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繭居─一位眷村外省女兒的生命故事敘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繭居─一位眷村外省女兒的生命故事敘說"

Copied!
16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在職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田秀蘭 博士. 繭居─一位眷村外省女兒的生命故事敘說. 研究生:蘇麗君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七月.

(2) 誌謝詞. Clandinin 和 Connelly(2000)於著作《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 中所言:「……研究經常是充滿疑惑的。發動無數次的無效開端時,我們便經歷 著這些疑惑與不確定。當我們開始書寫中期與後期的研究文本時,我們或許會嘗 試寫出某種研究文本,繼而又發現它不能掌握我們心中的意義,發現它沒有生命 而且缺乏我們想刻畫的精神,發現研究參與者不覺得這些文本捕捉了他們的經驗, 或是發現研究文本對預期中的聽眾而言是不恰當的。於是,我們再試著寫出其他 類型的文本,可行而且能夠達到我們的目的的文本。」幾乎說明了這兩年來的心 路歷程,未曾親自經驗者,絕對無法理解其中的來回迷走。 走到今天,最感謝研究參與者,當了一輩子的乖女孩、好女人,其實比同輩 女性、比我都有突破藩籬的勇氣!感謝盈君,成為我堅持在這條路上的後盾。感 謝田老師,給出最大的空間、最直率的支持。感謝佩怡老師,溫暖的包容和同理。 感謝秀蓉老師,指點迷津。感謝 Boss 和阿遠,總是提供我最實質的心靈洗滌與書 寫要件。感謝一路上為我加油的同事、朋友,你們真的很好!那麼相信我、包容 我,尤其是梅、沅、法、遠,謝謝你們這一年來的體恤,給出最實質的支持,每 天有你們相伴是我走到今天重要的動力。謝謝大姊和小姊姊,總是愛我、疼我。 謝謝阿姨,對媽媽和我愛無止盡。最後,由衷感謝 J、玲、妍、君大力相助,建、 盛無條件幫忙,以及艾爾文猴一路相伴,謝謝你們。哦!當然,還有我自己。. 2014 仲夏 i.

(3) ii.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採用敘說方法探究一位生於民國 38 年,長於民國四、五○年代的眷村 外省女性之生命歷程。欲藉由研究參與者的生命故事看見那個年代女性自我的生 成,並以其生長的時代背景為框架,理解研究參與者看待自我與世界的脈絡,貫 穿其間的,是對華人、對女性尤具意義的「家」的意象如何被建構,研究參與者 如何受惠且同時受制於其中,而成了現在的自己。 研究參與者的敘說圍繞著美好的原生家庭、乖的自我、破碎的繁衍家庭、頻 病的身軀四個主軸,構成其整體生命經驗,與研究參與者之性別角色、成長背景 等相關文獻對話後,統整歸納出一位成長於眷村外省家庭的時代女性,備受疼愛 的經驗建構其對「家」的歸屬需求,與「女主內」角色的根深認同,實踐於研究 參與者一生「乖」的自我形象。卻在遇人不淑、體弱多病的命苦裡頭,激發出倔 強自立的勇氣,堅守奉獻一生的「家」。. 關鍵詞:眷村外省女性、生命故事、家、乖. iii.

(5) iv.

(6) Cocooning ─ The Life Story Narrative of a Daughter from Air Forc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Li-Chun Su.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written in a narrative style to describe the life story for an woman who was born in an air forc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in 1949. I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vexed question of how she developed her self-image while building connec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under the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s in the societies she grew up in decades ago. Family is a very important core value in Chinese culture, especially for a woman whose duty is to remain at home and take care of the family. This study looks into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having such a strong prototypical value for family and how it had eventually cast her into the traditional mold of a perfect daughter which had trapped her inside this typical role for the rest of her life.. The participant described her whole life experience along these four themes: the happy family where she was born into, the self-awareness of the perfect role she tried to play, the gradually breaking extended family and her suffering from ill-health. Taking studies which looked at gender and similar family background in the 50s as references, it is evident that how women were obliged to stay at home was a common dogma of the society. This study looked into how everyone in her family dearly loved and protected her had affected her self-image and whether her self-identity of being a perfect woman had made her struggled in trying to fulfill a woman's roles in the family under the v.

(7)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s in the societies. Her failed marriage and ill-health had helped her to develop the courage to be independent and to give her utmost to protect the family she had devoted her life to.. Key words: Woman from Air Forc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Life Story Narrative, Family, Being Good. vi.

(8) 目 次 致謝詞 ............................................................................................................................... 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 vii 表次 ................................................................................................................................. ix 圖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名詞解釋....................................................................................................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女性自我的社會建構................................................................................9. 第二節. 眷村外省女兒的認同形塑(1949-1967) ............................................26. 第三節. 眷村外省第二代女性的社會處境(1968-2014)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4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49. 第三節. 研究工具..................................................................................................50. 第四節. 研究程序..................................................................................................54. 第五節. 研究資料分析..........................................................................................60. 第六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66. vii.

(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鳳姐的生命故事......................................................................................71. 第二節. 生命故事主題..........................................................................................88. 第三節. 綜合討論................................................................................................11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省思 ...........................................................................................129.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9. 第二節. 研究省思................................................................................................134. 參考文獻 .......................................................................................................................141 中文部分................................................................................................................141 附錄 ...............................................................................................................................146 附錄一. 參與研究同意書....................................................................................146. 附錄二. 參與研究檢核函....................................................................................147. viii.

(10) 表 次 表 3-1 研究參與者生命階段大綱 ...................................................................................56 表 3-2 研究訪談資料表 ..................................................................................................57 表 3-3 研究同儕基本資料表 ..........................................................................................68. ix.

(11) x.

(12) 圖 次 圖 3-1. 研究參與者三代家庭圖 ......................................................................................50. 圖 4-1. 研究參與者生命故事主題架構圖......................................................................127. xi.

(13) xii.

(14) 第一章. 緒. 論. Freud 生前曾經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女人到底要什麼?」大師終其一生並 未真正回答這個問題,不過從今天的眼光來看,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用一句 話講,女人要的是自由和自我,套用 Simone de Beauvoir 在《第二性》一書中以存 在主義哲學為基礎的主張,換句話講也就是努力去做自己(劉森堯,2004)。兩性 差異在個體走向自主選擇後,逐漸檯面化。女性在過去被期望施予撫慰、情感及 溫暖,時至今日,我們已然希望成為這些感覺領受者,一旦女性把自己當作是自 主的人,擁有自己的期待,便不準備去接受從前世代所提供的解答(蘇峰山、陳 雅馨、魏書娥譯,2010)。 傳統女性用取悅男人的方式生存於一個男性享有特權的世界裡。但在現今許 多女性的眼中,單一的生命路徑形同牢籠,而傳統女性已成為籠門打開也不懂得 飛的籠中鳥(孫隆基,2009)。上一代女性不知不覺地當起女兒性別認同的楷模, 想把傳統女性角色套在女兒身上,具備自主意識的現代女性,想盡辦法衝出這個 牢籠。然而,假使我們沒搞清楚「牢籠」到底給了上一代女性什麼、又剝奪了她 們什麼,橫衝直撞的後果,不過是在追求懵懂的自由,如同社會學家卡爾庫塞所 說的,我們自認很自由,但其實我們是活在被決定好的自由裡,制度化的社會, 先於我們而決定了我們的存在(王行,2013)。有鑒於此,上一代女性的相對不自 由,是在什麼樣的社會文化底下生成,為本研究所欲探求的主軸。.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 張愛玲. 上一代女性受限於教育程度、社會位置、繞著家庭生活團團轉,不善於覺察 1.

(15) 自己的情感狀態,更不懂得表達,他人對其需求與情感的漠視,養成這些女性對 自我的忽視與沉默。在奉獻了一輩子之後,只剩無以言喻的不平衡所帶來的埋怨, 而埋怨又令許多女性顯得無理,沒有人想聆聽另一個人無理的言說,除非,打從 心底渴望「聽懂」這個人,而渴望,很少來自為了聽而聽,總有聽者的脈絡作為 動機。 一、個人 ─ 覺解我的憤怒與失落 2009 年,母親經歷一場突來的大手術後回到家裡,或許劫後餘生,母親變了。 作為母親,母親和其他許多母親一樣十分願意付出奉獻,在家務、在叮嚀上, 但不在我希望的童年與家庭生活樣貌上。或許是母親提供的身體照顧太過縝密, 以致於我在這方面無所匱乏,多出心力拼命關照心理的渴求;或許是母親把我生 得心思敏感;總之母親未曾看懂我要的、也從沒問過。因此,母親所有的辛苦付 出─所有人包含我都知道單親媽媽有多麼辛苦,但對我來說都不過是為了滿足母 親身為一個母親的想像,而非回應我的需求、甚至不是為了母女關係。母親拼命 填塞我不想要的照顧,卻從不好好聽我說話,一次、兩次、十次、二十次,大大 小小的刺傷,很快地我不說了,十歲,我認為以生命全程而言算是很快就拾起尊 嚴度日的年紀,心裡逐漸積累越來越多的不平衡,憤怒越堆越滿。 作為個人,母親執著地認同傳統女性美德,持守家務是其心安的歸屬,沒有 一天不為了填飽肚子和家裡的一塵不染操勞,真的是操勞!從來感覺不到母親為 其堅守的家務滿足喜悅,反倒常為了薄物細故憂慮焦躁,身體各處輪番出現的病 痛與之相呼應。對母親而言,女人做不到的事很多,家裡要是有個男人就好了, 尤其母親自認愚笨無才,不會的事也學不來,退休後,繭居家中,最遠只及路口 傳統市場,至今十六年。母親婚前一直盼望像外祖母一樣嫁給軍人,從此過著全 職家庭主婦的生活,母欲承先,而我只想啟後,我不願成為像母親一樣的女性。 我所處的年代教育我人必須獨立自主、尊重負責,才能活得有尊嚴!我和母親如 2.

(16) 此不同,過去母親不傾聽我,待我藉口課業、人際、工作逃開家庭,亦再也拿不 出勇氣和耐性傾聽這個我生命裡最原初的女性的聲音。 母親術後在醫院休養的這段日子,讓我更加認清當時的交往對象不是可以共 度此生的良緣,就在母親返家不久後,我提出分手。同一時期,以往只對她自己 和我好的母親,變得只善待她自己。過去很看不慣母親對我倆以外的其他人不能 真誠相待,沒想到鬼門關走一回,竟連我都變成外人!或許驚覺生命無常,讓母 親更加小心翼翼地看顧保護自己,這樣的改變令同時失去交往對象的我陷入人生 低潮,連以前只關注她自己和我的母親都不愛我,這下沒人愛我了。這個巨大的 失落其實一直存在,只是過去二十幾年來忙著努力掙扎,待能努力的隨成長階段 一一落定,生命不得不安靜下來,才發覺過去在耳邊喋喋不休、促使前進的動能, 全來自內心深處這巨大的失落感。從此,生命如實呈現經年累月的失落與憤怒, 更迭交替。 一路地逃,作為母親的母親我不理解,作為個人的母親我也不理解,愈逃我 愈缺乏去理解的勇氣。當龐然失落與憤怒困阻我的逃亡路線,長年努力奔逃的我 只得頹然與我的失落和憤怒對坐相望,卻苦於不知如何與之共處。Harriet(1985) 指出大多數人對家人感受強烈,特別是對母親,但是我們不與家人深談,以此獲 知家人的生命經驗,造成對形成父母生活與我們生活的力量一無所知,個體不了 解這些事,就不了解自己,缺乏以過往為基礎的自我,對任何處境懷有強烈的怒 意,忍不住責備他們、逃避、被動地回應或原地打轉,使自己一無所成。Harriet (1985)進一步提醒,不少人自認為了解家族背景,能夠道出家人生命裡的成長 概況及重大事件,人們甚至會終其一生不斷重複某些故事,為其想了解的事找到 解釋。然而這些「我」以為的故事,包括適用於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分析,都不能 取代直接從父母、其他家人口中得知其生命故事所獲得的理解。唯有蒐集更廣泛 的家族資料,當事人才能以較同理、體諒的態度對待家人,取代以往憤怒的情緒 3.

(17) 反應(羅竹茜譯,1992)。 二、身為助人者 ─ 陪自己走多深,才可能陪個案走多深 與憤怒一同成長的,尚有對受到成人世界壓迫的深刻同理,運用在我的助人 場域裡,同理的對象是學生;看待成人則相對嚴格。 曾經,家訪一名拒學學生,單親,獨子,與患有憂鬱症且行動不便的母親兩 人相依為命。在小小的住所裡,母子倆各據一方,個頭嬌小的男孩言語中充滿憤 恨不平,對母親、對身為母親的獨生子;身材相對巨大的母親則羸弱卑微地待在 另一角,無能、無助。瑟縮角落的母親令人同情,她是那麼的脆弱無助,真希望 男孩別再惡言相向,放她一馬。然而我懂,各方面尚未獨立的男孩更希望母親放 過他,別把情緒和未來這麼沉重的負擔寄望在同樣無助的他身上,才會憤怒難遏。 母子/女倆相依為命,在一個家庭裡能形成的情緒張力,非經驗過的人絕對無法想 像。那怕同樣是單親家庭,只要一個屋簷下還有第三人同住,彼此所承受的情緒 張力與單單親子兩人所組成的家庭不可等同比擬,尤其,如果母親的失落與悔恨 交雜出排山倒海的情緒不能自拔,獨生子/女細膩敏感卻礙於輩分年紀,在家裡沒 有發聲的位置,沒有逃逸的空間……。 江文瑜(1998)認為:「流行文化、文學藝術都不約而同地召喚『理想的母親 原型』 ,而且想像這樣的一種母親的存在,整個社會對實際母親的了解其實是非常 粗淺而簡略的,也多停留在『原型母親』的理解裡。整個社會中的母親到底在想 些什麼,也還是被化約在極端刻板的印象裡。問問自己,了解母親嗎?知道母親 生命中發生過那些插曲嗎?你/妳可能以為再也了解她不過了,還有什麼需要知道 的呢?」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投射我對母親的主觀評價和不滿,那麼,我的助人 生涯將永遠停滯於對孩子處境的感同身受,卻難以發揮系統工作的可能,更全面 地關照系統內的每一個人,進而回過頭來對我所能同理的孩子產生連動的助能。 丁興祥(2012)指出助人者發展的「助人型態」與其個人的生命經驗息息相關。 4.

(18) 若能以「研究者」的身分重新聽見「參與者」的故事,經由察覺、反思、甚至內 在衝突溫故並知新。這樣的「重新聽見」及「反思」,對一個助人者的養成十分重 要。研究者能從不一樣的「角度」反思自身的視角,重新詮釋舊有的認為,這正 呼應了洪瑞斌等人的論文中所提出的敘說研究參照標準之一: 「透過寫作,研究過 程使研究者解構或超越原有的視框或觀點」(引自丁興祥,2012)。 三、身為研究者─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淚 敘事存在於每個人的成長經驗。我的童年十分孤單封閉,不曾如美國電影裡 的小孩聆聽「床邊故事」入夢,亦不知世上有「繪本」這種讀物,最早陪伴我的 是童話故事書,那也已經是學會注音符號後的自讀活動。比起睡美人、人魚公 主……等劇情簡要的夢幻想像,兒時更喜歡一休和尚、巧克力工廠的秘密這類鋪 敘細膩且相對貼近真實生活的文字故事書,每回家裡氣氛緊繃冰冷,躲進房間看 這些故事書總能為幼小的心靈帶來安定的力量。後來加入的尚有漫畫「小叮噹」 (現 譯為:哆啦 A 夢) ,全盛時期藏書一百多本,反覆看著故事裡的主人翁安度平凡的 每一天,又或者以其善良、智慧、結合友誼歷險復歸平靜生活,每每安頓了我的 無助和恐懼。 Crossley(2000)指出說故事是一種普遍的活動,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話和寓 言的流傳還能達到宣揚道德規範、指引道德行為的實際功能。簡短的寓言,如傳 統的俗諺,便時常被用來給予忠告、激發智慧、啟迪娛樂。幼時所接觸到的童話 或民間故事白雪公主、小黑山波、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等,絕非只是膚淺無聊的 題材,這些故事中結合了善惡、生死、愛恨等人世間真實存有的衝突。其所使用 的材料隱含著對文化特別重要的道德衝突和問題,透過劇情的包裝來吸引兒童, 趁個體尚年幼時予以灌輸。成長後的電視、網路、各種媒體,亦發揮了相同功能。 故事亦在真實生活不斷上演,敘事理論主張,從初生那一刻開始,意義即透過深 藏於家庭和文化的故事來傳遞(朱儀羚、吳芝儀、柯禧慧、康萃婷、蔡欣志等譯, 5.

(19) 2004) 。家族故事的經驗中,有其實際存在的,以及內在的狀況。正如 Stone(1988) 所指出的: 「家庭最首要的關心是它自身,而次要的關心範圍則是其與世界的關聯。 與世界有關的家族故事,經常是一種教訓的故事。這些故事根據前人所曾有過的 經驗,告訴那些仍留在家裡的成員有關世界的情形。……即便當人們把自己想成 是獨立的,與他們家族的角色無關,家族故事仍然具有重要性。我們身為其中之 一的特定人類連結,對我們個人的認同來說,是很重要的。」 (引自余曉雯、蔡敏 玲譯,2003) 無論虛構或真實,故事之所以動人,在於其能夠引起聽者/讀者的共鳴。侯文 詠(2010)認為人之所以會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眼淚,唯一的理由是自己 也有著相類似的情感,換句話說,人被感動,便和這個共同的經驗、情感產生了 連結,也因著這樣的連結,看到別人的同時,亦看見了自己。這樣的感動,指出 了敘說研究的核心價值:生命與生命的相遇。本研究欲從了解母親的個別經驗發 端,探究轉型與變遷的社會底下,女性的多重面貌。研究主體是一位 1949 年生於 臺灣的眷村外省女兒,其生命故事正是身為一位眷村外省第二代女性無可躲避的 論述實踐。現有碩博士論文以「眷村」作為關鍵詞的搜尋結果當中,以文學作品 研究最多,次為族群認同議題,且多以男性及眷村第一代為主要研究對象,以眷 村第二代女性為主要研究對象者,又多為論述生長於眷村之女性文學作家之作品 及其生平。本研究參與者為一介平凡眷村外省第二代女性,為現行研究中較少探 究的對象,而這樣的女性又受限於教育程度、性別壓迫,苦無發聲的位置。本研 究以參與者生長於眷村,身為外省人、女性的成長脈絡,探索研究參與者對「家」 的認定如何滲透其自我認同之歷程。. 6.

(20)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研究者於一開始試圖界定研究問題時,似乎假定生活靜止不動,然而生活並 非如此,它總是造成妨礙、總是把那些看起來靜止不動的事變成轉移的、互動的 複雜現象。因此,Clandinin 和 Connelly(2000)認為說出一個敘說探究關注的現 象是什麼,並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且非在研究開始或提出研究計畫時便能 確切、完整地回答。當研究者建構研究文本、反覆閱讀文本時,現象,就是研究 者必須面對的主題之一。為研究現象命名所做的探索是必須的,一旦體認到敘說 探究中的現象會移動而非靜止的,便為研究現象的命名給出空間,允許研究者在 研究過程中不同的時間點上,移動其所關注的研究問題(余曉雯、蔡敏玲譯, 2003)。 自一年半前,陷入自我認同、女子無才便是德、自我與關係、傳統華人文化 對自我的形塑、甚至一度岔題至潔癖的強迫行為等相關文獻的五里雲霧中,關切 的主題幾經改變,始終縈繞心頭的是由來已久的問號,一個關於女性、關於時代、 關於歷史空缺的問號,試著探問母親經歷了什麼?試圖追問我究竟與什麼樣的歷 史錯身而過?或時時刻刻懷想母親走過屬於她的年代。所以,藉由敘說,進行記 憶的填補、紀錄與探詢。期待問號之後,帶出我對那個時代、那樣的社會文化、 母親這位女性深刻的理解,為過去、為現在作答,讓歷史在當下產生新的意義。 終於,在不改初衷的堅持下,撥雲見日,梳理出以下研究目的:. 一、從性別的視角出發,看見研究參與者於社會期待下性別自我的生成。 二、以研究參與者生長的時代背景為框架,理解其看待自我與外在世界的脈絡。 三、探究在研究參與者的性別與社會文化脈絡底下, 「家」的意象如何被建構,其 如何受惠同時受制於其中。 7.

(21)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眷村外省女兒 1949 年前後隨國民政府遷臺之軍人、軍眷,倉促逃難,亟需安頓。國民政府 為此分配、建造之眷舍所形成的村落,稱為眷村。眷村內居民絕大多數由這波逃 難而來的新移民所組成,來自於中國大陸各省份,被統稱為「外省人」,以區分此 時期之前即生長於臺灣本省之閩、客、原住民族群。 這批隨國軍來臺的眷村第一代,不只在臺落地,亦生了根,其中部分在役、 退役軍人與臺灣閩、客、原住民族群通婚,眷村因此增添多元族群色彩,不單為 外省人之居所。因此,本研究中所指的「眷村外省女兒」便是在定義研究主體為 父母皆是眷村第一代外省人之女性,亦即所謂的眷村第二代女性,生長於隨國軍 遷臺之外省軍人、軍眷家庭。. 二、生命故事 指從研究參與者出生到訪談時所經歷的生命內涵。藉由聆聽研究參與者敘說 其生命故事來發現這個世界,瞭解個體如何從其生命歷史和文化中擷取素材,以 創造其個人的故事;同時,被說出的故事亦創造了研究參與者的生活,並賦予其 意義和目標,將研究參與者與其所處的文化脈絡緊緊相繫(吳芝儀譯,2008)。本 研究旨趣在於瞭解研究參與者的內在世界,意即身處文化中的個體如何感知看待 其世界的意義。. 8.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從女性視角出發,藉由探索一位眷村外省女兒生命之型塑過程,理解 傳統女性的認同脈絡及意涵。研究者試圖以較為寬廣的視野貼近傳統女性生命歷 程,採用社會建構的觀點,將個人放在社會文化中理解,有助於避免追究個人孰 是孰非的批判論斷。因此,本章將以當時代社會文化脈絡來理解一個眷村外省女 兒角色的形成背後所隱含的女性社會處境、尤其是身處時代劇烈變遷女性的角色 位置,以及探究如此處境下成長女性的生活樣貌以及其對家的無限認同與投入對 其生命產生的影響。第一節討論「女性」角色是如何經由社會建構而定位,以理 解婦女如何形塑其生活信念。第二節探究 1949 年外省移民大舉遷臺後,十八年來 的眷村文化如何形塑一個外省眷村女兒對自我、對家的認同。第三節以女性經驗 理解眷村外省第二代女性於社會各方面的處境,及對其生命造成的影響。. 第一節 女性自我的社會建構. 一、自我概念之形成 女性主義學家 Beauvoir(1949)宣稱打從遠古,人類一有了知覺,就開始區 分他者。溯自最原始的社會、最古老的神話,都能找到自我與他者二元配對的說 法。任何群體要建立自我觀念時,都不免同時將相對於自身的群體塑造為他者。 Charles Taylor(1989)亦認為自我只存在於和我們有關的議題裡面。我認為我是 什麼樣的人,基本上要看這時候我認為什麼事物對我來說是具有重要性的。我的 自我詮釋(self-interpritation)一定會和別人有所關聯。Mead 則引用 Cooley(1902) 「鏡中自我」 (the looking glass self)的觀點來強調我們仰賴他人的回饋和評價來 9.

(23) 定義自我的程度(朱儀羚等人譯,2004) 。Mead(1836-1931)認為兒童從別人的 眼中看見自己與別人的差別,一個獨立的「自我」概念於是醞釀成形。個體發展 自我意識的過程是由別人的眼中看見自己,兒童在五歲左右開始變得自動、自我 瞭解、足以應付家庭以外的情境,便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結果(張家銘譯,1997)。 Cooley(1902)認為兒童的自我意識、自我省察能力的發展,相當仰賴其與他人 所建立的關係,尤其是與家人或是其重要他人之間的關係。Cooley 稱這些人為「初 級團體」 (primary groups) 。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和初級團體建立關係,因此自己是 團體的一份子,體驗到患難與共(togetherness),或是我們一同(we-ness)的感 受。這表示兒童已經開始視自己是社會單位,如家庭,中的一員了。我們在思考 自己與他人時難免會提到某些社會團體,所以 Cooley 才會說:「自我與社會根本 就是雙胞胎。」(朱儀羚等人譯,2004) 歸結以上論點得知,自我概念的形成,必須經由個體與他人的互動,知道他 人對自己的看法,而逐漸在 I 與 me 的辯證關係中發展出自我觀,如果不能測知 他人對自己的印象,再根據這種測知去修正下一步行動,自我的內容必定停留在 粗糙原始的境地(林芳玫,2006)。於生命早期,約幼兒至三十歲間,奮鬥過程 中,向外投射虛假的自我其實並無大礙。只要它仍與內在真實自我有所聯繫,就 不至於造成問題。往後,到了四、五十歲,則遲早必須回歸真實以及建構出較為 真摯的自我(蕭德蘭譯,1997)。根據 Lash(1979)和 Shafer(1977)的說法, 痛苦來自無法建構一個統整而一致的自我(林玉華、樊雪梅譯,1999)。人本來 就是多樣且富有變化的個體,扮演別人只是一段摸索、學習的過程,也可能會是 永遠的過程,但正是因為不斷地摸索與學習,所謂的「自己」才可能慢慢清晰、 建立起來。如周圍的人們汲汲為個體套上傳統認定的性別角色,易導致個體感到 被壓縮,必得戴上傳統特定的面具才能面對世人。無法自主、不夠明確的個體較 偏積極、冷漠,對於自己的未來也充滿著無奈和自棄的心態;相對而言,不被壓 10.

(24) 縮、不被擺佈的個體通常對自己的生命較具負責及參與的態度,整個人感覺上也 較富生命力且充滿熱情(林麗雲,1987)。 二、性別角色差異 根據 Mead 和 Piaget 的看法,兒童主要透過角色扮演(play)與遊戲(game) 來發展自我省察能力。遊戲是兒童心理與社會發展的良好溫床,因為在遊戲中, 兒童會扮演他人,從他人的角度來看自己。透過遊戲,兒童也學會遵守規則,了 解規則如何訂定與修正。有研究發現男、女玩的遊戲類型存在性別差異,此發現 暗示了男性與女性在自我與認定的發展上可能有所不同(朱儀羚等人譯,2004)。 Gilligan(1982)曾引用一份研究,指出十至十一歲大的兒童玩遊戲時,男生 和女生所選擇的遊戲類型並不相同。男生較女生喜歡往外跑,通常團體中成員年 紀不一,男生常玩一些具有競爭性的遊戲。男孩們的遊戲通常可以玩很久,因為 如果在遊戲過程中吵架了,男生比女生更能有效地排解衝突。相較來說,女生不 會特地設立規則來解決紛爭,比起遊戲是否能繼續,女生更在意友誼能否維繫下 去。Lever 結合此研究發現與 Piaget 的論點,認為男生會漸漸對建立法律規則、發 展公平制度產生興趣;而女生則傾向於在比較隱密的地方,和親密小團體一起遊 戲,Lever 認為女生在遊戲時,就會將初級人際關係,例如小嬰兒與照顧者此類的 社會模式複製到遊戲內容中。因此,女生團體比較需要合作,較少競爭。Gilligan (1982)採用 Mead 的觀點,認為這類遊戲比較有助於兒童去扮演特定的他人,但 較少促使兒童扮演「一般大眾」的角色,從全體公眾的角度來思考(朱儀羚等人 譯,2004)。 按照上述男、女不同的性別社會化經驗,可以預期男性與女性在自我、與他 人的關係、道德等方面的觀念亦有所不同,此亦為 Gilligan(1982)在其著作中所 要陳述的關鍵宗旨。Gilligan 從研究成功的專業女性,結果發現她們基本上還是會 從「與他人的關係」之觀點來描述或規劃自我。這些女性多半根據自己與他人所 11.

(25) 建立的親密關係來闡述自己的身分認定,例如:自己是位妻子、媽媽等角色。相 對來看,擁有相似專業地位的男性,其描述自我認定的方式完全不同。該些男性 在談到自己時,較少提到自己和他人建立關係的層面,反而比較著重自己與他人 的分離。Gilligan 就此得到結論:女性的自我大部分是從與他人的連結、關係等面 向來定義,而男性則是從分離、獨立等主題來論定自我(朱儀羚等人譯,2004)。 另一方面,有人說:華人沒有完全的自我,永遠要依附在群體中,才能尋找 到生存的意義。因此,華人的自我可稱為關係性自我,對其他人的存在具有高度 的覺察能力(何友輝、陳淑娟、趙志裕,1991)。即是 Markus 與 Kitayama(1991, 1994)自我建構理論中的「互依我」(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互依我」 強調個人與他人的關連性與互依性,個人並非由其獨特的特徵來界定,而是由其 社會關係來界定,故強調個人的角色、地位、承諾、義務、及責任;個人也需適 應、歸屬、創造並完成其社會義務,進而成為各種社會單位的一部份(陸洛,2003) 。 Mead(1863-1931)與同為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學派的 Robert Ezra Park(1864-1944)等人,為社會學裡最早發展「角色」概念者。主張個體透過「角 色扮演」(role-playing)形成自我概念,進而達成「社會化」。此學說中的「自我 概念」在繼起的社會學家手裡演變成「認同」。至 1936 年,文化人類學家 Ralph Linton(1893-1953)在《人的研究》 (The Study of Man)中把「角色」與「身分」 (status)概念聯繫起來。「身分」是社會結構的一個單元,獨立於個人而存在, 乃由社會規範。 「角色」則是「身分」的動相,有些角色被派定(ascribed) 、有些 必須去贏取(achieved)。Linton 認為「年齡」與「性別」是社會派定的身分。性 別的標準是最普世性的,年齡則次之,「與性別有關的身分派定和性別分化似乎 在所有的社會體系中都屬基礎性,……具體的派定則完全由文化決定。」雖然不 同文化會有不同的性別分工,但「性別分化的模式乃所有社會所恆有」(引自孫 隆基,2009)。 12.

(26) 性別反思的行動策略在於幫助個體透過相關活的參與,或經由生活上的自我 反思,藉由男女兩性生理上的差異及心理上的感覺認知,重新覺察與澄清自我性 別意識。然而,個體生理上的特徵不一定完全符應心理所認同的性屬。人類學家 Mead(1935)在著作《性別與性情》中闡述,性別特質的差異不是生物的而是社 會的;Beauvoir(1949)在其著名的女性主義著作《第二性》中指出,女性不是自 然生成而是後天造成的;Bem(1976)認為,傳統性別角色理論有發展的背景與當 時存在的意義,假若不能符合現代社會需求,即會抑制個體潛能的發展。探究女 性自我的社會建構,即是從其性別屬性的社會化歷程來重新框視(陳麗文,2002)。 本研究參與者為一華人女性,在此將女性的自我置於社會關係當中,分就家庭裡 最基本的三種女性角色:女兒、婚配伴侶、母職,以及家庭以外符應社會結構之 勞動女性、情慾女性兩種角色予以探究。情慾分為「情」、「慾」兩部分,既向內 深探女性的情感、情緒,亦向外看見慾的壓迫與解放,從社會文化對女性情慾的 形塑與壓制,到女性內在自我的樣貌描繪。 三、女性身為女兒之社會定位 在一個「養兒防老」的父系社會,「女兒」是一種相當特殊的角色(胡幼慧, 1996)。女兒這一角色屬於命定,無法擺脫。女性自出生那一天起,按照社會、父 母、習俗和自我要求與期待,選擇和調整去達成女兒的角色。 母親是女兒生命中第一個認識的女性形象,母親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女 兒對女性角色的定位。結構功能學派(structural-functionalism)大師 Talcott Parsons (1902-1979)於其「社會化」理論中,將 Freud 對父母認同(identification with parents) 的學說含括進去,這個認同也包含對父或母的「性別」認同,而這道程序亦是個 體心理成長過程的一環。Parsons 認為兩性在社會結構上和功能上都是分化的,在 心理上人格上亦是。Parsons 以父母子女四者搭配「性別」與「代間」亦即是年齡 這兩組認同,得出如下推演:對男孩來說,媽媽既屬於不同性別,也屬於不同時 13.

(27) 代;對女孩來說,媽媽只屬於不同時代;因此男孩在成長階段必須經歷「雙重解 放」 ,用一個不熟悉和具威脅性的父親的新認同取代其先前與母親的團結;女孩雖 然也必須將父親這個對象內在化,但只認可他作為「家庭體系的工具性領袖的角 色」,並不認同他的「性別角色楷模」,女孩仍與母親歸為一類,亦保留了人生早 期的母女團結(孫隆基,2009) 。如若女性在成長過程中以犧牲和包容的母親為榜 樣,便會趨向於在家庭中扮演忍讓溫順的傳統女性角色。在傳統家庭中,父親對 於女兒有更重要的作用。在女兒成長過程中,父親一般代表著外在世界,一個女 兒的獨立、冒險和自我意識的最終完成,常常需要經過她對父女關係重新定位和 詮釋(徐學,2011)。 秦靜雯(2010)整理黃囇莉(2006)、楊國樞(2005)等人研究,提出女兒 之價值在於「遵守無私照顧之本分」之觀點,主張置身於追求「和諧」之台灣社 會裡,子女從小被灌輸著「維持家庭和諧」、「盡角色劇本」、「以關係為重, 個人為輕」等家庭觀。又,臺灣家庭執行父系法則,未婚單身女兒被分配到弱勢、 過客的家庭位置,被認定要幫忙成長家庭、幫忙成就家中的兒子。故多數,未婚 單身女兒得嚥下自我的聲音,盡力讓家族能興盛、傳承長長久久,這就是社會賦 予身為女兒的存在價值。因女兒承擔著「犧牲」、「顧家」的角色腳本,與成長 家庭維持著或離或合的關係並非全然由未婚單身女兒自主的決定,而視家庭所需 要的幫助。如離家,是家庭需要女兒出外工作養家,或回家,是家庭需要有個女 兒照顧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父母。 秦靜雯(2010)進一步針對女性從原生家庭過渡到繁衍家庭,彙整施芳瓏 (2002) 、顧愛如(1993)等人文獻,說明女兒之定位在於「原生家庭的過客」。 在生命歷程中,身處「飼後生養老衰,飼查某囝別人的」、「查某囝別人的家神」 的臺灣社會裡,原生家庭的責任在生、養、教女兒如何成為「別人家的女兒」─ 媳婦,認同婚姻方能讓女兒取得永久的姓氏和死後被祭祀的權利、保護原生家庭 14.

(28) 不會被帶衰,女兒接受「婚姻為最終歸屬」之規條,選擇家中最小的空間居住, 不與家中現在及未來戶長爭位。一旦到了適婚年齡,婚姻變成眾人的家務事,要 求未婚單身女性趕快找個人「嫁」,進入下一個家開展生活。在父母的眼中,婚姻 仍是女兒日後的主要依歸,除非確定女兒結婚無望,才有可能提供金錢協助女兒 在家外建造女兒的家。無論結婚與否,未婚單身女性僅是成長家庭的過客,成長 家庭是中途的休息站,它不會是「永遠」的家。 而這個非永遠的家,又在女性成長歷程中大搖保護的旗幟,監視女性的生活、 交友,訂定門禁,與家以外的其他人並肩塑造女性安靜地「被保護」之性別位置, 共同散佈公領域瀰漫「女性止步」的不安氛圍,男性用獵人的眼光覬覦女性,尤 其是單獨一人的女性!夜晚的公領域幾乎成為男性的「性」狩獵場。此種氛圍將 女性安置在需要被保護的性別角色裡,限制女性自主行動的可能性,大力助長女 性離家的恐懼感(秦靜雯,2010)。「家」遂成為女性一生最重要、也是唯一的歸 屬,為順利地從原生家庭過渡到繁衍家庭,許多女性做著婚姻美夢,夢裡有理想 的另一伴與自己廝守終身。 四、女性作為婚配伴侶之社會期待 男女兩性考慮生涯的立足點相異甚遠。對男性而言,事業和婚姻是兩條並行 不悖的生命主軸,向上追求自我成就的同時,亦有助男性克盡養家活口、購屋置 產的婚姻責任。然而,對女性來說,婚姻和自我成就常是彼此衝突的兩難,如果 女性一心想成為賢妻良母,個人的成就追求必須重新調整,部分甚至全然放棄。 正因為婚姻對女性自我發展的諸多侷限,其對女性一生的影響尤為深遠。當一個 女人決定走入婚姻,其生活樣貌必經大幅度地重新建構:原本可能是備受疼愛的 女兒、人際圈限於原生家庭及工作、能自由支配靠自己賺進的收入……等;婚後, 女性必須自己設法維繫夫妻關係、學習和夫家家族相處、幾乎獨攬照護管教孩子 的工作、料理瑣碎無窮的家務……,與男性相較,女性通常很難拋開這些家庭責 15.

(29) 任。因此,對這樣的傳統女性而言,其選擇的伴侶與婚姻,等同決定其後半輩子 的生活內涵(莊慧秋,1990)。 1960 年代美國人類學家、女性主義者 Margery Wolf 研究臺北三峽的婦女,從 女性一生中看傳統親族系統中的父權問題,她發現除非是受環境逼迫離開,女性 於婚後無時無刻都在為這個嫁入的「夫家」犧牲奉獻、吃苦守貞。女性和男性的 處境在這一方面顯然是不同的。男人結婚以後,仍然還居處於自己的原生家庭裡 面,自然而然繼承了世代血緣,完全安全且沒有任何人可以剝奪其地位─即使不 爭氣、不肖,最終仍還是這個家中的一「分子」,如果有家譜的話,家譜上也一定 會記錄這位男性,以及其婚娶與綿延的後代。但女人結婚後,必須離開自己的血 緣家庭,如同嫁娶儀式中所潑的那盆水,進入陌生,甚至可能受到排擠的家族裡 面,需要設法去贏得一個全新的、非血緣的、要努力才能獲得尊敬與保障的地位。 而女性和娘家的臍帶,大部分時候都因為不受到兩方面男性的認同,因此只能不 斷地朝向同化於「夫家」、聽憑夫家安排的路,既沒有回頭的可能,也沒有替代的 選擇。在很多家譜的書寫裡,女兒終將從親生父母的族譜中消失,只記到他們的 婚姻,「適」往何方為止。所有婚後的女性,將因為丈夫以及子女的誕生,特別是 因為能成功地繁衍後代,而得以持續鞏固為家中新的不能取代的一員,所以,一 定要能生男嗣,越多越好(張茂桂,2006)! 婚姻制度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經由社會文化建構而來;在傳統父權社會 脈絡中,家人關係強調「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出 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等,許多傳統貶抑、忽視女性的家庭觀念,經由庭訓與家 庭教育代代相傳於無形之中(陳麗文,2002)。女性避免產生新想法與思考方式, 才不致在重要的人際關係中發生公開衝突與歧見,傳統女性更是不讓自己看穿身 受其苦的不公平安排,放棄嘗試新奇事物的機會,這樣的女性可能難以預料其為 維持關係和諧必須作出多大的犧牲。最典型的傳統女性,習於將其另一半對她的 16.

(30) 期望與選擇當作自己的期望與選擇,以此避開衝突。放棄了解自己的權力,努力 迎合伴侶的要求與期待。傳統女性默許放棄自我的過程持續,好讓自己與先生安 然相處。假使日後發生心理或生理問題,為保護兩人關係的平靜,這樣的女性不 會連結不能發揮自我與自我犧牲兩者的關係(羅竹茜譯,1992) 。且過去許多女性 以為結了婚就是找到一張長期飯票,婚後因此逐漸放棄發展自我潛能,同時疏遠 婚前的人際交友圈,一旦其衷心信靠的婚姻出現意外或危機,這樣的女性往往陷 入慌亂無助的處境(莊慧秋,1990)。就 Maslow(1943)的需求層次論來看,人 必須先滿足生理上的基本需求,方能朝向自我實現的路邁進,意味著女性如要探 索、實現自我,必須先具備經濟獨立的條件,然而女性往往受限其被期許之照顧 角色難以安在職場,其中,母職角色尤其備受關注。 五、女性於母職中的角色責任 女性一生被教育從照顧他人中找到自己(羅竹茜譯,1992)。 母性精神分析學家強調「母性經驗」對自我認同與人我關係的影響。如 Janet Sayers 在介紹四位女性精神分析大師 Helene Deutsch、Karen Horney、Anna Freud、 Melanie Klein 時指出,她們的共通點在於對童年時期「母親經驗」的重視:這四 位女性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人際因素對形成人類心理的影響上,特別是母性 經驗;Deutsch 注意到對他人的認同;Horney 注意到性別歧視和一般社會因素的影 響;Anna Freud 注意到與母親分離及失落的不良影響;Klein 注意到經由內化及投 射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形成心靈世界(psyche)。母性精神分析中心的主題是:自 我如何從他人中個體化,而最初點就是從媽媽那裡開始(劉慧卿譯,2001)。楊翠 (2010)指出良性的「母親經驗」被認為是建構良性的自我認同與人我關係的重 要基點,究其原因,在於生理關係與社會文化兩端。在生理關係部分,母親與子 女之間有著臍帶相連的生理關係,母親之哺育兒女,既是子女最初生命經驗的發 生場域(子宮、乳房),也是構造母女(子)關係的基盤;而社會關係與文化肌理 17.

(31) 方面,育養子女乃是母職,反之,若子女無法得到妥善育養,自是母親的失職。 每個社會與文化似乎都存在著「理想母親」的原型,提供整個社群作為「抵 抗外來,包容內在」的精神想像,雖然,「理想母親」可能是極端壓抑的。回頭看 臺灣, 「理想的家庭型母親」便深刻在大眾概念裡,甚至成為整個族群集體潛意識 裡的救贖者。因此,當代表臺灣勞工階級文化的那卡西有機會擴散至不同的收聽 領域時,那卡西歌者便十分清楚必須把「媽媽」至於顯著的位置,因為「媽媽」 的意義不只是「自己的媽媽」而已,她更是整個族群體抵抗動盪的象徵,也是整 個充滿流動的勞工階級所賴以生存的希望象徵,在這種象徵意義底下,母親的形 象是辛苦的、堅強的、不輕易倒下的,儘管現實生活裡,真正的母親可能受到各 種壓力而瀕於歇斯底里、瘋狂、或身心俱疲(江文瑜,1998)。著名女性作家張愛 玲從其母身上察覺母愛的脆弱─一旦碰上現實的壓力,母愛就成了不再純粹的東 西。對母親角色的重新認識和批判,顯現了女性自我批判的尖銳性與敏感性,反 映了女性生存的勇氣和擺脫自身宿命的渴望。與其說女性對母親的個人反叛,不 如說是對父權制度的挑戰和質疑(徐學,2011)。 「母職」向來是女權運動者與反女權運動者的重大爭議點,畢竟,做母親與 做人有相互衝突之處。女性要做人必須擁有經濟能力和自己的工作,在沒有任何 支援之下,女性如何扮演好完美母親的職責?擁護母職先於女性人格的主張者, 基於優生學與追求人類文明進步的觀點,認為母職是女性的天職,也是女性之所 以存在的重要價值;反對母職為女性天職的人,認為母性不是社會的本能,不能 把女性與野獸同具的母性看得比正義、真理及其他價值更高尚。女性的生活方式 越文明,她的個性越不會被母性所決定。這個爭議點到現在仍是未解決的公案。 社會太尊崇母道,將養兒育女的責任集中在女人一人身上,對母親與幼兒皆無好 處。歷史文化對家庭職責的劃分與規範,助長了父親過分與家人疏遠,而母親則 過分關切、過度涉入。就以日本來說,她們在家庭生活中很難得到配偶的協助, 18.

(32) 所以與子女的關係十分密切,結果產生過分干涉和溺愛子女的「母性社會病」 (羅 竹茜譯,1992;周芬伶,2006)。如 Beauvoir(1949)所言:母親和子女之間的相 互壟斷,事實上只構成雙重而有害的壓迫。 自責與責備小孩至今仍是許多母親在親職工作上的一大危險。「我是怎麼搞 的?」以「這個小孩子是怎麼搞的?」是母親在接下解決全家問題的大部分責任 後,會自問的兩個問題。我們助長母親對自己是全能的幻想,認為孩子的行為是 母親造成的:如果孩子言行乖巧,她就是「好媽媽」,把孩子教養得行止得宜;若 是孩子行為不當,她就是「差勁的媽媽」,唯恐別人指責她的孩子沒家教。這背後 意涵著母親是孩子成長唯一的環境,父親、家族、涵詠家族的社會相形失卻其重 要性,也就不必擔負如母親擔負的重責大任,或者該說,因為責任分配如此懸殊, 母親將培育孩子的責任一肩挑起,才變得如此沉重。身為母親者,相信自己可以 且應該控制實際上不再其控制範圍內的事。許多母親過度地認為自己必須控制孩 子的行為,向自己、自己的母親、以及全世界證明自己是個好媽媽。相對,因無 法控制孩子而感到無助、陷入憤怒中的母親,往往因為花了太多力氣控制孩子─ 實際上不在自己控制範圍內的另一獨立個體,而無法發揮控制自己行為的力量與 權力 (羅竹茜譯,1992)。 Benda 說得武斷:「女人不能脫離男人而只想自己」。Beauvoir(1949)則意識 到:「婚姻,是傳統社會指派給女人的命運;做母親,是女性的天職。然而,過去 社會,或者該說一直以來潛藏於集體意識中,一方面輕視女性,另一方面卻對母 親表示崇高敬意,這兩種迥異態度的輕易揉合,實在是過了份的欺騙」 。名作詞家 許常德(2010)於其名稱聳動的著作《母愛真可怕?》一書中警醒世人:以「偉 大」讚許母愛,無疑是鼓勵為人母仿效偉人精神,無止盡的付出、無條件地犧牲, 盡可能挑戰自我極限事事親力親為,母親也是人,是昨天的孩子,親上戰場前根 本無從預演怎麼成為一位母親,其實母親也應有人照顧和幫忙。 19.

(33) 六、女性於勞動市場的位置 呂玉瑕(1980)、廖榮利和鄭為元(1985)、伊慶春和高淑貴(1986)研究發 現,在急速社會變遷下,臺灣一般民眾的性別角色行為或態度呈現衝突矛盾之現 象。對家庭角色傾向較傳統的態度,而對工作角色則抱持較現代的心態,因此我 國婦女具有「傳統和現代雙重女性特徵」 。婦女對工作和家庭角色態度各受不同因 素影響,故婦女對家庭和事業角色之態度可能是互相獨立的兩個面向。有些研究 根據全省性的抽樣調查,如 1980 年呂玉瑕的研究;有的以不同人口特質的群體為 對象,包括 1985 年廖榮利和鄭為元針對中上層職業婦女、1975 年張曉春針對都市 家庭主婦、1978 年戴瑞婷針對已婚就業婦女、1979 年 O’Hara 和 1986 年葉紹國針 對大學生,皆獲得同樣的結果。呂玉瑕(1995)認為女性的這種兼容態度本身可 能是現代婦女的特徵,而非只是其於傳統和現代之過渡期間的特徵(引自呂玉瑕, 1995)。 不同性別、教育程度者對性別角色的看法有所差異。伊慶春和高淑貴(1986)、 葉紹國(1986)、李美枝(1987) 、Chia, Chong & Cheng(1988)等人研究比較性 別間的差異發現,男性的性別角色態度較女性的更傳統與保守。此外,伊慶春和 高淑貴(1986)、葉紹國(1986)亦發現影響性別角色態度之因素男女不同。呂玉 瑕(1982)研究指出教育程度不同的婦女對於性別角色看法亦有差別,高教育程 度婦女較為堅持家庭與工作角色兼顧(引自呂玉瑕,1995)。 然而, 「家務負擔」分配嚴重不均惟一實際存在於兩性不平等的現象,進一步 造成兩性就業機會不均等。 《1995 年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指出,雖然家庭是由兩 性共同組成,但即使夫妻同時都有工作,家務卻仍多由女性負擔。由統計結果即 可清楚了解臺灣職業婦女家務工作之沉重。根據主計處 1990 年「國民時間運用調 查」結果來看,已婚職業婦女全週工作和家務時間合計為 65 小時,比男性多出 15 小時。如以全年 52 週計算,一年要比男性多工作 780 小時,相當於 1 個月又 2.5 20.

(34) 天。主要的差異來自女性全週家務時間為 21 小時,比男性多了 19 小時。等於一 年多做 988 小時或 1 個月又 11 天(張晉芬,1995)。 另外,根據勞委會「兩性勞動情勢統計」來看,在有工作能力但無工作意願 的非勞動人口中,有 77.5%的男性不願意工作的原因是為了求學或準備升學;女性 的相對數字僅有 26.3%。其中有 51.8%女性表示需要照顧家人,才不願出去工作, 進一步顯示家務負擔對女性走出家庭、發展個人事業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有學 者發現,無論子女的年齡或子女數量,對女性尋求全職工作皆造成負面影響;尤 其因為女性需照顧年幼的子女。以至於許多女性只能選擇兼職或甚至無法工作。 且女性受雇者因為丈夫或家人反對而退出勞動市場的情形相當普遍。因此,男性 或家人觀念的保守或不合作,對有心發展個人工作生涯的女性而言是相當大的阻 礙。另外,家務負擔常使女性在兩難之際選擇離職,造成工作經驗難以持續,對 其日後再進入勞動市場形成相當不利的影響(張晉芬,1995)。另一方面,社會變 遷過程中,個人擁有資源高低是影響夫妻權力分配之重要因素。例如 Tsui(1987) 對都市高教育職業婦女的研究指出,婦女教育程度及就業機會的提高,使婦女對 傳統角色重新認定,亦提升其家庭地位。然而這些研究皆無充分證據顯示婦女職 業或教育資源導致地位提高。Kung(1978)對於工廠女工的研究亦發現女工資源 增加,然而家庭地位未提高(引自呂玉瑕,1995)。 呂玉瑕於民國 71 年的研究進一步指出: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婦女,雖然大多 秉持多重角色的看法,一方面保留傳統的家庭觀念,另一方面亦肯定發展自我才 能的重要性,但她們在面臨家庭與事業的抉擇時,仍以家庭為重。我國主計處於 1982 年「中華民國勞工統計月報」中的數據顯示當時女性年齡越大,就業比例隨 之下降,亦可看出本土女性隨年齡增長,被期待負起持家育子的責任,在社會文 化氛圍的影響之下,捨事業而成全家庭是多數女性的依歸(引自顧瑜君,1990)。 以上研究結果所造成的影響已成為女性個人,甚至整體社會的問題。勞工階 21.

(35) 層的職業婦女或家庭主婦一向堅守傳統岡位,家中性別角色涇渭分明,既無聲望、 又無金錢,也沒有上天賦予的特殊條件,例如:過人的理解能力,有些人甚至習 慣藉著吃喝補償自卑心理。對於改變較為怯懦,往往視冒險為十分可怕的事,即 便生活滿意度極低,仍不覺得被「允許」創造生命變動,不願意,或該說缺乏勇 氣為自己做些事情。到了孩子離家獨立,退休的丈夫更形僵化之際,勞工階層婦 女非但未選擇逃離,反而受困於單調的生活型態。大約有半數的人深覺孤獨,絕 大部分的人感到自己臃腫不堪。一旦遭遇困難,多半佯裝沒事或著藉著食物轉移 注意力,這類婦女平均約承受七種心理或生理方面問題的折磨---從極易感到疲倦 與失眠,到經常性的頭疼與持久的焦慮等等(蕭德蘭譯,1997)。人必須保有自我 的完整,具有愛的能力、懂得在付出與接受兩方面取得平衡,才會彼此都有持久 的滿足(鄭玉英,1994)。否則即便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若把自己的未來鎖定在 情感與家庭生活,那麼工作仍然只是婚前的過渡、生命的支線,對工作缺乏明確 目標與規劃,且不易對自我成就感到喜悅安慰(莊慧秋,1990)。 七、社會文化對女性情慾的壓迫與解放 為求「安定的家」所發展出的行為影響傳統華人甚殷,尤其女性視家為一切 的重心,為了家,一切的犧牲都值得且理所當然;在此前提之下,毫無疑問的, 追求愛情的目的亦是結婚成家(顧瑜君,1990) 。情慾在此前提之下,必須被「壓 落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否認、否決、否定!忽視自己對單純享受愛與被愛 的欲求,這樣的忽視實踐於男女情慾互動間女性的被動與高姿態。 社會大眾普遍認同男性主動追求、女性被動等待,在交往前,甚或交往期間, 女性常處於高高在上的位置,等待男性主動出擊,追求過程中,男性採取的方式 亦常有「討好」的意味,然而情愛關係裡的討好,非同上下關係裡的回報行為, 而是以「討好」企圖贏得對方親睞,贏得的過程又像是一種被動等待---每次行動 後等待女方的回應,逐步確認彼此關係的進程。不若上下關係原本即具備絕對性, 22.

(36) 情愛關係有賴雙方共同建立,需彼此合情合意,方能成就,兩個人相對互動的變 因太多,加添情愛關係裡的曖昧模糊。追求者試圖讓對方感到情緒愉快以獲得親 睞,揣度對方需求以滿足之,付出的表面行為之下暗藏被愛的期待;被動等待方 則囿於社會文化長久以來期待女性含蓄自重、謹守貞潔,即使內心渴望愛與被愛, 只得按耐等候,高高在上的表面之下,實困於處處受限的被動位置。追求者與等 待方分別滿懷期待,期待的不確定性引發焦慮,害怕被拒絕是人的本性,尤其注 重面子的華人特別在意個人形象,採取主動攻勢被拒,除所追求者不能如願,丟 了臉面,使當事人將對方的拒絕內射為對自己的否定,最令被拒者受傷,相對而 言,較重視自尊而非顏面者同樣擔憂被拒,然願意鼓起勇氣主動表達、追求,並 且面對結果,負起責任;等待方必須表現矜持,受邀請、被呵護,深怕任何情不 自禁的主動言行會遭來外界議論,顯得自己身價不夠,甚至嚇跑追求者,只得將 兩人關係的發展交託對方手裡,癡癡等候。在意外界怎麼看待自己,遠超過自己 如何面對自我,等同把自身表現的權責交在他人手裡,既被動等待無法掌權,更 缺乏勇氣擔當責任。 在傳統文化溫良柔順的教養下,要女人開口說出自己,其困難的程度,沒有 做過女人恐怕很難體會(蘇芊玲,1996)。傳統女性往往缺乏清楚的自我概念,因 為當其開始探詢及肯定自我時,常不知如何面對隨之而來的強烈反對。尤其社會 文化長久以來期待女性扮演取悅、撫慰他人的角色,當個人難以坦然承認自己的 負面情緒,自然無從探究負面情緒背後深藏的自我需求,無法進而了解、掌握真 實自我。因此,傳統女性較重大的問題在於沒有一個「我」得以訴求(羅竹茜譯, 1992) 。Jules Henry 便指出長久以來的女性生命發展現象:男人以工作和扶持來確 認自己,女人以得到一個男人來確認自己。女性將精力完全貢獻於家人身上,僅 僅經由他們來尋獲個人成就,當婦女把她能奉獻的都給了別人時,到她老了,愛 就像執念、理想一般枯萎。部分導因即是受害者自己,因為有太多女性相信,她 23.

(37) 們所能奉獻的就是青春、美貌、浪漫的愛情、和孩子;同時也因為當初大多數人, 是為了逃避擔負自己的責任而結的婚(俞一蓁譯,1993) 。這個責任包含經濟獨立、 情緒接納、和性自主,經濟已在前一部份「勞動女性」中探討,以下就情緒接納 與性自主予以說明。 女性多半習慣隱藏憤怒情緒,以免發生公開的衝突;除了不能隨便表現怒氣, 女性預期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後,將造成對方心裡不舒服,或突顯彼此的分歧, 便往往選擇吞忍心裡的想法與感受。女性這麼做,無疑是犧牲釐清自我的機會, 將全副精神用於維護另一個人以及彼此關係的和諧。久之,自然愈加看不清楚自 我,因為這樣的女性太過於努力關注他人的反應,確保自己不會動搖大家的關係。 尤其華人向來重視禮教,女性應避免的非禮,包括任何能讓其和重要他人產生公 開衝突或歧見的想法、感情與行動,為遵守此一金科玉律,女性不被鼓勵清楚地 看、明白地想、自由地做,無數智力、能力、創造力,多消耗在壓抑具有張力的 負面情緒,甚至必須對負面情緒的來源保持懵懂,結果落得越來越不了解自己的 思想、情感與需求,無法活出如是的自我(羅竹茜譯,1992)。女性難以覺察,甚 至無法想像自己的負面情緒很可能部份源自於長期的性壓抑。 Gail Sheehy 曾於其著作《新中年主張》中,描繪出生於美國 1930 至 1945 年 的沉默世代:生於烽火連天的戰時,這是一個「躲避與隱藏」的世代,這個世代 的女孩「絕大部分都有個全天留守家中的母親,由於當時社會尚未有養老院之類 的機構出現,其祖父母也常與他們同住。若以今日眼光來看這些世代的孩子,實 在是無比懂事又乖巧;他們會幫母親洗碗、晾衣服」、「在當時,對『好女孩』來 說,婚前性行為乃是大逆不道的事,……一旦偷嚐禁果,往往會落得『倉促』下 嫁了事」 (蕭德蘭譯,1997)美國各方面的發展多早於我國一、二十年,Sheehy 所 描述的時代特徵,頗似生於 1945 年以後,成長於民國四、五十年代的女性。民國 76 年出版的《中國人的面具性格》中提到: 「傳統上的『淫』與『性』並沒有很清 24.

(38) 楚的區分,大致上,凡是「夫婦敦倫」之外的任何性行為,都屬於『淫』的範圍, 除掉強暴、外遇的犯法行為之外,即使未婚男女兩情相悅的性行為,亦屬淫亂。 目前我國社會對性的看法,基本上還是延續傳統的看法,對未婚男女的親暱,對 單身成年男女的『苟合』,都採取負向的評價。」可見民國 76 年以前,社會大眾 對於「性」的看法仍保有過往「婚前守貞」的概念,「夫妻敦倫」以外的性行為皆 違反社會善良風俗,自不能攤在太陽底下,以免落人議論,符合「夫妻敦倫」者 亦鮮少能公開談論「性」事,實在「性」於個體成長過程不斷被壓抑為隱晦羞赧 之事,即使已婚夫妻彼此發生合意性行為,仍丟不掉過去的包袱,好像公開自身 寬衣解帶之事,就如同公然寬衣解帶般損及個人形象。 小結 Keller 於 1974 年研究「女性性別角色」發現, (一)女性生命核心集中於婚姻 家庭與小孩;(二)仰賴男性提供物質與地位;(三)強調女性撫育功能;(四)鼓 勵女性為他人存在而不為自己;(五)強調女性美麗是為了取悅男性;(六)抑制 並處罰女性的主動、肯定、攻擊性以及對權力的追求。Block(1973)認為,女性 難以發展自我,是因女性自我與社會文化規範相牴觸,女性的性別角色在成長歷 程中經由社會化,使其自主感與自尊感大多與負面感覺相關。因此,個體的自主 能力與自尊發展,對女性角色而言是相互牴觸的;女性也容易因為性別角色態度 的內化,例如男尊女卑,與情感生活的不連續性,例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而產生許多心理上的困擾(引自陳麗文,2002)。這些女性自我發展的特徵,置放 於早期眷村生活,及後來的現代化社會,因時代因文化產生截然不同的變化。. 25.

(39) 第二節. 眷村外省女兒之認同形塑(1949-1967). 每種人群分類背後,除了隱含對我族的認同、對他者的疑懼,也同時包括一 段又一段落地生根的艱辛歷程。這個辛苦而費時的在地化過程,從來就不簡單, 也絕對不只一種固定的模式。臺灣的眷村,因國際政治與軍事對抗的緣故,必須 冷漠牽動大量人口的遷移,但夾雜其間的卻是真實生命情感的出入,這是受到大 歷史影響的具體生命過程。在此空間裡,鄉親與故舊、軍人與百姓、男人與女人, 因種種幾近不可能的劫後餘生機緣而聚在一起,共同構築一個「臨時」卻又「情 感緊密」的生育和養育空間,大家共同形構「眷村」的內涵,並經由「眷村」書 寫臺灣歷史(張翰璧,2011) 。生於大舉遷臺這一年的眷村第二代女性,生於眷村、 長於眷村,成年以前的文化洗禮,一面型塑時代女性,一面仰其見證時代意義。 一、眷村形成之歷史背景及意涵 眷村曾經不知道是多少外省第一代、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安身立命的地方, 從臺灣最北的石門,到最南邊的恆春,林立著數百個眷村,裡面的軍民被臺灣海 峽隔絕了歸鄉之路長達半世紀之久(吳昆財,2006)。「眷村」指軍人與眷屬居住 的集合式住宅。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帶領部隊及其眷屬大舉遷臺,這些因政治 因素來臺的軍民而被稱之為外省籍的政治移民。六十萬國軍部隊在大陸變色後轉 進來臺,各軍種部隊進駐臺灣各個軍事要地,在倉皇急促轉進下,來臺軍人隨駐 地安置在營房內,眷屬的安頓則顯得窘迫(新竹市政府,2001)。一部分較早來臺 的眷屬(如空軍、聯勤)可住進日本人遺留、屋況較好的房舍,其他大多暫住學 校、寺廟、農舍、牛棚等,並有自行圍地搭建簡陋空間等待臨時住所的例子,當 時預計隨時反攻大陸,並無久居打算,嗣後為因應管理上的需要,一九五○年實 施「國軍在臺軍眷業務處理辦法」,規定軍眷以「集中管理、集中居住」為原則, 將軍眷納入管理範圍。此作法將部隊和軍眷均納入軍方整體後勤政策,可因應戰 26.

(40) 事所需的緊急動員。有些眷屬住在日本人遺留的軍營及宿舍,或由兵工單位在營 區周圍興建連棟木造房舍安置眷屬;有些則由部隊給予津貼,於營區四周空地上 搭蓋臨時居所。各種眷村管理的機制也應運而生,臺灣社會逐漸產生一群龐大「眷 村」社群。眷村意象其實廣泛存在其他行業,如警察、國營事業,但由國軍部隊 所形成的眷村數量與人口實在過於龐大,與臺灣社會文化發展息息相關,社會大 眾及學術社群因此慣於將「眷村」與「軍眷住宅區」畫上等號(柯林斯,2011)。 本研究所指的「眷村」即為上述之軍眷村。 受限經費,一般眷村住宅的坪數很小,且通常材料不佳,設備亦簡陋不堪。 居住者來自大江南北,龍蛇雜處中各有其特殊的生活習慣,不過彼此久居一地, 困苦中產生患難與共之情,雖貧陋卻自成天地,於是形成堅固團結的「大中國文 化」 ,造就了眷村文化不同於其他文化的特殊生活型態,例如整村都是空軍的空軍 村(吳昆財,2006)。除此之外,亦存在眷村間的個殊性。眷村居民雖絕大多數為 軍人、軍眷,但不同軍種的眷村呈現不同風貌,甚至同軍種的眷村也會因部隊性 質不同而有所差異。就陸軍眷村來說,某些陸軍眷村的興建與地緣毫無關係,只 求盡快安頓眷戶,住戶不一定來自同一部隊,也不一定與附近部隊的人有關;或 原是某部隊為提供所屬居住而於駐地附近興建,卻因部隊移防及部隊調動,使村 中原住戶的變動性極高。另一種陸軍眷村的型態,是隨軍校或是訓練單位等較不 會調動人員的單位而建,地緣關係較深。陸軍眷村的爸爸因軍種特性,在家的機 會通常不多,普遍由眷村媽媽打理一切(柯林斯,2011) 。由於大部分的先生們都 在外地工作、服役,因此眷村媽媽們都會相互照應,像是隔壁的父母皆外出工作, 大家便會輪流照顧他們的小孩,屋頂破了,也是大家一起幫忙修復,所以眷村居 民彼此相處十分融洽(新竹市政府,2001)。 眷村族群分配又以外省人居多, 「外省人」指的是從 1945 年 10 月臺灣光復, 至 1955 年 2 月大陳島軍民大規模撤退後的渡海遷臺者(高格孚,2004)。根據民 27.

(41) 國 45 年戶口普查資料顯示,外省籍人口總共有 928,279 人,到年底全省總人口增 為 9,390,381 人,如果加上無戶籍的外省籍軍人 270,000,當年年底外省籍人口共 為 1,210,000 人。來臺外省籍軍人一共有 582,086 人,到民國 76 年底有 573,060 人 退伍。這組成人口就是史料上所稱的來臺六十萬大軍。不過另一個數據發現,總 計加上來臺國軍官兵,民國 45 年底的修正後總人口數為 9,837,000 人,兩者數字 有所差異。無論如何,外省人和來臺軍人並不等於眷村居民,住眷村必須是有眷 者,大陸來臺軍人無眷者和未攜眷來臺的比例不低。加上軍人被限制未滿二十八 歲不准結婚,因此初期能住眷村者有限。婦聯會民國 71 年統計資料顯示,全臺眷 村 879 個,共有 98,535 戶,467,316 人(新竹市政府,2001)。 研究參與者生長的新竹市眷村為一由河北人及山東人所組成的空軍眷村。根 據 1990 年內政部的普查結果,臺灣省外族群本籍籍貫的人數分布,山東省 283,173 人,佔外省人口的 10.5%,僅次於福建省、廣東省,位居第三(陳國偉,2007)。 從 1988 年對臺灣各縣市外省籍人口的統計摘要顯示,外省籍人口佔全台人口之 13.35%。新竹市的外省籍人口比例明顯偏高,佔新竹市人口的 19.4%(人口數 61,300 人),排行全台第四,僅次於臺北市 26.7%、基隆市 23%、桃園縣 21.5%(新竹市 政府,2001)。新竹市為日據時代之重要軍事基地之一,設有新竹機場、軍事要塞 和軍事工業等設施,因而成為來臺軍眷遷入的重要據點,包括陸、海、空、聯勤, 臺灣軍管區等部隊眷屬,陸續落腳而建立了四十六個由國防部列管的眷村(林樹、 潘國正、劉益誠、曾嘉玲、何致遠、邱碧芳、李志武,1997) 。為因應眷村拆遷改 建,新竹市政府連結各方資源著手進行眷村歷史文化的紀錄工作,對眷村文化保 留與研究的重視,可謂全臺第一。以下根據新竹市都市發展局於 2001 年出版之「新 竹市眷村人文史料調查彙編」輯三之內容,針對研究參與者所成長之眷村─新竹 市空軍十五村,進行概略性介紹。. 28.

(42) 二、新竹市空軍十五村(兵營、媽媽村) □ 成立時間:民國 37 年 11 月 1 日 □ 村民所屬部隊:空軍第八大隊 □ 眷戶數:85 戶 □ 地理位置:新竹市西區,客雅溪以西之經國路與延平路交叉口北側河北街上, 與十六村相鄰,對側為新竹少年監獄,鄰近西門國小 來臺居民各省都有,十五村以河北人與山東人較多,原隸屬於國軍空軍。37 年從上海大場基地撤退,到新竹市就未移防過。本村原本是日本人的兵營,共有 八棟營房,在建村之初,所有的人都住在眷村內。當時每一間營房的空間大約只 有十二塊榻榻米的大小,卻必須住四家子的人,每戶只能分配到三塊榻榻米,約 一點五坪左右的空間。每戶都在有限的空間加蓋竹床,戶與戶之間僅以布簾加以 區隔開來。晚上睡覺時,無論翻身的動作如何輕巧,都會使竹床發出聲響。 民國 42 年空軍成立聯隊後,將撤退來的人員住所規畫為幾個村,各戶的空間 也由原來的三塊榻榻米,擴大為六塊榻榻米,約三坪左右,各戶的吃、喝、睡等 活動,還是在這小小的空間中進行。隨著家中的人口增加,生活所需的空間隨之 增加,於是開始有人在營房外加蓋自己的房舍。直到民國 50 年波密拉颱風即民國 52 年葛樂禮颱風過境後,那些搭建的部分幾乎全被吹倒,之後才開始利用其他的 建築材料,如磚瓦來搭建房屋。 早期軍營外圍以鐵絲網將兵營與民宅分開,村外本地人住的地方叫下井巷, 以經營小商店、販賣民生必需品為主。村中的人除了向本地人購買一些民生必需 品外,很少會和他們來往,主要原因是語言不通。本地人說的是閩南語,村中的 人是來自各個不同省分,所以根本聽不懂本地人在說什麼。那時政府還曾派本地 人來教閩南語,但學了以後沒有機會練習,所以大家還是不會講。這種無法與在 地居民溝通的無力感,使他們無法欣賞臺灣本土的特殊文化,也難以融入當地居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life style and depression degree for College Students.. A preliminary scale was first developed and then modified

I enjoy pretending to be different people.. I was a pirate in one movie and an elf in a

The issue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1)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demographic difference among the style of leadership and EAPs、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intention to quit,

This film was created by Into Film, an organisation that uses film and media production to develop skills in young people in the UK.?. Demonstration 2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level of the variables to pension reform,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characteristic,

The quantity of landscape planting in campus was evaluated and used as an indicator to divide the campus into different landscape zones where the air anions

This study first uses the nine indicators of current domestic green architecture to examine those items needed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air force base.. Then this study,

Developing a signal logic to protect pedestrian who is crossing an intersection is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educe dela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