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與 憂鬱之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與 憂鬱之關係"

Copied!
10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鄭婉敏 博士

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與

憂鬱之關係

研究生:陳斐柔 撰

中華民國一0一年六月

(2)

謝辭

此本論文是由滿滿的感激堆積出來的。首先要感謝幫我打最重要地基 的指導教授-鄭婉敏老師。謝謝老師挪用寶貴的假日指導我,細心且有耐心 的和我討論,對您的感謝無法在短短的謝辭中道盡,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還要感謝兩位口委-王慶福老師、王櫻芬老師,非常感謝兩位老師給我的建 議,您們的寶貴意見讓我的論文能雕琢更細緻! 感謝所有老師給我的教誨和幫助,也感謝所上學長姐的經驗分享和照 顧,你們給的一切讓我有很多成長!還要謝謝研究所同學小青、正君、佩 諭、俊任、絹、吟儒、思華、郁惠、孟文、宜鈴、蕭綺,很開心有你們一 起學習,很謝謝你們豐富了我研究所的生活。當然還要感謝「努力奮鬥救 論文」的戰友艾莉、Fiona、珮如、小孜、健翔,還好有你們在這段艱難的 日子裡和我同在、與我一起攜手並進,所以我們才能一起達陣!另外也要 感謝在我論文寫作過程中,利用各種方式給我加油打氣的親朋好友們,謝 謝你們的支持與鼓勵!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謝謝爸媽讓我無後顧之憂的專心寫論文。 謝謝阿嬤、大姑、弟弟和表弟妹們,只要我需要幫忙,你們就二話不說的 挺我到底!我還要謝謝阿公在天上的保佑,相信您一定在天上看到我的這 一步。 寫不完、道不盡的感謝比要蒐集的文獻還要更多,要感謝的人真的太 多了,謝謝上天讓我遇到這麼多可貴的人。來不及寫進來的,我把對你們 的感謝寫在我的生命裡,並帶著所有的善意繼續前行,也希望我能把這些 溫暖轉出去,謝謝這一路上幫助過我的所有人! 斐柔 2012 年 6 月

(3)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與憂鬱的關係,採用問 卷調查法,以全國 807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為「人 際親密能力量表」、「寂寞量表」以及「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並 針對受試者在這些量表上的填答結果,分別以平均數、標準差、t 考驗、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以及逐步迴歸分 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為中等以上;大學生的整體寂寞感偏低; 大學生的整體憂鬱偏低。 二、大學女生情緒支持及主動/表露能力高於大學男生;大學男生比大 學女生感到寂寞無助和缺乏友伴;在大學四個年級中,大三學生最感到歸 屬感弱及缺乏友伴;大三學生之憂鬱高於大二學生。 三、大學生的情緒支持、負向決斷、衝突處理及主動/表露能力愈高, 則愈不感到寂寞無助、歸屬感弱及缺乏友伴;大學生的主動/表露能力、負 向決斷能力愈高,情緒支持能力愈低,則愈不感到歸屬感弱。 四、寂寞無助、歸屬感弱、負向決斷與衝突處理對憂鬱有預測力。 根據研究結果與限制,研究者建議教育工作者、諮商輔導人員能加強 大學男生之情緒支持與主動/表露能力;重視大學三年級學生之情緒狀態; 辨識大學生的寂寞情緒;重視大學生的負向決斷、衝突處理的能力;增加 大學生的正向情感。此外,並從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方法與研究變 項提出建議供未來研究參考。 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大學生大學生大學生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人際親密能力、人際親密能力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寂寞感寂寞感寂寞感、、、憂鬱、憂鬱憂鬱憂鬱

(4)

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personal Intimacy Competence,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ei-Rou Chen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personal intimacy competence,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nts were 807 nationwide college students, and

questionnaire-surveying method was employed. Instruments used in the study included the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 the Loneliness Scale, and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t test, one-way ANOVA, one-way MANOVA, canonical correlations,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Major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a)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intimacy competence was above the medium, the loneliness was low, and the depression was also low.

(b) College female students’ scores on “emotional support” and

“initiation/disclosure” were higher than male students; male students’ scores on “loneliness and helplessness” and “lacking of friends” were higher than female students; juniors’ scores on “weak belongingness” and “lacking of friends” were higher than freshmen, sophomores, and seniors; juniors’ depression was higher than sophomores.

(c) College students who scored high on “emotional support”, “negative assertion”,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initiation/disclosure” were more likely to score low on “loneliness and helplessness”, “weak belongingness”, and “lacking of friends”; college students who scored high on

“initiation/disclosure”, “negative assertion”, and low on “emotional support” were more likely to score low on “weak belongingness”.

(d) “Loneliness and helplessness”, “weak belongingness”, “negative assertion”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had the power of prediction toward depres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nd limitations,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educators, counselors and researcher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intimacy competence, loneliness, depression

(5)

目 次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緒論緒論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假設---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9 第一節 人際親密的定義、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寂寞感的定義、內涵、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憂鬱的定義、內涵、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22 第四節 人際親密、寂寞感與憂鬱的相關研究--- 30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8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3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4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結果與討論結果與討論結果與討論---47 第一節 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及憂鬱之現況分析--- 47 第二節 不同性別與年級的大學生之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與憂鬱的差異分析 54 第三節 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之相關分析--- 65 第四節 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對憂鬱的預測分析--- 69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73 第一節 結論 --- 73 第二節 建議 --- 7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 81 二、英文部份 --- 85

(6)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一 人際親密能力量表 --- 91 附錄二 寂寞量表 --- 92 附錄三 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 --- 93 附錄四 人際親密能力量表使用同意書 --- 94 附錄五 寂寞量表使用同意書 --- 95 附錄六 正式量表 --- 96 附錄七 施測說明書 --- 100

(7)

表 次

表 3-1 樣本人數分佈--- 37 表 3-2 樣本之性別與年級分佈--- 38 表 4-1 「人際親密能力量表」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單題平均數--- 48 表 4-2 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量表中感受不容易或不自在之百分比--- 49 表 4-3 「寂寞量表」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單題平均數--- 50 表 4-4 大學生在寂寞量表中感受「有時如此」及「經常如此」之百分比--- 51 表 4-5 「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單題平均數--- 52 表 4-6 大學生憂鬱程度之百分比摘要--- 53 表 4-7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各分量表上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54 表 4-8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之人際親密能力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 55 表 4-9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之人際親密能力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55 表 4-10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寂寞感各分量表上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57 表 4-11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之寂寞感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摘要--- 57 表 4-12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之寂寞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58 表 4-13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之憂鬱 t 檢定摘要--- 59 表 4-14 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各分量表上得分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60 表 4-15 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之人際親密能力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 61 表 4-16 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寂寞感各分量表上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62 表 4-17 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之寂寞感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 62 表 4-18 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之寂寞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63 表 4-19 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之憂鬱描述統計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64 表 4-20 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之典型相關分析摘要--- 65 表 4-21 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各分量表與憂鬱之相關係數矩陣--- 70 表 4-22 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之逐步迴歸分析摘要--- 70 表 4-23 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對憂鬱的預測之逐步迴歸係數摘要-- 70

(8)

圖 3-1 本研究架構 --- 35 圖 4-1 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之第一組典型結構--- 67 圖 4-2 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之第二組典型結構--- 68

(9)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本章說明本研究之動機、目的、問題、假設以及提出名詞的界定。本 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 研究假設;第四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我國大學生正處於 Erikson 發展理論的青少年後期到成人初期的過渡 階段,青少年後期的主要發展任務為「自我統合對認同混亂」(indentity

versus role confusion);成人前期的主要發展任務為「親密對疏離」(intimacy

versus isolation),個人必須面對自我統合的發展,還必須和同性及異性發 展較為親密的情感交流。然而,大學時期的生活可能比起中學階段更加複 雜、多元,所面對的困難也可能更多。許多研究顯示,大學時期的重要影 響因素中,其中一項即是人際議題,例如 Kato(2007)對 690 位大學生進 行人際壓力的調查結果顯示人際關係的確是造成人際壓力的因素。黃于芬 (2007)的研究顯示,大學生與同學發生摩擦、與好友疏遠或分離的人際 壓力是大學階段較常經驗、較感困擾的人際議題。大學時期所面對的人際 關係可能包含與家人、朋友或情人的關係,此時期的個人和他人間的關係 可能有更多情感承諾的交流,個人若能與他人建立或維持親密、相互滿足 的感覺,則能滿足人際親密的需求(曾文志,1996)。然而,個人若是人 際親密議題發展未臻完善,則可能有疏離、寂寞的感受。 有些研究認為成年前期的大學生是寂寞感受的高危險群之一(Cutrona,

(10)

可以從兩方面來看(王以仁,2007;陳麗婉,1989;Cutrona, 1982):一方 面是環境變遷帶來的改變。大學生正面臨一些重要的轉換階段,像是離家 念大學或即將從校園轉換至工作場合等。個人離開家庭或熟悉的校園,投 入陌生的生活圈,容易因為缺乏舊有的支持系統而感到寂寞;另一方面為 大學階段是親密關係發展的重要時期。從 Erikson(1982)的發展觀來看, 他表示個人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是其自我認同的重要依據之一,且個人 能與他人維持親密關係,得到他人的支持或關懷,不僅是個人成熟的標準 之一,同時也能避免寂寞(引自 Hook, Gerstein, Detterich, & Gridley,

2003)。反之,當人際親密關係的質和量不能符合成年前期者的期待時, 個人特別容易感到寂寞(邱瓊慧,2000),Bonner 和 Rich(1986)也指出 寂寞感正是人際疏離下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引自劉安真,1992)。由此可 見,對於大學生來說,人際間的親密能力的發展和寂寞息息相關。 人是社會的動物,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社會網,這些網連結著個人 和其他人,而當失去和他人連結的關係時,就會產生寂寞感(王以仁, 1989;吳靜吉,1987;張春興,1991)。龍應台(2008)曾在《目送》一 書中如此描述寂寞感:「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 狗,或許就可以削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 際無著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王以仁(1989)以大學生 為對象,探討寂寞感與其相關因素,他的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學生的孤獨感 較美國學生嚴重。Dellinger-Ness 和 Handler(2007)甚至指出造成寂寞的 可能不是進入大學後的突發性經驗,慢性化的寂寞感更可能是此發展時期 更大的風險。Özdemir 和 Tuncay(2008)對 721 位大學生進行研究,有 62% 的研究參與者表示有寂寞感,且其中未有戀愛關係的大學生,顯示更高的 寂寞感。而寂寞感也常伴隨其他的問題,例如 Fan、Zhou 與 Pan(2011) 的研究也顯示寂寞感是網路成癮的重要因素之一。郭嬪如(2008)的研究 則指出社交焦慮愈高的大學生因實際的社交技能和社交表現不具信心,因

(11)

而容易花費更多時間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以紓解寂寞的心情,卻因此阻礙 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造成生活適應上的惡性循環。 另外,寂寞感通常也和某些負向情緒狀態有關,例如憂鬱(Rokach, 1990; Young, 1982),Markman(2008)也指出處於青少年後期和成人前期 的大學生常會在大學四年中增加憂鬱情緒的經驗。柯慧貞等人於 2003 年 以柯氏憂鬱量表調查南區大專校院 4,163 名學生,發現高達 53﹪的大學生 出現輕度以上的憂鬱現象,其中 13﹪的大學生達到中重度憂鬱現象,且約 有 5﹪的大學生達到臨床診斷標準的重鬱症傾向,也就是有半數以上的南 區大學生有憂鬱感受(引自柯慧貞等人,2004)。吳元蓉(2006)的研究 顯示大學生憂鬱程度達臨床水準者,佔全體大學生之 25﹪,董氏基金會從 2005 年至 2007 年的調查研究顯示約有四分之一的大學生有憂鬱情緒,其 2008 年的研究結果也顯示相近數據,發現約有 22%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 緒,包含輕微、明顯、嚴重三種憂鬱情緒(董氏基金會,2008)。而黃于 芬(2007)的研究結果顯示幾乎有高達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學生有憂鬱傾 向,輕度、中度及重度憂鬱的大學生高達 36.7%,有憂鬱傾向的大學生接 近四成。從以上既有的數據可發現大學生的憂鬱程度是個值得持續關切的 議題。 憂鬱情緒常是憂鬱症與自殺行為最初期的表現,但卻較少得到關注 (張虹雯、陳金燕,2010)。劉安真(1992)的研究中,有 13 位受試者提 到自殺意念是因心情不好、心煩、沮喪,而吳元蓉(2006)的研究結果也 顯示憂鬱大學生曾出現自殺意念的比例高達 41﹪,可見憂鬱是自殺的高危 險因子。再者,憂鬱也和人際議題有關聯,Eberhart 與 Hammen(2006) 回顧心理社會功能和憂鬱症的實證研究時,發現青少年期及成年前期的個 人有較差的人際關係品質、缺少人際互動、缺乏社交技巧、有不安全依附 的認知,更容易伴隨憂鬱。 大學生面對此時期的發展任務,並解決此時期的挑戰是成功轉換成人

(12)

角色的關鍵,在目前國內的既有研究上,人際親密議題大多以兩性親密關 係為探討的主題,例如陳秀菁(2002)、蘇美榕(2004)。但兩性親密關係 也奠基於一般人際關係,且人際關係的議題不僅是關係狀態的探討,關係 的建立也包括個人和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若個人無法建立滿意的關係, 即可能引發寂寞感,更可能因此導致憂鬱的產生。基於人際親密能力、寂 寞感、憂鬱等主題對大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本研究乃以大學生為對象,了 解大學生一般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及憂鬱的現況,並了解此三者彼此間 的關聯性。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與問題

研究目的

與問題

與問題

與問題

以下分別敘述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壹 壹 壹 壹、、、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及憂鬱的現況。 二、了解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生之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及憂鬱之差異。 三、了解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與憂鬱之關係。 貳 貳 貳 貳、、、研究問題、研究問題研究問題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討下列問題: 一、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及憂鬱之現況如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及憂鬱是否有差異?

(13)

三、大學生之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是否有相關? 四、大學生之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是否能預測憂鬱?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

依據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之人際親密能力有差異。 1-1:不同性別之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有差異。 1-2:不同年級之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有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之寂寞感有差異。 2-1:不同性別之大學生的寂寞感有差異。 2-2:不同年級之大學生的寂寞感有差異。 假設三: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之憂鬱有差異。 3-1:不同性別之大學生的憂鬱有差異。 3-2:不同年級之大學生的憂鬱有差異。 假設四: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和寂寞感有典型相關。 假設五:大學生的人際親密能力和寂寞感能預測憂鬱。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以下說明本研究變項之定義: 壹 壹 壹 壹、、、大學生、大學生大學生大學生 大學生一般指 18 至 22 歲就讀於教育部評定為高等教育學校的學生。

(14)

本研究之大學生係指 100 學年度就讀國內高等教育體系之公私立四年制大 學校院的學生。 貳 貳 貳 貳、、、人際親密、人際親密人際親密人際親密能力能力能力能力

人際親密能力(interpersonal intimacy competence)是指個人與他人建 立、發展及維持親密關係的能力(王慶福,1995),亦指兩人能保有持續 且頻繁的互動,並能相互尊重、諒解並信任彼此,同時能向對方坦露、分 享內心的感受、想法、生活經驗與價值觀,甚至是個人隱私的能力。本研 究的人際親密能力係以受試者在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1997)所編製 的「人際親密能力量表」上的得分為依據,此量表將人際親密能力分為「負 向決斷」、「情緒支持」、「主動/表露」和「衝突處理」四種不同的人際能力, 得分愈高表示個人在該量表所測得的人際親密能力愈佳。 參 參 參 參、、、寂寞感、寂寞感寂寞感寂寞感 寂寞感(loneliness)是一種主觀且負向的情緒經驗,且亦是人際需求 無法滿足所產生的不愉快感受。本研究之寂寞感係以陳麗婉(1989)修編 的「寂寞量表」之得分為依據,此量表將寂寞感分為「寂寞無助」、「歸屬 感弱」和「缺乏友伴」,得分愈高表示寂寞感受愈高。 肆 肆 肆 肆、、、憂鬱、憂鬱憂鬱憂鬱 憂鬱(depression)為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狀態,此狀態可能發生於一 般人或病理診斷疾患,但有程度上的差異。憂鬱情緒是許多情境下皆可發 生的反應,而此反應會表現在情緒、認知、生理及行為等方面。本研究之

(15)

憂鬱情緒係以受試者在游森期與余民寧(2006)編修之「流行病學研究中 心憂鬱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CES-D)上 的得分為依據,得分愈高表示憂鬱愈嚴重。

(16)
(17)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四節,敘述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憂鬱情緒之定義、理論 基礎、相關研究以及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及憂鬱情緒彼此間之相關研 究。第一節為人際親密能力的定義、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第二節為寂寞 感的定義、內涵、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第三節為憂鬱的定義、內涵、理 論基礎及相關研究;第四節為人際親密能力、寂寞感與憂鬱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人際親密

人際親密

人際親密能力

人際親密

能力

能力的定義

能力

的定義

的定義、

的定義

、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本節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討人際親密能力的定義;第二部分探討 人際親密能力的相關理論;第三部分則探討人際親密能力的相關研究。 壹 壹 壹 壹、、、人際親密、人際親密人際親密人際親密能力能力能力能力的定義的定義的定義的定義 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兩人互動下產生,是一個動態 的連續過程,而當關係中的兩人有更多的互動、分享時,即會產生關係的 親密感(intimacy)。Steil(1997)認為親密發生於人與人間的互動,但親 密的程度會受到個人能力和動機所影響。而人際親密能力(interpersonal intimacy competence)是指個人與他人建立、發展及維持親密關係的能力 (王慶福,1995)。Reis 和 Shaver(1988)認為親密是一種階段性的歷程, 包含自我坦露、回應、感覺被了解及在意。郭靜晃(1993)則認為人際親 密(interpersonal intimacy)是指當個人與他人互動時,能使自己或他人感 受到彼此正進行開放、相互支持的互動,同時仍能保持自己的個性與身 分。Prager(1995)甚至指出個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可用來預測親密

(18)

關係的滿意度,還能預測誰可以維持較長久的親密關係(引自陳秀菁, 2002)。 綜合各學者對人際親密能力的定義,可發現人際親密能力為個人想與 他人親近、相連的能力,也是兩人彼此互動、分享的能力,另外,人際親 密能力也包含情感、認知和行為上的互相交流的能力。本研究針對人際親 密能力的概念,敘述以下有關人際親密能力的理論。 貳 貳 貳 貳、、、人際親密、人際親密人際親密人際親密能力能力能力能力的理論的理論的理論的理論 以下分別敘述人際親密能力的相關理論:心理動力取向、Erikson 的社 會心理發展論、人際需求理論以及人際親密能力五向度等。 一、心理動力取向 Freud 認為個人的人際關係受早期經驗的影響,他認為兒童在學齡前 解決情感衝突的經驗會影響日後人格的形成以及成年後性關係的品質。而 新佛洛依德學派學者加入了社會觀,他們主張個人對社會環境的適應是維 持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Adler 認為人類行為受到社會驅力,渴望歸 屬並參與團體,強調能關懷他人以及和他人分享是心理健康的指標之一 (引自李茂興譯,1994)。而 Fromm 認為個人與他人的互動中會形成個人 的氣質傾向。他的理論核心概念為「逃避自由」、「恐懼自由」,其指出個 人渴望自由,但獲得自由又必須與他人分離,因而產生了孤獨和疏離感。 個人為逃避孤獨疏離,便產生「關係需求」、「超越需求」、「歸屬需求」、「自 我認同需求」、「參考架構需求」、「刺激及被刺激的需求」等六種需求,以 企圖解除此衝突的狀態(引自黃堅厚,1999)。 Horney 試圖以社會文化的觀點來了解人格的形成,她提出基本焦慮論 (basic anxiety)來解釋人際間的衝突。當個人在高度競爭的文化中,會被

(19)

無助、孤獨感所威脅而使用一些策略來消除焦慮,像是移向人們(moving

toward people),藉著投入感情,依賴和服從別人來保護自己;反對人們

(moving against people),藉著攻擊和敵意來保護自己;離開人們(moving

away from people),藉著孤立和退縮來保護自己。當個人不能彈性運用以

上的策略而僵化的僅採用一種策略時,往往是導向精神官能症的原因。 Sullivan 於 1953 年提出人際關係理論,強調以社會觀點來思考發展的意 義,他提出之人際發展理論,可看出各階段的人際轉換過程(引自曾文志, 1996)。他認為個人是社會交互作用的產物,而個人在青少年後期的人際 需求為進入成人世界的統合需求,此時的個人與他人交往互動的過程,會 影響其日後的人格發展,而從親密的友誼中可學習和他人建立親密連結的 能力,如此時期能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可減輕個人的焦慮、寂寞,更能避 免憂鬱等感受。 二、心理社會發展論 Erikson(1982)將人生全程視為連續不斷的人格發展歷程,共分成八 個階段。而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均有其衝突存在,而所謂的成長,便是克 服這些衝突的過程。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學習該階段的任務是人格成熟的關 鍵,如能解決發展階段的困難,則能順利解決該階段的任務,邁向下一階 段。然而,若是個人在某階段的任務有困難,即可能阻礙個人日後的發展 任務。 Erikson(1982)指出大學生處於親密與疏離的發展階段,若順利發展 此階段的任務,則能與他人相處有親密感,反之,則可能與社會疏離,並 感到寂寞和孤獨,甚至影響其它生活層面的適應。另外,Erikson 也認為形 成和維持親密關係需要三種能力,包括:承諾、投入而不用擔心失去自我; 深層的自我坦露、性成熟;維持個體性或清楚的自我定義(引自陳秀菁, 2002)。

(20)

三、人際需求理論 Schutz 和 Luckmam 於 1973 年認為人際關係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人際 需求可分成三類,即歸屬(inclusion)、控制(control)和情感(affection)。 歸屬的需求是指個人希望存在於團體中的慾望;控制的需求是指個人希望 能影響周圍的人、事、物的慾望;而情感的需求是指個人擁有愛與表達的 慾望。不同需求的人會發展出不同的人際反應特質(引自曾端真、曾玲珉, 1996)。 四、人際親密能力五向度 Buhrmester、Furman、Wittenbeerg 與 Reis(1988)提出五個人際能力 向度,用來檢視個人與他人互動時廣泛的人際親密能力。此五向度包括主 動(initiation),亦即開始一段關係,像是提出邀約、認識新朋友;負向決 斷(negative assertion),指能維護自己的權益及對別人不合理的對待表示 生氣,自在的表達自己的負向情緒;自我坦露(self disclosure)個人的訊 息,指能與他人分享內心感受與想法;提供他人情緒支持(emotional

support),能同理他人;以及衝突處理(conflict management),指個人能有

效處理人際衝突的情境,兼顧雙方立場,接納個別差異的能力。他們也根 據此五項人際能力向度,發展「人際能力量表」(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 另外,王慶福(1995)指出親密關係和某些人際能力有關聯,像是自 我表露、引發他人自我表露、同理心和人際溝通以及解決衝突的能力。他 亦發現人際親密能力與依附風格、性別角色取向等人格變項存在典型相 關,例如,安全依附較高、逃避依附較低的人,會有較好的主動/表露、情 緒支持等人際親密能力。 綜觀以上理論,心理動力取向認為人際親密能力主要是從早年經驗及 社會互動中發展而來;Erikson 的社會心理發展論則指出大學階段是人際親

(21)

密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且形成和維持親密關係需要承諾、深層的自我坦 露與清楚的個體性;人際需求理論則倡導關係是人類的基本需求;而人際 親密能力五向度觀點則是認為人際親密的維持和五種人際能力有關。 參 參 參 參、、、大學生性別、大學生性別大學生性別大學生性別、、年級與人際親密、、年級與人際親密年級與人際親密年級與人際親密能力能力能力能力之相關研究之相關研究之相關研究之相關研究 以下分別敘述大學生性別與年級在人際親密能力上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 顏映馨(1999)的研究顯示女大學生的整體人際親密能力高於男大學 生,女大學生與同儕的「心情分享」高於男大學生。Grabill 和 Kerns 於 2000 年的研究係針對美國 600 位 17 歲到 21 歲的成人為對象,調查他們友誼中 的依附型態及親密關係,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親密的感受上有性別差 異,女性比男性更能自我坦露、更能對別人回應,以及感覺他人對自己有 所回應,而女性也比男性更能感受到被了解和被在意(引自吳柄緯,2011)。 陳秀菁(2002)的研究也發現大學女生的人際親密能力有別於大學男 生的人際親密能力,尤其是在情緒支持能力方面,大學女生比大學男生更 能提供他人情緒支持。吳元蓉(2006)的研究也同樣發現不同性別大學生 的整體人際親密以及「尊重、體諒、了解」、「支持、鼓勵、安慰」、「關係 的親近與重要性」、「自我表露」、「非口語的表達」五個人際親密層面均具 有顯著差異,都是女大學生的人際親密情形顯著高於男大學生。謝秋禪 (2009)的研究發現,女大學生與家人的親密顯著高於男大學生;而在同 儕親密上,女大學生在「尊重、體諒、了解」、「支持、鼓勵、安慰」、「關 係的親近與重要性」、「非口語的表達」層面上,顯著高於男大學生,只有 在「自我表露」向度上無性別的差異。 Hook 等人(2003)針對 360 位大學生進行親密經驗之性別差異研究,

(22)

發現女性比男性在愛與感情(love and affection)及個人認可(personal validation)兩項親密因素的得分較高;亦即女性比男性更渴望溫柔體貼, 而且更能接納他人,而在信任的親密因素上,男女生並沒有差異。 從既有研究結果可發現,大致上女性的人際上的親密能力較男性佳, 本研究乃繼續探討現今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上的差異。 二、年級 顏映馨(1999)與賴美蒨(2009)的研究均發現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 人際親密的整體層面並無不同。而吳元蓉(2006)探討不同年級之大學生 在人際親密上的差異,發現大四學生在「尊重、體諒、了解」的層面上明 顯高於大一和大三的學生,且其在「關係的親近與重要性」的層面上也顯 著高於大三的學生,且整體而言,大四學生的人際親密情形較為良好。 從既有研究結果可發現,年級的研究結果並無一致結論,本研究乃繼 續探討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上之差異情形。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寂寞感

寂寞感

寂寞感的定義

寂寞感

的定義

的定義、

的定義

、內涵

內涵

內涵

內涵、

、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遠古時代的人類是依賴群體過生活,現今寂寞一詞的出現表示人類不 再是一個群體了,然而,為了生存人們必須更了解及處理這種感受。本節 敘述寂寞感的定義與內涵、理論背景以及相關研究。 壹 壹 壹 壹、、、寂寞感的定義、寂寞感的定義寂寞感的定義寂寞感的定義與內涵與內涵與內涵與內涵 不同學者對寂寞感的定義和分類方式不盡相同,以下分別敘述寂寞感 的定義和內涵。

(23)

一、寂寞感的定義 寂寞(loneliness)、孤單(aloneness)和獨處(solitude)在語意上容 易混淆。「孤單」指在物理狀態上單一個人,而「獨處」指無人相伴的狀 態。孤單和獨處的概念較相近,孤單又多了心理層面的解釋,但此兩者皆 非感到寂寞的必要條件。孤單者或獨處者可能在物理狀態上是一個人獨自 存在,但卻不一定會經驗到強烈且負面的寂寞情緒,然而,「寂寞」通常 是指一種主觀的負向情緒感受(王以仁,1989,2007;李佳蓉,2010;蔡 鳳薇,2006;羅立人,1999)。換言之,孤單和獨處不一定會產生寂寞感, 但感到寂寞通常是孤獨的狀態。因此,寂寞感通常才是造成個人心理負擔 的情緒因素。 許多學者曾提出對寂寞的看法,Sullivan 於 1953 年認為寂寞感是一種 強烈的不愉快經驗,而寂寞感的產生與人際親密有關;Weiss 於 1973 年指 出寂寞不是因為孤單所引起,而是個人缺少某些特殊的社會關係所引起: Gordon 於 1976 年指出寂寞是由於缺乏某些特定的人際關係或感到失去某 人的一種被剝奪的感受;de Jong-Gierveld 於 1978 年指出寂寞是一種個人 理解和期望的人際關係有落差時所產生的感覺(引自 Peplau & Perlman, 1982)。此外,Peplau 與 Perlman(1982)指出寂寞感是當個人社會關係的 量或質不足時所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感受;Young(1982)也指出寂寞是 缺乏滿意的社會關係所伴隨而來的心理痛苦的感受。 綜合上述,寂寞感的定義大致上從兩個角度解釋,第一種是針對寂寞 感的本質,將寂寞感定義為一種主觀的、負向的情緒。而第二種的定義主 要從人際關係上解釋,認為寂寞感的產生常源於人際關係的需求不被滿 足,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經驗。 二、寂寞感的內涵 de Jong-Gierveld 在 1982 年的研究中,將個人的寂寞感依高低程度來

(24)

區分,共分成四類。第一類為不寂寞者,這類人偶有孤獨感,但寂寞感受 不高,擁有健全社會關係;第二類為間歇性寂寞者,指擁有中度親密關係, 有短暫性寂寞者;第三類為無助的寂寞者,此類人缺乏親密的人際關係, 常有被拋棄感,且對未來感到絕望;第四類人為絕望的寂寞者,此類人只 有很少的親密關係,也認為寂寞是人不可免的命運(引自陳麗婉,1989)。 Young(1982)則用寂寞維持的時間來區分寂寞感的類別,分成短暫 性、情境性及長期性寂寞三種。短暫性寂寞指生活中偶爾的寂寞心情,情 境性寂寞發生於個人遭受突發事件或危機時,個人會在一段時間內感受到 頻繁的寂寞感。長期性寂寞指個人至少維持兩年的人際關係不滿足狀態。 從 de Jong-Gierveld 和 Young 對寂寞感的解釋可發現,寂寞感可能是 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感受,且依持續時間和情境而有不同的寂寞程度。以下 分別從情感層面、認知層面、行為層面敘述寂寞感內涵(郭嬪如,2008; Rokach, 1990;Weiss, 1989)。 (一)情感層面 寂寞感是一種情緒性的感受,屬於一種獨特、主觀的心理現象,是一 種負面情緒。寂寞感受又分成與自我的疏離、與他人的疏離、情感的痛苦 以及自責、自貶等四種。第一種為與自我的疏離,此指有關的情緒感受像 是空虛、無聊、不耐煩、焦慮不自在、不知所措、失落、不瞭解自己的情 緒、失去自我認同與意義等;第二種為與他人的疏離,係指個人與他人疏 離時,會有像是缺乏歸屬感、覺得被拒絕或遺棄、孤單無依、被誤解、無 法接觸他人內心感受、對重要他人的想念與渴望等的情緒感受;第三種為 情感的痛苦,包括絕望、挫折、無助、脆弱、害怕、難過、悲傷、沮喪、 憂鬱、憤怒等情緒;第四種為自責、自貶的情緒,係指當個體不可避免地 也接收、內化寂寞的烙印這樣的價值觀時,就會聯想到自己的缺陷,而產 生自貶或自責的情緒,此類的情緒像是覺得自己不吸引人、愚蠢、羞愧、 失敗、無能、自卑等。

(25)

(二)認知層面 認知層面從個人評價其社會關係的過程解釋寂寞感,當個人帶著過去 的經驗,來比較現在的社會關係,且個人也有著自己渴望的人際需求,而 當個人期望的人際需求和實際的人際需求有落差時,便會感到寂寞的壓 力。而寂寞者最顯著的認知特徵就是低自尊,低自尊扮演著產生與維持寂 寞感的重要角色,寂寞的人往往以負向和自我貶低的態度看待自己,堅信 自己是差勁的、沒價值、不具吸引力、不被愛、以及社交能力不佳的,同 時也擔心別人對其負面評價,且不容易接受他人。 (三)行為層面 寂寞者往往會顯得害羞、內向、不善交際,也較不願意去經歷社交風 險。相較於非寂寞者,他們會減少表達或自我揭露的機會,與人互動的對 話語句中,多會聚焦在自己身上、給對方的回應較慢、互動中較少提出問 題、較常改變正在討論的主題。他們通常在社交世界中,會表現出不願與 人往來、社會孤立或有敵意,而社會性寂寞通常也是這樣產生的,社會性 寂寞來自於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若無法適當的滿足歸屬的需求或缺乏親密 關係,會產生空虛迷惘和被拋棄的感受,是因個人缺乏有意義的歸屬感而 產生的沮喪感受。 又在吳靜吉(1987)對寂寞感的分類中,除了上述提及的情緒性寂寞 和社會性寂寞之外,他尚指出存在性寂寞和創造性寂寞。存在性寂寞指人 本身即有克服不了的寂寞,絕大多數的人單槍匹馬的來到世上,又形單影 隻的離開這個世界;創造性寂寞則指個人必須學會和自己相處,在和自己 相處的過程中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而創造性的工作,通常也要耐得住寂 寞。從此兩種寂寞類別可看出寂寞感有其正面的意義,也可能是一種正常 的存在狀態。

(26)

貳 貳 貳 貳、、、寂寞感的理論、寂寞感的理論寂寞感的理論寂寞感的理論 以下分別簡述八種理論取向對寂寞的解釋(王以仁,1989;Peplau & Perlman, 1982)。 一、心理動力論 Freud 並未寫過關於寂寞的文章,但其中幾位追隨者,例如 Zilboorg、 Sullivan、Fromm 等人曾做過寂寞的相關研究。Zilboorg 於 1938 年指出寂 寞反應的自戀(narcissism)、自大狂(megalomania)與敵意(hostility)的 基本特質,寂寞是一種無法抵抗且長期持續的經驗,一旦產生便會侵入人 的內心。 另外,Sullivan 於 1953 年提出「寂寞感」一詞,他的人際理論主要從 臨床病理觀點解釋寂寞感的成因,認為寂寞感源於早年與母親關係需求不 滿足的經驗,而在青少年時期,個人的親密需求轉為對親密人際關係的需 求,若無法滿足時,則會產生寂寞感。而 Fromm 則於 1959 年的研究中, 以在醫院經驗中發現,童年的不良經驗是寂寞的起源。 心理動力論主要以臨床的病理觀點解釋寂寞,他們認為寂寞是因早期 人際經驗而產生。 二、現象學派 現象學派重視現象場的主觀性,以 Rogers 為代表。Rogers 曾於 1961 年、1970 年及 1973 年幾度提到寂寞。他強調個人經驗的重要性,指出寂 寞感乃為社會的壓力迫使個人現實我與理想我不一致所導致,是一種現實 的壓力經驗。Rogers 對寂寞的解釋也從其對臨床病人的工作中產生,而和 心理動力論不同的是,他不從童年經驗解釋寂寞,認為寂寞是現今壓力所 造成。

(27)

三、存在主義學派 存在主義的觀點認為人類本質上是孤單的,且分離是人們存在的基本 狀況,Moustakas 為此學派中具代表性的學者,他於 1971 年指出寂寞感為 人生必然的現象,他將寂寞分成真實性寂寞和焦慮性寂寞,焦慮性寂寞正 是 阻 礙 生 活 的 防 衛 方 式 , 而 了 解 真 實 性 寂 寞 才 能 體 驗 生 命 的 價 值 。 Moustakas 對寂寞的解釋也從臨床病人的工作經驗中而得,他不否認寂寞 可能帶來痛苦,但他同時相信寂寞具有生產性和創新性。 四、社會學取向 社會學取向認為寂寞感是社會化的產物。Bowman 於 1955 年指出三種 社會壓力會導致寂寞的增加。第一種為基本團體關係減少;第二種為家庭 變動性增加;第三種為社會變動性增加。Riesman 等人於 1961 年指出美國 人已變成他人導向,個人做決定時會考慮到他人像是父母、教師、媒體等 的看法,但卻無法達到真正的滿意,因而產生寂寞。但 Slater 於 1976 年指 出寂寞並非因為他人導向,而是因個人主義盛行所產生,他認為人與人的 疏離導致人際關係的基本需求不滿足,當個人主義愈盛行,則個人愈容易 感到無聊、疏離和寂寞。 由上述可知,社會學取向認為不利的社會文化環境將導致寂寞。 五、互動論 互動論以交互作用的觀點解釋寂寞。Weiss 於 1982 年指出寂寞並非人 格或情境等單一因素所導致,而是人與環境交互作用所產生,當環境無法 滿足個人需求時,即會產生寂寞感,他將寂寞感分成情緒性寂寞及社會性 寂寞,此兩種寂寞因不同的人際關係缺陷而產生。就 Weiss 的觀點,他將 寂寞視為常態反應,而且認為現今環境對寂寞有很大的影響。

(28)

六、認知論 認知論以歸因理論來解釋寂寞,此理論認為認知是介於社會能力不足 與寂寞經驗的中介因素,而寂寞是個人所欲其與所獲得的社會性接觸間有 差距而形成。Peplau 和 Perlman(1982)認為當個人內在對人際的需求和 實際的人際互動間產生差距時,就會產生寂寞感,他把寂寞視為常態,且 受個人特質、環境及時代事件影響。 七、隱私論

Derlega 與 Margulis 於 1982 年以隱私和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的

觀點來探討寂寞,認為寂寞是因個人缺乏適當的社會伴侶,無法滿足其真 誠溝通與隱私表露需求而產生。此理論乃從自我坦露的觀點解釋寂寞感的 成因,認為自我表露是個人獲取社會接觸的方式之一,而個人缺乏適當的 人際關係以表露隱私時,即產生寂寞感。 八、系統論 系統論認為有機體的行為和其相關的部分,均會產生各種影響,就如 同一個系統。Flanders 於 1982 年指出寂寞感是一種適應性的回饋機制,個 人的行為由各層面交互影響所產生,而寂寞是系統作用下的一種回饋機 制。此理論由正面的觀點解釋寂寞,認為個人處於人際匱乏狀態時,內在 會形成一種正向回饋機制,促使個人有改善行為的動力。 綜合上述,不同理論對寂寞感有不同的解釋,心理動力論、現象學派 與存在主義的學者皆從臨床的經驗來解釋寂寞感,其中心理動力論和現象 學派認為寂寞是病態的,且認為寂寞是個別性經驗;而社會學派、互動論、 認知論及系統論則對寂寞感的解釋擴大到社會層面,認為個人和社會情境 兩者皆會影響寂寞的產生。而本研究採社會學取向和互動論的觀點,認為 寂寞感和人際間的互動有關聯。

(29)

參 參 參 參、、、大學生性別、大學生性別大學生性別大學生性別、、、、年級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年級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年級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年級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以下分別敘述大學生之性別和年級在寂寞感上之相關研究。 一、性別 羅立人(1999)、蔡鳳薇(2006)、Russell、Kao 與 Cutrona(1987)以 及 Li、Ban 與 Li(2010)的研究皆發現不同性別之大學生的寂寞感有差異, 男大學生的寂寞感比女大學生要高一些,但 Sundberg(1988)則發現大學 女生較男生寂寞,另外有些研究結果則發現大學男女生的寂寞感無顯著差 異(王以仁,1989;吳元蓉,2006;李靜如,2009;黃于娟,1994;Solano, 1980)。 此外,有些研究具體指出性別在寂寞感本質上的差異,例如 Rokach 和 Brock(1997)的研究發現,男女兩性在寂寞的感受上有不同的脈絡,男性 最常見的感受為與他人的疏離,而女性則是情感上的痛苦。Sundberg(1988) 的研究則發現,女性在自憐、與重要他人疏離和被拒絕等的寂寞感受明顯 多於男性。Chelune、Sultan 和 Williams(1980)則發現,對女性而言,不 願向別人自我揭露會造成寂寞感,對男性則否。 從既有的研究可以發現,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寂寞上的差異並無一致 的結論,本研究乃繼續探討現今大學生的寂寞感受是否有性別上的差異。 二、年級 Rokack 與 Bauer(2004)的研究發現,年齡是分辨寂寞經驗的因素之 一,他指出不同生命階段有不同痛苦的寂寞。王以仁(1989)的研究顯示 大一至大四的學生在寂寞感上的平均分數無顯著差異。既有研究甚少探討 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寂寞感上的差異,但研究者認為,不同年級大學生面 對課業、生活場景有所不同,在寂寞感上也許會有差異,因此本研究乃探

(30)

討大學生寂寞感的年級差異。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憂鬱

憂鬱

憂鬱的定義

憂鬱

的定義

的定義、

的定義

、內涵

內涵

內涵、

內涵

、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

本節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討憂鬱的定義與內涵;第二部分探討憂 鬱的相關理論;第三部分則探討憂鬱的相關研究。 壹 壹 壹 壹、、、憂鬱、憂鬱憂鬱憂鬱的定義的定義的定義的定義與內涵與內涵與內涵與內涵 以下分別敘述憂鬱的定義與內涵。 一、憂鬱的定義 「憂鬱」常被用於日常口語、學術或臨床診斷上。憂鬱實則包含多種 意 義 , 可 能 是 生 活 中 常 見 的 一 種 負 向 情 緒 ( mood ), 也 可 能 是 症 狀 (symptom)、症候 群(syndrome),或 精神病理上的 疾患 (psychiatric

disorder)。張春興(1995)認為憂鬱是屬於憂愁、悲傷、頹喪、消沉等多 種不愉快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按症狀的差異,憂鬱情況有輕重之 分,一般人都可能有輕微憂鬱的經驗,諸如悲觀、沉悶、生活缺乏情趣、 做事無精打采等情緒低潮,因此,短暫的憂鬱並非病態,憂鬱情況嚴重時, 患者行為異於常人,不僅在心理上陷入悲傷、絕望、自責以及思想錯亂的 地步,而且在生理上也出現食慾不振、頭痛、心悸、兩眼無神、嘴角下陷 等徵狀。 二、憂鬱的內涵 Cantwell 與 Baker 在 1991 年的研究中指出憂鬱是一種長期性的情緒困

(31)

擾,並將憂鬱的複雜現象細分成下列四個不同層次的抽象概念(引自吳元 蓉,2006):第一層次視憂鬱為症狀(symptom),指憂鬱情緒,例如:悲 傷、悶悶不樂、痛苦、沮喪等,此情緒狀態是所有人都可能有的經驗。第 二層次視憂鬱為多面向的症狀(various symptoms),例如:食慾不振、喪 失活力、心理動作激進或遲緩、體重減輕、失眠等,這些症狀常被用來快 速且簡略地描述臨床精神病患的憂鬱現象。它們有時短暫出現,有時與特 定的負向環境事件有關,且發生對象不必然是精神疾病或情感疾患。第三 層次視憂鬱為症候群(syndrome),此指一組特定的憂鬱症狀,它們具有經 常發生的特性,包括情緒、認知、心理動力功能與動機等範圍。此層次已 具有異常的意涵,處於此層次的個人可能為初期的情感疾患。第四層次視 憂鬱為精神疾病(psychiatric disorder),此層次的憂鬱具有精神異常的特 性,而且在某一特定期間內出現憂鬱的症狀,且此症狀會造成個體的失能。

另外,Compas、Ey 和 Grant 在 1993 年以及 Petersen 等人在 1993 年 指出憂鬱的研究主要有三大取向:第一個取向是從發展的觀點出發,認為 憂鬱是一種在未特定時間中出現憂傷、不快樂或是沮喪感覺的症狀,代表 概念為憂鬱情緒;其二為憂鬱症候群,此乃源於多變項分析的觀點,認為 憂鬱症候包含了焦慮與憂鬱症狀,並與行為症狀(如:抱怨身體不適、注 意力問題、問題行為等)有顯著的相關性;第三為憂鬱疾患或稱臨床上的 憂鬱症,此乃源於精神病理學,將憂鬱視為一種精神病理的疾患,包含了 相關症狀的症候群,且這些症狀增加了個體生活功能損害的危機,須依照 相關症狀的呈現、維持的時間以及嚴重程度來進行診斷(引自王齡竟、陳 毓文,2010)。 此外,也有使用憂鬱情緒一詞來探討憂鬱,認為憂鬱情緒大致可歸納 為情緒、認知或思想、生理、行為四方面,在情緒方面,包含明顯的愁眉 苦臉、沮喪、悲傷、鬱悶、消沉、情緒低落等, 但有些患者會出現煩躁 不安、易怒等情形。在認知方面,包含明顯的無能、無助、無望、無價值

(32)

感、悲觀、自責、罪惡感、死亡意念、自殺念頭、思考緩慢等。在生理方 面,包含興趣減退、食慾降低或上升、失眠或過度睡眠、體重增加或減輕、 體力降低、常覺得疲勞等;其它尚有頭痛、頭昏、腸胃不舒服、便秘、胸 悶等情形。在行為方面,包含話少且語調低、速度慢、動作少且慢,但有 時會出現激躁的行為,自殺行為亦是症狀之ㄧ(陳清泉,1989)。 憂鬱情緒有以下幾種表現方式:憂鬱心情、失眠或嗜睡、活力低或疲 累、低自尊、專注力減退或困難作決定、無望感等(孔繁鐘譯,2007)。 換句話說,「憂鬱情緒」指的是一般人都會出現的一種低落、感受不到愉 快、沮喪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也都可能經驗憂鬱情緒。 目前的相關研究,在概念上將憂鬱情緒視為一連續性的分佈,而非僅是疾 病的類別。大學生的憂鬱情緒主要表現在認知及情緒上的偏差為主,包括 負向的自我概念、不滿、空虛、罪惡感、悲觀與無助感,以及情緒低落鬱 悶等,而大學生的憂鬱情形持續下去若沒有改善,則很可能會演變成臨床 上的憂鬱症(陳清泉,1989;黃惠貞,2002)。 本研究將憂鬱情緒定義為不快樂、沮喪的一種情緒狀態,泛指大學 生在行為、認知、情緒及思考方面產生沮喪、悲傷、無助等的症狀。 貳 貳 貳 貳、、、憂鬱、憂鬱憂鬱憂鬱的的的的相關相關相關相關理論理論理論理論 憂鬱的形成,不同理論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探討,像是早年經驗、人際 關係、社會支持、生理、認知等方面,而本研究乃針對憂鬱的心理社會因 素加以探討,以下分別敘述心理動力理論、依附理論、發展心理模式以及 認知理論。 一、心理動力理論 以下分別說明精神分析學派、自我心理學派、客體關係學派對憂鬱情

(33)

緒的看法。 (一)精神分析學派 Freud 認為個人在早期經驗中若無法得到主要照顧者的關愛或被拒 絕,則會產生憤怒感,而此憤怒感會被個人內化成對自己的憤怒,此一被 內化的憤怒會被壓抑在潛意識中,日後又被拒絕時,即會產生憂鬱情緒。 也就是說,憂鬱情緒是個人將對其早期主要照顧者的憤怒轉向自己的產物 (引自 Champion, 2000)。 (二)自我心理學派 此學派主張個人常期望達成下列三目標:第一,希望自己有價值感及 被重視;第二,希望擁有優越感及安全感;第三,希望成為愉快且仁慈的 人。憂鬱是因上述三者的需求無法達到所產生的情緒表達,亦即無力及無 助感是引發憂鬱的原因(引自吳元蓉,2006)。 (三)客體關係學派 此學派主張個人在最早的嬰兒時期,尚無「你」、「我」的分別,將自 己和主要照顧者視為一體,若個人早期發展時,從主要照顧者那兒經驗到 被剝奪或失落時,會引發既愛又失望的客體攻擊,且會將攻擊的對象轉向 自己,因而開始憎恨自己,日後可能導致無法處理現實的失落事件,因而 造成憂鬱情緒(李茂興譯,1994)。 二、依附理論 Bowlby(1980)認為嬰兒和主要照顧者間的情感連結,對日後個人和 他人的連結有影響。若個人在嬰兒時期無法從主要照顧者那兒獲得情緒支 持,則個人可能產生不安全的依附,使個人容易感到憂鬱,甚至絕望(引 自顏姿吟,2007)。

(34)

三、發展心理模式 Cicchetti 與 Toth 於 1998 年從生態系統觀點與發展心理病理學等觀 點,了解導致憂鬱的危險因子。此理論認為個人在每個年齡都有各自的發 展任務,包括生理、認知、情感及人際關係,而各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否達 成會影響個人人格的整合。若個人無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完成發展任務 時,個人的人格整合會出現缺失,因而導致憂鬱(引自顏姿吟,2007)。 四、認知理論 Beck 在 1976 年從臨床觀察中,提出憂鬱的認知模式,此模式包含認 知三角、負向的認知基模與認知謬誤。茲分述如下(引自吳元蓉,2006)。 (一)認知三角 憂鬱的認知三角(cognitive triad)指憂鬱者對自己、對世界、對未來 持負向的看法。憂鬱者在思考和想法上傾向消極和負向,在看到自己時, 他們習慣評價自己是無能的或沒人喜歡。而看待周圍的環境時,他們會認 為自己和周圍的環境互動是失敗的,甚至覺得外界處處和自己唱反調。他 們對未來也充滿悲觀、絕望的想法,常因著過去的負向經驗,而認為未來 也會如此。 (二)負向的認知基模 負向的認知基模(negative schemata)指憂鬱者在過去的經驗中,所形 成的消極的思考型態,在現在接收和處理訊息時,也選擇性地只吸收負向 的內容。 (三)認知謬誤 認知謬誤(cognitive errors)指憂鬱者的思想有系統上的錯誤,使得其 維持負向的內在信念,包括以下七項基本的認知扭曲: 1.隨意推論(arbitary inference):無根據地任意推理。 2.選擇性斷章取義(selective abstraction):根據整個事件的部分細節便

(35)

下結論,未顧及整個背景的重要意義。

3.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根據部分訊息而下全面、廣泛的結

論,或不恰當的應用訊息於不相似的事件或情況。

4.誇大與貶低(magnification & minimization):指錯誤評估事件的重要

性,像是過度強化壞事或輕忽好事。

5.個人化(personalization):認為所有的事情都和自己有關,且特別將

負向事件與個人做連結。

6.亂貼標籤(labeling and mislabeling):根據過去的不完美或過失來決

定自己真正的身分認同。 7.極端思考(polarized thinking):思考或解釋事情時總是採非黑即白 的二分法。 以上四種理論取向指出關係未獲滿足及發展,以及認知的扭曲都會影 響憂鬱的形成。 參 參 參 參、、、憂鬱、憂鬱憂鬱憂鬱的相關研究的相關研究的相關研究的相關研究 以下分別敘述大學生憂鬱的相關研究,以及大學生性別、年級與憂鬱 的相關研究。 一、大學生憂鬱的相關研究 Paradis、Reinherz、Giaconia、Fitzmaurice(2006)針對 18 至 26 歲的 青少年後期到成人前期的受試者,探討重鬱症過渡到成人期會如何影響個 人的功能。他們將受試者分成三組,第一組為 26 歲時有憂鬱症狀者,第 二組為 18 歲至 25 歲時診斷出重鬱症,但 26 歲時症狀已經緩解的個人, 第三組為對照組,未在青少年後期和成人期診斷出重鬱症。他們的研究結 果顯示受試者即使在 26 歲時重鬱症已經緩解,仍顯現和 26 歲時仍表現重

(36)

鬱症的受試者有類似的心理社會上的功能問題,因此,Paradis 等人(2006) 指出即使在成人前期已經緩解的受試者,仍然必須持續追蹤復發風險,並 小心慢性化的現象。由此研究可看出,處於青少年後期及成人前期之過渡 階段的大學生是憂鬱的高風險群,復發機率也高。葉雅馨與林家興(2006) 以 7888 位 18 歲以上成人為對象,研究結果顯示有 11.74%的受試者達嚴重 憂鬱程度。大專院校學生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有憂鬱情形(吳淑偵, 2007;許雅惠、辛宜津,2006;藍菊梅,2008)。 藍菊梅(2008)的研究發現大學生憂鬱症狀以生理變化的感受最多, 無憂鬱狀況的大學生佔 67.1%,輕度憂鬱者有 16.4%,中度憂鬱者有 10.5%,重度憂鬱者有 6.0%,其研究結果與許多研究大學生憂鬱情緒的結 果相似(吳家楹,2005;吳淑偵,2007;張淑紅、蕭芝殷、吳思儀、張嫚 純、林婉如,2005)。但吳元蓉(2006)研究指出大學生的憂鬱症狀反應 主要集中於「認知」類別,其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憂鬱症狀的表現以認知 方面的偏差為主,此差異可能如藍菊梅(2008)推估的一樣,量表的不同 會影響結果的呈現。 從既有研究可看出,大學生是經歷憂鬱的高風險群,本研究乃了解現 今大學生的憂鬱現況。 二、大學生性別、年級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以下分別呈現大學生性別和年級在憂鬱上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 許多研究顯示,大學女性比男性憂鬱程度高,且女性罹患憂鬱的人數 約為男性的兩倍(黃惠貞,2002;楊順南,1995;La Greca & Harrison ,

2005)。黃于芬(2007)的研究也顯示類似結果,她發現有 20.1%的女大學

生有輕度憂鬱、13.7%有中度憂鬱、有 6.9%到達重度憂鬱,女大學生憂鬱 程度皆高於男大學生,是憂鬱的高危險群,且吳淑偵(2007)的研究更指

(37)

出性別為憂鬱之預測因子。另外,Nolan 與 Willson 於 1994 年的研究指出 男大學生以及女大學生憂鬱的不同原因,他們發現憂鬱的男大學生容易有 沮喪、自我批評的情形,其憂鬱的特徵較屬內在化及思考性,而女大學生 的憂鬱則表現在難以做決定、睡眠不佳、缺乏食慾、疲累及擔心自己身體 健康等方面(引自吳元蓉,2006)。然而,也有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男女生 的憂鬱無顯著差異(李靜如,2009;吳元蓉,2006;許雅惠、辛宜津,2006;

Lindsey, Fugere, & Chan, 2001)。

從既有的研究結果可發現不同性別在憂鬱上的差異並無一致的結 果,故本研究乃繼續探討現今不同性別大學生的憂鬱狀況是否有差異。 (二)年級 黃于芬(2007)的研究顯示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沒有顯著 差異。呂建政(2004)的研究顯示四年級與一年級較二年級有較高的憂鬱 傾向,他認為在大一和大四有較高憂鬱的可能原因是大ㄧ面臨生活的改 變,如離家、人際關係變得複雜或缺乏歸屬感等,如上的適應問題是大一 學生可能產生憂鬱的原因;而大四學生可能因為畢業壓力、人際疏離、就 業問題或即將脫離校園生活的焦慮等而憂鬱。而吳元蓉(2006)的研究顯 示大學生之憂鬱程度在年級上達到顯著差異,但事後比較結果並沒有呈現 差異情形,但由平均數可發現,大一與大四學生的憂鬱程度較低,大二與 大三學生的憂鬱程度較高。她認為原因可能是大一學生因新鮮人之姿,而 受到歡迎,且考上大學使個人產生價值與希望感;而大四學生因校園生活 的歷練,再加上人際經營,且生活重心轉移至畢業後的生涯規劃,以及隨 著自我認同的穩固,其自我變得較為成熟、穩定,因此,穩定的自尊與良 好的人際親密減低了大一及大四學生的憂鬱可能。而大二與大三學生可能 因人際網路的開展,例如社團參與,在與他人建立與維持穩定關係的過程 中,經歷了挫折與衝突,且專業課程比率的加重,因而產生心理困擾與適 應問題,提增憂鬱的可能。

(38)

從既有研究可發現,大學生在年級上的憂鬱狀況並無一致結果,本研 究乃探討現今不同年級大學生的憂鬱狀況。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人際親密

人際親密能力

人際親密

人際親密

能力

能力、

能力

、寂寞感

寂寞感與

寂寞感

寂寞感

與憂鬱

憂鬱

憂鬱的相關研究

憂鬱

的相關研究

的相關研究

的相關研究

以下分別呈現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的相關研究、寂寞感與憂鬱的相 關研究,以及人際親密能力與憂鬱的相關研究。 壹 壹 壹 壹、、、大學生人際親密、大學生人際親密大學生人際親密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能力能力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能力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Buchholz 和 Catton(1990)提出寂寞感是個人渴望與他人接觸的感覺 所引起的一種嫌惡感受,也與悲傷、無望感等負向情緒有關。Buhrmester 等人(1988)曾比較五項人際能力和寂寞感的相關,他們發現這五項人際 能力皆和寂寞感有顯著相關,其中最強的預測因子是「主動」和「負向決 斷」;且他們認為個人需要發展各種人際能力來建立關係,不佳的能力會 帶來不滿意的關係,不滿意的關係也會引起寂寞感。Buhrmester 等人(1988) 還認為人際親密能力的差異可能會導致個人是否能尋找到和自己理想相 符的夥伴,而此差異性也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寂寞感。社交互動中個人負向 感覺與寂寞有關,其中寂寞與互動中愈少的親密、愈少的自在和被了解的 感受,以及愈多警戒、不信任、衝突感受的關聯性特別顯著(Hawkley,

Burleson, Berntson, & Cacioppo, 2003)。

王以仁(1989)回顧寂寞感的相關文獻和研究架構,並以大學生為樣 本,探討寂寞感及其相關因素。他發現在寂寞的促發事件中,「自我否定」、 「團體中無歸屬感」、「生活沒有目標」、「孤獨」、「思鄉」為五個主要因素, 其中佔解釋變異量最大的是「自我否定」,他認為對自我不夠了解和接納

(39)

較可能導致寂寞的產生。另外,他發現「團體中無歸屬感」及「孤獨」兩 個和社會人際缺陷有關的因素之聯合預測力最大。由此可知,與人連結和 寂寞感有關。 此外,在依附關係和寂寞感的相關研究方面,羅立人(1999)發現大 學生因為人際挫折壓力所產生的寂寞反應,與過去依附經驗中情緒調適學 習的方式有關。 也有一些研究用質性研究方式探討寂寞經驗,例如邱瓊慧(2000)以 6 位 18 歲至 31 歲女性為對象,使用質性訪談方式,探討其寂寞經驗,她 發現認知因素是影響個體寂寞的因素之一,像女性因受文化塑造而在親密 關係中負有較多情感的責任,容易使之感到寂寞。此外,她認為依附需求 會持續影響個人,且發展階段會影響此一需求的內涵或重要性,而成年前 期更是發展親密需求的重要時期,個人受依附需求與認知因素個別或兩者 交互作用,影響個人感到寂寞與否。章珍貞(2003)的研究發現,在寂寞 因素上,寂寞的心理經驗和個性與所處環境有關,且個人感受到寂寞時, 會有較負向的認知和情緒,且會出現不同於以往的行為,通常也會伴隨與 他人連結的需求。 另外,蔡鳳薇(2006)的研究發現,和父親的溝通、和母親的溝通以 及家庭凝聚力都和寂寞感呈現負相關,其中「溝通的品質」可解釋寂寞感 變異量的 11.3%,是最可有效預測寂寞感之因子。由此可見,人際溝通和 寂寞感有關聯。 綜合上述,從依附關係、親子關係等皆可看出,寂寞感和「關係」息 息相關,但國內卻未有研究者針對寂寞感和人際親密能力的內涵,討論兩 者內涵之相關,本研究乃探討國內大學生人際親密能力與寂寞感的關係。

(40)

貳 貳 貳 貳、、、大學生、大學生大學生大學生寂寞感與憂鬱寂寞感與憂鬱寂寞感與憂鬱寂寞感與憂鬱之相關研究之相關研究之相關研究之相關研究 Paloutzian 和 Ellison 於 1982 年的研究發現,受試者寂寞量表的分數與 其不被需要、不被喜愛、無價值、被拒絕及憂鬱感受具有很大的關聯性, 他們認為寂寞者會感受到許多負向情緒,Diamant 和 Windholz 在 1981 年 的研究也發現寂寞與憂鬱、焦慮有顯著相關(引自王以仁,1989)。另外, 李靜如(2007)的研究也發現愈寂寞的個體,有愈憂鬱的傾向;Russell 等 人(1987)研究大學生的樣本中,也發現寂寞與憂鬱有正相關;Wei、Russell 和 Zakalik(2005)則發現大一新生的寂寞影響後來的憂鬱,顯示寂寞感強 的人容易有憂鬱的傾向。 近五年內,國內以寂寞和憂鬱為題的研究較少,本研究乃探討兩者間 的相關,了解寂寞感對憂鬱之預測力。 參 參 參 參、、、大學生、大學生大學生大學生人際親密人際親密能力人際親密人際親密能力能力與憂鬱能力與憂鬱與憂鬱與憂鬱之相關研究之相關研究之相關研究 之相關研究 國外以人際親密能力和憂鬱為變項的研究,大多以青少年為對象,而 青少年涵蓋的年齡層比大學生廣。Field、Diego 與 Sanders(2001)探究青 少年憂鬱之危險因子的研究發現,憂鬱青少年和同儕關係較差、朋友少且 較不受歡迎,他們與父母的關係也不理想,親子間少有口語和身體的親 密。Carbonell、Reinherz、Giaconia、Stashwick、Paradis 與 Beardslee(2002) 的研究指出人際親密是重要的保護因子,青少年時期若能有良好的人際關 係,可提增成年前期對憂鬱的復原力(resilience),此發現為人際親密問題 可以預測憂鬱提供了支持性的證據。另外,Eberhart 和 Hammen(2006) 的研究發現,許多人際關係的因素能預測憂鬱症狀,若個人難接近或依賴 他人,且同儕關係或家庭關係整體的質或量較差,也更容易產生憂鬱症狀。 吳元蓉(2006)的研究發現大學生人際親密中的「尊重、體諒、了解」、

(41)

「支持、鼓勵、安慰」、「關係的親近與重要性」、「自我表露」、「非口語的 表達」等五個向度和憂鬱有負相關,也就是說,大學生的人際親密情形愈 佳,其憂鬱程度愈低。且非憂鬱大學生在整體人際親密以及「尊重、體諒、 了解」、「支持、鼓勵、安慰」、「關係的親近與重要性」、「自我表露」、「非 口語的表達」五個人際親密層面上的表現,均顯著高於憂鬱大學生。可見 人際親密是用以區別憂鬱大學生與非憂鬱大學生的重要因子。而簡吟如 (2008)探討台灣大學生的憂鬱、焦慮與人際問題解決的理與情,她發現 華人社會裡同時具有好的問題解決且與他人維持和諧的關係,會有較低的 憂鬱、焦慮情緒。 以人際親密能力和憂鬱為變項的研究,較少以大學生為對象來探討。 本研究乃以大學生為對象,了解人際親密能力和憂鬱的關聯性。

(42)
(43)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章分成五節來敘述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施流程以及 資料處理。第一節為研究架構;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為研究工具; 第四節為實施程序;第五節為資料處理。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研究問題、研究目的及文獻探討的結果,繪製研究架構圖 如圖 3-1 所示。 圖 3-1 本研究架構 人際親密能力 1.負向決斷 2.情緒支持 3.主動/揭露 4.衝突處理 寂寞感 1.寂寞無助 2.歸屬感弱 3.缺乏友伴 憂鬱 1.憂鬱情緒 2.正向情感 3.身體症狀 4.人際問題 背景變項 1.性別 2.年級

數據

表 3-2  樣本之性別與年級分佈  背景變項  樣本數  百分比  性別  男  363  45%  女  444  55%  年級  一年級  218  27.0%  二年級  340  42.1%  三年級  173  21.4%  四年級  76  9.4%  由表 3-2 可知,在性別方面,本研究共包括男生 363 名(佔 45%)、女 生 444 名(佔 55%);在年級方面,一年級學生共 218 名(佔 27.0%)、二 年級學生共 340 名(佔 42.1%)、三年級學生共 173 名(佔
表 4-1「人際親密能力量表」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單題平均數  M  SD  題數  單題平均數  負向決斷  25.93  5.02  7  3.70  情緒支持  26.98  4.02  6  4.50  主動/表露  21.03  4.71  6  3.51  衝突處理  20.02  3.21  5  4.00  「人際親密能力量表」為六點量表,最高為 6 分,代表「非常容易或 非常自在」 ;最低為 1 分,代表「非常不容易或不自在」。由表 4-1 來看, 各分量表中的單題平均數, 「負向決
表 4-2  大學生在人際親密能力量表中感受不容易或不自在之百分比  百分比  負向決斷  41.28%  情緒支持  12.16%  主動/表露  48.72%  衝突處理  25.53%  由表 4-2 可看出,在「負向決斷」上也有四成左右的大學生填答不同 程度的不容易或不自在,研究者認為造成此一現象可由文化因素來看,對 華人文化來講,向他人表達負向情緒或自我肯定是較困難的,這可能是因 華人文化是集體主義,強調以「和」為貴,提倡關係的和諧;另外,大學 生在「主動/表露」上,有近五成的受試者表示不同程度的
表 4-3「寂寞量表」各分量表之平均數、標準差與單題平均數  M  SD  題數  單題平均數  寂寞無助  20.56  5.42  10  2.06  歸屬感弱  10.05  3.08  5  2.01  缺乏友伴  9.78  3.57  5  1.96  總量表  40.39  9.90  20  2.02  「寂寞量表」為四點量表,最高為 4 分,代表「經常如此」 ;最低為 1 分,代表「從未如此」 ,反向題也已反向計分。從表 4-3 可知,大學生的整 體寂寞感之單題平均數為 2.02,屬「很少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一篇 國際安全與軍事情勢 第一章 國際安全環境 第二章 全球軍事情勢 第三章 亞洲軍事情勢 第四章 中共軍事情勢.. 第二篇

(1989), ”Recycling of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s,” National Cooperative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 Synthesis of Highway Practice No.15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8 年 2 月,XML 建議標準提出,是目前通用的 XML1.0 版 本標準,XML 的規格便是由 W3C XML 工作群維護並負責增修 跟調整的工作。基本上 SGML、HTML

才能 」( Competency) 的概念受到廣泛討論, 以才能為基礎的訓 練計畫更是受到高度重視。「 才能 」 譯詞眾說紛紜, 有稱為 「職 能」 、 「 知能」 、 「才 能」 、

岩爆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及機具損失,致影響隧道施工之安

[r]

(Publical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 PAS),命名為 PAS 2050,一份可由 公眾無償取得、使用於評估產品生命週期排放之規格文件;以及另一份 溫室氣體排放與減量主張之守則(The Code

體開挖與支撐圍束之互制行為。並分別就隧道開挖前進效應、岩體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