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數位科技的近用

三、 技能近用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考會)發表的「九十六年數位落差報告」發現:目前全 台灣十二歲以上的電腦使用人口推估大約有 1407 萬人,約占總人口數的 71%,其中網路使 用人口為 1300 萬人,換句話說有 92.4%的電腦族群有過上網的經驗,顯示出電腦與網路密 不可分。而該調查報告也指出,國內民眾在電腦近用狀況會隨居住地都市化程度的不同而 有顯著的差異,都市化越低的地區,電腦的使用率也越低;此外性別、教育程度、工作狀 況、收入、從業身分與族群不同在電腦的近用上也有顯著的差異。而在網路的近用上,也 和電腦近用呈現出一樣的結果,網路的近用同樣隨著都市化程度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都 市化低的區域,網路的接觸率低,每天使用網路的時間也相對的短。而性別、教育程度、

工作狀況、收入、從業身分與族群不同在網路的近用上也有顯著的差異(行政院研究考核發 展委員會,2007)。

數位落差研究目前著墨最多的就是在物質近用上人口統計學變項相關性(如收入、教 育、年紀、性別和種族等)的研究。國內學者翟本瑞(2002)指出,在第一層(物質近用)

的數位落差,主要表現在所得、種族、教育程度及性別差異上,因為這些變項會影響個人 在電腦網路接近使用的比率。

擁有電腦與網路並不代表同時擁有使用的能力,在這之中其實有很大的一個落差,因 此最近幾年的研究已經逐漸把焦點轉向使用電腦的能力,但如果沒有良好的資訊教育或是 學習的管道,即使有了近用也無法裡用這些設備,因為這些能力不會與生俱來。

三、 技能近用 

在擁有使用電腦動機和某種物質近用之後,接下來就必須學習管理硬體與軟體的能力。

技能近用的概念與過去諸多學者所提之資訊素養的概念相當接近,資訊素養應該包含的內

涵,目前較為通用的說法是引述了學者 McClure 的主張:資訊素養是一種觀念,就是利用 資訊能力來解決問題,但所謂的資訊素養還應該包含了四種素養,分別是分別是傳統素養

(traditional literacy)、網路素養(network literacy)、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及媒體 素養(media literacy)(McClure,1994;黃雅君,民 89)。

技能近用是架構在「電腦、資訊或多媒體能力」和「電腦技能」或「資訊資本」上的 問題。荷蘭學者 Hamelink(2000)提出了資訊資本的概念:

1. 有支付電腦以及網路的財力。

2. 技術能夠應付。

3. 過濾與評估資訊的能力。

4. 尋找資訊的動機以及在社會中使用資訊的能力。

Steyaert(2000) 與 van Dijk(2006)兩位學者進一步將資訊素養、資訊資本的概念使用在所 謂數位技能上,分為三種形式的技能:操作技能(operational skills, van Dijk)、或工具技能

(instrumental skills , Steyaert)、資訊技能(informational skills)與策略技能(strategic skills)。操作 技能基本上就是操作電腦的基本能力(詳見表一,ECDL, European computer driving license;

表二,行政院研考會,2006):

表 一 操作技能參考表 操作技能(ECDL) 1. 資訊科技的概念

2. 使用電腦和管理檔案 3. 文字處理

4. 試算表 5. 資料庫 6. 簡報

7. 資訊(全球資訊網)和傳播(電子郵件)

資料來源:ECDL,轉引自 van Dijk,2006

表 二 行政院研考會資訊素養指標 目標:在電腦和網路來源中搜尋、選擇和處理資訊的技能,van Dijk 並將將其分為形式(formal information skills)跟實質技能(substantial information skills):形式技能是了解媒體的形式特質 與工作的能力(詳見表三、表四)。

最後在策略技能上,此層次是一連串建立意義的過程,且為最高層次的技術近用,可 端看使用者是否有使用電腦和網路資源在社會中有特定目標的能力。van Dijk(2006)認為,

操作技能的養成如果只是靠著自己在錯誤中嘗試,將會是不完整的學習,要學得更好的資 訊和策略技能,教育的學科和教導方向需要常常變革。成人更是需要在電腦課的正式教育、

社區技術中心、電腦書本中學習數位技能。

南韓的研究中發現,不同的性別、年紀、職業及教育與操作技能有顯著關係,白領階 級及大學生比起藍領階級、農夫、漁民擁有更多的技能,不同的教育程度之間的差異也是 很顯著的,低教育程度的有 93.3%沒有或是只有一點點技能(Park, 2002)。德國也有相似的 發現,性別、教育、職業都與技能有顯著的關係,在女性的技能表現會比男性差、教育程 度低的比教育程度高的差、家管的技能也會比學生及上班族差(de Haan, 2003)。

在國內,曾淑芬、李孟壕(2005)指出,社會經濟地位處於優勢的人,得到資源越多,

網路接取或數位落差得分越高,反之則越少。在年齡上,四十歲以上的族群為數位落差相 對嚴重的群體,資訊使用率或資訊能力落後十五歲至四十歲民眾甚多。族群上,原住民網 路族每日使用網路的時間與非原住民沒有明顯差異,但其技術能力依然較差(行政院研考 會,2006)。城鄉差異上,資訊素養、資訊應用也都與都市化程度成正比(葉俊榮,2006)。

綜合以上,性別、年紀、職業、教育、區域、乃至於社會經濟地位等因素仍然是決定 技能近用能力高低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