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 1861 年前後到 1917 年之前的俄國

第五章 托洛茨基的「不平衡與綜合發展」規律

第一節 從 1861 年前後到 1917 年之前的俄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托洛茨基的「不平衡與綜合發展」規律

不斷革命揭櫫的跨層次互動──「國際」與「國內」──蘊含了「不平衡與 綜合發展」的分析架構,這也是托洛茨基從資本主義擴張中提出的規律。在這個 過程中,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面臨前資本主義(封建主義)生產關係,兩者在國際 政治交鋒、個別國家融合,為革命形勢提供了複雜契機,而融合的結果又重回國 際政治,試圖獲取其他國家革命的奧援。「不平衡與綜合發展」在此屬於兩種生 產關係之間的型態,至於其他型態的問題,下面幾章會談到。

開始分析前,第一節先簡介俄國農奴解放前後的發展。和前一章一樣,這是 為了給稍後的理論提供基本的歷史脈絡。第二節從幾個關鍵文本出發,詮釋托洛 茨基對「不平衡發展」與「綜合發展」的說明。在字面上,「不平衡發展」這個 術語無法完整表達它的內容:除了不斷革命倚賴的「國家的對立」,還包括「世 界經濟一體化與平均化的趨勢」。對托洛茨基來說,從這兩個方面思考「不平衡 發展」才是「辯證而非機械地」理解。分析「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其他意義之 後,第三節就「國際」與「世界」兩個層次另作說明。世界層次指的是世界經濟 的出現,世界體系分析(World System Analysis)仍然是相關思考的重要資源。

分工促進世界經濟的形成,為「不平衡發展」的國際競爭意義提供了矛盾的對立 面。除了在本體論上以世界體系分析補強「不平衡與綜合發展」的世界層次,第 四節也透過 Alexander Gerschenkron 對歐洲工業化進程的思考,指出「不平衡與 綜合發展」在方法論上的特徵,最後以此特徵回顧不斷革命,呼應前一章。

第一節 從 1861 年前後到 1917 年之前的俄國

為了更具體地認識托洛茨基的理論,有必要大致了解 19 世紀俄國的工農業 發展。這一節簡介 1861 年前後到 1917 年之間俄國的改變,聚焦在與本文主旨相 關的部分,特別是能表現「不平衡與綜合發展」規律的工農業表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編入與地緣政治競爭

俄國自 18 世紀末起,農村地租已折算為貨幣,貨幣經濟至少在非黑土區幾 個省分持續發展,這也代表商品交換關係日益盛行,城市規模越來越大。19 世 紀 30 至 40 年代,進城打工的農民增加,少數農奴經商致富;1850 年代末,中 部工業區七省農民外出工作者約 88.7 萬人,地主控制區人數偏低,但農奴制還 是限制了市場經濟和城市及工業發展。這時的俄國手工業主要發生在農村,與從 前西歐發生在城市行會不同。

率領俄國工業從手工業進入工廠、在技術上轉向機械生產的產業是棉紡。在 工業化起步階段的 1805 到 1808 年,彼得堡附近的亞歷山大國有手工廠引入了第 一台蒸汽機和織布機,歷史進程比西歐國家「快」了許多。英國從農業資本主義

(大約在黑死病之後的一百年間出現)到工業革命,少說也經過了三個世紀;在 俄國,農奴解放前的 1835 年,已經出現了第一家機械紡紗股份公司,而且是英 俄合資的。英國在 1842 年解除機械出口的限制,使俄國棉紗設備進口大增;到 1847 年時,國產紗已能滿足國內需求。在布匹印花方面,雖然家庭手工場很難 與機器工廠競爭,但前者由於勞動力低廉,在後者存在的情況下還是維持了很長 時間。1840 年代末開始,機器印花才有了進展。

重工業方面,俄國也深受英國影響。1833 年,憑著英國技術,莫斯科工廠 開始生產紡織工廠用的設備和零件。雖然從 1830 到 1855 年,俄國機器製造業從 7 家發展到 25 家,機械製造仍以進口為主,無法建立國內工業;1826 到 1860 年,俄國進口設備更增加了 86 倍。這不只是因為本土技術相對不成熟,更是因 為在農奴制下,自由勞動力稀缺,貴族進行資本主義式經營的動機不足 (張廣翔 1994)。

農奴制方面,一直到 1858 年第十次人口調查,歐俄的男性農奴都保持在 1,000 萬人左右,勞役制和代役制(以貨幣地租取代勞役)農奴約占 89.29%,雖 然比 1851 年第九次調查的 94.65%少,人數還是十分龐大。這些農民高度依附土 地,土地不是租賃來的,而是根據傳統獲得的。在代役制農民方面,由於地租採 取貨幣形式,需要外出打工,從事基礎工商業,以非農收入貼補生活;在這個過 程中,農民分化為貧富農,地主獲得貨幣地租之後往往投入非生產性消費,寄生 性質明顯。在勞役制農民方面,地主以嚴苛條件榨取農業剩餘,出口糧食 (李振 文 2017: 13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俄國在 1754 年廢除國內關稅,1766 年允許出口糧食,在與鄂圖曼帝國的戰 爭中更獲得了黑海一帶的沃土和良港。1846 年,英國廢除糧食關稅後,俄國糧 食出口大受激勵,從 1780 年代末到 1861 年改革前夕,運送到莫斯科的數量增加 了 4 倍,到彼得堡的則增加了 2.5 倍,隨後出口西方 (李振文 2017: 132)。地主 為此大肆開墾,以勞役制取代代役制,農民更加束縛在土地上。相較於西歐農奴 制在黑死病之後消失,恩格斯 (Engels 1956-83c: 124) 曾稱中東歐同一時期「農 奴制重新復活了,再版了」。不只如此,農奴制在俄國更延續到 19 世紀中期以後。

總的來說,俄國自英國輸入工業製成品(特別是機械及其相關技術)並向西 歐輸出農產品的格局非常明顯,屬於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典型的「邊陲」;同樣明 顯的是,重工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受到農奴制制約,雖然有了相對進步的技術,發 展仍然緩慢。

馬克思 (Marx 1956-83a: 9) 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說過:「無論哪一 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 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 現的。」1861 年改革發生之前,沙皇和貴族們不認為農奴制破產;事實上,這 個封建主義的代表制度還是製造了大量生產力以供榨取和使用。如果是這樣,農 奴制為什麼會被廢除,此後一個(貌似)新的生產關係又怎麼會出現?除了受到 啟蒙精神影響,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地緣政治競爭。

在普魯士於 1806 年的耶拿戰役大敗並不得不開啟改革時,俄國反而在 1812 年的護國戰爭擊退了拿破崙,尼古拉一世的俄國甚至有「歐洲憲兵」之稱,儼然 成了封建勢力的最後一座堡壘。這股聲勢讓俄國的改革進程延遲,不像普魯士一 樣在 18 世紀前後必須發起「由上至下的革命」。好景不常,五十年後俄國也不得 不廢除農奴制。這裡的關鍵是 1853 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作為第九次俄土戰爭,

英法加入後,戰爭變為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生產關係在演化路徑上的「選擇」: 俄國的黑海艦隊仍以木帆船為主,不敵英法配備蒸汽機的裝甲戰艦。面對殘酷的 競爭,唯有依靠更強大的武力才能生存,在普魯士改革風潮的傳播下,沙皇心知 肚明提升武力所需的生產力──大量的鋼鐵與勞動力、新式的技術──已經不是 舊有生產關係所能負荷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1861 年改革及其後的工業化

1856 年到 1857 年俄國農民動亂約 270 次,1859 年更高達 900 次。面對國際 競爭和國內社會問題,登基不久的亞歷山大二世向貴族演說時表示:「農民和他 們的地主之間存在著敵對情緒,不幸的是由於這種敵對情緒,發生了一些不符地 主管束的事情。我深信,我們遲早會解決這個問題。我想,諸位是同意我的意見 的,因而從上面解決要比由下面解決好得多。」(劉祖熙 2001: 15)

這場「由上至下的革命」是君主和貴族之間縝密籌劃的,結果並沒有使農民 的處境改善。雖然農民被允許購置財產,不再有人身束縛,但是第一,以勞役為 主的多項義務必須先執行完畢;第二,村社繼續存在;第三,最讓人痛苦的,就 是贖金與配得土地的比例。一方面地主要求農民一次付清土地贖金,而這筆贖金 遠高於當時市價(在非黑土地帶,相當於市價的 120%),其中包含了農民自己的 人身贖金;政府只替農民墊付,為此設立農民貸款銀行;另一方面,贖買或分配 到的土地相較於原本使用的,其實大大縮水(按照不同地區和地力,可能只有原 本的一半,甚至是五分之一)(ibid.: 18-24)。

1861 年的改革還有很多細節。舉例來說,在贖金和土地分配方面,農民有 兩種方案可以選擇。第一,以四十九年為周期,向國家償清債務;第二,拿回原 本耕作土地的四分之一,不用繳納贖金,亦即「貧民分配」(Riasanovsky and Steinberg 1969: 346)。此外,在烏克蘭等地,土地不是分給農民,而是村社,由 古老的農民集體來安排。在債務方面,這種政策實際上很難執行,以至於農民的 欠款在 1905 年革命之後被取消,而此前的農民──本質上仍是農奴,因為憑著 債務關係,他們再次束縛於「自己的」土地──已經繳交了 15 億盧布,領回的 土地在當初只值 10 億盧布;南部地主則憑著價值 28 億盧布的土地獲得了 34 億 盧布 (ibid.: 347)。村社方面,這種分配政策使農民個人無法擺脫低效率生產,缺 乏競爭意識。

不僅如此,改革後的 20 年內更出現了工役制。由於地主直接獲得的土地贖 金很少,多半是國家債券,因此若要將資金投入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或工業建設,

就必須出賣土地。在人口增長導致所占田地日益縮小的情況下,部分農民為了償 付贖金,再次向地主承租甚或購買土地,帶著自己的生產資料在土地上耕作,成 為半農奴 (劉祖熙 2001: 37),農民分化於是又慢了下來。當他們進城工作(特 別是中央工業區的農民),保留下來的村社又透過效期通常為一年的通行證限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其移動 (ibid.: 38)。地主再次利用這些廉價勞動力,無法獲取或累積經營農場的 經驗。因此,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深受農奴制殘餘的限制。

其移動 (ibid.: 38)。地主再次利用這些廉價勞動力,無法獲取或累積經營農場的 經驗。因此,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深受農奴制殘餘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