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數位科技近用模式初探蘭嶼數位落差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數位科技近用模式初探蘭嶼數位落差之研究"

Copied!
1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傳 播 研 究 所

碩士論文

以數位科技近用模式初探蘭嶼數位落差之研究

An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the digital divide and access to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Lanyu

研究生:陳群典

指導教授:郭良文博士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六月

(2)

以數位科技近用模式初探蘭嶼數位落差之研究

An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the digital divide and access to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Lanyu

研究生:陳群典 Student:Chun-Tien Chen

指導教授:郭良文博士 Advisor:Liang-Wen Kuo, Ph.D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傳 播 研 究 所

碩士論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in

Communication Studies

(3)

以數位科技近用模式初探蘭嶼數位落差之研究

研究生:陳群典 指導教授:郭良文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中文摘要

科技時代中,善用電腦及網路,等於擁有了無窮無盡的資訊,而缺乏設備或是 技術能力者,將成為資訊時代下的新弱勢,本研究焦點為距離台灣百里之外的蘭嶼, 這群被認為是弱勢族群的達悟人,目前發展資訊科技的狀況為何?數位落差的狀況 為何? 為探索蘭嶼數位落差的現象,本研究訪談了二十二位蘭嶼當地的達悟人及資訊 教師,並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了蘭嶼國中的學生,以 van Dijk 所提出數位科技 近用模式從動機近用、物質近用、技能近用、使用近用,逐步分析蘭嶼目前數位落 差的問題。 本研究發現蘭嶼目前對於電腦、網路的使用動機仍然以娛樂或工具性為主,在 物質近用以經濟因素為擁有資訊設備與否最主要的問題,島上的學習資源缺乏、資 訊教育也略顯不足,同時仍有諸多因素限制著使用近用的實現。 最後,本研究針對所發現的現象提出建議,希冀能夠彌平蘭嶼的數位落差。 關鍵字:數位落差、蘭嶼、數位科技近用、原住民

(4)

An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the digital divide and access to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Lanyu

Student:Chun-Tien Chen Advisor:Liang-Wen Kuo, Ph.D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In the technological era, using computer and the Inetrnet well means owning endless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however, the group lack of equipments or ability to use technology will become technologically disadvantaged which lost the opportunity to compete and survive in the information era. This research discussed the condition of develop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igital divide in Lanyu, a distant island from Taiwan.

In order to exploring the real fact of digital divide in Lanyu, the researcher had interviewed 22 local people, including the teachers who teach information skills, as well as used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van Dijk’s access to digital technologies mode,

conducting junior high students.

The study discovers that the local resident use computer and the Internet only for fun or work; the economic affects owning computer and the Internet or not; lack of learning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education restricts the usage of technology.

In the end, researcher suggest some way to solve the digital divide in Lanyu according to the fact in the result.

(5)

致謝

四年,硬是比別人多出了兩年的研究生生涯,回頭想想,也算是多采多姿了。 曾經因為莫名其妙被砍而上了社會版的全國版、也因為喜歡旅行在綜藝節目露過臉。 當了一年的專業領隊,學習到學校永遠都學不到的謙卑與誠懇、抗壓與責任,這一 切的一切,或許這四年也算是值得了。 這篇論文得以完成,要特別謝謝郭老師讓我參與了蘭嶼的數位典藏計畫,讓我 對蘭嶼有初步的認識,也憑藉著老師的廣結善緣,讓之後的調查與訪談阻力少了許 多,也要感謝蘭嶼島上的達悟人熱情相挺,希望你們能夠在未來的數位時代中,找 到屬於你們自己的競爭力與特色,然後不在是大家眼中的弱勢團體。 感謝口試委員張玉佩老師、劉念夏老師的建議,辛苦找出這篇論文不盡完善之 處,也提出了許多非常中肯的建議,讓這篇論文在修改之後更加完整。特別是張玉 佩老師,在論文撰寫過程中也給了我許多鼓勵與建議,真的非常感謝。口試當天欣 蓓購買口試委員的餐點、並與宣蘋、馨玉一同在口試時為我加油、打氣,真的很謝 謝你們。 感謝朋友對我的幫助與包容,特別是阿達還讓我在經濟讓我減輕不少壓力,小 熊、育絜、阿聖、家瑜、曉貞、佳倫、倩如,有好多人要感謝,反正我想一一唱名 好像也很蠢,而且看的人說不定也不知道你們是誰,反正往後還有很多時間讓我證 明對你們的感謝,所以啦,就寫寫這幾個人做個代表吧。 在這四年中影響我最深的指導教授郭良文老師與師母,這一份像師生又像朋友 的感覺,很是難得。這些年來真的謝謝你們的照顧,除了在學業上給予指點,經濟 上提供許多工讀的機會,老師與師母愛旅行的生活方式,也讓我在無形中被潛移默 化,喚醒我小時候最初的夢想,從一個沒有出過國到現在累積去過了十四個國家, 我想感謝的話說多就沒有意義了,這些日子的點點滴滴我會永遠放在心上。 最後,謝謝爸爸與媽媽,這些年來為這個家庭的努力與奮鬥,特別是媽媽,您

(6)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致謝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i 第一章 數位時代的衝擊 ... 1 第一節 機會抑或威脅... 1 第二節 走進人之島... 3 第三節 迎向曙光?漫漫長夜?...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數位落差的意涵... 8 第二節 數位科技的近用... 10 一、 動機近用... 12 二、 物質近用... 14 三、 技能近用... 15 四、 使用近用... 18 第三節 原住民的數位落差與機會...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6 第一節 質化與量化取徑的選擇... 26 第二節 深度訪談... 29 一、 訪談對象... 31 二、 訪談指引... 31 第三節 問卷調查... 31 一、 抽樣母體與調查狀況... 32 二、 重要變項之概念型定義... 33 第四節 研究問題... 32 第四章 分析與討論 ... 35 第一節 動機近用層面的分析與討論... 36 一、 缺少動機為沒有電腦或網路的原因... 36

(7)

二、 不同年齡有不同的使用動機... 41 第二節 物質近用層次的分析與討論... 44 一、 電腦、網路擁有狀況的分析與討論... 44 二、 近用地點的分析與討論... 58 第三節 技能近用層次的分析與討論... 76 一、 電腦技能對達悟人的重要性... 78 二、 一般民眾的學習資源與學習狀況... 82 三、 學校資訊教育的分析與討論... 89 第四節 使用近用的分析與討論... 109 一、 受限的使用近用... 109 二、 影響使用近用的原因... 110 三、 從使用近用到數位機會... 11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7 第一節 本研究主要發現與建議... 117 一、 創造多元動機... 117 二、 改善經濟環境... 118 三、 改進基礎建設... 119 四、 增加可近用點... 120 五、 改善島上學習資源... 121 六、 改變家長觀念... 124 七、 激起學習動機... 125 第二節 從科技近用模式與蘭嶼來思考數位落差... 126 一、 科技近用模式的適用性... 126 二、 從蘭嶼反思數位落差... 130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之建議... 134 參考文獻 ... 136 附錄一 訪談對象表 ... 139 附錄二 訪談指引 ... 143 附錄三 研究問卷 ... 145

(8)

表目錄

表 一 操作技能參考表 ... 16 表 二 行政院研考會資訊素養指標 ... 17 表 三 形式技能能力參考表 ... 17 表 四 實質技能能力參考表 ... 17 表 五 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的比較-知識論、方法論與相關典範 ... 27 表 六 數位落差可能的原因 ... 28 表 七 樣本性別分布 ... 32 表 八 樣本部落分布 ... 32 表 九 問卷題項與架構對照表 ... 33 表 十 達悟人不使用電腦、網路的關鍵因素 ... 37 表 十一 達悟人使用電腦主要的動機 ... 44 表 十二 部落與家裡是否擁有電腦交叉分析表 ... 55 表 十三 前山與後山擁有電腦交叉分析表 ... 55 表 十四 部落與家裡電腦可否上網交叉分析 ... 56 表 十五 前山與後山家裡電腦可否連線交叉分析表 ... 56 表 十六 部落與電腦無法連線原因交叉分析 ... 57 表 十七 蘭嶼數位中心成立時間表 ... 61 表 十八 蘭嶼數位機會中心開放時間表 ... 61 表 十九 家裡擁有電腦與否與最常使用電腦場所交叉分析 ... 70 表 二十 上週使用電腦的時間與最常使用電腦的場所交叉分析表 ... 71 表 二十一 部落與最常使用網路場所交叉分析 ... 72 表 二十二 家裡可否上網與最常使用電腦場所交叉分析表 ... 73 表 二十三 部落近用機會程度 ... 75 表 二十四 九年一貫資訊能力分段指標 ... 92 表 二十五 電腦應用能力平均值 ... 102 表 二十六 擁有電腦與否與電腦應用能力之獨立樣本 T 檢定 ... 102

(9)

表 二十七 使用時間與電腦應用能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104 表 二十八 性別與電腦應用能力之獨立樣本 T 檢定 ... 105 表 二十九 畢業國小與電腦應用能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106 表 三十 畢業國小與電腦應用能力組間效果事後比較 ... 107 表 三十一 不同近用地點與電腦應用軟體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108 表 三十二 不同近用場地與電腦應用軟體事後比較 ... 108 表 三十三 動機與對應表 ... 118

(10)

圖目錄

圖 一 科技近用模式 ... 12 圖 二 數位機會指標架構圖 ... 22 圖 三 蘭嶼部落圖 ... 36 圖 四 家裡沒有電腦的原因 ... 40 圖 五 家裡有電腦沒有網路的原 ... 41 圖 六 蘭嶼島上國中生家裡擁有電腦、網路的比例 ... 54 圖 七 椰油部落釣具店網咖內一景 ... 65 圖 八 椰油部落早餐店網咖內電腦設備 ... 66 圖 九 蘭嶼國中生最常使用電腦的場所 ... 69 圖 十 蘭嶼國中生上周使用電腦的時間 ... 71 圖 十一 蘭嶼國中生最常使用網路的場所 ... 72 圖 十二 蘭嶼國中生上周使用網路的時間 ... 74 圖 十三 蘭嶼近用場所分布圖 ... 75 圖 十四 蘭嶼國中生的電腦、網路基本能力 ... 101 圖 十五 蘭嶼國中生上網找資料最常用的方式 ... 101 圖 十六 蘭嶼國中生使用電腦的目 ... 109 圖 十七 只介入物質近用並無法達到使用近用 ... 129 圖 十八 只提供技能近用無法達到使用近用 ... 129

(11)

第一章 數位時代的衝擊 

第一節 機會抑或威脅 

比爾蓋茲(Gates, 1997)在自己出版的暢銷書《新擁抱未來》中提到,這是一個充滿成就 與挑戰的新時代,資訊媒體時代將要重新塑造我們的世界,透過資訊設備的普及以及網際 網路的連結,食、衣、住、行、育、樂,甚至人際間的溝通,都將因為網路的發展帶來革 命性的變化。距離《新擁抱未來》已經過了12個年頭,比爾蓋茲當初諸多對於科技的美好 想法也正逐步實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生活所及充滿資訊傳播科技(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ICT),並且大量進入工作地點。數位化的工作流程取代了不少 傳統的工作流程,因此數位科技能力,儼然成為企業在雇用人才的重要考量,進而成為人 們評量工作競爭力的一環,也是科技時代必備的生活技能之一。 目前最熱門的用語「M型化社會」出自於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2006),大前研一認為 在全球化趨勢下,富有者在數位世界將持續擴張他們的財產,而另一方面隨著大環境資源 的重新分配整合,中產階級可能因為失去競爭力,因而淪落到中下階層,讓整個社會的財 富分配如英文字母M一樣,窮人變多富人也變多,中間階層也因而隨之凹陷、消失。不過 值得注意的是,社會走向M型化社會的過程中,數位科技是否在其中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 窮人越窮而、富人越富這種現象,也恰好呼應美國學者Merton(1968)所提出的「馬太效應1 (Matthew effect),當時其用這個詞彙來描述「即使是成就相似的狀況下,大名鼎鼎的科學家 通常會得到比不知名研究者更多的聲望」這個現象,並將馬太效應歸納為任何個人、團體 或是地區,一但在某個面向(權力、地位、金錢)獲得成功或是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累加的 優勢,而累加的優勢會使其有更多的機會來獲得更多的成功或是進步,於是造就了好者更 好、壞者更壞,富者更富、窮著更窮的社會現象。         1新約全書中馬太福音第 25 章的寓言:……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

(12)

目前學者把資訊社會中的知識差距稱為資訊鴻溝(Information Gap),這個名詞可追溯到 七零年代所提出的知溝理論(Knowledge Gap),該理論認為社經地位對於吸收大眾傳媒資訊 是有差異的,社經地位高的要比社經地位低的吸收快,因此這兩者之間的知識差距,有增 加而非減少的趨勢。雖然理論上大眾都有接觸媒體的機會,但因為基本條件的不同,而有 了接受訊息上的不同結果。而在這個看法之前的大眾傳播理論,都認為資訊增加就有助於 增加知識,卻未觀察到其給社會帶來負面的影響。知溝理論主要是強調因為不同社會階層 的人有不同的知識儲存量,但當媒體一直增加資訊量時,不僅無法縮小兩者之間的差異, 反而會使其更為擴大(Tichenor, Donohue & Olien, 1970)。

陳敬如(2000)在研究中發現,在資訊社會中,資本主義市場法則已將知識商品化,原 本就隸屬於高社會階級的人,因為有較多的權力優勢、較強的經濟能力、較好的教育程度, 因此在網際網路形成的新時代相對可以獲得較多的資源,而得到更多、更好、更有利於其 本身的重要資訊。高社會階層的人在資訊量以及獲得的速度皆比低社會階層來的更快更多, 造成彼此階級持續擴大,而這種差距所帶來的優勢進一步鞏固了既有的階級。這個差異轉 化成為「資訊擁有」跟「資訊匱乏」階級,擁有知識跟權力的資訊擁有者,可以在資訊社 會中繼續保持其權力的優勢;資訊匱乏者在缺乏知識與權力下,則相對成為被剝奪者,成 為社會中被宰制的階級。 這樣的數位時代裡,如果善用能夠連線上網際網路的電腦,等於擁有了幾近無限的資 料量,姑且不去討論這些資料的正確性與否。依據知溝理論,資訊鴻溝在不同的社會階層 中,也將進一步的被擴大,但是擴大的程度會是多少?七零年代大眾傳播媒體只能提供有 限的資訊,在這個數位時代的資訊卻是無窮無盡的。具有數位能力的人可以透過網路、資 料庫等方式蒐集到他們感興趣的知識、對他們有利的資訊;而缺乏此能力的人只能從有限 的來源中汲取知識,一來一往的結果,使得既有的擁有更多、沒有的還是沒有,而這將是 難得的機會、同時卻也存在著威脅。

(13)

第二節 走進人之島 

一直以來,我是大家眼中電腦很強的人,不論是硬體、軟體到多媒體的應用,一方面 來自天份、本身的興趣和後天努力、另一方面與生長、學習環境也有相當程度的關係(既使 家境普通,但父母強力支持的態度、又生長在科技城市-新竹,後來也選讀了電子工程科)。 從第一次使用電腦的80286(中央處理器(CPU)速度為16Mhz)到現在隨隨便便都是超過 2GMhz(2048Mhz)的CPU;用1.2MB的五又四分之一吋的磁碟片作為儲存媒介到現在用 1TB(相當於1,048,576MB)的硬碟;每秒傳輸速度只有5-6KB的撥接數據機到現在最普及的 ADSL 寬頻也都有每秒200KB以上的速度(2M/256K);也從呼叫器到3G視訊電話、類比電視 到數位電視,而這些看似卓越進步不過就是這十幾年時間的發展。 我見證也參與了電腦及資訊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享受到科技的威力及其帶來的好處, 從以往必須到圖書館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料到現在只需要在Google打個關鍵字就輕輕鬆 鬆得到所需的資料(而且是多面向、多語言),轉帳或是查詢銀行交易也不用自己親自到銀 行去或者找尋ATM,僅需晶片讀卡機,花個幾分鐘就可以轉帳並了解目前的帳戶狀況,靠 科技商品服務節省的時間就足以讓我去做更多的事情,上述這些是我日常生活運用數位科 技的寫照,另外數位科技也讓我可以靠自修來學習英文、日文、泰文等以往必須要到補習 班才能學到的語言,省下了金錢上的花費,更何況靠著數位科技的應用也讓我賺了不少學 費(接網頁製作、剪輯的專案、家教教導軟體應用等)。 可是有時我會想:如果今天少了這些數位能力後,目前所擁有的優勢到底會失去多少? 這幾年進行國科會計畫,有機會跟郭良文老師前往一些偏遠的原住民部落,甚至遠到 一直都沒有機會去的蘭嶼。記得第一次去蘭嶼做田野調查時,同學及朋友們相當羨慕我, 我當時的心態真的跟遊客沒有甚麼兩樣,除了做研究計畫外,興奮的我看到海天遼闊,拍 了許多照片。不過,在我腦海中浮現那一次曾經在蘭嶼的環島公路上,

(14)

在2005年11月的一次蘭嶼田野訪談工作中,在我們開車從野銀部落到東清部落的途中, 有兩位當地雅美族小學生搭我們的便車,我問他們去那裡,他們告訴我是到野銀部落 的「網咖」去用電腦,其實這個網咖比較像是個小雜貨鋪,在簡陋、沒有任何布置的 空間中放了二、三部電腦,這些小孩會走路近一小時去隔壁部落上網,是因為他們的 家裡或部落中沒有可以連線的電腦可以使用,想想台灣本島都市的小學生,無論在電 腦與其他新科技產品的使用上,都遠遠比蘭嶼的小孩優渥太多 …。(郭良文, 2006) 這是我第一次跟蘭嶼的數位落差議題有所接觸。回憶起第一次真正與數位落差有學術 上的接觸,那是在郭良文老師所教授的「傳播科技與社會」這門課中,這堂課的內容深深 吸引著我:具有著理工背景的我,一直希望能夠將過去所學的知識互相結(至少是某種程 度上的關聯)。對我來說這件事的意義很重大,擁有這個背景之後,是否能夠對傳播科技 與社會這個領域有小小貢獻。 看著那兩個快樂的小男孩,我開始猜想他們到網咖的目的是甚麼?數位落差面對硬體 近用上的問題外,就算是擁有電腦或網路的近用,但只會玩網路遊戲的孩子算不算是解決 了數位落差?我靜下心來去思考這個問題。又想到我的身分,能夠在新竹成長、擁有那麼 多的數位資源與能力,跟這些小朋友比起來,我似乎是無比幸運。這些孩子們呢?面對著 以後的競爭,他們是不是一開始就注定是弱勢的一方。第二次再去蘭嶼,第三次、第四次, 跟這些原住民朋友繼續接觸之後,發現在我們接觸過的部分達悟人,其實是很欠缺數位能 力的,有的甚至還談不上是否擁有數位能力,因為他們連電腦都沒有用過(在此先不討論 他們有沒有數位能力的需求、或是從本質上去探討原住民需要電腦嗎?這種最基本的問題, 這些留待後面討論)。

第三節 迎向曙光?漫漫長夜? 

學者Thomas (1995)認為資訊科技的發展,在目前已形成的不平等狀況,可能會在市場 機制的主導下,進一步地被強化,加劇造成新的不平等,讓社會的不平等情況更加嚴重。

(15)

Thomas列出了以下四點,說明這個不平等所產生的原因: 1. 資訊科技是資本主義下的產物,不是型塑出一個烏托邦的理想世界或是平等的社會, 其本質就是商品的販售; 2. 資訊科技發展的速度在可預見的未來,會使在不同資訊科技接受度的人在社會、文 化的差異日漸擴大,特別是在能否近用新科技者之間,將會更為明顯; 3. 新科技的發展會奠基及建構在現有的基礎科技上,因此基礎建設完善的區域在發展 數位科技的速度以及必須付出的成本,都是落後地區望塵莫及的; 4. 個人或是國家有相對比較好的經濟狀況或是好的教育環境,相對於沒有的一方,在 新科技的利用,有更充分的優勢。 Thomas 認為,因為第三與第四項兩種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得現有的不平等更為強化 甚至擴大,於是資訊科技發展中的差異永遠無法消失。在邊陲地區的蘭嶼,的確在第三項、 第四項兩者間居於比較弱勢的位置,這對於蘭嶼來說,也存在者許多的不平等,造成了無 法弭平的數位落差,也讓達悟人無法得到數位科技所帶來的好處,無法掌握數位科技所帶 來得機會與轉機。 地處台灣邊陲地帶的蘭嶼,目前居住人口截至民國97年2月共有3966人(原住民人口占 了九成(88.7%,3519人。台東縣政府主計處,http://web2.taitung.gov.tw/department/m1/1416.htm; 但實際居住的人口應該遠低於這個人數,戶籍在蘭嶼的達悟人擁有多項的補助與優惠(例 如機票補助等),即使外移也不會把戶籍遷走。蘭嶼本身青壯年族群外移的情況相當嚴重。 島上所居住的達悟族,在台灣的原住民族群中人口數僅多於邵族,因為人數少,族人聲音 被聽到的機會本來就不是太大,他們是弱勢族群中的弱勢;更因距台灣本島較遠,且交通 不便(只能靠航運、海運),一直是容易被遺忘的一群人。在此所謂的弱勢族群,並非光 指數量上的少數,更貼切的說法是相對於其他族群,擁有較少主宰或控制社會的能力,在 追求教育、成功、個人幸福的機會,比起主流族群更有限(陳清河,2004)。達悟人除了 抗爭台電的核廢料議題和選舉時偶爾搶到新聞版面外,這群人一直都是默默地、與世無爭

(16)

政府為了解決數位落差的問題,由行政院NICI(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Initiative Committee,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下的數位機會組所負責的縮減數位 落差四年計畫(九十四至九十七年),指定由教育部整合協調內政部、教育部、交通部、 新聞局、環保署、青輔會、研考會、農委會、文建會、勞委會、原民會等十一個部會,要 在全台灣168個偏遠地區完成300個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的建置,目前已 經完成160個數位機會中心的建置(截至2008年五月),數位中心的定義是乃是以“應用" 與“機會"的實現為主要訴求,是一個有電腦設備, 可以連上Internet,並提供當地居民資 訊能力訓練機會的場所(http://itaiwan.moe.gov.tw/)。蘭嶼好不容易在這個計畫的最後一年, 於蘭嶼國小成立了蘭嶼數位機會中心。 台灣社會在政府大力提倡數位化的過程中,儼然已經成為地球上的科技之島,擁有相 當傲人的數位化成果。可是在科技島光鮮亮麗頭銜的背後,我們究竟會不會成為數位M島? 我們到底有沒有聽到那黑夜無聲的嘆息?跟隨著數位科技普及而來的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議題,經過學者、媒體、政府的努力,已經逐漸受到台灣社會各界的重視。 過去關於數位落差的研究,幾乎都只著重於量化研究的部分,偏重於數據上的解釋, 忽略數字下種種可能的複雜因素。因此本研究試圖從van Dijk對於數位落差的研究架構,透 過量化調查及質化深度訪談的方式,一步一步釐清蘭嶼目前數位落差狀況、問題。本研究 定位為蘭嶼數位落差與數位機會調查的初探性研究,從四個不同面向來討論數位落差,也 從這四個面向,一一提出改善數位落差的建議。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資訊的擁有並不像所得一樣,可以很簡單的用量化統計數據去呈現、比較差異,因此 我們很難界定甚麼人可以被稱做資訊富人、什麼人又是資訊窮人,因此在早期的數位落差 研究中,剛開始很少去探討這一個部分。因為很多的問題大多都還停留在是不是擁有電腦 或網路的近用權,而這問題就容易許多:畢竟沒有電腦或網路的近用,在數位落差這個議 題上,想當然沒有近用權的人無法得到資訊科技所帶來的好處。 因此有沒有電腦與網路、或者說是對於這些硬體設備的近用權,在過去的已開發以及 現在的未開發、開發中國家的確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這問題建構在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上: 沒有硬體的近用就甚麼都沒有,基於這個簡單的陳述,我們可以觀察到世界各國面對數位 落差首要的解決辦法就是改善基礎建設以及增加人民在這些物質硬體設備的近用機會;所 以在數位落差的早期研究中,大多數學者都在研究所謂近用的有跟無,焦點放在研究諸多 人口統計變項、近用的有無與數位落差的關係,但隨者經濟的改善、取得近用的成本降低, 當對電腦與網路的物質進用似乎已獲得解決的同時,又出現了更多新的問題。學者翟本瑞 (2002)認為:即使是基礎建設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數位落差的問題也不會消失。有許多的 因素造成了人們在資訊使用的落差。而這些已經存在能夠造成人與社會差異的因素,也都 有可能造成在資訊使用上的落差。 數位落差的討論一般來說可以先細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國與國間的落差,另一類則是 一個國家之內不同人群間的落差(Norris, 2001)。國際間的數位落差被認為多因經濟問題所造 成,落後國家由於基礎建設落後、國家貧窮,失去了發展資訊社會的機會。而國內的數位 落差則是來自於不同人群間的經濟、種族等其他社會因素。 在檢閱了幾年對於數位落差的相關文獻與研究後,發現學者 van Dijk 在這幾年提出 了有關數位落差的研究架構,涵蓋了動機、物質、技能及進一步的應用等各個面向,而 這也是近幾年來數位落差研究的趨勢,稍後也將試著以這些面向來探討所謂的數位落差。

(18)

而在最近這幾年,很多人也把焦點放在所謂的數位機會,關注著如何從數位落差轉化成 數位機會,討論數位機會如何替弱勢族群帶來一絲曙光,讓數位落差不是壓垮駱駝的最 後一根稻草。

第一節 數位落差的意涵 

數位落差一詞最早出現在 90 年代中期的美國,這個名詞首度被官方引用是在 1999 年 由美國商務部的國家通訊與資訊委員會(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 NTIA)所提出關於資訊時代對於社會的衝擊報告(Falling Through the Net : 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但在學者 Gunkel(2003)的文章中提到關於數位落差這個名詞的出 處並非由該委員會所原創,這個專有名詞會被 NTIA 所提出是因為該會執行秘書,曾經看 到由 Webber 與 Harmon 在 1996 年於洛杉磯時報所報導的一篇文章,而這篇文章針對了數位 科技所造成的差異而使用了數位落差這個名詞,但究竟是否為他們所原創,其實已不可考。 但官方使用這個專有名詞正是代表此問題受到很正式的關注,NTIA 對於數位落差的定義是: 「在有或沒有近用新科技之間的落差」。國際性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研究報告(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Divide 2001) 將數位落差定義為「在不同社會經濟階層下,在個人、家庭、企業及地理區域,於近用資 訊和傳播科技以及在運用網路所參與各項活動的機會之間的差距。」

而在這些年來,關於數位落差的研究絡繹不絕,在檢閱過去的研究發現,數位落差的 確有相當多的意涵,在被官方所提出之前,這個名詞被廣泛使用在不同的研究領域。像是 學者 Steward(1997)用來解釋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多時分工存取)、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共碼共進傳輸)這兩種數位技術與過去類比電話系統技 術(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在技術上的落差;因此一直到官方提出來應用於資訊社會 的現象描述時,該名詞還是曖昧不清的,國內學者曾淑芬(2002)在檢閱了各國的研究後,        

2簡稱OECD,1961年成立,總部設於法國巴黎,由30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成立目的

為共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經濟、社會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戰,並把握全球化帶來的機遇。 (http://www.oecd.org/) 

(19)

認為各國的學者對於數位落差並沒有統一的見解。梁恆正(2001)認為數位落差的現象來自 於網際網路的興起以及應用,因此這個現象是因為網路近用的程度差異所造成。國外學者 Norris(2001)認為數位落差有多方面的現象,因此進一步的細分成三個面向:全球落差、社 會落差與民主落差。全球落差討論在工業化與已開發國家中的網路近用差異;社會落差談 的是在每個國家在資訊富人與窮人間的落差;民主落差則是關注在是否可以用數位資源來 從事、動員與參與他們的公共生活的差別。Bertot(2003)認為數位落差不能狹隘於只討論資 訊科技的有無,數位落差應該包括技術(technology)、電信(telecommunication)、經濟、資訊 近用(information access)、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等面向。國內學者項靖(2003)對於 數位落差的定義也更寬廣:(一)近用數位科技工具(包括電腦與網際網路)的機會差別、 (二)應用數位科技工具的技巧、知識與能力上的差異,也可稱之為資訊素養、(三)取 用適合的數位資訊與服務之機會差別。Warschauer(in press)認為數位落差是我們這個年代最 常討論的,但它的定義卻是不清楚而且容易混淆。 而數位落差的成因有許多,根據 Bridges.org(2001)的調查報告指出,數位落差的成因是 因為:(一)新科技的普及的速度緩慢、人們不知道怎麼去使用這些科技;(二)這些科 技對於某些人們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三)資訊基礎建設與資源分配的問題依舊存在;(四) 世界上某些地區無法提供數位科技的困境;(五)政府沒有任何政策給予適當支持、甚至 還阻擾資訊科技的成長;(六)因為個人的選擇,有部分的人認為他們根本不必使用數位 科技。 綜合以上,數位落差究竟具有甚麼樣的含意,也許可以從廣義以及狹義上來探討,在 狹義上來看,這會受到研究者其研究領域、背景、架構以及專長而可能有不同的定義,例 如之前所提到的關於數位技術與類比技術的差異等,也就是說這個數位落差,很可能是硬 體技術介面、也可能是軟體上的操作,如果在一個已開發國家,在硬體近用上可能已經獲 得了初步解決,那麼在這個國家的數位落差很有可能把焦點關注在資訊素養、技能近用上 這個領域。廣義上來看,綜合學者以及官方定義,數位落差是對於數位科技近用的有無以 及數位能力的高低所造成的差異,正如學者Gunkel(2003)所認為:「我們需要的不是運用一

(20)

運作的特質描述」。

第一節 數位科技的近用 

Gunkel(2003)與 van Dijk(2001, 2004, 2005, 2006)提到,數位落差常常被認為是來自於得不 到數位科技的物質近用,因此很多人覺得一旦這個問題被解決,數位落差這個問題也將會 自然的被解決。van Dijk 在整理近幾年數位落差的研究中發現,在 2000 到 2004 年,有數以 千計以數位落差為名的期刊、研討會,但這個現象在 2004 至 2005 開始降低,這是因為政 府與政治觀察家,特別是在富有、已開發國家中,他們認為在迅速、大量的數位科技物質 的近用成長下,已經達到解決這個問題的假設,但在最近的研究趨勢裡發現,很多推論並 不像這些學者想像般美好,也因此開始有更多關於重新定位數位落差、或是在數位落差之 外的討論。 學者 van Dijk(2001)對於數位落差的研究也從過去著重於電腦以及網路的近用,把焦點 關注在整個數位科技的近用模式(詳見圖一)。van Dijk(2006)提出的這個模式,數位落差 關注的不只是在硬體上的近用,還包含個人的使用動機、技能探討以及整個社會的氛圍, 這個模式分別是: 1. 因為缺乏興趣、對電腦的渴望、還有覺得新科技沒有吸引力的緣故,導致了基本數位 經驗的缺乏(動機近用)。 2. 沒有電腦與網路(物質近用)。 3. 因為使用者友善介面的不足和不充分的教育以及社會支援導致數位技能的缺乏(技能 近用)。 4. 缺少有意義的使用機會(使用近用)。 這個模式和過去的數位落差研究的比較,多了來自於動機和使用機會上的考量。過去 對於科技的樂觀看待,認為只要有了物質的近用,就會主動的去使用電腦、網路,甚至有

(21)

更多的運用來改善他們的生活,但有很多的可能是電腦、網路補助了,他們根本沒有使用 上的動機,也不知道怎麼使用,電腦充其量而言,只是降低表面上數位落差的工具。 這個數位科技的近用漸進模式,具有下列特性(van Dijk, 2006): 1. 該模式是連續的:在近用上是從第一個階段開始到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說使用者 會先有想要使用的動機、爾後去尋找物質近用的機會。 2. 該模式是累積的:新媒體的採用對於使用者而言是開始於對這個新事物充分的吸引 和採用動力,而一旦購買,使用者就必須熟練使用的技能、使用他的技能,最後, 應用在所有可能的實行上。 3. 該模式是遞迴的:每一個新事物,過程可以重新開始於上一個階段而不用回到第一 個階段。如寬頻與窄頻的差異,對使用者而言一樣都是網路服務,因此可能使用動 機上比較不會出現問題、只是在物質近用(花費成本不同)以及使用近用(適切的應用) 上可能會出現問題。 4. 不論在新舊媒體上的近用,這個模式的假設都是相同的,每一個新媒體或革新需要 去滿足這些步驟。

(22)

所以過去很容易見到一種假設:只要每個人都有可以作業的電腦和網路連結,數位落 差這個問題便會被解決。為了達到這一個目的,比較常提出的是新媒體近用的技術觀點: 硬體或軟體的定位。近用是擁有、能夠去操作電腦和連結網路的問題,他們如何使用、用 途為何,卻很少被注意,但這個觀點僅僅對應科技近用模式中的第二層(物質近用)。接著 我們繼續來探討這個近用觀點的架構:

一、

動機近用 

似乎很少人去關注到一個問題:對於沒有近用新科技的人,他們為什麼不用新科技? 又或者,他們為什麼要用新科技?更有甚者如非洲落後地區,他們連電都沒有了,就算有 電腦又能夠為他們做甚麼?以人本的角度出發,去探討心理動機的問題,不僅可以讓我們 了解問題的本質,讓我們免於陷入科技決定論的迷思。van Dijk(2006)提到,很多人對於數 位科技的想法是,他們不是停留在有(have)或沒有(have-nots)的問題,而是要(want)與不要 動機近用 物質近用 技能近用 -策略性 -資訊性 -工具性 數位技能 下次創新 使用近用 圖 一 科技近用模式 資料來源:(van Dijk, 2006)

(23)

(want-nots)的爭辯,這個問題層次就已經不是改善物質近用可以解決的事,而是我們要去了 解要與不要背後的動機。 如果我們能夠證明科技能力是必須的、是有需要的,是能夠改變弱勢族群的生活,那 麼我們就必須去找出這些不用的人的動機,唯有去改善這些造成動機不足的因素,才能讓 這些人去擁抱科技、享受科技帶來的機會,畢竟在一個物質上的近用之前,總需要有對電 腦以及連結到網際網路的使用動機以及渴望。 而回顧過去對於擁有電腦的動機討論,在國外的研究中發現,德國 ARD/ ZDF-Arbeitsgruppe Multimedia(1999)對於沒有買電腦的原因發現有以下幾個主要因素:在工 作及個人需求上都不需要電腦(91%)、不知道用電腦可以幹嘛(80%)、沒有時間或不喜歡 (77%)、電腦太貴(47%)、電腦意謂者更少的社交行為(41%)。Selwyn(2006)在英國研究人們從 不使用電腦的原因則是因為沒有興趣/動機(28%)、年紀太大(15%)、沒有需要(18%)、沒有 技能/能力來使用電腦(17%)、缺少近用(7%)。而在網路近用上,美國針對不想使用網路的 使用者究其原因,發現了以下因素:不想要(52%)、不需要(52%)、擔心線上色情內容/信 用卡盜刷/網路騙子(43%)、費用太貴(30%)、沒有時間使用(29%)(Lenhart et al., 2003)。 而在國內,項靖(2003)研究國人沒有電腦的原因主來來自於以下幾個因素:沒有需要 (13%)、其他原因(5%)、沒有人會(4.5%)、負擔不起電腦設備(3.3%)、不想要有(2.8%)。行政 院研考會(2007)發現會電腦但未使用網路的部分的因素:不需要(42.7%)、沒時間(26.8%)、 不會(26.0%)、請家人幫忙即可(7.3%)視力不好(5.0%)、沒電腦/太貴(3.9%);而有電腦但未 使用網路的原因(2007):不需要(46.7%)、怕家人或小孩沉迷(14.5%)、沒時間(7.5%)、可在其 他地方上網(6.5%)、無法負擔連網費用(5.2%)。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不論是在電腦或是網路的近用,大致上可以歸類成以下幾點(van Dijk, 2006):

(24)

1. 沒有使用上的需要、沒有動機 2. 根本不想要用、不喜歡用 3. 沒有使用能力 4. 沒有時間可以用 5. 沒有負擔費用的能力。 而觀察這些因素,可以歸類來自於社會、文化與其本身的動機,不需要或沒有動機可 以對應到架構上的使用近用、沒有負擔費用的能力則是與物質近用對應、沒有使用能力則 是與技能近用有關;而沒有時間、不喜歡或不想要用則是來自於個人使用上的動機。也因 此,改善相關的近用機會也能夠去改變使用者的動機,這些近用彼此之間也相互著影響著。 從這一點其實也說明了數位落差從動機近用上開始,就已經是個複雜的問題。

二、

物質近用 

物質近用進一步可以區分為物理近用(physical access)、有條件的近用(conditional access), 物理近用指的是硬體、作業系統、電腦、網路的服務,地點可以是工作場所、家裡、公用 場所等;有條件的近用指的是需要額外花費金錢取得:有帳號、密碼等特別用途的軟體等 (van Dijk, 2006)。 在物質近用這個階層,最主要探討的還是電腦以及網路連接的實際近用情況,而 van Dijk(2006)認為使用者的個人收入、年齡、教育程度、種族特性會影響其是否能夠近用電腦 與網際網路設備。但在這些年間,性別上的物質近用差異已經消失,不過也僅發生於北美 以及西、北歐等國家。從 2000 到 2002 年物質近用的差距在北半球已開發國家中,高收入 和教育這兩區塊的差異已經降低,達到一個飽和、而低收入與教育正在迎頭趕上。然而, 在開發中國家,物質近用的落差仍然保持著一段差距且有加寬的趨勢。

(25)

高的受訪者,使用網路的比率越高,深入分析之後,發現在這群使用比率較高的使用者中, 白人使用網路的比率又多於黑人。白人多半是在家裡和工作場所使用、但黑人多半是在學 校使用網路,白人擁有個人電腦的比率也比黑人高。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考會)發表的「九十六年數位落差報告」發現:目前全 台灣十二歲以上的電腦使用人口推估大約有 1407 萬人,約占總人口數的 71%,其中網路使 用人口為 1300 萬人,換句話說有 92.4%的電腦族群有過上網的經驗,顯示出電腦與網路密 不可分。而該調查報告也指出,國內民眾在電腦近用狀況會隨居住地都市化程度的不同而 有顯著的差異,都市化越低的地區,電腦的使用率也越低;此外性別、教育程度、工作狀 況、收入、從業身分與族群不同在電腦的近用上也有顯著的差異。而在網路的近用上,也 和電腦近用呈現出一樣的結果,網路的近用同樣隨著都市化程度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都 市化低的區域,網路的接觸率低,每天使用網路的時間也相對的短。而性別、教育程度、 工作狀況、收入、從業身分與族群不同在網路的近用上也有顯著的差異(行政院研究考核發 展委員會,2007)。 數位落差研究目前著墨最多的就是在物質近用上人口統計學變項相關性(如收入、教 育、年紀、性別和種族等)的研究。國內學者翟本瑞(2002)指出,在第一層(物質近用) 的數位落差,主要表現在所得、種族、教育程度及性別差異上,因為這些變項會影響個人 在電腦網路接近使用的比率。 擁有電腦與網路並不代表同時擁有使用的能力,在這之中其實有很大的一個落差,因 此最近幾年的研究已經逐漸把焦點轉向使用電腦的能力,但如果沒有良好的資訊教育或是 學習的管道,即使有了近用也無法裡用這些設備,因為這些能力不會與生俱來。

三、

技能近用 

在擁有使用電腦動機和某種物質近用之後,接下來就必須學習管理硬體與軟體的能力。 技能近用的概念與過去諸多學者所提之資訊素養的概念相當接近,資訊素養應該包含的內

(26)

涵,目前較為通用的說法是引述了學者 McClure 的主張:資訊素養是一種觀念,就是利用 資訊能力來解決問題,但所謂的資訊素養還應該包含了四種素養,分別是分別是傳統素養 (traditional literacy)、網路素養(network literacy)、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及媒體 素養(media literacy)(McClure,1994;黃雅君,民 89)。 技能近用是架構在「電腦、資訊或多媒體能力」和「電腦技能」或「資訊資本」上的 問題。荷蘭學者 Hamelink(2000)提出了資訊資本的概念: 1. 有支付電腦以及網路的財力。 2. 技術能夠應付。 3. 過濾與評估資訊的能力。 4. 尋找資訊的動機以及在社會中使用資訊的能力。

Steyaert(2000) 與 van Dijk(2006)兩位學者進一步將資訊素養、資訊資本的概念使用在所 謂數位技能上,分為三種形式的技能:操作技能(operational skills, van Dijk)、或工具技能 (instrumental skills , Steyaert)、資訊技能(informational skills)與策略技能(strategic skills)。操作 技能基本上就是操作電腦的基本能力(詳見表一,ECDL, European computer driving license;

表二,行政院研考會,2006): 表 一 操作技能參考表 操作技能(ECDL) 1. 資訊科技的概念 2. 使用電腦和管理檔案 3. 文字處理 4. 試算表 5. 資料庫 6. 簡報 7. 資訊(全球資訊網)和傳播(電子郵件) 資料來源:ECDL,轉引自 van Dijk,2006

(27)

表 二 行政院研考會資訊素養指標 資訊素養 資訊技術素養 1.電腦軟硬體安裝及故障維修能力 2.收發電子郵件能力 資訊安全素養 1.安裝防毒軟體 2.設定個人密碼 3.定期備份資料 資料來源:行政院研考會(2007) 操作技能只是達到一般使用基本電腦的需求,資訊技能則是更進一步要求達到特定的 目標:在電腦和網路來源中搜尋、選擇和處理資訊的技能,van Dijk 並將將其分為形式(formal information skills)跟實質技能(substantial information skills):形式技能是了解媒體的形式特質

與工作的能力(詳見表三、表四)。 表 三 形式技能能力參考表 形式技能 1. 知道且能控制電腦和網路的檔案結構 2. 知道且能控制一般網路尤其是網站中的資訊結構 3. 知道且能控制網路中的超連結結構 4. 知道且能控制多媒體畫面中的布局與設計 5. 學習處理電腦和網路來源的不完整本質 6. 學習處理電腦和網路資訊來源的不斷更改的內容 7. 閱讀與寫作英文的能力

資料來源:ECDL,轉引自 van Dijk,2006

實質技能則是在特定的資源中去尋找、選擇、處理、和評估資訊的能力。 表 四 實質技能能力參考表 實質技能 1. 學習搜尋資訊 2. 學習選擇資訊(不只在搜尋行為) 3. 學習自己編輯資訊 4. 能夠在電腦檔案與網路上對資訊來源作品質評估 5. 能夠在日益增加的媒體、頻道、個人來源中組合資訊 6. 能夠從特定的資料中去聯想與歸納 資料來源:van Dijk,2006

(28)

最後在策略技能上,此層次是一連串建立意義的過程,且為最高層次的技術近用,可 端看使用者是否有使用電腦和網路資源在社會中有特定目標的能力。van Dijk(2006)認為, 操作技能的養成如果只是靠著自己在錯誤中嘗試,將會是不完整的學習,要學得更好的資 訊和策略技能,教育的學科和教導方向需要常常變革。成人更是需要在電腦課的正式教育、 社區技術中心、電腦書本中學習數位技能。 南韓的研究中發現,不同的性別、年紀、職業及教育與操作技能有顯著關係,白領階 級及大學生比起藍領階級、農夫、漁民擁有更多的技能,不同的教育程度之間的差異也是 很顯著的,低教育程度的有 93.3%沒有或是只有一點點技能(Park, 2002)。德國也有相似的 發現,性別、教育、職業都與技能有顯著的關係,在女性的技能表現會比男性差、教育程 度低的比教育程度高的差、家管的技能也會比學生及上班族差(de Haan, 2003)。 在國內,曾淑芬、李孟壕(2005)指出,社會經濟地位處於優勢的人,得到資源越多, 網路接取或數位落差得分越高,反之則越少。在年齡上,四十歲以上的族群為數位落差相 對嚴重的群體,資訊使用率或資訊能力落後十五歲至四十歲民眾甚多。族群上,原住民網 路族每日使用網路的時間與非原住民沒有明顯差異,但其技術能力依然較差(行政院研考 會,2006)。城鄉差異上,資訊素養、資訊應用也都與都市化程度成正比(葉俊榮,2006)。 綜合以上,性別、年紀、職業、教育、區域、乃至於社會經濟地位等因素仍然是決定 技能近用能力高低重要的原因。

四、

使用近用 

數位媒體的實際使用是最後的階段,這也是整個科技採用過程的最終目標。這個目標 是使用數位媒體來達到例如資訊、通訊、交易以及娛樂等特定目的。要達到這個目的之前, 先決條件是有之前所提到的動機、物質與技能近用(van Dijk, 2006)。

(29)

雖然使用者也許有使用電腦與網路的動機、也有物質的近用管道、同時掌握了必要的 數位技能,但仍然沒有需求、機會、責任、時間等去實際使用。也就是說有一個顯著的動 機、物質的近用和應用數位媒體的技能是必要的,但不能沒有實際使用的條件。 van Dijk(2006)認為,雖然使用這個概念本身有其他的背景及決定因素,但可以由 1.使 用時間、2.使用的應用與多樣性、3.寬頻或窄頻的使用、4.主動或創造性使用的多寡來觀察。 這裡的使用時間,目的是為了與是否使用過電腦做為區隔,半年才用一次電腦和每天 都使用電腦,代表的意義跟應用都是不一樣的。根據 van Dijk(2005)的研究,發現了在高社 會地位、收入、教育者在電腦、網路的使用上有較高階應用,例如用在資訊、通訊、工作、 商業或教育上;而低社會地位、收入、教育者則是使用簡單的應用在資訊、通訊、購物及 娛樂上,彼此間存在有使用上的落差。寬頻的使用者有更多的機會利用不同的數位媒體, 也能夠花比較少的時間成本,因此能夠有時間產生有更多的應用。而最重要的主動及創造 性的使用,則是使用近用能否實踐最大的關鍵。 因此,使用近用某種程度上關係到使用者自己的權利、能力,物質與內在的資源在這 個層面的探討上,重要性不若社會、文化資源與生活型態來得強。也就是說,使用近用可 能還必須考量整個社會環境、型態等其他因素,是一種巨觀層面的探討。

第二節 原住民的數位落差與機會 

數位落差現象一直存在於台灣社會之中,與世界其他的地方一樣,無論是第一層數位 落差,像是在資訊基礎建設、設備、人力與經費,或者是深一層次的數位落差,如教育內 涵、資訊素養、以及使用習慣與用途等,不會因為「資訊社會」的快速發展有所趨緩,特 別是偏遠部落的原住民(郭良文,2006)。 在行政院研考會(2007)的報告中,原住民使用電腦的比例僅有67.2%、網路為60.9%,

(30)

是目前台灣各族群近用電腦、網路程度最低的,但是跨年度的數據都有成長的趨勢。受到 政府補助的幫助,似乎慢慢將數位落差填補。原住民在使用電腦網路上,都已非工作目的 為需求(使用電腦於工作的僅佔了38.8%),八成的原住民都用電腦從事休閒活動,數字也 表現原住民對於電腦並無多元性使用,電子商務(22.7%的原住民曾使用過網路金融功能及 42.7%的原住民曾使用網路購物)、政府網路服務(56.7%的原住民知道政府設有網站、24.7% 的原住民使用過政策查詢功能、14.6%的原住民曾透過政府網站從事線上申請)等都較少被 使用。另外在家戶擁有電腦的數字上可以看到,經濟仍是限制原住民科技近用的最大因素, 即使政府補助了硬體的費用(49.9%的原住民覺得2萬元購買電腦感到有壓力),如何讓他 們能上網的配套措施都是需要考慮的(42.3%的原住民因為經濟壓力不願負擔上網費用)。 在技能課程的學習上,原住民意願並不高(64.0%沒有學習意願),如前所示,科技並非幫 助生活能力,而是增加樂趣的成分較多。 如果以上列的數據分析,原住民使用電腦、網路的比例仍舊不高、即使使用電腦、網 路,還是將其視為娛樂的工具,資訊傳播科技該如何為原住民帶來數位機會? 探討數位落差的學者,除了討論不同層次的數位落差外,基本上也相當關注在資訊社 會中,掌握數位科技所帶來的機會,特別是在落後國家或是弱勢族群身上。學者 Greenall & Loizides (2001)就認為數位機會(Digital Opportunity)是來自於資訊傳播科技的實現與應用在 教育和技能訓練行動中,可以幫助實現經濟發展、文化賦權和社群永續。聯合國前秘書長 安南(2005)認為,資訊傳播科技使用一些新的方式為所有階級帶來好處,也將讓發展中的 國家和貧窮國家的社會產生新的動力、且會為窮人的生活帶來改變。普遍上都認為數位科 技的存在是美好的,並且將為弱勢族群帶來發展的機會,但這個機會對弱勢族群來說究竟 是機會還是威脅,取決於是否有辦法將數位落差轉化成數位機會。 數位機會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官方機構是在 2000 年 2 月,由白宮所發出的新聞稿 (http://clinton4.nara.gov/WH/New/digitaldivide/digital1.html),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發布了一系 列措施來克服數位落差,要為所有美國人帶來新的機會,柯林頓政府勢必要將電腦及網路 在學校、圖書館、社區與家裡,就像電話般的一樣普遍。因為近用電腦以及網路並且有能

(31)

力來使用,在美國人的經濟、政治跟社會生活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但不幸的在不同收入、 教育程度、種族和地理區域有著不平等的近用以及不一樣的技術能力,而這現象存在於美 國社會且逐步加深加大這個差距。而當時的柯林頓政府也採取了部分措施來因應,企圖把 數位落差轉換成數位機會:提供像是電腦、網路、高速網路等更寬廣的近用、提供人民在 知識經濟所需要有的技術教師和訓練、促進線上內容以及應用來幫助所有美國人使用新技 術發展他們的潛力。 同一個年度,八國集團領袖(G8)於琉球召開的高峰會認為應該將「全球數位差距(Global Digital Divide)」一詞改為「全球數位契機(Global Digital Opportunity)」,以凸顯後進國家在資

訊社會改變的過程中應該具有的機會(翟本瑞,2002)。會議中並決議成立「數位機會工作

小組」(Digital Opportunity Task Force),探討縮小窮國與富國在資訊科技上的技術差距,八 國集團領袖並發表了不管是新進國家或是落後國家,任何人都不應該被屏除在資訊全球化 的社會之外。(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840000/newsid_846000/846077.stm)

在 2003 年於曼谷所舉辦的 APEC3

(APEC,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經濟領袖會 議中,我國代表李遠哲提出成立「APEC 數位機會中心」(APEC 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 得到 APEC 會員體一致肯定並通過,計畫構想是協助 APEC 開發中會員體提升資訊能力, 將數位落差轉化成數位機會。而我國也注意到數位落差下對這個社會造成的衝擊,由行政 院 NICI 小組指定由教育部整合協調政府各部門,要在全台灣 168 個偏遠地區成立數位機會 中心。

聯合國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4(WSIS, 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在兩次會議

       

3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立於1989年,我國於1991年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與香港及中國大陸同時加入,目前一共有為21個會員經濟體。成立目標為討論解決共同關心之經貿議 題,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與區域合作,以維繫亞太地區之成長與發展。(http://www.apec.org/) 

4

  WSIS,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聯合國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於 1998 年提出。目前舉辦了兩 階段會議,第一階段於 2003 年 12 月 10 至 12 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第二階段於 2005 年 11 月 16 至 18 日在 突尼斯舉行。高峰會邀請聯合國機構、政府、民間社團、私部門及媒體參與,透過互動、討論等方式,找出 解決「銜接數位與知識的分隔,避免落後國家越來越邊緣化」問題的對策。(http://www.itu.int/wsis/index.html)  

(32)

後擬訂了一個數位機會指標(DOI, Digital Opportunity Index,詳見圖二),以機會(opportunity)、 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利用(utilization)三個面向,共十一個 ICT 指標來測定一個國家(或經 濟體)的數位機會: 1. 在機會面向上,主要是由行動電話、網路費用占所得的比例,以顯示在不同國家這 些費用對民眾的負荷差異; 2. 在基礎建設面向上,測量電話、電腦、網路的家戶普及率、因為 ICT 近用總是從家 裡開始,而使用家戶為單位的方式,也更能貼近在發展中國家使用 ICT 的真實情況; 3. 在利用面向上,主要是測量包括在寬頻上的進階技術(固接的寬頻以及行動寬頻或 3G),同時也可以用來估算在手機和網路的使用者轉移到更高速的網路近用市場的成 熟度。   圖 二 數位機會指標架構圖

(33)

在 2004 到 2006 年一共測定了 181 個經濟體,而台灣在這 181 個經濟體中排行為全球 第七名(DOI 指數為 0,71),在亞洲次於南韓(第一名,0.80)、日本(第二名,0.77)、新加坡(第 五名,0.72)。我們在觀察這個架構後其實可以發現 DOI 主要還是在探究這些經濟體的經濟 層面居多,所以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非洲國家的排名都在後半段,非洲國家人民的所得差、 基礎建設也不好,所以 DOI 的分數相對較低。也許是跨國研究不太可能詳細去探討每個國 家數位落差的問題,因此基本上這 11 個指標還是著重在對於電腦、網路、手機的物質近用 上,雖然這個指標在第三個面向名為利用,但其實一探究竟之後,並沒有辦法去探討這些 人用電腦、網路、手機是用來做甚麼?知道怎麼玩網路遊戲跟知道如何去搜尋對自己有意 義的資訊,他們所象徵的機會其實是不一樣的。基本上用這些指標,是可以相對的去了解 一個經濟體相對於其他經濟體,彼此之間發展數位機會的優劣程度。 本章稍早所提的數位落差研究大致上可以分為國與國之間的比較以及國內不同群體間 之比較。這個數位機會指標是一個國與國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台灣在全球 181 個經 濟體中名列前茅,在數位機會指標上領先了其他 174 個國家。某種程度上這代表著我們有 著比許多國家更完善的基礎建設、快速的寬頻網路、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較便宜的網路、 電信費用,從這些指標來看,這的確讓我們有著比其他國家更多的數位機會。但這更突顯 出降低內部不同群體數位落差的重要性,因為 DOI 僅僅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平均狀況,我們 身在一個這麼有優勢的土地上,這時候缺少數位機會的人,不就相對的更加弱勢。台灣擁 有了如此好的數位機會,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都一樣擁有平等的數位 機會。

加拿大國家跨邊界會議(The Crossing Boundaries National Council, 2005)便指出有鑑於原 住民在工業革命中是被排除的一群人,他們不能再錯過這次的科技革命。Greenall、 Loizides(2001)指出,原住民社群正在擁抱學習科技的可能性,讓原住民族群在經濟機會中 發展並占有一席之地。原住民的教師與發展經濟者正在發展創新與創意來推動原住民在數 位機會的成就,繼續去探索新科技並採用、使用、學習新科技的方法對於原住民社群來說 是急迫的,必須避免原住民社群跌入更深一層的數位落差。而 Downing(2002)指出,加拿大

(34)

而這些挑戰,深深影響著原住民的未來: 1. 學習上的落差:相對較低的教育與訓練,原住民學生特別在閱讀、數學與科學的表 現低於其他同年級的學生,原住民繼續進修的比例也低於非原住民,由其是收入較 低且居住於偏遠地區的原住民。 2. 社會經濟的落差:原住民族群正面臨艱困的社會經濟處境,高失業率、又差又擠的 居住環境和相對較差的健康條件。 3. 數位落差:在絕大部分的原住民,他們對於缺乏資訊傳播科技和網路的資源、對於 資訊傳播科技相對較少的近用、使用與訓練。 政府為了縮減偏遠地區及原住民的數位落差現象,目前具體的行動有「偏鄉居民收訊 無死角」、「偏鄉學生家庭有電腦」、「村村通訊有寬頻」、「偏鄉處處有數位機會中心」、「推 動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以電子商務扶植精緻農業」、「於六國建立數位機會發展中心」、 以及「培育國際種子師資及專業人才」等八大行動方案(資策會,2004)。而行政院原住民 族委員會也擬定了一些政策(NICI, 2005): 1.辦理原住民族資訊教育訓練。 2.補助重點部落辦理資訊教育及建置網站。 3.建置「台灣原住民族網路學院」。 4.協調NCC改善4個原住民地區村落網路寬頻環境。 5.推動「數位學習平台系統建置-原住民族語言文化線上學習教室」計畫。 數位機會跟數位落差其實只是一體兩面的東西,重點只是在於怎麼把落差轉化成機會, 我們必須把讓數位落差的問題得到合理的解決,爾後才有資格來討論數位機會。面對著數 位時代、資訊社會的來臨,台灣也許是準備好了,那蘭嶼呢?這些天真無邪的原住民們, 在面對著傳統與科技的衝突間,他們究竟遭遇到了甚麼問題? 因此本研究將從數位落差的四個面向來探究蘭嶼是否存在著數位落差?若有,那又是

(35)

甚麼形式的數位落差,該怎麼面對這樣子的問題?從這四個面向並透過田野調查、深度訪 談探討數位機會在蘭嶼的可能。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質化與量化取徑的選擇 

在文獻的檢閱中,我們不難發現數位落差是一個具有多方意涵的概念:過去數位落差 多以量化統計的方式來檢視一個群體在各個變項間是否有顯著差異的存在,但往往只能針 對數據所呈現的結果來提出見解,難以瞭解背後真正隱藏的問題所在;然而單以質化研究 的方式討論數位落差的存在,雖然能夠探究出一些問題的核心,卻很可惜的是缺少了能夠 說服、客觀的數據佐證。就方法論而言,不論是質化或是量化研究方法都有其獨特的優點 也有各自缺失,及其適合的研究地點及目的。    對質化研究者來說,研究是在回答一個關於「為什麼」的問題,因此著重的是在問題 背後深層的文化意義,了解社會真實的來龍去脈;而量化研究者則是去回答一個關於「什 麼」的問題,著重在於社會真實的測量,建立起不同變項間的因果關係(郭良文、林素甘, 2001)。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的比較可參考表五:   綜合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的優缺點後,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在針對一個主體現 象研究時,試圖同時採用了量化與質化並行的研究方法,避免該研究只一昧去解釋統計數 字所呈現結果的意義卻不慎造成的偏頗;抑或是太過於個人主觀判斷,讓真實難以呈現。 透過質化與量化並進的研究方法不僅能夠讓研究更具有信度及可靠性、也使研究更具有廣 度與深度。             

(37)

表 五 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的比較-知識論、方法論與相關典範 面向  量化研究 質化研究  知識論與方法論  實證主義典範為取向、演繹為知識形成 基礎  自然論主義典範為取向、歸納為知識形 成基礎  研究目標  客觀因果關係建立、減少主觀偏見誤 差、預測、回答一個“什麼"的問題  相互主觀意義分享、增進對事件多重因 素與真相的瞭解、挖掘深層文化意義、 回答一個“為什麼"的問題,同時研究 結果有助於促進改善  研究者的立場與 價值角色  價值中立的局外人(outsider)、無偏見、 表達局外人的觀點  涉入情境的局內人(insider)、價值負載、 主觀判斷、表達局內人的觀點  研究策略  結構化的、預定的、形式的、詳細計畫、 固定的操作程序  非結構化的、開展的、彈性的、開放的 進行程序  研究方法重視的 解釋意涵  信度、效度  解釋與說服、真實性與可信度之追求 樣本與研究對象  大規模的、分層的、隨機取樣的、控制 的團體、代表性的、可複製性的樣本  小規模的、彰顯理論的、獨特的、非代 表性的、目的性選樣、資料有較大的解 釋力  資料來源:整理自郭良文、林素甘(2001) van Dijk(2006)在其研究中整理發現,透過社會科學和經濟學的文獻,初步整理出造成 數位落差的原因包括技術機會、生存機會、自由、資本、資源、地位、權利、參與、能力、 技能等原因,可分為技術的、非物質性、物質性、社會性、教育性等五大面向(詳見表六), 這些原因也都能夠在數位落差的研究中被觀察出來,目前最受到注目的仍然是關於技術機 會的研究,關於資本與資源(經濟、社會、文化)也已經被廣泛的討論,最近這些年的焦 點轉移到能力於技能上,特別是當教育已經被視為為一個能夠解決數位落差方案。

(38)

表 六 數位落差可能的原因 技術的 技術機會 非物質性 生存機會 自由 物質性 資本(經濟、社會、文化) 資源 社會性 地位 權利 參與 教育性 能力 技能 資料來源:van Dijk(2006)   根據上面造成數位落差的原因,不難發現很多層面並非是使用量化研究方法就能夠找 出答案,這些原因是錯綜複雜且交互影響,因此在數位落差仍然具有如此多的意涵下,研 究者關心的不僅僅只是硬體近用的有無,甚至還必須去考量包含整體社會、文化環境的脈 絡影響。因此本研究也決定以質化研究為主、問卷調查為輔的研究方法,試著去探究蘭嶼 是否有所謂的數位落差或是數位機會。 本研究在量化的問卷調查上,選擇以蘭嶼國中生為取樣對象,調查蘭嶼國中學生的原 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1. 前幾次跟教授前往蘭嶼做田野調查時,已經觀察到蘭嶼地區青壯年人口外流相 當嚴重,島上從國中畢業最多到高中畢業之後,無論是升學或就業,幾乎都必 須到台灣發展,也因此島上幾乎看不到青、壯年人口。若是針對島上現有人口 做普遍性的問卷研究,雖然更能夠貼切本研究的主題,但調查結果在人口年齡

(39)

比例方面勢必無法呈現常態分佈,進而也會影響到統計數據的呈現,而無法得 到符合現實的結果。 2. 蘭嶼目前因為過去的歷史背景等諸多因素,仍相當排外,過去與教授從事田野 調查,透過教授長年累月的人脈累積,才讓國科會的後續研究得以順利完成。 本研究因為經費及時間上的限制,挨家挨戶的調查方式窒礙難行,因此只能把 問卷調查對象鎖定在某一族群。 3. 在過去的數位落差研究中(王奐敏,2004;李書豪,2004;楊雅斐,2006;滕 英文,2004),均指出學校教育是影響一地區數位落差相當重要的因素,在陳威 助(2007)的研究中指出,在不同社經地位背景的國中學生之間,彼此的資訊應 用程度有明顯的不同,加入資訊素養的變項之後,社經地位將不再具有明顯的 影響,對學生資訊應用能力影響程度最高的則是學生的資訊近用機會與資訊素 養的高低,而在偏遠地區,學校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4. 蘭嶼島上只有一所國中,學生來自於各個部落的國小,由國中生為調查對象, 可以有效了解各部落的狀況以及就讀不同國小間的能力是否有所差異。   

第二節 深度訪談 

深度訪談是一種讓受訪對象有較大的空間引導訪談方向的談話方式,通常不具有結構 性。本質上是由訪問者建立與受訪者之間的互動,並針對受訪對象所提出來的部分內容加 以追問,理想的狀況是受訪對象將扮演整個對話的主角。深度訪談最大的優點在於可以提 供豐富的資料,並對敏感問題有精確的回答。訪談內容上,對每個受訪者的問題都不同, 並允許訪問者對於受訪者的回答提出進一步的問題(尚榮安譯,2001)。 訪談形式以研究過程來區分,有結構式訪談( structured interviews ), 半結構式

(40)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或非結構式訪談( unstructured interviews )等不同形式(Williams, 1997; 轉引自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 結構式訪談又稱標準化訪談或調查式訪談,係指每一次的訪談在問題型式(封閉式問題) 及順序上具有一致性,因此受訪者必須在得知題目後在一定的答案內作答,優點是研究者 容易整理資料且成本較低,可維持高度的信度以及可重複性;缺點則是問題不具有彈性且 受訪者沒有表達意見的空間。非結構式訪談,著重個別訪談的深度效度及互動情形,受訪 者有很大的回答空間訴說自己的故事,並且能自行決定對話的方向,訪談過程受控制程度 較小。半結構性的訪談使用較寬廣的研究問題作為訪談依據,在訪談的過程中,研究者會 設計訪談指引(interview guide)或稱為備忘錄(aide-mémoire),是將一組研究主題或是次級問題 運用一種相對結構式的型態列出,在執行當下也不用拘泥於順序,在一個高度非結構式的 訪談,就會更顯出這個訪談指引的價值,這個訪談指引的結構更是區分研究訪談與閒聊的 要素(王若馨等譯,2007)。 基本上,質性訪談傾向於非結構式、非標準化的形式。但從半結構式到非結構式訪談、 半標準化到非標準化的訪談中間的光譜範圍卻是極為寬廣(王若馨等譯,2007)。一般而言, 深度訪談的受訪對象應該具備-有經驗:在研究主題上擁有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豐富的經驗; 有意願:願意配合並能夠提供其親身且真實的經驗;能表達:具有很好的表達能力並言之 有物(Bogdan & Biklen, 2007)。

綜合以上,本研究將採用非結構和半結構之間的方式,並準備訪談指引,訪談時雖依 照指引方向但不完全按照大綱內容或是順序訪談,而是以一種輕鬆、閒聊的方式來進行訪 談,當過程中發現受訪者在回答裡有特別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內容時,可適時的追問一些問 題,以獲得更有意義的訪談資料。 

(41)

一、

訪談對象 

本研究一共訪談了二十二位受訪者(請參考附錄一),包括了當地蘭恩基金會的執行 長、四所國小的資訊教師、蘭嶼國高中的資訊教師以及當地的居民。訪談期間為 2008 年 4 月 11 日至 4 月 19 日,訪談時間約四十分鐘到一個半小時不等,訪談地點則是配合受訪者 最方便且安靜的地點,訪談對象部分為參與國科會蘭嶼數位典藏工作訪的學員。訪談的過 程中為了避免遺漏,取得受訪者的許可後進行全程錄音,方便逐字稿的謄打,並且使用質 化軟體 NVIVO 做進一步的分析。   

二、

訪談指引 

從文獻檢閱中擬出訪談指引,分成四個面向訪談:動機近用、物質近用、技能近用、 使用近用等,因為採用半結構式訪談,並不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訪談,基本上以受訪者為 主;在關鍵的回答中追問出有意義的內容,依循著訪談指引,找出問題的答案(訪談指引 請參考附錄二)。 

第三節 問卷調查 

量化研究最常使用方法大致上有兩種:自陳式調查(self-completion survey),也稱作社 會調查(social survey)或是問卷調查(questionnaire survey);另一種是結構性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問卷調查的傳送與回收有許多種方法,當研究者在場時,除了提問及記錄答案 外,與受訪者並不會有太多的交談(David & Sutton, 2007)。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蒐集資料,並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問卷原始來源為「探索數位 落差:數位科技的近用調查」計畫所擬,該計畫為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郭良文教授、 張玉佩教授、陶振超教授共同主持,研究者擔任研究助理,曾參與該計畫中文獻檢閱、問

數據

表 六  數位落差可能的原因  技術的  技術機會  非物質性  生存機會  自由  物質性  資本(經濟、社會、文化)  資源  社會性  地位 權利  參與  教育性  能力  技能  資料來源:van Dijk (2006)        根據上面造成數位落差的原因,不難發現很多層面並非是使用量化研究方法就能夠找 出答案,這些原因是錯綜複雜且交互影響,因此在數位落差仍然具有如此多的意涵下,研 究者關心的不僅僅只是硬體近用的有無,甚至還必須去考量包含整體社會、文化環境的脈 絡影響。因此本研究也決定以質化
圖 三  蘭嶼部落圖                            資料來源:Google Map 與本研究自製        第一節    動機近用層面的分析與討論  一、  缺少動機使用電腦與網路      從文獻探討中,我們討論過動機影響近用的狀況;在國內外相關量化研究中, 「不需要 用」及「不想用」占了相當比例。這一群人並非買不起電腦、有些是家裡有電腦也有網路, 但他們根本不去使用。於此步驟我們先擱置經濟因素的問題(經濟確實是擁有電腦與否的
表 十四  部落與家裡電腦可否上網交叉分析  請問您家的電腦  可以上網嗎  漁人部落 朗島部落 紅頭部落 東清部落 野銀部落 椰油部落 Total  可以  2  2  4  6  9  7  30  66.7%  11.8%  100.0% 60.0%  100.0%  63.6%  55.6%  不可以  1  15  0  4  0  4  24  33.3%  88.2%  .0%  40.0%  .0%  36.4%  44.4%  Total  3  17  4  10  9  11  54
表 十七  蘭嶼數位中心成立時間表  日期  事件  2007/12/11  購置硬體設備(電腦、教學廣播設備、空調設備)。  2008/02/20  數位中心說明會。  2008/02/22  教學廣播設備安裝及測試。  2008/03/03  開課宣傳(數位影像應用基礎班初級班)。  2008/03/15  數位影像應用基礎班初級班開課(PhotCap 軟體教學)。  2008/04/10  空調設備安裝設完畢(一台分離式冷氣)。  2008/05/09  蘭嶼數位中心揭牌儀式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In 2006, most School Heads perceived that the NET’s role as primarily to collaborate with the local English teachers, act as an English language resource for students,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Other than exploring the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a salary scale for KG teachers, we also review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in different areas including funding

In view of the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obtained on the Internet and from the social media, while teachers need to develop skills in selecting suitable

Having regard to the above vision, the potential of IT in education and the barriers, as well as the views of experts, academics, school heads, teachers, students,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