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

Copied!
18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學系 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呂錘卿. 博士. 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 與因應方式之研究. 研究生:莊淑灣.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四 年 一 月.

(2) 謝. 詞. 能在中師專畢業三十年後拿到碩士學位是當初始料未及的,雖然這其間進修 過學士班、輔導二十學分班、研究所四十學分班,但此刻碩士論文的完成備感彌 足珍貴。 本論文能順利的完成,首先感謝指導教授呂錘卿博士亦師亦友的悉心指導, 每當在桌前苦思不解時,拿起手機請教老師,老師總是不厭其煩的詳加指導,適 時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使我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能克服許多困難。師恩浩瀚, 學生銘感五內。同時,要感謝口試委員楊振昇、江至正兩位教授悉心審閱我的論 文,巨細靡遺的提出許多精闢見解及寶貴的意見,讓本篇論文更臻完善。 在行碩班的學習歷程中感謝賴校長清標、楊所長銀興、游教授自達、黃教授 隆民、侯教授世昌、郭教授玉霞、陳教授慧芬、廖教授春文、呂教授錘卿諄諄教 誨、傾囊相授以奠定學術研究的基礎,感謝行碩班所有同學的相互砥礪,有幸與 您們同窗,一起上課的日子有苦有悲有喜有樂,激盪出無數智慧的火花,豐富了 我的生命樂章,點點滴滴讓我永生難忘。 感謝中部四縣市協助收發問卷的校長、主任以及 120 所國小主任填答問卷, 沒有您們的幫忙,本研究難以完成。秋英是我論文寫作時的諮詢對象,總是在我 疲累、挫折時適時的給予正增強;志平校長協助蒐集文獻及連絡施測學校;進修 期間黎明國小沈校長月清的支持及同仁們的協助與鼓勵,正昌在統計方法上的幫 忙;益嘉在電腦格式上的指導,都讓我永銘於心。 最後,要感謝我的父母,從小就給我很大的揮灑空間,感謝外子一路支持我, 陪我北上國圖找資料,深夜燈下伴讀,分擔家事,讓我無後顧之憂的全心投入課 業,感謝長子智彬協助英文翻譯,次子致帆不時的為我打氣。要感謝的人太多, 不克一一列出,謹以本論文獻給愛護我、關心我、幫助我的師長及親朋好友。 莊 淑 灣 謹誌於台中 94.01.07.

(3)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之現況,及其面臨工作壓力時所採取 的因應方式,並了解不同背景變項及不同控制信念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工作壓力及 壓力因應方式的關係。 本研究以台中市、台中縣、彰化縣、南投縣中部四縣市的國小教師兼主任為 研究對象,樣本數為 120 所國小,總計 403 位主任。回收共 379 份,有效問卷計 350 份,有效問卷達 86.85﹪。使用的研究工具為「國民小學主任工作經驗問卷」 , 所得資料以算數平均數與標準差、次數分配和百分比、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Pearson 積差相關、典型相關與逐步多元迴歸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的結論 如下: 一、國民小學主任感受中等程度的工作壓力,其中以「行政負荷」層面的壓力最 大。 二、女性、31-40 歲及 41-50 歲、主任年資 6 年-10 年、一般大學學歷及偏遠地 區的國民小學主任感受到較大的工作壓力。 三、外控信念的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大於內控信念的國民小學主任。 四、國民小學主任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整體工作壓力及各層面的預測力,以「學 校地區」、「內外控」的預測功能最佳。 五、國民小學主任採用壓力因應方式的頻率屬於中高程度,最常使用的因應方式 是「尋求協助」。 六、女性、41-50 歲、擔任輔導工作、偏遠地區及學校規模大的國民小學主任, 較常採用壓力因應方式。 七、外控信念的國民小學主任較常採用「解決問題」方式,內控信念的國民小學 主任較常採用「自我調適」、「尋求協助」方式。 八、國民小學主任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整體壓力因應方式及各層面的預測力, 以「性別」、「學校地區」、「學校規模」的預測功能最佳。.

(4) 九、整體工作壓力越高的國民小學主任,越常採用整體因應方式,在工作壓力各 層面上,在「教改適應」 、 「專業知能」 、 「內在衝突」 、 「行政負荷」 、 「人際應 對」等層面工作壓力越大的國民小學主任,越常採用「解決問題」的因應方 式。 十、國民小學主任的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具有典型相關存在,主要是由「教改適 應」 、 「專業知能」、 「內在衝突」 、 「行政負荷」 、 「人際應對」等變項透過第一 個典型因素,來解釋因應方式的「解決問題」層面。由「行政負荷」變項透 過第二個典型因素,來解釋因應方式的「尋求協助」 、 「自我調適」層面。 本研究亦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以供國民小學主任、學校校長、教育相關主 管機關及未來研究者作為參考。. 關鍵字: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因應方式、控制信念.

(5) A Study on the Job Stress and the Ways of Coping for the Director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Middle Area of Taiwan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probing the subject current status as related to stress and the ways of coping,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stress and the ways of coping for the director of elementary school who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locus of control. This research survey 403 directors in 120 elementary schools that situated in Taichung City, Taichung County, Chung-Hwa County, and Nantou County; the total retrieved 379 pieces, and within which 350 are valid. The survey, titled as “Questionnaire of Working Experiences of Director in Elementary School”, collects data that is to be analyzed by Effective average, standard deviation,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percentage,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conclude as followings: 1. Director of elementary school is under medium level of stress, especially for load of administration. 2. Subjects with attribute such as female, 31 to 40 years old, 41 to 50 years old, with 6 to 10 years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director, general baccalaureate, and work in schools in remote area are generally facing bigger stress. 3. Director of elementary school with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is facing substantial stress in comparison to those who with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4. School location, and locus control’s predictability is among the highest in terms of overall stress, and predictability by background attributes, and locus of control of director in elementary school. 5. Frequency of director’s reaction to pressure is at medium-high level, and the most often copying is seeking for assistant. 6. Director who adopt reactions to stress are usually those who are female, 41 to 50 years old, working in student counseling, remote area, and larger size of school. 7. Director with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often adopt “problem solving” technique to counter pressure, while those who with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usually adopt “self-adjustment”, and “seeking assistant” techniques. 8. Gender, school location, and size of school’s predictability is among the highest in terms of overall stress, and predictability by background attributes, and locus of control of director in elementary school. 9. More overall stress the direc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 have, more often do they adopt.

(6) overall coping methods. In all aspects of stress, more stress the directors suffering in educational reforming cop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ternal conflict, administrative workload, and interpersonal skill, more often do they adopt coping methods of problem solving. 10. Director’s stress and reactions are canonical correlated.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attributes such as educational reforming cop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ternal conflict, administrative workload, and interpersonal skill via first canonical factors to explain the counter-pressure reaction of problem solving. And administrative workload attribute will become the second canonical factor to explain reactions of “ seeking assistant”, and “self-adjustment” The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maybe adopted by director in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 and other education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 as advices as well as reference for future studies. Key words: elementary school, director, stress, coping method, control belief..

(7)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6 第四節 研究步驟 ...................................................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的意義與理論 .................................. 11 第二節 壓力因應的意義與理論 ...................................... 23 第三節 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及其相關之研究 ...................... 3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5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64 第五節 實施程序 .................................................. 65 第六節 資料處理 .................................................. 6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69 第一節 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之分析 ............................... 69 第二節 國民小學主任壓力因應方式之分析 ........................... 94. I.

(8) 第三節 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相關分析 ................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9 第一節 結 論 ................................................... 119 第二節 建 議 ................................................... 126. 參考文獻 ........................................................ 132 一、中文部分 .................................................. 132 二、英文部分 .................................................. 137 附錄一. 專家審查問卷暨專家內容效度修正意見結果 .............. 139. 附錄二. 建立專家效度之學者專家名單 .......................... 155. 附錄三. 「工作壓力量表」之專家意見調查表 .................... 156. 附錄四. 預試問卷 ............................................ 158. 附錄五. 「工作壓力量表」預試內容分析摘要表 .................. 163. 附錄六. 「壓力因應量表」之專家意見調查表 .................... 164. 附錄七. 「壓力因應量表」預試內容分析摘要表 .................. 165. 附錄八. 正式問卷 ............................................ 166. 附錄九. 「工作壓力量表」單題平均數排序表 .................... 172. 附錄十. 專家效度問卷推薦函 .................................. 174. 附錄十一 正式問卷推薦函 ..................................... 175. II.

(9) 表. 次. 表 3-1 各縣市國民小學校數、抽樣校數及樣本數分配 ......................................... 54 表 3-2 研究樣本數與問卷收發情形 ......................................................................... 55 表 3-3 有效樣本之個人基本背景資料統計表 ......................................................... 56 表 3-4 四縣市國民小學預試樣本數與問卷收發情形 ............................................. 59 表 3-5 工作壓力量表信度分析表 ............................................................................. 60 表 3-6 壓力因應量表信度分析表 ............................................................................ 62 表 3-7 工作壓力量表之各層面與題數對照表 ......................................................... 62 表 3-8 壓力因應量表之各層面與題數對照表 ......................................................... 63 表 4-1 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 ..................................... 70 表 4-2 不同性別之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之 t 檢定 ................................. 72 表 4-3 不同年齡之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 ................. 73 表 4-4 不同年齡之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3 表 4-5 不同主任年資之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 ......... 75 表 4-6 不同主任年資之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6 表 4-7 不同婚姻狀況之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之 t 檢定 ......................... 78 表 4-8 不同學歷之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 ................. 79 表 4-9 不同學歷之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9 表 4-10 擔任不同職務之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 ....... 80 表 4-11 擔任不同職務之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81 表 4-12 不同學校地區之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之 t 檢定 ....................... 83 表 4-13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 ....... 84. III.

(10) 表 4-14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85 表 4-15 不同控制信念之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之 t 檢定 ....................... 86 表 4-16 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整體工作壓力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88 表 4-17 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工作壓力「教改適應」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89 表 4-18 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工作壓力「專業知能」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90 表 4-19 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工作壓力「內在衝突」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91 表 4-20 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工作壓力「行政負荷」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92 表 4-21 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工作壓力「人際應對」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93 表 4-22 國民小學主任壓力因應方式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 ........................... 95 表 4-23 不同性別之國民小學主任因應方式各層面之 t 檢定 ............................... 96 表 4-24 不同年齡之國民小學主任因應方式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 ............... 98 表 4-25 不同年齡之國民小學主任因應方式各層面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98 表 4-26 不同主任年資之國民小學主任因應方式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 ....... 99 表 4-27 不同主任年資之國民小學主任因應方式各層面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0 表 4-28 不同婚姻狀況之國民小學主任因應方式各層面之 t 檢定 ..................... 101 表 4-29 不同學歷之國民小學主任因應方式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 ............. 102 表 4-30 不同學歷之國民小學主任因應方式各層面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2 表 4-31 不同職務之國民小學主任因應方式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 ............. 103 表 4-32 不同職務之國民小學主任因應方式各層面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4 表 4-33 不同學校地區之國民小學主任因應方式各層面之 t 檢定 ..................... 105 表 4-34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民小學主任因應方式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 ..... 106 表 4-35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民小學主任因應方式各層面的變異數分析摘要 ..... 106 表 4-36 不同控制信念之國民小學主任因應方式各層面之 t 檢定 ..................... 108 表 4-37 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整體因應方式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110. IV.

(11) 表 4-38 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因應方式「解決問題」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111 表 4-39 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因應方式「自我調適」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112 表 4-40 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因應方式「尋求協助」之迴歸預測分析摘要表 ..................................................................................................................................... 113 表 4-41 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各層面與因應方式各層面之相關係數表 ......... 114 表 4-42 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層面與因應方式層面的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 116. V.

(12) 圖. 次. 圖 2-1. Koslowsky 和 Matteson 與 lvanceich 的工作壓力模式 ....................... 16. 圖 2-2. Kyriacou 和 Sutcliffe 的教師壓力模式 ............................................... 21. 圖 2-3. Tellenback et al .(1983) 教師壓力模式 ............................................ 22. 圖 2-4. Lazarus 和. 圖 3-1. 本研究之架構圖 .......................................................................................... 52. 圖 4-1. 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的典型相關分析徑路圖 ................ 117. Folkman 的壓力處理模式 ................................................... 27. VI.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之現況,及其面臨工作壓力時所採取 的因應方式。本章共分五節,分別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名 詞解釋、研究步驟及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我國國民小學組織中專責職員很少,大部分的行政工作是由教師來兼任,教 師既是教學專業人員,也要扮演學校行政人員的角色。學校行政是對學校教學以 外的事務作系統化的管理,以求有效而經濟地達成教育的目標(謝文全,民 89)。 一切學校校務的計畫、執行及考核均有賴學校行政人員負責才能見其成效(黃義 良,民 88) ,可見學校行政人員責任之重大。學校主任可以說是學校的大支柱, 雖然學校校長才是最後的決策者,但是往往很多有關學校的重大活動或決策,校 長都會先找主任協商集思廣益,各處室的業務和績效也都由主任負全責。主任是 校長的重要幕僚又要謹守老二哲學的分寸,扮演校長與教師之間溝通的橋樑;而 教師法公佈之後,各校主任的任用權在校長,主任們無不戰戰兢兢、察言觀色、 小心行事,不免造成心理上、工作上非常大的負擔。. 在一片教改聲中,社會各界對學校教育品質的提升日益殷切,使得身兼教師 的國民小學主任面對的工作負荷更形沉重。無論校內外大小事務或上級交辦的業. 1.

(14) 務,常有時間上需如期完成的壓迫感,又有考評、督導、法令規章的壓力與限制, 及專業知能不足以應付工作要求,甚至與同事、校外人士間的人際關係之維持, 均是工作情境中壓力的來源(葉龍源,民 87) 。研究者從事教職工作至今邁入第 三十個年頭,從級任教師、組長到主任,一路走來深深感覺組長的工作壓力比級 任教師大,主任的工作壓力又比組長大,張進上(民 79)的研究也指出:在行政 支持方面,主任的壓力顯著高於導師。研究者從主任儲訓班結業後,先擔任總務 主任三年,當時累得每天下班後攤在沙發上馬上打瞌睡,天真的兒子還跟我說: 「媽媽你很愛睡覺喔!」轉任訓導主任後,每天比別人早上班,比別人晚下班, 只要有學生在,精神都是緊繃的,須等到所有學生都放學回家才能鬆口氣。再轉 任教務主任時適逢正式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之前一年,學校願景的建立,學校教育 目標的訂定,理想兒童圖像、學校本位課程、統整課程、教師授課時數、總體課 程計畫等等,以及辦不完的九年一貫課程研習,壓力之大不言可喻。 隨著社會的發展,台灣政治更民主化,經濟更自由化,文化更多元化,教師 和家長的自主意識抬頭,許多主任開會的場合都可聽到「這年頭行政越來越難做 了」的聲音。基於研究者自身的工作壓力經驗以及週遭主任的心聲,探討國民小 學主任工作壓力之現況即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國外對教師工作壓力(teacher stress)的研究如雨後 春筍般地大量出現,研究結果普遍認為教師有相當的壓力感受(Dunham, 1976; Kyriacou, 1987) 。Wahlund 和 Nerell(1976)的研究發現,在所有的白領階級 職業族群中,教師是最容易感到工作壓力的一群。國內的相關研究也發現國民小 學兼任行政教師知覺其工作壓力的程度為中等或相當大的程度(吳榮福,民 91; 宋禮彰,民 91;周元璋,民 92;紀翠玲,民 91;黃義良,民 89;葉龍源,民 87)。. 2.

(15) 國內對於教師工作壓力的研究相當多(王素芸,民 81;吳俊容,民 91;吳毓琦, 81;林玟玟,民 76;林水木,民 90;周立勳,民 75;邱憲義,民 85;洪朱璋, 民 93;陳聖芳,民 88;張瑞芬,民 78;許春霞,民 91; 程一民,民 85; 曾吉 雄,民 89;黃智慧,民 92;葉兆祺,民 89;蔡孟珍,民 90;謝琇玲,民 79), 對於兼行政教師工作壓力的研究也不少(吳明順,民 91;吳榮福,民 91;宋禮 彰,民 91;林昭男,民 90;周元璋,民 92;紀翠玲,民 91;陳青勇,民 90;黃 義良,民 89;葉龍源,民 87;詹寶完,民 92) ;但針對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的 研究卻不多。雖然有人做過這方面的研究,但當時尚未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也尚 未實施校務評鑑、教訓輔三合一整合方案…等。再加上這一波的退休潮,更加深 了研究者對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的研究動機。. 適度的壓力是進步的原動力,可以激發個體的潛能、發揮無限的創意,但過 度的壓力容易造成個體身心健康的傷害。林杏霞(民 86)認為不同程度的壓力會 產生不同的影響,輕者產生皮膚病變、酒藥癮、過敏、氣喘、便泌、腹瀉、頭痛、 高血壓、心臟病、背痛、胃病、潰瘍等身體現象及敏感、脆弱、緊張、沒有耐性、 無法放鬆、睡眠障礙、情緒反覆無常等心理現象;重者導致精神崩潰及其他精神 疾患(如幻覺、妄想等) 。詹寶完(民 92)的研究指出壓力造成國民小學教師在 生理上腰酸背痛、皮膚過敏、聲音嘶啞;在心理上,壓力造成國民小學教師情緒 不安、因緊張忙碌而脾氣欠佳、耐性降低,因過度焦慮而時常失眠、擔心會「過 勞死」 。因此,國民小學主任如果長期處於工作壓力之下,而不能加以調適因應, 可能會產生倦怠感、影響工作成效,甚至妨礙校務之推展。所以,國民小學主任 面對工作壓力時,所採取的因應方式為何?即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葉龍源(民 87)在研究中指出,個性、人格特質、校長作風、工作情境等亦. 3.

(16) 是影響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的原因之一。洪朱璋(民 93)認為教師工作壓力的來 源是多方面的,是教師個人特質、學校情境因素、與非職業壓力源的交互影響結 果。詹寶完(民 92)認為教師工作壓力因人而異,而人格特質是評估壓力的重要 因素,人格特質包括 A 型人格、內外控信念及堅強人格等三種。因此,不同內外 控信念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工作壓力及壓力因應方式是否有差異?即為本研究的 動機之三。. 基於上述緣由,本研究主要是以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為探討主題,除了瞭 解其工作壓力之情形外,並分析背景變項、內外控信念與工作壓力及壓力因應方 式的關係,進而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國民小學主任、學校及有關單位參考。. 貳、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瞭解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之現況及其影響因素。 二、瞭解國民小學主任面對工作壓力時所採取的因應方式及其影響因素。 三、探討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壓力因應方式的相關情形。 四、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國民小學主任及教育相關主管機關作為參考。.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壹、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4.

(17) 一、國民小學主任感受工作壓力之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工作壓力是否有差異? 三、不同控制信念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工作壓力是否有差異? 四、國民小學主任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工作壓力是否具有預測力? 五、國民小學主任面對工作壓力時採取何種因應方式? 六、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壓力因應方式是否有差異? 七、不同控制信念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壓力因應方式是否有差異? 八、國民小學主任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壓力因應方式是否具有預測力? 九、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壓力因應方式之相關情形為何?. 貳、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假設: 假設一:國民小學主任感受到的工作壓力為中高程度。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工作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2-1 不同性別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工作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2-2 不同年齡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工作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2-3 不同主任年資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工作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2-4 不同婚姻狀況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工作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2-5 不同學歷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工作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2-6 不同職務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工作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2-7 不同學校地區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工作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2-8 不同學校規模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工作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三:不同控制信念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工作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四:國民小學主任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工作壓力具有顯著預測力。 假設五:國民小學主任面對工作壓力時因應良好。. 5.

(18) 假設六: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壓力因應方式具有顯著差異。 6-1 不同性別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壓力因應方式具有顯著差異。 6-2 不同年齡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壓力因應方式具有顯著差異。 6-3 不同主任年資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壓力因應方式具有顯著差異。 6-4 不同婚姻狀況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壓力因應方式具有顯著差異。 6-5 不同學歷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壓力因應方式具有顯著差異。 6-6 不同職務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壓力因應方式具有顯著差異。 6-7 不同學校地區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壓力因應方式具有顯著差異。 6-8 不同學校規模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壓力因應方式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七:不同控制信念的國民小學主任,其壓力因應方式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八:國民小學主任背景變項和控制信念對壓力因應方式具有顯著預測力。 假設九: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壓力因應方式具有顯著相關。.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國民小學 本研究所稱國民小學(elementary school)是指中部四縣市(台中市、台 中縣、南投縣、彰化縣、)之公立國民小學,不包含私立小學。. 貳、主任 本研究所稱主任(director)是指在國民小學專任教師兼各處室主任者,包 括教務主任、訓導(學務)主任、教導主任、總務主任、輔導主任。本研究以台 灣省中部四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兼各處室主任為研究對象。. 6.

(19) 叁、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job stress)係指個人主觀知覺到工作的要求超過他們的能力, 因而產生威脅感,以致身心失衡的狀況。本研究以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工作 壓力量表」上的得分,作為受試者工作壓力的指標。得分越高者,表示其感受的 壓力越大;得分越低者,表示壓力越小。本研究將國民小學主任的工作壓力分為 「教改適應」 、 「專業知能」 、「內在衝突」、 「行政負荷」 、「人際應對」五個層面。. 肆、因應方式 因應方式(ways of coping)是指當內在心理需求與外在環境變化對個體造 成威脅,個體感覺過度負荷,無法承受,必須尋求外力協助或自我處理的一種解 決方式。 本研究以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壓力因應量表」上的得分,作為受試者選 擇壓力因應方式的指標。得分越高者,表示越常採用該種壓力因應方式;得分越 低者,表示越少使用。本研究將國民小學主任面對工作壓力時,所採取的壓力因 應方式分為「解決問題」 、 「自我調適」、 「尋求協助」三個層面。. 伍、控制信念 個人日常生活中對自己與周圍世界關係的看法,是為控制信念(locus of control) 。按個人命運受內外在因素控制之差別,將人分為內控與外控兩種類型 (繆敏志,民 83)。 如果個體認為增強事件的發生,不是由於她本人行為的後果,而是由於運 氣、機會所造成,或由權威的他人來決定;或者個體認為周遭的環境太過於複雜, 致使它無法預測事件的後果,如此該個體即具有外在控制信念(belief in. 7.

(20) external control),簡稱為外控。倘若個體認為事件的後果是由她自己的行為 或他個人較持久的特徵,如能力、屬性等所造成,可由她自己加以控制或預測, 如此該個體即具有內在控制信念(belief in internal control),簡稱為內控 (李文銓,民 80)。 本研究所指之控制信念,係指受試者在吳靜吉及孫志麟以羅氏控制信念量表 上的題目加以刪減後而形成的短題本的得分,得分愈高表示愈外控,得分愈低表 示愈內控。. 第四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主要依下列步驟進行: 壹、確定研究計畫:提出初步研究計畫,確定具體的研究方向、研究範圍及研究 目的。 貳、蒐集文獻:透過 ERIC、國內圖書館、各出版社、期刊及網路各種館際合作資 源,蒐集有關工作壓力及壓力因應方式及控制信念的相關資料。 叁、分析歸納文獻:閱讀所蒐集的文獻,綜合分析有關研究主題的資料,做文獻 探討及編製問卷的依據。 肆、編製問卷:依據文獻探討之結果並參酌其他研究者之研究問卷,及研究者實 際的工作經驗編擬成問卷初稿。 伍、進行問卷專家效度:於民國 93 年 6 月 8 日送出專家審查問卷,請四位教育 學者專家及八位實務經驗豐富的教育工作者,對本研究問卷提供建議與修 正,以建立本研究工具之專家效度,最後再綜合專家的意見調整及修改問 卷,再請指導教授修改潤飾後,編製成預試問卷。 陸、進行預試並做信度分析:於民國 93 年 7 月 1 日至 7 月 15 日實施預試,並根. 8.

(21) 據回收資料進行信度分析。 柒、寄發正式問卷:於民國 93 年 9 月 3 日寄發正式問卷。 捌、回收問卷、統計分析及撰寫研究結果。 玖、完成結論的撰寫,提研究成果。.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可分成「地區與學校」 、 「研究對象」、 「研究內容」等三 方面,分述如下: 一、就研究地區與學校而言:本研究範圍限定在台中市、台中縣、南投縣及彰化 縣之公立國民小學,不包括私立小學。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本研究對象包括國民小學教師兼任之各處室主任但不包括 人事、會計。 三、就研究內容而言:本研究內容旨在了解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及其面對壓力 時的因應方式。有四個重點分述如下: (一)背景變項以性別、年齡、主任年資、婚姻、學歷、職務、學校地區、學校 規模來探討。 (二)控制信念以內控信念與外控信念來探討。 (三)工作壓力以「教改適應」 、 「專業知能」 、 「內在衝突」 、 「行政負荷」 、 「人際 應對」五個層面來探討國民小學主任的工作壓力 (四)壓力因應方式以「解決問題」 、 「自我調適」 、 「尋求協助」三個層面來探討 國民小學主任面對工作壓力時的因應方式。. 9.

(22)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限於時間、人力與物力等因素,使研究範圍無法涵蓋各層面及相關變 數,因此於解釋研究結果與推論時,為求客觀與審慎,本研究之研究限制,分為 三方面,分述如下: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本研究範圍因研究者能力及時間不足,只限定在中部四縣 市之公立國民小學主任。故研究結果只能針對中部四縣市地區作推論和應 用。其結果若要推論到其他層級學校或縣市學校則有待進一步研究。 二、在研究變項方面:影響工作壓力及壓力因應方式的因素頗多,本研究以控制 信念及背景變項(性別、年齡、主任年資、婚姻、學歷、職務、學校地區、 學校規模)來探討,周延性有其限制 三、在研究工具方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進行,雖然研究者強調本研究僅作 學術研究之用,但在填答問卷時難免會顧及學校校譽或個人因素,是否有所 保留或隱瞞,即會影響研究之真實性。. 10.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探討國內外相關文獻,俾對本研究有關主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及作 為實證研究的理論依據。全章共分三節,第一節教師工作壓力的意義與理論,第 二節壓力因應的意義與理論,第三節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及其相關之研究。.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的意義與理論 本節針對壓力、工作壓力、教師工作壓力的意義加以探討,並以 Koslowsky 和 Matteson 與 lvanceich 的工作壓力模式、Kyriacou 和 Sutcliffe 的教師壓 力模式以及 Tellenback,Brenner,和 Lofgren(1983)的教師壓力模式加以探究, 並且以此模式為架構,探討工作壓力的壓力源及教師工作壓力等相關概念。. 壹、教師工作壓力的意義 一、壓力的意義 「壓力」(stress)一詞是源於拉丁文的「stringere」,意思是「拉緊」或 「緊拉」 (黃惠惠,民 81) 。壓力的概念源自物理學及工程學,它是涉及物質的能 量及抗緊張的能力。是用來測量物質相關的精密度的,晚近心理學家、社會學家、 內科醫生已借用此一術語,然而將它應用於人類,是開始界定什麼是壓力以及它 怎樣發生、對人類有什麼影響(馮觀富,民 81) 。因此,壓力在學術研究與組織 的實務中已逐漸受到重視(張慶勳,民 85) 。大多數人對於壓力的研究,均認為. 11.

(24) 是「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王素芸,民 81) 。然而對壓力的意義,進 一步深入的探討,學者解釋因觀點的差異,而有若干不同的見解。Ivancevich 和 Matteson 在 1980 年曾經綜合各家對於壓力的定義,將之歸納為三類:第一類「刺 激型的壓力定義」 ,第二類「反應型的壓力定義」,第三類「互動型的壓力定義」 (引自李明宗,民 89) 。分別說明如下: (一)刺激型的壓力定義 此派觀點將壓力視為環境的刺激,強調壓力是社會與外在環境的變化對個人 所造成的影響。例如,當個體與外界刺激無法契合,經過個人評估,感到身心無 法負荷時所做的反應(蔡孟珍,民 90) 。Burke 和 Weir(1980)則認為壓力是一 種發生在個體身上的內、外在負性的刺激。 (二)反應型的壓力定義 此派觀點認為壓力是人對於有害環境的反應型式,亦即壓力是對壓力源的反 應。例如,林水木(民 90)將壓力定義為個體對於內、外在環境的需求,因所認 知到的主、客觀能力與資源不足,以致無法達到平衡狀態,因而產生之心理與生 理的不愉快現象;此一現象因時空的轉換、客觀環境的改變或個人能力、資源的 增減,以及個體的認知調適,而存在著一種不確定的動態變化。周元璋(民 92) 認為壓力是個體因為外在主客觀環境改變,個體必須面對此一改變而作出因應的 生、心理反應,當此改變超出個體能因應的能力、意願或意志時,生、心理感覺 負荷、不舒服、甚至難過等種種負面的情緒或身體反應的情形。 (三)互動型的壓力定義 此派觀點認為壓力是來自個體與環境之間動態交流系統的一部份,當個人把 事件認定為非自己能力所及,並危及自己的完好性時,壓力就呈現出來。例如, 葉重新(民 84) 認為壓力是衝擊個人內外的一種刺激,是個人對內外環境事件產 生心理上或生理上的反應,也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陳傳宗(民 92)將. 12.

(25) 壓力定義為:個體面對內在需求與外在環境要求時,經由個體的主觀認知到個人 能力或社會資源不足,以致無法達到平衡狀態,所產生心理與生理的不愉快現 象。陳廷楷(民 92)認為壓力係由於自身的工作壓力所引起的,個體與內外在環 境交互作用產生身心不平衡之狀態,且引起其不愉悅的感覺,並產生緊張被壓 迫、焦慮不安及倦怠的狀態。McGrath(1976)認為壓力包括個人與環境的交互 作用。某些在當時或當地所發生的事情,代表著個人行為的要求、限制或是一種 機會。 綜合以上研究者之意見,「壓力」一詞之概念是指「個體面對內在心理需求 與外在環境變化等壓力源時,因個人能力無法應變與資源不足而導致身體疾病或 心理上挫折、緊張、衝突、與壓迫的反應。」 此一定義指出壓力源包含內在心理需求與外在環境變化,壓力反應則因個體 個別差異而有所不同,壓力對身心的影響則是偏向較負面的。. 二、工作壓力的意義 工作壓力是從壓力的概念衍生而來的。從字面上即知此壓力是跟工作有直接 相關的。專家學者對於工作壓力的定義也和前述壓力的定義一樣各有不同的看 法,分別介紹如下:黃智慧(民 92)將工作壓力定義為:個體在面對工作情境中 的刺激時,經由個人認知評價,所產生消極性之身心適應的反應。陳聖芳(民 88) 將工作壓力定義為:工作環境中超過個人負荷量的要求,進而造成威脅感,產生 緊張、焦慮、挫折、壓迫急迫或苦惱的反應,這些反應改變個人正常身心狀況, 引發了消極、無助感。葉龍源(民 87)認為工作壓力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下, 致使生理與心理產生不平衡的狀態。藍采風(民 70) 認為工作壓力是工作環境對 個體造成脅迫,個體必須付出精力以求平衡的現象。Leach(1984)對工作壓力 所下的定義是個體知覺能力與預期效果有差距,而導致挫折的現象。 以上專家學者的定義中,Leach、藍采風、陳聖芳將工作壓力視為是因個人. 13.

(26) 能力與環境需求間有差距,或是失衡後而導致的。葉龍源將工作壓力視為是由於 個體與工作環境交互作用的現象。黃智慧的研究將主要焦點置放於與組織和工作 有關的因素。 歸納以上研究者之意見,研究者將「工作壓力」概念定義為「個人主觀知覺 到工作的要求超過他的能力,因而產生威脅感,以致身心失衡的狀況。」. 三、教師工作壓力的意義 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從事教育工作時,所感受到的壓力。研究者在教職現 場三十年,感受深刻,舉凡導護工作、班級瑣事、行政工作、家長的要求,再加 上少子化的因素,學生越來越難管教,教改及教育政策的不確定性,都造成教師 或多或少的壓力。對於教師工作壓力的意義,各學者持有不同的看法,茲列舉如 下: 周元璋(民 92)認為教師的工作壓力是指教師面對工作上的要求或應負的責 任時,必須承擔生、心理所受的壓力,而必須對人、事、物取得新的認同或平衡 點有所改變,而做這些改變必須自己有所付出,付出的程度超過自己所能承擔的 範圍,教師就會感覺壓力的存在。林水木(民 90)認為教師的工作壓力是指學校 教師就其本身工作,對於內外在環境之變遷與需求,自我覺知難以既有的經驗與 資源來加以處理;因而導致身心的干擾與掙扎,致使個體的工作效能產生變化的 一種現象。吳毓琦(81)認為教師的工作壓力主要是指教師在學校工作中所承受 到的壓力。通常不包括教師日常生活中有關於個人、家庭、社會等壓力,即教師 工作壓力係指教師職業壓力,為教師對於工作上所賦予的要求、期許、職責等所 感受到的壓力。周立勳(民 75)認為教師的工作壓力係指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 對潛在的工作情境因素或要求評估為威脅或有礙工作表現,而產生負面的情感反 應。洪朱璋(民 93)將教師工作壓力定義為:教師在學校工作環境中,在教學、 行政上或與學生、家長、同事的互動過程中所產生個人無法適應的負面情感。許. 14.

(27) 春霞(民 91) 將教師工作壓力定義為:教師在學校工作中,因知覺工作情境有礙 其工作表現,所產生的負向情感,並因而影響其生理和心理的狀況。 綜合以上研究者之意見,本研究將「教師工作壓力」定義為:「教師在學校 工作環境中,面對各項工作感到過度負荷,以及人際關係、專業發展等無法妥適 的處理,而產生的身心失衡狀況。」. 貳、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 一、工作壓力的理論 教師工作壓力的研究,來自於工作壓力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 Koslowsky 和 Matteson 與 lvanceich 的工作壓力模式加以探究,並且以此模式為架構,探 討工作壓力的概念。如圖 2-1。 圖 2-1 是工作壓力的分析模式,其中壓力源可分為四種,包括個人方面、 團體方面、組織方面及組織以外的壓力源,四種壓力源也產生四種相對應的不同 影響。同時,亦可瞭解壓力源-壓力-影響三者間存在不同的調適方式,調適方 法的不同造成壓力和影響二變項之間產生不同的聯結,結果有的人反應較為強烈 有的人則不太明顯。本研究將以此模式為架構,分析壓力源、壓力認知及對個體 之影響。 (一)壓力源 工作壓力的壓力源(stressor agent)為何?有來自外在及個人內在、有形 及無形的因素,各學者的看法不一,分述如下: 1、Koslowsky 和 Matteson 與 lvanceich 將工作壓力的壓力源分為個人、團體、 組織及組織以外的因素等四種類別(陳素勤譯,民 90) :. 15.

(28) 壓力源. 影響. 個人方面 *工作要求 *角色衝突 *角色混淆 *對工作環境的掌握 *與主管的關係 *工作負荷. 心理/態度方面 *工作滿意 *組織承諾 *工作參與 *自尊 *疲乏 *情緒沮喪. 團體方面 *管理行為 *缺乏凝聚力 *內部衝突 *地位不相稱. 行為方面 *曠職 *離職 *意外事故 *酗酒、吸毒. 對壓力 的認知. 組織方面 *文化 *結構 *技術 *工作條件改變的 解釋 組織以外 *家庭 *經濟 *交通時間 *噪音、溫度、擁擠. 個別差異 *遺傳、年齡、 自我效能、性 別、飲食、社 會支持、處理 方式、人格特 質、職業、對 環境的控制力. 與空氣污染. 認知方面 *決策不良 *無法專心 *忘東忘西. 身體健康方面 *心血管疾病 *免疫系統 *骨骼肌肉系統 *消化系統. 圖 2-1 Koslowsky 和 Matteson 與 lvanceich 的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陳素勤譯,民 90,第 601 頁. 16.

(29) (1)個人方面 個人方面是與個人工作任務直接有關者,個人最主要的壓力來源包括工作要 求、工作過量、角色衝突、角色混淆、趕時間、對工作環境的掌控力以及工作性 質,另外工作保障也是個人方面的重要壓力源之一。 (2)團體方面 團體方面的壓力是肇因於團體動力以及管理行為,管理階層帶給員工壓力的 方式有表現前後不一致的行為、未能給予支持、漠不關心、工作指示不足、要求 過高、忽視優良的表現而強調不理想的表現。 (3)組織方面 組織方面的壓力來源,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組織文化。工作要求高於員工 需求的高壓環境就容易產生壓力反應;反之,運用參與管理的方式,多多提供支 持就能相對地減少員工壓力。另一方面資訊科技也是另一個組織壓力的來源。 (4)組織以外的因素 組織外的壓力源是指組織以外的因素,例如工作與家庭生活的衝突就很有壓 力,社會經濟狀況是另一項組織以外的壓力源,尤其是社經地位較低者壓力愈 大,社經狀況包括:經濟能力,如收入、社會地位,如教育程度;工作地位,如 職業。 2、藍采風(民 89) 認為工作壓力的壓力源包括: (1)內含於工作的因素:如:工作環境不良、工作過量、時間壓力、對身體 可能造成傷害。 (2)組織內之角色:如:角色模糊、角色衝突、組織內在與外在領域的衝突、 對別人負責。 (3)生涯發展:如:升遷太多或太快、無升遷或大材小用、沒有工作上的安全. 17.

(30) 感、進取心被阻撓。 (4)工作人際關係:如與上司關係不良、與下屬或同事關係不良、授權困難。 (5)組織文化或結構:沒有或極少參與決策、預算受限、公司政策、缺乏有效 顧問。 3、陳彰儀(民 84)認為每一項工作都有其壓力源,因為每種工作都有其特性的 工作要求,其中的共同壓力源有六種,分別是工作單調無聊、工作環境不理 想、工作上有時間和期限的壓力、過度的工作要求、超過負荷的訊息,以及 工作設計和技術的問題 4、高尚仁(民 85)認為在任何一個工商業機構、政府機關、學校、醫院等,都 會有大量的壓力素,包括工作環境、人際關係、工作的意義、升遷、工作調 動等。 綜上所述,工作壓力的主要壓力源包括:工作過量、工作保障、工作要求過 高、組織文化、工作與家庭生活的衝突、工作環境不良、角色衝突、時間壓力、 對別人負責、升遷問題、工作人際關係不良、工作調動、工作傷害、資訊科技等 技術的問題。可以將之分為五類: (1)組織文化:如組織氣氛、領導者的領導風格、組織的預算及政策及決策 的參與程度等。 (2)工作自身:如工作過量、工作保障、工作要求過高、工作環境不良、工 作傷害等。 (3)技術能力:如資訊科技能力、工作設計和技術等。 (4)內在衝突:如角色衝突、角色模糊、升遷問題、工作調動、工作與家庭 生活的衝突等。 (5)人際關係:如與上司、下屬或同事間的人際關係,與組織外部人員的人. 18.

(31) 際關係等。 (二)對壓力的認知 對壓力的認知是指個人知覺到壓力是否存在,壓力大小的感受程度,人與人 之間的感受程度差異極大,因為個人對壓力本來就存有不同的解釋;例如有人認 為失業是一種轉機,而有人卻認為失業彷彿失去人生的一切。高尚仁(民 85)認 為不同的人會對壓力素有不一樣的反應,對甲來說的壓力素,也許對乙來說只是 微不足道的事情。例如,晉升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項好消息,因為他們都渴望 獲得晉升,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升職會產生新的壓力素,因為升職後必須面對新 環境的挑戰。 對壓力的認知將會影響對壓力的調適,個人如果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那些影 響生活的壓力來源,就會覺得壓力較小、也較能接受壓力所產生的影響。另外, 個性較熱心或較有彈性者對於壓力也較能調適,研究資料顯示易怒、多疑或對人 較不信任者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比例較高(陳素勤譯,民 90) 。 (三)工作壓力對個體的影響 Koslowsky 和 Matteson 以及 lvanceich 將工作壓力對個體造成的影響分為 心理/態度、行為、認知與身體健康等四方面(陳素勤譯,民 90) :(1)在心理/ 態度方面工作壓力會影響自尊心與情緒、工作的參與感與滿意度以及對組織的承 諾。 (2)行為方面工作壓力有時會讓人酗酒、吸毒、發生意外事故,因工作倦怠 而曠職甚至離職。 (3)在認知方面工作壓力會讓人做事無法專心、忘東忘西,導 致做出不良的決策。 (4)身體健康方面由於工作壓力所引起的疾病有:免疫力及 疾病抵抗力變差、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緊張性頭痛、背部疼痛、腹瀉以及便 秘。高尚仁(民 85)認為為了保持工作興趣及避免煩悶的感覺,工作壓力是絕對 需要的,但太多的壓力卻會引起低效率及曠工等,隨之而來的可能是病症的產生。 綜合言之,適度的工作壓力是進步的原動力,可以激發個體的潛能、發揮無. 19.

(32) 限的創意,也有助於保持工作興趣及避免煩悶的感覺。但過度的壓力容易造成個 體身心健康的傷害。. 二、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 多位學者(林水木,民 90;邱憲義,民 85;張瑞芬,民 78;藍采風,民 70) 指出教師工作壓力的研究包含兩方面:教師壓力情境和壓力反應。壓力情境係指 產生壓力之外在、客觀環境或事件,它是一種或數種刺激,亦即教師對學校環境 所知覺到的威脅。而壓力反應係指個人主觀對外界刺激所作之適應或引起的緊張 壓迫感,亦即教師所經驗到身體和情緒的症狀。有關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以 Kyriacou 和 Sutcliffe 兩人以及 Tellenback 等人的教師壓力模式較為完整。本 研究先介紹此二模式,再歸納研究者之觀點。 (一)Kyriacou 和 Sutcliffe 的教師壓力模式 Kyriacou 和 Sutcliffe 於 1978 年提出教師壓力模式來說明教師壓力的形成 和影響之過程,其整個模式如圖 2-2。 由圖 2-2 中可知可能的壓力源,經過評估,威脅到個人自尊和安全時,才 會成為實際的壓力源。透過適應機轉,教師產生壓力反應,若長期受到壓力影響 則會產生慢性壓力症狀。而造成教師壓力的大小,端視教師個人的特質而定。教 師個人的特質,包括教師的屬性變項、人格需要、適應能力、信念、態度、價值 系統,會影響教師對壓力的承受度及壓力對個體身心所造成的反應(例如:心身 症、心臟病、心理疾病)。此一模式亦說明了教師個人的特質對解釋壓力的重要 性。 此一模式中有四條回饋路線:A 表示適應機轉對壓力源評估的影響,若適當 使用因應方式,則「實際壓力源」的程度可減低到最小;如果適應機轉無法減低 壓力事件的發生,則他會被評估得更具威脅性;B 表示教師對壓力的反應,可直 接評估更多的壓力事件,如屬於心理、生理及行為的反應;C 與 B 有關,它表示. 20.

(33) 長期處於壓力下產生的症狀,當教師處於倦怠階段,而當壓力的症狀持續出現 時,教師可能會很需要家庭與親友的支持與協助;否則可能導致慢性病症狀而造. 7 教師個人的特質: 教師的屬性變項、人格需要、 適應能力、信念~態度~價值 系統. D. 3 實際 的壓 力源. 2. 1 可能的 壓力源:. 評 估:. 物理的 心理的. 對個人 自尊和 安全的 威脅. 4 適應機 轉: 減少感 受到的 威脅. 5 教師壓 力: 負向情 感,有 關心理 、生理 及行為 和反應. 6 慢性壓 力症狀: 心身症 、心臟 病、心理 疾病. A B C. 8 屬於非職業的 壓力源. 圖 2-2 Kyriacou 和 Sutcliffe 的教師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林玟玟,民 76,第 24 頁. 21.

(34) 成「非職業的壓力源」的產生;D 表示教師過去處理壓力的成功或失敗經驗,以 及其社會資源支持與否,均會影響目前評估的結果與對於壓力事件的決定。. (二)Tellenback 等人的教師壓力模式 Tellenback 等人根據 Kyriacou 和 Sutcliffe 所提出的教師壓力研究模式略 做修正,提出教師壓力模式如圖 2-3 所示,他們所修正的特點是指出學校社會 特質對壓力源的影響。. 1 學校社 會特質 3 可能的. 4 實際的. 5 一般性. 壓力源. 壓力源. 緊. 張. 6 身心健 康 的 損 傷. 2 教師 特質. 非職業性 的壓力源. 評 估. 適應機轉. 圖 2-3 Tellenback et al .(1983) 教師壓力模式. 22. 7 退出工 作 (With-d rawal).

(35) 由圖 2-3 中可知學校社會特質、教師特質、個人評估與適應機轉以及非職 業性的壓力源,都有可能是造成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 學校社會特質包含校長的領導方式、學校的組織氣氛、班級學生數、學校教 師年齡(老化或年輕化)的分佈、學校所在地區、學校規模大小以及教師與學生、 家長間的關係等(宋禮彰,民 91;陳聖芳,民 85;葉兆祺,民 89) 研究者綜合歸納以上兩種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 1、教師的工作壓力來源是多方面的,包括:物理的、心理的、生理的、教師的 屬性變項、人格需要、適應能力、信念、態度、價值、學校情境因素、非職 業性的壓力源等交互影響的結果。 2、壓力源是否對教師造成壓力反應,教師個人的特質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3、適時的運用適應機轉,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 4、教師若長期受到工作壓力影響,而沒有良好的適應機轉,則會產生慢性壓力 症狀,造成身心健康的損傷,甚而選擇離職或提早退休。 5、教師工作壓力的產生過程,會受到教師個人人格特質(信念、態度、價值) 所影響。 本研究即依此理論模式來探究國民小學主任的工作壓力以及背景變項、控制 信念與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的關係。. 第二節 壓力因應的意義與理論 本節針對壓力因應的意義加以探討,以「Pervin 人格特質導向之因應理論」 及「Lazarus 和 Folkman 的壓力處理模式」加以探究,並對壓力的因應方式做進. 23.

(36) 一步的探討。. 壹、壓力因應的意義 壓力是現代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壓力引起的緊張、焦慮、憤怒、敵意,很容 易破壞免疫系統的防衛能力,讓疾病有機可乘。因此,壓力的因應非常重要,隨 著我們對壓力的因應不同,劣壓力(distress)可能變成優壓力(eustress), 優壓力也可能轉變成劣壓力,甚至使個人身心達到 Selye 在 1979 年從研究腎上 腺皮質與腦下垂體間的生理反應中,發展出一般性適應症候群理論(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中所說的耗竭期,如果再無法消除壓力源以改善身 體狀況,則將導致病痛、衰老、甚至死亡的現象(陳廷楷,民 92;羅月華,民 92)。壓力因應的意義,學者的解釋因觀點差異,而有若干不同的見解。茲引述 不同學者的意見,再做綜合歸納。 鄧柑謀(民 83)認為「因應」是一種努力去處理壓力事件的過程取向,也認 為它具有緩衝壓力的效果。 黃惠惠(民 91)認為「因應」是個體整合自身與環境資源,並積極採取行動 及解決問題。 林昭男(民 90)指出「因應」是個體與環境互動過程中,為避免遭受威脅或 解除壓力,所採取的處理方式或解決方法。 吳明順(民 91)認為「因應」是一動態的過程,個體運用各種策略經由認知 評估努力去處理壓力事件。 陳廷楷(民 92)認為「因應」是個體對於本身的工作因素所產生的工作壓力, 採取一系列的紓解情緒、減輕焦慮及壓迫感的調解方式,其目的在於減輕其工作 壓力。 Folkman(1984)認為因應是一種動態的歷程,涵蓋認知、行動、評價與再 行動等步驟,是一種過程取向。. 24.

(37) Auerbach 和 Gramling (1998)認為因應策略泛指經常使用於處理壓力情 境與減低我們的壓力的思考與行動。 Dewe 認為「因應」是指在認知和行為上的一種行動,而該行動是用來控制、 減少、容忍加諸在某人身上的負荷或超過某人能力所及的某種能力(引自陳廷 楷,民 92) 。 以上學者的定義中,林昭男、黃惠惠、Auerbach 和 Gramling 以及. Dewe. 視壓力因應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行動。鄧柑謀、Folkman 和吳明順視壓力因 應是一種動態歷程,是一種過程取向。陳廷楷則視壓力因應是一種調解方式。 綜合以上研究者之意見,本研究將「因應」一詞之概念性定義為:當內在心 理需求與外在環境變化對個體造成威脅,個體感覺過度負荷,無法承受,必須尋 求外力協助或自我處理的一種解決方式。. 貳、壓力因應的理論 本研究以 Pervin 人格特質導向之因應理論及 Lazarus 和 Folkman 的壓力處 理模式加以探究,以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人格特質導向之因應理論 人格特質導向之因應理論是由 Pervin 所提出,旨在說明個人人格的形成是 極為複雜的,差異性亦大,人格特質是影響因應行為的主要因素,其主要的特徵 可歸納為四種(引自陳青勇,民 90) : (一)先天遺傳的人格特徵,(如基因、智商、種族、性別、體裁、容貌等)會 影響一個人獨特的作為,面對壓力時也影響了個人不同的因應行為。 (二)環境性的人格(如民族性、個人生活史、環境競爭經驗等),會影響在生 存競爭的環境中,產生如緊張、焦慮、壓力等心理症狀的差異,同時也影. 25.

(38) 響其因應的行為。 (三)社會性的人格(如領導、服從、道德觀、價值取向等),影響心理的發展 與因應行為的模式。 (四)教育性的人格特質,能有助於增進人際關係,亦建構出個人情緒性、認知 性、行為性等的因應方式。 人格特質導向學派認為「人格特質」是壓力因應方式的評估基準,不同的人 格特質有不同的因應方式,而人格特質又受先天遺傳及後天環境的影響,所以人 格特質導向學派的因應是以個人人格取向為主。 二、Lazarus 和 Folkman 的壓力處理模式理論 Lazarus 和 Folkman 於 1984 年提出壓力處理模式理論來說明壓力的處理歷 程,其整個模式如圖 2-4。 由圖 2-4 中可知壓力處理歷程主要有:情境與個人因素、對壓力源的認知、 處理策略等三部分。個人對壓力源的認知係受到情境及個人因素的影響,同時也 會對處理策略產生影響。分述如下: (一)情境與個人因素 情境因素是影響個人對壓力源解釋的環境特性,例如混沌的情境--像晚間 走在陌生地帶的黑暗街道上--令人無法確知是否有潛在危險。除了混沌不明的 情境使人在處理壓力源時產生極大差異之外,其它的情境因素還包括壓力源出現 的頻率、以及社會支持網絡。 個人因素是指與壓力源感受有關的人格特質,例如在疲倦或生病時,容易對 壓力源做出扭曲的解釋,在極度疲乏的情況下,甚至會將一個簡單的問題視為莫 大的威脅或挑戰。個人特質包括自尊、樂觀、自我效能以及工作經驗等,對壓力 源的認知與感受同樣也具有影響。. 26.

(39) 情境因素. 對壓力源 的認知. 處理策略. 控制 逃避 症狀處理. 個人因素 傷害性? 威脅性? 挑戰性?. 圖 2-4 Lazarus 和. Folkman 的壓力處理模式. 資料來源:陳素勤譯,民 90,第 616 頁. (二)對壓力源的認知 認知是指個人對情境或壓力源的整體認知或評價,將會影響壓力的處理方 式。「傷害性」(包括損失)是指已經造成的傷害,「威脅性」是潛在的傷害,而 「挑戰性」則是在困境中可能得到的益處。在處理傷害性的壓力源時,宜注重對. 27.

(40) 事物的重新解釋,因為事實已經形成;反之,在威脅性的壓力源處理則應側重傷 害的預防。具挑戰性質的壓力處理方式與具威脅性者一樣,強調未來觀,不過威 脅性壓力源的處理重點是在避免損失,而挑戰性質的壓力源注重的是如何獲得。 (三)處理策略 處理策略是用以處理情境的特定行為及認知,常用在壓力源與壓力處理的有 三種: 1、控制策略(control strategy) :是指在行動或認知上,直接針對問題加以解 決。 2、逃避策略(escape strategy):個人面臨壓力時,未能面對問題加以解決, 這就是逃避策略。即一個人對壓力的處理是屬於被動的接受或是避免面對造 成壓力的原因。 3、症狀處理策略(symptom management strategy):症狀處理策略是運用放鬆、 呼吸調解或運動等方法,控制工作壓力引起的症狀。強調減輕壓力症狀的處 理方式。 個人對壓力源的認知及個人因素與處理的策略有關,到底何種處理策略-控 制、逃避或症狀處理最為有效,與當時的情境有關。例如以渡假方式逃避壓力, 有時候比直接面對壓力源的處理策略恰當,應該學習用各種權變方法處理壓力 源。 研究者綜合以上理論,歸納出幾點結論以作為國民小學主任壓力因應之參 考: 1、人格特質受先天遺傳及後天環境的影響,不同的人格特質有不同的因應方式。 2、情境因素與個人因素對壓力因應方式會產生交互作用。 3、個體面對壓力時,到底採取哪一種處理策略,應視情況而定。. 28.

(41) 叁、壓力因應方式的分類 Lazarus 和 Folkman 於 1984 年將壓力因應方式依功能來分,分為兩類(引 自陳廷楷,民 92): 一、 「針對問題因應」(problem-focused coping) 此因應方式是應用於藉著積極地做某些事來改變壓力源,進而努力的解決問 題。研究顯示使用「針對問題因應」方式是與更多正面情緒的結果有關連。 二、 「針對情緒因應」(emotion- focused coping) 此因應方式是調整在有壓力的情境下所導致的痛苦情緒。 以上兩種因應方式的使用是受到壓力可否控制來決定的,如果個人認為情況 是可以控制的,那麼「針對問題因應」方式是較常被使用的。然而假如壓力源大 到超過可掌控的情況時,普遍是使用「針對情緒因應」方式。雖然兩者分類時分 屬不同的面向,但是在實際的使用上卻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肆、壓力的因應方式 壓力似無可避免,但是教師可以藉由改變內在或外在條件,以求負面壓力感 受緩和或化解(王素芸,民 81) 。以下提出不同學者對付壓力的方式,分述如下: 葉重新(民 86)認為對付壓力的方式有六項,包括針對問題以尋求解決之道、 視危機為轉機、宗教信仰、多關心與參與自身以外的事務、樂觀積極進取以及社 會支持。 王舜清(民 90)提出七招對付壓力的因應策略,做個百壓不侵的功夫好手, 包括良好的休閒活動、規劃、調整觀念、降低標準、將心比心、轉移目標、適當 發洩情緒。 黃惠惠(民 91)指出面臨壓力時有些人採取積極的方式,有些人採取消極的 方式。積極的方式有(1)減少不必要的壓力因子;(2)了解自己並建立合理的. 29.

(42) 期望; (3)改變對事情的認知; (4)增強問題解決的能力; (5)有效的時間管理; (6)培養並實踐健康的生活;(7)學習放鬆技巧紓解身心緊張;(8)建立並善 用社會支持網路; (9)尋求專業協助度過難關。消極的方式:大部分消極因應方 式的特性是「逃避」,常用的方式如:自我防衛機制、濫用或增加酒精的使用、 大量抽煙或增加咖啡因的使用、藥物濫用、過度沉溺於工作或活動以及吃過量的 食物。 Kyriacou(2001)歸納各學者的說法,列出十項個人面對壓力時的因應方式: (1)試著往問題的積極面思考;(2)減少比較;(3)在工作後休息;(4)實際 行動; (5)控制情緒; (6)花點時間在特殊工作上; (7)和別人討論問題與感受; (8)健康的家庭生活;(9)事前計畫;(10)了解個人的限制。 Packer 針對工作壓力提出六項自我調適的方法: (1)瞭解自己感受到的壓力 特徵,認清壓力的來源; (2)瞭解壓力問題的嚴重性,分辨輕重緩急; (3)瞭解 壓力的本質,據以做適當反應; (4)參考他人之實例,避免自我束縛; (5)書寫 工作壓力之一般原因,自我抒發; (6)與他人交換經驗,作為認知反應後之回饋 參考(引自盧瑞陽,民 82)。 綜合上述不同學者對付壓力的方式,可知個體遇到壓力時有些人採取積極的 方式,有些人則採取消極的方式。 一、積極的方式 積極的方式是指採用正向的方法來紓解壓力,此種方式可分為二類,一是善 用個人資源,一是善用個人以外資源。 (一)善用個人資源方面: 1、心態的轉變:調整觀念、降低標準、了解個人的限制並建立合理的期望。 2、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的進修充實專業知能,針對問題,尋求解決之道。 3、有效的時間管理:做任何事,事前擬好妥善計畫,依輕重緩急依序辦理。. 30.

(43) 4、培養並實踐健康的生活:有健康的家庭生活,從事良好的休閒活動,積極正 向的宗教信仰。 5、學習放鬆技巧:轉移目標、緩和呼吸、深呼吸、冥想、靜坐等。 (二)善用個人以外資源方面: 1、和別人討論問題與感受:充分與別人討論、觀摩、吸取經驗,並分享心情。 2、尋求社會支持:善用社會支持網路,尋求專業的協助以度過難關。 3、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參考他人之實例,幫助自己突破困境。 二、消極的方式 1、消極的方式是指採用負向的方式來紓解壓力,如情緒宣洩、大吃大喝、逃避、 濫用酒精、藥物、瘋狂工作…等。 2、適當發洩情緒,可以紓解壓力,避免身心受創,但如果過度濫用酒精、藥物 或暴飲暴食或成為工作狂則會危害身心健康。. 第三節 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及其相關之研究 本節就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及其相關之實證研究分四部份分別加以討 論,第一部分是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第二部分是教師壓力因應方式之研究,第 三部分是工作壓力與壓力因應方式關係之研究,第四部分是控制信念與工作壓 力、壓力因應方式關係之研究。. 壹、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 一、教師工作壓力來源. 31.

(44) Pettegrew 和 Wolf(1982)指出教師工作壓力的研究不外是以工作為主的 壓力、環境的壓力(即組織情境)以及和角色有關的壓力等三方面。 Chaplain (1995)針對英國小學教師所做的研究結果發現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有三種,包 括專業發展、學生行為態度及工作任務。 關於教師工作壓力源的研究,國內多位研究者研究結果發現工作負荷、人際 關係、專業成長、學生行為、教學方面、角色期望、時間支配是教師工作壓力的 重要來源(吳俊容,民 91;邱憲義,民 85;陳聖芳,民 88) 。 國內針對國民小學各處室主任工作壓力源的實證研究尚屬不多。因此,本研 究工作壓力源的相關研究部分,將由探討單一處室主任以及兼行政工作之教師的 相關研究中,來探討各處室主任的工作壓力源。 葉龍源(民 87)在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中,將國民小學 主任的工作壓力源分為上級壓力、行政負荷、人際關係、內在衝突及決策參與五 個層面。黃義良(民 89)在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 中,將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源分為人際關係、行政負荷、時間壓力 及專業知能四個層面。陳瑞成(民 87)在國小輔導主任角色期望、角色壓力與角 色踐行之相關研究中,將國民小學輔導主任的角色壓力分為諮商輔導、諮詢診 斷、行政協調三個層面。宋禮彰(民 91)在組織變革中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工作壓 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中,將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工作壓力源分為上級要求、行政負 荷、人際處理、本身內在衝突及專業知能五個層面。林昭男(民 90)在國小初任 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中,將國民小學初任主任的工作壓力源分為內在 衝突、工作負荷、人際關係、專業知能及變革適應五個層面。吳明順(民 91)在 國民中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中,將國民中學主任的工作壓力源分為 工作負荷、人際處理、決策參與、內在衝突及專業知能五個層面。陳廷楷(民 92) 在國小教務主任在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下之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中,將國小教 務主任的工作壓力源分為組織因素、工作負擔、人際關係、角色壓力及外在環境. 32.

(45) 五個層面。林銘科(民 92)在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特性知覺與工作壓力之研究 中將國小總務主任的工作壓力源分為人際關係、行政負荷、專業知能及上級壓力 四個層面。 綜上所述,大部分的研究將主任或兼行政工作之教師的工作壓力源分為人際 關係、行政負荷、專業知能、內在衝突、時間壓力及上級壓力,因最近幾年教改 正如火如荼的展開,研究者在開會或閒聊的場合,得知主任們普遍感受到教改的 壓力。因此,本研究參酌上述實證研究,再加上教改議題,將國民小學主任的工 作壓力源分為「教改適應」 、 「專業知能」 、 「內在衝突」 、 「行政負荷」 、 「人際應對」 五個層面。. 二、教師工作壓力的影響因素 有關教師工作壓力的影響因素,分析國內外實證研究,可歸納為八個因素, 包括:性別、年齡、年資、婚姻、學歷、職務、學校地區、學校規模等。分述如 下: (一)性別因素 林銘科(民 92)研究結果指出女性國小總務主任在專業知能上的工作壓力明 顯高於男性國小總務主任。周立勳(民 75)研究結果指出女教師在班級教學的壓 力大於男教師。吳榮福(民 91)研究結果發現女性國小總務主任感受到的工作壓 力顯著高於男性國小總務主任。 邱憲義(民 85)研究結果指出不同性別教師在「角色特性」的壓力感受有所 差異,男教師顯著高於女教師。程一民(民 85)、 黃義良(民 88) 研究結果指 出在整體工作壓力上男教師工作壓力大於女教師。周立勳(民 75)研究結果指出 在工作過度負荷與專業不適任感上男教師較女教師壓力大。 有的研究者則認為工作壓力不會受到性別的影響,如葉龍源(民 87) 、林昭. 33.

(46) 男(民 90)、宋禮彰(民 91)、吳明順(民 91)、陳廷楷(民 92)等的研究。 總之,有些研究發現女性教師或主任的工作壓力大於男教師或主任。另外也 有些研究發現男性教師或主任工作壓力大於女教師或主任,還有些研究發現工作 壓力並不會受到性別的影響。可知性別因素對工作壓力的影響並沒有一致性,因 此,本研究也想針對性別因素加以探討。 (二)年齡因素 邱憲義(民 85) 、林純文(民 85)的研究指出工作壓力各層面及整體工作壓 力上年輕的教師高於年長的教師。洪朱璋(民 93)在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 力與運動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中指出 31-40 歲的教師在人際關係上感受到的工 作壓力明顯高於 21-30 歲及 41 歲以上教師。 林昭男(民 90) 、葉龍源(民 87)、宋禮彰(民 91) 、林銘科(民 92)等的 研究均指出年齡與工作壓力無顯著差異。 綜合上述,有些研究發現年輕的教師工作壓力高於年長的教師,也有些研究 發現年長的教師工作壓力高於年輕的教師,還有些研究發現工作壓力並不會受到 年齡的影響。可知年齡因素對工作壓力的影響並沒有一致性,本研究將針對年齡 因素加以探討。 (三)年資因素 林銘科(民 92)研究結果指出總務主任年資未滿一年者在「整體工作壓力」 與「專業知能」壓力高於 6-15 年者。邱憲義(民 85) 、吳明順(民 91)研究結 果均指出工作壓力各層面及整體工作壓力上年資淺的高於年資深的。程一民(民 85) 的研究結果顯示在整體工作壓力方面服務 6-10 年教師的壓力大於服務 11 -19 年及 20 年以上的教師。林玟玟(民 76)研究發現:年資淺的教師對學生不 良行為、工作負荷的壓力感受最高。 鄧柑謀(民 80)的研究發現:年資越深工作壓力越大。宋禮彰(民 91) 、林.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專案執 行團隊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min-max and the max-min k-split problem are defined similarly except that the objectives are to minimize the maximum subgraph, and to maximize the minimum subgraph respectively..

Experiment a little with the Hello program. It will say that it has no clue what you mean by ouch.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error message is dependent on the compiler, but it migh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promote Gratitude Education by using Gratified Dream Savings Notebook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need of walking to school for middle-grades students and designs related teaching plans.This study firstly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