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歷史唯物論的原則

第二節 交換關係

馬克思主義(研究)者討論,分析馬克思主義者(Analytical Marxism)27 頗有 貢獻,本文將略為提及 Jon Elster 與 Cohen 的對話。 中心思想 (Parijs 2015)。Cohen、Brenner、Philippe Van Parijs、Jon Elster 和 John Roemer 都曾是 倡議此一途徑的「九月小組」(September Group,Cohen 和 Elster 召集的兩年一次研討會)成員,

其他介紹可見 Wright (19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這個一來一往的交換關係「內在」於生產關係,能開啟勞動過程、使「分離

/壟斷」重歸「結合」,而一旦結合就必須持續地再次結合,生產關係才能再生 產,所以交換關係也具有使生產關係再生產的功能。此外,特定生產關係大致上 對應了特定交換關係,例如生產資料在資本主義下的分配(前述「有─無」的情 況)對應了普遍的商品交換或市場經濟,在封建主義下的分配則對應了政治保護 關係(見下文)。無論何種生產關係,只要生產資料的分配有「分離/壟斷」,就 需要交換關係。

從「外在」方面來看,交換關係又超過了生產關係而與之不同,這可以從兩 點來談。第一,為了生存,行動者需要不同的使用價值或產品,由於自己無法生 產全部項目,因此要透過交換的方式取得,這些產品可能出自不同類型的生產關 係。第二,行動者的生產往往侷限在少數使用價值上,因此透過交換,他們必須 進行分工。當然,在人類歷史早期,分工還很低落,交換不發達,人類必須生產 許多生活所需;雖然如此,人類很早就從事交換,即便在中世紀歐洲,也不存在 完全的「自然(或封閉)經濟」(Bloch 1962: 66-7)。

交換關係的形塑來自「不同使用價值(在人類個體或群體之間)的分配」, 正因為不同人類個體或群體有不同的需求、生產不同的使用價值,交換才有發生 的必要,不管內在還是外在於生產關係。交換行為本身是一來一往的,因此多少 是平等的;即便客觀上不平等,主觀上交換雙方至少要有一方認為平等。如果仍 然認為不平等,必然有其他因素導致他們接受不平等交換。交換的發生或完成不 可能建立在雙方都認為不平等的基礎上,即使可能也不長久。這裡的預設是:若 交換出於不平等的強制關係,人類個體或階級不可能不反抗,故單方面認為「強 制能夠令交換發生」是不對的。這個預設有助於稍後對封建主義交換關係的分 析。

一、資本主義交換關係

資本主義的交換關係是以交換雙方之外的「第三方」──物化了的抽象人類 勞動,即金錢──為媒介的。表現交換關係的主要制度就是市場,交換的具體事 物則是商品,勞動力是各種商品之一;至於金錢本身,本質上和歷史上都曾是商 品。交換的行動者是買賣雙方,而交換的原則是平等的,亦即等價交換。抽象人 類勞動和金錢不會憑空冒出,而是人類長期交換勞動產品所導致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市場讓勞動者作為賣家出售勞動力這個獨特商品,也讓資本家購買它、使用 它,進而佔有使用它之後的所有成果。這邊我們要區分一組概念:剝削方式和剝 削條件。資本主義的「剝削方式」是購買和使用勞動力,即雇用,這發生在交換 關係中。資本家不能強制無產者拿出剩餘勞動,而是要根據私有財產的性質,佔 有購買和使用勞動力之後所產生的剩餘──這些剩餘「歸資本家所有」。資本主 義的「剝削條件」則是生產關係:生產資料與直接生產者的「分離」或生產資料 被完全「壟斷」的狀況。生產關係與交換關係必須共存,因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 是生產資料被壟斷或與直接生產者分離的空洞格局,本身無所謂「結合」;同樣 的,若沒有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存在,即一批除了自身勞動力之外一無所有的 行動者,以及等待勞動力以便與手邊生產資料結合的行動者,資本主義交換關係 就很難存在,因為行動者沒有交換的動機。資本主義的「剝削條件」讓「剝削方 式」成為可能,更讓生產持續。

當剩餘價值產出並轉移至資本家,後者必須出售商品,交換關係這時不再是 為了結合生產資料與勞動者而「內在」於生產關係,而是「外在」於生產關係,

有著實現剩餘價值、滿足不同使用價值之結合的使命。一旦剩餘價值實現,資本 家獲得相應數量的金錢,便能用其中一部分擴大再生產,繼續購買勞動力和生產 資料,結合它們並剝削剩餘價值,進而提高(充分使用與發展)生產力,最終使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再生產。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形成「主客觀合一的經濟結構」:「結構」是兩 種以上社會關係的相互預設和鑲嵌,不易更動,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 構成了這樣的結構:資本家的剝削方式(透過交換關係購買和使用勞動力)有助 於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再生產,勞動者在其中產生的價值又流向交換關係,持續 增殖;整個過程不需要非經濟力量(如統治關係)來完成,儘管並不排斥,所以 是一個「經濟」結構。主觀上,為了賺取超額利潤或至少存活下來,眾多資本必 須競相發展生產力;客觀上,資本主義整體的生產力也會發展,接著再度促使個 別資本家跟進,形成一個主客觀合一的循環。

二、封建主義交換關係

沒有「第三方」保證的交換關係同樣存在,只不過建立在交換雙方的私人同 意。封建主義交換關係就是「雙方同意」的總集,這裡的「雙方」從農民與地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直延伸到地主(領主)與君王,這樣的序列非常多。我們說過,封建主義生產 關係並不是直接生產者徹底喪失或間接生產者徹底壟斷生產資料的狀態。為了更 完整地結合直接生產者與生產資料,使勞動得以持續、生產穩定再生產,封建主 義交換關係有必要存在。

有論者可能會說,跟資本主義比起來,直接生產者不算一無所有,因此地主 要榨取他們的剩餘勞動,無法、也無須像資本主義那樣動用市場力量購買而後使 用(雙向的、多少是平等的),而是必須透過「強制」(單向的、不平等的)的方 式。我不同意這種說法。

在封建主義生產關係中,領主和君王需要勞動者在土地上耕作的程度,並不 亞於資本家需要勞動者在工廠內勞動的程度。如果資本家提供工資給勞動者,換 取他們在一定時間內供資本家使用的勞動力,那麼地主也提供了各種保護,讓勞 動者向他們繳納地租(或稅收)。就算地主不依靠市場而是訴諸習慣或各種非經 濟因素來收租(或收稅),也不代表農民是完全被迫的。事實上,在中世紀晚期 西歐,許多面對戰亂的農民即便有土地,也自願以此換取地主或領主的庇護,以 求穩定再生產。28 承認地主提供保護,並沒有否定保護本身僅有表面性甚或欺 騙性;這樣才能解釋何以封建主義的剝削明明比資本主義赤裸、激起大量反抗,

生產關係卻歷經了數個世紀之久。

正是這種「剩餘勞動─保護」的雙方交換,而非立基在抽象人類勞動這個第 三方的普世交換,使封建主義生產關係持續。有生產資料的壟斷,就有生產資料 與直接生產者的結合,不管壟斷的程度如何,都會有大致上相應的結合方式,可 是封建主義的生產關係與交換關係仍然和資本主義的不同。

封建主義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形成「主觀的準經濟結構」。封建主義的生 產關係和交換關係之所以只是「準經濟結構」,是因為兩者並沒有到相互預設和 鑲嵌的程度,交換關係深受統治關係影響,與之形成政治結構(見下文),本身 無法像資本主義一樣,獨自或直接「內在」或「外在」於封建主義生產關係,必 須始終以統治關係為中介。在這種情況下,地主把剩餘勞動或產品投入在軍事技 術的開發與相關設備的購置,與其他階級成員競爭,設法把更多土地與農民納入 個人保護。主觀上,從個別地主的階級理性來說,這些開發與購置有助於佔有更

28 此外,獨立農民的力量是很弱的,見 Bloch (1962: 245-7)。

30 本文特別提到「剝削方式」(modes of exploitation,這是政治馬克思主義者 Benno Teschke 和 Hans Lacher 等人的用法),是為了呼應 Jairus Banaji (2010: 41) 說的:「生產關係不能簡單地化約 為剝削形式(forms of production),這既是因為生產方式(mode of production)包含了那些比在 直接生產過程中更廣泛的關係,也是因為勞動的部署、勞動過程的組織與控制以複雜的方式和歷 史的生產關係『相關聯』。」他反對 Dobb 僅從農奴制(serfdom)或「剩餘勞動的強制榨取」等 簡單範疇(simple categories)來談資本主義在英國的出現 (ibid.: 52-3)。根據前文定義,如果把 生產關係(剝削條件)等同於剝削形式,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固然還是「經濟的」(透過市場交換 並使用商品的剝削形式仍然是一種經濟行為),封建主義生產關係卻完全成了「政治的」(透過強 制和習慣而來的剝削形式是「外在於經濟的」行為);這樣一來,建築隱喻就只限於資本主義而 無普世性了。雖然如此,由於相當重視商人資本對資本主義出現之影響,Banaji 有把生產關係的 概念過度擴充之嫌,反而混淆了生產關係和生產方式,我在下文會加以區分。

2003: 165-7, Teschke 2005: 3-26, Wood 2002: 61-4) 將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起 源等問題的討論限於生產關係(和生產力)和統治關係,甚至是剝削方式,這是 非常不夠的。由於不承認資產階級能夠透過商品交換滲透封建主義生產關係,他 們便認為,資產階級這時的剝削方式與地主階級無異,資產階級革命也就消失

2003: 165-7, Teschke 2005: 3-26, Wood 2002: 61-4) 將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起 源等問題的討論限於生產關係(和生產力)和統治關係,甚至是剝削方式,這是 非常不夠的。由於不承認資產階級能夠透過商品交換滲透封建主義生產關係,他 們便認為,資產階級這時的剝削方式與地主階級無異,資產階級革命也就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