關鍵要素的應用等資源為基礎並. ‧ 國. 學. 與之對話,探討「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在 20 世紀初被提出和近十年來復興的本 體論及方法論內容、理論脈絡和重要意涵,將它延伸至歐洲封建主義時代,以示. ‧. 其普世性,最後重述而不背離歷史唯物論的信條。. io. sit. y. Nat. n. al. er. 關鍵字: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不平衡與綜合發展、托洛茨基、羅森堡、國. i n U. v. 際向度、多重本體論、複數本體論、分工、世界體系分析、格申克洪、卡林、演 化理論. Ch. engchi. DOI:10.6814/NCCU201900884.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884.

(7) Abstrac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a central component of Marxism. Mode of production and social formation organize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such as force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relations of rule to categorize social structure, expla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show some directions of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is kind of theory of history to some extent ignores external impacts of a society, or the fact of societal coexistence and interaction – “the international” or the horizontal dimension of human practice. The law of “uneven and combined development” drawn by Leon Trotsky from world and Russian history roots i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n the. 政 治 大. one hand and transform the same Marxist tradition on the other. With the help of the. 立. interpretations and problematique of Justin Rosenberg we can focus on and correct. ‧ 國. explorations and applications.. 學. these deficiencies, though “uneven and combined development” itself requires more. ‧.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from the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ased on and entering into dialogue with Marx’s texts on division of labor, World System. y. Nat. sit. Analysis, Alexander Gerschenkron’s thoughts o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al. er. io. several key factors of evolutionary theory used by Alan Carling, this dissertation then. n. v i n C h development”Ubeing propounded in the early significance of “uneven and combined engchi sets to discuss the ont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tents, theoretical contexts and. twentieth century and re-examined in recent decades, furthermore, extending it into the epoch of European feudalism to show its universality, and finally restating but not deviating from the doctrin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Keywords: Marx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uneven and combined development; Leon Trotsky; Justin Rosenberg; the international; multiplicity ontology; plural ontology; division of labor; World System Analysis; Alexander Gerschenkron; Alan Carling; evolutionary theory.. DOI:10.6814/NCCU201900884.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884.

(9) 目次 第一章. 引言 ........................................................................................................ 1. 第一節. 提問 ............................................................................................................ 2. 第二節. 本文主旨與性質 ........................................................................................ 5. 第三節. 章節安排與限制 ...................................................................................... 11. 第一部份. 第一節 第二節. 治 政 大 歷史哲學的問題 ...................................................................................... 22 立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理論 .......................................................................... 34 學. 第三章. 歷史理論與馬克思主義 .................................................................... 21. ‧ 國. 第二章. 歷史唯物論的原則 ............................................................................. 39. ‧. 從生產出發 .............................................................................................. 40. 第二節. 交換關係 .................................................................................................. 49. 第三節. 統治關係與革命 ...................................................................................... 56. 第四節. 生產方式、社會形構與社會體系 .......................................................... 64.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Ch. engchi. i n U. v. 第二部份 第四章. 從資產階級革命到不斷革命 ........................................................... 73. 第一節. 統一前後的普魯士及德意志地區 .......................................................... 74. 第二節.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的馬克思與恩格斯 .................................................. 78. 第三節. 資產階級革命爭議 .................................................................................. 84. 第四節. 不斷革命 .................................................................................................. 97. 第五節. 不斷革命的今日相關性 ........................................................................ 102. DOI:10.6814/NCCU201900884.

(10) 第五章. 托洛茨基的「不平衡與綜合發展」規律 ................................. 105. 第一節. 從 1861 年前後到 1917 年之前的俄國 ................................................ 105. 第二節. 「不平衡發展」與「綜合發展」 ........................................................ 112. 第三節. 本體論意涵:與世界體系分析對照 .................................................... 121. 第四節. 方法論意涵:與 Alexander Gerschenkron 對照 .................................. 130. 第三部份 第六章 第一節. 複數問題:國家體系與資本主義 ............................................... 143. 政 治 大 國家體系、複數問題與國際歷史社會學的可能 ................................ 144 立. 封建遺緒:政治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 153. 第三節. 現實主義環節:Alex Callinicos 的觀點 .............................................. 162. 第四節. 資本主義(或多個資本)的「不平衡綜合發展」 ............................ 166. 第五節. 在生產方式之外:Justin Rosenberg 的質疑 ....................................... 171. ‧ 國. ‧. y. sit. er. al. v i n C h ........................................................................ 「國際」的本體論問題 183 engchi U Justin Rosenberg 對全球化理論與現實主義的批判 ........................... 178. n. 第二節. 作為普世規律的「不平衡與綜合發展」 ................................. 177. io. 第一節. Nat. 第七章. 學. 第二節. 第三節. 邁向普世方案 ........................................................................................ 188. 第四節. 延伸建築隱喻:回到馬克思 ................................................................ 198. 第四部份 第八章. 歷史延伸的可能:對 Alan Carling 再進一解 ........................ 213. 第一節. 封建主義「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難題 ............................................ 213. 第二節. G. A. Cohen 的兩個命題 ....................................................................... 216. 第三節. Robert Brenner 的社會財產關係 .......................................................... 222. DOI:10.6814/NCCU201900884.

(11) 第四節. 對 Alan Carling 的整合再進一解 ......................................................... 230. 第五節. 絕對主義與「不平衡與綜合發展」 .................................................... 241. 第九章. 結語 ....................................................................................................... 255. 參考文獻 ............................................................................................................. 26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884.

(1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884.

(13) 表次 表1. 生產方式的四種定義 ...................................................................................... 70. 表2. 資本來源的階段性體系. 表3. 資產階級革命執行者的階段性體系 ............................................................ 137. 表4. 「資本主義需要國家體系嗎?」諸立場 .................................................... 162. 表5. 延伸建築隱喻. 表6. 「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四種類型 ............................................................ 214. ............................................................................ 134. ............................................................................................ 20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圖次. 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交換關係與統治關係............................................... 61. 圖2. 封建主義的生產關係、交換關係與統治關係 .............................................. 61. 圖3. 封建主義的誤認/資本主義的鏡像 .............................................................. 62. 圖4. 延伸建築隱喻. al. er. io. sit. y. Nat. 圖1. n. ............................................................................................ 209.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884.

(1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884.

(15) 第一章. 引言. 經濟史家 Thorstein Veblen (1915: 82) 評介一次大戰前的德意志帝國時曾指 出,工業發展活化了這個王朝國家,但方式跟先前的時代大異其趣:. 技術進步不是在德國產生的,而是從說英語的人們那裡,最終幾乎就是完全 從英格蘭那裡直接或轉手地借來的。同時,德國堅持不接手技術層面之外的 英式用法與慣習,結果給出了一個與英國對比的異例,那就是展現了英國人 執行的工業技藝(industrial arts)之現代運作狀態,卻缺乏說英語的人們這. 政 治 大. 麼做時,所共同長成的各個制度與法令特徵。德國把英國發展現代技術的經. 立. 驗結果,跟近乎是英國現代工業制度發生之前常見的其他生活技藝(arts of. ‧ 國. 學. life)綜合起來,以至於德國人能採用英國的技術遺產,卻不用為其思想、 用法和慣習的常態付出代價……。. ‧. y. Nat. 從這段引文能夠大略看到,在不同國家遊走的技術會深受不同制度的影響,. io. sit. Veblen 之所以被譽為制度經濟學的創始人,多少由此可見根由。不管企業之間還. n. al. er. 是國家之間,這種發展程度落後者學習進步者、直取其最新技術的現象,已經以. i n U. v. 「落後或後進(者)優勢」 (privilege of backwardness/latecomers)之名被廣泛討論. Ch. engchi. (Ozawa 2004, Schneider 1984: 169, Selwyn 2011),部分經濟學者也據此探究一國 產業發展狀態及策略 (瞿宛文與安士敦 2003)。 「落後或後進(者)優勢」的邏輯不只被經濟學者應用在國家、產業和企業 發展,還被革命者應用在社會關係的改造、革命戰略的制定,乃至人類歷史進程 的分析。俄國十月革命的領導人之一托洛茨基(Leon Trotsky)提出的「不平衡 與綜合發展」 (uneven and combined development)就是相關思想的體現。此一規 律歷來受到馬克思主義者的重視 (Davidson 2017, Löwy 2010),這也是本文的研 究對象與發想來源。. 1. DOI:10.6814/NCCU201900884.

(16) 第一節. 提問. 為了敘述方便,我先用自己的話把托洛茨基提出「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歷 史脈絡,同時也是「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代表性內容概括如下:. 自從與歐洲諸國密切接觸以來,沙皇出於國際競爭考量(特別是在 19 世紀 中葉克里米亞戰爭失敗後),不得不引入資本主義的技術和制度,既有的封 建主義遂與資本主義在俄國相遇。在俄歐的「不平衡發展」下,封建主義與 資本主義在俄國「綜合發展」,形成了複雜的階級關係。由於較高的生產力 可自他國引入,不待社會內部漸進發展,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衝突及其促進. 政 治 大 起革命,進入社會主義,接著在世界範圍內因其他國家無產階級的加入而持 立. 的階級矛盾在短時間內加劇,無產階級得以在一國之內(領導農民)率先發. ‧ 國. 學. 續革命,進而達到社會主義。. ‧. 因為處於殘酷的國際競爭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落後」的俄國反而成為革命先 鋒,帶頭爭取社會主義。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相對於「先進」的西歐諸國,俄. y. Nat. sit. 國的歷史進程反而具有「後進優勢」,更可能率先擺脫資本主義。在列寧與托洛. al. n. 力更高的地區。. er. io. 茨基之前,多數馬克思主義者的革命觀都與此相反,把希望寄託在西歐這個生產. Ch. engchi. i n U. v. 上述概括尚有多處值得討論,不過它的基本意涵更發人深省,我們的提問也 由此而來,以下分歷史和理論兩個方面來看。. 一、歷史方面 若俄國發展確如托洛茨基所言,與資本主義歐洲處於「不平衡與綜合發展」 的格局,在 1917 年十月革命之後進入社會主義、發生革命的「跳躍」 ,那麼往前 追溯,19 世紀的德國是否也有類似經驗?身處法國革命的巨大衝擊與餘韻中, 普法的「不平衡發展」格外明顯,普魯士統治階級的警惕和「由上至下的革命」 帶動了一群敏於商業活動、不得不面對農村生產關係變革的貴族。在他們的仔細 調控下,資本主義在德國紮根,「綜合發展」使貴族適應了資本主義,經濟突飛 2. DOI:10.6814/NCCU201900884.

(17) 猛進,最終在 20 世紀前半葉誕生了野蠻而保守的政治。 繼續追溯,我們是否也能如此看待法國革命?難道不正是英國自 17 世紀末 以來的強大,與法國處於「不平衡發展」的格局,後者才在 18 世紀歐陸和海外 殖民地戰爭一再落敗、破產,最終不得不學習資本主義(如重農學派的出現), 儘管為時已晚,「由上至下的革命」並未發生?因為英國革命的早發、漸進與相 對和平,法國統治階級一方面未能及早意識到改革的迫切性,另一方面 18 世紀 自英國引入的技術尚處工業革命開端,生產力的拔高不夠強勁,「相對低度」的 「綜合發展」使它不像後來的普魯士一般,小心翼翼地搶先自我改革,最終資本 主義只能以「由下至上的革命」爆發,產生後世馬克思主義者列為典範的「資產 階級革命」。. 政 治 大. 那麼,可否再往前追溯,找出英國邁入資本主義的「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前. 立. 提?至此似乎「山窮水盡」,很難再行推論,勾勒出一部從前資本主義(封建主. ‧ 國. 學. 義)到資本主義、再到社會主義的「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史」了,畢竟托洛茨基是 在資本主義既存和擴張的過程中提出這個規律的。不過,他自己確實認為「不平. ‧. 衡與綜合發展」具有普世性,將它延伸至前資本主義到資本主義的過渡階段似乎 不是不可能,但要如何構想此一階段的「不平衡與綜合發展」?. y. Nat. sit. 不可否認,這番揣想來自從龐雜歷史中找出一個方向的誘惑,要避免誘惑引. er. io. 發幻覺,只能踏入具體的研究。可是即便從非常宏觀的視角來談,一本專書也很. al. n. v i n Ch 主義者至少已經把這個規律應用到當代其他地區,對中國、墨西哥、土耳其和伊 engchi U. 難完成這項任務。暫不說 20 世紀以前西歐的長遠歷史,托洛茨基和後世馬克思. 朗等國的歷史社會發展和革命展開分析 (Duzgun 2018, Matin 2007, 2013, Morton 2010, 2013, Trotsky 2011)。這些考察突破了 19 世紀以降的民族史學,適合與當今 盛行的世界史或全球史對話。. 二、理論方面 除了上述的宏大史觀,「不平衡與綜合發展」規律要求我們慎重考慮個別社 會受到的外部影響,畢竟生產力的提高、生產關係的改變和階級關係的複雜化都 可以是(部分地)受到其他社會刺激的結果。自 17 世紀末彼得大帝以來,俄國 積極吸取西歐經驗;19 世紀中葉戰敗後,亞歷山大二世更試圖取消農奴制,積 3. DOI:10.6814/NCCU201900884.

(18) 極引進資本主義的技術和制度。正是在俄國與歐洲所處的「不平衡與綜合發展」 格局,托洛茨基才有「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視野。如果把外部影響上升到本體 論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理論就會大受影響。 在本體論上,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理論,歷史唯物主義/論(historical materialism)的「建築隱喻」顯然不夠周全。因為托洛茨基描繪的理論圖像已經 不只涉及「基礎」(不管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還是僅指生產力)和「上層建築」 (如政治或意識形態)有何因果關係、如何避免決定論等經典爭論,還包括「對 外政治」──用今天常見的話來說,就是在馬克思主義傳統中一直沒有被顯題化 的「國際關係」 (international relation)──和「對外經濟」──也就是以商品交 換關係為基礎的貿易和金融活動等,儘管馬克思的《資本論》對商品交換有深刻. 政 治 大 倚重的分工(這是商品交換的重要基礎),在《資本論》的討論也很有限。 立. 討論,但很不幸的,建築隱喻的模型並未將它納入;即便是後來世界體系分析所. ‧ 國. 學. 對外政治和對外經濟是「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關鍵:國際競爭刺激政治行 動者(沙皇或統治階級)引入新技術,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或資本主義的擴張則使. ‧. 新技術的引入更具可能性和便利性。必須注意,即使多了這兩個面向,內部影響 ──個別社會的發展本身──並沒有被取消,它只是和外部影響融合起來,產生. sit. y. Nat. 更複雜的互動。. er. io. 在方法論上,當我們應用歷史唯物論分析歷史進程時,不只必須比較個別國. al. n. v i n Ch 的「比較方法」往往預設被比較單位之間的分離;問題是,若單位之間是先後影 engchi U 家的異同,還要看出它們的連結及其共同構成並身處其中的整體。社會科學常見. 響的呢?例如比較普(德)法資本主義的出現時,正好應該注意前者不只晚於後 者,其路徑更是有意避開後者曾經引起的暴亂局面。此外,俄國(奧地利亦然) 參考過「普魯士式道路」,法國也試圖學習英國農業。在這一連串彼此連結的過 程中,純粹的比較還是可能的嗎?不僅如此,先後影響本身並非偶然,而是資本 主義擴張下難以抵擋的態勢,故每個單位皆受此一整體或過程的影響,不是只有 「前項對後項的影響」而已。 歷史和理論是密切相關的。首先,如果沒有在方法論上兼顧比較、連結和整 體性的觀點,就很難勾勒出「英─法─普(德)─俄─中……」這一連串革命列 車和世界史進程。其次,就算勾勒出來,如果沒有在本體論上賦予歷史唯物論外 部影響或「國際」 (the international)(Callinicos 2004, Rosenberg 2017),我們也很 4. DOI:10.6814/NCCU201900884.

(19) 難把「不平衡與綜合發展」放回歷史唯物論,呈現基礎和上層建築在這個規律下 的適當關係。一旦如此,帶有國際向度的龐雜歷史就會從理論溜出去,馬克思主 義者也將面臨一個重大問題:當歷史與理論發生衝突,特別是歷史突出了理論沒 有觸碰的現實領域時,該以何者為依歸? 這就是 20 世紀初俄國革命與第二國際發生對立的根源。在激昂的群眾前, 托洛茨基選擇了歷史,然後以「不平衡與綜合發展」試圖說明生產力低落的社會 仍有可能引領革命,只要把它放在國際競爭和資本全球化的脈絡,召喚他國無產 階級完成「不斷革命」。至於德國社民黨的馬克思主義元老們,則選擇了理論, 一個忽略外部影響或國際向度的歷史理論,一如既往地等候革命的條件成熟。我 們已經看到,歷史與理論的衝突最後直接爆發在政治上:第二國際政治破產,國. 政 治 大. 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中心移至東方。. 立. 在許多問題上(如俄國革命形勢的判斷、史達林的政治清算、法西斯主義的. ‧ 國. 學. 崛起等)托洛茨基堪稱「先知」(Deutscher 2003a, 2003b, 2003c),但他並沒有花 時間研究「不平衡與綜合發展」這個資本主義擴張的格局或「規律」對歷史唯物. ‧. 論造成的影響,更沒有把前者融入後者或讓後者擴充至足以容納前者。托洛茨基. Nat. sit. 綜合發展」也引起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革命。. y. 的「不斷革命」對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貢獻良多,同樣重要的是,「不平衡與. er. io. 在歷史和理論面前,本文選擇理論(儘管很難不與歷史沾上邊),旨在探討. al. n. v i n Ch 用之於(並補充)歷史唯物論。為此,有必要了解歷史唯物論和「不平衡與綜合 engchi U. 「不平衡與綜合發展」跟歷史唯物論的關係,尤其是它如何出之於歷史唯物論又. 發展」各自的內容和兩者的差異;在什麼意義上「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繼續以歷. 史唯物論為基礎,在什麼意義上又改變了歷史唯物論;兩者的整如何可能,我們 手邊是否有任何理論資源(不管出自馬克思本人,還是後來的馬克思主義者)協 助這項計畫;當然,「不平衡與綜合發展」於近十年來復興和托洛茨基當時提出 的脈絡差異也很重要。. 第二節. 本文主旨與性質. 本文是一篇歷史理論著作,並且與歷史理論中有關本體論的主題更相關。因 此,探討「不平衡與綜合發展」與歷史唯物論的關係也是為了研究兩者本體論的 5. DOI:10.6814/NCCU201900884.

(20) 差異與整合的可能。 「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由三個特質所組成。第一,複數本體論,即多個單位 並立與互動之事實。放回馬克思主義歷史理論,在最抽象、普世性的層次上,單 位指的是社會,多個單位就是多個社會;進入較具體的、「占支配地位」的領域 發揮作用的特定歷史時期,單位進一步指向不同對象,如國家(封建主義時代) 和資本或企業(資本主義時代),因此也可以是多個國家和多個資本。我們始終 且必須直接面對的,都是多個單位並立與互動的事實,而不是把單一、無輪廓的 抽象單位的類型、轉型和發展方向,套用到現實中的個別社會,然後遇到外在影 響時才臨時加入相關變因。基於複數本體論,在討論現實中個別社會的類型、轉 型和發展方向時,一開始就要把其他社會的影響列入。. 政 治 大. 本文提到的幾位當代學者,如 Justin Rosenberg 和 Alex Callinicos,之所以注. 立. 意複數本體論(儘管後者並未直接這麼談),是因為關心全球化現象及其相關論. ‧ 國. 學. 述對國際關係學科的影響以及國家體系與資本主義的因果關係。因此,複數本體 論往往被代稱為「國際」,指的是人類實踐不可避免的水平向度,而不只是字面. ‧. 意義的「國家之間」。這個用語的實質意義比所謂的「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即國家之間甚或國家管理者之間的競爭與學習等互動──廣泛太. Nat. sit. y. 多,也包括交換關係等。這裡的「廣泛」與「狹隘」之別,是就抽象與具體而論. er. io. 的:論及抽象的意義時,便偏向本體論的探究;論及具體的意義時,指向特定歷. al. v i n Ch 無法區別特定現象是一時的或恆久的、是更傾向表現還是掩蓋本質。反之,如果 engchi U 無法妥善描述與分析現象,作為基礎的本體論也無法彰顯。 n. 史時期和人類社會的現象。在描述與分析現象時,如果缺乏本體論作為基礎,便. 第二,三層次本體論。在複數本體論的基礎上,單位之間的互動一方面影響 個別單位內在的性質,另一方面共同形成外在於它們的整體;同時,這些單位則 繼續保持複數形式和差異。整體一旦形成,將施加作用力在這些單位,後者在回 應整體的作用力時,不只相互影響,這些影響更會延伸到彼此內在的性質。這些 單位在受到外在影響(即其他單位的作用力)之後,自身性質又會與之融合,繼 而「反射」至其他單位,隨後影響這些單位構成的整體。 這裡的「三層次」在於:單位內在性質,單位之間互動和單位之間共同形成 的整體。對應到現實,並以現實指稱本體論層次,本文分別稱之為「國內層次」、 「國際層次」和「世界層次」。三層次的關聯在托洛茨基的著作中清晰展現:「不 6. DOI:10.6814/NCCU201900884.

(21) 平衡發展」包括了國際層次和世界層次,「綜合發展」則發生在國內層次。在這 些層次中,最特別的是國際層次,因為它呼應了複數本體論,立基在多個單位並 立與互動的事實;至於國內和世界層次,則屬於單數本體論:這裡的單位要麼指 向個別社會,要麼指向多個社會構成的整體,都是從單位內在來關注其類型、轉 型和發展方向,不強調單位之間互動的影響。「世界體系分析」就是從世界層次 展開研究的著名學派,本文要探討的歷史唯物論往往聚焦在國內層次,「不平衡 與綜合發展」則兼具這兩個層次,但納入國際層次。 第三,歷史的變速。基於複數本體論和三層次本體論,個別單位的類型、轉 型和發展方向都是複雜的,不只受到自身內在性質的規定,還會不斷受到外在影 響。因此,歷史不能僅僅從個別社會內在的性質來看,還需同時考量其他社會。. 政 治 大 主題,馬克思主義者在關注「不平衡與綜合發展」時往往集中在這個面向,相對 立. 這些影響一旦與內在性質融合,發展步調就可能「變速」 。在此, 「跳躍」是重要. ‧ 國. 學. 忽略了作為其前提的前述兩種本體論。「不平衡發展」除了屬於國際和世界兩個. 層次,也代表各個單位在發展步調或歷史進程上的差異:進步和落後,或者先行 和後進。當它們不得不競爭和學習──競爭要求單位的複數形式和差異,否則無. ‧. 所謂競爭,因此屬於國際層次;學習發生在世界層次,因為所學之物必須跨境流. sit. y. Nat. 通、從一個單位傳播至另一個單位,為此,多個單位必須形成一個或強或弱的整. io. er. 體──時,落後或後進者可能吸取前例經驗,發生「綜合發展」,這又屬於國內 層次。跳躍來自「綜合發展」,主要發生在後進者,但這並不是說先行者不會跳. n. al. Ch. i n U. v. 躍,而是說先行者可能曾是後進者。必須注意,跳躍僅僅是變速的一種,「綜合 發展」也可能不發生跳躍。. engchi. 由於「不平衡發展」的各個單位還會將其「綜合發展」的結果置入國際層次 和世界層次,最終多個單位形成的整體、進而是人類歷史,將不可能是均質、等 速的。這時,我們的視角又切換到整體,不再是非個別單位,儘管兩者如前所述 都屬於單數本體論。從這個整體出發,「不平衡發展」就是內在的,而不是像討 論個別單位時,要求我們設想其外在性或其他單位的影響;「綜合發展」同樣也 發生在這個整體中,如矛盾最激烈的部分。若干世界體系分析的學者就是這麼做 的。 那麼,從「不平衡與綜合發展」探討社會類型、轉型和發展方向時,依憑的 概念是什麼?在托洛茨基筆下,不外乎歷史唯物論提供的生產力、生產關係、階 7. DOI:10.6814/NCCU201900884.

(22) 級鬥爭和生產方式等範疇。在馬克思主義傳統中,生產關係或生產方式(兩者分 屬不同抽象層次,後者又有不同定義)確立社會類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衝突 以及階級鬥爭,則是社會轉型的動力;生產力長期而潛在的發展多少指引了社會 的發展方向──上述範疇又相互影響,共同決定了整個社會。然而,我們時常預 設它們發生在個別單位內,或者多個單位形成的單一整體,不管是在國內層次還 是世界層次,與「國際」或國際層次無甚關聯。換句話說,可以從「不平衡與綜 合發展」找到歷史唯物論的範疇,但反過來從這些範疇演繹出「不平衡與綜合發 展」卻是有困難的,因為後者引入了馬克思主義歷史理論相對陌生的新規定「國 際」,即強調單位的並立與互動。 關於「國家」,特別是現代國家,馬克思主義向來有許多討論和爭議,相關. 政 治 大 「管理整個資產階級底共同事務的委員會」 ,帶有強烈階級傾向)還是出現(歷史 立 文獻非常豐富,不管是就性質(相對中立的、屬於社會體系中的一個層次,或是. ‧ 國. 學. 上如何誕生自封建主義生產關係,理論上如何因為資本的利益而存在)而言。不 過如前所述,「國際」針對的是人類實踐的水平向度:與國家相關時,具體表現 為國際關係和國家體系;與生產或經濟相關時,又指向各種交換關係。馬克思主. ‧. 義在這方面的文獻就算有,也沒有被顯題化,至少一般來說,不被認為是重大貢. sit. y. Nat. 獻。畢竟在本體論上,水平向度要求我們正視單位的並立與互動,而不只是單位. io. er. 內在的性質(類型)和據此而來的變化與走勢(轉型與發展方向)。在馬克思主 義歷史理論的經典敘述中,我們可以輕易找到垂直向度的表述(如生產關係和生. n. al. Ch. i n U. v. 產力的衝突與適應、生產關係內部階級鬥爭與聯合),但在水平向度,似乎只在. engchi. 政治經濟學的範圍內才受到足夠的重視。. 上述宣稱可能會面臨兩點質疑。首先,歷史唯物論諸範疇及其關係主要出自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且僅止於其中若干段落(本文會再引述) ,馬克 思甚至不曾用過「歷史唯物論」一詞;即便像 G. A. Cohen (2000) 盡可能蒐羅馬 克思其他著作中的相關看法,據此重建其歷史理論,也已經是後世所為,非馬克 思自己的完整思考。如此一來,我們還能把歷史唯物論奠基在馬克思一生龐大著 作群的幾個段落嗎?嚴格來說,當然不行。然而,只要歷史唯物論是正當的、必 要的;只要承認在各種版本和學派的歷史理論中,馬克思主義佔有一席之地;只 要研究者不滿足於把歷史唯物論應用到歷史研究和社會觀察、使它僅僅以「實踐 狀態」存在,還企圖在理論上重構它,那麼除了聚焦在這些段落、考掘其深意, 8. DOI:10.6814/NCCU201900884.

(23) 同時參考後世研究者的相關說法,還有其他辦法嗎? 其次,馬克思怎麼會沒有思考「國際」問題呢?一方面,《資本論》對交換 關係和(多個)資本競爭這種同屬人類實踐水平向度的現象有豐富討論;另一方 面,不管是馬克思晚年對俄國的關注,還是他長期針對世界各國(除了歐洲,還 包括美國、中國和印度)的政論時評,不都再再顯示了他的「國際視野」嗎?的 確,但它們遠遠沒有達到「歷史理論」的抽象程度。1 如果馬克思在這方面的文 字可以納入歷史唯物論(是的,是該納入,但少了一個本體論基礎來收攏),因 而「馬克思主義欠缺水平向度」的說法不成立,那麼,我們又在什麼意義上── 舉例來說──確認韋伯(重視戰爭對現代國家出現的刺激,以及行動者之間的權 力鬥爭等,這也是一種水平向度的考察)和馬克思、受韋伯影響的歷史社會學者. 政 治 大 要差異呢?如果嚴格採取文本研究的路徑,任何一位典範奠基者的思想都可能複 立. (如 Theoda Skocpal 和 Michael Mann)和馬克思主義史家及歷史理論研究者的主. ‧ 國. 學. 雜、豐富到難以定性,卻難免見樹不見林。我們要做的,是在與其他思想家構成. 的叢林中,識別一位經典作者的傾向與首要關懷;在馬克思的著作中,就算有不 少談論地緣政治和世界市場的段落(或初步嘗試及願望) 2,任何一位研究者應. ‧.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一版的第八到十卷,收錄了不少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各國革命與. y. Nat. 1. sit. 社會發展的思考 (Marx and Engels 1956-83a, 1956-83b, 1956-83c),其中包括〈中國革命與歐洲革. er. io. 命〉 、 〈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和〈不列顛在印度統治的未來結果〉等名篇,此外尚有論及土耳其. al. 問題和東印度公司的篇章,第十卷最後更收錄了馬克思討論西班牙的遺稿。在俄國方面,晚年馬. n. v i n C h (以俄國為例)的問題上,Shanin 與俄國民粹派的通信。在思考「資本主義邊陲」 (1983) 對馬克 engchi U 思的討論仍是不可繞過的經典。從這些文字出發,「地緣政治匱乏」(geopolitical deficiency) 克思的關注眾所皆知,本文介紹托洛茨基「不平衡與綜合發展」 (第五章)時,也會帶到馬克思. (Teschke 2008: 166) 或可被稍事彌補,我們也能嘗試構思更完整的歷史理論。然而在其中,多個 社會之間互動的因果作用力程度還是取決於一個世界性經濟整體的發展。舉例來說,在〈中國革 命與歐洲革命〉中,雖然馬克思提到「不僅各國統治者和他們的臣民之間、國家和社會之間、階 級和階級之間發生衝突的跡象日趨嚴重,而且現時的列強相互之間也發生衝突,這種衝突正在一 步步緊張,以致非動武不可,非訴諸國君的最終憑據(ultima ratio)不可」 ,但仍認為「戰爭或 革命,如果不是工商業普遍危機的結果,都不能深刻地震撼歐洲,這種危機的到來總是由英國先 發信號,因為它是歐洲工業在世界市場上的代表。」(Marx and Engels 1956-83b: 116) 撇開可能 引起的歐洲中心論批評不談,以複數本體論為基礎的地緣政治(如戰爭)和國際關係,最終隱沒 在以單數本體論為基礎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普照的光」中。 2.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Marx 1956-83a)和《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草稿). 導言》 (Marx 1995a: 220-1)都提到他的研究計畫,包括「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 ,也有「國 家」或「國家對外:殖民地」 ,但很可惜,他沒有足夠時間加以實現。當我說馬克思主義欠缺水 平向度思考時,並不是說這個傳統的奠基者「不曾思考過這個問題」 ,而是說他既未實現,更沒 9. DOI:10.6814/NCCU201900884.

(24) 該都不會否認其畢生力作和生前公開作品仍是探討──以一國或抽象社會為模 型的──資本主義運動規律的事實。 簡言之,本文不採取文本研究或思想史的途徑 3,無法一一檢視托洛茨基或 馬克思「不斷革命」和「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思想和脈絡,而是從他們的關鍵 文本和當代論者的提問及相關爭議出發,分析「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邏輯、相 較於馬克思主義傳統的特殊性和對歷史唯物論的修補,勾勒林相而非樹貌,將一 套思想視為特定人類社群(馬克思主義者)持續對話、相互批評、試圖整合、重 新詮釋下共創和共享的成果,而不是單一個人的「私有財產」,儘管必須承認, 確實有兩三位大家留下了最細密可靠的奠基性說法,值得持續深入研究。 此外,本文進行兩項目前似乎無人從事的工作:首先,回到馬克思有關分工. 政 治 大. 以及「共同體」過渡到「社會」的段落,說明「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複數本體. 立. 論或「社會多重性」基礎有何經典依據,藉此擴充歷史唯物論;其次,重新詮釋. ‧ 國. 學. Carling 整合 Cohen 和 Brenner 的方式,指出「不平衡與綜合發展」與演化理論核 心概念(而非整個演化理論)的連結以及在資本主義起源(以封建歐洲為主)時. ‧. 期運作的可能,將「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延伸到前資本主義。. er. io. sit. y. Nat. al. n. v i n Ch 不重要嗎?當然重要,但如果它重要,相對於生產關係和生產力,又處於什麼位置?這個規定與 engchi U 既有的歷史唯物論範疇是什麼關係?相較之下,托洛茨基更清楚地指出「國際」──具體表現為. 有將這些面向上升到「可以簡要地表述」 、 「指導其研究工作的總結果」的歷史理論層次: 「國際」. 各國之間的競爭與學習──對俄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3. 研究途徑不只是「有意識地選擇」特定方法的問題,有時候還是「無意識地認同」特定主張的. 問題:我們要在作者的文本中找尋真理、正確認識其思想,還是要在世界中找尋真理、正確認識 其運作?這兩個問題當然無法分開,我們在正確認識作者思想的同時,也藉此認識世界;在認識 世界時,更不可能不憑藉前人的努力。問題是,現實中的研究者和行動者往往會在這兩個方面有 所傾向。本文傾向在世界中找尋真理,而非特定或單一作者的文本。這並不代表可以擺脫那些重 要著作或任意詮釋,反而還必須調動許多文本,在多位作者──有典範奠基者,也有當代詮釋者 ──的對話發掘深意,在他們的著作中了解其提問,提出一套分析世界的架構,最後納入經驗資 料。用當今台灣社會科學或我就讀的政治系學術部門的分工來說,本文不是「(政治)思想」的 研究,更屬於「經驗理論或方法論」的研究(儘管再「後設」一點) 。雖然我不贊同這種過於決 絕的分工,但在實務上,這似乎比較方便闡明本文性質。誠如下一節提到的,本文的限制與其說 是未能細緻爬梳單一作者的文本,不如說是未能將架構應用到現實世界或納入經驗資料,只能暫 時擺放在歷史理論的本體論部分。 10. DOI:10.6814/NCCU201900884.

(25) 第三節. 章節安排與限制.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理論,歷史唯物論有一定程度的普世性,儘管受到一 些挑戰:部分學者不認為「基礎與上層建築」能夠適用於前資本主義時代。雖然 「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對歷史唯物論有所修補,但同樣逃不過能否延伸到前資本 主義時代的質疑。托洛茨基提出的規律,似乎主要發生在資本主義擴張時期或資 本主義與封建主義的相遇,用以指引社會主義的可能。「不平衡與綜合發展」能 否延伸到前資本主義時代?相對於「社會主義的出現」 , 「資本主義的出現」能否 在這個架構下重新思考? 不可否認,將「不平衡與綜合發展」限制在資本主義出現後的時空,可以說. 政 治 大 1970, Weeks 2001),現有馬克思主義文獻論及「不平衡與綜合發展」時,也多把 立 資本主義擴張時期當成該規律應用的舒適圈。然而,這麼做一方面不能充分反思 是最正當、最能凸顯「不平衡與綜合發展」解釋力的作法 (Löwy 2010, Mandel. ‧ 國. 學. 「國際」影響社會關係的程度,另一方面也不能說明為什麼這個規律「正好不那 麼適用於」(但並不代表不存在)資本主義起源時期或前資本主時代。本文參考. ‧. 關注這個問題的西方學者 (Anievas and Nisancioglu 2015, Rosenberg 2010),同意. sit. y. Nat. 「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在資本主義擴張時期的確有最清晰的形式;不過,在資本. io. er. 主義出現之前也有較為模糊的、不易指認的「洪水期前(antediluvian)的存在」 (Marx 1995a: 42)。正因如此,它才能像歷史唯物論這個母體一樣具有普世性,能. n. al. i n U. v. 夠作為一個抽象的前提,在前資本主義時代被歷史化、具體化,不只限於資本主 義。. Ch. engchi. 本文分為四個部份,沿著上述兩個方向鋪陳,一是「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對 歷史唯物論(缺少水平向度)的修補,二是這裡所說的普世性問題。第一部份從 歷史哲學說起,介紹歷史唯物論的原則,駁斥「基礎與上層建築」這個「硬核」 不適用於前資本主義時代的說法,以示其普世性;第二部份回到托洛茨基「不平 衡與綜合發展」的內容、「資產階級革命」的爭議脈絡和「不斷革命」的實際提 出,並透過與當代學者及學派 Immanuel Wallerstein 和 Alexander Gerschenkron 的 對話,分析「不平衡與綜合發展」本體論和方法論意涵;第三部份探討「不平衡 與綜合發展」的普世性問題,從政治馬克思主義者、Alex Callinicos 和 Justin Rosenberg 有關資本主義與國家體系關係的討論,切入 Rosenberg 將「不平衡與 11. DOI:10.6814/NCCU201900884.

(26) 綜合發展」延伸至前資本主義時代的嘗試;第四部份除了結論之外,也重新詮釋 了 Alan Carling,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不平衡與綜合發展」應用在前資本主義或 資本主義起源問題的可能,呼應第一部份。 第一部份分為兩章。第二章簡介歷史哲學和馬克思主義歷史理論的特質,目 的是在若干基本問題所刻畫的地圖上,標出本文抽象程度的「上限」:一方面必 須認識這些基本問題、與之參照,掌握馬克思主義歷史理論的特質,另一方面不 深入它們,因為它們不屬於歷史理論(而更屬於歷史哲學)的工作範圍。這些問 題包括史學的真實性、真理的政治性、書寫的方法、解釋的框架和史學的性質。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理論跟這些問題都有關係,只是特別集中在解釋的框架上。 第三章是第二章的延伸,描述馬克思主義歷史理論的實質內容,如生產力、. 政 治 大. 生產關係、階級鬥爭、統治關係(上層建築)和革命等概念及其關聯。這一章除. 立. 了概要的工作外,還有兩個目的:第一,為建築隱喻添加交換關係,因為嚴格說. ‧ 國. 學. 來,歷史唯物論少了這個部分就是不完整的;第二,簡單地比較歷史唯物論的資 本主義和封建主義,指出後者儘管政治結構占支配地位,但歸根到底仍然被經濟. ‧. 規定,這是為了駁斥一種建築隱喻只限於資本主義的質疑。這兩個目的也有「預 示」的性質:「不平衡與綜合發展」一方面需要交換關係,另一方面也可能延伸. sit. y. Nat. 到封建主義。. er. io. 第二部份由第四章和第五章組成,主要探討托洛茨基「不斷革命」的內容及. al. n. v i n Ch 托洛茨基提出的「不平衡與綜合發展」規律(第五章) e n g c h i U 。第四章在徵引若干數據 其概念脈絡,從「資產階級革命」和「不斷革命」的概念出發(第四章),進入. 建構德國 19 世紀改革和發展的基本狀況之後,以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文本呈現他 們對資產階級革命的看法,引導出與托洛茨基「不斷革命」類似但又不盡相同的 「不間斷的革命」 ;同時,回顧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爭議,並以部分馬克思主義者提 出的「後果主義」來捍衛這個典範,然後根據托洛茨基的文本陳述不斷革命的邏 輯。我們將看到,這個概念既包含又超越了資產階級革命。最後,反思不斷革命 在今日的相關性,我同意部分馬克思主義者的主張:它並沒有「不平衡與綜合發 展」來得重要。 第五章同樣徵引若干數據建構俄國 19 世紀農奴制解放前後的基本狀況,以 此作為理解托洛茨基提出「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歷史脈絡。接著,就托洛茨基 的關鍵文本分別詮釋「不平衡發展」與「綜合發展」,特別指出托洛茨基強調的 12. DOI:10.6814/NCCU201900884.

(27) 「不平衡發展」雙重性:國家之間的對立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此外,他很 謹慎看待「綜合發展」,並沒有事先指出其結果。有了這些概念,我們一方面透 過和世界體系分析的互補,指出「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本體論意涵;另一方面 也回顧 Alexander Gerschenkron 對歐洲工業化進程的思考,指出「不平衡與綜合 發展」的方法論意涵。 第三部份分為第六章和第七章,介紹「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當代復興,這 與國關學者 Justin Rosenberg 的推動有關。第六章表示,後冷戰的全球局勢迫使 馬克思主義者不得不思考「資本主義與國家體系」的關係或「資本主義高度擴張 的現在,為什麼國家體系依然健在」的問題。國家體系代表的國際關係以及更抽 象的「國際」或「複數問題」,向來不是馬克思主義在行的領域。我先後介紹政. 政 治 大 Callinicos 的質疑: 「國際」是人類實踐一個根深蒂固的水平向度,無法被生產方 立. 治馬克思主義和 Alex Callinicos 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最後導引到 Rosenberg 對. ‧ 國. 發展」。. 學. 式完全吸納。在此之前,則稍微談到資本主義內部或眾多資本的「不平衡與綜合. ‧. 第七章開始討論 Rosenberg 對上述問題的關注,以及他力圖在以社會關係解 釋現代國家體系出現的同時兼顧「國際」的學思脈絡。為此,我回顧了他對全球. Nat. sit. y. 化理論和現實主義國關理論的批判,正是因為前者有取消「國際」的可能,. er. io. Rosenberg 才設法提出不可化約的「國際」 ,這種做法似乎和他對現實主義的批判. al. v i n Ch 一般馬克思主義者將視之為資本主義擴張模式。我大致同意他的做法並嘗試把 engchi U 「不平衡與綜合發展」整合進歷史唯物論的架構(這是 Rosenberg 認為該做但一 n. 不相容。此後的 Rosenberg 開始把「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當作普世規律,有別於. 直沒有做的計畫)。最後,我回顧了馬克思有關分工的討論。雖然馬克思沒有明 確指出「社會多重並立與互動」的事實,但他在藉由分工討論「共同體」到「社 會」的過渡時卻暗示了這點。 第四部份包括第八章和結語。第八章嘗試把「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延伸到封 建主義內部。這是一個難題,畢竟它的經典形式發生在資本主義的擴張過程(因 而與封建主義碰撞),所謂的「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總是給人兩種生產關係共存 的印象;這樣一來,「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普世性就不成立了,而托洛茨基自 己是承認過這種普世性的。本章回到歷史唯物論的兩個根本概念,也就是生產力 和生產關係,考察 G. A. Cohen 與 Robert Brenner 的對立,以及 Alan Carling 對他 13. DOI:10.6814/NCCU201900884.

(28) 們的整合。我對 Carling 以演化理論整合兩者、說明資本主義起源的方式再進一 解,在他的兩個命題之外,添加了「競爭學習命題」。把這三個命題一起看,其 精神便無異於「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因此後者確實可能應用到封建主義及其過 渡到資本主義的時期。隨後舉了幾個封建歐洲的「不平衡與綜合發展」例子,包 括英法百年戰爭的互動、德意志地區和中東歐政治體的變化和重商主義競爭。第 九章是結語,概要地回顧本文內容。 在正式開始之前,有必要自白幾處本文的限制,也順道說明「不平衡與綜合 發展」對歷史唯物論來說是一種什麼樣的「介入」(intervention)。 第一,作為一個長時段的歷史社會分析框架,「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已經被 世界各地馬克思主義者應用,這個框架本身也來自各國的歷史與互動,因此參考. 政 治 大. 文獻理應涉及多國語言。由於學力不足,我使用的文獻僅限中英文,故本文頂多. 立. 只能參與和參考當前國際中英文學術社群之意見。. ‧ 國. 學. 第二,就像科學哲學不可能脫離科學實踐,「歷史哲學」──歷史理論是它 的一部分,下文會提到這個頗有爭議的用語──也不可能脫離史學實踐,而史學. ‧. 實踐又不能與史料、現象或古往今來的各種事物脫鉤。所以在需要的時候,本文 還是會以有限的能力做一些歷史敘述,當然這是有「以論代史」之嫌的。基於當. y. Nat. n. al. er. io. 制。. sit. 前學科分工的正當性和論文篇幅的限制,這種做法也許可被接受,但仍有重大限. i n U. v. 第三,由於本文在研究「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和歷史唯物論時,涉及許多子. Ch. engchi. 題和有助於理解這個題目的相關概念,但它們畢竟是配角,所以相關介紹有些零 散。舉例來說,第六、八章提到政治馬克思主義,第三章也有批判它的意思;第 六章第三、四節分別在不同脈絡提到了馬克思方法的非演繹性質。在一些值得單 獨討論的主題上,我也只能略盡簡介之責,好比「再版農奴制」和「農業資本主 義」的問題,更不用說在重大歷史事件上有些冗長的補充。基本上這種情況也與 前述情況有關:「不平衡與綜合發展」調動了太多既有理論資源,我不可能深刻 討論它們,只能在盡量加以介紹之後,虛心接受批評。 第四,題目設定對書寫有一些影響,這裡需要花一點篇幅說明。誠如前述, 「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出之於歷史唯物論又用之歷史唯物論。在處理這個兩面性 時,我有點進退兩難。 14. DOI:10.6814/NCCU201900884.

(29) 先說出之於歷史唯物論的部分。無論「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在西方目前多麼 受重視,它都稱不上「主流」 ,更不用說在台灣。4 與主流相對的不是「少數」, 「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討論是否受歡迎是另一個問題。令人困擾的是:在擇題 與寫作的類型上,它是一種「支流」。 我當然不可能貶低這個題目的價值,而是想指出一個尷尬的事實:由托落茨 基提出的這個命題其實要求作者與讀者對特定領域(此處即馬克思主義的傳統) 有一定程度的事先認識,而一旦有了這些認識,能再充分談論的就不算多了。這 樣的窘境與「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身分有關:在理論上,它高度依賴歷史唯物 論,因為它是這個典範的一種「變體」 (variant) ;在歷史上,它高度依賴具體的 歷史社會(和國際)動態,因為它是現實的抽象規律,也是現實的分析框架。只. 政 治 大 穿了,提出「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只是「臨門一腳」或「畫龍點睛」。的確,這 立. 要了解歷史唯物論到一個程度,或者對揀選的案例有充分可靠的觀察和描述,說. ‧ 國. 和延伸自大量的先備知識和理論傳統。. 學. 「一腳」和「點睛」需要智識上的突破、洞見或創新,但相關工作卻深深奠基在. ‧. 大概也是因為這樣,托洛茨基從未專文說明「不平衡與綜合發展」(革命事 業占據了他大半輩子) ,當代詮釋者 Justin Rosenberg 也只有在訴諸經驗性和歷史. Nat. sit. y. 性的著作時,才更有力地說明了這個規律,否則純就理論(而且不進入歷史唯物. er. io. 論)而言,則顯得單薄許多。本文之所以在討論「不平衡與綜合發展」之前花了. al. v i n C h 面對的理論問題(第六章) 命的思想(第四章)和 Rosenberg ,道理也是一樣: engchi U 我們不可能不先了解「不平衡與綜合發展」依賴的理論對象,只是這樣就不免給 n. 相當篇幅勾勒歷史唯物論的輪廓(第三章),介紹資產階級革命的爭議、不斷革. 人「顧左右而言他」的感覺。雖然我盡可能深掘「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深義, 但似乎很難避免這種狀況。 我無意為自己的書寫能力開脫,也相信有更好的方式避免上述狀況,但「不 平衡與綜合發展」更類似理論預設或推論結果,要詳述就必須繞道,正面談論反 而不夠,我也是在這個意義上說它是一種「支流」。老老實實將它當作方法應用. 4. 就我所知,台灣學界只有萬毓澤 (2006) 翻譯過 Michael Löwy 有關「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短. 文;賴炘延在社科普網站「菜市場政治學」 (https://whogovernstw.org/2017/03/22/hsinyenlai1/)評 論 Barry Buzan and George Lawson (2015) 的專書時,在 Rosenberg 的問題意識下提到了「不平衡 與綜合發展」。 15. DOI:10.6814/NCCU201900884.

(30) 在個案研究(case study)是比較適當的呈現方式,不過這麼做卻忽視了同樣重 要的事實:在歷史理論上,托洛茨基的經典命題改變了馬克思主義,所以我還是 選擇了理論而非歷史。 再說用之於歷史唯物論的部分。「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給歷史唯物論帶來的 創新在於複數本體論的引入,具體來說,就是強調國家之間的對立或社會之間的 共存與互動,我們也會從這個觀點重探歷史唯物論的樣貌。然而,人類開拓的理 論及精神世界是很「擁擠的」,很難找到一個地方不被某個思想派別盤據,對馬 克思主義來說的創新之處,對其他典範或思想流派而言可能正是很根本、很老套 的,好比從來就標舉國家之間對立的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學派,以及一開始就憑著 「種群」(population)立基在複數本體論的演化理論。那麼,我們需要「引現實. 政 治 大 他更勝此任的典範或思想流派?面對這些問題,我只能繼續留守馬克思主義,畢 立 主義或演化理論入關」嗎?它們應該「入關」到什麼程度?在它們背後,沒有其. ‧ 國. 學. 竟「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終歸是托洛茨基這位馬克思主義者提出的,也更受到馬 克思主義者的重視,否則繼續深入其他學派和領域,本文將會非常發散。. ‧. 不能否認,非馬克思主義的相關思考很重要,我只能重新詮釋整合了演化理 論的馬克思主義者 Alan Carling(所以不是演化理論本身,而頂多是演化理論的. Nat. sit. y. 核心概念)。此外,不能忽視的是,在歷史唯物論增添了「國際」之後,我們如. al. er. io. 何分配此一向度和既有社會關係的「權重」?在附錄中,暫時取用社會科學哲學. v. n. 機制主義的解釋方式,以及亞里斯多德對因果關係類型的思考回答這個問題,而. Ch. 這些討論現在仍在社會科學哲學界熱烈進行著。. engchi. i n U. 創新之處即傳統的不足之處。把非馬克思主義關注的焦點引為己用後,歷史 唯物論多大程度上還是馬克思主義的?我不認為「馬克思主義」這個標籤非常重 要,但它是給思考方式分類、廓清工作範圍的方便法門,也給本文設下一個篇幅 限制。只是面對問題時,這個方便法門還有多少語言和概念可以回答?「不平衡 與綜合發展」正是答案,它來自馬克思主義,卻有打破這個傳統、向外探求的衝 動。我們無法大方地「從『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觀點反思歷史唯物論」,好似 這樣一副眼鏡外在於這個傳統。事實上,這副眼鏡正是這個傳統自己模模糊糊打 造出來的,而它之所以需要眼鏡,就是因為有些事物──國際──看不清。戴上 眼鏡後,確實可能讓歷史唯物論看清事物、回答問題,但歷史唯物論也可能「不 那麼馬克思主義」了。雖然我力圖捍衛馬克思主義的精神,但也不免感到左支右 16. DOI:10.6814/NCCU201900884.

(31) 絀。這固然是因為思考與寫作能力不成熟,卻也是被「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理 論性質所決定的結果,因此才把它稱為對歷史唯物論的「介入」或「干預」:讓 它的「硬核」更堅固,卻也多少打亂了原有套路。.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7. DOI:10.6814/NCCU201900884.

(3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8. DOI:10.6814/NCCU201900884.

(33) 第一部份.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9. DOI:10.6814/NCCU201900884.

(3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20. DOI:10.6814/NCCU201900884.

(35) 第二章. 歷史理論與馬克思主義. 本文只討論特定版本的歷史理論,即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理論。為此,有必要 先為歷史理論刻畫一張地圖。 5 歷史理論是歷史哲學這個領域的分支,「歷史哲 學」在今天可能讓人想到以法則統攝(甚至取代)龐雜現象的史家,如黑格爾和 現在比較少人提到的湯恩比和史賓格勒。有別於此,我把歷史哲學和「(社會) 科學哲學」看作一類,旨在以哲學問題反思人類實踐:在科學哲學中,反思的對 象是科學實踐;在歷史哲學中,則是史學實踐。6 以此類推,當然還有許多有關 特定實踐領域的哲學,好比政治哲學和生物哲學。. 政 治 大 上會遇到一個爭議,而這個爭議已經是「歷史哲學式的」了:這裡的「理論」是 立 先行的,有侵害事實、削足(事實)適履(理論)的危險(例如根據現行史料來 學科名稱的類比指出了一個事實,即人類實踐無法與理論脫鉤。我們可能馬. ‧ 國. 學. 看,黑格爾和湯恩比的著作站不住腳,這正是人們避談「歷史哲學」的原因); 還是後來的,出自具體研究歷史現象之後的整合?下文還會遇到這個問題,這裡. ‧. 先不回答。. sit. y. Nat. 歷史哲學關注的問題可以分為五類:第一,史學的真實性,即史家提出的命. io. er. 題如何呈現歷史真理或真相,這是一個認識論問題;第二,真理的政治性,這個 問題的探討方式更接近現在所謂的「知識社會學」,涉及史家認識歷史真理時的. n. al. Ch. i n U. v. 價值判斷及其社會根源;第三,書寫的方法,指的是史家組織命題的方式,如分. engchi. 析或敘事,這與語言問題有關;第四,解釋的框架,也就是史家闡述過往社會現 象發生、維持與改變時依憑的本體論;第五,史學實踐或學科本身的性質,涉及 能否及如何區分自然與社會/歷史的本體論問題。這五類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的歷 史理論──歷史唯物論──中都清楚反映出來。 5. 本節受 Carr (2018) 和 Walsh (1967) 的經典著作啟發,儘管還是以我自己的話來說。. 6. 注意:不是歷史本身,正如科學哲學的反思對象也不是自然本身。現在人們幾乎摒棄的「歷史. 哲學」或「自然哲學」,就是直接以思維處理歷史和自然,而不是史學實踐和科學實踐。根據 Walsh (1967: 13-5) 的區分,這應該稱作「思辨的歷史哲學」 ,而本文要做的則屬於「批判的歷史 哲學」。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哲學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與正當性。對於 Walsh 認為馬克思主義的 歷史詮釋類似先驗的真理,而非經驗的假設,因此屬於思辨的歷史哲學 (ibid.: 26-7),本文不同 意,畢竟「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就是對歷史唯物論「硬核」的修正(見下文),只有對經驗的假 設才需要修正。 21. DOI:10.6814/NCCU201900884.

(36) 第一節. 歷史哲學的問題. 在依序介紹這些問題之前(它們都足以用專書篇幅來討論,但為了盡快進入 本文,我將直接指出我的立場),需要先認識「歷史」和「史學」的差別。歷史 是過去的一切事物,這些事物具有一定動態,這代表它們不斷改變,而這個過程 維持至今,直到我們反思、研究並寫下相關文字的當下。因此,歷史是時間總體 的一個大段落,不是全部,儘管它持續吞噬著當下;此外,所謂「過去的事物」 也只能就發話者或研究對象來說,因為當下很快會成為過去。 史學則是研究歷史的學問,在它作為一種人類實踐因而也處在時間中、持續 被吞噬的意義上,史學也是歷史的一部份,所以有「史學史」。不過既然當下是. 政 治 大 類也就能由此出發,研究過去事物,這是為什麼史學不總是史學史而史家能夠帶 立 著當下關懷研究過去。歷史無法被直接而全面地認識,總是要在史學中被間接而 存在的、可與過去區分開來,那麼總有一部份時間在過去襲來前尚未被吞噬,人. ‧ 國. 學. 局部地認識,因此史學固然有一部份會成為歷史,歷史也有一部份屬於史學,能 夠經過史家的選擇和敘述被認識。. ‧. Nat. sit. y. 一、史學的真實性. er. io. 作為歷史研究的過程或結果,史學著作是由大量命題構成的。這些命題承擔. al. n. v i n Ch 邏輯相互關聯。如果沒有達成第一個任務,很難說正確認識了過去的事物,就算 engchi U 了兩個任務:一方面要符合歷史事實或過去的事物,另一方面本身必須依照特定. 命題之間有緊密的邏輯,讀者認識的也只是史家的說法,而非歷史。如果沒有完 成第二個任務,同樣無法正確認識過去的事物,因為命題之間的無序或無關不能 起到解釋的作用,也不能賦予讀者意義,就算「史實」躍然紙上,也只是一堆雜 多。 史家固然很清楚這些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有個準。不論是否有意為之,更 傾向完成第一任務者,在哲學的認識論上要求「符應」(correspondence),命題 要正確描述或反映事實;傾向完成第二任務者則要求「融貫」 (coherence) ,命題 之間要能根據特定邏輯推論,它們指向的事物也有特定關係 (Walsh 1967: 73-90)。 之所以有這個分歧,是因為歷史事實與社會現象雖然都是經驗性的,但作為過去 的事物,畢竟已經消失,我們只能憑其「痕跡」(如社會或自然留下的文字、圖 22. DOI:10.6814/NCCU201900884.

(37) 像和任何物質)來推論和重建事實,而推論和重建的過程本身就需要特定邏輯及 相關概念來指引;當然,就某些最基本的痕跡而言,是可以比較直觀地或輔以特 定技術在經驗上加以確認的,好比一兩百年前良好保存至今的戶籍名冊。 沒有哪一位專業或業餘的史家只採取其中一者,故符應論和融貫論是一種 「傾向」 。黑格爾和湯恩比之所以被批評,不是因為他們不考量經驗現象,而是因 為他們過於強調命題的邏輯乃至體系。前文提到的削足適履,指的就是把歷史事 實強塞至史學架構的暴力。然而,我們頂多只能說這樣的史學著作是比較「差」 的,卻不能說它「不是」史學著作,畢竟反過來說,單單確認一件過去事物的存 在而不論其意義和關係,也是另一種偏頗;即便鉅細靡遺描述了過去事物,如 19 世紀 30 年代蘭克(Leopold von Ranke)標榜的「如其所是」 (wie es eigentlich. 政 治 大 特定問題架構──對史家和讀者來說皆然──被「說出」和「聽懂」,而這些問 立. gewesen) (Carr 2018: 8),所謂「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的「話」也不可能不在. ‧ 國. 學. 題架構正是由命題和概念構成的。. 因此,我們只能假設:史家總是多少根據當下的邏輯或體系來研究歷史。在. ‧. 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可以輕易將這些命題編入這套邏輯或體系,這時後者看起來 並不重要。然而,這不代表它們不存在,尤其是當新的歷史事實或過往的事物被. Nat. sit. y. 確認,而這些邏輯或體系又無法加以收編時,問題就會浮現,而浮現的時刻就是. er. io. 史家校正其邏輯或體系的時刻,校正後仍需下一次的事實確認和體系收編,史學. al. v i n C h 總結道:「史家從暫時選出的事實,也從據此 對此,E. H. Carr (2018: 29-30) engchi U n. 的真實性就在這個往復徘徊的過程中逐步逼近歷史真相。. ──被他人或他自己選出──而來的暫時詮釋出發。當他工作時,透過彼此的交 互行動,詮釋以及事實的選出與排序經歷微妙且或許部分無意識的轉變。這個交 互行動涉及當下與過去的交互性,因為史家是當下的一部份,事實則屬於過去。 史家和歷史事實對彼此來說都是必要的。缺乏事實的史家是無根且無望的,缺乏 史家的事實則是死去和沒有意義的。因此,我給『何謂歷史?』的第一個答案就 是:這是史家及其事實的持續互動過程、當下與過去無止盡的對話。」. 23. DOI:10.6814/NCCU201900884.

(38) 二、真理的政治性 命題之間按照特定邏輯或體系構成的關係,不只能讓史家組合歷史事實、認 識過去事物,它們本身可能就是史家在當下社會生活與行動的產物。史學既然是 人類的實踐,就會成為過去,而史家作為史學實踐者,也鑲嵌在必然成為過去的 社會中,因此不可能不受社會上各種力量所影響,這些力量有非常多,我們只限 制在政治。雖然史學的真實性可能因此受侵害,但若史家無法發現和說明自己所 受到和正受到的影響,那麼史學真實性的侵害恐怕會更嚴重。 這裡的關鍵在於:史家是否有意識地將其倚賴的邏輯或體系舉出,並交代倚 賴它們的原因和動機;具體而言,就是在書寫的操作上是否巧妙地呈現或分出一 點篇幅給「歷史哲學」(當然不一定要言必及此,但作者應該透過某些方式在其. 政 治 大. 生涯中表明這方面的心跡)。在今日細密的學術分工和專業化要求下,這種做法. 立. 若非被否定,至少也被認為是不重要的,畢竟除了歷史事實本身,這些邏輯或體. ‧ 國. 學. 系似乎不應該來自別處。這就回到了前述的「符應」說,而我們知道少有歷史事 實會「自己說話」,過去的事物也不是自然就有意義和秩序的。無論如何,史家. ‧. 意識到自己的預設和著作的政治來源與效應,都有助於考量更全面的問題,而這 些並不是與他們本業無關的。. y. Nat. sit. 雖然史家跟他的研究對象一樣,都是社會的產物,但這並不妨礙認識超越特. er. io. 定社會的普世原則(見下文「解釋的框架」) ,好比不管從事哪些行動,任何人都. al. n. v i n Ch 年代久遠的事物,如考古殘骸的功能和意義,而作為真理,它們是不容政治干預 engchi U 必須存活下來,並且總是處在複雜或簡單的社會關係中。這些原則用來確認許多. 的。反過來說,普世原則正好也是測試史家及其著作是否因政治立場而偏廢言論 的石蕊試紙。因此,就像符應和融貫不能偏廢其中一方,政治立場的特殊性和真 理的普世性固然是對立的,卻不相互排拒,它們始終在一個張力中共存。 此外,史家接受特定政治立場──或更廣泛地說,關心所處社會的特定現象 與問題──不只不代表其書寫與思考是「任意的」,甚至有這方面的意識才能形 塑其強韌的關懷和寫作動機。用建制化的學術用語來說,這不就是「研究動機」 嗎?Carr (2018: 35-55) 舉了不少例子表明史家的著作往往因為作者鑲嵌在社會 中、帶著獨特關懷而有著截然不同的深意,好比著有《羅馬史》的德國史家蒙森 (Theodor Mommsen)。如果不了解 1850 年代德國正經歷現實政治(Realpolitik) 時期,其筆下的凱薩和西賽羅就無法反映蒙森渴望強人救國、不滿絮叨辯論家的 24. DOI:10.6814/NCCU201900884.

(39) 心思。7 撇開政治和真理的問題不談,對讀者來說,不能察覺或缺乏這方面深意 的著作也不好看、沒趣味。 8 即便史家著述的動機是學術性和科學性的,也很難避免著作問世之後,在有 意無意的詮釋下被鑲嵌進政治鬥爭。二十多年來,新清史研究對中國史作為一門 獨立學科的衝擊已經引起爭議 (Ho 1998, Rawski 1996, Waley-Cohen 2004, 汪榮 祖 2014)。如果蒙元和滿清是內亞民族的征服王朝分支(據稱,滿清王室自始即 把漢語學習與普及當作綏靖政策的一環,宮廷始終以滿文為溝通工具),那麼何 來稱之為「中國」的獨立對象和歷史?這顯然是政治問題,我們就不再舉台灣史 研究與統獨之爭為例了。. 三、書寫的方法. 立. 政 治 大. 歷史既然是一切過去的事物,這些事物就是各式各樣的;不只如此,它們涉. ‧ 國. 學. 及的層次也有許多。舉例來說,古代君王不計其數,史家可為某位作傳,也可跳 脫個人層次,書寫他所處的朝代,這時不論環繞在歷代君王還是涉及庶民社會,. ‧. 書寫的範圍都拉大了。或者,跳脫斷代史,改寫國家或民族史,涉及的時間跨度. y. Nat. 就拉大更多,成為國族(通)史;如果僅針對特定領域書寫,就成為專題史,如. io. sit. 經濟史或社會史。此外,近二十年來,打破國族藩籬的全球史研究勃興,書寫範. n. al. er. 圍可能從原始人類延伸到數位時代。這些書寫的對象都是過去的事物,隨著發生. i n U. v. 的層次不同,事物就不僅止於人類個體(君王),還包括了人類群體(朝代和國 族),甚至包括人類本身。. Ch. engchi. 這些事物發生在時間中,它們出現、生長、衰退或消失,史家的討論不可能 不涉及時間,因此書寫時必須要有「敘事」:服從時間的推動,逐步呈現事物及 其元素(或更微觀的事物)的發展。敘事本身有許多問題,好比隨著史家的對象 不同,單一句子可以細緻描述君王慣用器皿的雕花與材質,也可以粗略描述他好 7. 在馬克思主義這裡,葛蘭西分析馬基維利的《君王論》時,我們都知道他的重點無非是探問義. 大利何時及如何能有一個「當代君王」,一個真正回應人民需求、足以應付消極革命的共產黨 (Thomas 2017)。不提馬克思主義者,看看當今台灣獨派和台派愛戴的中國作家劉仲敬 (2017, 2019),我們也可以發現不管他多麼旁徵博引地談著世界史,目的都是以他所謂的「民族發明」 和「內亞秩序輸出論」來瓦解中共政權和大中華史觀。 8. 陳寅恪在《柳如是別傳》中說過「詩若不是有兩個意思,便不是好詩」,這裡的「兩個意思」. 或「二義」分別就是字面上、研究成果的意思和行文背後、作者動機的意思,見王汎森 (2011)。 25. DOI:10.6814/NCCU20190088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 is a service industry which involves numerous interpersonal contacts, and the service staff is the ones who provide customers with

7 HPM 原是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 這

• Strange metal state are generic non-Fermi liquid properties in correlated electron systems near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s. • Kondo in competition with RVB spin-liquid provides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另外關於前現代的 西藏醫學發展與佛教關係的探討,參考 Gyatso (2015), Being human in a Buddhist world: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edicine in early modern Tibet,

 Authorized by the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CTCM) was established in 1992 within TUTCM..  It is in TUTCM where

5.1.1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views of businesses collected from the business survey, 12 including on the number of staff currently recruited or relocated or planned to recruit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Annual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pp.298-306..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Using Supervi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