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之建議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之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經由田野調查與深度訪談的方式,探索蘭嶼數位落差目前的狀況,觀察到某些 造成數位落差的現象,並提出可能的解決之道。然而數位落差本身是一個複雜且具有諸多 因子、面向,彼此交錯影響後所形成的概念及結果,因此不能以一而決定之。此外,我們 也必須面臨從數位落差的本質來探討對一個地方而言,是不是一定要資訊科技化、數位化?

對他們而言,這些過程背後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本研究在科技近用模式上的確都發現一些 問題,但每一個問題的背後其實還有更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在本研究無法得到一全面性的 答案。 

 

數位落差在蘭嶼是不是存在並沒有標準的答案,礙於時間與人力、預算,以及過去沒 有關於離島且為原住民地區的數位落差研究,因此本研究定位為初探蘭嶼數位落差問題的 研究,並沒有辦法完整地把數位落差的問題描述到盡善盡美,只能針對所發現的現象,提 出建議之意見,做為降低數位落差的參考。於量化研究方面,本研究簡化問卷調查中對於 技能近用的問題,僅將焦點放在基本的能力與電腦軟體應用能力上;但回顧過去他人研究 對於資訊能力的問卷其實有更多的著墨,這一點可作為未來有興趣從事數位落差研究的參 考。在家長收入方面,問卷回收後發現作答率極低,也許是受到蘭嶼目前的經濟狀況,國 中生們也不太清楚家裡收入的狀況,因此只能放棄該項統計。質化研究上礙於蘭嶼的排外 性相對較強,像是不會講漢語的耆老,無法得知他們對數位科技的看法,著實有點可惜。 

 

量化研究是了解在各種近用程度最快速的途徑,因而廣為被各個研究廣為使用;但本 研究認為質化研究的取徑對於數位落差雖然是一條漫長且不一定有標準答案的路途,但研

究數位落差的本質與動機時卻有其必要性。質化研究能夠去了解每一個數字背後的成因,

能夠去了解整個研究對象經濟、社會、文化的整體脈絡,雖然相較於量化研究需要更多的 時間與精力,但的確有其存在的地位。因此本研究也建議未來有興趣關注於數位落差議題 的研究者,可以結合「質化」、「跨學科」的方向進行。 

 

數位落差的確是個問題,但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跳脫科技決定論的迷失:

科技不是萬靈丹,並非有了電腦或網路,所有東西都會迎刃而解;因為有太多太多的因素 其實來自於人口架構、社會因素、經濟等複雜的原因,而這些原因形成絕非一朝一日,必 須理解就算改變也非一蹴可幾。 

 

面對數位落差,必須知道對象是誰,知道他們的使用動機是什麼,知道他們需要什麼。

因為改變數位落差最後還是得回到人本的關懷。 

 

參考文獻 

C.[2003]Social Research : The Basics)

王美音譯(1997)。《新擁抱未來》。台北:遠流。(原書 Gates, B.[1993] The Road Ahead) 行政院研究考核發展委員會(2002、2004、2005、2006)。〈數位落差調查統計報告〉取自:

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19790&CtNode=8904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民國 95 年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取自:

http://www.apc.gov.tw/chinese/docDetail/detail_TCA.jsp?docid=PA000000001087&linkRoot

=4&linkParent=49&url=

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NICI)(2005)。《關於數位台灣計畫》

江裕真譯(2006)。《M 型社會》。台北:商周出版。

Design and Methods)

梁恆正(2001)。〈面對數位落差:圖書館 e 化服務之新課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項靖(2003)。〈邁向資訊均富:我國數位落差現況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16:125-178。

Annan, K. (2005). Expanding digital opportunities to the developing world. International Debates, 3(9), 260.

Bertot, J. C. (2003). The multiple dimensions of the digital divide: More than the technology `haves' and `have not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2), 185-191.

Bridges.org(2001).Spanning the digital divide: Understanding and tacking the issue. Retrieved June 30, 2008, from http://www.bridges.org/files/active/1/spanning_the_digital_divide.pdf

C.Bogdan, R., & Biklen, S. K. (2007). Qualitive reserach for education. Pearson Education.

de Haan, Jos, (2003). IT and social inequality in the Netherlands. IT & Society 1(4), 27–45.

Greenall, D., & Loizides, S. (2001). Aboriginal digital opportunities: Addressing aboriginal learning needs through the use of learning technologies. Ottawa: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

Retrieved from

http://www.fntc.info/files/documents/Aboriginal%20digital%20opportunities%20report.pdf.

Gunkel, D. J. (2003). Second thoughts: Toward a critique of the digital divide. New Media Society, 5(4), 499-522.

Hamelink, C. J. (2000). The ethics of cyberspace: The ethics of cyberspace: Sage Publications Hoffman, D. L., & Thomas, P. N.(1999). The evolution of the digital divide: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of race to internet access and usage over time. Retrieved November 1, 2002, from http://elab.vanderbilt.edu/research/papers/pdf/manuscripts/DigitalDivide-pdf.pdf

Lenhart, A., Horrigan, J., Rainie, L., Allen, K., Boyce, A., Madden, M., et al. (2003). The ever-shifting internet population: A new look at internet access and the digital divide: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McClure, C. R.(1994).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3(2), 116-117.

Merton, R. K. (1968). The Matthew effect in science: The rewar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of science are considered. Science, 159(3810), 56-63.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1999).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 Retrieved from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fttn99/(2007.11.04)

Norris, P. (2001). Digital divide : Civic engagement,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ECD (2001). Understanding digital divide. Paris: OECD Publications.

Selwyn, N. (2006). Digital division or digital decision? A study of non-users and low-users of computers. Poetics, 34(4-5), 273-292.

Steward, S. (1997). Diminishing the digital divide. Cellular Business, 14(2), 32-38.

Steyaert, J.(2000). Digital skills: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Hague, Netherlands.

Park, Han W.(2002). The digital divide in South Korea: Closing and widening divides in the 1990s.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2(1 & 2). Retrieved September 28, 2004, from http://www.cios.org/www/ejc.

The Crossing Boundaries National Council.(2005).The crossing boundaries papers ,volume 5 : Aboriginal Voice 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rom Digital Divide to Digital Opportunity.

Thomas, R. (1995). Access and inequality.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 reader (pp.

90-99): SAGE Publications.

Tichenor, P. J., Donohue, G. A., & Olien, C. N. (1970). Mass media flow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4(2), 159-170.

van Dijk, J. A. G. M. (2001). Digital Democracy: Issu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 H. Kenneth & D.

Jan Van (Eds.), (pp. 240): Sage Publications, Inc.

van Dijk, J. A. G. M. (2004). Divides in succession: Possession, skills, and use of new media for societal participation.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van Dijk, J. A. G. M. (2005). The deepening divide: Inequalit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Sage Publications.

van Dijk, J. A. G. M. (2006). Digital divid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Poetics, 34(4-5), 221-235.

Warschauer, M. (in press). A literacy approach to the digital divide. In Las mulialfabetizaciones en el espacio digital. Spain: Ediciones Aljibe.

Warschauer, M. (2003), Technology and social inclusion: Rethinking the digital divid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Williams, M. (1997). Social surveys:Design to nalysi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附錄一 訪談對象表 

編號 種族 性別 年紀 部落 職業 說明

M01 達悟 男 15 椰油 國中生 蘭嶼國中就讀的國三學生,是班上公認電腦能 力最強的男生,曾經到台東學過 Flash,每天 都有使用電腦的習慣。

M02 達悟 男 18 野銀 高中生 蘭嶼高中的高三學生,家裡的電腦因為受潮嚴 重而損壞,現在最大的願望是趕快到台灣賺錢 買新的電腦。

M03 達悟 男 23 椰油 舍監 剛從大學資訊工程系畢業不久,考回蘭嶼的公 務員,當兵完後便會在蘭嶼國、高中擔任舍 監。是蘭嶼相當少數在這個年紀選擇在蘭嶼工 作的年輕人。

M04 達悟 男 34 紅頭 無 長子,19 歲離開蘭嶼到台灣,33 歲回到蘭嶼 (2007 年年底)照顧爸爸媽媽,目前待業中,但 準備把蘭嶼的家裡改成民宿,但一切還在籌備 中,資金是目前最大的問題,期許將來可以靠 觀光業改善經濟狀況。

M05 達悟 男 36 東清 行政人員 導遊

在東清社區發展協會工作,觀光旺季時也擔任 導遊的工作,目前利用閒餘時間共同進行建造 東清大船。

M06 達悟 男 44 椰油 學校工友 國中畢業離開蘭嶼到台灣,32 歲時(1995 年) 回到蘭嶼,目前正努力學習電腦,用來記錄生 態及文化,回蘭嶼後剛好見證了蘭嶼這幾年來 數位科技對在蘭嶼的發展及對蘭嶼的影響。

M07 達悟 男 49 朗島 文史工作 曾在台灣原住民委員會擔任專任委員,目前也 是當地天主教研究協會的理事長,在地方富有

聲望,本身也為傳道士,從事文史工作、記錄、

保存蘭嶼文化,為地方重要意見領袖。

M08 達悟 男 50 野銀 派報生 為蘭嶼唯一的派報員,從事派報工作已經十多 年,每天等飛機把報紙送抵後便送往全島,常 常會因為天候一次送兩、三天的報紙,目前也 在蘭嶼高中的夜間餐飲科進修,進修課程中也 含括了電腦課程。

M09 達悟 男 52 漁人 無 去年剛從台灣回到蘭嶼,之前在台灣從事媒體 採訪工作達十二年,主跑原住民線。回到蘭嶼 之後想把一些當地文化用數位方式保存下來 並從事觀光產業,目前家裡的民宿主要為老婆 在管理。

F10 達悟 女 18 椰油 高中生 蘭嶼高中三年級的學生,曾在台灣念了兩年高 中後回到蘭嶼,其部落格參加華梵盃全國高中 職部落格大賽並獲得了第三名,部落格著重在 蘭嶼的特殊文化、風景還有作者本人的心情記 事。

F11 達悟 女 27 朗島 助理 在當地的基金會擔任助理的工作,當初在蘭嶼 就讀國小、國中時並沒有電腦課,是一直到台 灣念書才接觸電腦。

F12 達悟 女 30 東清 學校行政 在台灣從事電腦美工設計的工作,考取公職後 回到蘭嶼擔任學校行政的工作,電腦為生活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F13 達悟 女 33 東清 專案助理 今年二月(2008 年)決定回到蘭嶼,結束在台灣 原住民舞團的行政工作,目前是在公部門擔任 為期半年的專案執行,短期計畫是幫助姊姊的 飾品工作室成立部落格並在網路上推廣給全

世界的人知道。

F14 漢人 女 39 椰油 行政管理 在蘭恩基金會下的蘭恩廣播電台擔任行政管 理的工作,嫁過來蘭嶼已經十年,使用電腦完 全是因為電腦的工具性考量。

F15 漢人 女 48 朗島 退休教師 嘉義人,20 歲就來蘭嶼教書,曾經擔任特教班 的導師,在蘭嶼教書超過二十多年,退休之後 全心在朗島教會幫忙,引進電腦要教導當地的 小孩子更多知識層面的東西,並教導朗島居民 更多電腦有助於生活的內容,見證了蘭嶼從沒 電到有電、從傳統到現在,邁入科技時代的改 變。

F16 阿美 女 50 椰油 家管 阿美族人,年輕就嫁到蘭嶼,目前使用電腦數 位剪輯用來保存一些原住民文化(阿美族、達 悟族),不過剛開始是老公逼的,現在則是自 己認為相當有必要這麼做。

F17 漢人 女 約 40 歲 漁人 執行長 蘭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基金會最重要的決策 者,目前最想要讓孩子們知道電腦不只是網路 遊戲,決定在暑假開放電腦教室引導孩子們更 多元的使用方法。

M18 漢人 男 35 椰油 教師 蘭嶼高中資訊教師,來蘭嶼教書第三年,主要 教導科目為數學,目前教電腦課主要是在蘭嶼 高中的部分。

M19 達悟 男 26 紅頭 教師 蘭嶼國小資訊教師,目前回來蘭嶼教書是第三 年,主要教授科目為社會,去年接下資訊課的 教學,每個年級每週有一堂電腦課。

M20 漢人 男 30 椰油 教師 椰油國小資訊教師,目前在椰油國小任教第二 年,主要教授科目為,每個年級每週有一堂電

腦課需要教授。

M21 漢人 男 28 東清 教師 東清國小資訊教師,在蘭嶼任教職已經五、六 年,擔任學校管理職位,因此一部小心就變成 了專任的電腦老師,接電腦教學為第二年,不 需要額外教授其他科目或擔任班導。

M22 漢人 男 35 朗島 教師 朗島國小資訊教師,在蘭嶼任教已經十年,妻

M22 漢人 男 35 朗島 教師 朗島國小資訊教師,在蘭嶼任教已經十年,妻