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共和諧世界戰略與美中台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共和諧世界戰略與美中台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戰略與國際事務研究所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邱坤玄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中共和諧世界戰略與美中台關係之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研 究 生:陳 朝 鑫 中. 華. 民. 國 九十九 年 七 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誌 謝 光陰荏苒,轉眼間兩年的研究所專班生涯劃上句點。對服務軍旅 已經廿八年的我而言,能在工作之餘重拾課本,享受鑽研國際關係領 域的喜悅,實是難得的經驗。尤其政治大學外交系戰略與國際關係研 究所是國內專研戰略與國際關係領域的翹楚,有幸進入戰略所接受名 師指導,實屬個人畢生最大的榮耀。 論文寫作過程是艱辛的。從 2010 年初開始,由於軍旅生涯告一段 落,也較有研究與寫作時間。幾乎每天一大早排隊進住家附近的北投 圖書館,一直到閉館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在夜深人靜時,仍埋首 於書堆之中,雜亂的思緒,望著那空白無情的電腦螢幕,只見雜亂的 資料,卻打不上幾個字,那種無形的煎熬,令人記憶深刻。雖然過程 是辛苦,然論文就在這「困頓-學習-喜悅」交錯間逐步完成。 論文之所以能順利完稿,要感謝的人非常的多。首先要感謝的是 指導老師政大東亞所所長邱坤玄博士,從研究方向界定、題目選定、 內容架構研擬,邱老師給我諸多指導,令我獲益匪淺。同時也要感謝 外交系朱新民博士及淡江大學戰略所前所長王高成博士,能在百忙之 中擔任本論文口試委員,深入淺出的逐頁指導,使論文內容更加充實 完善。對於他們嚴謹治學精神與待人謙和的態度,個人銘感五內。也 要感謝好友王慶榮,他提供讀研究所的論文寫作心得,也指引我研究 方向。 要感謝外交系前系主任姜家雄、現任系主任邱稔壤博士及老師鄧 中堅博士、李 明博士、魏 艾博士、劉德海博士、李登科博士、賴 岳謙博士、胡瑞舟博士、陳純一博士、陳偉華博士、黃奎博博士等在 求學期間的授業與解惑,使個人對國際關係領域有深一層的認識。此 外,也要感謝陳金龍、夏宜嘉、劉啟文、王怡偉、林志穎、呂學燄及 陳玉龍、簡銘儀諸學長,在論文寫作與學習過程的扶持。當然,最主 要的是衷心感激內人鄧 猜,由於她無怨無悔的付出與支持,我的女 兒琇婷,兒子銘翔各自在生活與課業上的成熟與獨立,讓我可以全心 全力專注於課業及論文寫作,順利獲得碩士學位。最後,感謝上天讓 我認識那麼多幫助我的學長們。 謹此再次感謝教導我的良師、益友及協助我的親朋好友 陳朝鑫 謹誌 中華民國 99 年 07 月 03 日.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摘 要 新興強權的崛起,勢將影響國際權力結構。自冷戰結束以來,國 際體系維持著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為主多極體系,然全球化的影響, 美國權力不免出現離散的下降趨勢。中共的崛起,成為可能挑戰以美 國所主導的國際體系,使美中間的權力互動成為世人關切的焦點。 中共的國際戰略旨在維護和鞏固其在國際領域中的國家利益。自 建政以來,歷代領導人審視國際權力結構的動態,制訂其國際戰略, 俾在權力平衡的運作中,追求最大的國家利益。中共在面對「中國威 脅論」的不利態勢,在 16 大以後,胡、溫領導以「和諧世界」戰略 做為外交政策的指導原則;充滿理想主義的和諧世界戰略,能否改變 國際間對中共這個新興強權的疑慮,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本文為瞭解中共和諧世界戰略與美中台間的關係發展與影響,採 用歷史文獻分析法,藉由多元研究途徑,探討中共和諧世界戰略發展 的歷程、背景與內涵及與美中台關係發展的影響。 研究發現,和諧世界戰略充滿理想主義色彩,但本質仍是追求權 力平衡的觀點,企圖改變現階段美中權力結構的不和諧與不對等;和 諧世界戰略提出後,受到主要國家的歡迎,相對的拉近美中之間權力 結構的差距;但美國對中共威脅認知、雙方對權力的觀點、其他主要 國家(戰略樞紐者如:俄、日、印、歐盟等)的抉擇及台灣問題的潛 在衝突等,仍將影響美中台關係的未來發展。.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關鍵字:和諧世界、國際戰略、美中台關係、美中關係、權力平衡. Ch. engchi. i n U. v.

(5) 中共和諧世界戰略與美中台關係之研究 目. 錄..................................................................... 1. 表目錄..................................................................... 2 圖目錄..................................................................... 2 第 壹 章. 緒論 ........................................................... 3.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3 文獻探討與評述 ................................................... 12 研究途徑與方法 . ..................................................25 研究範圍與限制 ................................................... 27 研究架構與章節分配................................................ 31 名詞界定 ......................................................... 33. 第 貳 章. 中共和諧世界戰略建構背景、內涵與特點............................. 35.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和諧世界戰略的建構背景、理論與過程................................ 36 和諧世界戰略的內涵 ............................................... 48 和諧世界戰略的特點 ............................................... 55 小結 ............................................................. 60. 第 参 章. 中共和諧世界戰略之「政治平等」與美中台關係....................... 63.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政治平等與美中關係 ............................................... 72 政治平等下的台美關係 ............................................ 89 政治平等下的兩岸關係 ............................................ 101 小結 ............................................................ 113. 第 肆 章. v i n C h ............................................ 經濟互利下的美中關係 120 U i e h n c g 中共經濟互利下的台美關係 ........................................ 13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n. 中共和諧世界戰略之「經濟互利」與美中台關係........................117.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和諧世界下的兩岸經貿關係 ........................................ 150 第四節 小結 ............................................................ 159 第 伍 章. 中共和諧世界戰略之「文化多元」與美中台關係.......................163.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文化多元戰略下的美中關係 ........................................ 167 和諧世界的文化多元對美台關係影響 ................................ 176 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發展 .......................................... 180 小結 ............................................................ 187. 第 陸 章. 結論............................................................ 190. 第一節 研究心得與結論 .................................................. 191 第二節 未來研究建議 .................................................... 197 參考文獻............................. .....................................198. -1-.

(6) 表目錄 表 2-1:中共和諧世界建構過程一覽表........................................................................45 表 2-2:聯合國六十週年及十七大政治報告中和諧世界內容摘要............................49 表 4-1:美國參與區域整合概況表..............................................................................139 表 4-2:美國篩選 FTA 洽簽對象的準則表 .............................................................140 表 4-3:GAO 歸納篩選 FTA 洽簽對象六項評估準則表...........................................141 表 4-4:台灣經濟穩健成長表..................................................................................... 142 表 4-5:1952 年的台灣與南韓、菲律賓、日本經濟體比較表.................................143. 政 治 大 表 4-6:2007 年的台灣與南韓、菲律賓、日本經濟體比較表................................ 144 立. ‧ 國. 學. 表 4-7:台美 FTA 進展的概況摘要表...................................................................... 148 表 4-8:我國對中國大陸(含香港)貿易統計表.............................. .......................152. ‧. 表 4-9:我國對中國大陸貿易統計估算表.................................................................15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圖目錄. engchi. i n U. v. 圖 1-1:伊斯頓之政治系統分析模型圖................................................ .....................26 圖 1-2:論文架構圖. ................................................................................................. 30. -2-.

(7)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中共近年來軍經實力大有增長,在北京奧運後也呈現「軟實力」 (soft power) 上昇的現象。特別是 2005 年以後,胡溫領導集體提出「和諧世界」新口號,來 總括過去對和平共處五原則、新安全觀、公正合理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等等主 張,並獲得西方的關注,甚至擔心「北京共識」 (Beijing consensus)是否要取代 「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1 美國攻勢現實主義(Offensive Realism)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J.. 政 治 大. Mearsheimer),在其著作《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litics)中. 立. 指出:「大國最終理想是成為世界的唯一或地區霸權,唯有成為霸權之後,國家. ‧ 國. 學. 才會滿足現況,因此任何大國都會抓住機會爭做體系中的霸主,並確保該區域無 平行競爭者,同時並採取策略以防範其他地區的霸權出現。」「有理由相信,如. ‧. 果中國日益強大,其精英們將仿效美國,使用理想主義的辭令來描繪中國的外交 政策。然而,中國將像美國一樣,最大限度地佔有世界權力。如果生存是其最高. y. Nat. sit. 目標,那麼中國將別無選擇,這正是大國政治的悲劇。」2米氏直言,中共為求. n. al. er. io. 國家生存,勢必隨著國力發展,而追求更多的權力,此等無窮無盡地追求國家權. i n U. v. 力,將陷入現實主義的泥淖,重蹈「大國政治的悲劇」 ,也將對國際的權力結構. Ch. engchi. 造成嚴重衝擊。王元綱師承米氏,論斷中共在體系中將無可避免地採取攻勢外 交,此乃崛起新興強權為一合理的抉擇。3 守勢現實主義(Defensive Realism)則較樂觀,對上述論點多採保留;蔡榮 祥認為中共或有虛張聲勢的初期攻勢,但之後也未必能恣意擴大利得。學者陳一 新與張廖年仲從分析 1996 年台海危機等的著述,則傾向認為中美不至於無限制 地挑戰與擴大霸權造成危機的引爆。張登及更批判性地檢討米爾斯海默的論斷,. 1. 2. 3. 邱坤玄, 「台灣的中共外交研究與國際關係理論的對話」 ,東亞研究,第 40 卷第 2 期(2009 年 7 月),頁 18。 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著,王義桅、唐小松譯,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上海 世紀出版社,2003 年),頁 39。 例見 Wang, Yuan-Kang(王元綱) ,“Offensive Realism and the Rise of China”. -3-.

(8) 認為從地緣因素或有不小的解釋力,但從結構現實主義原型看,米氏仍有化約論 (reductionism)之嫌。4 中共自 1978 年改革開放以來,一連串有利的經濟改革措施,使他維持長達 二十餘年的經濟高成長率, 5 2009 年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達 4.9 兆美元,已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2009 年國內生產總值(GDP) 再度呈現出 8.7%的高成長率,62009 年中共外匯存底(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達 2.13 兆美元,續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國,7中共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並在今 (2010)年可望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8由於中共快速地崛起,使之成為最有 可能挑戰美國經濟強權的國家。全球絕大部分的人都同意,中國經濟將在某一天. 政 治 大 地接受此一事實。高盛(Goldman Sachs)在二○○七年發布了一篇廣被引用的報 立 和美國的規模一樣大,即使不是更大,整體來說,令人驚訝的是,受訪者很鎮靜. 告,預測以美元計算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將在二○二七年超越美國,成. ‧ 國. 學. 為全球最大經濟體。9. ‧. 中共「綜合國力」的提升,相對地強化其軍事現代化,國防經費連續 20 年. y. Nat. 呈兩位數增長,10 並在此背景下努力推動軍事現代化, 2009 年的國防預算為. n. al. er. io. 4. sit. 4806.86 億元人民幣,比 2008 年增加 14.9%。11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10 年國. i n U. v. 邱坤玄, 「台灣的中共外交研究與國際關係理論的對話」 ,東亞研究,第 40 卷第 2 期(2009 年 7 月),頁 10。請參閱,張廖年仲, 「從 1995-96 年台海危機論冷戰後中共的安全政策」 ;陳一 新, 「台海飛彈危機柯林頓政府決策分析」 ;蔡榮祥, 「一觸即發或虛張聲勢:論一九九五、一九 九六台海危機」 ,台灣政治學刊,第 11 卷第 1 期(2007 年),頁 204~239 ;張登及, 「地緣因素與 新現實主義:以冷戰後的美中地緣競逐為例」。 5 計算時間自 1980 年至 2007 年,引自: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2007, < http://www.imf.org/external/index.htm>(2010/5/17) 6 「中共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上宣佈:2009 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 335,353 億元,約合 4.92 兆美元,比上年增長 8.7%,增速比上年回落 0.9 個百分點。」 ,人民日報,2010 年 1 月 21 日。 7 「大陸外匯管理局昨(20)日公布,大陸外匯存底至 6 月底達 2.13 兆美元, 較去年底增加 1,856 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一」。經濟日報,2009 年 8 月 21 日。 8 「聯合國報告:中國今年躍第二大經濟體」,聯合報,2010 年 05 月 09 日。 9 馬丁‧賈克(Martin Jacques)著,李隆生、張逸安譯,當中國統治世界(台北:聯經出版社, 2010 年),頁 422。 10 中共 2006、2007、2008 年國防預算分別成長 20.4%、19.3%、14.6%,資料引自:「2008 年 中國的國防」,中共國務院,2009 年 1 月 20 日,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42967/8701907.html> (2009/12/31 日)。 11 此為中共國務院發佈的官方數字,西方世界多表懷疑,中華民國國防部對外表示應為此數字 的 2-3 倍;2009 年的國防預算為 4806.86 億元人民幣,比 2008 年增加 14.9%」, BBC 中文網,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920000/newsid_7922700/7922786.stm>. Ch. engchi. -4-.

(9) 際形勢黃皮書」,認為在軍事總實力上,中國軍隊人數和武器裝備多,因此排名 世界第 2,僅次於美國。2010 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全球軍力報告」指出中共軍費支出 僅次於美國,為全球第二大及亞洲第一軍費支出國。12 中共「綜合國力」的快速成長不僅使「中國研究」成為全世界研究顯學,軍 力的提升也使「中共威脅論」塵囂甚上,胡溫領導集體提出的「和諧世界」新口 號,能否對抗「中共威脅論」使它再保有至少二十年的榮景,攸關中共能否站穩 未來世界舞台。但不可諱言地, 「綜合國力」的提升,使中共擁有更寛廣的國際 揮灑空間。90 年代以後,中共國際戰略研究也形成前所未有的熱潮。13. 治 政 大 1972 年美國與中共簽署「上海聯合公報」 ,中、美結束敵對狀態,中共開始 立 藉發揮地區強權的戰略作用,形成中、美、蘇三角戰略關係,美國也透過「聯中 ‧ 國. 學. 制俄」防制蘇聯的擴張。從蘇聯解體後的後冷戰時期,中共躍居美國首席戰略對 手,2006 年美國「四年國防檢討報告(QDR)」中,將中共定位為「處在戰略十. ‧. 字路口的國家」,14並防止中共成為「與美國從事軍事競爭的大國」,15台灣的地. y. Nat. 緣戰略價值在兩強爭鬥中再次躍登國際舞台,美國是當今的超強霸權國家,中共. er. io. sit. 則是新興的霸權挑戰強國,台灣是受到中共約 1300 枚飛彈瞄準,16但經濟上卻 與中共緊密依存的國家;美國、中共與台灣三者之間存在著即聯合又對抗的矛盾. n. al. Ch. i n U. v. 情境,中共提出的「和諧世界」戰略與美國和台灣關係至為密切。. 12. 13. 14. 15 16. engchi. (2009/3/4) 陳正杰,「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 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軍事支出國,2009 年在這方面的花費達 6610 億美元, 佔全球 43%。美國 2009 年軍費比 2008 年多出 470 億美元,在 2009 年全球增加的支出當中佔 54%。SIPRI 說,據信中國軍事支出在全球居第 2 位。SIPRI 無法取得中國官方數字,但估計 中國 2009 年的軍事支出約達 1000 億美元。」中央社,2010 年 06 月 02 日。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602/19/26pzq.html>(2010/6/2) 劉建平,「國際戰略與中國外交」,當代中國史研究(北京),第 13 卷第 1 期,2006 年,頁 13。 王高成,「從 QDR 看布希政府的亞太戰略」, 2006IIR-CSS 戰略安全論壇彚編,(台北: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中心,2006 年 7 月),頁 2。 同上註,頁 3。 黃名璽,「中華民國國防部參謀本部情報參謀次長室次長王正宵 2009 年 3 月 16 日指出,國 防部推測中共部署飛彈約 1300 多枚,無法確認現階段有沒有瞄準台灣,但可以肯定的是,全 台灣都在飛彈射程內。」 中央社,2009 年 03 月 16 日。 -5-.

(10) 一、研究動機 第一、中共歷代領導人依美、蘇17兩國戰略企圖與國際權力結構體系變化暨 兩岸關係發展,巧妙運用「權力平衡」 ,調整「國際戰略」 ,追求著國家利益的最 大化。胡、溫第四代領導人在 2005 年以「和諧」之名,提出「和諧世界」國際 戰略新觀點,18透過「和諧世界」這個理想主義的辭令,建構中共的國際戰略。 「和諧世界」的本質、動機、內涵與特點均值得探究。 第二、中共崛起最大制約因素是美國。冷戰結束後,國際局勢呈現「強勢超 強之單極為主多邊體系」19,美國身為主宰國際局勢的主要強權國家,基於國家. 政 治 大. 利益考量,非常重視足以威脅美國強權的新興強權崛起,1991 年「紐約時報」. 立. 社論「中國威脅論」第一次的出現,201994 年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開. ‧ 國. 學. 始預判「中國的興起及這個…越來越專斷的行徑,將在 21 世紀初對國際安全造 成嚴重壓力。鑑往知來,中國躍居東亞和東南亞主導強權,對美國最為不利。」 ;1997 年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認為中共將「尋求修正全球權力. ‧. 21. y. Nat. 分配」22,並威脅到美國的強權地位;2002 年,美國政府開始關注中共軍力發展,. sit. 並由國防部針對中共軍事戰略現況提出「中國軍力報告」(Military Power of the. n. al. er. io.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32006 年「四年國防總檢」(Quadrennial Defense. i n U. v. Review Report ,QDR)更直接指出:「在主要與新興強權之中,中共最有可能在 17 18. 19 20. 21. 22 23. Ch. engchi. 指前蘇聯。 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 2005 年 9 月 15 日在聯合國成立 60 周年首長會議上發表了「努力建設持 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演講,提出「堅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諧世界」的思想。 陳一新主編,國際新形勢與美中台關係(台北:遠景基金會,民 93 年),頁 12。 1991 年 12 月 13 日「紐約時報」上登出,題為「Breaking China Apart(分裂中國) 」的社論, 是最早出現的中國威脅論觀點,資料引自: 「中國威脅論」 ,維基百科網站,2010 年 1 月 3 日,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4%B8%AD%E5%9B%BD%E5%A8%81%E8%83%81%E8% AE%BA〉 (2009 年 12 月 21 日修正) 。另外,一九九三年美國傳統基金會刊登了自一篇名為「正 在覺醒的龍」 ,指出由於中共經濟與軍事的快速發展,對美國的安全造成重大衝擊、而得到「亞 洲真正的危險來自中國」的結論。北京觀察家引之為「中國威脅論」的始作俑者。資料來源: 白禮博、孟儒著,許授南譯,林正義導讀,即將來到的中美衝突(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 年 9 月),頁 1-13。 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1997 年),頁 436。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著,林添貴譯,大棋盤(台北:立緒文化,民 87 年),頁 225。 美國自 2002 年「中共軍力報告」問世,迄 2010 年 5 月止己發表 8 篇報告。資料引自: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http://www.defenselink.mil/pubs/china.html〉(2010/5/17) -6-.

(11) 軍事上與美國競爭。美國如果不提出反制策略,其所擁有的破壞性軍事科技可能 會逐漸削弱美國在傳統軍力方面的優勢。」。24 布里辛斯基指出:「歐亞大陸可謂是一個大棋盤,全球盟主地位誰屬,在此 決定;歐亞大陸亦不能再出現一個挑戰者,足可主宰歐亞大陸,並進而向美國挑 戰的大國」 ,以塑造一個符合美國利益的國際環境,仍是美國獨領全球風騷的關 鍵。25長久以來,美國追求著如此的國際環境,從老布希總統(George W. Bush) 的「塑造世界只有美國做得到」 ;26柯林頓(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 「保持美國 的世界領導權的戰略目標」;27小布希總統(George Walker Bush)以「反恐」為 名,強調「美國願承擔領導這項偉大使命的重任」及「防止未來出現軍事競爭」. 政 治 大 力於建設 21 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並將採取切實行動穩步建立應對共 立. 28. 。歐巴馬上台後,從訪日演說中強調歡迎中國崛起,到聯合聲明中雙方重申「致. 同挑戰的夥伴關係」 ;歐巴馬 2010 年 05 月 22 日在西點軍校發表演說,強調美國. ‧ 國. 學. 國家安全戰略應輔以外交斡旋與國際合作,明顯與前總統布希在 2001 世貿恐怖 攻擊後突顯的美式「單邊主義」與「先發制人」發動戰爭,大相逕庭。29但要成. ‧. 為美國長期對中國的政策主軸則有待觀察。美國一直慣以「權力觀點」看待國際. sit. y. Nat. 社會,而面對中共以「世界和諧」為名,強調「不走帝國主義老路」,30不與美. al. n. 兩岸關係造成何種影響,是研究動機之二。. Ch. engchi. er. io. 國做「權力競逐」的國際戰略,要求「國際政治平等」 ,此種發展將對美、中與. i n U. v. 第三、有學者認為一個經濟體的崛起會給世界帶來不安,若從歷史來看,這. 24. 25. 26. 27. 28. 29 30. 美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 USA)編,蕭光霈譯,2006 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台北:國防部,民 96 年),頁 65。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著,林添貴譯,大棋盤(台北:立緒文化,民 87 年),前言 部份頁 14-15。 佘拉米(Jseph R. Cerami)、侯肯(James F. Holcomb, Jr.)合著;高一中譯,美國陸軍戰爭學 院戰略指南(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 90 年 9 月) ,頁 256。 閰學通, 「歷史的繼續:冷戰後主要國際矛盾」 ,現代國際關係(北京) ,2000 年第 6 期, (2000 年 6 月),頁 10。 「2002 年美利堅合眾國國家安全戰略」 ,白宮網站,2002 年 9 月, 〈http://usinfo.org/mgck/usinfo.state.gov/regional/ea/mgck/archive02/0923intro.htm〉(2010/1/3)。 「歐巴馬重外交斡旋不再單邊主義」,聯合晚報,2010 年 5 月 23 日引述美聯社報導。 李景治, 「和諧世界:中國國際戰略新發展」,科學社會主義(北京),2006 年第 5 期,(2006 年 10 月) ,頁 23。 -7-.

(12) 是一個正常的反應。31中共和諧世界在經濟上主張: 「致力於同各國深化合作、 共同發展、互利共贏,推動共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的成果,促進世界普 遍繁榮」 ,但問題在於原有強權國家如何看待崛起的未來強權。就全球權力結構 觀點,身為新興強權的中共,一方面透過經濟發展提升綜合國力,另一方又積極 參與國際多邊組織,甚至有軍事聯盟關係建立,32擴大對外影響力與權力。 美國面對中共崛起的威脅,一直是以「遏制」 、 「交往」兩手策略,作為對中 共政策的主軸,然受到全球化影響,美國國力產生「權力離散」現象,33因而弱 化對外影響力。雖然美國以「反恐」之名進軍中亞,透過美、日、澳、印四國聯 盟關係,維持對中共的圍堵,但在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美國的抉. 政 治 大 Soros) 「美國霸權泡沫化-重新思考美國的角色」 等書中,均不約而同認為「美 立. 擇」34、奈伊(Joseph S. Nye Jr. ) 「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35、索羅斯(George 36. 國霸權」終難維持。面對「霸權終將滅亡」的歷史宿命與戰略對手所提出的「和. ‧ 國. 學. 諧世界」戰略,「美中關係」未來權力調整將對全球權力結構及台灣與其它國家 造成何種影響,為研究動機之三。. ‧ sit. y. Nat. 第四、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大陸目前仍不具備成為廿一世紀為中國人世紀 的條件,除非中國對人類文化有貢獻,否則只是一個製造中心、消費市場,他認. io. n. al. er. 為,兩岸應以中華文化作根基加以融合,做出對世界的貢獻。」37在面對「中國. Ch. i n U. v. 威脅論」與「文明衝突論」,中共如何以「文化多元,相互共存」意識化解美國 31 32. 33. 34. 35. 36. 37. engchi. 張劍荊,中國崛起:邁向大國之路的中國策(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年),頁 87。 「國際瞭望: 『獨聯』與『上合』將會合作」 ,中國時報,2007 年 8 月 4 日,A14 版。該新聞 指出: 「獨聯體集團安全條約國組織」準備於 8 月 16 日與「上海合作組織」簽署合作備忘錄, 將使中共與獨聯體國家有了軍事聯盟的實質。 孫揚明, 「羅森諾(James N. Rosenau) :全球化浪潮下台灣需要英雄」 ,聯合報,95 年 12 月 25 日,第 A10 版。 布里辛斯基認為「美國在全球霸權終究會衰退,美國現在就要決定自己將來要怎麼退場並不 嫌早。」 ,資料來源: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著,郭希誠譯,美國的抉擇(台北: 左岸文化,2004 年),頁 214。 奈伊認為「美國的權力絶不是永恆」,資料來源: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著,蔡東 杰譯,美國的霸權的矛盾與未來(台北:左岸文化,2003 年),頁 38。 索羅斯認為「布希政府追求美國霸權堪可稱為一個泡沬」 。資料來源: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著,林添貴譯,美國霸權泡沬化(台北:聯經出版,2004 年),頁 163。 「前行政院長、國家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他曾擔任過台灣清華大學校長,2010 年 5 月 16 日 以『廿一世紀是誰的世紀』為題,對北京清華大學的師生演講,呼籲兩岸應以中華文化為根基, 創造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劉兆玄指出,大陸目前仍不具備成為廿一世紀為中國人世紀的 條件,除非中國對人類文化有貢獻,否則只是一個製造中心、消費市場,他認為,兩岸應以中 華文化作根基加以融合,做出對世界的貢獻。」聯合報,2010 年 05 月 17 日。 -8-.

(13) 與世界上主要國家的疑慮,並為「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創條件。為研究動 機之四。 第五、1954 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後,台灣即受到美國的軍事保護, 60 年來不斷的調整對中共的戰略,從早期的「反攻大陸」到開放兩岸交流,另 一方面與美國之間也一直保持著親密盟友關係,而 2004 年以後,因領導者的決 策及「廢統論」的影響,使台灣成為「麻煩製造者」,美、中、台間關係發生變 化,台灣成為「孤雛」極不利角色,但美、台之間因中共的崛起似乎有恢復親密 關係之可能,但中共提出「和諧世界」國際戰略,台灣要如何因應,美國、中共 與台灣三者之間存在著即聯合又對抗的矛盾情境,因此,從戰略三角概念途徑,. 政 治 大 灣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是研究動機之五。 立. 分析美、中、台三者彼此間結構與關係變化,並研擬參考的戰略選項,以確保台. ‧. ‧ 國. 學. 二、研究目的. y. Nat. 國內知名的國際關係學者林碧炤指出:學習國際關係的目的在於「取得國際. sit. 知識」 、 「明白國家相處道理」 、 「思考人類發展方向」 、 「解決特定問題」及「累積. n. al. er. io. 知識達到社會科學化的目標」。38因此,本文希望透過研究過程,不僅豐富國際. i n U. v. 知識,瞭解國際關係核心的問題,並透過中共國際戰略之研究,探索和諧世界戰. Ch. engchi. 略本質,剖析「和諧世界」論述對美中台關係之影響,進而思考未來國際結構、 兩岸關係與國家發展方向,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綜括而言,本論文研究的目的有四: (一)透過分析中共國際戰略發展過程,了解中共國際戰略的本質與內涵與 所追求的目標,特別是與中共現代發展的機遇息息相關。歷史的回顧可以啟發學 者建構理論的基礎,也可做為檢驗理論的工具39,本文透過中共國際戰略發展過 程與時空背景分析,希望歸納出影響中共國際戰略策定因素與背景,進而演繹出 中共和諧世界國際戰略的內涵特點。 38 39.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民 86 年 2 版),頁 1-2。 唐欣偉, 「強鄰威脅下的小國應對策略模式之個案研究」 (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 89 年) ,頁 11。 -9-.

(14) (二)探討中共「和諧世界」戰略,在國際政治上對美、中間權力結構平衡 的影響,台灣的角色與渠等關係。國際關係理論可以提供學者討論的平台,並且 具備啟發與傳承的功能;40歷史的回顧,可以透析影響現狀霸權與崛起強權關係 變化最具關鍵性的因素。41從歷史的軌跡看,美國一直是影響中共國際戰略轉變 的主要變項因素。而中共「和諧世界」國際戰略著眼是否為改變現階段「美高中 低」的權力動態的不平衡,以建立符合中共利益的國際權力結構,此等追求改變 權力動態現況的作為,將對美、中關係造成何種影響;台灣在中間角色扮演,能 發揮多少影響力,及因應與生存之道,即為本文研究目的之二。 (三)中共經濟實力未來發展及對國際體系之影響:透過前二項 的研究所得,以驗證美國的「權力平衡」防制中共過度擴張,中共的「和諧世界」. 政 治 大 國,必須重新調整對外戰略作為,也使國際權力結構徹底改變,是維持現有「單 立. 國際戰略企圖改變原有的權力動態。而權力的消長,使具戰略樞紐者的主要大. ‧ 國. 學. 極為主多邊體系」 ,抑或走向「多極體系」 、 「兩極體系」 ,端賴美、中大國的戰略 抉擇而定,但政治、軍事需要龐大的經濟為後盾,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共會. ‧. 自滿於現狀嗎?台灣夾雜在美中間,如何調整經貿戰略角度,在經貿上能努力尋 求突破與發揮舉足輕重的地位,以確保國家最大的利益,更攸關國家未來生存與. y. Nat. sit. 發展,為本文研究目的之三。. er. io. (四)廿一世紀要成為中國人世紀的條件,除非中國對人類文化有貢獻。. al. v i n Ch Huntington)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開始預判「中國的興起…越來越專斷 engchi U 40. 41. 42. 43. 1991 年「紐約時報」社論「中國威脅論」的出現,431994 年杭廷頓(Samuel P.. n. 42. 邱坤玄, 「台灣的中共外交研究與國際關係理論的對話」 ,東亞研究,第 40 卷第 2 期(2009 年) , 頁 4。 呂冠頤, 「現狀霸權與崛起強權互動之研究─一個理論與歷史的分析途徑」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 92 年),頁 3。 「前行政院長、國家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他曾擔任過台灣清華大學校長,2010 年 5 月 16 日 以『廿一世紀是誰的世紀』為題,對北京清華大學的師生演講,呼籲兩岸應以中華文化為根 基,創造廿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劉兆玄指出,大陸目前仍不具備成為廿一世紀為中國人 世紀的條件,除非中國對人類文化有貢獻,否則只是一個製造中心、消費市場,他認為,兩 岸應以中華文化作根基加以融合,做出對世界的貢獻。」聯合報,2010 年 05 月 17 日。 1991 年 12 月 13 日「紐約時報」上登出,題為「Breaking China Apart」 (分裂中國)的社論, 是最早出現的中國威脅論觀點,資料引自: 「中國威脅論」 ,維基百科網站,2010 年 1 月 3 日,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4%B8%AD%E5%9B%BD%E5%A8%81%E8%83%81%E8% AE%BA〉 (2009 年 12 月 21 修正) 。另外,一九九三年美國傳統基金會刊登了自一篇名為「正 在覺醒的龍」 ,指出由於中共經濟與軍事的快速發展,對美國的安全造成重大衝擊、而得到「亞 洲真正的危險來自中國」的結論。北京觀察家引之為「中國威脅論」的始作俑者。資料來源: 白禮博、孟儒著,許授南譯,林正義導讀,即將來到的中美衝突(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 年),頁 1-13。 - 10 -.

(15) 的行徑,將在 21 世紀躍居東亞和東南亞主導強權,對美國最為不利。」44中共 面對種種不利因素,一再重申和諧世界文明的中國,文化多元能否突破不利因 素,對人類文化做出貢獻,為本文研究目的之四。.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44. Ch. engchi. i n U. v. 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1997 年),頁 436。 - 11 -.

(16)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評述 隨著中共國力的提升,「中國研究」己成為全球研究的焦點,相關著作汗牛 充棟,而發表期刋、論文有如過江之鯽,類別也不勝枚舉。顯見中外各家學者對 所有「中國」問題的重視。對現今世界兩大強權「中美」間關係的研究頗多,但 其中涵蓋「美、中、台關係」的論述,則僅散見於各專刊論著。另中共於 2005 年正式對外提出建構「和諧世界」的理念至今已 5 年,中共官方雖然將「和諧世 界」理念視為係胡錦濤時期具有重大創新意義的對外政策指導方針,但目前除了 中共自身內部的相關論述較多外,45其餘在國內外針對此一主題的代表性著作仍 屬有限。. 政 治 大. 目前學界對於「中國崛起」及其戰略的研究,在質量上有增加的趨勢。一般. 立. 言,美方的研究視角多著重在探討中國崛起對亞太安全及對美國全球霸權的挑. ‧ 國. 學. 戰;尚無法掌握中國崛起的真正意圖,大都對其崛起的後果充滿著不安全感,故 美國人傾向以「潛在威脅」看待中國的崛起。46而中國大陸學者多係從中國的角. ‧. 度來看中國崛起的意義,就難免有滲雜主觀的民族情緒及願望,其共通點都是從 正面樂觀的思考邏輯看待中國崛起的未來發展,縱然現實中存有困難,仍將它們. y. Nat. sit. 視為是可以被克服的障礙。台灣的戰略與國際關係學者顯然能以較客觀的眼光來. n. al. er. io. 解讀中國崛起,原因在於台灣學者雖然大多接受西方的國際關係教育,充分了解. i n U. v. 西方觀點的國際關係理論,但另一方面由於與對岸決策者同文同種,因此較能精. Ch. engchi. 確掌握中共崛起戰略背後的文化思維邏輯,例如「和諧世界」理念背後所蘊含的 「不戰而屈人之兵」 、 「因勢利導」 、 「以弱勝強」等戰略思維,及「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等詭道運用,這些皆來自於中國傳 統的孫子兵法等戰略哲學及民族性格;由於美、中、台三方學者的論點各具特色, 因此本文在寫作時的文獻參考,係針對不同章節的需要,交互運用所蒐集的最新 資料,試圖建構出中共「和諧世界」戰略與美中台關係的整體面貌。惟筆者才疏 45. 在「中國期刊網」輸入關鍵詞「和諧世界」,結果出現將近 1138 篇有關論述。 「根據美國華盛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所做的民調顯示,當中國逐漸成為經 濟對手時,多數美國人視中國為挑戰,而非敵人。該中心的專家迪莫克表示,大多數美國人「視 中國為一個潛在威脅,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在經濟上變得更為強大」 , 「主流觀點是,中國是 一個問題,但並非敵手。」迪莫克指出,有 50%的美國人對中國印象不錯,而有 38%的美國 人不喜歡中國。」,中時電子報,2010 年 5 月 21 日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0,5245,50503711x112010052100170,00.html>(2010/5/21). 46. - 12 -.

(17) 學淺,難免有誤解或引喻失當之處,且篇幅自無法涵蓋全面,疏漏之處尚祈各方 見諒。 文獻回顧具有幫助建立研究的架構,從其他研究中建立標竿,作為研究的目 標,47也具有澄清問題範圍及擴展研究領域知識的功用,48透過文獻的回顧,瞭 解相關領域中前人研究成果,不僅確定研究的架構、範圍,也可以建立標竿,引 為研究目標,擴展研究領域知識,作為解釋與支持研究之參考。另外,透過他人 研究所得,找出現存文獻對相關問題不足之處,進而從不同面向瞭解中共國際戰 略作為,以為後續研究之參考。. 治 政 大 解問題核心與研究重點,將文獻區分為「中共國際戰略-和諧世界」與「和諧世 立 界與美中台關係發展」二個主要部份分析整理,並針對中共的諧世界的主張在政 本文主要探討中共「和諧世界」國際戰略對美中台關係之影響,為能充分瞭. ‧ 國. 學. 治、經濟與文化三個重點方面分別論述。. ‧ sit. n. al. er. io. (一)國家利益. y. Nat. 一、中共國際戰略研究. i n U. v. 以現實主義的觀點,國家必須依賴自身力量追求利益;國家利益是國際戰略. Ch. engchi. 追求的首要目標,中共學者李少軍認為: 「國家利益」是構成國際戰略第一要素。 49. 閰學通也指出: 「國家利益」會隨「國家定位」而調整,現階段中共國家利益. 以「安全利益」為優先,爾後依序為「政治利益」 、 「經濟利益」 、 「文化利益」等 三項。50劉靜波則認為 21 世紀中國國家利益可區分為「核心利益」 、 「關鍵利益」 、 「重要利益」,而「政治安全、穩定國際環境、主權領土完整」是三個主要的核. 47. 48. 49 50. John W. Creswell,“Research design: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Ch 2.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P.27-48。 Ranjit Kumar 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合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文化, 2000 年),頁 32-33。 李少軍,國際戰略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年) ,頁 38。 閰學通,中國利益總論,許嘉主編, 「中國國家利益與影響」 (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年), 頁 5。 - 13 -.

(18) 心利益。51而中共「2008 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把捍衛國家主權、安全、 領土完整,保障國家發展利益和保護人民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努力建設與 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 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52現階段中國國防政策的基本內容是:維護國家安全 統一,保障國家發展利益。至於事關「發展利益」的「維護國家發展利益,促進 經濟社會全面、協調、持續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則列為第二項,上述的分 類可視為中共對「國家利益」的官方論述。 (二)國際定位 中共對外政策一貫強調「和平共處」與「獨立自主」 ,因此, 「大國」定義就. 政 治 大 五大」以後,中共對外政策有重大改變,並且以「最大發展中國家」 、 「亞太大國」 立 是「帝、修、反」 ,53「大國」一詞在毛澤東時期一直避而不談,直至 1997 年「十. 做為自我定位。54國內學者張登及分析中共「大國定位」時提出,中共依其戰略. ‧ 國. 學. 對象與目的的不同,主動調整其「國家定位」 ,冷戰時期中共自我定位為「人地 大國」 、 「體系大國」 、 「反大國/挑戰大國」 ,而現階段則以「體系大國」 、 「負責任. ‧. 大國」 、 「反大國/挑戰大國」做為自我定位。55而康紹邦、呂力於探討「國際戰略」. Nat. sit. y. 時,則以「市場大國」 、 「文明大國」 、 「負責任大國」做為中共發展國際戰略的自. er. io. 我認知;56這是中共學者各家說法。中共自己對「大國」的定義不清,正如董立. al. n. 文指出中共的大國究竟是發展中大國、區域大國或是全球的大國?中共自己也說. i n Ch 不清楚,因此定位不清,造成理論與實務上矛盾。 engchi U 57. v. 另外,陳啟懋從國際體系角度探討中共國際定位,陳氏認為中共國際定位可 分為四階段發展:70 年以前是「國際體系反對者」,71-78 年中共己成為「國際 體系反霸者」,到 90 年以前,中共又轉變為「國際體系參與者」,911 事件之後. 51 52. 53 54 55 56 57. 劉靜波,21 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年),頁 48-53。 2008 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全文刊載,中國新聞網,2009 年 1 月 20 日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1-20/1058539493.html〉(2010/5/20)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台北:揚智文化,2003 年),頁 47。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共年報 1998 年版(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 88 年) ,頁 1-33,3-73。 同註 53,頁 97。 康紹邦、呂力合著,國際戰略新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 年),頁 1。 董立文, 「論中共的『大國』定義及其問題」 ,中山人文社會學期刊,第 6 卷第 2 期(1998 年), 頁 65-76。 - 14 -.

(19) 中共又轉變為「國際體系參與者、維護者和建設者」 ,58蔡拓分析: 「21 世紀的國 際關系進一步凸顯著全球政治,無論人們自覺與否,接受與否,人類這個新主體 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共同利益、共同價值都日益尖銳、突出,逐漸走進國際關系 的中心議程。理性地審視這一進程與趨勢,積極協調全球政治、世界政治與傳統 國際政治的關系,才是明智之舉。」59從分析中可以發現:中共國際定位認知與 國際戰略發展有密不可分關係,國際定位決定中共國際戰略走向,而國際定位則 又導因於「國家利益」的驅使,因此,中共對「國際定位」的調整,追根溯源仍 是追求「國家利益」。 (三)中共國際戰略發展. 政 治 大 並且認為必須「以實力為本,接觸與抗爭並重,維護、擴大和推進中國的 立. 胡鞍鋼提出國際戰略發展:「增長、強國、富民、提高國際競爭力」四大目 標,60. 國家安全利益,以塑造出對我有利的國際戰略環境。」61胡氏並歸納出:「富民. ‧ 國. 學. 強國」是中共歷代領導人的戰略目標。62. ‧. 針對國際戰略發展部份,中共學者門洪華也指出:中共國際戰略變革主要受. sit. y. Nat. 到「國際地位的認知」 、 「國際局勢轉變」與「國家主權利益」等因素影響,63在. io. er. 「單極為主多邊體系」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中共體會到與強權共處、合作的 必然性及政治鬥爭長期性的前提下,中共國際戰略呈現出「合作安全的實質性變. n. al. Ch. i n U. v. 化」 、 「融入國際擴展利益的外向轉變」 、 「加強地緣政治與經濟控制力」 、 「形塑世. engchi. 界大國地位」等四種發展趨勢,64尤其作者於「形塑世界大國地位」一項中,特 別強調「柔性權力」的提升,重視「柔性權力」的塑造與運用,此點與中共國際 戰略發展特重視文化與文明有關。. 58. 59. 60 61 62 63 64. 陳啟懋, 「國際體系和中國國際定位的歷史變化」 ,國際問題研究(北京) ,2006 年第 6 期, (2006 年),頁 36-37。 蔡拓, 「當代中國國際定位中的幾個重要問題」人民網,2010 年 05 月 08 日。蔡拓分析中共就 是要走出去,當代中國的國際定位應該認清大勢,順應大勢,唯此才能高瞻遠矚,體現出戰略 性、塑造性、持久性。<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11548062.html>(2010/5/20) 胡鞍鋼,中國大戰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頁 8。 同上註,頁 112。 同註 60,頁 3。 門洪華,建構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年),頁 205-206。 同上註,頁 208-210。 - 15 -.

(20) (四)國際戰略研究途徑 在國際戰略的研究途徑部份,中共學者李少軍從現實主義權力研究途徑,透 過戰略理論、國際環境與中國戰略選擇等三部分的剖析,擬訂中共國際戰略發展 的未來方向。現階段中共的國家根本利益是「生存與發展」,65其國家目標在於 實現經濟發展並融入國際社會,66而且認為國際戰略制定原則必先處理好意識型 態與國家利益間關係,不可因意識型態影響國家利益追求。67 而劉靜波則採戰略安全研究途徑,從中共的利益分析、外部環境等因素,探 討中國確保國家安全戰略目標的方向與作為,劉氏認為國際局勢之重點在於美. 治 政 大 中求共處」等戰略作為, 也特別重視「戰略文化」的價值,認為「戰略文化」 立 影響「戰略環境的認知」、「戰略目標的確定」、「戰略途徑的選擇」, 而中共戰 國,因此,提出「弱勢中求優勢」 、 「動態中求平衡」 、 「在清晰中求模糊」 、 「競爭 68. 69. ‧ 國. 學. 略文化發展受到「地緣、國力、組織制度、意識型態、戰略傳統」等因素影響, 70. 而此論點也為爾後研究中共國際戰略發展提供新的途徑。. ‧. y. Nat. 吳家驥則從新自由主義研究途徑,透過文獻分析與歷史研究法,解釋中共國. io. sit. 際戰略與經濟發展間的關聯性。作者認為中共國際戰略移轉原因區分為國外與國. n. al. er. 內因素,並依研究結果提出三項結論:其一,經濟發展為富國強兵的基礎,其二,. i n U. v. 新安全觀是中共安全戰略的體現,其三,和平崛起是戰略抉擇的轉折。71作者認. Ch. engchi. 為中共國際戰略轉變導因於「經濟因素」。. 中共經濟發展最大目的在於「綜合國力的提升」 , 「經濟發展」是國力提升的 重要手段,最終仍是在於「國家權力的追求」。 (五)和諧世界的內涵 65 66 67 68 69 70 71. 李少軍,國際戰略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年) ,頁 612。 同上註,頁 619。 同上註 65,頁 670。 劉靜波,21 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年),頁 337-344。 同上註,頁 314-315。 同上註 68,頁 318-319。 吳家驥,中共國際戰略移轉與經濟發展互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碩士論文, 2005 年 7 月) ,頁 119-120。 - 16 -.

(21) 關於胡錦濤所提出「和諧世界」國際戰略的研究部份,李景治認為:「和諧 世界」師承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國際戰略思想,其核心為「和平」與「繁榮」 , 其目標在於建構一個和平、穩定的戰略環境72,李氏一再強調中共並未放棄「和 平共處」與「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政治意識形態與文化傳統方面則強調「和 而不同」,並且堅持反霸立場,而其所面臨主要問題在於「如何通過多邊外交與 國際關係民主化來約制美國霸權主義、單邊主義與強權政治。」73,換言之,背 後隱藏有試圖改變現有以美國主導的國際權力結構。 國內學者施子中也同意此一說法,認為「和諧世界」國際戰略是胡錦濤以「非 意識型態」與「非對抗模式」解決中共所面臨國際紛爭的途徑,並且透過該戰略. 政 治 大. 的「多邊」和諧關係,74突破美國單邊主義作為,建立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極 化」格局。75. 立. ‧ 國. 學. 夏立平更直接闡述胡錦濤「和諧世界」國際戰略具有階段性,夏氏認為國際 權力結構變化的原因主要受到「新興國的綜合國力提升」 、 「霸權國權力的過度分. ‧. 散、走向衰落」及「大國結盟反制主導國家」等因素影響,76因此,提出「和諧. io. n. al. er. 的國際體系,最後則實現「一體化」的國際體系,77。. sit. y. Nat. 世界三階段論」 ,強調中共追求的戰略目標是從「權力均勢」轉化到「相互依存」. i n U. v. 而國內學者章旦隆也認為胡錦濤的對外戰略目標具有階段性,依其依「價. Ch. engchi. 值、時間因素、其它國家要求」的標準,區分為「近程、中程、遠程」三階段實 施;近程目標在於追求國家安全,中程目標則尋求擴大對外影響力,遠程則希望 建構新國際秩序。78. 72. 73 74. 75 76. 77 78. 李景治, 「和諧世界:中國國際戰略的新發展」 ,科學社會主義(北京) ,2006 年第 5 期, (2006 年 10 月) ,頁 23。 同上註,頁 25。 中共認為和諧世界包含著「大國的和諧關係」 、「和諧的週邊關係」及「立足發展中國家」以 推動和諧世界。引自:施子中, 「從大國外交到和諧世界─中共外交戰略的轉變」 ,展望與探索 月刋(台北) ,第 5 卷第 1 期,民 96 年 1 月,頁 11。 同上註,頁 12。 夏立平,「論國際體系轉型與中國對外戰略」,引自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編,前瞻 廿一世紀的戰略思潮第三屆戰略學術研究會(台北:編者,2007 年 4 月),頁 11。 同上註,頁 10-11。 章旦隆,「胡錦濤的對外政策:戰略目標與策略運用」,引自: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主編, - 17 -.

(22) 另外,國內知名學者邱坤玄、譚偉恩則從結構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建構 主義的觀點剖析胡錦濤的「和諧世界」外交思維,發現:胡錦濤的「和諧外交」 思維雖具有高度理想主義成分,但在具體政策上維持以現實主義為體,自由主義 為用的運作模式,其最大目的仍在於提升中共國際權力與鞏固其大國定位。79 (六)中共崛起對國際局勢的影響 美國政府與學界均非常重視中共的發展,除了定期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陳述中共對國家 安全的影響外,美國國防部自 2002 年起每年透過「中共軍力報告」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定期公佈中共軍事戰略與大戰略發展現況。80. 治 政 大 1997 年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己注意到中共國際戰略目的在於 立,而 2004 年布氏對中共國際戰略的看法轉趨保守,布 「尋求修正全球權力分配」 ‧ 國. 學. 氏認為現階段中共不會挑戰國際權力結構,反而透過保存實力與提昇經濟力量的 模式,耐心地建立一個「美國也必須聽話」的區域強權。 81 米爾斯海默(J. J.. ‧. Mearsheime)則從攻勢現實主義的觀點看待中共的崛起,米氏認為中共追求穩定. sit. y. Nat. 週邊戰略環境,提出「睦鄰政策」 、 「和諧世界」觀點,主要是因為中共「現在還 没有足夠的發展與強大,如果強大一定會控制這些國家,限制它們發展,這也符. io. n. al. er. 合中共的利益。」,82中共將如同美國般發展出具中共特色的「亞洲門羅主義」,. Ch. i n U. v. 嚴守東亞地區,防止其它大國的涉足與干預,顯見西方學者面對崛起的中共,正. engchi. 透過各種理論以「描述、解釋」進而「預測」中共國際戰略未來走向。. 二、中共和諧世界國際戰略評述 (一)西方學者的論點. 79. 80. 81 82. 胡錦濤政權之續與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編者,2007 年 6 月 14 日) ,頁 5-20。 邱坤玄、譚偉恩合著,「胡錦濤時期的外交思維:國際關係理論的分析」,引自:銘傳大學公 共事務學系主編,胡錦濤政權之續與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編者,2007 年) ,頁 5-16。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http://www.defenselink.mil/pubs/china.html〉(2010/5/21) 希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著,郭希誠譯,美國的抉擇,頁 126-128。 約翰‧米爾斯海默(J. J. Mearsheimer)著,王義桅、唐小松譯,大國政治的悲劇,頁 4。 - 18 -.

(23) 國際局勢已呈現「強勢超強之單極為主多邊體系」,身為「強勢超強」的美 國,面對足以改變權力結構的中共,如何因應是國際關係學者所關心的問題。1994 年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從文明衝突的角度認為「鑑往知來,中國躍居 東亞和東南亞主導強權對美國最為不利。」83;1997 年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從地緣戰略觀點認為美國所關注的是如何維持美國霸權地位,因此, 必須避免歐亞大陸出現足以挑戰美國霸權地位的強權產生,而中國因經濟能力使 它實質力量更大, 84 將危害美國全球主導權。另一位學者馬丁‧賈克(Martin Jacques)則更駭人聽聞,2010 年發表「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書,原書副標題點 出該書的主旨: 「中國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主宰世界兩三百年的西方規則, 將因中國的崛起而沒落。」85 我們要關心的是屆時美國在哪裡?台灣會不會缺 席!. 立. 政 治 大. 米爾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則再度高舉「中國威脅論」的大纛,從. ‧ 國. 學. 攻勢現實主義觀點認為,從歷史發展來看,美國一直以「離岸平衡手」的角色維 持美國的國際霸權地位,86而中共的崛起「不會是維持現況的大國,而會是決心. ‧. 獲取地區霸權的國家」,「中共將比 20 世紀美國面臨的任何一個潛在霸權國都更. sit. y. Nat. 強大、更危險。」,87而現階段美國對中共崛起選項則包含「權力平衡」或「推. er. io. 缷責任」兩種模式,88而二種模式取決於「地緣」與「威脅程度」,若有其它大. al. 國願意承擔責任(catch the buck) ,則美國這個「離岸平衡手」將以「推缷責任」. n. v i n Ch 模式抗衡中共的崛起,例如運用「日澳安保」以提高美國的戰略高度與縱深, engchi U 將反制中共部份責任委由日、澳負責,使日、澳成為美國的副警長。若中共持續. 89. 強大到可以直接威脅美國安全時,則必須透過聯盟建立「共同邊界」,以遏制中 共的崛起。因此,米氏認為美國現階段必須放棄「擴大交往政策」 ,防止中共持 續強大,並且從現實主義的觀點,運用圍堵思維,以維持美國地位於不墜。. 83 84 85. 86 87 88 89. 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頁 436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著,林添貴譯,大棋盤,頁 54。 馬丁‧賈克(Martin Jacques)著,李隆生、張逸安譯,當中國統治世界(台北:聯經出版社, 2010 年),頁 422。 約翰‧米爾斯海默(J. J. Mearsheimer)著,王義桅、唐小松譯,大國政治的悲劇,頁 343。 同上註,頁 542-545。 同上 86 註,頁 387。 王慶榮, 「日澳安保重演海陸對抗格局」 ,青年日報,民 96 年 3 月 19 日,第 A2 版。 - 19 -.

(24) 著名學者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和奈伊(Joseph Nye)則從新自由主 義(Neoliberalism)觀點探討美、中關係發展。二位學者於 CSIS REPORT「2020 美日同盟」 (The U.S.-JAPAN Alliance:Getting Asia Right Through 2020)一文中 指出:面對中共崛起,美國要掌握東亞情勢穩定,必須仰賴「美、日同盟」,並 且要將中共引導為「負責任的利益關係者」,90才能確保美國亞太區域的利益。 奈伊(Joseph Nye)持「中國世紀」尚未到來的觀點。奈伊認為,中國的經濟與 軍事實力仍遠遠落後於美國,政策重心主要放在本國範圍內及本國經濟發展上。 但他也提出警告,儘管中國不太可能在全球範圍內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競爭對 手,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能在亞洲挑戰美國;我們永遠不能排除兩國有爆發衝突 的可能性。91. 政 治 大 美國另一個著名的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所 立. 撰「美、中關係報告」(U.S.-China Relations) ,認為美國應將中共納入國際體系. ‧ 國. 學. 運作,並使中共利益與美國利益相結合;92總括而言,不同的立論基礎有不同的 美、中關係解讀,現實主義論者多從「中國威脅論」的觀點,看待兩者關係發展,. ‧. 唯有「圍堵」才能確保美國權力;而新自由主義論者則以「相互依賴」 、 「合作安. Nat. sit. y. 全」 、 「民主和平論」觀點,希望透過擴大交往,建立美、中戰略夥伴關係,使中. n. al. er. io. 共成為負責任的利益關係者,以建立符合美國期望的國際體系。 (二)中共學者的觀點. Ch. engchi. i n U. v. 中共學者看待美、中關係發展,有不同面向的解讀。中共學者普遍認同美國 是中共國際戰略主要制約因素,胡鞍鋼認為美國對中戰略是中共國家利益戰略思 考首先要素。93因此,要探討美、中關係必須從「美國戰略走向」出發。李少軍. 90. 91. 92. 93. Richard L. Armitage & Joseph S. Nye, The U.S.-JAPAN Alliance:Getting Asia Right Through 2020(Washington,D.C.: CSIS REPORT, February 2007),P.4。 「多數美國人視中國為挑戰而非敵人」 ,中時電子報,2010 年 5 月 21 日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0,5245,50503711x112010052100170,00.html> (2010/5/21) Dennis C. Blair& Carla A. Hills,U.S.-China Relations :An Affirmative Agenda, A Responsible Course(Washington,D.C: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April 2007)p.xi, 〈http://www.cfr.org/content/publications/attachments/ChinaTF_Chinese.pdf〉(2010/5/21)。 胡鞍鋼,中國大戰略,頁 106。 - 20 -.

(25) 則認為,現今「全球主要力量中心」 (main centers of global power)94主流方向是 尋求維持與改善與美國關係,而不是聯合對抗美國。95所以,美國在安全戰略上 採「威脅平衡」政策,避免其它大國聯合對抗美國,以建立「以美國為中心的國 際秩序」,而經濟方面則以「力量平衡」為出發,與其它大國透過經濟競爭,鞏 固美國領導地位。換言之,美國對大國戰略就是「既合作又競爭」。96而美、中 關係影響因素包含「意識型態定位」、「實力政治定位」、「理性選擇國家關係定 位」、「兩國利益關係」等四項。97 焦世新則提出「軟均勢」觀點,以平衡美國單邊主義所造成的「硬均勢」 , 「軟 均勢」是一種「缺乏正式結盟心照不宣的均勢」,98作者認為中共加入多數的國. 政 治 大 俞新天也認為美國「911 事件後」受到新保守主義、單邊主義及先發制人戰略 立. 際機制,建立與大國友好關係,可形塑「軟均勢」態勢,以反制美國的霸權主義。 99. 影響,使美國的「霸權思想」 、 「帝國心態」成為中共追求「和諧世界」國際戰略. ‧ 國. 學. 重要的障礙。100 顯見中共學者較多從「戰略威脅者」的定位來看待美、中關係 未來發展。. ‧. io. sit. y. Nat. (三)我國學者的觀點. n. al. er. 張亞中、孫國祥在探討「美國的中國政策」時認為,美、中關係發展歷程區. i n U. v. 分為「戰略合作」 、 「建設性關係」 、 「全面交往」 、 「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四階段 101. Ch. engchi. ,冷戰後美國的「中國政策」雖在「圍堵」與「交往」中擺盪,但從歷史來看,. 「交往政策」是美國「中國政策」的主流,102但民間認知多有從「中國威脅論」 94. 包含歐盟、日本、南韓、澳洲等長期盟國與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國,資料詳見: 「2002 年美 利堅合眾國國家安全戰略」 ,白宮網站,2002 年 9 月, 〈http://usinfo.org/mgck/usinfo.state.gov/regional/ea/mgck/archive02/0923intro.htm〉 (2010/5/21)。 95 李少軍,國際戰略報告,頁 263。 96 同上註,頁 264。 97 同上註 95,頁 264-267。 98 焦世新, 「軟均勢論及其實質」,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6 年第 8 期,(2006 年 8 月),頁 58。 99 同上註,頁 63。 100 俞新天, 「和諧世界與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 ,國際問題研究(北京) ,2007 年第 1 期, (2007 年 1 月),頁 11。 101 張亞中、孫國祥合著,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文化,1999 年), 頁 333。 102 同上註,頁 329。 - 21 -.

(26) 觀點出發。作者特別指出:日本、俄羅斯、歐盟是另一股制約中共的外部因素。 103. 從另一角度觀察,日、俄、歐盟將是美中關係權力結構的戰略樞紐者,對美、. 中間權力結構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許志嘉則將美國的「中國政策」區分為「搖 擺不定的一個中國」 、 「實質兩中的一個中國」 、 「認知轉換的一個中國」及「逐步 成形的具體一中」等四階段,並認為「911 事件」後,基於「反恐」戰略考量, 美國加速推動與中共建立「建設性合作關係」 ,並加強雙邊互訪,104凸顯美國追 求穩定國際局勢的企圖。 關注知識社群在政策中的作用的文獻可以陳牧民對「和平崛起」的研究為 例,陳牧民梳理了「和平崛起」戰略風波的來龍去脈,並考察了此一風波的內政. 政 治 大 其國家利益。陳牧民因此建議台灣應當鼓勵其融入世界而負責的身分認識,而非 立. 層次的原因,及其如何影響著中共菁英對其中國身分的認識的演變,從而決定了. 以「圍堵」政策助長中共菁英的疑慮,而走上「富國強兵」威脅四鄰的道路。105. ‧ 國. 學. 台灣無論建構主義或其他反思、批判理論等途徑在中共外交研究的應用還頗. ‧. 為稀少,除了知識社群途徑外。多數的有關論著仍主要是在談論中的現實主義本. y. Nat. 質,以之作為中共擴充地緣勢力範圍與打壓台灣的工具。此類論述實應歸屬於現. er. io. sit. 實主義的類別,而不是反思性理論的領域。106兩岸關係發展論述需要與時俱進, 否則將失之偏頗,故對於時勢分析均納為本文研究參考。.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大陸經濟崛起,無疑帶給台灣許多商機,但時也造成台灣對大陸經濟依賴度 提高。長期來看,台灣與大陸對於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都扮演著種要的角 色。面對中共和諧世界強調的「經濟互利」要如何與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創造更 大的經濟利益共同分享,國內知名經濟學者高長先生,以所著「大陸經改與兩岸 經貿」,恰可做為筆者分析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影響參考。 另一知名學者朱新民對中共政權與兩岸關係研究頗深,對於「中華文化與兩. 103. 同上註 101,頁 304-327。 許志嘉,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台北:生智文化,2004 年),頁 233。 105 邱坤玄, 「台灣的中共外交研究與國際關係理論的對話」,東亞研究,第 40 卷第 2 期(2009 年 7 月),頁 17。 106 同上註,頁 19。 104. - 22 -.

(27) 岸關係發展」相關論文著述經常見之報端與專刊,立論客觀且實際,可作為「文 化多元」與兩岸關係論述文獻參考。沒有「軟實力」中共將也只不過是世界的工 廠或消費市場,在面對中共和諧世界的文化戰略,強調「文化多元」相互學習, 能否帶來「21 世紀中國人的世紀」,中華文化的發揚是關鍵。 綜合上述文獻回顧資料,本文歸納出中共「和諧世界」國際戰略與美中、台 關係影響,研究方向有三: 第一,中共和諧世界的國際戰略發展己脫離傳統意識型態為主軸的國際戰略 觀,因此,要探討中共國際戰略的本質,應回歸國際關係理論主流,從「國家利. 治 政 大 戰略觀點具理想主義,然其戰略目標仍在追求國家利益與權力,因此,透過現實 立 主義「權力」觀點,可解析出中共國際戰略的本質;以攻勢現實主義來論證中共. 益」、「權力提升」或「相互依賴」等途徑,預測其未來發展,尤其「和諧世界」. ‧ 國. 學. 「和諧世界」的內涵,則美國將持續採取「圍堵」,依美國全球戰略觀,有利美 國與台灣的關係發展;以新自由主義來論證中共「和諧世界」的內涵,則美國將. ‧. 採取「交往」策略,台灣與兩大國關係發展是否應朝「親美和中」方向發展。. y. Nat. io. sit. 第二,中共學者研究國際戰略影響因素,概從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二個層次. n. al. er. 分析,但在文獻探討中又發現「戰略文化」影響國際戰略決策甚鉅,因此,要探. i n U. v. 討中共國際戰略決策與影響因素,應以多層次途徑,結合華茲(Kenneth N. Waltz). Ch. engchi. 「國際、國家、個人」的層次分析,方能解構出影響中共國際戰略策定相關因素。 第三,中共學者對於美、中、台關係的發展,尤其美、中關係多從「現實主 義」觀點切入;而國內學者則從「新自由主義」觀點,認為美、中間擴大交往有 利於國際結構穩定,以陳牧民對中共「和平崛起」的研究為例,他建議國內學者 應當鼓勵中共融入世界而負責任,而非以「圍堵」政策助長中共菁英的疑慮,而 走上「富國強兵」威脅四鄰的道路。美國官方與學界則有不同的解讀,官方文件 希望透過「擴大交往」使中共成為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現在的歐巴馬政府正是; 而學界則傾向於「中國威脅論」的觀點,認為必須「軟、硬圍堵」才能確保美國 國家利益。然從美、中關係發展歷程可以發現,美中關係的原動力在於「權力平 衡」。因此,要探討美、中、台關係發展仍不能全然捨棄現實主義觀點,應從國 - 23 -.

(28) 家利益、權力平衡、地緣戰略、綜合國力等不同面向著手,方能掌握其核心價值, 並藉以預測其未來發展與對國際局勢的影響,及台灣生存發展之道。.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24 -. i n U. v.

(29)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一、研究途徑 西方學界對於中共崛起後的意圖以及對國際政治的影響的論述相當豐富,西 方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則是如何避免台海兩岸衝突的發生,現有的國際關係理論在 這方面仍有不足之處,因此需要搜集大量的資料與研究的成果,作為驗證與修正 理論的重要工具。這方面台灣應當有機會發揮它的優勢,因為台灣學界已經與大 陸建立了長期的交往經驗,可以取得較多實地的調查的成果,以為國際關係理論. 政 治 大 面對崛起的中共,諸多學者從不同研究途徑解釋中共的國際戰略,如國內學 立. 提供豐富的實證資料。107. 者石之瑜從「規範認知」研究途徑探討中共外交的本質,認為中共對外政策是「有. ‧ 國. 學. 意識的不理性」與「潛意識的理性」結合。108學者趙全勝認為研究中共對外政策 必須以「宏觀─微觀」的分析方法才能全面性瞭解其國際戰略策定的過程與作. ‧. 為,109學者張登及認為研究中共「大國外交」不宜預設某一特定理論或專注於某. Nat. sit. y. 一分析層次,而應採兼顧內政/國際因素、行動者/結構因素、歷史特殊性/一般性. n. al. er. io. 因素的角度,做全面性解釋與詮釋。110. Ch. i n U. v. 筆者在有限空間及時間情況下,實難全盤掌握全部背景資料,因此在分析架. engchi. 構方面,筆者參考其他學者,擇取較通用且清晰的學者伊斯頓(David Eston)之系 統分析途徑(System analysis approach)作為組織資料及建構本文論述邏輯之工具 如下圖。111. 107. 邱坤玄, 「台灣的中共外交研究與國際關係理論的對話」,東亞研究,第 40 卷第 2 期(2009 年 7 月),頁 19。 108 石之瑜,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書局,民 83 年) ,頁 4。 109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 年),頁 52-65。 110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頁 11。 111 大衛伊斯頓(David Eston,生於 1917 年 6 月 24 日)是加拿大的政治學家出生於多倫多安大略 省,1943 年到美國,目前為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政治學特聘教授。伊斯頓提供了政治學研究有 系統且最廣泛使用的定義,和他的應用系統理論。 - 25 -.

(30) 圖 1-1 伊斯頓政治系統分析模型. 資料來源: David Easton,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1965),p.112. 故本文採多元因素研究途徑,以現實主義權力的觀點,從國際環境、國家因. 政 治 大 解中共和諧世界戰略的內涵及對美、中、台關係的影響與變化。 立. 素及個人決策等層次,探討中共國際戰略內、外部環境因素與作為,進而導入瞭. ‧. ‧ 國. 學. 二、研究方法. sit. y. Nat. 本文研究的重點在於中共現階段胡溫集體領導,所提出「和諧世界」國際戰. io. er. 略將對美中台間的權力動態造成何種影響,而美、中互動模式的調整,又將對國 際權力結構與台灣造成何種影響。為了驗證上述的推論,本文採「文獻分析法」. n. al. Ch. i n U. v. 透過歷史文件與學者研究文獻的蒐集,剖析中共和諧世界發展歷程與影響因素,. engchi. 瞭解它的內涵及核心價值;對於現階段美、中、台互動關係部份,雖美國有公開 的官方文件說明美國的「中國政策」,對中國的和諧世界表示歡迎,然美國政策 受學界影響甚鉅,是否真如所宣示僅希望中共成為「負責任大國」 ,仍有待觀察。 另外,中共對美國政策及特定議題雙方核心決策過程均「不透明」 ,使得本 論文必須廣泛的蒐整中外官方出版品、專書、期刋、報章及網路資訊,予以整理、 歸納、分析,期能藉由離散的情資,釐清美、中關係之真象,進而透過中外學者 所提出的不同論述,多元化、多面向預測美、中關係發展及對國際權力結構與台 灣之影響。. - 26 -.

(3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時間範圍 本論文研究時間係以胡錦濤 2002 年十六大後接替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擔任 國家領導人,迄今為主要研究的範圍,然中共「國際戰略」源緣甚早,具有其一 貫性,為瞭解其始末與核心因素,故以第一代領導人「國際戰略」觀點為起源, 並透過各代領導人不同背景的剖析,確切掌握中共「國際戰略」之精髓,以驗證. 政 治 大. 胡錦濤提出「和諧世界」國際戰略建構的背景與內涵,並分析對美中台關係的影. 立. 響。. ‧ 國. 學. (二)研究對象. ‧. 本論文係以探討中共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提出「和諧世界國際戰略」對美、. y. Nat. 中、台關係之影響,研究對象以「中共」與「美國」為主,「台灣」為輔,美國. io. sit. 是影響中共「國際戰略」主要外部主要制約因素。美、中關係自冷戰以來就是國. n. al. er. 際關注焦點,冷戰期間,中共成為美、蘇兩強權力結構的「權力平衡者」。冷戰. i n U. v. 結束後,中共接替蘇聯成為美國假想敵國, 「911 事件」後中共又轉化為美國「戰. Ch. engchi. 略夥伴」 ,中共從全球權力遊戲中維持兩強權力平衡的「樞紐者」 ,一躍成為權力 天平的一端。因此,本文探討的主軸即於中共如何從「樞紐者」轉變為權力結構 的「一極」及美國如何看待轉型中的中共,而台灣實力自始至終非能稱上「樞紐 者」 ,但能否發揮「關鍵者」 ,在「中國威脅論」中受美國青睞而蒙受好處,也值 得研究。 (三)研究內涵 不同的立論基礎產生不同的結論,然其最終目的均在於「描述、解釋」國際 現象,進而「預測」國際未來發展趨勢;新自由主義學者從「相互依存」觀點探 討美、中關係,其立論對後續研究提不同的立論基礎。然本文認為:現實主義一 - 27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畢業於國際學術機構 QS 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或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 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編號 主持人 計畫名稱 審查結果 CF12202 許惠恒 在亞洲國家多中心隨機研究比較 Joint Asia Diabetes. Evaluation (JADE)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鋼結構產生變形主要係由於承受反覆應力 作用、局部應力集中或承受過大荷重,引

中國白話文學由新文學運動肇始,作家即努力求新求變。第二次世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